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之诗歌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06:56
一、内容提要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
有关“表达技巧”的表述,在一些高考设题中也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同时,表达技巧又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考试大纲》,还是有关的工具书或写作教材,都没有对它的内涵或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因此我们只能对其作如下大致的表述: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
二、命题特点
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借景抒情、对比、烘托、反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借古讽今以及比喻、比拟、对偶等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三、复习指导
第一、掌握常见类型,避免“无米之炊”
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高考,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都是考生失分非常严重的一类考题。除客观因素外,主观上考生相关知识的匮乏,是导致丢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工作,应是解答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前提和关键。古诗表达技巧的类型尽管种类繁多,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某些角度给它作个大致的分类。如:
(一)表达方式鉴赏
1.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对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直接表达诗人对权贵的蔑视:我不会献媚讨好、阿谀曲从,我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2)间接抒情:
①寓情于景:有“情”到“景”,描写景物本身寄寓诗人感情,“景语”即“情语”。如: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 《春行既兴》)诗人通过宜阳城今日的破败与往日的繁华相对比,不着一字情感,却满篇在表达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感慨。
②情景交融:情与景相互渗透。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写西湖美景,表真情实感。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③托物言志:借助所描写的景、物,表达个人的志向、抱负或品格、思想。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 《菊》)虽然菊的地位低下,但九月九来临时,人们会十分喜爱菊花,所以菊从不羡慕瓦松高大。诗人借助对菊花的描写,表达出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2.描写方式
(1)动静结合:诗歌对景物的描写,既有静态的勾画,又有动态的描述,使多种景物或一种景物的不同方面相互对比、映衬来强化描写的景物,深化反映的思想感情。如: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天净沙 秋》)诗中用静态景物:残霞、老树、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写秋天的风光,用动态的景物:落日、寒鸦、飞鸿描述秋天的景致,动静结合,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2)虚实结合:诗人对景物的描写既有对眼前景物的描述(实景)又有对想象景物的描摹(虚景)。如: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 《扬州慢》)前两句是对扬州过去景物的想象描写,是虚写;第四句化用杜牧诗意,使人联想扬州当年盛况;第五句写出扬州今日荒凉破败的景象,虚实结合,寄寓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3)乐哀互换:用欢乐的景物或场景写哀伤的心情。如: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 《寒食》)第一句写江南美丽的风景,第二句写寒食节自己生活的悲苦,三、四句写寒食节不吃饭食的原因。文章以江南的美景反衬诗人的境况,以乐景写哀情。
(4)今昔对比:为增强表达效果,诗人凭古论今,用今昔对比的方式,表达感物伤怀、睹物思人、物是人非、触景生情等情感。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 《越中览古》)诗的前三句极写勾践破吴后的欣喜和热闹,这是越中之地往昔的胜景,蕴涵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如今惟有鹧鸪孤独的飞来飞去。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对兴衰的感叹。
(二)写作手法鉴赏
1.渲染、烘托:对环境或人的行为、动作、心理进行细腻的描写,创设氛围,突出形象。其中烘托是指描写环境或特定气氛,表现人物情绪,是渲染的一种。如:中庭地白树西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一、二句描绘十五月夜明朗素洁的景色,极力渲染中秋月夜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将别离思聚的情怀表达得委婉动人。
2.映衬:为突出个性特点,描写与之相关联的事物进行对照。如: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诗用冷风、泥裂、梧桐叶落,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展示出壮美的风雪行军图,表达一种壮怀激烈、昂扬向上的精神。
3.对比:把相对(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如: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 《观祈雨》)将久旱祈雨的情景与朱门歌舞升平作对比,前者忧,后者乐,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
4.象征:借助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如: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王安石 《孤桐》)诗描写孤桐天生枝叶繁茂,虽然孤独,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大地;越老越强。诗人借助孤桐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
5.铺排:又叫铺陈,通过大量的叙述、描写,突出形象。如: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布鲑珍。(《孔雀东南飞》)用大量的笔墨铺陈府君迎娶兰芝的场面,反衬刘兰芝的悲苦心情。
6.比兴: “比”是打比方,;“兴”,是为表达一种事物而描写另一种事物。如: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 思 《咏史(其二)》)一、二句起兴,用山底青松和山上青草对比,引出所谓高位只是地势的结果罢了。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的愤怒和对自我能力的肯定。
7.抑扬:一般指先抑后扬。就是从反面入手,进行贬抑,然后进行褒扬,更准确地表达真实意图。如: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以假设下笔:如果牡丹比梅花开得早,有谁还会顶风冒雪欣赏梅花呢?欲扬先抑,表达对冰清玉洁的梅花的热爱之情。
(三)修辞鉴赏
1.比喻:依据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比方另一种事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用春天梨花盛开、满树雪白的景象描述胡天大雪情景,形象地刻画了雪得猛和大。
2.比拟:把一种事物模拟作另一种事物。如:青苔满地初晴日,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攽《新晴》)一、二句写久雨初晴的欢悦。三、四句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3.夸张: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把事物对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有意扩大或缩小。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王维《陇西行》)用夸张的语言渲染十万火急的战争场面:“一走马”、“一扬鞭”间,“十里”、“五里”便一闪而过。
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出说的人或事,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用“朱门”代替富豪之家,运用对比,表达对统治阶级的愤怒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反复: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增强表现力。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如梦令》)用反复的修辞,曲折地表现出主人惜花的心情,写得传神、有情。
6.互文:诗句中某些词语相互补充,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如: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都“不得控”,“铁衣”都“冷难着”,而不是其中一种。两句结合起来,共同反映边塞的奇寒和将士的艰苦。
7.双关:运用词语的同音或多义形式,有意使诗句具有特殊含义。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竹枝词》)用“晴”、“情”谐音,含蓄地表达出青年男女间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
8.化用:借用前人的语言、思想融合到自己文章中。如: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鹧鸪天》)化用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表现出离情就象三更梧桐雨,让人孤枕难眠,只能细听冷雨敲叶,点点滴滴到天明,凄凉、婉约。
9.用典:把表达的情感寓于典故、史实中。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前句中用向秀经亡友嵇康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胜感慨,作《思旧赋》的典故,写旧友故交;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了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世态变迁,以及回来后的怅惘之情。
10.叠字:叠字又称叠音,指相同的字(或音节)的重叠。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风十九首》)十六句中有六句用了叠字,“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描写了事物的情态特点,使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11.顶真(顶针):上句的结尾作下句的开头。如: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运用顶真,抓住白云这一形象,抒发情怀,描写白云的自由不羁,表现诗人的归隐追求。
第二、探究高考设题,寻求答题启示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类的设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角度”设题,一类是“大角度”设题。
1.“小角度”设题。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
①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③2007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④2006年湖北卷:《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2.“大角度”设题。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如:
①2008年上海卷: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②2007年浙江卷: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⑴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⑵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⑶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③2006年江西卷: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④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这种题型往往给考生的答题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导致考生失分——或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或说明不到位,或分析不透彻;或程式不规范,或要素不齐全。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需要补充的是,题干中的“说明”和“赏析”的答题重点不一样,前者只用答出使用了何种技巧,而后者还要分析此种技巧的效果。
【附】古诗鉴赏答题病例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解题指导】“怎样融情于景”,关键是“怎样”二字。此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首先要滤出其中的“景”——“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再体悟其中的情。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其中蕴含的“友情”自不必说;末句借宫前流水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则需认真体味。
【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病例1】暮春时节,树木苍翠,红花点点。宫前流水无声无息,大好年华悄然而逝,世间沧桑令人感叹。
【病例分析】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诗歌鉴赏往往有串译一下诗歌的必要。但是这种串译只是鉴赏诗歌的前提,而不是鉴赏诗歌本身。这个回答,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作答,显然不符合解答鉴赏题的要求,“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在解答高考古诗鉴赏题时,没有必要对原文作过多的翻译,如果非要作一点翻译,也必须围绕鉴赏来进行,翻译关键的词句,并把翻译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鉴赏语言之中,否则就会言不及义,还会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
【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病例2】这首诗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伤感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
【病例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依据这一要求,应该回答的是“怎样融情于景”,而不是“这首诗融情于景,表现了……”。“怎样融情于景”也就是作者描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两者又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可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此题既有对内容的考查,也有对属于形式部分中的关于表达技巧鉴赏能力的考查。但是,有的学生或者疏于审题,或者根本不明题意,或者明确了题意但不知从何说起,故而出现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问答方式:(问)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答)这首诗融情于景。
【病因之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病例3】作者用一种暗淡、伤感的景色描写出送别友人时的画面,抒发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世间沧桑的感慨。
【病例分析】不少学生不懂得在诗歌鉴赏时必须抓住诗歌的具体内容去分析,在回答“怎样融情于景”时,只用“暗淡的景色”、“伤感的景象”这类抽象的话代替了对“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一系列鲜明意象的分析。由于过于笼统,显得十分空洞。这种答案往往大而不当,不着边际,失分严重,但又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毛病,所以也是最主要的失分原因。
【病因之三】笼而统之,空泛无物。
【病例4】作者通过对“绿暗”、“红稀”、“暮云”等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自己的苦闷与伤感。
【病例分析】这首诗出现了一连串的意象,作者是在用这“一连串的意象”表现“古今情”,亦即友情、世情。各个意象所表现的感情是各有侧重的,使用的技巧也是彼此有别的。“绿暗”、“红稀”、“暮云”等主要烘托一种送别时的伤感氛围,突出的是“友情”;而“宫前水”则采用“比”的手法,突出的是“世情”。对于这些不同之处,答题时应予以充分注意,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面。以偏概全,肯定会失分。
【病因之四】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病例5】作者借物抒情,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
【病例分析】这份答案表面上似乎已经把几个意象一网打尽,无一遗漏。按说该无可厚非了,其实不然。“人有情”,是一种什么情?很显然,这个答案没有把“情”的内涵说透。这里只是将意象当作一个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含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没有分析出“意象”的寓意。这种浮在表面,落不到实处的“赏析”,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也是诗歌鉴赏严重失分的一个原因。
【病因之五】浮光掠影,缺乏分析。
【病例6】这首诗以流水为喻,表现了时光易逝、人生如梦的感慨,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想建功立业但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病例分析】在阅读学生的诗歌鉴赏答卷时,常常会读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这和一些同学在答题时不顾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妄加揣测大有关系。有的同学总是带着有色眼镜读诗,不论是一首表现什么内容和感情的诗,也不论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都喜欢从政治角度切入,绞尽脑汁地去从字缝里发掘诗的所谓政治意义,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上例,考生由“宫前水”想到“不得志”、“建功立业”、“报国无门”就是在凭自己的想象随意作答。其原因是把自己想到的名词术语当作万能钥匙,盲目照搬,乱贴标签,而不认真揣摩品味诗句本身所表达的情感态度,结果和诗意风马牛不相及。高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以后,大都已具备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但由于阅历浅、积累少、认知不深,常常套搬一些鉴赏诗歌的名词术语。如鉴赏山水田园诗时就用“隐逸”、“闲适”、“热爱自然”等;鉴赏边塞诗则用“报效祖国”、“思乡怀远”等;鉴赏咏史诗就认为是“借古讽今,抒发历史沧桑感”;诗词中若有花落飘零之景,就认为是“伤春惜时”;若作者是杜甫、白居易,则主题多是忧国忧民;作者是李清照、柳永,则内容离不了离愁别恨……这种推测,虽然在某些时候会侥幸“命中”一部分答案,但如果不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艺术风格,尤其是作品本身进行理解判断、分析综合,答案往往是千人一面。鉴赏格式化必然导致答案生硬,失分严重在所难免。
【病因之六】无中生有,盲目套用。
【学生优秀答卷】例1:这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对时光难在的感慨。诗人融情于景,将“古今情”融入到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感伤画面之中,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例2:诗人借助“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构成一种伤感的景象和氛围,含蓄地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世事的感慨,寓“古今情”于形象的景物描写之中,情景交融。
第三、了解诗歌内容,提高鉴赏能力
古诗鉴赏的“一看到就想到”
1.一看到诗题中有“送”“留”“归”等字眼,就想到可能是表达怀念和依恋之情。
2.一看到诗词中有“折柳”字眼,就想到可能表达离愁别绪。诗题中有“归雁”,可能表达思乡和思念亲人之 情。
3.一看到写故国的兴衰,就想到可能是告诫当朝统治者,借古讽今。
4.一看到诗词中出现好梦或优美的风景,就想到可能是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对官场和现实的不满。
5.一看到诗词中写花开无人赏,新叶无人瞧,就想到可能是诗人自己得不到重用、怀才不遇。
6.一看到诗中写战事,就想到可能是:①表现报国无门的无奈,②对贪战者的憎恨,③对战乱人民的同情,④歌颂为国捐躯、奋勇杀敌的将士。
7.一看到写乐景就想到表示喜悦,哀景表示悲伤,有乐有哀往往是以乐衬哀。
8.一看到诗词中咏怀古迹,就想到可能是:①感叹历史的兴亡,②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③仰慕历史人物,④自叹自己无所作为、不被重用的无奈。
9.一看到文人当官就想到总写官场黑暗和社会黑暗。文人未当官,总表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文人被贬,一般都表达热爱山水。
10.一看到诗题中有“旅”字,可能表达诗人因飘泊而孤寂的情感。
11.一看到诗中有写响声的,就想到是以声衬静。
12.一看到诗人表示年事已高,就想到可能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情。
13.一看到描写山势高峻,就想到可能暗示社会背景恶劣或仕途艰险。
14.一看到诗词中涉及到饮酒的内容,就想到可能表达作者喜之极或悲之极或愤之极。
15.一看到诗词中描写月就想到可能表达思念之情。
16.一看到诗词中有登高望远,就想到可能表达:①对古英雄的仰慕,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③对历史兴衰的感慨,④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⑤忧国忧民情怀。
新题解读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解析】该诗由眼前之景起兴,以此抒发感慨。解答此题,前提是要了解古诗中“虚”和“实”的关系——实写的内容往往不是重点,而是抒怀、明理的依托;虚写的内容常常由实写而来,并常常涉及诗词的主旨。作答时要注意透过“现象”挖“本质”,即通过诗中表面之景(即“实”)来揣摩作者内心之情(即“虚”)。
【参考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解析】该题两个题目均为表达技巧鉴赏题,且都提出了明确的鉴赏类型或角度:修辞方法、描写顺序和描写方法(动静结合)。第一问:考查修辞方法,涉及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对偶、比拟等,考生选择其中三种并结合诗句作出说明即可。第二问:须明确诗歌的写景顺序。写景顺序一般指的是时间(早晚白天黑夜等时间变化)顺序和空间(远近高低内外等层次变化)顺序;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以多角度开拓意境,使景物互为映衬,从而构成一种情趣,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一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高考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词写鹰,但作者几乎未从正面描写“鹰”的形象,而是极力着笔于“鹰”身处的背景和环境。“寒山几堵”的“堵”字,“削碎中原路”的“削”字,烘托了“鹰”凌厉激荡的气势形象;“风低”一句更让人仿佛看到“鹰”在广阔草原上迅疾低飞的雄姿。显然,作者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来描写“鹰”矫健的英姿和凌厉的气势的。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烘托(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烘托鹰的形象。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高考湖北卷)
华清宫                                       华清宫
吴融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                             玉辇升天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唯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解析】该题是一道比较鉴赏题,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鉴赏角度,应仔细揣摩诗歌内容,从中找出最为鲜明突出的表达技巧类型。两首诗前后两句所描写的内容反差都很大,很明显均是采用了对比手法。古诗中的对比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或让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以此来揭示主题,增加诗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全国1卷)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解析】词中的“景”主要集中在上片,细风中春柳轻扬,春雨笼罩着半壕春水和满城春花,虽是暮春,仍然充满春意,生机勃勃。诗人当时已近不惑之年,却老大无成,连回乡的愿望都无以满足,面对眼前“未老”的春景,诗人叹息不已。于是诗人自我安慰,还是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的一切,借诗酒来自娱吧。诗人就是这样用细腻的笔触巧妙地把苦闷与无奈之情融汇在景物描写中。
【参考答案】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2009湖北卷)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进行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分析。
【参考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能力锤炼
1、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这首诗歌通篇句首都使用了叠词,请具体说明它们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咏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比兴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释>
(1)“湘江”,水名,在湖南省境内。
(2)“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3)“京国”,指当时的帝京长安。
(4)“窜”,流放的意思。
结合全诗谈谈其写作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请从写景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释] (1)大庾岭:在今江西省大庾县南,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2)阳月:即阴历十月。《尔雅》:“十月为阳。”故称十月为“阳月”。南飞雁:雁是一种候鸟,秋来春去。(3)至此回:相传北雁南飞对大庾岭便止息下来,待春北返。此:指大庾岭。(4)殊未已:还没有停止。(5)复归来:再回来。(6)潮初落:潮水刚落下去。初:刚刚。(7)瘴:旧指南方山林间因湿热蒸随而能使人得病之气。(8)望乡外:远望故乡的地方,指大庾岭的高处,即下句的“陇头”。(9)陇头梅:大庾岭地处亚热带,十月即见梅花。旧时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觉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陇头疑是岭头。”据《荆州记》,陆凯一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范,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此处“陇头梅”,当即用其事,更切思乡之情。
请从情景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回乡偶书二章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3.衰:疏落。cui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有人说第一章的三、四句峰回路转,别有境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边 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注】张敬忠,唐玄宗,开元年中任监察御史。以文史著称,后任平卢节度史。〔开元系年号,即公元713-741年〕中兴后,河套地区“引河水,开渠道,兴屯田”,已是一片繁荣景象。作者曾亲临巡视,并撰此边词。
这首诗是如何展现边地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
①沧江:同“苍江”
②建德:今属浙江,居桐江上游。
③非吾土: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④维扬:即扬州。
⑤海西头:扬州近海,故日海西头。
有人说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 即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请你结合此诗谈谈对这四个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请简析这首诗开头两句“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新晴野望
王 维 (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显著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近代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全诗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著,影响深远。
这首诗的颈联在章法上出人意料地突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请简析这首诗在修辞上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营州歌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唐代东北边塞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这首诗在是怎样描写边塞情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注释】白屋: 贫家住所,因屋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而得名。
诗人是这样描写山行和投宿情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注】
岱宗:即泰山。因泰山居五岳之尊,故曰“宗”。
齐鲁:古代有齐鲁两国,齐在泰山这北,鲁在泰山之南。
青未了: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造化神钟神秀:万物的主宰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都集中在泰山。钟:汇集,专注。
割:判割,划分。
凌:登临,跃上。
众山小:暗引《孟子?尽心》“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请结合诗题谈谈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怨词二首(其一)
崔国辅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闺怨
沈如筠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试比较这两首诗在表现闺怨上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八声甘州 ?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这首词被苏东坡称为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请你从情和景的关系上具体分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西江月
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
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这首词在用典方面很有特色,请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又很富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2.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3.这首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4. 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现实人去后周围的冷寂。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此举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联,融合为一,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5.诗的首联是诗人登上大庾岭的所见。只身前往蛮荒之地,正在犹豫不前、眷顾家国之时,南飞的大雁更是触动他满腹的愁思,因此诗的开篇就为全诗奠下了凄凉的基调。颔联是诗人登上大庾岭的所感。由雁及人,用对比手法,将诗人怀土思乡的忧伤、哀怨、痛苦,表现得含蓄蕴藉,而又真切感人。 颈联描写了诗人眼前的景象。以景衬情,用昏暗的境界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衬托了自己内心的迷离惝恍,使抒情色彩更进一层。尾联由写景转为抒情。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推向巅峰。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诗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写出了真实的感受,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6.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一种久别还乡的伤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第一层次上的伤感,“儿童相见不相识”是使这种伤感提升和加重到第二层次;而“笑问客从何处来”则是伤感的高潮(即第三层次),它震撼了诗人心灵。就全诗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十分绝妙,它在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弦外之音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7.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8.诗的前两联将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土”,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这正是“遇思入咏”的真实体现.
9.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一“白”了。这“白”,不是严冬霜雪之白,也不是三春柳絮梨花之白,而是凉秋八月之白,既不绚烂,也不凛烈,而是素净萧疏。
10.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末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使诗情得到升华。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11.诗歌的前面六句是静物写生,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12.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显著的特点,即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诗人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不作具体描绘渲染,而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寒林栖鸦、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通篇纯用客观叙写,不下一句贬辞,而讽刺的笔锋却尖锐、冷峻,深深刺入对象的精神与灵魂。
13.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三、四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  结末两句,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14.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前四句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五、六句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
15.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16.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有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
17.这首诗前两句写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后两句写借宿山家以后的事,从时间上看,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18.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19.第一首诗的特点是:句句惜衣,而旨在惜人,运用的是比兴手法。衣和人之间是“隐喻”关系。这是此诗的艺术特点。罗衣与人,本是不相同的两种事物,《怨词》的作者却抓住罗衣“秋来不堪著”,与宫女见弃这种好景不长、朝不保夕的遭遇的类似之处,构成确切的比喻。以物喻人,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宫女丧失了作人权利这一极不合理的现象,这就触及到问题的本质。第二首诗的特点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写,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的分明。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句写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雁尽书难寄”,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聊以自慰亦复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则在感情上又进了一层,进一步由“愁”而转为写“解愁”,当然,这种幻想,显然是不能成为事实的。这三个层次的安排,就把思妇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腻、真实。
20.这首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
21.刘过词学辛弃疾,在艺术上颇有辛词精神,其中一点就是大量使用前人成句和典故,如:
(1)词上片“天时地利与人和”化用《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而该句在说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的同时,还有着强调人和的作用,这样,一方面使得它与前两句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符合向韩侂胄祝寿的主题;
(2),“‘燕可伐欤?’曰:”可‘“用《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欤?’孟子曰:”可。‘“由于用了”圣人“之言,并把侂胄伐金和历史上的伐燕联系起来,既使语气铿锵有力,又巧妙地完成了向下片的过渡;
(3)“大家齐唱《大风歌》”用《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市,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饮。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刘过的“大家齐唱《大风歌》”,容易想起“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歌词,而这类歌词,对于山河破碎的国家,对于大批背井离乡的人民,对于求功心切的韩侂胄,无疑都是一种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