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人民币:品尝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 / 辉煌的泡沫 / 第12页-20页[天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55:22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1 22:30  笔者的猜测:面对人民币的升值,2.4万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在“败家子”们的经营下,早已面目全非、徒有虚名了!当“浮亏”暴露为实亏、当见不得人的操作手法曝光时,“操盘手”何以面对公众舆论啊,恐惧呀!
  所以,他们征用了数以万计的“主流经济学家”创造性地运用“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说、“贸易萎缩打击就业”说等片面之词,去堵塞关于人民币升值正反两面的有益的辩论。结果,导致国家丧失了最佳调整期,进而丧失了战略灵活性。现在就只能被动挨打并发出声嘶力竭的哀嚎!-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1 22:42  大量抛售美债,等同于自己撕破国家外汇储备的“面具”!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1 23:03  哈哈,小组成员0.99人。是有些情绪化了,改正!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3 11:39  前言
  1、经济与经济学之争
  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经济,在经济过程中,实现自己最大的商业利益,就希望在经济学中得到启发。可惜,在中国,所谓的主流经济学人往往无法建立有效的经济学来帮助大家获得这个启发,他们或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哗众取宠;或是引用西方市场经济学中的抽象理论,对中国的经济现象断章取义。这样,不满意于经济的大多数普通人,也就不满意经济学,更不满意主流经济学人。
  2、中国经济发展的困惑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发展应该给每个人都带来明显的实惠。由于中国事实上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大多数人都不满意,自然就会怪罪于经济,认为它出了问题。但问题出在哪里呢?主流经济学人在唱多的心理背景下,其解释已无法与大多数人的感受产生共鸣,这就迫切需要非主流经济学人的出现,来相对客观的解释大多数人不愿意接受的、又现实存在的经济现象,去引导大家,把握可预见的经济未来。
  笔者认为:是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表述出了问题。用GDP表述中国的经济势必导致中国式的行政之手的疯狂干预,势必导致GDP在数字上的虚假增长,势必加剧广大民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强大心理预期。而事实上的两极分化又必然导致这个心理预期要向急躁和仇恨两个方向发展。于是,民众普遍的认为:中国经济出问题了!
  在中国GDP的表述货币是人民币,所以,人们自然而然的认为人民币就出问题了!
  3、咀嚼人民币可揭示中国的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是两极分化,其实这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普遍而又核心的问题,说白了吧:经济发展不会让每一个人都获得好处,但又不能让绝大多数人感觉到没获得好处!
  两极分化现象会导致中国“崩溃”的言论很难站住脚,因为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在所谓理想的平均主义下发展。
  但两极分化现象的加剧可能是中国经济的致命伤!
  4、人民币的中国味道
  GDP虚假的高速增长产生“分享蛋糕”的心理预期,当然会产生全民“骚动”式的急躁。在领导那里就会表现为“腐败”,在民众那里就会表现为“住房刚性需求”,在国家那里就会表现为“基本建设的冲动”。这些急躁的行为继续加剧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加剧逐渐演化为仇恨的蔓延!
  于是,在人民币上就体现出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斗争,笔者大致把它们分类为所谓的“灰色人民币”、“黑色人民币”和腐败人民币。这些堂而皇之的经济现象充分暴漏了其中国的独有性,所以笔者称之为“中国味道”!
  
  
  5、中国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
  有问题的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房价大多数普通人何时可以回落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程度?中国在经济领域与西方国家的斗争各种可能的结果?都将成为本书的话题,笔者也试图用可靠的逻辑和简单明了的方法来分析、归纳中国的经济现象,争取得出令大家信服的结论。于是我们共同“咀嚼人民币品尝这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
  
  
  第一章 人民币的战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3 13:21  这灰色人民币很难定义,与黑色人民币界限又模糊,索性就举例说明吧。
   某市重点高中一届有十八个班级,其中有八个班(定额每班50人)称为统招班,另外十个班称作校中校,往往每班也有60人左右。统招生是指正常录取的学生,凭自己能力考上的,另外统招班中平均每班另有12人被称为借读生,这借读生是连学籍都没有的。如此下来我们有了400名按国家正规标准交学费的学生,和100名左右的借读生,还有600人左右的择校生。这借读生和择校生每人每年都要交7000元的择校费,但借读生还要支付大小不一的人情费。于是就产生了至少490万人民币的择校费。当然,7000元的择校费是要开收据的,但绝不开正规发票,这就意味着,那490万人人皆知,学校上面的主管单位——教育局,当然也心知肚明。这490万元就是典型的灰色人民币,因为它往往以校长个人名义进行“公款私存”。这笔钱有一部分要向上流动,去充当教育的“财政补贴”;另一部分要向下流动,进入学校的小金库,去充当校长的“招待费”和老师的“福利工资”。
   刚才提到的插班生的人情费,少则1万多则3万,当然有权势的也可以不交。估计这笔钱不会少于100万,这可就是黑色人民币了。
  高中可有三届啊,算下来可就有大约1500万的灰色人民币啊。
  这1500万元记在校长名下的灰色人民币,在逐利的本能驱使下,往往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比如说在股市里玩个“短平快”,或短期借给亲戚朋友吃点“高利贷”,此时的灰色人民币就变成“热钱”了。
  可见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市重点高中,一个仅仅正科级的校长,就有如此大的“金融能力”。
  省重点高中规模更大,哈哈,可想其灰色人民币的力量了;小有名气的初中和小学,往往也逊色不了多少。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3 22:16  笔者存在一个幻想:把既得利益集团分化为两份,平民百姓与核心利益集团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在经济上削弱一般利益集团,在政治上孤立它,在道德上边缘化它,在结构上粉碎它----暂时可避免“流血革命”---冤家易结不易解呀!哈哈,再利用国际舞台,静观其变!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3 22:23  一般利益集团目光短浅、喜蝇头小利,可通过股市、楼市、黑市逐渐剿灭之。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3 22:44  在可能的暴风骤雨中乐观、稳健、体面的生存下来,是王道!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3 22:54  我们离不开国家,她是我们13亿人共同的载体----无论她现在是何等的丑lou、肮zang、悲悲切切-----但一切都会过去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4 11:16  例子二粮库的故事:某县有一个20万吨的储备粮库,假设只储备水稻。水稻的收购按质量分为一、二、三等,收购价格分别0.86元/斤,0.84元/斤,0.81元/斤。国家一年至少需要3.24亿元来收购这20万吨公粮。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差,因为国家拨款是分批次的,虽然省、市、县都有某种程度上的“截留”现象,但最终这笔钱还是要划拨给粮库的。由于存在着明显的漏洞,所以这些钱往往以粮库主任的个人名义进行“公款私存”,这时数以千万计的购粮款就变成了灰色人民币。一般说来,粮库主任也有追逐更大私利的冲动,所以炒股啊,短期融资啊,不失为一种选择,但这钱不会去买房子,因为那么做周期太长,粮库主任一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他们顶多也只是正科级。
  由此可以推测,这个粮库主任短期内具有2000万人民币的“融资能力”是不成问题的。这时的灰色人民币又转化为“热钱”了。
  粮库里的某位质检员甲,收了某个交公粮的农民乙的500元红包,使农民乙的2万斤公粮被虚报成2.1万斤,质量也由三等虚报为二等,这样农民乙相当于获得了1440元—500元=940元的实惠。
  回过头来,质检员甲为了保住自己的“金饭碗”,过年时孝敬了粮库主任2000元。这500元和2000元就都是黑色人民币了。
  假如这个粮库主任有赌博的嗜好,刚好手气又不好,暴输了800万元。这时他胆子就开始变得异常的大,自然就会动那灰色人民币的歪脑筋了,想想看吧,他会通过种种手段裹挟几个批次的购粮款,完全可能把5000万元一股脑的卷走,人去楼空,哈哈,这时的灰色人民币就完全变成了黑色人民币了。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4 15:33  笔者的第二个蓄水池,理论上容纳了大量的黑色人民币,剿灭了这些黑色人民币对所谓的中产阶级会带来很大的杀伤,但对中下层民众其实无所谓。因为中产阶级很多是贷款买房,房价暴跌会使他们多年的积蓄灰飞烟灭,其中很多人甚至透支了今后很多年的劳动;而对于中下层民众,他们中有房的属于“刚性”自住,这样一套房是10万还是100万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因为不能用去“流通”;他们中无房的,也许恰恰在房子暴跌后才有机会啊。
  有人估计,去年销售的商品房多达60%都属于投机性购房,哈哈,大概是黑色人民币那一类的。不妨假设20年前投机性购房所占的比例为0,那么这20年所建的所有商品房中大概应有1/3为投资性或投机性的。按照笔者以前的估计,这20年总共建了约3.3亿套形形色色的商品房,其中的1.1亿套的“主人”应该是黑色人民币的持有人,许多房子“主人”将变更为广大的无房的中低民众啊。
  消灭了被圈在第二个蓄水池里的人民币显然对中产阶级有很大的附带损伤,但却可以实现广大的“无产阶级”自有住房的梦想。权衡利弊还是可以操作的啊。
  
  -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4 16:22  这黑色人民币,国家一直在有效剿灭中。
  领导甲,1990年60岁退休,有一套房子,黑色人民币10万元,8%的通胀率,2000年只值4万元的购买力了,到了2010年只值1.6万元了,估计领导甲此时正在“愤青”哪!
  领导乙,2000年退休,有二套房子,黑色人民币50万元。乙的子女不太争气,花了乙20万元,另外乙已不如甲简朴,自己也花了10万元。剩下的20万,8%的通胀率,到了2010年只有8万的购买力了,差不多被剿灭了。
  领导丙,2010年退休,有三套房子,黑色人民币500万元。丙的子女虽出国,但仍需丙贴补;丙更不老实,养二奶每年20万,呵呵,2020年时,按8%通胀率算,估计丙已“倾家荡产”,被剿灭了!
  这就是高通货膨胀率的好处!当然附带杀伤了广大民众。但透过这30年来看,民众能忍受8%!
  那灰色人民币来了,就要打破这个平衡。
  顺便说一句:领导干部只会用“权”挣钱!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4 17:05  只有黑色人民币时,我们牺牲了广大民众,凭8%的通胀率挺过了30年!
  现在,黑色人民币+灰色人民币+“西方”人民币,我们再牺牲谁呢?12%、18%的通货膨胀率能再维持几年?一个突发事件就会是一根导火索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4 21:55  借点儿“酒精的劲”,笔者非常欢迎不同意见,哈哈
  网友17girl的逻辑:敌人的朋友就应该是敌人!可是你的敌人并不确定;你的假想敌也未必有盟友。所以,笔者是你的敌人的概率就不会超过25%,嘿嘿!
  放弃阿Q般的逻辑吧,别情绪化呦!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4 22:23  回米纳发的猫头鹰:“回国黑市交易”的路径掐断,下飞机就没收---国家规定以外的美元!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8 12:30  前几天写了几个关于黑色人民币和灰色人民币的帖子,读了回帖感到了很多人的压抑和沮丧,使笔者突然停了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表达方式,因为笔者不想让大家难受,更不想煽情,而只是想说一个道理,可这个道理大家似乎都没有懂。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8 12:43  笔者一直想阐述这样的一个逻辑:大部分中国人所具有的急躁和仇恨的情绪,来源于经济上的不满,这种不满,核心体现在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上,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为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说它是GDP情怀也好,说它是GDP主义也好,本质上:中国的经济只会“卖”不会“造”!
  笔者的人民币五个“篮子”说,揭示了卖来卖去最后只能卖地了,这就是必然的结果。
  而卖地的方式必然依托土地上的附属物——商品房,去实现。
  商品房随着全民情绪的疯狂,而演化为“金融衍生产品”时,房价就必然会失去理性。投资者永远不知道他的投资产品的贵贱,而只要预期的差价;刚性的住房者自然就无法承受,仇恨逐渐蔓延......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8 17:14  如果你是个投资客,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神奇公式!
  100%的中国奇迹=10%逻辑+20%常识+70%疯狂+0.01%运气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9 09:38   我们咀嚼到哪了,灰色人民币吧?
   这灰色人民币的来源,可是具有“中国味道”的政策。
   讲个故事吧:我们家楼下有个饭店,用的是商业电,电价是1元/度;而楼上的居民用电是0.5元/度。很自然,饭店的老板就会想办法去“偷电”。于是,这个老板在楼上租了一套房子,一方面,供员工住宿;另一方面,悄悄引了一根暗线通道楼下,大家都可以想象喽……
   这就是政策造成的恶果,本来商业电用量大,应该价格相对低。而我们政策是倒挂,必然为这种扭曲留下了伏笔。(笔者做个假设,应该这样:居民用电1元/度,商业用电0.8元/度)。
   这个恶果继续延伸,哈哈。抄表员发现了这里的秘密,他情不自禁的开始敲诈那个饭店老板。到此,我们清楚的看到:制度孕育了腐败。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9 10:17   这灰色人民币,也是政策造成的。
   在八九十年代,当时银行的储蓄政策:单位存款利率低,个人存款利率高,这又是典型倒挂。
   假设,某公司,有1500万元单位存款,按照两种不同的储蓄方式,就会产生20万元的息差。于是,党委就开会做个决定,把“公款私存”,去实现那20万元的息差。将来出了事,哈哈,集体做的决定,互相推诿,法不责众,多妙啊!
   具体操作呢,还要体现出民主嘛,于是总经理名下1000万元,副总经理名下500万元。(利益均沾原则)
   随着时间推移,领导干部交替、换代,逐渐“记忆模糊”,哈哈,这笔钱将来就不明不白喽——伟大的“灰色人民币诞生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9 17:40  好像,笔者所说的热钱,与有楼上的“刘先生”的热钱相差很大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9 17:46  那“刘先生”在他的热钱里“寄存”了很多的热情,而笔者在自己的热钱里“投放”的是冷静----冷静的思考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9 17:54  那“刘先生”罗列了几个经济、政治现象,强调了这几个现象的关联性,但没有就其中具体的一个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9 18:04  比如,“刘先生”说:出口下降38%,这数据有水分,经如何如何修正,25%靠谱。然后,又如何如何计算,推导出人民币应该贬值10%。而美国人反逼人民币升值-----必为阴谋!可“刘先生”没这么说呀!----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9 18:16  再比如,“刘先生”说:美元指数由75涨到81,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对欧系货币自然也猛涨,更不利于出口,经如何如何计算,中国的出口会下降50%,哈哈。而此时美国人反逼人民币升值----必为阴谋!可“刘先生”还是没这么说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29 18:24  中国的经济“专家”喜欢罗列已知条件,然后就稀里糊涂的得到结论;或杜撰概念、定理,自说自画导出结论!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31 10:19   昨天看了新闻,觉得很有趣儿。
   第一,樊纲出局,暴露了以往货币政策是错误的,至少是被动的。
   第二,货币委员会中有十名官僚,看来在政策的前瞻性上,他们不起作用。
   第三,货币委员会新进的三位专家,是行政搞平衡的结果。这暴露了决策层对专家的不信任,这意味着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吵吵嚷嚷的搞平衡而已,在重大决策面前依旧是等、靠,不作为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31 17:04  人民币不升值也不贬值的概率,由80%上升为85%,呵呵!
  甲二代“造反”的概率,由20%上升为30%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3-31 17:15  西方经济的经典像华丽的“丝绸”,而中国的经济环境像“东北暴风雪的冬季”。在这儿,穿“丝绸”会冻死的!还是穿更实用的“大棉袄"、“大棉裤”吧,呵呵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09:40   笔者又忍不住了,关于西南的大旱想说几句。
   广西、云南、贵州,耕地面积占全国的9%,粮食产量占全国的6%。这次受灾,1/5绝产、2/5欠收一半、2/5无影响则总减产2/5。相当于全国粮食产量减少2.4%。广义农业在GDP中占11%,所以这次西南大旱对GDP的影响为-0.26%!-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1:15  粮食减产2.4%,数字虽小,但在西南的局部地区影响极大,笔者认为西南地区闹粮荒,马上就成为一个不争得的事实。地方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奸商的无良和贪婪,必然会加重西南灾区人民的痛苦。
   但粉饰太平的官员们,一定会把这场灾难歌颂成一场抗旱斗争的辉煌。
   举个例子:中国的一个监狱如果跑了四个犯人,最后又抓了回来了。后来,20人获一等二等功,50人获奖,1000人受表彰……哈哈,还有无数场的“英模报告”!
   但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一样跑了四个犯人又被抓回来。恐怕可能是5人受审,20人丢掉工作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3:01   不考虑其他因素,全国粮食减产2.4%,理论上价格就应该上涨5%。
   按中国社会现在的正常需求,粮食的增长率应该是3%,即使是控制粮价,粮价也应该有6.3%的增幅啊!
   人民币汇率不升值的话,粮价就应该有暗涨的压力,笔者认为消化这个压力,粮价至少也应该“升值”5%。
   这三个因素合在一起,理论上粮价应上涨17%。这个数据已经高于通货膨胀率了,不知高层用何手段把它“隐蔽”掉!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3:36   全国粮食产量,官方说5.3亿吨,其中30%是商品粮即约1.6亿吨。平均收购价格按0.7元/斤(参考玉米0.55元/斤、水稻0.86元/斤)计算即1400元/吨。国家商品粮收购的总额度2240亿元,这粮价上涨17%的压力,换算成钱的话就是380.8亿元啊!如果能平抑粮价,粮价不涨的话,这约381亿元可要从中央财政出哦!西南旱灾最直观的、最基本的损失可窥探一斑!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5:07   这次西南大旱灾,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越偏远的地区、越落后的地区、越缺水,而没有听到城市里因为缺水而吵吵嚷嚷。
   符合逻辑的推测:这些年我们在农村的投入太少了,而在城市的投入相对太多了。旱灾搓破了“改革开放后农村大发展”的谎言,这个农业欠债是要还的!
   广西、云南、贵州,这三省共有约1.6亿亩耕地,耕地质量较差,多梯田、坡地、红壤,假设通过兴修小水利、打机井、修水窖等等,来改造其中一半的耕地(约0.8亿亩),平均每亩改造需300元(参考:平原地区打机井、搞灌溉需80元/亩)。共需改造资金约240亿元,考虑到中国政府的低效率,层层转包、层层分包,各级政府雁过拔毛,乘以二倍吧!这农业欠债估计不止500亿元吧!
   再加上上面所提到的直接损失380亿元,合计就是880亿元,哈哈,够中央财政“吃一壶”的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6:20   回楼上
   通过提高粮食价格来达到使农民增收仅是一厢情愿的事!
   假如,粮食价格提高一倍:城市里肉蛋禽这样的下游农产品就可能涨价两倍,城市里的低收入人群能承受得起吗?
   假如,粮食价格还是提高一倍:农村里的各级“阎王爷”般的官吏能放过农民吗?农资、农药、种子、化肥等“无孔不入”的经销商,能不加大对农民的“抽血”力度吗?农民能真正获得实惠吗?
   笔者以为,粮食还是不涨价的好,别瞎“折腾”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6:48  30年来,米价由0.185元/斤涨到2.1元/斤,涨了11倍!
  西南旱灾的视频,不经意的暴露:30年前的老房、家中徒有四壁、文革时的老装束----粮食涨价给这些“真实的农民”带来真实的好处了吗!
  当然,那些沿海、沿城的“虚假的农民”不能算呦!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7:04  西南旱灾,我们这搞捐款,笔者捐了5元!
  我知道这5元最终进了谁的腰包!
  如果,笔者进了货币委员会,笔者首先要做的:忘掉农民、最快的速度忘掉农民、永远忘掉农民!
  接着要做的:忘掉工人--------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7:22  这专家型货币委员由一个变成三个------
  我党的政治局常委人数:由早期的三个变成改革开放初期的五个,后来七个,九个,将来十一个?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7:35  十个官僚型货币委员“不吭声”,三个新手会“吵-菜”,呵呵,“大老板”犯难了!
  美国人逼着要交卷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7:50  “大老板”想:人民币升值,国内政治,无疑是自杀!除非有替罪羊----玩个他杀,哈哈!
  人民币贬值,水太深,累!两年后就退休了,何苦自虐!
  看来,只有一条路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2 18:04  西南旱灾,局部型,成本至少880亿元。但可几年内消化之,不很急。
  人民币如果升值,急,被逼急!一年之内,成本极高!笔者以后慢慢来算。
  求助:2009年美国的M0、M2?谢谢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3 12:16  我已经看到M2了,谢谢京城俊少的数据!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3 14:15  所谓中国政治或经济的“崩溃论”都不可取!
   笔者一直在致力于阐述中国经济的必然走向,包括用逻辑分析来解释客观现象。
   两极分化现象是中国最核心的现象,当然也是最危险的现象,不过不至于导致所谓的崩溃!
   不同阶层的人应该在笔者的分析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哈哈,寻找自己的最大的利益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4 08:48  今天早上看新闻,4月15号的这个表决要推迟了。
  这至少暴露了三个信息:
  1、这次美国决心要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
  2、为了伊朗问题把汇率的矛盾缓冲一两个月
  3、给中国几个月的时间看表现。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4 08:56  分析一:如果美国财政部不想迎合美国国会的口味,即不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显然就不需要延期表决。这延期表决是有顾虑的,顾虑就在不久以后的多国领导人峰会——关于伊朗的核问题!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4 09:36  分析二:这个伊朗问题嘛,恐怕就得费点口舌喽。
  1、伊朗的油气资源在今后20年30年甚至50年,都是净输出国。
  2、在伊朗可能的核电,其成本是传统发电成本的10倍。
  3、伊朗国内汽油需要进口。
  4、15岁以下未成年人超过40%(顺便强调一下中国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总数只有23%)。
  5、伊朗有越来越强烈的政教合一的倾向。
  
  伊朗却拼命的发展核技术、导弹技术,而不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国内的涉及民生的投资或为就业而投资。
  但伊朗当权者选择的是走核武器而快速争夺地区大国地位之路。这必然与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及相关利益国以色列,还有英法德等国,产生严重的对立和冲突。
  如果中国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大国,甚至20、30年之后可以成为一个超级大国,那就必须要为自己负责任,坚决遏制这个想冒尖的伊朗!如果中国还是鼠目寸光,不在这个战略轨道上与西方保持“一致”,那只能说明现在所吹嘘的辉煌或者大国的崛起只是一派谎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4 10:08  分析三:美国每半年要做一次汇率操纵国的评估,所以美国人给我们的缓冲期,顶多也就两三个月。这两三个月中国应该如何表现呢?
  那么我们得回到中美之间关于汇率问题争斗的核心是什么?是贸易顺差?不是!是美国的就业问题!是美国国内就业问题的国外延伸。事情明朗了,就好做了。
  中国政府应派商务部的大员,去美国几个感觉就业受伤害的州,去游说!
  比如:去美国明尼苏达州采购“军民两用”的燃气轮机,60MW(就是6万千瓦)的燃气轮发电机组,在中国沿海地区用于调峰电厂非常实用,稍加改造其核心机就可用于舰船的动力(5万吨级的航空母舰需四台这样的核心机)。
  这样一台的核心机采购成本约5000万美元,哈哈,在美国其中一半可变为产业工人的工资(一年约10万美元),按生产周期一年计算,相当于为美国提供了250个就业机会。
  中国政府可以去采购100台啊(虚数而已,实际上30、50台即可),合同价格可达50亿美元呦!这可是大单那,一般的国家都会兴奋,何况美国的一个小州呢!
  中国也顺手可以为那个臃肿的外汇储备“消肿”50亿美元。
  那个得了便宜的美国的州,从州长到参众议员,都会兴高采烈的向他们的选民宣布:从中国那里抢回了2.5万个就业机会!(这个州人口还不到1000万啊)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4 10:31  当然了,这分析三中的操作也是有“槛儿”呀,美国人对军民两用技术也是很敏感的,不过有钱可以使鬼推磨,把我说那个核心机由5000万美元涨到1亿美元!你看那美国国会议员,会不会反过来为中国说话!-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4 18:13  这泡沫的确前后不一:浪漫的自由主义滑向拘谨的现实主义----为写书而付出的代价!中国式的悲哀----需‘过滤"思想,需“洗涤”语言!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4 18:42  哦,:yymyfree 网友,冷静,需冷静!
  国策!不仅是3年后,还要考虑30年后!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8 21:43  1、人民币汇率的“急升型”:比如中国政府得到了市场经济地位承认这样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双重好处,于是会放宽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限度,进而使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10%,甚至20%。但从美国国会和政府目前十分强硬的态度是上看,其发生的概率低于10%。
  操作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为10%。
  操作时间:大约在3—6个月以后。
  结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会在1-2月内急升为6:1甚至5.5:1。
  那么,中国的出口贸易当然要受到打击。但真正受打击的是香港。评估香港受打击的程度方法是:
  贸易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22.5%。如果人民币汇率急升20%中国贸易会减少36%(1-0.8*0.8),导致香港贸易减少一半,即相当于11%,在杠杆作用推动下,又导致下游的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等减少加倍即22%。那么合计将损失33%的PPP(本地生产总值),则会在香港产生严重的失业问题。会加深对一国两制的怀疑,其政治成本很高。
  所以急升的可能性很小。
  2、“缓升型”:比如中国得到承诺,美国对中国军售禁令的解除。中国政府不尽满意,但毕竟换回了面子,投桃报李,可能会让人民币汇率在一年内缓慢升值5%左右,这种可能发生的概率也就10%。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8 21:55  人民币快速升值将严重打击香港,打击“一国两制”的政治安排!其思路是这样:
  中国的出口贸易靠补贴,这补贴还分两块:明补和暗补!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8 22:02  有数字显示,2009年1-6月,我国出口退税总额3513.93亿元,同比增长21.9%;出口总额达52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8%。2009年预算出口退税额为6700亿元,实际可能将达到8000亿元,这笔资金占据了中国一年税收收入的14%。
  这就是明补!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8 22:23  这暗补里成分很多,“香港”是一大块!
  香港是个很成问题的地方:制造业不到5%,服务业超过91%。
  香港影视文化已经揭示:大量香港男青年做“古惑仔”、女青年做“三陪”、年纪大一点的在麻将馆里抽“老千”!
  所以,香港的PPP(本地生产总值)人均3万美元,是不配的!顶多一半!另一半靠大陆的“暗补”啊!
  人均1.5万美元,702万港人,1053亿美元啊!差不多7000亿元人民币。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8 22:27  中国怕人民币升值,政治上怕香港乱!经济上怕国家外汇储备露馅!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8 22:47  3、人民币汇率的“不升型”:这是一种非常需要耐心并富有挑战性的谈判过程。一方面由于美国的强硬导致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十分强烈,“爱面子”的中国人使政府进退维谷;另一发面美国人又需要捞到实际好处。所以,经过3—6个月的谈判,可能双方会达成某种妥协,最可能的妥协是:美国放宽“高技术领域”对中国的限制,比如允许某些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向中国输出;中国将会以“大买单”的形式购买美国产品,以此来封住美国某些政客的嘴。大买单的规模至少1200亿美元的规模,甚至更大。
  假如在中国的帮助下,使美国失业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可使美国国会满意。那就意味着中国的大规模采购需帮助美国增加180万个就业机会。考虑到一个直接就业就可以额外产生两个间接就业的效果,那么就意味着需直接增加60万个工作岗位,而他们的平均工资按每年5万美元计算,工资总额又占合同总额的50%计算,可知中国的采购至少为600亿美元/年,再考虑采购合同一般平均需两年来完成,所以可估算出中国的采购总额应该在1200亿美元以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8 22:54   中国政府应派商务部的大员,去美国几个感觉就业受伤害的州,去游说!
  中国的问题:谁去呢?
  铁矿石问题,至今一塌糊涂啊!不是好兆头!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8 23:09  这人民币不升值的表达方式可能有两种。
  其一,快!1~2个月,谈判成功!美国财政部声称:没有找到“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证据。呵呵
  其二,慢!3个月以上,谈判僵局。美国国会表决--惩罚!但美国政府拖延----缓刑!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9 11:22  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短瞬升值,长期贬值。
  技术升值,内在贬值。
  为他人升值,对自己贬值。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09 17:26  美国沃尔玛零售29.9美元的一条牛仔裤,中国血汗工厂的真正出厂价仅12美元。中间有三五个合同不成问题!笔者关心的是:出口退税谁吃了?
  人民币升值,美国人的理解:那29.9-12里有巨大的消化空间!可中国人楞是做不到!非要压榨那12里的利益,美国人很担心,担心穿不着29.9的牛仔裤了!
  于是,美国财政部长来了:一方面要“就业”;另一方面要“牛仔裤”。
  但是,有大陆背景的“香港人”和有香港背景的“大陆人"很难缠!贸易既得利益集团已壮大!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0 11:04  第一个蓄水池:股市
  中国的股市的混乱程度,几乎难于用语言附加:ABH之分、流通非流通之分、大小非之分等。笔者粗糙的研究,认为其市场杠杆化比例为1:3,意思是:真正进入股市的人民币为1元,那么股市就差不多产生3元的总市值。2005年股市“被激活”前总市值不足10万亿元人民币,到了2007年最高点时总市值达44万亿人民币,2008年底仅有12万亿元了,目前总市值25万亿元左右。于是由44万亿元跌至12万亿,股市虚拟的钱损失了32万亿元,则相当于剿灭了10万亿元人民币!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0 11:34  第二个蓄水池:楼市
  楼市总容量的第一种估测方法:
  ① 2009年购买商品房的总资金6万亿元;
  ② ②2009年M2为60.62万亿元,2008年M2为47.5万亿元,M2增量13.1万亿元,相当于广义“储蓄”增加了约13万亿元;
  ③ ③“储蓄”增量中的13万亿元购买了6万亿元的商品房,按此比例,56.8万亿元广义“储蓄”(M2减M0)可购买相当于26万亿元的商品房;
  ④ ④考虑到早期的商品房已升值,比如2000年的房子到现在恐怕已翻两番了吧,所以给总值一个乘数,笔者认为2.5倍应该是合理的,即商品房目前总市值应为65万亿元;
  ⑤ ⑤中国的房屋总量是商品房的1.5倍,前者另外包括门市房、商用房等,结论中国“楼市”总容量大约为100万亿元人民币。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0 11:54  楼市总量的第二种估测方法:2009年中国生产了5.678亿吨钢铁,其中大约70%都投向了基础建设领域,而商品房大约要消耗基建中的一半即约1.9亿吨。
  目前多层建筑的钢材消耗为70kg/平方米,高层大约170kg/平方米左右。如果按90%用于多层商品房,10%用于高层计算。那么平均80kg/平方米(不考虑中国国特色的偷工减料)。
  那么2009年完成的商品房应该有约24亿平方米(官方数据是约16亿平方米)——大约0.30亿套(按80平方米/套计算)。
  按照这个思路,最近20年中国差不多“用掉”了约40亿吨钢铁(1995年突破1亿吨,2001年突破2亿吨)。依比例计算差不多相当于兴建了2.2亿套商品房(虽然有些是商业门市房,但在中国一般都住人,可按住房考虑)。在加上20年前的老房子,估计相当于3亿套商品房总量,还是可以接受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0 12:23  这样,所有房子的建筑面积总数约为200亿平方米(官方数据2005年为164.51亿平方米)。
  小县城的房子最低也要2000元/平方米,一线城市达20000元/平方米,估计全国的平均数按5000元/平方米不为过吧。
  这样全国楼市的总值大约100万亿元。
  两种方法殊途同归,“楼市”总容量100万亿元!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0 12:54  通过周边的人的统计:1/3的人全价购房;2/3的人是贷款(这贷款里1/3为首付),扣除涨价,因此,实际投入“楼市”的钱仅为40万亿元(用的乘数是2.5倍),而全价购房款和全部首付合计(占总数的56%)约22万亿元,另外18万亿元来自银行贷款(当然源自M2)。为了便于计算,实际投入的人民币取20万元就得出杠杆化比例为1:5。即投入“楼市”的人民币为1元,最后“楼市”里体现的为5元。(但注意:广义“储蓄”也出了1元钱!)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0 13:16  谢天道维基,太理解笔者了!
  我在书里用了很多篇幅来解释大家的疑惑啊。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1 12:59  利率战场的你死我活——人民币贬值的恐惧
  如果笔者说人民币的利率与人民币的贬值有关,甚至说人民币的利率与“楼市”价格有关,读者可能不信?
  人民币的两个利率
  那么我们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分析一下吧!
  中国的商业银行的一年期的商业贷款利率为5.31%(2008年底)。不过,这种商业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操作周期长,还需要“人情费”去润滑,所以这种利率真实值在中国不会低于6%。
  而民间融资的方式相对快捷、方便。民间一年期的贷款利率通常为2分利,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1元的贷款,每月需要付2分钱的利息,即月利率为2%,换算成年利率为24%。
  于是,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土地上,事实上存在着两个贷款利率:不低于6%的一年期官方名义贷款利率和大家已经认可的24%的一年期民间贷款利率。
  一般投资者的具体操作,往往采用“混合型”贷款。投资欲望低时,资金相对宽松,官方型贷款比重高;投资活跃时,资金相对紧张,民间型贷款所占比例就会大大增长。所以,真实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往往在6%—24%之间波动。
  例如,某人需融资50万元人民币。他首先用房产到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银行指定中介公司进行房产凭估,比如标的价值70万元的要收手续费3000元;然后再拿评估报告到回到办银行贷款手续,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凭估值的50%,所以可贷款30万元。但有15个工作日的评估期,大多数投资者都会给银行办事员2000元人情费,可加快到2-3天内搞定。于是,比较快的话,前前后后10天左右你能拿到30万元贷款,一年期贷款利率名义上是5.31%,到期还本付息是31.593万元。
  那剩下的缺口20万元就得去民间融资了。民间专门有放高利贷的。通常情况得找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中间人,由他给你提供担保,如果是20万元贷款,担保费大约是5000元。然后就是一纸民间协议,如果是2分利,一年后连本带利就需要还24.8万元,显然利息比商业银行高很多,但它非常快捷,一般从谈到拿到钱,也就两三天的事!
   这样50万元的融资就具有“混合型”贷款的特征了,一年到期连本带利带相关人情费全部为57.4万元,实际贷款利率为14.8%!
  现实中的人民币利率“双轨制”揭示了:达8.8%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客观存在,导致了民间的利率就不会低于10%(否则,资本就会有蚀本的感觉)。当2009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4%以上时,民间的贷款利率自然就不会低于16%。
  这样,一个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在中国这样高的实际利率压迫下,什么样的生意能维持20%以上的高利润率(经营者除了付利息,还得额外有利润啊)!另外这类生意的规模还得足够大,能吸纳巨量的游动中的人民币!
  同样在中国,奇迹出现了:地方政府卖地的冲动;中央政府狂印“钞票”的冲动;民间大量合法、半合法、甚至不合法的巨量资金寻找投资“归宿”的冲动。三者不幸相交于一点——房地产!
  甲乙两人都有200万的现金,甲有技术有经验办起了实业公司,乙是家庭主妇决定炒房。甲投入资金买设备租厂房雇工人,一年做了800万的生意(很了不起的啊),假定甲经营有方第一年就有10%的净利润(实际上中国绝大部分实业公司只有3-5%的净利润),赚到80万,甲非常高兴;乙对房地产颇熟悉,投资120万的首付,买了个600的房子(首付2成),余下的80万用来付月供。一年后,由于乙不是炒房高手,只赚到房价的平均涨幅25%(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乙决定抛掉房子,此时房子价格为750万,乙的利润为150万。两人都决定将盈利分配掉,甲需要交企业所得税25%,公司是他全资所有个人分得60万,同时他还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甲实际所得为48万元,对于办企业来说,甲属于非常成功者;乙决定将房子卖掉,契税600*1%=6万,营业税8.4万,乙个人所得税按照房价的1%缴纳,为7.5万元,如果乙和下家协商好将房屋新成交价格写回原价600万的话,乙可以不交营业税。乙最少净得128.1万元。
    这时候企业家甲辛苦一年收获48万元,甲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4%,这个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水平了(据WIND数据,2008年139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7%);家庭主妇乙收获128.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4%,这是普通房地产投资者的全国平均收益。
   显然,房地产业很赚钱,在这个领域,“投资”有很强烈的冲动,最近几年的经验:“炒房”几乎是个包赚不赔的行当。
  最近几年,民间贷款公司十分活跃。“高利贷”行为似乎已走出法律的阴影。国家允许民间的贷款利率的上限为商业银行的四倍!可见,国家非常清楚的知道:民间融资的渠道是不畅通的;实际人民币的利率是超过20%的。(因为容许官方的5.31%的四倍就是21.24%啊)
  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客观上使人民币的民间利率大幅增长了。
  但奇怪的是官方的名义利率是下降的,导致两个利率的差值被放大了。这势必导致大量的人民币“储蓄”滑向人民币“资本”,去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必然挤压各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这导致许多大型企业必须在主营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样的实例很多。
  比如:以搞服装盛名的“雅戈尔集团”大搞房地产业,在2007年时其房地产领域的收益远高于他的主营业务领域。
  所有的投资者几乎一致地都把眼光投放到了房地产业上,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房地产业才可能有如此大的资金操作空间和可能的利润空间。
  最近的一些现象更加说明了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业的事实:新地王的不断涌现。
  2010年2月21日北京,央企背景的中海地产以66.9亿元竞拍得北京丰台区花乡六圈村相连在一起,两幅居住用地,折合楼面地价达1.84万元/平方米。
  2010年1月13日上海,闸北区苏州河北岸东块1街坊地块持牌上市,起始定价47亿元,起拍楼面地价达3.53万元/平方米。
  新地王的不断涌现说明了,大量的资金在两个利率差的压力驱动下,不得不、也必须进入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其他行业不会有如此高的回报率,另一方面国企、央企有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商业银行按名义利率的贷款。
  思路很清晰了:中国人民币事实上的利息很高(可达名义利率的4倍),国家的4万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在常规领域很难得到高回报,大资金只能涌拥入地产市场去寻求高回报;小资金涌入商品房领域寻求高回报。于是房地产业已发展为变相的“金融业”了,商品房自然就发展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了。
  于是就可以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奇怪现象了。高房价导致“刚性住房者”买不起房;国际上衡量房价高低的常用技术指标“租售比”、“购买能力比”等在中国都统统失灵。
  比如:在哈尔滨,一套租金1000元的房子(花园街,四层,建筑面积80平方米),它的售价45万元,即租售比为1:450;在北京,一套月租金3500元的房子(优度社区,11层,100平方米)它的售价达180万元即租售比为1:514。而国际上公认这个 数据在1:150到1:200是正常的,而中国的不正常已到了“离谱“的境地了。但用“商品房”=“金融衍生产品”来解释的话,似乎就“回归合理”了。
  再比如:在哈尔滨,双职工的三口之家,按家庭月实际收入4000元计算,买一套位置、楼层等不是很理想的80平方米商品房,需40万元。那么住房购买能力就相当于8.3年;在北京,类似的模型,收入按1.2万元计算,一套五环那里10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也要150万元,住房购买能力已变为10.4年了。而国际上公认的这个数据应在3年-5年是民众可接受的。可见,房子对普通平民百姓真是很昂贵的。(其实中国大多数人的收入更低)。不过,用“商品房”=“金融衍生产品”的理论来解释,当然就“一目了然”了!因为当房子成为“理财产品”后,其功能就不是“住不住的问题”了。
  显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推着实际的人民币利率往高处走,而实际利率又推着房价往高处走,看起来还越来越快啊!
  于是,普通平民百姓,如果手里有一些储蓄,自然就会担心这储蓄随着时间推移,其购买力大大缩水,当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加速上涨时,平民百姓的恐惧心理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人民币贬值的恐惧,它来自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速度。
  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速度由谁来控制呢?当然是政府,政府通过“印钞机”的印钞速度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1 14:34  商业银行的盈利
  回过来,我们还得“咀嚼人民币”,储蓄和房价这两个概念是怎么粘合在一起的。
  举个例子:某商人卖大衣,假设这种大衣的成本价为100元/件,商人精于炒作,把价格忽悠到500元/件,却又用打六折的手段促销,于是实际销售价为300元,商人仍有可观的利润。后来,来了个银行家,他更善于忽悠,银行家使大家相信,这种大衣的价格将持续的上涨。买不起大衣的人不要紧,只要提供50%的首付,银行家可以为大家提供贷款啊。于是这种大衣的价格迅速暴涨到800元/件,这时的首付为400元,比以前的标价500元便宜!再假设银行家所提供的贷款利率为10%。贷款期为一年,这贷款方式的大衣全价为840元,可见利润之丰厚啊!
  只要维持着这种大衣一直涨价的心理预期,理论上大衣就一直会“量”、“价”齐涨。但此时绝大部分买大衣的人,目的已不在“穿”上了。显然,“大衣”已经演化为“金融衍生产品”了。它的价格是800元/件,1000元/件,甚至2000元/件,早已偏离它最初的成本价100元/件。这时,它的价格已控制在银行家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上了。首付越低,贷款利率越低,成交越旺。
  当然,那些真正要买大衣“御寒”的人只能望“衣”兴叹了。
  大衣的例子与商品房的现实情况很吻合。诚然,商品房的问题要复杂的多,但其逻辑脉络是一致的。
  那问题出在哪呢?出在前面的储蓄上。如果没有储蓄,自然大家都是“月光族”,何来的人民币贬值的恐惧?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西方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责中国的高储蓄率,看来不无道理啊!
  但有人会反驳说:住房有“刚性需求”、 “丈母娘的情怀”、“校区房”等等。笔者以为这纯粹是偷换概念。任何社会都有穷人有富人,穷人在没有能力时,非要硬撑着去买房,实在是政府该做的事(廉价出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没到位啊!
  因果关系是这样的:由于中国的高储蓄率,使社会无法拿出足够的“好处”供储蓄分享,导致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2.25%(一年期,2009年底)大大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14%(2009年)。于是银行存款会以各种形式“流窜”,去寻找高回报,它们不约而同地杀入股市和楼市,期待获得超过20%以上的回报率。这与有强烈地“贷款”欲望的商业银行,同样有强烈“卖地”冲动的地方政府不谋而合。自然就会在房地产市场导演出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实际一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啊!
  这场空前的“大闹剧”将许多许多“平民百姓”卷入房地产市场。他们中的许多又是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或“准中产阶级”。在这场利率与通货膨胀率“赛跑”的游戏中,“中产阶级”们毫无胜算的可能,因为其对手过于强大。“中产阶级”最后大多数要沦为“房奴”而基本被“消灭”,似乎难以逃脱“二八定律”呀!
  为了GDP的增长而不得不靠出售土地,而出售的土地又必须通过盖商品房来实现“商业溢价”。为了烘托房地产市场,又必然通过高通货膨胀率来持续挤压惊恐万状的“储蓄”,逼迫“储蓄”通过商业银行流向“楼市”。
  
  商业银行在这场“大闹剧”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笔者设计一个已经微观化了的模型,它的已知条件是: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多层商品房;土地证上的土地均摊面积35平方米;2009年的可能售价为60万元人民币;2009年的可能租金1200元/月;它的残余土地使用寿命65年;装修程度中等;它2005年建成交付使用。
  1、土地开发商最初拿地时用了3.5万元人民币(2004年,1000元/平方米)。
  其中银行贷款2万元,土地开发商自有资金投入1.5万元。
  2、大小建筑商,包括最小到包工头的位置。合同 14.4万元人民币(2004年,1600元/平方米)
  其中银行贷款8万元,建筑商自有资金投入2万。
  3、总承包商(将该商品房销售),获得30万元人民币(2005年,相当于3300 元/平方米)。
  毛利润率达(30万元—14.4万元—3.5万元)/30万元=40%。
  4、购房者,将支付30万元人民币。(2005年)
  其中自有资金(首付)9万元,银行按揭贷款21万元(70%的房款总额,20年期,月供大约1900元)。
  5、购房者,预期增值到60万元人民币,实际交易也不会低于55万元人民币(2009年底)。
  可见,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商业银行来“保驾护航”,贷款总额累积达31万元。
   最后的(5)项里,从2005年至2009年的“二手房”的升值预期虽没涉及银行贷款,但却为银行的贷款安全提供了更高的系数。所以,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真正的赢家是商业银行!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问: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非常低(与民间的高利贷相比较),按揭时有很多的贷款利率还要打七折的优惠,商业银行的利益应该是微薄的。错!
  商业银行在整个房地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目的只是为了“掩盖”。此话怎讲?
  讲个故事吧:某地440平方米的饭店,2002年时房价实际付值约176万元(4000元/平方米)。但房主(也是饭店老板)让中介公司做了手脚将估值提高到了380万元(包括了饭店的品牌价值,实际当时饭店严重亏损,处于半停业状态)。最后实际贷款190万元(一年期)。不久房主逃之夭夭,这笔贷款自然就成了坏账。当然了,房子是抵押物,经过层层法律过程,贷款的商业银行实际上2007年才真正收回那个房子。
  在一个正常国家里,那笔坏账早就藏不住了,而在神奇的中国,不仅没人因此而吃“官司”,反而因祸得福,那个破旧的、荒芜了很多年的房子居然升值到480万元了!对商业银行而言,反而盈利了,完全“掩盖”了当年的罪行。
  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往往靠“坏账”来赚钱,“息差”只是用来“打打牙祭”。
  中国的商业银行靠“坏账”来赚钱有历史证据。截止2005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长城、华融、信达和东方共打包处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中国、建设、农业和交通)的部分坏账,合计超过2.36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00年间政策性收购了中国工商银行4077亿元,涉及7.2万户企业的不良资产。
  截止2005年12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和受托管理的不良资产账面值累计9108亿元。
  1999年—2001年 陆续政策性收购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不良贷款3946亿元。
  2000年—2004年 陆续接受财政部、中国建设银行委托管理和处置的债权资产和债转股资产1123亿元。
  2004年6月 商业化收购交通银行不良贷款641亿元。
  2004年6月 商业化收购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贷款1289亿元、中国银行不良待看1498亿元。
  2005年6月 商业化收购工商银行不良贷款581亿元。
  2005年12月 商业化收购上海银行不良贷款30亿元。
  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08年6月末,公司累计接收银行不良资产6751.46亿元(含新收购部分52.38亿元),其中政策性接收中行不良资产2773.13亿元,商业化收购建行可疑类贷款1289.02亿元、工行可疑类贷款1212.93亿元,收购其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52.38亿元,受托处置中行损失类贷款1424亿元。
  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2005年以来,共成功收购了中国银行资产包7个、中国工商银行资产包17个,以及华夏银行资产包1个,收购债权本金2,634.5亿元。
  这五大国有银行的部分“坏账”就达2.36万元,占当时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总额的12.9%左右,占五大银行自有资金的130%(2002年,这还只是剥离出来的公开的部分坏账)占2005年GDP的12.9%左右,多可观啊,简直是壮观!早已“技术死亡”的国有大商业银行的“坏账率”,从侧面可推测出不低于20%。5年到10年内各商业银行每年增加2%-3%的呆坏账应该没有“心理障碍”,反正最终由国家“买单”!现在商业银行每年“玩”个资本总额的2%的坏账应该不在话下!而息差所实现的利润非常小:80%的贷款额度,平均不高于2%的息差,扣除税金及运营成本,其表观利润率不超过0.5%,比比看吧,哪方面对商业银行更有吸引力?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1 15:36  商业银行最后的崩盘
  
  我们回过来继续谈人民币的利率之战。
  作为急先锋——商业银行们的手段有“托”和“挤”。这“托”是指托市,商业银行以很低的、优惠的贷款利率强烈刺激基本建设市场(当然包括房地产市场);第二个是“挤”,挤压其他行业,使之利率高启而融资困难。
  这样,海量的资金就安安稳稳的进入了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掩护了“印钞机”的疯狂印刷。维持了长时间(2002年到2008年,大概6年左右)的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局面!
  这场实际由商业银行导演的人民币的两个利率之间类似于“双簧戏”的战斗,所掩护的是那巨量的、超额的“储蓄”,这个“储蓄”将来注定要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储蓄”躲到哪里去了?怎么还没出来“闹事”?答案是:躲在M2里!
  这M2又称广义货币供应量,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企事业单位的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2009年度中国的M2为60.62万亿元,其中M0即流通中的现金约3.82万亿元,所以广义上的“储蓄”为56.8万亿元。必须强调一下:2009年中国经济修订后的GDP总额为33.5353万亿元。
  怎么解读以上这些枯燥的数据呢?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设这广义“储蓄”为56.8万亿元都按一年期定期储蓄计算,那么其利率为2.25%即一年需要的总利息达1.278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81%。这是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参照一下美国吧,美国的M2约为8.5万亿美元,它的M0约为4.2万亿美元,那么美国的广义“储蓄”约为4.3万亿美元,也按一年定期储蓄利率(1%,2009年,中国银行)计算,利息总额为0.043万亿美元,占GDP(2009年,14.33万亿美元)为0.3%!中国“储蓄负担”是美国的12.7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高储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额外负担有多沉重!事实上的高通货膨胀率(笔者认为2009年达14%以上),而名义上利率仅2.25%,导致中国很严重的负利率。可想而知,大量储蓄一定会以某种形式“集体出逃”,逃到“正利率”的投资领域去。这就是“高储蓄率”的原罪!
  于是,商业银行按“负利率”的名义贷款利率,把资金带给“优质客户”(指国企、央企);“优质客户”们再以高得多的“实际利率”赚取高额利润反复投入M2中,使广义“储蓄”螺旋上升。中国的M2逐渐变成了一个“怪物”!
  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2年—2009年
  年份 M2 M2增幅 GDP M2/GDP
  2000年 13.5万亿元 12.3%
  2001年 15.8万亿元 14.4%
  2002年 18.5万亿元 16.8%
  2003年 22.1万亿元 19.6%
  2004年 25.3万亿元 14.6%
  2005年 29.9万亿元 17.6%
  2006年 34.6万亿元 16.9%
  2007年 40.3万亿元 16.7%
  2008年 47.5万亿元 17.8%
  2009年 60.62万亿元 27.62%
  可见,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仍将“技术性破产”。但不要紧,因为它们主要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实现政策性贷款,按照以往的惯例,国家会最终赋予它们一死——由类似于“新长城、新华融、新信达和新东方”这样的管理公司去“擦屁股”。
  当然,最终是全社会买单。但这一次玩大了,中国社会能承担得起吗?
  -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1 15:38  商业银行最后的崩盘
  我们回过来继续谈人民币的利率之战。
  作为急先锋——商业银行们的手段有“托”和“挤”。这“托”是指托市,商业银行以很低的、优惠的贷款利率强烈刺激基本建设市场(当然包括房地产市场);第二个是“挤”,挤压其他行业,使之利率高启而融资困难。
  这样,海量的资金就安安稳稳的进入了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掩护了“印钞机”的疯狂印刷。维持了长时间(2002年到2008年,大概6年左右)的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局面!
  这场实际由商业银行导演的人民币的两个利率之间类似于“双簧戏”的战斗,所掩护的是那巨量的、超额的“储蓄”,这个“储蓄”将来注定要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储蓄”躲到哪里去了?怎么还没出来“闹事”?答案是:躲在M2里!
  这M2又称广义货币供应量,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企事业单位的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2009年度中国的M2为60.62万亿元,其中M0即流通中的现金约3.82万亿元,所以广义上的“储蓄”为56.8万亿元。必须强调一下:2009年中国经济修订后的GDP总额为33.5353万亿元。
  怎么解读以上这些枯燥的数据呢?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设这广义“储蓄”为56.8万亿元都按一年期定期储蓄计算,那么其利率为2.25%即一年需要的总利息达1.278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81%。这是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参照一下美国吧,美国的M2约为8.5万亿美元,它的M0约为4.2万亿美元,那么美国的广义“储蓄”约为4.3万亿美元,也按一年定期储蓄利率(1%,2009年,中国银行)计算,利息总额为0.043万亿美元,占GDP(2009年,14.33万亿美元)为0.3%!中国“储蓄负担”是美国的12.7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高储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额外负担有多沉重!事实上的高通货膨胀率(笔者认为2009年达14%以上),而名义上利率仅2.25%,导致中国很严重的负利率。可想而知,大量储蓄一定会以某种形式“集体出逃”,逃到“正利率”的投资领域去。这就是“高储蓄率”的原罪!
  于是,商业银行按“负利率”的名义贷款利率,把资金带给“优质客户”(指国企、央企);“优质客户”们再以高得多的“实际利率”赚取高额利润反复投入M2中,使广义“储蓄”螺旋上升。中国的M2逐渐变成了一个“怪物”!
  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2年—2009年
  年份 M2 M2增幅 GDP M2/GDP
  2000年 13.5万亿元 12.3%
  2001年 15.8万亿元 14.4%
  2002年 18.5万亿元 16.8%
  2003年 22.1万亿元 19.6%
  2004年 25.3万亿元 14.6%
  2005年 29.9万亿元 17.6%
  2006年 34.6万亿元 16.9%
  2007年 40.3万亿元 16.7%
  2008年 47.5万亿元 17.8%
  2009年 60.62万亿元 27.62%
  可见,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仍将“技术性破产”。但不要紧,因为它们主要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实现政策性贷款,按照以往的惯例,国家会最终赋予它们一死——由类似于“新长城、新华融、新信达和新东方”这样的管理公司去“擦屁股”。
  当然,最终是全社会买单。但这一次玩大了,中国社会能承担得起吗?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1 15:51  澄清:
  可见,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仍将“技术性破产”。但不要紧,因为它们主要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实现政策性贷款,按照以往的惯例,国家会最终免于(原:赋予)它们一死——由类似于“新长城、新华融、新信达和新东方”这样的管理公司去“擦屁股”。
  -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1 17:07  我们继续讲那条沃尔玛的牛仔裤的故事:
  它最终的零售价是29.9美元,那个生产它的血汗工厂的出厂价为12美元。差价哪去了呢?
  在中国这种小血汗工厂不仅没有出口经营权,往往为了省钱它的国内证照都未必齐全,于是它只能忍受中间商的盘剥。
  美国的沃尔玛想来中国买一万条牛仔裤,和谁签约呢?只能找国内所谓正规的、大的、合法的贸易公司——其实它们什么都不生产——合同价为22美元/条。沃尔玛挣了8美元的名义差价,已经很满意了,要知道外国公司虽然贪婪,但20%—30%的毛利率足够刺激了。
  中国的贸易公司转手就以18美元/条的价格卖给了更小的私人贸易公司,哈哈。
  这私人贸易公司接了合同后,把任务分配给业务员,给他们的谈判条件是:最高15美元/条。
  拿到任务的业务员就像“狗叼着了骨头”,去寻找他的下家,他当然会找到那个什么“都不全”的血汗工厂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用13美元/条的价格甩给了那个血汗工厂。血汗工厂还得暗中给这个“业务员能人”1美元/条的回扣,没法啊!
  很清晰了吧,血汗工厂实际只拿到了12美元/条的合同!这就是制度的盘剥,中国神奇的制度设计!
  也许读者会问:美国的沃尔玛为什么不直接找血汗工厂生产?利益集团的阻隔、伟大的制度设置让这种可能性为零!
  
  22美元/条到13美元/条之间的巨大差价进入了极少数人的腰包。国内的大贸易公司的背景是中国的贸易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是有香港背景的大陆人;国内的小贸易公司是前者的“影子部队”——他们往往是有大陆背景的香港人!
  
  改革开放30年,上述两种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幕后逐渐走到台前。他们豢养了大量有知识无道德的专家学者,为他们的利益摇旗呐喊,“主子和狗”们天天叫嚷着人民币升值的害处、还是“它们”杜撰出“日本经济逝去的十年”这样的恐怖故事。
  2005年7月—2008年7月人民币汇率升值了21%,那些恐怖的谎言本应该不消自灭:出口贸易不是谎言所说的减少,而是疯狂的增长;贸易顺差不是谎言所说的减少,同样是疯狂的增长。但贸易既得利益集团们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于是国家迅速伸出援助之手——大大增加了那该死的出口退税——放我们全国人民的血!
  
  
  回到那条“牛仔裤”,关于血汗工厂里的剥削笔者就不赘言了。单说说那些连“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子”都影不上的业务员们吧,他们忙忙碌碌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他们人数众多,但经常朝不保夕,他们还自称是白领,唉,人吃人的社会啊!可怜又可悲啊!
  
  好了,现在人民币汇率升值了(当然是假设中的),由6.8:1升到5.5:1吧。
  美国人的意思,在沃尔玛超市里,那条该死的牛仔裤还是标价29.9美元/条!
  可是,那条牛仔裤的生产者——血汗工厂,还是给他12美元/条的话,他受不了了,因为升值前他可以得到81.6元人民币/条,而升值后他只能得到66元人民币/条,哈哈,他会疯的!他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拿到14.8美元/条的合同(折合还是81.6元人民币/条),这相当于血汗工厂的报价必须上涨至少2.8美元/条!
  于是,升值前有29.9美元—12美元=17.9美元的被剥削空间,而升值后这个空间就缩小为15.1美元/条。这就意味着:如果让血汗工厂“活下去”,贸易既得利益集团和他的影子队伍及“准影子队伍”就必须让利2.8美元/条,可是他们不肯,天天吵吵嚷嚷,真该死!只要不铲除这些垃圾,在贸易领域我们永远无法摆脱“升值”的苦恼!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2 15:58  中国有热钱吗?
  这热钱本意是指外国投资者的钱,它们能快速进出或暂时潜伏,目的是获取预期的高利润。由于它们规模大而又来去匆匆,所以被称作热钱。
  可是,回到中国的具体国情,这外国人的的热钱是怎么进入中国的呢?能进来吗?
  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往往是以机器设备等硬件方式进入。
  比如:某港商在沿海某县投资办厂。首先到日本买了一批旧缝纫机,200台,每台50美元。然后,做点手脚,“把它们打扮成”新设备,摇身一变每台300美元。我们的海关配合一下,自然就来了6万美元的“外商投资”。
  国内再寻个“托儿”,于是这种“中外合资”的“服装厂”诞生了!这6万美元显然不是热钱。
  接下来这“硬件投资”玩不转了,大家都懂了。于是开始玩“软件投资”了。
  又比如:某台商在沿海某市投资办厂。一套“鸡”的一条龙屠宰兼处理流水线设备,100万美元,货真价实没问题。但产品必须帖“某某”牌商标,这商标价值150万美元(其实一文不值,需国内有关衙门配合一下就值钱了)。于是,某某鸡肉加工厂诞生了。外商投资了250万美元!不过,这所谓的250万美元还不是热钱啊!
  再接下来,国内的“聪明人”出现了。“聪明人”发现了外资办企业所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于是,拿1000万元人民币换了100万美元,这钱通过香港去了维尔京群岛,然后又回到了香港,接着又进了沿海某开发区投资办厂。这100万美元投资有点像热钱了,但仍不是热钱。
  继续,这“假外资”100万美元,在国内流窜了多年,深感“挣钱”不易啊。终于感觉这房地产行业,可能“一夜暴富”。于是那100万美元就一头扎进了房地产业。这100万美元已经更“热”了,但它没打算“流出国”啊,它还不是热钱!
  所以,问题出现了:热钱在哪呢?
  热钱,“索罗斯“们的热钱正在“狙击”人民币升值啊!国内有傻子如是说。
  好了,回到“索罗斯”们的思路上来吧。
  有一个“大傻—索罗斯”拿了100亿美元,真枪实弹的热钱,来势汹汹投资人民币,赌升值。突然发现,他的钱进不了中国,原来中国是资本管制的。那意思是一次只能进500万美元,需“审批”来“验收”去啊!假如最快5个工作日(至少需经过5个衙门,每个衙门至少一天时间),“大傻—索罗斯”一算,即便化整为零,至少需10000天(差不多30年)才能把这些热钱“折腾”到中国。不行啊!
  换个思路,“大傻—索罗斯”听说有香港—深圳的地下钱庄,于是眼睛一亮。咬咬牙,冒个险。走“灰色”渠道把这100亿美元变成了人民币,存在了中国的国内银行了。过程是这样的:1、交了1% “过路费”即1亿美元;2、分兵入境时,有2%的损失(地下钱庄啊,不完全可靠,黑吃黑了)而损失了2亿美元;3、按8.07:1(2005年平均值)兑换,“手续费”1.2%即“汇兑”损失了1.2亿美元。看看此时的“大傻—索罗斯”,手里只剩下773.11亿元人民币(折合95.8亿美元)。
  假如,“大傻—索罗斯”把这773.11亿人民币在2005年存入中国的银行,因为是热钱,不敢久留,所以就按一年定期存款吧,年息2.25%,结果一等就是3年,到了2008年才有机会出逃。
  这三年都有什么变化呢?“大傻—索罗斯”的人民币已变成了825.29亿元了。此时的汇率已变成了6.83:1(2008年平均值)。于是相当于120.83亿美元了。在逃离中国时,他仍需付出4.2%的代价。最后“大傻—索罗斯”胆战心惊地得到了115.76亿美元。他的投资回报率平均每年为5.25%。
  可笑的是,三年期的美国国债的平均回报率为4.87%!(2008年金融危机后,平均回报率有所降低)
  这“大傻—索罗斯”得傻到什么程度,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花费如此多的时间,玩如此无聊的游戏!
  也许仍有国人不服,认为“大傻—索罗斯”可能会炒股、炒房。省省吧!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吗?再说了,哪个地区有那么大的资金容量?
  结论:没有大规模的热钱!除非外国人都是傻子!
  那国内把这国外的热钱怎么说得那么邪乎呢?贸易集团的利益啊!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获得好处。只关心数量不在乎贸易的质量。所以这个利益集团害怕人民币汇率升值,害怕导致贸易总额尤其是出口总额的减少而损害它们的利益。
  于是就有专家、学者杜撰“日本失去的十年啊“、“热钱狙击人民币啊”种种歪理邪说,但谎言马上就被揭穿。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约21%。那么回头看看,有所谓的热钱大量出逃吗?没有。也许还有人狡辩说,人民币升值还没到位,那得等多久,再等3年?5年?都潜伏了十年了,那还是热钱吗?自相矛盾啊!
  另外,在人民币升值影响下,出口贸易不但没有萎缩,事实是平均超过20%的疯涨(2006年至2007年增幅25.7%,2007年至2008年增幅17.2%)。同样,那贸易顺差的疯狂步伐更超过18%!
  但贸易领域的既得利益集团却在这场“叫嚣”中,得到了额外的好处。出口退税大幅增长——中国人民整体税赋被增加了!
  这就是近十年来一直被热议的热钱,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所有人的性质,都被无数谎言所覆盖!
  理论上,不会有热钱流入中国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民币的利率低于美元的利率呀!
  人民币一年期的储蓄利率仅为2.25%(2009年)。美元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为0.25%,而美元的一年期储蓄利率为1.8%至3.3%(商业银行自己定),平均达2.55%,这样,谁会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存在银行里呢?
  另外,中国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大规模的美元进不来!中国的人民币强制结汇制度——大规模的美元也出不去!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主要心理障碍扫清了,经济障碍事实上不存在。现在只差政治障碍了——看来,人民币“技术上”升值不成问题!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08:19  啊,楼上,人民币贬值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关联呀!涨到6:1的概率不是很大,它已是政治问题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08:31  啊,这“热钱”的概念是偷换的:主流媒体的热钱是谎言,说了一千遍、一万遍成了“真理’了;笔者的热钱----灰色人民币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08:36  笔者今天一直广播道晚上八点~哈哈,高兴!哈尔滨下大雪,罕见的天气啊,但我觉得对经济来说不像是好的征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08:53  咀嚼人民币,今天也顺嘴咀嚼一下美元。
  美国的金融危机本质源于美国的“网络泡沫”。
  网络使人们看到了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给人们勾勒出一个富丽堂皇的前景。到了2000年,人们发现这个美丽的前景并没有那么像预期那样“美妙绝伦、绚丽多彩”,于是网络产生了泡沫。
  这泡沫对经济的影响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传导出来的,而且一直滞后到2007年才显现出来。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09:07  当然这个“泡沫”的制造者是“华尔街”,泡沫破灭后美国政府不得不买单。美国政府做了个评估,哈哈,这么泡沫大概透支了未来美国五年经济增长(这五年是笔者说的虚数)。于是美国政府就做了一个安排:自己承担其中三年,让他国承担另外的两年。这脏活让谁干呢?当然让“美元”干!美元怎么干呢?美元贬值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09:21  于是美国就出台了“量化宽松”的刺激政策。但欧洲人看出这个阴谋,最近想通过希腊问题也让欧元贬值,不肯接受美国那个“安排”。但中国这个大傻帽,自告奋勇的承担了“美国人安排的一年”!现象就是07、08、09三年“美元顺差”不合逻辑的狂涨!
  但美国仍然觉得不过瘾,于是就向欧、日“使个眼色”,想让中国再多承担“半年”,手段呢?逼人民币升值啊,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09:41  笔者的意思是说:美国的宏观决策层判断,经过08、09、10三年短暂的痛苦,2011年就熬过去了,但前提得由其他国家按照计划分担这个痛苦。当然回过头也必须得惩罚“华尔街”!
  所以,现在人民币汇率的“中美之战”是清清楚楚的政治较量!但笔者估计,中国人民多承担美国的那“半年”之苦,恐怕是无法逃脱的吧!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0:00  下面就让我们量化计算一下,美国人甩给我们的痛苦值多少人民币。昨天公布的国家外汇储备是2.45万亿美元,目前折合人民币是16.7万亿元人民币。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8年净头寸里:资产29203亿美元,当时对应的国家外汇储备是19460亿美元。所以按比例推算的话,现在外资资产总额应该约为3.67万亿美元,现折合人民币为25.1万亿元人民币!
  这25.1万亿人民币大概要放在中国人民银行“仓库”压箱底了,对外眼睁睁看着它贬值,对内它无所作为呀,象征性的摆设而已!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0:28  现在再来研究研究我们的M2,昨天统计局说了M2现在是65万亿人民币,M0是3.91万亿元人民币,那么“广义储蓄”约为61万亿元人民币啊!笔者坚信:这广义储蓄里至少有一半是可以高速流动的,热来热去的“灰色人民币”,想想看贫民百姓有多少钱存在银行里!笔者还是相信“中国不到1%的人口控制着中国80%的财富”的这个说法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0:46  好吧,现在有了61万亿元人民币,又有了美国人甩给我们的负担25.1万亿人民币,哈哈,合起来可就差不多有86万亿元人民币喽!这些钱可都是“食利者”啊,中国人民的负担好重哦,这也相当于透支了我们未来的经济增长,笔者来算算,看看中国透支了多少年?
  这个中国经济数据很乱,可信度不高。先按官方的数据算,2008年GDP为314045亿元人民币,2009年GDP为335353亿元人民币,增长21308亿元人民币。如果全体中国人民维持现有不变生活方式的话,拿出增长的那约2.13万亿元人民币来克服过去三十年积累的对经济的透支——大约86万亿元,换算下来,可是86÷2.13=40.4年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1:46  但上述算法有不科学之处,就是过于强调了那86万亿元的“负担作用”,国家完全可以让这86万亿元沉淀下来,而只支付名义利息,并且根据实际的“心理需求”而通过实际利率来调整这个利息,全社会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
  比如:
  1、 名义利率为2.25%时,每年所支付的利息约为1.93万亿元人民币,这样相对于我们的每年2.13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长,还可能有约0.2万亿元人民币的结余呢。
  2、 名义利率为3%时,每年所支付的利息约为2.58万亿元人民币,还是对于那个相同的增长,这回可是亏空0.45万亿元人民币。我们全社会会破产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2:22  但事实上民间的利率大大超过3%,不行啊,没法操作啊!
  改思路,减少那86万亿的总数,那意思就是要消灭一部分人民币呀,消灭谁啊?谁都不干啊!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这86万亿中外汇占款的那份达25.1万亿是不能动的,那是国家的,也是全体人民的,谁敢动,会死人,会死的很难看!
  这86万亿中属于M2的大约61万亿,而这61万亿里成分十分复杂、鱼目混珠,刚才说的被媒体说成热钱的同时又被笔者说成灰色人民币的大约30万亿—50万亿,这灰色人民币口碑很糟,应该无情加以剿灭,方法嘛,以后再说;属于平民百姓的那3万亿—5万亿,是百姓的保命钱啊!可怜兮兮的,剿灭灰色人民币时尽量别给他们带来附带损伤啊!另外还有10万亿—20万亿应该算是黑色人民币,包括贪官污吏的脏钱、官商勾结的黑钱、不法之徒的坏钱,更是应该坚决剿灭,毫不留情!嘿嘿,方法呢?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3:08  第一个思路是让我们那些外汇发挥点经济作用。让它们在海外投资,赚点外汇,补贴一下我们国内的经济压力。唉,可惜呀,一塌糊涂!几个海外大项目,全部翻船,注意是全部啊!那实在不行花钱买点资源吧,唉,又可惜了,几个项目全部泡汤,注意还是全部!最后没法了,去买点技术吧,这不,前两天有中国人买下了个沃尔沃,唉,将来不知道啥样呢!反正美国人甩出的美元就烂在我们中国人手里了,花还花不出去,用还用不了,撕还舍不得!整得我们“大老板”低三下四的央求美国人,要美国人保证“美元的信用”啊。
  第一个思路里隐含着笔者的一个怀疑:国家外汇的操盘手们可是国家的精英啊,怎么会全盘皆输呢!“无能论”或“卖国论”可能后者更加靠谱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3:52  这第一个思路受阻了,补贴没挣来,看来得创造第二个思路,制造“蓄水池”,有计划的部分消灭那86万亿“底钱”。
  第一个“蓄水池”安放在股市,它过去曾有过辉煌的战绩:2007年12月31日A股总市值39.94万亿元人民币,到了2008年10月24日A股总市值降为11.95万亿元人民币,这差值为27.99万亿元人民币基本被消灭。不能否认其中有一小部分属于成功出逃,嘿嘿,谁逃谁赚钱喽!笔者前面曾经论述过,中国股市的杠杆化率大约是1:3,估计消灭个7万亿、8万亿人民币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蓄水池还可以循环使用,但大家已成惊弓之鸟了,估计现在效果不会好。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4:27  没办法,开第二个蓄水池吧,不管是有意而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而为之,这第二个蓄水池就安插在楼市里了。这楼市的算法太多,笔者还是跟以前联系在一起吧。
  以前的帖子,曾经有过的计算:中国楼市的总值约10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楼市的杠杆化率大约是1:5。这个1:5的意思是买房者花一元钱,M2会出一元钱的贷款,最后产生三元钱的楼市泡沫,合在一起一元变五元!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4:55  我们先设计一下将来的经济模型吧,按“滞胀”型分析。
  这“滞”是指经济的增长停滞,说来话长了,先说外“滞”吧。现在美国人已经扬起了“贸易战”的大棒,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就已经停摆了,今年更毫无指望。这内“滞”是指,现在全靠房地产来拉动的经济增长,由于房价不涨甚至反跌而造成的现象。不妨先假设这房价不涨也不跌吧。
  这“胀”是指除房价外其他商品和服务,全面的通货膨胀(假设呦,还不是真事呢),再假设这通货膨胀率是20%,相对于2009年的GDP约33.54万亿元人民币而言,今年就会凭空制造出6.71万亿元“假人民币”来,如果全部用来支付那86万亿元人民币“未来经济的透支”的利息,相当于7.8%的名义利率!翻译过来:如果一年期名义利率由2.25%涨到7.8%的话,在“滞胀”的环境下,就会造成20%实际通货膨胀率,反过来那100万亿元人民币的楼市总价值就缩水为83.3万亿元人民币了,哈哈,成功的剿灭了16.7万亿元人民币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5:37  上述的简化了的模型,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似乎央行超发6.71万亿元人民币就可以了,而且还有附带好处,因为楼市缩水了,泡沫被挤出来一些。那五元的楼市缩为了4.17元,M2出那一元也缩水为0.833元喽。M2可总共在楼市这出了大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啊,现在也跟着缩水为16.7万亿元人民币,哈哈,剿灭了3.3万亿元人民币,战果不错吧!那86万亿元人民币也被打的落花流水。
  如果此时美国人配合一下,硬逼着人民币汇率升值由6.83:1涨到6.0:1(假设呦,千万别当真事),这时外汇占款由25.1万亿元人民币缩为22.0万亿元人民币,哈哈,又灭了3.1万亿元人民币,看看吧,两项加在一起,6.4万亿人民币没了!那个原来是86万亿元人民币的“对未来经济的透支”现已缩水为79.6万亿元人民币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6:13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啊,这种操作有很大的附带杀伤力!
  首先广大民众能不能承受得起20%的高通货膨胀率?2000年到2008年平均2.8%的通货膨胀率看来混过去了,2009年的14%的通货膨胀率也挺过去了(这两个算法笔者在第一章第二节里有述)。
  其次以地方政府为主的相关利益集团,能否忍受经济发展的停滞,会不会提前集体出逃而坏了“大计”?
  再其次,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趁楼市相对下跌而贸然“骚动”,替既得利益集团“火中取栗”,再加上高通胀率的压力,结果产生了“陈胜、吴广”啊。
  显然,风险不小哦!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6:38  澄清:
  2000年到2008年平均8.8%(原:2.8%)的通货膨胀率看来混过去了,2009年的14%的通货膨胀率也挺过去了(这两个算法笔者在第一章第二节里有述)。
-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6:52  现在再按“大通胀”型分析,哈哈,崩溃论者津津乐道的啊。
  那我们也先假设通货膨胀率为50%,天哪,这数字真吓人啊。还是相对于2009年的GDP为33.54万亿元人民币,需增发16.8万亿元人民币,还是像上一个模型那样换算,此时的名义利率为19.5%。
  这时的楼价是要整体上涨的,当然涨不过通货膨胀率了。但涨幅会在名义利率19.5%的 上下波动,这取决于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了。比如,政府提高首付比率、提高个人按揭贷款的门槛等手段,就会使涨幅低于19.5%。
  我们还是让楼市的表面价格按19.5%的“中性上涨”吧(取20%吧),此时那100万亿元的楼市总值将缩水为80万亿元了,(1+20%)/(1+50%)=80%。于是,M2中所出的20万亿元的贷款也缩水为16万亿元了,被消灭了4万亿元!
  可是此时人民币对美元在逻辑上,只能是狂贬啊!先按1:15算(胡说八道的,只用来分析,千万别当真事),那3.67万亿美元(现在折合25.1万亿元人民币)已经变成了55.1万亿元人民币了!这意味着外汇占款狂涨了30万亿元人民币,里外里一算,那86万亿元人民币的“透支”反而升为112万亿元人民币了。这个方案不好玩哦,目的不仅没达到,下一步一定是恶性循环!好像去年津巴布韦玩过这个游戏,玩砸了!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7:59  地下党马克思的数据:M2--8.5万亿美元,M1---1.7万亿美元,M0---不知道,可靠吧?-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8:17  回过来我们还得咀嚼美元,美国正常年份的经济增长平均为3.5%,2009年美国的GDP是14.33万亿美元,按照笔者的假设,正常情况下美国经济增长约0.5万亿美元,现在打个比喻:美国想要中国人出钱为美国的金融泡沫买单,出多少呢?出1.5年的美国正常年份的增长约0.75万亿美元。如果这1.5年的数字可靠,那么对于中国的外资总额(假设都是美元资产)3.67万亿美元的购买力就要变成4.42万亿美元了。在中国,美元就缩水为原来的83%了。这是个很沉痛的数据,“大通胀”的模型演示着中国的经济承受不了50%的通货膨胀率,否则会内外交困的!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18:39  显然,这第二个“蓄水池”在“滞胀”型的表演还算可以,“微胀”型-----
  今天秘书下班了,完了,没办法因为下班了,恶劣的天气啊,今天直播结束了,明天继续!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22:27  回作者:小马过河了吗 回复日期:2010-04-13 17:00:54 
    我们还是让楼市的表面价格按19.5%的“中性上涨”吧(取20%吧),此时那100万亿元的楼市总值将缩水为80万亿元了,(1+20%)/(1+50%)=80%。于是,M2中所出的20万亿元的贷款也缩水为16万亿元了,被消灭了4万亿元!
    ---------------------------------
    本人愚笨
    这一段实在是没有看懂啊,
    能再给解释一下吗
  ---------------------------------------------
  以2010年4.1楼市总价100万亿元人民币(静态)到2011年4.1涨到120万亿元(动态)折算成120/(1+50%)=80万亿元(静态,2010.4.1时的价值)。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22:55  M2中所出的20万亿元的贷款也缩水为16万亿元了,被消灭了4万亿元!
  -----------------------------------------
  1、按固定房贷5%,100万元贷款(静),商业银行一年后得105万元(动态)折合105/(1+50%)=70万元(静态)了,残值70%了!
  2、按浮动利率20+5)%=25%,100wy(静),商银一年后125万元(动)折83.3万元(静),残值83.3%。
  实际贷款残值应在70--83.3%波动,笔者用80%,简化!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22:59  中国人绝大多数用固定房贷利率!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3 23:08  大家帮个忙:美国M0的数据,2009年,给出处啊。
  这第三个蓄水池全靠“它”了,呵呵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09:00  真诚的谢谢flp1983的数据,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09:02  谢谢hattiecode的提示,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1:03  回网友okherb:
  1、农村劳动力的货币化是笔者所鼓吹的,人民币的五个“篮子”之一,这种方式造成了GDP的增长现在已完全乏力。这种方式过去所形成的财富积累的一部分混入了M2,但它的所有人不大可能是那些农民工!
  2、M2中部分资本被商业银行以"呆坏账"的形式,投入到过剩的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去了——铁公机啊,哈哈!
  3、2005年后,M2中的另一部分资本同样被商业银行以按揭贷款为主要方式,投入到火热的房地产中了,将来也应该是“呆坏账”!
  综上所述,事实上,没有大量的、有效的人民币流入平民百姓的“日用消费市场”。这样,所谓的“高增长、低通胀”一直得以维持到2009年!M2/GDP的数据异常高就不足怪了,但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1:21  接上一个帖。
  当然,名义通货膨胀率低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特有的资本化流速慢。
  比如,某人手里拿着一万元人民币想买房,原来3个月就买完了房,而现在由于观望,3年还没买房呢。相当于钱“凝固”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1:32  不过,M2里平民百姓的那点钱实在没有什么影响力。
  美国的金融泡沫罪在“华尔街”,中国的经济泡沫可是罪在“香港”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5:24  回作者:jamus_333 回复日期:2010-04-14 14:37:33 
    包产到户的小农经济已阻碍农业生产了
    
    
    这话才是最大的笑话
    
    去看看美国的亩产量和中国的亩产量就知道了
    中国的农业是精耕细作 单产量是最高的
    一搞机械化 产量就玩完了
  --------------------------
  2006年,中国粮食产量5.0亿吨(中国经济年鉴),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是3.84亿吨谷物,可见,中国粮食产量水分很大,按照联合国的数据,亩产量与美国相差就不大了。但不知这粮食和谷物这两个概念是否有太大差别?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5:46  不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必然导致耕地的集约化。哈哈,想发小财的朋友,将来不妨跟党走,当地主去。
  可是“土地大流转”的规划好像被金融危机在2008年打断了,不知从此就是“胎死腹中”了?还是以后若干年能“重操旧业”?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5:59  回楼上:
  1、如果你的贷款用的是浮动利率,恐怕明年你的贷款账面额要大幅增加,中国的商业银行比中石油更不要脸啊!在“吸客户的血”上毫不逊色。
  2、如果你贷款是固定利率,哈哈,你赚着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6:17  土地是我喜欢的话题。
  2009年,中国地方政府卖地换来了1.6万亿元人民币。想象一下:钢筋水泥等硬件大约也得1.6万亿元人民币;中央政府的相关电力、公路、教育、自来水、煤气等等公共配套设施也按1.6万亿元人民币算吧;以房地产商为“面具”的既得利益集团赚走的钱也按1.6万亿元人民币算;为了把盖出的房子卖出去,房地产商忽悠出的泡沫也按1.6万亿元人民币算。哈哈,1.6万亿元忽悠成8万亿元,这杠杆化率1:5还是可信的吧!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6:32  事实上,2009年中国仅商品房就销售约6万亿元,由于2009年的火热,这里面可能包含了2008年、2009年甚至还有早到2007年的房地产建设。于是,打个对折,2009年的商品房建设按3万亿元计算,应该可以接受吧。而2009年的GDP增长了8.7%即2.13万亿元人民币,可见其他行业统统是负增长啊!
  而今年除房地产及主要相关行业外,其他行业更加难过。如果房子不涨价——GDP连零增长都保证不了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6:51  但我们今年政府的目标是GDP增长9%啊!
  看来房子要盖得更多,要卖的更贵,才能在数字上实现目标啊!
  显然,人家澳大利亚人看出来了,坚定的让铁矿石大幅的涨价,据说要上涨90%,可见澳人底气十足!一定源于对中国房地产——钢铁市场的充分了解啊!
  分析来分析去,笔者自己都郁闷了!
  澳元对美元在0.72:1时,笔者曾怀疑它上涨乏力,结果错了。错在没看清中国的房地产——钢才产业!现在那个汇率又涨到了0.92:1,哈哈!哪里是考验人的智慧,简直是考验人的疯狂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7:14  咱们的“精神领袖”去了美国,与一大帮人共同研究怎么对付波斯的“精神领袖”。
  但似乎无法回避人民币汇率问题,它确实牵动国人的神经,差不多涉及每个国人的利益!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7:29  我们想分析自己国家的经济,想赚点智慧的“快钱”或保住勤劳的“慢钱”,咋就那么难呢!
  要么苦于没有数据;要么怀疑数据掺水(与真实感受相差太远);要么逻辑思维被“狗”咬乱;最担心的是:被人“武装抢劫”!
  我们的分析更像“自娱自乐”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7:47  网友指点:美国M0为8722亿美元!笔者怀疑了良久,看来笔者患了“怀疑综合症”了!呵呵
  我这第三个“蓄水池”就更加难写了:这8722亿美元现钞都搬到中国来,黑市汇率按1:30算,也才“吃掉”26.2万亿元人民币呀!笔者也由衷感受到中国M2的“伟大”了!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7:52  笔者的逻辑思维由“冷静”变成“瓶颈”了,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7:58  笔者的逻辑思维由“冷静”演变为“瓶颈”了,哈哈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8:09  笔者曾提供一个“秘诀”:
  100%的经济成功=10%逻辑+20%常识+70%疯狂+0.01%运气
  看来,到了2010年,这“公式’自我进化了----90%疯狂!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8:34  回作者:wanghun7010 回复日期:2010-04-14 18:00:33 
    一直在跟此贴,非常感谢LZ的思维。结合自己,准备一边继续买房,一边买点美元,做点对冲,看能否保住自己的血汗钱
  ------------
  买房,一定要小心油价!房子的交易周期至少3个月,理性的周期2年,石油会像铁矿石那样“吸中国人的血”,更猛、更“无处藏身”!油价“非理性暴涨”可在几个月内就完成!所以,小心,量力而行。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4 18:37  我指的是:油价85涨到200就非理性暴涨!伊朗、核武-------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5 14:03  笔者困惑了,困惑于美国的M0,才8722亿美元,其中现金不过6000亿美元,能流窜到中国的按3000亿美元算。
  中国M2中的广义储蓄约61万亿元人民币,国家的外汇资产为3.67万亿美元。
  笔者原来的想法是:设计这样一个模型,“通货膨胀率”为50%,即相对于2009年GDP33.54万亿元人民币,而超发人民币16.77万亿元人民币。使目前的静态“利率”达到19.5%(以前的帖子曾经算过),政府再通过必要的行政政策抑制房价,使房价的名义上涨速度低于19.5%。这势必会使房价可能名义是上涨,但实际是大跌的。于是,大量的人民币会从第二个蓄水池中流出,流向笔者所设计的——可能是必然的第三个蓄水池。
  那么,政府必须通过两个汇率的“挤”和“托”来收缴那流窜的人民币。这两个汇率分别是名义汇率和黑市汇率。
  这名义汇率按照这个图谋,即使没有美国人的压力,也应该是上升的。不妨假设它由6.83:1升为5.5:1,那外汇占款就由25.1万亿元人民币降为20.2万亿元人民币了。显然,对内相当于减轻了“经济负担”。
  那个黑市汇率,可很难操控。当逐利本能的、大量的、由第二个蓄水池逃窜出来的资金——主要是灰色人民币,估计本能的只能涌向外汇黑市,去寻找它可能的预期增长!但现在笔者困惑了,美元现钞太少了,无法完成这个重任,可能得算上黄金?-
作者:辉煌的泡沫 提交日期:2010-04-15 14:31  先回到我们的楼市总值100万亿元,(1+19.5%)/(1+50%)=80%,按模型此时已缩水为80万亿元。
  我们把这个全部楼市中的40%视为“刚需”,涨跌的不卖;另外的60%属于投资或投机,此时,一半出逃(假设的,估计差不多)。
  由于静态价值缩水20%,那么实际交易价值(1-20%)*(1-20%)=64%了,相当于跌了36%啊!
  于是,出逃的人民币应该100万亿元*30%*64%=19.2万亿元人民币,这是静态的,换算成一年后的名义面值约23万亿元人民币了。
  
  想想看,这从第二个蓄水池了里可能逃出的23万亿元人民币对应的美元现钞顶多3千亿美元,哈哈,相当于黑市汇率达76.7:1,笔者都开始困惑了!美元现钞严重不足啊!本文由贴库网(www.tieku.org)自动同步脱水整理,访问地址:http://www.tieku.org/25630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