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升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18:53:22
陈雨露 杨栋
人民币汇率与西方货币兑换体系完整折射了新中国成长历程,人民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兴衰荣辱的根基必然折射国家经济。货币汇率涨跌是国家经济、政治等综合实力的表现。
新中国汇率大致经历了很多阶段,这里要说的是几次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议。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炒家席卷泰国、马来西亚、
俄罗斯等国家,除人民币外亚洲其他国家货币纷纷贬值,贬值幅度大约在50%,如果按照贸易加权平均数计算,人民币至少已经升值10%~15%。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也遭受巨大损失,出口持续下降、国内通货紧缩压力加剧。上述条件下,人民币是否坚挺成为国际金融界关注的热点,直到1999年国际金融市场仍旧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此时中国外汇储备仅为1450亿美元。
中国当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完全可以调整汇率、促进出口,进而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从地缘政治经济形势来看,决定东亚经济的国家是中、日、美,中国与韩日是经济互补关系,日韩经济衰退,中国也将跟着遭殃,但中国人民币汇率贬值将增加日韩对国货购买力。至于东南亚诸国,与中国实际在出口结构上类似,说白了是竞争关系,中国完全可以让货币贬值扩大国际市场。
中国选择了责任和义务,面对压力,中国坚决说“不”!
唇亡齿寒,人民币贬值,受害者必然是亚洲邻居。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果东南亚难以恢复元气,最终受损的是亚洲自身,中国恐怕也很难在长期得到好处。最可怕的是,人民币贬值,周边国家为保持货币竞争力,持续贬值,那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亚洲经济前景将更暗淡。作为地区性大国,中国此时考虑的不仅仅是出口市场,而是责任,虽然直到今天我们仍旧是发展中国家。
但,这是地缘政治责任,是历史渊源,是共荣共辱的问题。1997~1999年,中国出口增长率连创新低,进口增长率却大幅上升,其中也包括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大量钢材、水泥和机械设备。1999年中国贸易顺差基本消失,为亚洲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当然,人民币不贬值,我们也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是一次国内利益再分配,而这种贬值的后果肯定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道理很明显,无论是外资、外债还是出口,都是东部发达地区的事情,跟中西部落后地区关系不是很大。更通俗地讲,人民币贬值就是让各个环节都降低价格,虽然出口企业可以占领更多市场,但直接后果是劳动力报酬更低、内地企业会处于更不利的位置,无论从哪个角度这都难以接受。
人民币贬值预期方兴未艾,2002年国际市场突然产生人民币升值预期。
率先开始忽悠的是日本。
2002年12月4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应承担起人民币将升值的责任”;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相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提交议案,要求七国联手强迫人民币升值。3月6日,日本参议员山本一太郎发表言论,提出中国应将人民币升值,因为中国在对世界输出通货紧缩。
这个玩笑开大了。
盐川正十郎提出的这个议案颇类似于1985年美国逼迫日本就范的《广场协议》。当时的情况,2000年后中国确实经历通货紧缩,顺差连年上升,而且外汇储备节节新高,但这些都不是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自己忽悠不行,于是,组团来忽悠。
2003年G7会议发表声明“对主要国家和经济地区来说,实现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是最理想的”,强调亚洲国家“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虽然没有点出中国名字,但地球人都知道这是啥意思。
接下来,老大粉墨登场,2003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在《美元高估与世界经济报告》中明确提到只有人民币升值才能有效化解美元贬值压力;9月,美国财长斯诺访华,这趟神州之旅被戏称为“汇率之行”,斯诺志在忽悠人民币升值。
国际媒体为此造足了声势,日本《读卖新闻》竟然称早在9月1日美日财长会议上,双方已就人民币汇率达成一致意见。
奇怪了,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的事情,凭什么美日财长决定?
9月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来安排,不能被动地迫于其他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的压力来进行”。
接下来欧盟出场,10月欧盟15国宣布改革对中国的“普遍优惠制”,就是说通过关税或者非关税壁垒向中国施压。
各国分别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好像是人民币搞得世界经济萧条,中国有这么大实力吗?
实际情况是美元2003年一直在贬值,但连续对中国贸易逆差仍然达到5000亿美元,几乎达到GDP的5%,贸易保护势力抬头。美国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上层人士对制造业等吸纳大量劳动力的行业其实是不怎么感冒的。但美国有很多国内势力,总统哪个都得罪不起,比如,工会。
面对即将来临的2004年大选,执政党不得不考虑选票问题,工人虽然没钱,但人数众多,掌握着选票。布什所在的共和党代表跨国公司,他才不希望人民币真的升值,大选在即,无论如何也得做做样子,拉拉选票。美国金融机构显然在跟总统唱反调,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毫不客气地说美国制造业在为自己的夕阳产业找替罪羊,终于说出了总统想说而不敢言的心声。
欧盟也憋着一肚子气,不过不是对人民币,而是对美元,因为与最低点相比,2003年欧元已经对美元升值45%,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等于欧盟产品在美国涨价45%,更倒霉的是欧美产品多跟美国本土产品属于竞争性,欧盟压根就不想忽悠人民币,而是想忽悠美元。因为,中国当时盯住美元,人民币升值,美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升值压力。
欧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日本,就不厚道了。
此时,中国经济还远逊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的时期,2002年中国钢材产量确实占到了世界产量的20%,但平均能耗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而高端钢的主要产地恰恰是日本,人民币升值的后果就是本土高端钢遭到致命打击;
汽车产业当时在大陆正方兴未艾,绝大部分轿车生产体系都有日本企业参与,一旦人民币升值,日本进口原件具有更大竞争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将难以为继;
当时亚太地区约有10亿吨的石油加工能力,中国大陆2.26亿吨,日本四岛约为2.39亿吨,可以说两国在石化领域竞争如火如荼,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石化产业将面临高价原料和低价成品双重困境,石化产业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用心良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