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26:17

10月18日,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我们无法忘记,1860年的10月,这座历经清朝六代皇帝花费150多年苦心营造的“万园之园”,遭到英法联军洗劫,毁于一旦。
   150年后的今天,《文史参考》杂志、中国圆明园学会、新浪网新闻中心联手推出《圆明园纪念专刊——圆明园悲歌》,希望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圆明园,记录它从修建、全盛,到火烧、劫掠直至今天300年的沧桑历史。[详细] [网友留言]
  专家访谈:文物意识缺乏致圆明园罹劫后再遭破坏

康熙时期:一朝选在君王侧

康熙初年,他曾在玉泉山麓严华寺旧址上修建行宫,初名澄心园,后改称静明园……[详细]

雍正时期:始是新承恩泽时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详细]

乾隆时期:三千宠爱在一身

圆明园中烙下最深乾隆帝痕迹的是长春园和西洋楼,乾隆十年长春园开建……[详细]

活源之河湖

盛时的圆明三园,它的大部分造景是聚水而生、因水成趣,形成了众多的水态……[详细]

斗艳之林木

圆明园在成为建筑之园、艺术之园、珍宝之园以前,它首先是一座花草林木之园……[详细]

集珍之宝玩

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和器皿,都极大地丰富了自然的魅力……[详细]

末世之邦惨遭兵燹

英法联军打开北京大门

150年前的这场兵燹(音xiǎn),是帝国劫难,民族耻辱。19世纪50年代,面对英国提出的“修约”、“入城”要求,帝国君臣愚昧颟顸,先有叶督迷信大仙;后有僧帅使诈御敌。虽有死节之臣,忠勇之兵,但难抵英法近代化军队的强有力进攻。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最终难逃灭顶之灾。文明之国,犯下野蛮罪行;蒙昧之国,犯下愚蠢错误。[详细]

目击:英军翻译眼中圆明园劫掠与毁灭

大殿里挤满了大群外国军人,御座的地板上摆满了天朝皇帝精选的古董珍品,但已命定作为赠送给两个更值得尊敬的君主的礼品。“看这里”孟托邦将军指着它们说,“我把这些最华美精选的东西挑了一点,准备在大英女王和法国皇上之间加以摊分”……[详细]

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封信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在将来交付历史审判的时候,有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不过,我要在这里提出这样的抗议,而且我还要感谢您使我有机会提出我的抗议……[详细]

百年之内劫难不断

同治重修:残迹的彻底破坏

英法联军破坏圆明三园,本想将其夷为平地,但终因三园的范围太大,未能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有不少建筑还是侥幸地存留下来,特别是北部,免于灾难的就更多……[详细]

庚子再劫:八旗兵趁乱势洗劫

1900年的入侵者比1860年的人数更多而且更为凶残。他们又一次展开抢掠和纵火,范围更广,持续更久。这一时期,新建成的颐和园和残破的圆明园也遭到了摧残……[详细]

民国时期:取之不尽的建料场

尽管圆明园形式上继续由逊清的内务府监管,但动荡不安的民国政府无法履行诺言,没有防卫能力的皇室很容易沦为腐败政客和粗暴军阀的牺牲品。这一时期,不少清室的陵墓被炸开盗窃……[详细]

建国后:“废物”利用再破坏

由于园中农民造田,生产队队长指挥参加劳动的北京大学的几十名教师,用大绳和撬棍,把大量的山石拉下水中,然后再把岛上土山挖平填入水中,最后造出了面积并不大的农田来……[详细]

文物流散天涯之旅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拥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国内则有专家估计,流散在私人收藏家手中的文物大约是这个数字的10倍![详细]

流散文物今安在?

继英法联军1860年洗劫、焚烧圆明园后,民国时期,军阀、官僚、政客又大量盗走园内文物,修建私人别墅。经过百余年的破坏,圆明园里的文物,除了部分断壁残垣,其他基本已荡然无存……[详细]

为何回归难?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人们谈及圆明园文物回归,很喜欢说,根据国际公约,被抢掠的文物都应归还原属国,然而实际执行起来,情况远非如此简单,其中存在诸多法律和政治上的技术性困难……[详细]

圆明园:保护还是逐利?

300年前,圆明园是一片湿地,150年前,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沦为一片废墟。今天的圆明园是什么?遗址?景点?公园?游乐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我辈能否坚守住一方精神的家园?[详细]

300年前,圆明园所处的海淀是一片湿地,150年前,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沦为一片废墟。那么今天的圆明园,今后的圆明园又将成为什么?圆明园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表征,这使我们不曾忘记,也不应忘记。但愿,在它罹难150周年的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裹挟其中的我辈能坚守住这一方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