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彭德怀指挥志愿军血战上甘岭的司令员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25:43
代替彭德怀指挥志愿军血战上甘岭的司令员是谁?  

核心提示:朝鲜战争的第1至5次战役结束后,彭老总因病回国治疗,病愈后主持军委工作,邓华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全面主持志愿军工作,1954年任第二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在朝鲜志愿军总部邓华与彭德怀(中)、陈赓(左)合影(来源:海南日报)

本文摘自:《海南日报》2010年10月18日第017版,作者:邓穗,原题:《代替彭德怀指挥志愿军血战上甘岭的司令员是谁?》

病中,洪学智看望他,谈来谈去还是谈打仗的事,说我们在朝鲜挨美国飞机轰炸,是光着脑袋打仗,要下决心抓国防建设啊。

抗美援朝是父亲指挥的代表性战役

今年是开国上将邓华将军百年诞辰。邓华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邓华将军一生戎马倥偬,曾参加和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战役则是解放海南岛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六十周年和纪念邓华将军百年诞辰之际,邓华将军的儿子邓穗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父亲。

今年是父亲百年诞辰,也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六十周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父亲邓华将军。

我父亲一生戎马倥偬,十几岁就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闹革命。1980年父亲不幸辞世。在我眼里,父亲邓华是一位儒将。他12岁进入郴县教会小学新华学校读书,学习英文、数学新式课程;后来到长沙就读岳云中学、南华法政学校、湖南省党校,17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的红军队伍里,他从宣传干事、组织干事起步,20岁就担任师级指挥员,参加了五次反“围剿”和万里长征,驰骋于华北战场、参与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率部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同彭德怀等同志一起指挥抗美援朝作战,为共和国的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1979年,指挥解放海南岛战役近30年后,父亲邓华重新踏上这块土地。

虽然我出生于和平年代,没有接受过战火的洗礼,但心目中以父亲为骄傲的感情从来没有消退过。父亲一生,参加和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战役则是解放海南岛和抗美援朝了。

上甘岭战役就是父亲指挥的

海南岛解放一个多月后,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中央军委决定调东北边防军战略预备队第13兵团在鸭绿江地区布防,准备随时渡江支援,父亲临危受命,担任了第13兵团司令员。7月25日父亲率领从黑土地上一路追杀南下风卷残云所向披靡的第15兵团团部(改编为第13兵团团部),马不停蹄地又挥师北上。

美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之师,临行上战场之前,父亲对母亲说了一句话: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难免阵上亡。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父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抗美援朝正式打响后,彭德怀同志为志愿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我父亲为第一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在朝鲜战场中,彭德怀多次说父亲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毛主席也多次接见父亲,甚至还说“你去了我放心”。

朝鲜战争的第1至5次战役结束后,彭老总因病回国治疗,病愈后主持军委工作,父亲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全面主持志愿军工作,1954年任第二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父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很善于从实战中总结经验,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再指导实践。在朝鲜战争的关键时刻,父亲上书毛泽东,建议进入阵地防御坑道战。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和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就是我父亲指挥的,毛泽东对“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给予很高评价。在10月24日电报中指出:“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须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志愿军的最后胜利生动反映了以父亲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挥员的卓越指挥艺术。父亲最后胜利地指挥了金城反击战,使得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都说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最可爱的人的第二任司令是谁。

不穿军装的将军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和庐山会议后父亲被作为所谓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成员罢了官,不再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和副总参谋长的职务。父亲受到不公正待遇后,离开了部队。于是父亲由一个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变身为分管农业机械的四川省副省长。

他虽身处逆境,但仍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地做好这份工作。父亲从零开始,学习农业机械方面的知识,深入到县、乡、公社调查研究,身边的小本上记录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和数据,针对当时省农机生产及需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机战线规划以及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父亲又拿出了当年指挥军队驰骋疆场、攻城夺隘的气魄和胆量,俨然是不穿军装的将军,指挥着向农业进军的战役。

在四川时,父亲要母亲把所有的黄军装拿到洗染店里染成黑色,连帽子也不例外。他自我安慰说“太平本是将军造,哪有将军享太平”。虽身处逆境,但父亲始终相信党,对毛主席怀着深深的敬意,他说,“长征时,要是没有毛主席,红军就完了。”他还跟我们说,“要相信党,相信人民,我的问题历史会作结论的。”

抗美援朝期间邓华在志愿军总部(坑道内)林杨摄(来源:海南日报)

1951年“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中,朝中方面代表团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邓华(左一)、解方(前)等。(来源:海南日报)

父亲的教育让我受用终身

“四人帮”粉碎后,父亲重新回到军队工作,重返心爱的部队,父亲对自己蒙冤的遭遇从不多说什么,一回到军事科学院马上投入工作,他离开军队十几年了,渴望了解现在军队的情况。父亲找来很多军事著作和各种资料,一拿起书就放不下。使我惊奇的是父亲年近七旬,还能熟练地背出一大堆数字,如敌我双方作战飞机的活动半径,敌我双方坦克的装甲厚度等等。我说您这么大年纪了,费这么大劲干什么,父亲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父亲虽被安排了工作,但还没有得到平反,他一直在等待着一纸平反通知。不幸的是他感染肺炎又引起并发症。我急忙赶到医院见父亲病卧在床,心里难过极了。病中,时任军委副秘书长的洪学智伯伯看望他,谈来谈去还是谈打仗的事,说我们在朝鲜挨美国飞机轰炸,是光着脑袋打仗,要下决心抓国防建设啊。

父亲临终前,我告诉他:中央军委给您下的平反通知已经在军事科学院里的大会上宣布了。父亲听完两眼湿润了,说:“你记下来,感谢华主席,感谢叶副主席,感谢邓副主席,感谢党。党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兵,多想为党、为军队建设再作点工作呀……,可惜!来不及了!”我失声痛哭,爸爸!爸爸!您含冤十八载,从未对党讲过半句怨言,如今党为您平了反,您临终也不忘党的恩情,您对党真是一片忠心啊!

父亲昏迷的时候嘴里反复说着:“我打了二十几年仗,人民是了解我的”。“将来打仗,我有我的想法,流血的经验是有用的”。我多想用自己的生命换得父亲从病床上站起来,再继续为党工作啊!父亲去世时70岁,重返部队不到三年,值得安慰的是,父亲活着等到了平反这一天。

在我书房书柜的玻璃上,还贴着父亲在抗美援朝时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父亲目光远眺,微笑的眼神中透露着自信和从容。这张照片摆了很多年了,每当自己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就会想一想,当年父亲是和强大的美国军队作战,相比之下,自己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我就这样从父亲那吸取力量。父亲没有给我们子女留下什么财产,但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生用之不尽。

父亲从各方面都严格教育子女,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教育我,要和周围的同事、领导和睦相处,要谦虚做人。这个家训和现在不太一样,现在的孩子强调要张扬个性,我父亲是希望我们不要搞特殊,他怕我们依靠父母形成骄傲自满的风气,父亲一直跟我强调,要学有一技之长,不能靠父母。后来有些朋友都说我,你不像高干子弟啊,这些都是父亲对我的教育留下的影响。

记得父亲跟我母亲讲过,说从别人的眼光看他,会评价他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可父亲却觉得自己并不聪明,但是很勤奋。这句话对我很有教育意义,我认为我也是这样,不聪明但很勤奋,父亲勤奋的态度始终是我做好每项工作的精神动力。

纪念父亲百年诞辰之际,有多少心中话想向父亲诉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慰父亲,一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在前进,您为之奋斗的共和国,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二是我们兄妹紧跟党和人民的步伐,不辜负您的期望,我们也在为共和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