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同资本合伙人邵俊:讲不清盈利模式就不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30:52
经历过2000年的那次互联网泡沫之后,邵俊最关注的是那些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改造传统产业的企业。
作为德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主管合伙人,邵俊拥有包括无锡尚德太阳能等在内的“显赫”战绩。尽管由于当时他所在的龙科创投基金并不是“纯正的VC”血统,但是在提起这支自己一手创立并管理的基金时,邵俊仍不时地感谢“老东家”上海实业提供的帮助。
当然,在目前的中国,要把VC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邵俊们只有加入或者自己创建基于欧美成熟游戏规则下的“纯正的VC”。两种情况相权衡,邵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从龙科到德同
实际上,和其他独立的创投一样,成立德同投资也是邵俊的一个理想。龙科时代,尽管邵俊为创建者,但受限于公司制的管理模式,管理团队在其中不过占有很小的股份。而相应地,“决策权也只有30%”。邵俊有些无奈地表示,“每一个项目到最后都需要投资人点头。”
5年之后,有了银联电子、尚德太阳能、久游网、港湾网络等一批相当知名的投资案例后,邵俊逐渐受到关注。“这时龙科基金也投完了”,于是他决定向欧美LP伸手,创建纯正的VC.
“要打造一个持久的平台,架构的设置非常重要。”邵俊说,“分配机制必须合理,比如说年轻的合伙人成熟到一定程度时,要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做龙科基金的时候,由于没有业绩记录,因此国企占大头,作为起点可以,但非长久之计。”
2006年初,德同第一支金额为1.3亿美元的基金募集完成。德同创始人为邵俊和其在龙科的搭档田立新,这种从同一个平台出来组成的新组合,容易在投资风格方面保持一致性。这也是邵俊心里头认为VC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投资风格跳跃太大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同时,自己的投资方向也根据以往的经验,“甚至根据原来的教训”进行延伸。邵俊表示,目前德同投资的行业基本是龙科的延伸。“跨行业越大,危险越大。”
相比邵俊和田立新之间共同的交集——龙科,德同4人合伙人团队中的另外两名成员,赵军和Greg Penner也差点拥有一个共同的交集-百度。
出任德同合伙人之前,赵军原任ChinaVest执行董事。ChinaVest是一支中国概念浓厚的美国创投企业。由于决策权在美国本土,赵军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甚至“曾经两次力荐百度都被远在美国的投资委员会拒绝”。2005年6月,赵军从已经改做投行的ChinaVest离职后,加入德同。
德同另一位合伙人Greg Penner则是百度首轮投资者。Greg Penner是全美最显赫的家族—沃尔玛创始人沃顿家族的女婿。为在中国本土寻求合作,过去一年Greg Penner就先后11次来到中国。“经过多次深入的交流,我们发现彼此对创业投资的理解非常一致。他的加入给德同带来了丰厚的人脉资源。”邵俊说。由于常驻美国,目前Greg Penner的工作更多的是在美国为德同投资的企业寻求发展与合作机会。
宁愿丧失机会
自宣布成立至今的10个月时间里,德同已经投资了5家企业。邵俊个人的投资组合中,有一家目前还没有宣布,其余两家都与汽车紧密相关。
“51Auto结合了两种市场的交接点,二手车市场和互联网市场。其创始人李海超曾把掌上灵通推上了纳斯达克,这种连续企业家(serial entrepreneur)是我们VC最欢迎的,他们有丰富的经验。”邵俊主投的另一家企业——车盟,目前主要做网上车险导购,除了做比价购物外,“这个公司已经取得了经纪资格,与很多保险公司都有合作,可以给客户提供多种选择”。
这两家企业尽管都跟互联网相关,但却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对此,邵俊表示,尽管自己也是WEB2.0的爱好者和用户。“不过,只要创业者给我讲不清楚盈利模式,我就不会贸然投资”。对于这种“宁可错杀千人”的做法,邵俊说,“即便丧失机会,我也心甘情愿”。
邵俊今年即将完成投资的第三个项目,也是重庆一家“做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在德同不仅邵俊如此,田立新负责的掌上明珠和乐拍电视购物,以及坐镇北京的赵军投资的百泰传媒,大都具有说服力的盈利模式。
对于互联网公司的避而远之,追根溯源,在2000年初龙科基金成立不久,就赶上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当时相熟的几家基金投资的一大批互联网企业,最后几乎全军覆没。”邵俊说,“我不能在一个地方犯两次错误。我们最关注的企业是那些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改造传统行业的企业,同时被改造的行业本身又有足够前景。”
这就是邵俊眼中成功的案例可复制性的前提条件。“要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虽然这样做我们未必会成为一个明星VC,但坚持下去,至少可以保证成为第一梯队成员。”
领养的孩子?
邵俊在美林证券工作了5年,上海实业工作了5年,龙科5年。邵俊把对新一代VC平台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也推迟到了5年以后。在邵俊看来,未来5年,天时地利人和给了新崛起的VC更广阔的舞台,但接下来已经不是一个“傻子也能赚钱”的时代,每一家VC面临的挑战都不同——竞争很多、钱很多,离岸、在岸模式都在发生变化,政策不确定等等,因此现在这一轮基金只有在五年之后,孰强孰弱方能见分晓。
同时,所有外资VC和本土VC又都面临同一个命题——那就是国内VC产业链的不完整。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从融资到上市的整个中间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相对于已经开始活蹦乱跳的外资VC,邵俊表示,本土VC只不过是个未出生的胎儿。“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外资VC虽然表现很活跃,但终究不过是个‘领养的孩子’。”
尽管面临的挑战还很大,但邵俊相信,未来5年内本土VC这个胎儿一定会出生长大, 并且最终能够与外资VC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