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典藏精選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46:37
台北故宮典藏精選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台北故宫:http://www.npm.gov.tw/zh-tw/home.ht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目录
典藏精選      1--2
御用笔筒(转自华声论坛)  2
宋代书画册页之美   2--3
宋代書画    3--10
明清琺瑯工藝  11
1. 唐人宮樂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48.7公分 橫:69.5公分
圖描寫後宮嬪妃十人,圍坐於一張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則負責吹樂助興。所持用的樂器,自右而左,分別為篳篥、琵琶、古箏與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還有一人輕敲牙板,為她們打著節拍。從每個人臉上陶醉的表情來推想,席間的樂聲理應十分優美,因為連蜷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驚擾到!
這件作品並沒有畫家的款印,原本的籤題標為「元人宮樂圖」。仔細觀察畫中人物的髮式,有的髮髻梳向一側,是為「墜馬髻」,有的把髮髻向兩邊梳開,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則頭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裝束。另外,繃竹蓆的長方案、腰子狀的月牙几子、飲酒用的羽觴,還有琵琶橫持,並以手持撥子的方式來彈奏等,亦在在與晚唐的時尚相侔。所以,現在畫名已改定成「唐人宮樂圖」。(撰稿/劉芳如)
2.層巖叢樹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軸 絹本 水墨畫 縱:144.1公分 橫:55.4公分
巨然(西元10世紀後半葉),南唐鍾陵人,開元寺的和尚。南唐被宋滅亡(西元975年)後,巨然隨李後主降宋,而遷至汴梁。擅畫山水,畫法學自董源。繼承其師之披麻皴(如麻布纖維散開來一般的筆觸表現)而自創山巒陰鬱層疊情景之畫格,被稱贊為造化之神。
此幅畫山徑曲折縈迴,穿過樹林深入山中。除林麓間、峰巒上有俗稱「卵石」或「礬頭」之群石之外,山石多以披麻皴法細膩描繪,筆筆沉著而帶潤澤之意。山間由下到上配以蒼鬱的樹林,巧妙地表現出深山沈潛的景觀。如董其昌「巨然真跡神品」題識所示,堪稱巨然畫中絕佳珍品。
3.江行初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絹本 設色畫 縱:25.9公分 橫:376.5公分
「江行初雪圖」是一幅山水人物並重的作品,展開畫幅,首先卷首呈現一行南唐後主李煜蒼古的題字:「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幹狀。」由這十一個字標明了這幅的畫題與作者。
趙幹,江蘇江寧人,從小生長在江南,故所畫山水多作江南景物,尤其長於布景,「江行初雪」這幅是卷畫江邊漁人作活的情景。江天寒雪紛飛,漁家之艱辛,描述殆盡。岸上旅客攢行長林雪堤,人驢面目各具苦寒難行之色。通幅淡墨漬染絹地,再灑白粉為雪。寒林枯木皆中鋒圓筆,遒勁有如屈鐵。樹幹以乾筆皴染,大似後人皴山,自具陰陽向背。所畫蘆花,以赭墨裹粉,一筆點成,極富創意。小丘及坡腳,亦以淡墨成塊塗抹而無皴紋,皆與後人異趣。由幅上所鈐印章,可知此卷歷經宋元明清各朝內府及私人收藏,是件流傳有緒的精品。(撰稿/胡賽蘭)
4.谿山行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206.3公分 橫:103.3 公分
范寬(活動於十世紀),陜西華原(今耀縣)人,經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初學五代山東畫家李成,後來覺悟說:「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隱居華山,留心觀察山林間,煙雲變滅,風雨晴晦,各種變化難狀之景,當時人盛讚他:「善與山傳神」。此圖是傳世唯一的名蹟。
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撰稿/胡賽蘭)
5.早春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158.3公分 橫:108.1公分
郭熙(活動於西元十一世紀),河南溫縣人,神宗時為宮廷畫師,早先曾經為京師幾個重要的宮殿與寺廟繪製大型的屏風畫或壁畫,深受皇帝賞識,後來升遷為翰林圖畫院最高職位的「待詔」,製作了許多大型山水畫。他擅長巨障長松,煙雲變滅之景,山石用「卷雲皴」,樹木作「蟹爪」狀,創為一派。
此圖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是存世最著名之作。畫上自題「早春」,顧名思義,畫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於中軸線上,近景大石與高大的松樹,銜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著雲霧,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臨深淵,溪澗從谷間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懸崖上有草亭,背後襯以遠山。左側平坡委迤,遂覺有千里之遙。筆墨清潤,構圖綜合高遠、深遠、平遠法,呈現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撰稿/何傳馨)
6.山鷓棘雀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97公分 橫:53.6公分
黃居寀(西元933-993年以後),為四川成都人。字伯鸞,五代花鳥名家黃筌之子,繼承其父雙鉤填彩的風格。黃筌父子之畫且成為宋初圖畫院比較畫藝優劣的標準。
此幅中景物有動有靜,配合得宜。像山鷓跳到石上,伸頸欲飲溪水的神態,就十分生動。另麻雀或飛、或鳴、或俯視下方,是動的一面;而細竹、鳳尾蕨和近景兩叢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現出無風時意態舒展的姿態,則都予人從容不迫和寧靜的感覺。下方的大石上,山鷓的身體從喙尖到尾端,幾乎橫貫整個畫幅。背景則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荊棘、蕨竹,布滿了整個畫面。畫的重心在於畫幅的中間位置,形成近於北宋山水畫中軸線的構圖方式。而具有圖案意味的佈局,有著裝飾的效果,顯示作者有意呈現唐代花鳥畫古拙而華美的遺意。(撰稿/譚怡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5 23:40:58编辑过]
         
  *.*.*.*   2008-9-13 21:51:28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东方纵横深度评论报导集萃 第 2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7.宋    崔白
雙喜圖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93.7公分 橫:103.4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崔白(活動於十一世紀後半),濠梁人(今安徽鳳陽東)。擅長道釋、人物、山水、花木、鳥獸,尤精於花鳥。
本幅描繪兩隻山喜鵲,向一隻野兔鳴叫示警。山喜鵲屬鴉科鳥類,性機靈,喜群聚,有衛護領域的習性。畫面上一隻騰空飛來助陣,一隻據枝俯向鳴叫,並向闖入者張翅示威,野兔知道這是威脅性不太大的鳥類,無需像遇到鷹隼那樣緊張,故佇足回首張望,似欲回應經此路過不行嗎?三者動態與其呼應之關係,恰構成似有「S」型之韻律動感。還有樹木的枝葉、竹、草均受風而有傾俯之姿,更添增了活潑生動的神韻。這種自然生態中的景象,不是從籠檻中能觀察到的,畫家必需具備精湛的繪畫描寫能力,而且時常到郊野觀察,在偶然中見此生動有趣的一幕,遂以精練的技法憶寫稍縱即逝的景象,再參考平時曾畫過的相關畫稿,或繼續觀察描繪,始能慢慢完成工謹詳實的作品。畫成於嘉祐辛丑(1061)年。(撰稿/林柏亭)
8.宋    李唐
萬壑松風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88.7公分 橫:139.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唐(約1049-1130)後,另一說約(1070-1150後),河陽三城人,字晞古,北宋徽宗朝任職翰林圖畫院。靖康之難後,中原紛亂,建炎年間(1127-1130)李唐渡江至杭州,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重建畫院又重入畫院,授成忠郎,為畫院待詔,賜金帶。
主峰旁邊的遠山上,題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陽李唐筆」,高齡的李唐表現的山石仍然是雷霆萬鈞的陽剛力量。主峰布置在畫幅中央,左右有高低參差的插雲尖峰。畫中岡巒、峭壁似剛被斧頭鑿過的痕跡,是典型的斧劈皴法,這一片石質的山,顯現出特別堅硬的感覺。山腰處朵朵白雲,好像是冉冉欲動,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後層次感劃分出來,還使畫面有了疏密相間的效果,也使整個氣氛上有柔和調劑的一面,不會因為太密、太實而讓欣賞者有過分的壓迫感。山巔的叢樹,近樹的松林,有隱有現的石徑,加強了畫面幽深的情調。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線垂下,幾折而後,轉成一灘溪澗,澗水穿石而過,如聞聲響,真是畫到有聲就是詩。(撰稿/王耀庭)
9.宋    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97.5公分 橫:108.7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蘇漢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難後,跟隨宋室,遷居錢塘。詳細生卒年已經不可考,大致的活動時間為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中期。他早年曾當過民間畫工,宣和年間被徵入徽宗畫院。擅長畫佛像及人物,其中尤以童嬰題材最為人所讚賞。
本幅畫庭院中,姊弟二人圍著小圓凳,聚精會神地玩推棗磨的遊戲。不遠處的圓凳上、草地上,還散置著轉盤、小佛塔、鐃鈸等精緻的玩具。背景部分,筍狀的太湖石高高聳立,造型堅實挺拔,周圍則簇擁著盛開的芙蓉花與雛菊,這樣的佈局,不僅沖淡了湖石的陽剛之氣,也充分點出秋天的節令。由於畫中姊弟倆所玩的棗子,是中國北方的作物,在當時的江南並不生產。加上全畫的描寫,極端細膩、寫實,符合北宋末期的宮廷院畫特質。根據這項線索,推測此作完成的時間,應該是在徽宗的宣和畫院時期。(撰稿/劉芳如)
10.宋    劉松年
畫羅漢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17公分 橫:55.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劉松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清波門,故人稱之為暗門劉。淳熙間(1174-1189)為畫院學生,至紹熙年間(1190-1194)成為畫院待詔。師張敦禮,工畫人物、山水,而神氣精妙,過於其師。寧宗時(1195-1224)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時稱絕品。
本院藏畫中,有三幅劉松年畫羅漢,每幅都款署「開禧丁卯(1207)劉松年畫」,此軸即為其中之一。幅中羅漢濃眉高鼻,貌若印度高僧,身著右袒式袈裟,倚樹沈思。身側隨侍的和尚以衣袂承接樹上長臂猿所摘之石榴,身前尚有二鹿仰觀,畫面生動。此羅漢臉上滿佈皺紋,雙眉蹙起,神情專注,栩栩如生。全作用筆變化多端,衣紋流暢羅漢頭後的圓光,及三樹枝柯掩映,層次分明。全畫敷色妍麗,繁縟精美,皆臻絕紗。
11.宋    夏珪
溪山清遠
卷 紙本 水墨畫 縱:46.5公分 橫:889.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夏珪(活動於1180 - 1230 前後 )字禹玉,浙江錢塘人。與李唐(約1049 - 1130 後)、劉松年(活動於1174 - 1194 )、馬遠(活動於1190 - 1224)合稱為南宋四大家。善畫山水、人物,長於運用禿筆,畫樓閣亭台不用界尺,只信手為之,筆意精密,奇絕突兀,氣韻頗高。
本幅為十張紙接成,除第一段為二十五公分外,後九段均大約九十六公分左右。畫中景物變化甚多,時而山峰突起,時而河流彎曲。畫家運用仰視、平視和俯視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巒和層層疊疊的巖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為不同的視點在各個獨立的段落裏,產生獨特的空間結構。畫松樹林木筆墨變化非常多;畫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這種技法是從李唐的斧劈皴變化出來。畫家以乾枯的筆墨勾畫石壁輪廓,再用夾雜著大量水分的筆墨迅速化開,使畫面上產生水墨交融,淋漓暢快的感覺。(撰稿/許郭璜)
12.宋    馬遠
雪灘雙鷺
軸 絹本淺 設色畫 縱:59公分 橫:37.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馬遠(活動於西元1190-1224年),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光宗、寧宗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與夏珪齊名,人稱馬夏。
雪崖枯枝,蘆竹寒汀,灘旁四隻白鷺,均做瑟縮之狀,寒天的景緻,令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濃淡墨色畫出的樹石、遠山和蘆草,對比於留白的積雪處,和幾不見墨痕的白鷺們,在黑白之間,充分表現出清冷的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另從岩壁上伸出的枝幹,曲折延伸,勢如蛟龍昇騰遊動,這種筆勢往下拖垂,形成長而斜向伸出的畫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馬遠」風貌。(撰稿/譚怡令)
13.宋    馬麟
秉燭夜遊
冊 絹本 設色畫 縱:24.8公分 橫:25.2公分
<紈扇畫冊>第二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馬麟(約西元13世紀),祖籍山西河中(今永濟縣),後遷居浙江錢塘。宮廷畫家馬遠之子, 曾任職南宋寧、理宗(1194-1264)兩朝畫院,位至祇候。作畫題材廣泛,工山水、花鳥,也擅長人物。其作品多進呈君王供賞玩或頒賜用,畫上常見有南宋寧宗、楊皇后(1162-1232)及理宗的題詩。
此圖取材自蘇東坡海棠詩:「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繪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廡,茫茫夜色中庭院燭光高照,映照園中海棠盛開。
一士人據太師椅當門而坐,品味幽靜月夜良辰美景。馬麟對自然觀察敏銳,寫生功夫頗深,抒情小景工緻細膩,表現宮廷園苑亭廊建築和園林布局,作品有院體畫工整細緻的特點,極富有情致。(撰稿/林莉娜)
14.宋
宋人人物
冊 絹本 設色畫 縱:29公分 橫:27.8公分
歷代畫幅集冊第一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本幅畫士人坐於榻上,駐目凝思,執筆似欲書寫。身旁陳設琴、棋、書、畫四事,以及飲食之物,童子在旁斟酒。榻後有座屏風,其上懸掛著士人之寫真畫軸。畫中主角集文人之雅玩趣事於身邊,表現出閒適雅逸之生活。關於畫中之人物,可能是追想王羲之,事實上是反映宋文人的生活。南宋流行之“燒香、點茶、褂畫、插花”等情趣,在北宋末已醞釀發展中,本幅可見其端倪。一般「畫中畫」的屏風,多填飾以山水,本幅則以花鳥為飾,相當難得。不但反映出北宋末汀渚水鳥的風格,也反映出徽宗朝花鳥畫特別興盛的時代性。
本幅畫曾經宋徽宗、高宗、清高宗等帝王收藏。清高宗對畫中人物甚感興趣,曾命姚文瀚也畫張相似構圖之作,畫中人物則代之以穿著士服的乾隆皇帝,流露出皇帝也嚮往雅逸文人生活的心意。(撰稿/林柏亭)
15.宋    梁楷
潑墨仙人
冊 紙本 水墨畫 縱:48.7公分 橫:27.7公分
名畫琳瑯冊第二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梁楷是名滿中日的大畫家,祖先梁義曾任職山東東平縣。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法賈師古,而青出於藍。南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畫院待詔,這是最高級的宮廷畫師。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這種畫院最高的榮譽,梁楷卻不接受。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自稱是「梁瘋子」。傳世的作品,草草為之者,人謂之「減筆」,本幅就是。
梁楷以大筆溽墨,自肩膀至衣服下襬,飛揚的筆勢墨韻,有如爆炸性的轟雷霹靂,整幅畫來,不出十數筆之間,就將一位ㄔ亍獨行,一臉瞇笑的仙人,筆簡形具地充分表達出仙人飄逸的氣質。畫完成於傾刻之間,卻是一生畫技千錘百鍊的成果。梁楷的藝術創作,借酒助興,酒酣意發,無拘無束,正是最真實的自我。(撰稿/王耀庭)
16.宋
宋人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76.8公分 橫:76.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觀世音又稱觀音,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佛教人物。這尊觀音與常見的一頭兩手的顯教觀音像不同,祂的頭頂共有二十六個菩薩頭和一個佛頭,有一千隻手,每一隻手的手掌中間又有一隻眼睛,所以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密教觀音的一個重要典型。
萬頃波濤,四天王背負著一座七寶蓮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十分莊嚴地站在台上。左右各有兩位菩薩隨侍,下方的天龍八部雙手合什,向觀音菩薩示敬。觀音菩薩頭戴化佛寶冠,紺髮垂肩,雙唇上下都有鬍髭,仍作男相。但五官秀美,已流露出女性化的特質。全圖賦色妍麗,瓔珞裝飾和七寶蓮台都描繪得十分仔細。人物衣紋線條柔勁流暢,這些特色都與傳至日本的南宋佛畫十分類似,是一幅難得的南宋佛教繪畫精品。
17.金    武元直
赤壁圖
卷 紙本 水墨畫 縱:50.8公分 橫:136.4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本幅無名款,作者實為武元直。武元直字善夫,號廣莫道人,約活動於十二世紀下半期。
蘇軾的〈赤壁賦〉,宋神宗五年(1082)完成後傳誦千古,畫家據之以成畫題。畫中東坡頭戴高裝巾子,與二客一船夫,泛舟蕩漾於江水之上,「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則是「斷岸千尺」;水則「江流有聲」;畫中強調風動松折,對山石之描繪,為典型之斧劈皴法,筆意健勁,恰似持利斧斫出山壁凹凸,對山石更是曲盡質感堅硬。扁舟雖小僅寸餘,但以小點連綴成形,點之跳動,如音符叮噹有聲;水流旋渦,迴瀾起伏,輪轉旋律有韻,去而又還,筆調充滿著音樂性。兩岸之間,大江東去,氣象萬古雄偉,煙波浩渺。(撰稿/王耀庭)
18.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
卷 紙本 設色畫 縱:28.4公分 橫:90.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趙孟頫曾任職濟南,鵲、華二山就是濟南所在的名山。本卷畫成於一二九五年回到故鄉浙江,為周密(公謹1232-1298)所畫。周氏原籍山東,確是生長在趙孟頫家鄉的吳興,也從未到過山東。趙氏既為周密述說濟南風光之美,也作此圖相贈。遼闊的江水沼澤地上,極目遠處,地平線上,矗立著兩座山,右方雙峰突起,尖峭的是「華不注山」,左方圓平頂的是「鵲山」。此幅向為畫史上認定為文人畫風式青綠設色山水。兩座主峰以花青雜以石青,呈深藍色。這與州渚的淺淡、樹葉的各種深淺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調的變化;斜坡、近水邊處,染赭,屋頂、樹幹、樹葉又以紅、黃、赭。這些暖色系的顏色,與花青正形成色彩學上補色作用法。運用得非常恰當。(撰稿/王耀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5 23:49:34编辑过]
  *.*.*.*   2008-9-13 22:03:49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9.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
卷 紙本 水墨畫 縱:33公分 橫:639.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黃公望(1269-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與吳鎮(1280-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稱為「元四大家」。
至正七年,年歲漸老的黃公望回歸浙江省富陽縣富春鄉,同門師弟無用師同往,黃氏為無用師描繪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歷三四年方完成,時黃氏八十二歲,是其傳世最重要的作品。
幅中描繪的是黃氏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廟山、大嶺及富春江等一帶的山川景緻。畫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岡陵起伏,山勢層層疊疊,林木交錯。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皴畫山石皆用披麻皴法,運筆時快時慢,線條有長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錯組合。(撰稿/許郭璜)
20.元    吳鎮
雙松圖
軸 絹本 水墨畫 縱:180公分 橫:111.4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吳鎮(1280-1354),浙江嘉興魏塘鎮人。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又嘗自署梅沙彌。吳鎮工詩文,善草書。擅畫水墨山水和墨竹。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大家」。
吳鎮早年常臨摹北宋名家的山水畫,五十歲以後,畫風逐漸成熟。幅左款題:「泰定五年(1328)春二月清明節,為雷所尊師。吳鎮。」知此畫為吳鎮四十九歲的作品,是他傳世的畫蹟中,署有年款最早的一件畫作。
畫中雙樹擎天而立,樹後有一條蜿蜒的溪流漸漸地向後推延,幾戶房舍座落在岸邊,空間深邃。雖然這件畫軸的畫題是「雙松圖」,可是從畫上兩棵樹的枝幹看來,吳鎮畫的應該是檜樹才對。畫中檜樹的枝枒糾結,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畫樹的風貌。樹皮以長披麻皴來表現,筆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礬頭,也是董巨山水畫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筆力雄勁,墨氣沈厚,有一種平淡天真的韻致。
21.元    王蒙
具區林屋
軸 紙本 設色畫 縱:68.7公分 橫:42.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蒙(1308-1385),吳興(浙江湖州)人。字叔明,號黃鶴山樵、香光居士,是趙孟頫(1254-1322)的外孫。明初因胡惟庸案受到牽連,死於獄中。畫風以王維(701-761)、董源(活動於十世紀上半葉)、巨然(十世紀)為宗,但能自立面目,與黃公望(1269-1354)、吳鎮(1280-1354)和倪瓚(1301-1374)齊名,合稱為「元四大家」。
這件畫作描寫江蘇太湖林屋洞之景色。玲瓏的洞壑、層疊的山石、繁密的樹林、錯落的村舍和粼粼水波填滿了整幅畫面,大膽地擺脫了自然景象的拘囿。全作的構圖幾乎密不透風,但因畫家有虛實相濟的觀念,故在畫幅的右上角營造出「透」的部分,使得全作毫無迫塞的感覺。王蒙用牛毛皴皴擦山石,長披麻皴畫樹幹,又雜以繁密的苔點,筆法變化多端,細膩豐富。墨色層層點染,濃淡分明,同時又用了赭石、藤黃、朱砂和朱標點染,使得全作秋意滿幅。
22.元    倪瓚
容膝齋圖
軸 紙本 水墨畫 縱:74.7公分 橫:35.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倪瓚(西元一三0一至一三七四年)字元鎮,號雲林、迂翁。家富饒,築清閟閣蓄古書畫,善山水,為元四大家之一。
此幅成於洪武壬子(西元一三七二年),七十二歲所作。此幀先寫贈其友檗軒,檗軒藏之三年,又寄贈醫師仲仁,請雲林補詩,容膝齋即仲仁居處,是先有畫而後有題者也。此幅筆墨極為淡雅,畫樹墨色層次較多,中鋒多於側筆,近坡皴多染少,皴筆亦特覺清勁。
23.元    唐棣
霜浦歸漁圖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144公分 橫:89.7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唐棣(約1287~1355年),字子華,晚號遁齋。吳興人。幼聰穎,年方弱冠,詩畫均為鄉人推重。初畫山水學趙孟頫,得其華潤森鬱之趣。繼窺郭熙,晚縱筆入韋偃,而其中對郭熙用力最深。
畫松樹二株,挺峙幾達於頂端,枯樹三株左右偃仰橫斜,秋樹四株穿錯雜於其中。漁夫三人,背著網罟負荷漁具,邊走邊談笑。中段為嵐霧橫隔,虛淡杳遠。石頭用雲頭皴,坡則略帶披麻,乾筆為多,運筆雖微用側勢,然大皆出以中鋒,輪廓線條均勻,故覺圓厚。巨石下緣近水處不施勾皴,形成上豐下銳,並狀水氣空濛,此乃法郭熙「早春圖」。背景用淡層層托染,墨色豐郁,使主景更顯突出
。 24.元    劉貫道
畫元世祖出獵圖
軸 絹本 縱:182.9公分 橫:104.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劉貫道(約活動於十三世紀後半期),生卒年不詳,大概在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在世。河北人,字仲賢,善畫。至元十六年稱旨,補御衣局使。所畫道釋、人物,全宗法晉、唐。畫山水宗李成、郭熙,佳處逼真。花竹鳥獸,亦能集合諸家之長,成為當時畫壇的高手。
此畫作於西元1280年,屬於大幅作品,畫北方沙漠地帶,一片黃沙坡地,景色單調。在沙丘無垠的遠方,正有一列駱駝馱隊橫越。近處人騎數眾,或張弓射雁;或手架獵鷹;或繩攜獵豹,皆為馬上行獵之狀。其中騎著黑馬、身穿白裘的,應為元世祖,與世祖並駕的婦女,似為帝后,其餘八人,應是侍從,其中尚有中亞黑奴一名。
圖中人物、馬騎無論衣著、裝備皆刻畫精細,表情神態自然生動,而世祖的面容,更與本院所藏冊中的元世祖半身像相似,足證兩圖的寫實。雖然劉貫道的畫作傳世甚少,但由此軸中人物的傳神,可明劉氏善畫的美名,非憑空得來。
25.明    不詳
明人畫出警圖
絹本 設色畫縱:92.1公分 橫:2601.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這支龐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得勝門出發,畫家沿途舖設,盛大的衛儀陣容,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壽山,這裡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
「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二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
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抵達→返回,濃縮於二幅長卷之中。傳統觀賞「出警圖」是由右往左;「入蹕圖」則由左往右。「出警圖」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這兩幅圖不但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出警圖」的橫長有26公尺,「入蹕圖」更是超過30公尺),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鉅作。
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得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作,才能完成這二幅佈局精采生動的鉅作。
26.明    不詳
明人畫入蹕圖
絹本 設色畫 縱:92.1公分 橫:3003.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這支龐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得勝門出發,畫家沿途舖設,盛大的衛儀陣容,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壽山,這裡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
「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二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
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抵達→返回,濃縮於二幅長卷之中。傳統觀賞「出警圖」是由右往左;「入蹕圖」則由左往右。「出警圖」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
這兩幅圖不但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出警圖」的橫長有26公尺,「入蹕圖」更是超過30公尺),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鉅作。
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得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作,才能完成這二幅佈局精采生動的鉅作。
27.明    沈周
廬山高
軸 紙本 設色畫 縱:193.8公分 橫:98.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自稱石田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山水少承家法,四十歲前師王蒙,中年後以黃公望為宗,晚乃醉心吳鎮,期間又兼參南宋夏圭筆意,然皆能出入變化。用筆勁捷有力,佈墨含蓄蘊藉,融揉參雜,而具自家風貌。其畫以水墨山水為主,另其寫意花卉鳥獸亦甚佳,其影響後人既深又遠,無愧稱明四大畫家之首。
此幅畫於成化丁亥(1467),為先生41歲作,畫祝乃師陳寬(號醒庵)70歲壽慶,故精力專注,特為傑出。畫中山石林木筆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覺渾樸雄健。,幾無空處,山石皆用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層層皴染,再施以濃墨逐層醒破。筆法穩健細謹,不恣意逞任,用墨濃淡相間,於滿幅佈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覺實中有虛。而畫懸泉百丈直瀉沖下,澗水輕柔,雲光山色極為精采。(撰稿/許郭璜)
28.明    文徵明
古木寒泉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94.1公分 橫:59.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徵明(1470-1559),江蘇長洲人,初名壁,字徵明,後以字行,更字徵仲,號停雲生、衡山。畫師沈周,書畫雙絕,為明四大家之一。因其享年甚高,且畫藝、德行皆為時人所重,受其影響者甚多並有所成就,如其子文彭、文嘉,姪兒文伯仁,學生陳淳、陸治、錢榖等人,都是吳派之中堅人物。
一松一柏,相旁而生。柏樹老幹分披,杈枒四出;其後松樹兩幹並伸,參雲直上。背景石壁與松柏緊貼,塞地漫天,幾無餘地,忽於絕高處界出飛泉一道,數折而下,遂使通幅於緊迫繁複之中,遽爾空靈疏朗,確為神來之筆。
此幀作於嘉靖己酉(1549)冬日,為文氏八十高齡所繪,而經力充沛,神氣十足,筆墨縱逸,深雄險峻,是文徵明粗筆畫作中極精之品。(撰稿/許郭璜)
29.明    唐寅
陶穀贈詞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68.8公分 橫:102.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唐寅(1470-1532),吳縣人。字子畏、伯虎。號六如,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擅詩文書畫,尤以畫藝見長;初師周臣,繼而研學李唐、馬遠、夏圭,山水獨具一格。
此作繪歷史故事一則。北宋初年,陶穀(903-970)出使南唐,時南唐國力弱小,而陶穀態度傲慢,在南唐後主面前出言不遜。南唐臣僚忿而設下圈套,派宮妓秦蒻蘭扮做驛吏之女以誘之。原本盛氣凌人的陶穀,見到溫婉美麗的秦蒻蘭之後,不禁為之邪念萌動,曲意奉迎並贈詞討好,變得庸俗不堪,遂敗慎獨之戒。不日,後主設宴招待陶穀,陶氏再次擺出正人君子派頭,後主舉起酒杯令蒻蘭出來勸酒唱歌,歌詞即是陶穀所贈,頓時弄得陶穀面紅耳赤,狼狽至極。
畫中人物刻畫,工謹微妙,陶穀拈鬚倚坐榻上,旁置筆墨紙硯,前面燃著紅燭。秦蒻蘭束髮高髻繡襦羅巾,坐彈琵琶,情態生動逼真,正是贈詞前後的情景。背景之樹石、竹蕉、盆花,乃至坐榻、畫屏也都精心刻畫,不獨佈局得體,設色秀妍,而且理趣兼優,形神俱佳。右上有唐寅題詩:「一宿姻緣逆旅中,短詞聊以識泥鴻。當時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發紅。」詩情畫意,寓意殊深。(撰稿/陳階晉)
30.明    仇英
漢宮春曉
卷 絹本 設色畫 縱:30.6公分 橫:574.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生卒年不詳,近人據著錄及畫蹟研究,考訂約生於弘治甲寅(一四九四年),卒於嘉靖壬子(一五五二年)秋冬之際。少時嘗為漆工、畫磁匠,後學畫於周臣,特工臨摹,頗能奪真,精麗豔逸,無慚古人。山水、人物、樓台界畫,靡不精細入神。為明四大家之一。
此卷蓋描繪宮中嬪妃生活。畫中園庭殿宇極其繁盛,臺閣欄杆門牆皆用界筆畫成,精細入神。而人物勾勒筆法秀勁,設色青綠重彩,穠麗典雅,其畫雖仿宋人,然有超越之處。
漢劉歆撰《西京雜記》載,西漢元帝後供佳麗甚多,不得常見,遂遣畫工毛延壽圖形,再按圖召幸。諸宮人皆賄畫工,獨王嬙(昭君)不肯,遂不得見。幅中有畫工為嬪妃寫照者或即毛延壽其人情事。(撰稿/ 許郭璜)
31.明    徐渭
花竹
軸 紙本 水墨畫 縱:337.6公分 橫:103.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徐渭(1521-1593),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字文清,後改字為文長,號天池,晚年亦號青藤道人。個性好奇,曾將名字拆解為「田水月」作為落款。他曾擔任閩督胡宗憲的幕僚,名重一時。但也受其連累,中年生活有巨大的波動,自殺數次未成,又因多疑殺妻而入獄,晚年則以寫書賣畫為生。他可能是中國藝術史上行跡最為狂怪的藝術家之一。
徐渭兼長詩文書畫,也是重要的戲曲作家。但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其畫風自成一家,山水、人物、花蟲、竹石皆佳,尤其以花卉聞名。
本幅以水墨圖繪竹石與花卉,根據他自己的題款,應該有十六種花,請大家清點一下是否正確。畫中以微細多樣的墨色變化,大筆刷出石面,雙鉤白描畫竹,畫花的筆法則快速恣肆,時見暈染與水墨流動,但墨調層次變化很多,畫面活潑熱鬧而有生意。對畫家而言,筆情墨趣的表現顯然比精細描繪景物更為重要。(撰稿/馬孟晶)
32.明    董其昌
夏木垂陰
軸 本 水墨畫 縱:321.9公分 橫:102.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董其昌(1555-1636),江蘇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萬曆十六年(1588)進士,官至禮部尚書。他是晚明江南文化界的領袖,理論與創作兼長,收藏豐富而精於鑒賞,歷代書畫作品若經過他品題,則身價馬上高漲。善書,尤其擅於行草。因為飽覽古畫,所繪山水得以集宋元各家之所長,主要從董源、巨然的傳統而來,但自成一家。筆墨秀潤蒼鬱,爽朗瀟灑,書法性甚強,而構圖亦深受書法理論中「勢」的概念所影響。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集》等書,他所提出的南北宗傳統之說,與其書畫風格皆對當時及之後三百年藝壇影響甚巨。
根據董其昌自題,本幅是觀董源之畫後追仿之作,並加入黃公望的筆意。但畫中所見並非模仿所得,其構圖、用筆皆是董其昌集大成後之自我風貌。筆法脫胎自書法,講究用筆使轉的提頓抑揚,而墨色的濃淡燥濕,層次變化也很多。主山上黑白條塊的對比強烈,意不在表現立體,而是追求畫面虛實相生的趣味。(撰稿/馬孟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0:01:32编辑过]
  *.*.*.*   2008-9-13 22:15:09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4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33.明    呂紀
荷渚睡鳧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74.5公分 橫:104.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呂紀(活動於西元1439~1505年間),浙江寧波人。字廷振,號樂愚,亦作樂漁。呂紀為明代中葉著名的宮廷花鳥畫家,孝宗弘治(西元1488~1505年)間值仁智殿,官至錦衣衛指揮。花鳥初學邊文進(活動於1403~1428),後摹仿唐宋諸名家,結合工筆、寫意法,呈現出多種面貌,頗具個人特色。
月夜時分,嵐霧淒迷,蘆葦、荷葉隱現其間,洲渚上棲息大雁四隻。構圖上只有近、中景,遠景則多省略不繪。本幅雖有呂紀名款,然有存疑之處,且通幅之筆力較為薄弱,當非呂氏之原蹟。但其景物佈置與氣氛營造與另一張本院收藏呂紀「秋渚水禽」頗為接近,故此應為一相當忠實於呂氏風格之仿作,可從此畫中一窺呂紀寫意風格的面貌。
34.明    周臣
畫閒看兒童捉柳花句意
絹本 設色畫 縱:116.6公分 橫:63.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周臣(約西元1460至1535年後),字舜卿,別號東村,鵝場散人。吳郡人(今江蘇蘇州)。畫山水師陳暹(1405-1496),得宋人法;擅摹李成(919-967)、郭熙(約1001-1090)、馬遠(活動於1189-1225)、夏圭(活動於1180-1124),用筆精熟。又兼工人物,無論古貌奇姿,或綿密蕭散,均能各極意態。唐寅(1470-1523)、仇英(約1494-1552)二家,為其最傑出的弟子。
白居易〈別柳枝〉:「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與楊萬里的〈閒居初夏午睡起〉:「日常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畫幅構圖採邊角式,雖與浙派同樣傳承自馬、夏傳統,但卻了無浙派剛勁的筆調,處處洋溢著南宋院體繪畫抒情的風致。周臣弟子仇英的工筆人物畫,殆種源於此。
35.明    戴進
春遊晚歸
軸 絹本 縱:167.9公分 橫:83.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戴進(西元1388-1462年),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據說他早年隨著當地畫家學畫,以擅畫山水、人物而知名。宣德年間,推薦入宮廷供職,由於畫藝超群,享譽王公貴卿之間。不過,後來受到同僚的嫉妒與排擠,不得重用,悵然南歸。放歸後,在杭州仍然繼續作畫,從學者甚眾,對當時畫壇影響甚巨,後世稱其為浙派之祖。
右下角的前景,畫一座庭院,伸出牆外的樹枝、路邊紅色的桃花,都透露出「春天」的氣息。一名士人正在敲著門,庭院中有個僕人提著燈籠前來應門,顯示著春遊主人「晚歸」的詩意。中景的田野小徑上,兩個農人扛著鋤頭回家,遠處農舍的空地上,有個農婦正在餵食家禽,人物雖小,顯示出畫家對細節的用心描寫。
這幅畫的筆墨多取法自南宋時代的馬遠、夏圭一派,構圖上雖然仍然舊沿襲著南宋院畫體系風格,保留了大部分空虛的地方,但是畫面比較平板,近景和遠山幾乎是在同一平面上,比較缺乏景致空間的深度。畫上並沒有作者的落款和印章,但是從畫風,再比照其它畫作來看,似可推斷是戴進在北京時期的作品。繪畫技法功力深厚,筆墨靈活而變化多端,可稱代表戴進風格的典型作品之一。
36.明    陳洪綬
梅花山鳥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24.3公分 橫:49.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陳洪綬(1599-1652),浙江諸暨人。字章侯,自號老蓮。明亡後,又號悔遲、勿遲、雲門僧。擅長書畫。在繪畫方面,他專工人物,旁及花鳥、草蟲、山水,無所不能。他所畫的人物,軀幹偉岸,衣紋細勁,兼有李公麟(1049-1106)和趙孟頫(1254-1322)之妙,不過他喜歡用誇張手法來作畫,是晚明變形主義畫風的大家。此外,他又參與版畫的製作,對晚明版畫藝術的提昇貢獻匪淺。
巨大的太湖石後,有一棵樹榦盤曲的老梅,枝椏上滿佈著含苞待放和盛開的梅花。一隻山鳥佇立枝上,側頭而望。這隻山鳥的鳥喙平伸,表情極富趣味性。陳洪綬以古籀法寫梅榦,筆力雄健。花以鉤勒填彩法畫成,輪廓線條細如游絲,遒勁穩定。花瓣和花蕊都用白粉點染,瓣瓣豐厚,朵朵圓實。石的皴紋扭動,筆墨圓潤而含蓄。
37.明    杜堇
玩古圖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26.1公分 橫:187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杜菫(約活動於西元一四六五—一五○五年),本姓陸,後改姓杜。丹徒(江蘇鎮江)人,寓居南京。字懼南,號檉居、古狂,又自署青霞亭長。成化初,舉進士不第,遂絕意功名,專心於詩文、書畫。
「玩古圖」為雙拼巨幅,原畫可能曾被裱裝成立屏。主題除了鑑賞古器,也在描寫琴棋書畫等文人的游藝活動。畫風秀雅古樸,饒有南宋院體餘韻。杜菫此型工筆人物畫,對唐寅中期風格,深具影響
38.清    王時敏
仿王維江山雪霽
軸 紙本 設色畫 縱:133.7公分 橫:60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時敏(1592-1680),江蘇省太倉人。字遜之, 號煙客、西廬老人, 晚號西田主人、歸村老農。祖王錫爵萬曆時官至相國, 父王衡為翰林編修。錫爵喜與名士結交, 曾邀請董其昌(1555-1636)、陳繼儒(1558-1639)至支硎山與王衡一起讀書, 時敏也濡染文風, 研習書畫, 從小奠下良好基礎。萬曆四十二年(1614)時敏入京拜官, 以蔭為尚寶丞, 累官太常寺少卿, 故人尊稱之「王奉常」。 四十九歲出使閩南, 因過度勞碌辛苦, 至南京發瘧病倒, 因而辭官隱居於太倉郊外之西田(原為明代皇家祿賜給時敏祖父王錫爵之地), 此段時期優游於筆墨之中, 作詞、書畫創作了大量的作品。
時敏家中本富名跡收藏, 酷愛搜羅鑒別古書畫, 天啟四年(1624)升尚寶卿, 長年寓居京城, 曾借觀鄰舍程季白所藏王維「江山雪霽圖」, 大約崇禎五年(1632) 董其昌收藏王維「雪溪圖」亦歸其所有。「四王」每作畫輒題仿某家筆法, 概想與其神合, 得其生趣。此圖係依其所見及自家收藏名蹟, 再自由運用宋、元各家的構圖、筆墨、設色方法, 來重建唐人王維古雅清秀的氣韻。
「倣王維江山雪霽圖」作於戊申(1668)畫家時年七十七歲。圖上山岩有著傾斜的走向, 構成奇特宏偉的山形, 充滿動勢。全畫多勾染少皴紋, 畫樹以細筆勾勒, 設色以石綠、赭石、白粉為主, 正是畫雪景之古法表現。此幅畫筆墨清潤, 設色皴擦秀雅, 有追法唐代青綠沒骨山水畫的抒情特質。(撰稿/ 林莉娜)
39.清    王翬
桃花漁艇
冊 紙本 設色畫 縱:28.5公分 橫:4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翬(1632-1717),江蘇常熟人。字石谷,號耕煙散人、耕煙外史、烏目山中人、劍門樵客。 少即善畫,繼得王鑑(1598-1677)、王時敏(1592-1680)指授,並隨之閱覽各地珍藏,藉機臨摹名蹟,因能筆參古今,貌含南北。畫技之精熟為清代第一。
此幅畫溪岸夾桃,落英繽紛,一漁舟沿溪行來,山巒層疊,綠樹蒼翠,白雲湧起,水際空靈。作者自題臨元代趙孟頫「桃花漁艇圖」,全圖以青綠設色,佈墨施綠,古雅妍麗。用筆精工,構景得疏密動靜之妙,畫面明淨雅逸,如繪陶潛《桃花源記》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之景。自然界色彩之妙,全出於筆下。(撰稿/童文娥)
40.清    惲壽平
牡丹
冊 紙本 設色畫 縱:28.5公分 橫:4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惲壽平(1633-1690),江蘇武進人。初名格,字壽平,號南田。後以字行。惲壽平小時候就跟隨伯父惲向(1586-1656)學畫,惲向以元朝畫家黃公望為學習的對象,畫風沉雄。見到王翬的山水畫後,即對王翬說:「此道讓兄獨步,格恥為天下第二手。」於是專心致力於花卉畫上的研究,以沒骨花卉聞名,不鉤花葉、枝榦的輪廓線,直接用顏色或墨畫出花朵葉形,創出獨特風格。
此幅畫紫、紅、白牡丹三枝,或正或側,俯仰掩映,曲盡其態。利用賦色的濃淡、明暗表現花瓣豐富的層次變化,而花葉之翻轉向背、枝節細微部份都仔細交待,毫無鬆散之處。全圖設色明麗鮮艷,於光輝燦爛中,別有一種清澄明朗、高雅脫俗之神韻。(撰稿/ 童文娥)
41.清    吳歷
雲白山青
卷 絹本 設色 縱:25.9公分 橫:117.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吳歷(1632-1718),江蘇常熟人,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擅長繪畫,與王翬同受業於王鑑、王時敏,畫法近王鑑,後追摹宋元諸家,尤醉心於王蒙、吳鎮,筆法細潤,墨色濃重,為清初六家之一。惟因壯年後,信奉天主教虔誠,熱心傳教工作,疏於繪畫,作品傳世甚少。
此幅山水為其三十七歲(1668)之作,畫層巒疊嶂,山谷間白雲繚繞,山麓綠樹叢生,蒼翠欲滴,平湖開闊連天。村舍、寺廟、昏鴉點綴其間,展現飄渺幽深、雄偉壯麗之自然美景。畫法繼承唐宋以來青綠山水畫傳統,臨摹古畫功力極深,於青綠著色者尤有獨到之處,氣息頗近似宋元人作品,通卷皆用青綠紅白重色,同時又以淡赭染水天,於鮮艷賦色中別具清雅之致。(撰稿/ 童文娥)
42.清    王原祁
仿王蒙夏日山居圖
軸 紙本 設色畫 縱:96.5公分 橫:4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原祁(1624-1715)字茂京,號麓臺,江蘇太倉人, 清四王之首王時敏(1592-1680)孫。天資秉賦及努力,二十八歲鄉試中舉人,翌年中進士,八叔王炎的引荐而步入仕途。康熙三十九年(1700)補右春坊右中允,奉命鑑定內府書畫。後入直南書房,擔任御前染翰,專為皇帝作畫,又贈以「畫圖留與人看」句,原祁將此句刻成印章,經常在其畫上使用。康熙四十四年(1705)奉旨纂輯《佩文齋書畫譜》,而其畫論著作《麓臺題畫稿》、《麓臺題畫稿》、《雨窗漫筆》文中有關如何經營位置、筆墨、設色,是清代畫論的精髓所在。
「仿王蒙夏日山居圖」畫風近似元代王蒙(1308-1385)深秀細密,布局繁複緊湊。全圖以塊石累積作大山,筆墨交融而層層入深,先以淡墨著輪廓,再逐次渲染,又以乾筆皴擦,後以焦墨提醒。畫面僅有上方天空留白,其餘皆為深林重嶂所布滿,表現出林木蒼鬱之景象。本院王蒙「丹臺春曉」曾屬於王時敏所有,「丹臺春曉」畫中強烈明暗虛實對比在此圖也可見到,「墨須用淡,要求淡裏之濃」此乃麓臺題畫語。原祁畫上經常充滿著堆積、交疊平面塊體,其前後排列次序不同於宋元畫中的垂直延伸方式。山石景物來回跳躍連接,畫面因空間互換而形成一股動勢。此圖成於畫家五十三歲之時,為其仿王蒙系列中極精之品。(撰稿/ 林莉娜)
43.清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卷 絹本 設色畫 縱:35.6公分 橫:1152.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960-1126)相當流行的題材,其中以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最為有名,他以清明時節作為引子,展開對汴京的精描細繪,是寫實風俗畫的傑作,受到歷代喜愛,因而有許多仿本的出現,其中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畫成,可以說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等,畫的事物繁多,雖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卻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時,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極精之作。(撰稿/童文娥)
44.清    郎世寧
百駿圖
卷 絹本 設色畫 縱:94.5公分 橫:776.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中國名郎世寧。意大利米蘭人。耶穌會教士,二十七歲來華傳教,後以繪事供奉朝廷,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兼擅人物、花卉、鳥獸;動物中,以馬畫最多,亦最傳神。
本幅畫姿態各異之駿馬百匹,放牧遊息於草原的場面。馬匹們或臥或立、或嬉戲、或覓食,自由舒閑,聚散不一;在具體的表現手法上,郎世寧發揮了西洋畫法中常應用的前重後輕、前實後虛、前大後小等寫景方法,使畫面產生空曠深遠的景界,草木、山水、人物無不寫實精緻。全幅色彩濃麗,構圖繁複,形象逼肖,郎氏擅以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視法及西畫顏料,以顯示中西趣味兼容並蓄的畫面。如畫中馬匹、人物、樹木、土坡皆應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極富立體感;而如松針、樹皮、草葉等的墨線勾勒,石塊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國傳統手法,即使是馬匹及樹幹上的陰影表現,亦是以中國傳統的渲染方法來完成。此圖繪於雍正六年(1728),堪稱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撰稿/陳階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0:12:59编辑过]
  *.*.*.*   2008-9-13 22:24:3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5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冊 紙本 縱:23公分 橫:14.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羲之(約303-361),祖籍山東,出身仕族世家,西晉末隨父南渡,作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去職,與東土名士盡山水之游。熱衷詩歌,音樂與書法。他學書歷程是由近而古,轉益多師,取資廣博,尤其精研體勢,將秦篆漢隸各種不同的筆法,融於真行草體中,形成最佳體勢,所以唐朝人稱頌他「兼撮眾法,備成一家,為萬世宗師」。
這是一件行楷書短簡,內容是大雪之後向友人問候。明代鑑賞家詹景鳳指出,此蹟筆法圓勁古雅,意態閑逸,對趙孟頫的行書有很深的影響。從用筆來看,此帖多圓鈍的用筆,點畫勾挑都不露鋒,結體平穩勻稱,在優美的姿態之中,流露出質樸內斂的意韻。乾隆皇帝極珍愛此蹟,譽之為「天下無雙,古今鮮對」。乾隆十一年,他將此蹟與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合稱「三希」,寶藏在「三希堂」中。此帖一般認為是唐代精摹本。(撰稿/何傳馨)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2.晉    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卷 紙本 縱:24.7公分 橫:46.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東臨沂人,後來移居浙江會稽。為名門之後,曾任右軍將軍,所以又有「王右軍」的稱號。王羲之初學衛夫人,後來又博採眾長,研習張芝(卒於 192)、鍾繇(151~230)、蔡邕(133~192)、張旭(卒於 206)等人的書法,創造了妍美流麗的書風,有「書聖」的美譽。
這件書蹟是雙鉤廓填(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紙覆於原作上,先雙鉤字的輪廓,再逐筆填墨)的方法,摹寫在硬黃紙上,包含了三封短信。第一則為「平安帖」,是一件行書兼草書的作品。第二則「何如帖」和第三則「奉橘帖」都是用行書書寫。三帖中,「平安帖」的運筆提按頓挫變化較多,一些牽絲引帶的草書筆法,十分靈巧;「奉橘帖」的字形大小偃仰,也很富變化;相形之下,「何如帖」就比較端整。
釋文:此粗平安。脩載來十餘□。□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由同增慨。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泠無賴。尋復白。羲之白。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3.唐    孫過庭
書譜
卷 紙本 縱:26.5公分 橫:900.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孫過庭(活動於七世紀後期),一說名虔禮,字過庭,河南陳留人,一說名過庭,字虔禮,浙江富陽人。根據本卷自題,為吳郡人,名過庭。出身寒微,遲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錄事參軍之職,以性高潔遭讒議而去官。之後,遂專注於書法研究。
本卷卷首題:「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卷尾題:「垂拱三年寫記」。內容主要為書學體驗、書譜撰寫要旨及學習書法的一些基本原則。一般認為本(上)卷為「序」,宋元明時分為兩卷,入嚴嵩之手時,裝為一卷。下卷為「譜」,作者生前未能完成。
孫過庭專習王羲之草書,筆法精熟,唐代無人能與他相比。本卷紙墨精好,神彩煥發,不僅是一篇文辭優美的書學理論,也是草書藝術的理想典範。卷中融合質樸與妍美書風,運筆中鋒側鋒並用,筆鋒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隨時都在變化,令人目不暇給。筆勢縱橫灑脫,達到心手相忘之境。(撰稿/何傳馨)
4.唐    顏真卿
祭姪文稿
卷 紙本 縱:28.3公分 橫:75.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顏真卿(709-785),後世尊稱顏魯公、顏平原。祖籍山東臨沂。李西烈叛亂,魯公奉命前往諭降,貞元元年(785)八月三日,以不屈殉節。安史之亂,魯公堂兄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賊兵進逼,太原節度使擁兵不救,以至城破,顏杲卿與子顏季明罹難。所以文中說,「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事後魯公派長姪泉明前往善後,僅得杲卿一足、季明頭骨,乃有〈祭姪文稿〉之作,時年魯公五十歲。評論書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說。魯公一門忠烈,生平大節凜然,精神氣節之反應於翰墨,本卷最為論書者所樂舉。通篇使用一管微禿之筆,以圓健筆法,有若流轉之篆書,自首至尾,雖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頓起始,黑灰濃枯,多所變化,然前後一氣呵成。
本卷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刪改塗抹,正可見魯公為文構思,始末情懷起伏,胸臆了無掩飾,當是存世魯公手書第一名墨蹟。(撰稿/王耀庭)
5.唐    懷素
自敘帖
卷 紙本 縱:28.3公分 橫:75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懷素(約活動於八世紀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本姓錢,字藏真,僧名懷素。生於湖南零陵縣,後來移居長沙。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並熱衷草書藝術。約大曆七年(772)北赴長安及洛陽,尋求進一步發展。由於他個性灑脫,草書絕妙,受到顏真卿等書家、詩人及名流貴卿的激賞,紛紛贈以詩文。大曆十二年(777),他摘錄部分贈詩和序,以狂草寫成此卷。
本卷用細筆勁毫寫大字,筆畫圓轉遒逸,如曲折盤繞的鋼索,收筆出鋒,銳利如鉤斫,所謂「鐵畫銀鉤」也。全卷強調連綿草勢,運筆上下翻轉,忽左忽右,起伏擺蕩,其中有疾有速,有輕有重,像是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極富動感。此外也有點畫分散者,則強調筆斷意連,生生不息的筆勢,筆鋒迴護鉤挑,一字、一行,以至數行之間,點畫互相呼應。通幅於規矩法度中,奇蹤變化,神采動蕩,實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撰稿/何傳馨)
6.宋    蘇軾
寒食帖
卷 紙本 縱:34.2公分 橫:199.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雨點去)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右黃州寒食詩帖二首。
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被控以文字訕謗君上,被貶黃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術卻有不朽之地。〈黃州寒食詩〉作於1082年,書當在此後。詩是東坡自己明顯有悲奮感情的文詞,字裡行間也就隨著文詞不同的情緒波動,有所節奏變化。就行草書言,字形可大可小,較有自由變化,蘇東坡自謂字體「短長肥脊各有態」,在這卷書法裏字體的大小組合,揖讓進退,乃至於如「年、中、葦、紙」諸字,最後一筆直下成一長豎,在布白與行氣以至於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間布白。蘇書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之一。黃庭堅(1045-1105)於1100年陰曆九月前為此卷作跋,黃庭堅作跋,字形體之大,超過東坡本文寒食詩,雖自謙無佛處稱尊,然實百代爭勝,雙美並具。(撰稿/王耀庭)
釋文: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點去),病起鬚已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0:19:40编辑过]
  *.*.*.*   2008-9-13 22:32:19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6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7.宋    黃庭堅
七言詩(花氣薰人帖)
冊 紙本 縱:30.7公分 橫:43.2公分
宋四家墨寶冊第九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江西分寧人。二十三歲中進士,歷官山西太和知縣,校書郎,著作佐郎,起居舍人,鄂州、涪州、戎州、宜州等知州。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同游蘇軾門,世稱「蘇門四學士」,尤長於詩,與蘇軾齊名。書法淵源多種,主要受顏真卿、蘇軾和南朝刻石<瘞鶴銘>影響,紹聖元年(1094)貶黔中,見懷素草書<自敘帖>,受到很多啟發,用筆趨於圓勁,多連綿草勢。
這件書蹟無款印,原是附在元祐二年(1087),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之後,今已單獨成一帖。前面原有識語,說:「王晉卿(詵)數送詩來索和,老嬾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頻送花來促詩,戲答。」可知原詩是為王詵作的,表示難於作詩。用筆剛強挺健,墨色有濃潤枯澀的變化,是一件難得的小品。(撰稿/何傳馨)
釋文: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8.宋    宋徽宗
詩帖
卷 絹本 縱:27.2公分 橫:265.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徽宗(1082-1135),姓趙名佶,宋代第八位皇帝,生活奢華,致使成為亡國之君,然性好書畫,且稟賦極高,書畫無不精工,並善體物情,花鳥畫描繪,刻劃入微,尤為擅長。主導北宋晚期畫院,影響中國繪畫至鉅。宋徽宗書法,自號「瘦金書」。這種書風源自唐代薛稷(649-713)、薛曜(活動於684-704),再上則是同出自褚遂良(596-713)。
瘦金體書,特徵是筆畫細瘦,在轉折處,將藏鋒、露鋒、運轉、提頓等痕跡強化並保留下來,那就成為瘦金書的基本筆畫架構。如寫一橫,起筆處是尖,先斜下,而後橫行,收筆留有一頓點,即是特點之一。結體雖楷,而整體運筆,大都直來直往,飄忽快捷,似行如草。本幅朱絲欄界格,字大近5寸,為傳世所見徽宗書法字跡最大者,行筆於瘦金體中屬剛勁一格。(撰稿/王耀庭)
釋文: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
9.宋    米芾
蜀素帖
卷 絹本 縱:27.8公分 橫:270.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米芾(西元一0五一-一一0八年)字元章,湖北襄陽人,世稱米南宮,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書法畫家、收藏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列北宋四大書法家。
此卷所用蜀素是十分珍貴的絹,於神宗慶曆時在四川所造。米芾的字受王獻之影響最深,有一種俊逸疏爽之氣,在北宋四大家中,米字的筆法和速度最靈活而有變化。此卷雖書於烏絲界欄內,但行筆飛揚恣肆、神采生動,絲毫不為格式所拘。
釋文:擬古。青松勁挺姿。凌霄恥屈盤。種種出枝葉。牽連上松端。秋花起絳烟。旖旎雲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見吐子效。鶴疑縮頸還。青松本無華。安得保歲寒。龜鶴年壽齊。羽介所託殊。....
10.宋    蔡襄
致杜君長官尺牘
冊 紙本 縱:29.2公分 橫:46.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蔡襄(西元1012-1067年),字君謨,福建仙游人。書法學虞世南、顏真卿,並取法晉人。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列“北宋四家”,譽滿書苑。
此帖又名「離都帖」,乃蔡襄即將渡長江“南歸”途中所書,追述離都(開封)行至南京(今商丘)而痛失長子。友人來信慰問,襄作此書答謝。書法豐腴厚重處似顏真卿,兼有王羲之行草之俊秀。選自「宋四家墨寶」卌。
釋文:襄啟。自離都至南京。長子勻感傷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歸殊為榮幸。不意災禍如此。動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書。并永平信。益用悽惻。旦夕渡江。不及相見。依詠之極。謹奉手啟為謝。不一一。襄頓首。杜君長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貴眷各佳安。老兒已下無恙。永平已曾於遞中。馳信報之。
11.元    張雨
書七言律詩
軸 紙本 縱:108.4公分 橫:42.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張雨(1283-1350)字伯雨,號句曲外史、貞居。浙江錢塘人。三十歲時入茅山(江蘇句容縣句曲山)為道士。六十歲棄去道服,埋葬冠劍,恢復儒者身份,往來江浙一帶,與當地文學藝術家相與酬唱。他在文學修養與書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在元代道教、佛教與文人間,頗負聲望。
張雨的書法曾得趙孟頫指授,字畫清逸舒放,明代批評家說他:「師北海(李邕),間學素師(懷素),雖非正脈,自有一種風氣。」這幅字形體忽大忽小,傾側動蕩,用細筆寫大字,運墨燥濕互濟,鋒勢勁銳,別具縱逸峻厲之勢,尤其第二行與第四行中,一些乾筆飛白的連綿草書,與懷素<自敘帖>十分接近,而楷、行、草書體的交互運用,顯示他能放縱能收斂的高度技巧。(撰稿/何傳馨)
釋文:緣雲覓路作清遊。身似飢鷹曉脫韝。一上怒臨飛鳥背。載盤驚天巨鰲頭。神來甲帳風飄瓦。月墮下方鐘隱樓。為問登高能賦者。陸沉誰復灘神州。登南峰絕頂。
12.元    趙孟頫
書趵突泉詩
卷 紙本 縱:33.1公分 橫:83.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趙孟頫(西元一二五四至一三二二年),字子昂,自號松雪道人,為宋宗室,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學士,死後,追封魏國公,諡文敏。
趵突泉在山東濟南市舊城西門外。趙孟頫服官濟南時,常游憩於此地。趙孟頫詩文書畫樂律無不精善,書法則篆籀分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早年學宋高宗,後取則王羲之、王獻之,末後復學李邕。是唐以後書法的集大成者,對當時及後世影響很大。
趙字以完全唯美的風格見稱。書趵突泉詩作於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十二月,為周密作鵲華秋色之頃。最晚不超過大德八年(1304)周密卒年之前。亦即四十二歲到五十一歲間的作品。元趙孟頫書趵突泉詩潤秀圓轉,這正是趙氏書風的特色,也是存世趙書中墨跡楷書罕見大字。案卷中有「右二題」,今僅存其一,可見卷前已有遺失。
釋文:趵突泉。灤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洩,歲旱不愁東海枯,雲霧潤蒸華不注,波瀾聲震大名湖。時來泉上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興孤。右二題皆濟南近郭佳處,公瑾家故齊也,遂為書此。孟頫。
13.元    楊維禎
書晚節堂詩
冊 紙本 縱:27.0公分 橫:57.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楊維禎(西元一二九六-一三七0年),浙江紹興人,字廉夫,號東維子、鐵笛道人。三十二歲及進士第,署天台尹,以狷介故,為黠吏陷,遂免官,往來蘇松一帶。然心繫國事,曾上正統辯,為時所賞,後復官,會四海兵亂,遂泯跡江浙間。晚年居松江,因其學問文章氣節而來從學者眾。其文放逸險絕,稱鐵崖體,書風亦狂怪清勁,與文風相類。
本幅為六十六歲時書,時楊氏已定居松江數載,常於齋中與友人門生瀹茗品酒,試新筆佳墨,賞題字畫。此詩即用奎章賜墨所書,下筆力透紙背,老辣之甚。本幅為元人法書冊第三幅。
釋文:晚節堂詩為竹洲仙母賦。許姥塘東余姥宅。高年七十見孤風。半生閉戶機杼老。公子讀書燈火同。大兒學仙類耽子。小兒力仕如終童。瑤池春酒介眉壽。阿母蟠桃千歲紅。至正辛丑春三月十有二日。鐵篴道人在清真之竹洲館試奎章賜墨書。
14.明    文徵明
醉翁亭記
紙本 軸 縱:53.5公分 橫:28.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徵明(西元一四七○-一五五九年),江蘇長洲人。本名壁,字徵明,後來以字代名,別號停雲生、衡山居士。詩文書畫俱工,與沈周、唐寅、仇英共稱為明四大家。其書初學宋元,後法晉唐,各種書體無一不精。
文徵明是十六世紀明代中葉蘇州畫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藝術家。在鑑賞與臨習古代書蹟上,他下了許多工夫,並從其中獲得新的創作力量。此作精整挺秀,如世人評王羲之書「鐵畫銀鉤」者,為文徵明八十二歲(一五五一)時候的小楷書,後有長跋談到當時書法上的體驗,與書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原由。歐陽修從韓愈的文章得到啟發,文徵明也希望從鑽研王羲之的書蹟中,追求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一般,冰清玉骨的質感。
15.明    王寵
自書五憶歌
卷 紙本 縱:29.3公分 橫:294.7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寵(1494-1533),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履仁,又字履吉,號雅宜山人。他的父親王貞雖然是一位商人,但好收古器物和書畫自娛。在父親的影響下,王寵和他的兄長王守都跟從文徵明(1470-1559)和蔡羽學習書法,也擅長詩文。他的書法學王獻之(344-386)、虞世南(558-638)。與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同被譽為「吳中三家」。
這件書卷是一幅行草書的作品,恣肆縱逸,神彩飛揚。王寵下筆硬挺,只有在轉筆的地方稍微圓潤一些,所以筆調硬拙峻拔。雖然這是一件今草的作品,但幾乎字字獨立,字跡又帶有章草的筆意,如書卷中的「眠」、「泰」、「裂」等字的捺筆收尾都還保存了隸書的韻致。這件書法是王寵三十五歲的作品,寫在質地堅硬的金粟山藏經紙上,更能將王寵起伏頓按、急遽有力的筆法特色表現出來,是他傳世的一件精品。
釋文:
五憶歌。有序。丙戌病暑。城居如甑。伏枕書空。游神六合。戲作五憶之歌。以解煩蒸。亦猶執熱者之思濯乎。
......
16.清    劉墉
臨閣帖行書
軸 絹本 縱:169.0公分 橫:77.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劉墉(一七一九─一八O四),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有詩文集流傳於世。劉墉的書法歷程,從早年臨習董其昌、趙孟頫書法開始,曾經學習晉、唐、宋各家作品,對顏真卿和蘇軾的體驗尤其深刻,逐漸融會成自己的面貌。
臨寫淳化閣帖是劉墉日常書課之一,除了書錄帖文之外,有時也附加跋語,略抒心得感言。這件立軸書錄閣帖第五卷智果書法,劉墉沒有字字比照原來帖文,從中摘錄部分文字,而後附記個人心得,指出閣帖主事者王著的錯誤。這件作品是譚伯羽、譚季甫先生昆仲捐贈本院收藏,依書後紀年,可知作於七十七歲,已經進入人書俱老的階段,全然劉墉自己的面貌。
釋文:
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鍾繇書。如雲鶴遊天。羣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耶。王右軍書。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王子敬書。如河朔少年。皆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羊欣書。似婢作夫人。終不似真。
此非智果書。庸人妄託。王著不能鑒闌。入官法帖中。嘉慶丙辰冬日。劉墉。
17.清    王鐸
草書
紙本
第三開 縱:28.3公分 橫:36公分
第五、六、七開均 縱:28.3公分 橫:3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王鐸(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覺斯,號嵩樵、十樵、癡僊道人,河南孟津人。 天啟二年登進士,入清官禮部尚書,官仕二朝,在政治上有負面評價。
他堅持一日臨帖,一日自由書寫,終身不易,其草書運筆有顫動的韻律,墨色變化多,從濃墨到墨將用盡的枯澀,他草書筆法依靠臂部起伏擺動,受黃庭堅、祝允明的影響,自作詩五律五首,謂「詩狂作數首」而書更狂,其作品表現出大寫意書風。
此件作品原為長卷,現已改裝成冊,第三首詩「圍城」以下十字三行,在裝裱時順序顛倒,自署書於崇禎十六年(一**三)寓孟莊山志園(在河南衛輝府蘇門山南),年五十二歲,第五首詩為是年於蘇州附近與好友相聚的紀遊之作。本幅選自《元明書翰》第六十冊。
釋文:
金山頂鴻飛閣。秋山晚更青。垂老探玄冥。漠漠朝多雨。蒼蒼夜降靈。菊醑無客醉。簫韻與猿聽。輾轉懷蕭爽。銀河展幔亭。告大次寒陽山趣。懶人山是與。長夏觸心光。已見碧桃實。空思紫草芳。輯書蛇性善。撫軫鶴音涼。勸汝勤鞅掌。白頭養石房。□煙欲行。
18.民國    齊白石
篆書五言聯
軸 紙本 縱:183.1公分 橫:45.4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齊白石(西元1863~1957年),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後更名璜,字萍生,號白石。年少學木工,善雕花。二十七歲始學書畫,詩文,篆刻。卒年九十五歲。
本幅篆書五言聯,聯文為:「群持山作壽;常與鶴同儕。」白石篆書吸取周、秦、兩漢精華,得力於「三公山碑」及「天發神讖碑」。是幅下筆穩健蒼勁,極其老辣,應為晚年之作。
本幅為蔡辰男先生捐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0:31:53编辑过]
  *.*.*.*   2008-9-13 22:45:3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7 楼
文章提交者:值班编辑21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谢谢楼主好帖,辛苦了~
中秋同乐~
  *.*.*.*   2008-9-13 22:52:5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8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宋
孟子註疏解經
外觀尺寸(高、廣)29.5x20(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x16.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漢趙 岐注 宋邢 昺疏
宋嘉泰間兩浙東路茶鹽司刋元明遞修本
傳統的經學是我國文化的源泉,歷來有不少先賢作了許多考釋注疏的工作,在印刷術尚未發明使用之前,這些經籍註疏的著作都仰賴手抄,及至五代後唐明宗時,宰相馮道始建議利用唐以來民間發明的雕版印刷術,由國子監雕梓群經。當時所刻的群經,以唐開成石經的經文為範本,再取六朝以來經注本裡的注文附入,並不及義疏,因只有經注而無義疏,所以是單注本。至於群經義疏之雕梓,約始於宋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但僅刻印義疏,不附經注文字,被稱為單疏本。由於去今久遠,加以戰亂兵燹:五代監本群經,早已不見蹤影,宋代單疏本群經,遂成為存世最早的經書出版本,然傳世絕少,有如鳳毛麟角。
單疏本群經,閱讀時需持經注本對照,甚不方便,到了南北宋交替之際,便有群經注義疏合刻本的誕生,負責出版的機構是兩浙東路茶鹽司,三山黃唐曾主其事,故稱為「黃唐本」,又因各書每半葉八行,也被稱為「八行本」。八行本群經注疏,謹守單疏本的刻書精神,內容錯誤既少,復為群經刻印史中,上承單疏本遺規,下開注疏合刻之先河,因而特別受到學界的尊崇,清代學者阮元即目為天下第一善本。
本書亦為八行本群經注疏合刻本之一,刻於宋寧宗嘉泰年間,書版元明兩代曾加以修補。全書分為十四卷,每卷並分上下。宋版原刻,點畫嚴整,字無俗體,校勘精審,元季以後修補者,字稍近匠體,不若原刻矜慎,惟尚不失出自良工之手。八行本群經傳世可考者只有六種,是本為其中之一,且筆墨精審,版式寬大爽朗,由上可見北宋監刻諸書之遺範,下足以校正後來各本之訛謬,實為稀世之珍本。
2.宋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
外觀尺寸(高、廣)34.5x22(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2x17(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晁公武 撰
趙希弁 續附
宋淳祐九年黎安朝袁州刊後代修補本
晁公武(約一一○五-一一八○),字子止,山東鉅野人,世居汴京昭德坊,遂稱昭德先生,金人南侵,舉家避亂入蜀,居嘉定(今樂山),為四川轉運使井度的屬官,井度好藏書,後全部贈送公武,連原有家藏,除其重複,有書二萬四千五百多卷,親自校讎,撰寫提要,當時公武正鎮守榮州和義郡,故名書曰﹝郡齋讀書志﹞。書分經、史、子、集四部,部下有類,每部有總論,即大序,每類有小序,列在每類第一部書的提要中,每書有提要,對作者、注疏者之爵里、時代,均有詳細的介紹,而書之內容優劣得失,亦有公正之評語,於學術源流之考訂,多精到之論,為後世整理古籍,考辨存佚 的重要依據。
原書四卷,最初刊於四川,後四川又別行晁氏門人姚應績所編二十卷本,於原書有所增益,宋理宗淳祐九年(一二九四)游鈞守衢州傳刻姚本於信安郡,是為衢州本,隔年黎安朝錄衢州本姚氏所增為(後志)二卷,又取趙希弁藏書為〔附志〕一卷,復增訂考異,合刊於袁州宜春郡,稱為袁州本,即本書是也。今止衢州本、袁州本行於世,而以袁州本為佳,因衢州本收書一千四百六十一部,袁州本前後志收書一千四百六十八部,又附志五百六十九部,袁州本不止收的書部數多於衢州本,且趙希弁〔附志〕所著錄者,兼及寧宗慶元(一一九五-一二○○)以後之書,故前人云:「袁本出而衢本可廢矣」。
是書共計七卷,前四卷為志,一、二、三卷各分上下,卷四則分上中下,卷五為附志, 亦分上下,另附後志兩卷,刊工精巧,筆法整飭,氣味古樸,彌足珍貴。
3.宋
新刊淮南鴻烈解
外觀尺寸(高、廣)26.5x16.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16x10.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淮南子〕是西漢宗室劉安招致賓客,在他主持下編著的。據〔漢書.藝文志〕云:「淮南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顏師古注曰:「內篇論道,外篇雜說」,現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說的內篇所遺。據高誘序言,「鴻」是廣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認為此書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全書內容龐雜,它將道、陰陽、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來,但主要的宗旨傾向於道家。〔漢書.藝文志〕則將它列入雜家。
〔淮南子〕一書注本,歷來均以高誘所注最為通行。此書大題次行署「太尉祭酒臣許慎記上」,可知兼採許慎之說。〔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已詳言,隋唐之時,〔淮南子〕注本皆許氏、高氏二注並列。後以許氏之注較高注簡略甚多,是而亡佚。然而就存世僅見的〔淮南子〕宋刊本而言,全都是許氏注本。當知兩宋之末,許注仍甚為流行。
〔淮南子〕宋刊本傳世甚為稀少,昔日清藏書大家黃丕烈所藏宋二十一卷小字本,是曹寅的故物,後為楊氏海源閣所得,楊氏藏書散出後,今已不知去向。今日本院所藏這一茶陵譚氏所刊的二十一卷本,可以說是﹝淮南子﹞宋刊的孤本了。此書原為民初劉世珩所藏,後由傅增湘以重金購得,再轉歸於沈氏研易樓。
4.宋
新刊校定集注杜詩
外觀尺寸(高、廣)32x22.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2.5x17.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唐 杜甫 撰
宋 曾噩等 集注
宋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廣東漕司刊本
杜甫(七一二-七七○),字子美,是唐代社會由盛轉衰時期的重要詩人,因其親身經歷安史之亂前後二十多年間的社會動盪,故其創作充滿憂國憂民、感諷時事的現實意味,號稱「詩史」,而後世尊為「詩聖」。
杜甫詩集,據〔新唐書〕著錄,原有六十卷,惟經唐末五代動亂,已大致亡佚,及至宋代,學者採殘賸者予以重新彙編,其後又囿於杜詩律切深嚴,工於用字,苦其難讀之故,因而為之作注者眾,單單宋代所刊,今日可考的傳世之本,除本帙外,就有六種之多。一曰 [杜工部集],宋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蘇州郡守王琪所刊其父王洙之編本。二曰宋黃希、黃鶴補〔千家集註杜工部詩史三十六卷〕,宋寧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刊本。三曰〔集千家註分類杜工部詩二十五卷〕,宋理宗紹定四年(一二三一)趙氏素心齋刊本。四曰〔杜工部草堂詩箋五十卷、外集一卷〕,宋寧宗時刊本。五曰〔分門集註杜工部詩二十五卷〕,宋寧宗時建安坊刻本。六曰〔門類增廣十註杜工部詩〕。由此可見宋人喜言杜詩的程度,宋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廣東漕司刊本 〔新刊校定集注杜詩〕,最早見於〔天祿琳琅書目〕著錄,惟題作〔九家集註杜詩〕,其書原藏於武英殿,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纂修四庫全書時,始檢獲並判為宋槧善本,因據以收入四庫全書,並命補入〔天祿琳琅書目〕。其書係明嘉興項氏天籟閣舊藏,後流入宮中,嘉慶二年(一七九七),燬於乾清宮大火。另乾隆嘉慶年間,黃丕烈士禮居曾別藏一殘帙,今已不知去向,又同治光緒年間歸安陸氏亦曾藏此刻殘本,殘存卷六至十一凡六卷,係鮑氏知不足齋舊藏,見於〔皕宋樓藏書志〕及〔儀顧堂續跋〕,此殘帙今歸日本「靜嘉堂」。本院所藏此帙,為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舊藏,見於瞿氏書目著錄。
此帙為長洲王世懋舊藏,後歸常熟毛褒,後又為長洲汪士鐘藏入藝芸書舍,清道光年間(一八二一-一八五○)藝芸書舍藏書散出,此本又為常熟瞿紹基所得,收入鐵琴銅劍樓,抗戰初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書遞有散出,本帙遂為滬上商人山陰沈仲濤先生購獲,藏之研易樓,後於民國六十九年捐贈本院。
5.宋
晦庵先生文集
外觀尺寸(高、廣)25x1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19x12.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朱熹 撰
宋淳熙年間福建刊本(一一七四~一一八九)
晦庵先生朱熹(西元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晚號晦翁,遯翁,滄州病叟,祖籍江西婺源,出生於福建南平,其在繼承二程(程頤、程顥)「洛學」的基礎上,又博採周敦頤、張載、邵雍等理學學派的部分思想,融入佛、道思辨哲學,從而建立南宋的「閩學」學派及完整的「朱學」思想體系,可謂為宋代理學之集大成者,其地位和對後世的影響,在中國理學的發展史上,首屈一指。
〔晦庵先生文集〕宋刊本傳世者,有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所載之宋寧宗(一一九五-一二二三)時的浙江官刊本,凡一百卷,為朱熹三子朱在編輯,寧宗年間浙江官刊,入元後書版藏於杭州西湖書院,明代以後又修補印行。其次是〔皕宋樓藏書志〕及〔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記載的宋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福建建安書院刊本,除文集一百卷外,並附王遂所輯續集十一卷及余師魯所輯別集十卷。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年),福建按察司以閩刻並校以浙本重刊朱子文集,即成現今通行的版本。本院所藏此帙刊於朱子生前,較之前述版本皆早,因未經朱子後來刪定,故所載詩文與浙閩諸本頗有異同,其中不乏前述版本未著錄之詩文,且全書字體工整,除〔天祿琳瑯續目〕僅見著錄外, 未見他書稱述,故此刻非止傳本之罕見,於保存文獻史料,亦彌足珍貴。
此本源為常熟毛氏汲古閣舊藏,後輾轉流入宮內,藏於昭仁殿,民國十一年溥儀假賞溥傑之名,遂流傳在外,抗戰初期,山陰沈仲壽先生購於滬上,密藏數十年茲後捐贈本院,使得公諸於世。
6.宋
范文正公文集
外觀尺寸(高、廣)34.5x20.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2.8x16.7(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范仲淹 撰
元天曆元年范氏歲寒堂修補本
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吳縣人。幼年喪父,勤於治學,心懷大志,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一生忠勤,主持正義,提拔人才,救濟貧困,人品事業卓絕一時。清〔四庫全書總目〕評其為人:「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古之所謂大儒者,有體有用,不過如此。」仲淹文章貫通經術,明達政體,為天下傳誦,宋時即有「文正之集,士大夫過郡者,莫不卻見」之說。
范氏著作初名[丹陽集],後人則以其諡號「文正」名其書。據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載有北宋本,惜已不可見。今所知者以南宋乾道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饒州路刊本最早,其版雖有宋淳熙嘉定遞修本傳世,但也絕少。本院所藏元天曆本〔文正公集〕,即從乾道本翻刻,由於古雅及行款與宋本無異,當年清內府編〔天祿琳瑯續目〕時,誤為乾道本。本院重編院藏善本書目時,則以書中刻工如張允、周成、章益,陳子仁諸人,皆與王文進〔文祿堂訪書記〕所著祿的元天曆本相符,因改定為元刊本。其版字體圓活,紙墨古澤,叉保存乾道本遺規,雖非宋本,並不減其身價。各書冊均有「天祿琳琅」藏書諸璽印。
7.宋
周禮疏
外觀尺寸(高、廣)30x19.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x1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漢 鄭玄 注
唐 賈公彥 疏
南宋初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刊
南宋中葉暨元明遞修本
我國群經之有雕版,始於五代。五代所刻的群經,用唐石經經文,再取六朝以來經注本裡的注文附入,並不及於義疏。群經義疏之有雕梓,約始於宋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但僅刻印義疏,不附經注文字,所以被稱為「單疏本」。單疏本去今久遠,傳世已如鳳毛麟角般的稀少,其見存者,常被藏書家尊為「寶中寶」,認為是古書中的絕世珍本。
單疏本群經,閱讀時需持經注本對照,甚不方便,到了南北宋交替之際,便有經注義疏合刻本的誕生。負責出版的機構是兩浙東茶鹽司,三山黃唐曾主持其事,故被稱為「黃唐本」,又因各書每半葉八行,又被稱為「八行本」。
八行本群經注疏合刻,據元﹝西湖書院書目﹞所載,共計十二種(無左傳注疏),另據近代學者考證,以﹝周禮疏﹞發端,因而此書在我國群經出版史上,獨具地位。此本分卷五十,與後代通行本作四十二卷者不同,是因為它依照單疏本編次的關係,而書中釋經的疏文,被直接放在經文下方,其後再接注文及釋注的疏文,保存了單疏本過渡到注疏合刻本的痕跡,在版本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而其書遞經宋元明修補,至明成化初年印行,其字跡隨時代各有不同,綜合閱覽,又可看到各時代版刻字體嬗遞的情形,是又另具一種特色。傳世八行本群經注疏,已極稀少,本院所藏此本,雖有極少數零星殘卷被收藏,但還未見到其他完整之全帙存世,這樣珍貴的秘笈孤本,書中竟無收藏印記,可供考鏡遞藏源流,甚是奇特。清初長洲何焯於康熙四十五年(一七0六)在內府曾見過此書,但﹝天祿琳琅書目﹞卻未著錄,其原因令人百思不解,不過也幸而未被選送天祿琳琅藏書中,得以逃脫嘉慶二年(一七九七)昭仁殿的大火,珍貴文物,常有神明護持,難道是真的嗎?
8.宋
儀禮要義
外觀尺寸(高、廣)29x19(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0x14(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魏了翁 撰
宋 淳祐十二年(1252)魏克愚徽州刊九經要義本
魏了翁字華父,宋邛州蒲江人,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按元方回跋了翁所著的〔周易集義〕說:「僉書樞密院事魏文靖公鶴山先生了翁華父,前乙酉歲以權工部侍郎,坐言事忤時相,謫靖州,取諸經注疏摘要為要義,又取濂洛以來諸大儒易說為周易集義六十四卷。仲子大府靜齋先生克愚明已,壬子歲以軍器監丞出知徽州,刊要集義,置於紫陽書院,至丙子歲,書院以兵興,書版盡毀。」壬子歲為宋理宗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丙子歲為宋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可知其書刊成二十多年後,書版即遭兵燹,全部亡失,故其書罕見傳世,清代大藏書家顧廣圻譽此書宋版說「真天地間第一等至寶,不徒因宋槧而珍重也」,真非虛辭。
了翁〔九經要義〕,明內府曾收藏,但到了萬曆時,已非完帙,僅存〔周易〕、〔尚書〕、〔儀禮〕、〔春秋〕四經,而此四經也互有殘缺,以〔儀禮要義〕為例,〔四庫全書〕據以著錄,但其中缺了卷三十及三十一兩卷。至於私家收藏方面,以上海宜稼堂藏有〔毛詩〕、〔儀禮〕、〔禮記〕三部為最多,後來歸豐順丁氏持敬齋,惟其中〔儀禮〕闕前六卷,〔禮記〕則缺首二卷,也不完整。丁氏所藏,因近代的動亂而散亡,已不知其所終,目前可考知者,除本院此本外,日本天理圖書館尚藏有〔毛詩要義〕一種。
本院所藏宋版〔儀禮要義〕,舊為烏程嚴元照所有,清嘉慶間為阮元購得後,進呈內府,觀其書中字體瘦勁,楮墨如新,為宋刻少見,真秘籍也。
9.宋
爾雅
外觀尺寸(高、廣)28.5x20(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3x1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晉 郭璞 注
南宋 國子監本
﹝爾雅﹞是一部字學方面的專書,原始作者為誰?自來沒有定論,宋邢昺序﹝爾雅注疏﹞說:「周公倡之於前,子夏和之於後」,而﹝四庫總目﹞卻以為「其成書在毛亨以後,大抵小學家綴緝舊文遞相增益,周公孔子皆依託之詞。」﹝四庫總目﹞的說法,似較可採信。五代之末,依唐石經刊刻儒家群經,於九經之外,加入﹝孝經﹞、﹝論語﹞及﹝爾雅﹞,宋代﹝孟子﹞一書附入群經,從此十三經確立,﹝爾雅﹞遂成為研治經學重要的一圜。
五代所刊的群經,只有經注而不及疏文,其書本早已失傳。南北宋時,國子監曾予覆刻,但傳本也絕少,據今日所知,除此本為全帙外,僅有吳縣黃氏士禮居的﹝周禮﹞及昭文張氏愛日精廬的﹝禮記﹞兩殘卷,則此本不僅是寰宇孤本,更是考見五代刻書遺規的重要證物,極具身價。按南宋時國子監所刊印的經注本,據魏了翁說是臨安府及其他州郡雕造,然後將書版送入國子監儲存,雖掛名為國子監雕梓,實則出於臨安附近地區的產物,又因其書版寬大爽朗,字大如錢,故訂之為宋刻大字本。
此本原為常熟汲古閣毛氏父子舊藏,後為清畢沅經訓堂所得。畢沅,江蘇鎮洋人,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0)狀元,累官至湖廣總督。嘉慶四年(一七九九)也就是他死後的第二年,因其在湖廣總督任內濫支軍款事發,子孫被革職,家產被沒收,此書應在其時進入內廷收藏。
10.宋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外觀尺寸(高、廣)25x15.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19x1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徐兢 撰
宋 乾道三年(1167)徐蕆江陰刊本
中國輿地志書,起源甚早,遠在商周時期,便有「職方」、「外史」等官職,專司地理文獻方面的管理及考編工作,而自晉釋法顯〔佛國記〕間世以後,外紀之書,又漸次盛行。
外記之書,是古代中國人關心並藉以瞭解境外事務的著作,現存這一方面的圖書,以宋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刊印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為最早版本。中韓由於地緣接近,雙方往來,自古頻繁,因此,中國歷史上有關韓國方面的著作不少,零星散簡之外,如〔雞林記〕、〔雞林志〕、〔雞林類事〕、〔朝鮮賦〕、〔朝鮮圖說〕、〔朝鮮志〕、〔朝鮮史略〕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專著。惟這些書或亡佚或見存,際遇各有不同,但以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內容最弘富,傳世也最久,成為今日研究古代中韓關係及交通史最珍貴的史料。
徐兢此書,完成於宋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原書圖文並全,惜遭靖康之亂而亡其圖,乾道三年其姪兒徐蕆為之首次刊印,雖無法覓得原圖,還沿用「圖經」為其書名。徐兢書自乾道後迄明中葉未見再行雕梓,明末時海鹽人鄭休仲曾據鈔本重刊,清〔四庫全書〕也據鈔本著錄,兩本偽奪脫漏極多,均非善本。清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歙縣鮑廷博據家藏鈔本及明鄭氏刊本校勘後,再予出版,將之歸入〔知不足齋叢書〕,但書中錯誤猶不免,不若乾道本之完善。乾道本此書,除本院所藏此帙外,未見尚有流傳,其書字畫端楷,雕鏤精工,真為稀世之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0:48:37编辑过]
  *.*.*.*   2008-9-13 22:53:5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9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文章提交者:值班编辑21 加帖在 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谢谢楼主好帖,辛苦了~
中秋同乐~
-------------------------
编辑21:
云淡天青,一轮明月廊照人家,时蓬中秋,三杯美酒,绕膝亲情。祝:家庭幸福,中秋节快乐!
  *.*.*.*   2008-9-13 23:10:4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0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1.宋
孔氏六帖
外觀尺寸(高、廣)26x17(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x1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孔傳 撰
宋 乾道二年(1166)韓仲道泉州刊本
孔傳,字世文,孔子四十七代孫,宋建炎初年與孔端友南渡,寓居於衢州,此書約成於其南渡之後。書仿唐白居易六帖,取唐以下詩頌銘贊並奇編典錄,區分彙聚而成,取書名曰〔六帖新書〕,但後人以其係續唐〔白氏六帖〕之作,乃更名為〔孔氏六帖〕。
孔氏此書,雜錄群籍,病者以為有失散漫,惟其書中所徵引皆唐宋以前書,墜簡遺文,往往而在,裨益考證實多,前人韓子蒼序其書說:「孔侯之書,如官家之儲材,棟榱枅栱,雲委山積,匠者得之,應手不窮,其用豈小?」是公允客觀的說法。白.孔六帖,原各自成書,分別為三十卷,南宋末年,書坊合併刊行,並變更卷數為百卷,元明以降,各家刊行者均從百卷本,於是〔唐宋白孔六帖〕合成一書,原來單行本遂不見蹤影。本院所藏宋版〔孔氏六帖〕,千百年來,尚得存在人寰,實為書林奇事。
宋版〔孔氏六帖〕,未見藏書家著錄,流傳真是稀如星鳳。此本原三十卷,今存二十九卷,書中有明文淵閣印記,而明文淵閣書目著錄此書說「一部十冊,闕」,知明內府收藏時已不全。此本後來從明內府中散出,康熙間為山西按察使宋筠所得,乾嘉時期入藏内府,〔天祿琳琅續目〕有著錄,今本十九冊,乃後代改裝。
12.宋
劉賓客文集
外觀尺寸(高、廣)23x15.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2x16.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唐 劉禹錫 撰
南宋初浙刻本
禹錫字夢得,中山人,工詩文,其文集據〔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作四0卷。北宋初年,佚去十卷,遂成三十卷。宋季常山宋次道曾裒輯其遺文,得詩四百七首,雜文二十二篇,成外集十卷,但並非完全是已佚去的十卷詩文。〔劉禹錫文集〕傳世的宋本有三部,除本院所藏此本之外,一為日本崇蘭館藏本,另一為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本。
鐵琴銅劍藏本,大題〔劉夢得文集〕,係南宋初年蜀中刻本,惜僅殘存四卷,較少受到學林重視。崇蘭館藏本民國二年(一九一三)武進董氏誦芬室曾以珂珊版予以覆印,其後商務印書館又將之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發行,流傳最廣。其本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從刻工及避宋帝諱字,考知為宋高宗時所刊雕,本院藏本則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由刻工及避宋帝諱字,推測應為紹興末年浙江地區所刊印。現存〔劉賓客文集〕最完整的這兩部宋版,雖均為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但除外集十卷,係同據宋次道輯本付梓外,文集之編次,兩本頗不相同,知非出於一源。又兩本間,文字頗多互異,而音注也各有詳略,故可互供校補,匡正所不逮之處。
本院所藏此本,原為明華夏、項篤壽所遞藏,入清後始歸內府,儲熱河行宮。民國成立,奉天、熱河行宮文物,分別遷回北平,政府成立古物陳列所專司管理,九一八事變後,華北動盪,北平古物陳列所圖書文物,遂隨故宮博物院南遷,而併入本院儲藏。
13.宋
南軒文集
外觀尺寸(高、廣)26.5x19(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2x16.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張栻 撰
宋 寧宗間(1195-1224)浙江刊本
南軒為宋張栻號。栻字敬夫,四川廣漢人,宋朱熹撰其祭文嘗稱其「家傳忠孝,學造精微。」乃一代文宗鉅儒。他的一生行誼,多可作為後世楷則。
南軒先生文集,傳世有二本,一為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的三十卷本:一為宋趙希弁〔郡齋讀書志〕附志記載的四十四卷本。前者明代陳第世善堂及清初錢謙益絳雲樓兩家藏書目錄曾載錄外,後世未見再有收藏。四十四卷本為朱熹所編定,自元代以後,遞經翻刻,流傳極廣,但宋代原刊,僅見於清初季振宜家藏,其他書目則未見著錄。季氏所藏,今不知猶否在人間,就所考得的書目,本院所藏此本,應是天壤間僅存宋槧孤本。
本院今日見藏的〔南軒文集〕,已是殘帙,共二十八卷,民初傅增湘曾用以校勘康熙間無錫華氏所刊﹝南軒文集﹞,舉出其異同說:「補卷五四山園登山五律一首,卷十一敬齋記一首,卷十道州濂溪祠堂記脫文二十四行,卷三十答陳平甫書中條答五則,其文字詳略,視世行本迥異者為潭州嶽麓書院記、經世紀年序、孟子講義序、胡子知言序各篇,其餘奪文訛字,殆不可計。」此宋刊本視存世他本差異若此之多,古籍散亡,宋本難求,此書雖為殘帙,猶彌足珍惜。
14.元
論語
外觀尺寸(高、廣)24.5x16(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0x1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魏何晏集解
元盱郡覆刊宋廖氏世綵堂本
此書卷端大題〔論語〕,而實為〔論語集解〕。關於〔論語集解〕的作者,歷來皆題為何晏一人所撰,這是以何晏為代表的一種省稱。根據書前所戴何晏奏進論語集解序,題為何晏、孫邕、鄭沖、曹羲、荀顗等五入共上。〔四庫全書總目〕及〔鄭堂讀書記〕都以為,作者題為何晏,只是說明何晏總領其事而已。
〔論語集解〕在歷代史志著錄的記載中其書名及卷數多有差異。〔隋書.經籍志〕著錄為〔集解論語〕,〔舊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著錄為「論語」,〔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為〔何晏集解〕。全書卷數宋以前諸志著錄皆為十卷,宋以後朱熹注本仍為十卷,而邢昺疏本分十卷為二十卷,至今十卷、二十卷本並行於世。
〔論語集解〕包括序和正文兩大部分。序簡單介紹了〔論語〕流傳的情況,還簡單說明了為〔論語〕作注的幾個人,最後談到自己作〔論語集解〕的目的在於「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易」。正文部分依〔論語〕的篇章,加以注解。何晏等集西漢以來諸家論語校本及孔安國、包咸、馬融、鄭玄、陳群、王肅、周生烈等名家訓解,考其得失,博採眾長,並加以新義。〔論語集解〕既是何晏等集漢魏名家論語古注編撰而成,但這些古注皆已亡佚,因此〔論語集解〕已為成今存之論語最古注本。
盱郡,或作盱江,元時屬江西建昌,則此本為元朝建昌路所刊。宋廖瑩中世綵堂所刻諸書,素為世人推重,其刊刻九經取多本校定,且加句讀。元初相臺岳氏九經即據以覆刻,此本同屬覆刻,雖不如原本精美,然校勘精審,點畫謹嚴,字無俗體,可見也並未失去本來面目。
15.元
元豐類稿
外觀尺寸(高、廣)32x21(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4x16.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曾鞏 撰
元大德八年(一二九七)丁思敬南豐刊本
曾鞏(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南豐人。平生喜藏書,多藏異本,且手自校讎,博洽冠絕於時。文章溫潤淵雅,樸茂厚重,被推為唐宋八大名家之一。據其弟曾肇所寫的行述狀說:「公未嘗著書,其所論述,皆因事而發,既歿,集其稿為〔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外集]十卷。」其 〔續稿〕及〔外集〕在宋南渡後散佚。宋開禧年間(一二○五-一二○七)建昌郡守趙汝礪等人曾多方蒐集,復編〔續稿〕四十卷,惜又燬於元初戰亂,傳世者僅〔類稿〕五十卷而已。
宋版〔元豐類稿〕今所知惟王文進〔文祿堂訪書記〕載有殘帙一卷,餘不見傳本。清內府〔天祿琳琅書目〕雖曾著錄一部宋建陽巾箱本〔南豐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但因其書燬於清嘉慶二年(一七九七)昭仁殿大火,原貌如何?無從考知。本院所藏元大德八年丁思敬南豐刊本,是今日〔元豐類稿〕全帙傳世最早之版本,書法雕工古雅,紙潤墨妙,摹印精工,實屬元刻上乘,以流傳絕罕,被視為寰宇孤帙,至珍至寶。書中有明南京戶部尚書李廷相藏書印記。
16.元
四書集義精要
外觀尺寸(高、廣)31.5x24(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8x20.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元 劉因 撰
元至順元年(1330)江浙行省刊本
劉因,保定容城人,生於宋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卒於元至元三十年(一二九三),年四十五。劉氏於南宋滅亡後,深居簡出,常愛諸葛武侯「靜以備見」的名言,乃顏其住處為「靜修」。元蘇天爵所寫的「靜修先生劉公墓表」對劉氏的一生總評說:「氣清而志豪,才高而識正,道義孚於鄉邦,風采聞於朝野。」劉因人品的高尚,受到時人的敬重,所以他所撰作的〔四書集義精要〕一書由官府出資予以精美的刊印。此書元刊本版匡高二十八.七公分,寬二十一.六公分,書版的寬大,是古書中少見的例子,而其字體,完全仿當日流行的趙孟頫體,並且極為靈活神似,可以看出參與出版的書手及刻工,都是極為優秀的人選。這部元刊本,其可貴處,不僅止於刊雕精緻而已,後世未見翻刊,流傳之稀少,更使它身價百倍。明內府曾經收藏此本,惟據明張萱〔內閣書目〕所著錄說「十三本不全。」可知為殘帙。清代修纂〔四庫全書〕時,從兩淮鹽政採進本謄錄,但也是殘本,只有二十四卷,去全書三十六卷,還差約三分之一左右。四庫館臣不因它是一部殘本,猶予收錄,必然是看重劉因著作的學術價值及愛惜善本秘笈的緣故。
本院今日所藏此本,據書中藏書印記考知為明周九松所舊藏,之後如何進入宮內,由於〔天祿琳琅書目.續目〕並無記載,故不得而知,但從各地藏書記錄上還未發現有收藏的情況,推知今日寰宇間,此書存世完整者,僅此一部,寶貴當不難想見。
17.元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
外觀尺寸(高、廣)23.5x1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0x1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元 不著撰人
元刊本
元代典章制度方面的文獻,除〔元史〕志書外,其他如〔經世大典〕、〔大元通制〕等書都已散佚,如今幸賴〔大元聖政國朝典章〕之存世,始足以供研治者之參考。其書存世最早刊本,即本院所藏之元刊本。但因書冊前後不附任何序跋,既不詳編輯者姓名,也不悉刊刻的確切時間,惟據書中所收錄的元代中央暨各地方行省檔案,止於元延祐七年(一三二0)十一月,推測其成書應為元仁宗末季或元英宗登基之後,再以書中字體判斷,應是建陽書坊所刊刻。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一書,自明以來,未見翻刊,存世元刊本,民間也未見著錄。據明〔文淵閣書目〕載有:「元典章一部,十冊,闕。」不知其是否為刻本或鈔本,但其書在萬曆年間已失傳。民間藏書家,偶見有鈔本傳世,〔千頃堂書目〕及〔述古堂書目〕所載者均為鈔本十五卷,就卷數言,不若此本六十卷遠甚。清光緒三十四年(一九0八)武進董康曾據杭州丁氏家藏鈔本,刻於北京法律學堂,惜錯誤脫漏顛倒之處極多,不堪卒讀,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新會陳垣先生乃據本院所藏此本以校董氏所刊,得其偽謬達一萬二千餘條,知本院所藏此本,非僅孤本秘笈而已,亦為傳世此書之最善本。
18.元
宣和畫譜
外觀尺寸(高、廣)25x16(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0x1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宋 不著撰人
元大德六年(1302)吳文貴杭州刊本
這是一部記載宋徽宗時期內府藏畫的譜錄,也是我國藏畫專書的原始。全書分: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菜等十門,釐為二十卷,收晉至宋畫家二三一人,畫六三九六軸,其中卷十二山水門第三,還曾及於日本國的畫。書成於宣和二年(一一二0),作者已無法詳考,推測是臣下修纂,進呈乙覽後,再經過宋徽宗筆削點定,所以雖雜出眾手,但全書辭氣如一。
〔宣和畫譜〕的出版,約在宋高宗時代,以後宋朝未聞有他刻。元大德六年(一三0二)吳氏杭州刊本是此書第二次刊印,明嘉靖十九年(一五四0)楊慎第三次刊印,崇禎間(一六二八-一**三)毛晉汲古閣收入〔津逮秘書〕中梓行,清張海鵬又將之收進〔學津討原〕叢書裡,所以此書約經過了五次的刊行。宋高宗時的板本,早已失傳,元大德本,除本院所藏外,未見其他處所有收藏的記錄,因而此本不僅成為傳世〔宣和畫譜〕最早的版本,也獨具校勘上的珍貴身價。至於此本何時進入清宮內府,由於〔天祿琳琅書目.續目〕均無著錄,不得詳知,但從書上的藏書印記可以考見曾經趙彥和、陸治、孫克弘、王時敏、顧湄等明清兩代名畫家及藏書家的珍藏及鑒賞。
19.明
永樂大典
外觀尺寸(高、廣)50.5x30(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34.5x2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明 解縉等撰
明 嘉靖、隆慶間內府重寫本
〔永樂大典〕是明代的一部規模宏大的類書。永樂元年(一四○三)明成祖為了整理歷代典籍,命翰林學士解縉等人編修一部類書,次年成書,定名〔文獻大成〕。但成祖以所纂尚多未備,內容簡略,復命姚廣孝和解縉等共同監修,重行纂編,於永樂六年(一四○八)完成,改稱〔永樂大典〕。全書正文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和目錄六十卷,裝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
此部書收錄我國宋元以前重要的圖書文獻有七、八千種之多,內容包括經、史、子、集、釋藏、道經、戲劇、工技、農藝等各方面資料,采掇搜羅,極為浩博,且多世所不經見之書,明代之前大量秘籍佚文,藉此以傳。
此部書採「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繫事」的編輯體例,以〔洪武正韻〕為綱,按韻分列單字,每字先注明其音義,次錄各韻書、字書的反切與解說,再備錄楷、篆、隸各體,然後彙輯與此字有關的各種資料,並依次抄錄。單字注解中的書名和作者名,全用紅字寫出,極為醒目。尤其可貴之處,在單字下所引各項材料,完全據原書整部、整篇或整段,全文錄入,一字不改,因而保存了許多古書的原來面目。就其體例而言,此部書實兼有字書、韻書、類書之綜合功用。
此部書自編成後,原擬複寫刊刻,因工費浩繁而罷,因而只有寫本流傳。嘉靖年間,皇宮失火,此部巨帙,差一點付之一炬,因此明世宗命人照永樂原本摹寫副本一部,並將正本存放文淵閣,副本存於皇史宬。然而因受兵燹之累,正本大約在明亡之時全部被毀,副本在明清易代之際始有散佚,其後又陸續散失不少,至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大部份書籍遭焚毀,劫後所存之書籍又被英、美、德、俄等列強所劫奪。如今全書幸存的僅三百餘冊,約為原數的百分之三。 目前定這些書籍散藏於世界各地,本院則獨有六十二冊之多。
20.清
四庫全書
外觀尺寸(高、廣)31.8x21(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2.4x15.4(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乾隆敕修清紀昀等奉敕編
清乾隆間寫文淵閣本
我國歷朝均以訪求典籍、編纂圖書,做為稽古右文的表徵。清初修纂〔四庫全書〕亦是此一優良傳統的延續。
〔四庫全書〕網羅歷代的重要典籍三千四百餘種,分裝成三萬六千餘冊,其內容分成經、史、子、集四部,部以下再分許多類。全書所用底本有採進本、內府本、敕撰本、通行本、進呈本、〔永樂大典〕本等,館臣逐一鑒別,擇其善本,並加以考證,體現了我國文獻整理、校讎嚴謹的傳統。
〔四庫全書〕的編纂,緣起於〔永樂大典〕的校 輯。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初,詔令各省採進圖書,並開四庫全書館,至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大體完成了修纂工作,先後十五年間,動員文人學士三千八百餘人,先後鈔成七部。分貯故宮大內〔文淵閣〕、瀋陽故宮〔文溯閣〕、熱河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圓明園〔文源閣〕、鎮江金山寺〔文宗閣〕、揚州大觀堂〔文匯閣〕、以及杭州聖因寺〔文瀾 閣〕,加上翰林院的底本一部。但是經歷不到二百 年,就已經三部(文源、文宗、文匯三閣)全燬,一部(文瀾閣)殘缺,翰林院底本也散佚殆盡。現存本院的一部文淵閣本,收書三千四百七十一種,全書有三萬六千三百八十一冊,七萬九千三百餘卷,比傳存的文溯,文津兩閣本軼出甚多,是存世最為完備、也最為精美的一部。
21.清
皇清職貢圖九卷附諸臣恭和詩二卷
外觀尺寸(高、廣)29x18(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0x13.5(公分)
[UPLOAD=jpg]UploadFile/2008-9/200891323855587.jpg[/upload
]
清 傅恆等奉敕撰
清嘉慶十年武英殿刊本
《皇清職貢圖》,九卷,清傅恒、董誥等纂,門慶安等繪。全書依地區編排,卷為一域外,如朝鮮、琉球、安南、英吉利、法蘭西等地區;卷二為西藏、伊犁、哈薩克地區;卷三為關東、福建、湖南、臺灣地區;卷四為廣東、廣西地區;卷五為甘肅地區;卷六為四川地區;卷七為雲南一帶;卷八為貴州地區;卷九是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後所續補增繪之圖,又另於嘉慶十年(一八○五),卷九末又再增補「越南國夷官」、「越南國夷婦」、「越南國行人」、「越南國夷人」、「越南國夷婦」五幅。總共繪製三百種不同的民族與地區之人物圖像,每一種圖像皆描繪男、女二幅,共計約六百幅。每幅圖繪之後,皆附有文字說明,文詞淺顯易懂,簡要地介紹此民族與清王朝的關係,以及當地的風土民情。
由於本書是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乾隆皇帝下令各地總督、巡撫將其管轄境內不同民族,及與清王朝有來往的國家之民族,描繪各民族的衣冠形貌,因而所繪圖像以描寫外形為主,並且注重對人物表情的刻畫。且書中記載都為作者親眼所見,故為真實可信的風土地理類著作。
傅恆,字春和,姓富察氏,滿鑲黃旗人,清高宗皇后的弟弟,生年不詳,卒於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傅恆在乾隆時期歷任戶部、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加太子太傅。曾督師指揮大金川之戰,並參與籌劃平定準噶爾部的戰爭,封一等公,因此擔任《欽定平定準噶爾方略》總裁。曾奉命仿漢字篆體製成滿文篆字,共三十二體,並將《御製盛京賦》用滿文篆字繕寫,作為滿文篆字的標準樣本。另外還主編了多種重要的辭典類工具書,如多民族文字合璧的歷史地理學詞典《西域同文志》、大型分類滿漢辭典《御製增訂清文鑑》和滿漢合璧《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可見傅恆對滿漢對譯工作有重大的貢獻。
董誥,字雅倫,號蔗林,浙江富陽人,生於乾隆五年(一七四○),卒於嘉慶二十三年(一八一八)。乾隆年進士,累官至內閣學士,擔任四庫館副總裁。善於繪畫。著有《滿洲源流考》、《高宗實錄》等書。
門慶安,生卒年不詳,監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0:57:16编辑过]
  *.*.*.*   2008-9-13 23:17:08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1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清    不著撰人
滿文原檔
每冊規格不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滿洲努爾哈齊為文書往來及記注政事的需要,命巴克什額爾德尼等人以蒙古字母為基礎,結合女真語音,而創製了滿文,這種由蒙文脫胎而來的初期滿文,是沒有圈點的滿文,叫做老滿文。天聰六年(一六三二),皇太極命巴克什達海將老滿文在字旁加置圈點,使滿文的語音、形體更臻完善,這種加置圈點的滿文,叫做新滿文。本院珍藏滿文檔案相當豐富,其中滿文原檔,共四十巨冊,清太祖朝與太宗朝各佔二十冊,記事始自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三月至清太宗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十二月止。所使用的紙張,主要為明朝舊公文紙和高麗箋紙。書寫的文字,有蒙文、無圈點老滿文、半加圈點過渡期滿文,完全加圈點新滿文,是研究滿族先世發祥傳說、八旗制度、社會習俗、經濟生活、部族發展、對外關係及明清交涉的直接史料,也是探討滿文由舊變新的珍貴語文資料,滿文原檔就是滿族入關前的重要秘籍。
2.清    不著撰人
起居注冊
黃綾本 縱:29.5公分 橫:18.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起居注官記載帝王言行的檔冊,叫做起居注冊,是一種類似日記體的史料。其體例起源很早,周代已設左史、右史之職,漢武帝有禁中起居注,唐代有創業起居注。清康熙十年(一六七一)在太和門西廊設起居注館,起居注官以日講官兼攝,屬翰林院。本院典藏清代歷朝起居注冊,包含滿文本與漢文本兩種。康熙朝每月一冊,全年共十二冊,閏月增一冊,雍正朝以降,每月增為二冊,全年共二十四冊,閏月增二冊。凡逢朝會、御門聽政、有事郊廟、外藩入朝、大閱校射、勾決重囚,起居注官都分日侍直。凡謁陵、校獵、駐蹕、巡狩,起居注官都須扈從。記注體例,先載起居,次載諭旨,其次載題奏事件,再次記載官員引見。起居注中還有內記注一種,所載為皇帝御殿、詣宮、請安、賜宴、進膳、赴園、巡幸、拈香、駐驆、行圍、觀看燈火等活動。起居注冊記載的範圍極為廣泛,內容也很詳盡,可補其他官書的不足,探討清代史實,起居注冊提供了許多珍貴的直接史料。
3.清    不著撰人
藏文滿文大藏經
滿文大藏經
縱:25公分 橫:74公分 每函高度不等
康熙藏文大藏經
縱:33公分 橫:87.5公分 每函高度不等
乾隆藏文大藏經
縱:28.4公分 橫:75.7公分 每函高度不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佛教歷經二千餘年的傳佈,久已成為世界性的宗教,藏文、滿文佛經的翻譯,不僅保存了我國少數民族的語文及思想,同時也有助於東方文化的保存,是舉世罕見的珍貴史料。本院典藏清康熙、乾隆兩朝藏文大藏經共一二二函,乾隆朝內府木刻朱印滿文本大藏經共三十二函,合計共一五四函。每函經篋,由經葉、經板、經衣所組成。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的經葉,正反兩面,以金泥正楷書寫,每函自三百葉至五百葉不等,經葉依序疊放後,在邊圍即呈現金泥彩繪的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腸八吉祥圖案。經板分為內外兩層,外層上下各一塊紅漆木質經板,其正面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個梵文金字。內層上下各一塊深藍木質經板,頂塊反面塑有頂禮佛、頂禮法、頂禮僧的梵藏對照金字,兩側各繪佛像一尊。頂塊正面依次有白、藍、綠、紅、黃五色絲綢,各繡有梵藏字母及八吉祥圖案,底塊經板有彩繪的五尊佛像。內外兩層經板將經葉含夾以後,以絲質經索綑紮,並附上白色哈達,然後以黃綾經衣包裹,就成了完整一函的經篋。
4.清    不著撰人
宮中檔奏摺
縱:20.2公分 橫:70.0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初文書,沿用明代的本章制度,例行公事,使用題本,個人私事,使用奏本。康熙中葉以來,將奏本因革損益以後,開始採行奏摺制度。奏摺內容,不受公私事件的限制,文武大員對於地方利弊,施政得失,民情風俗,無論鉅細,凡有聞見,必須據實奏聞,各報各的,彼此不能相商。奏摺繕畢,裝入封套內密封,外包黃紙,貯於摺匣後加鎖,並裝墊黃褥,外用黃紬袱包裹。其摺匣、鑰匙,俱由內廷頒賜,摺匣損壞時,必須連同鑰匙繳還內廷,奏請更換。若摺匣不敷使用,內廷尚未添發時,可以使用夾板綑縛。以綾幅包裹。如有緊急公事,奏摺可由驛站馳遞,其餘事件,雖係督撫,亦不得擅動驛馬,只能交由千總、把總或親信家丁齎遞入京,交由宮門奏事人員進呈御覽,不經通政司轉呈,機密簡便。皇帝親手批諭後發還原奏人,不假手於人。御批奏摺繳回內廷後,貯存於宮中懋勤殿等處,因其置放宮中,後人遂習稱奏摺為宮中檔。本院現藏宮中檔歷朝滿漢文奏摺共約十五萬八千餘件,都是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5.
史館檔傳稿與傳包
右下 縱:24.5公分 橫:22公分
左下 縱:27公分 橫:17.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0),設國史館於東華門內,屬翰林院,是常設修史機構。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國務院呈准於國史館舊址設清史館,史館中所徵集的各處檔案,後來多歸故宮博物院。本院現藏史館檔,包含清代國史館及民初清史館紀、志、表、傳的各種稿本及黃綾定本,其中國史館歷朝本紀及列傳,除漢文本外,還有滿文本。國史館傳包的內容,除傳稿外,還保存當時為纂修列傳而咨取或摘鈔的各種傳記資料,例如事蹟冊、事實清冊、出身清冊、政績冊、履歷單、經歷冊、戰功冊、節略冊、碑銘冊、籍貫冊、課卷冊、旗分姓名冊、八旗圖片、忠孝錄、片文、咨文、奏稿、年譜、文集、行述等等,史料豐富,可信度亦高,館中修史諸臣排比考訂官私資料後,列事作傳,年經月緯,敘列事蹟,彙編成冊,然後仍將各種傳記資料,與列傳稿本,包封一處,而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原始傳記資料。從清代國史館及民初史館所纂修的史書,有助於了解清代及民初的史學發展,從許多歷史人物的記載,可以顯露出一個時代的社會特徵。
6.清    不著撰人
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
縱:63公分 橫:77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原文附注:「天下之圖,如今司空輿地圖也。」輿地圖,習稱輿圖,亦即地圖。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巨幅台灣輿圖,包括:《台灣略圖》二幅、《台灣地圖》、《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各一幅。其中《台灣略圖》滿 、漢文箋注各一幅,俱係紙本墨繪,縱一二七公分,橫一二三公分。圖中所繪者限於台南鹿耳門港航道、赤磡城及承天府一帶地形圖。原圖箋注因有「偽藩」等字樣,所繪安平鎮亦標明「世子鄭經在內」。據此可以推知《台灣略圖》繪製時間的下限當在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以前。本件為院藏《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縱六三公分,橫七七二公分,圖像式紙本彩繪。圖例方位:前西,後東,左北,右南,北起雞籠社,南迄沙馬磯頭,凡山川、港灣、河流、島嶼、沙洲、縣城、衙署、廟宇、砲台等,俱逐一標明,南詳北略。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建彰化縣治於半線。十二年﹙一七三四﹚,彰化縣城環植刺竹。原圖標明彰化縣名,但未築城植竹,可以推知原圖確係雍正十二、三年以前繪製的台灣彩繪古地圖。院藏《台灣地圖》一幅,縱四六公分,橫六六七公分,圖像式紙本彩繪。原圖彰化縣城繪明環植刺竹。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十一月初二日,諸羅縣改稱嘉義縣,原圖仍作諸羅縣,可以推知現藏《台灣地圖》的繪製時間是在乾隆年間,其上限在乾隆元年﹙一七三六﹚,下限年代當在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現藏各種台灣古地圖,雖然詳略不同,但對台灣歷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7.清    郎世寧等
軍機處檔─得勝圖銅版畫
縱:56公分 橫:89.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雍正年間,因用兵西北,經戶部設立軍需房,軍機處就是由軍需房沿革而來。乾隆年間以降,軍機處職掌日益擴大,不僅辦理軍務,舉凡內政外交,莫不總攬,於是逐漸取代內閣的職權。軍機處為便於查考舊案,例須將經辦文移抄錄歸檔。國立故宮博物院現藏軍機處檔,主要分為檔冊與月摺包兩大類,其中月摺包內含有頗多乾隆年間製作銅版畫的珍貴資料。銅版畫是起源於歐洲的一種版畫,其製作方法,是在光滑平整的銅版上先塗抹一層防止腐蝕的蠟,然後用刀或針刻劃出畫面的形象,再用酸性的腐蝕液腐蝕,經過刻劃的地方,形成凹線,在凹線內填入油墨,經過壓印機將油墨刷印在紙上,其成品就是銅版畫,線條細 密,具有獨特的風格。隨著耶穌會士在清朝宮廷供職,銅版畫藝術形式亦為內府所採用。乾隆年間,開始以銅版畫藝術形式表現歷史事件,製作了一系列描繪征戰的組畫,得勝圖就是其中描繪平定準噶爾及回部的銅版畫,共計十六幅,由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豪、安得義四人起稿,丁觀鵬等人用宣紙依照原稿著色,交由軍機處發往粵海關,寄往法國巴黎雕刻,由著名雕版名手柯升(C. N.Cochin)承辦。自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造辦處傳辦銅版畫,至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銅版純刻刷即告竣,前後歷時十年之久。本件為格登鄂拉斫營圖,縱五六公分,橫八九.五公分。銅版鏤刻,功夫細緻,洋紙刷印,所用油墨,是從葡萄酒渣練成的顏料,陰陽配合,光潔均勻,富於立體感。得勝圖銅版畫融合東西繪畫風格,成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8.清乾隆
暹羅國金葉表
金葉表文:28.5x16.3cm 、螺鈿表盒:17.5cm ×28.5cm x 26cm、龍紋蜜腊封泥、金絲線織囊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這是一件裝楨極為講究的暹羅國金葉表,稱之為「表」,是沿襲清朝藩屬國致皇帝文書的稱謂,當然暹羅國王是否認同這種踞下敬上的國際關係,則有待於對表文的解讀。根據院藏暹羅國王鄭昭的一件貢單記載,鄭昭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五月二十六日遣使入貢,貢單中有金葉表一張、公象一隻、母象一隻,另有沉香、龍涎香、金剛鑽、西洋毯、孔雀毛、翠皮、象牙、犀角、降真香、檀香、白膠香、樟腦、蓽橃、白荳蔻、籐黃、大楓子、烏木、桂皮、蜂蜜皮、蘇木等,明白載入貢單;除上列正貢外,鄭昭另備有重禮:公象一隻、犀角一担、象牙一百担、洋錫三百担、籐黃一百担、胡椒三千担、蘇木一千担等,因恐踰越貢例,不敢列入正貢。一般認為這件金葉表便是鄭昭所上,鄭昭因擊退了入侵的緬甸軍,被推舉為暹羅國君長;初掌國政,為爭取宗主國的承認,鞏固政治地位,故備厚禮入貢請封。根據內務府「活計檔」的記錄,清宮經常鎔化金葉表以作它用,因此被保留下來的不多,本院所藏的這件「暹羅國金葉表」便顯得十分珍貴了。
9.清同治    不著撰人
詔書─同治親政詔
縱:84公分 橫:410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制凡國家重大事件或隆重慶典,都要由皇帝頒布「詔書」,詔告天下臣民知曉。然而,什麼是國家重大事件呢?例如皇帝登基、大婚、親政、賓天、入承大統、維新、立憲、重大災變等,都要「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詔書的擬寫,有一定的格式,起首句必然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結尾語為「布告天下,咸使聞知」或「布告中外,咸使聞知」,中間則敘述詔告天下事件的內容。詔書由內閣擬稿,經大學士定稿進呈,皇帝批閱後,以滿、漢兩種文體,墨筆楷書,寫在大幅黃紙上,漢文由右至左,滿文由左至右,中間及紙張接縫處鈴「皇帝之寶」璽。製作完成後的詔書稱為「詔黃」,以極其隆重而繁複的禮儀,送至天安門城樓上宣讀,象徵著布告天下。宣詔禮成,由禮部接詔,立即謄寫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驛道分送各地,再由地方官員接詔、宣詔,層層下達,以達「布告天下,咸使知之」的目的。謄寫的詔書,稱為「謄黃」,雕板印刷的詔書,稱為「搨黃」。
這是謄黃本「同治皇帝親政詔」。同治皇帝雖於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繼位,但因年僅六歲,故由兩宮太后慈安與慈禧垂簾聽政,十一年後方始親政,這是他親政時詔告天下的歷史文書,詔書中以較小字體開列親政德政,讓天下臣民共享承平。全幅縱410公分,高84公分,滿漢對照,是清代詔書的標準形式。
10.清光緒
國書─清廷致法國國書
縱:34.5公分 橫:26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國書是國家元首代表本國政府致書於他國元首的一種文書,用於國際交涉時,由特派專使遞送:用於公使赴任卸任時,則由公使晉見駐在國元首 時呈遞。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國書,包括:英、法、俄、比、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羅馬教廷、韓、安南、緬甸、暹羅等國。清廷經過中英鴉片之役及英法聯軍之役以後,為適應新的形勢,開始改變對外態度。同治九年(一八七○),天津教案發生後,清廷派三口通商大臣兵部左侍郎崇厚出使法國,以示和好。光緒 元年(一八七五),命候補侍郎郭嵩燾充出使英國大臣。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命侍講許景澄出使法、德、意、和、奧五國大臣。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二月,命五大臣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紹英分赴東西洋各國考察政治。同年八月二十六日(西曆九月二十四日)十時,革命黨人吳樾炸五大臣於北京正陽門火車站,傷載澤、紹英,吳樾以身殉,五大臣行期延後,所攜國書,亦繳回朝廷。九月二十八日(西曆十月二十六日),清廷改派山東布政使尚其亨、順天府丞李盛鐸,會同載澤、戴鴻慈、端方,前往各國考察政治。本件係清廷致法國國書,橫二六九公分,縱三四.五公分,用滿漢文對照繕寫,滿文在左,由左而右,漢文在右,由右而左,俱直行書寫,並鈐有印璽,由署兵部左侍郎徐世昌、鎮國公載澤、商 部左丞紹英聯銜呈遞,以示親仁善鄰、參觀互證之意。國書為冊頁式,外裝雙龍盤珠封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1:02:57编辑过]
  *.*.*.*   2008-9-13 23:25:4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2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大汶口文化晚期
白陶鬶
高 29.5公分,高 21.6公分,最寬 16.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白陶是用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鋁的泥土燒製的陶器。大汶口文化的陶藝家,用泥土塑造一隻抽象的,引頸鳴啼的鳥兒;然而,它卻是可以盛裝美酒的容器。(撰稿:鄧淑蘋)
2.山東龍山文化
黑陶高足杯
高24公分,口徑11公分,足俓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龍山文化時,發展輪製拉胚技術,可製作很薄的、甚至還可鏤雕圖案的陶器,又可稱為「蛋殼陶」。在窯中用最後加碳或封閉空氣入口等方法,讓窯中產生滲碳作用而燒製出黑陶。(撰稿:鄧淑蘋)
3.戰國至漢
繭形壺
高32公分,腹圍98.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黑陶,器身作蠶繭形,器外飾以多組平行線紋,行間刻有清乾隆皇帝所賦之詩文90字。器作貯酒用。 (撰稿:楊美莉)
4.北宋
汝窯 蓮花式溫碗
高10.4公分,口徑16.2公分,足徑8.1公分, 深7.6公分,重465公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碗呈十瓣蓮花式,碗腹壁稍呈圓弧,直口稍斂,口緣花瓣流暢貫連,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勻,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藍,有細開片。全器滿釉,圈足內底以五支釘墊燒,支釘點極細,支釘痕胎土呈灰黃色。(撰稿:蔡玫芬)
5.北宋
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
高6.9公分,橫23公分,縱16.4公分,口徑 23 公分,足徑 19.3X12.9 公分,重670 公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橢圓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邊稜,四雲頭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體滿佈天青釉,極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口緣與稜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支釘痕,略見米黃胎色。全器釉面純潔無紋片,此種傳世稀少,溫潤素雅的色澤,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過天青的寧靜開朗的美感。(撰稿:蔡和璧)
6.北宋
定窯 白瓷嬰兒枕
高18.8公分,底徑31*13.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瓷枕在唐朝時,一般可見到的有三彩、褐釉、黑釉、長沙銅官窯等釉色,而造型則有睡枕及脈枕等。到了宋朝,瓷枕造型更是多樣化,特別是陪葬用者,器型增大、樣式與紋飾都以含有寓意者為取。此件嬰兒枕應為日常生活用品。造型活潑可愛,健康兒穿著衫褲及套上有花紋的錦緞長背心(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一件造型相同,但背心則素無花紋),趴在錦墊上,雙腳往後交叉,一副悠哉狀,令人疼愛。此枕以前、後模壓製而成,再以刀剔刻臉部五官及衣著線條,使其表情更生動明確。器底平整,左右挖有二小圓洞,這是為避免燒造時因密閉的器內,空氣熱漲而爆裂。釉牙白略帶灰。定窯在燒造時因以煤炭為燃料,窯內為氧化燄氣氛而使釉色泛黃略帶灰。在器底有幾處流釉現象,此即文人們所形容的「淚痕」。此件器底刻有乾隆癸已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春之御題詩款。(撰稿:蔡和璧)
7.南宋
官窯 青瓷葵花式洗
高9.3公分,徑16*16.9公分,重1069公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本件粧奩盒,一向稱為「洗」,全器六瓣葵花式,自壁至頂面皆曲突有致,頂面依瓣稜浮雕出凹弧壁深斜入中心的小圓底,有如一朵伸展的花朵。粉青的厚釉,色澤溫潤勻淨,積釉處色碧,釉薄處略呈粉褐色;開片稀疏而長,色淺淡。壁牆落地為足圈,足緣呈暗褐色。(撰稿:蔡玫芬)
8.南宋
龍泉窯 青瓷鳳耳瓶
高25.5公分,口徑9.4公分,足徑9.6公分,重1270公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盤口,直頸、直腹形成二階式的瓶身,在直頸的雙側加上雙鳳或雙龍耳,這種造形在宋朝始有之。頸與腹成二階段平直線,呈現的是最為平實無奇的線條,但也是最紮實穩定的組合。在頸部配上由模合成型的半身立體而華麗的雙鳳耳,以盤口作為視線的重點,盤口外緣略凸銳,盤面積釉厚,呈現出靈巧而豐潤的盤口面,使它顯出無比穩重與尊貴的格調。這種造型有各種大小不同尺寸,由宋一直到明初都陸續地燒造著,唯以宋朝在造型與釉色最為精美。(撰稿:蔡和璧)
9.元
鈞窯 天藍紫斑如意枕
高13.4公分,面最長30.8公分,面最寬19.7公分,底最長28公分,底最寬1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枕形作如意狀。周壁前低後高,枕面中心略凹,平底,底刻清高宗乾隆皇帝御製詩,從詩末丙申年署款,得知詩作完成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兩側周壁各有一葫蘆形開孔,器內中空,胎骨厚重。全器罩施天藍色濃釉,施釉至枕身底部,近底處積垂厚釉。枕面周邊釉薄處出現一周褐色邊,器面開大紋片,天藍底釉上並且浮現由銅紅元素所構成的紫紅色彩斑,圖案自然成趣,或作圈點狀,或形似變形蟲,不禁令人對釉彩的變化感到驚奇。枕身周壁椶眼十分明顯,露胎處皆呈褐色。如意形枕在宋朝時已經出現,有三彩及白地刻花等作品傳世,乾隆皇帝賞鑑此枕時也以為「是枕猶北宋」,並且大有睹物思古的想法。然而,比對傳世所見如意形枕,發現「天藍紫斑如意枕」成形的線條較宋代作品更為簡潔、利落,其刻意突出枕面尖端的作法,也讓如意形枕縱向加長、橫向縮短,似有往正方形發展的趨勢。而此或是元代如意枕有別於宋代的作法。(撰稿:余佩瑾)
10.元
哥窯 高足碗
高 10公分,口徑 13.2公分,足徑 4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高圈足碗,碗體寬廣,撇口、弧形壁;圈足瘦高,上窄下寬。全器施米色青釉,表層泛灰白,釉面滿佈清晰的開片;黑色線紋間淺褐細線,具傳世哥窯所謂「金絲鐵線」的釉色特徵。口緣釉薄呈黯褐色。高足裡釉色稍青,製作的輪痕明顯。足緣平削無釉,剝落處露灰黑胎。 「哥窯」是一種淡色青瓷,開片多而細碎,有「碎器」之稱,一般認為是仿官窯系列的作品,也可能出自龍泉窯。不過直到元末才有文獻紀錄這個窯名,可能是其盛行期。 高足杯、碗大量出現於元代﹐足瘦高﹐宜於擎拿;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書有詩句,暗示其為酒器的用途。從版畫看來,高足碗類型的器皿也是桌上盛放果子、饅頭等的容器;有的捧果子的侍者手上所執容器也作高足碗式。元代墓葬或窖藏所出土的高足碗數量甚多﹐而這件具宋代傳統的的官窯或龍泉窯系列釉色的青瓷,竟也燒成馬上民族習用的器形﹐正可見外來用器習慣在元代統治期間已快速的風行各地﹐並影響而成為後來明代官窯瓷器中一種重要的造形。(撰稿:蔡玫芬)
11.明永樂
青花人物扁壺
高 29.7公分,口徑 3.6公分,足長 12.0公分,足寬 8.0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圓口,細直頸,溜肩,扁圓腹,橢圓足,平底微凹,頸附雙如意弓形耳。頸畫蕉葉紋一周,上下加飾青線七道,肩及底邊各畫仰覆蓮瓣紋一周,腹部主紋則繪山水園景,一面三人,一面二人,各持樂器,歌舞其間;樂人面貌、服飾皆異族相。青花濃重,多處帶褐綠及鐵褐疵斑,斑處微下陷。白釉泛青,耳邊聚釉處則顯湖綠色。胎骨勻輕,質堅細膩,胎釉一線呈淺橘色。 扁壺又稱抱月瓶,其型制仿自中東,但裝飾紋卻為中國式樣,山水風景畫的繪法為傳統水墨形式,只是人物為外邦異族。明代永樂開始,青花瓷器裝飾擺脫了元代繁複細密手法,注重留白的視覺效果,白地青花更顯其清麗風格,世稱明代官窯「永樂人少」,此為永樂官窯中無論釉色、繪畫都極為精妙的一幅山水人物圖畫。
12.明宣德
寶石紅僧帽壺
通蓋高19.2公分,口徑長16.1公分,口徑寬11.2公分,足徑7.6公分,深16.6公分,重880公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壺口沿呈三階漸高邊,形似僧伽帽,故名。尖流,扁把,把兩端刻如意形飾,一端貼於腹間,一端貼於帽沿並有突棱豎起與口沿平立。直頸,碩腹,圈足,附寶珠鈕蓋,蓋面三層呈傘狀,一邊有繫孔,一邊凸出與流口密合。器外通體施紅釉,釉色鮮紅並帶類似橘皮上的針孔氣泡眼,口、足、帽沿邊等出筋處,呈現白邊,內部及底白釉泛青。胎骨勻細,圈足露胎,細膩潔白,間帶鐵質斑點。器無款,底刻乾隆御製詩:「宣德年中製,大和齋裡藏。撫摩欽手澤,吟詠識心傷。潤透硃砂釉,盛宜沆瀣漿。如云僧帽式,真幻定誰常。」「乾隆乙未仲春御題」鈐印二:「古香」「太璞」。另僧帽壺座上亦刻有「雍邸清玩」款識,可見其受雍正、乾隆兩位皇帝的賞愛。宣德寶石紅為世所稱,口、足或轉折棱邊常見留一道「燈草邊」白邊,為紅釉普見現象。寶石紅僧帽壺,深受清宮帝后喜愛,清佚名畫「胤禛妃行樂圖」之四幅中,雍正妃傍的立櫃格上即置有寶石紅僧帽壺,與其他青銅器、汝官窯等器陳列一起,其珍貴可想而知。(撰稿:廖寶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1:09:53编辑过]
  *.*.*.*   2008-9-13 23:44:5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3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3.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
高4公分,口徑8.3公分,足徑 3.7 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器作侈口,淺弧形壁,淺圈足,器表彩繪兩組子母雞圖。圖中公雞、母雞率領小雞覓食於野地,母雞低頭欲啄蟲,小雞展翅雀躍,即使在細小如斯的畫面中,依然令人感受到溫馨可愛的情境。又,畫中的牡丹、蘭草與湖石恰如其分的隔開兩組圖案,杯內純白無紋飾,底以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楷款,款識之外並加畫雙方圈。此足以傳達天倫和樂的子母雞圖,或因帝王的喜愛而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故至晚明無不以為「成窯雞缸杯,為酒器之最」。以及明神宗萬曆皇帝桌上之成化雞杯「值錢十萬」之說,遂不逕而走。(撰稿:余佩瑾)
14.明晚期
嬌黃錐拱獸面紋鼎
高 16.8公分,口徑 13.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圓鼎式爐身,口沿飾雙立耳,底接管狀三足,足壁飾泥條。通體罩施嬌黃色釉,釉質透亮,側視微現五彩光澤。爐身前後兩面劃獸面紋,間飾以金錢紋和朵花,底刻「周丹泉造」四字楷款,為本院典藏唯一刻有周丹泉款識的作品。周丹泉活躍於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善仿古瓷,能以奇木造器,同時匠心獨具也能疊石造園。據說嘉靖末年,周丹泉曾仿作一件定窯鼎爐,引起收藏界的騷動。據《韻石齋筆談》的記載,仿造之前,周丹泉先「以手度者再」,再以「片楮」摹花紋,燒造出來的成品竟與原作無纖毫差別。讓藏家唐鶴徵嘆服之餘,以「四十金」作為代價,買下偽作,作為收藏的「副本」。足見周丹泉技妙入神及其影響的層面。
15.清康熙
寶石紅觀音尊
高 25.6公分,口徑 7.3公分,足徑 11.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撫郎廷極奉派前往景德鎮御窯廠管理燒造事宜,生產的瓷器中有一種遙仿自宣德的紅釉器,色澤鮮豔,特別引人注目。因是郎廷極監造之下的產物,所以稱為「郎窯紅」。此瓶形制和觀音手持之淨瓶相似,故又有觀音尊之稱。瓶口不規則的脫釉,則是郎窯紅作品的典型風格。(撰稿:余佩瑾)
16.清雍正
琺瑯彩藍料山水把壺
高9.2公分,口徑7.5公分,足徑8.1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寬圓直口,壺身較低呈短圓身,曲把,管形流,平底凹足,帶平頂寶珠形蓋,紐側一氣孔。壺腹部兩面開光,各畫不同的藍料山水圖畫。一面有墨書題「樹接南山近」,下描紅「山高」一印。另一面題「煙含北渚遙」,下亦有紅料描繪「水長」一印。隙地及蓋面彩繪四季花卉紋的錦地花紋飾。胎薄透光,質地細膩,山水畫工精美,釉彩富麗脫俗。壺底藍料書「雍正年製」二行四字仿宋體款字,外加雙方框。雍正御用茶壺,喜愛簡約大方造型,此類壺身較短,壺口略大的茶壺為雍正時期仿宜興壺形制而作,單色釉如霽青、茶葉末琺瑯彩瓷茶壺,均為相同造型。本件在道光十五年《琺瑯、玻璃、宜興、磁胎陳設檔案》內名為「雍正 磁胎畫琺瑯青山水白地茶壺,壹件」。(撰稿:廖寶秀)
17.清雍正
琺瑯彩山水碗
高 6.9公分,口徑 14.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相較於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瓷,雍正官窯的作品,逐漸往視器面如同畫面的方向發展,此時彩色底釉漸為白釉所取代,畫琺瑯人彷彿在素白的紙或絹上作畫,無論是由宮廷畫家親自執筆畫圖,或者只是提供畫稿讓畫匠來依稿繪製,在追模文人書畫雅趣的訴求下,琺瑯彩瓷的圖繪愈發精緻細膩,完全以比照院畫水平為能事。此品侈口窄唇,弧形深壁,矮圈足。薄胎白釉,弧形碗壁一面彩畫藍料山水,畫中山崖石壁上由細筆描繪出來的線條,為表現陰陽向背所暈染出來濃淡色澤,與凝聚於山頭的苔點,以及溪旁的林樹、舟渚、茅屋等無不精細入微,大有提供觀賞遊覽之功能。另一面以墨書題寫:「一江綠水浮嵐影,兩岸青山夾翠濤」,題句前後並以紅料描畫「壽如」、「山高」、「水長」三印。底素白,中心以藍料書「雍正年製」,四字宋體款。(撰稿:余佩瑾)
18.清乾隆
粉彩開光花鳥雙連瓶
高 20公分,最寬 8.2公分,口徑 4.2公分,底徑 5.9*2.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瓶作扁圓形,為凸顯別出新裁的造型,兩隻扁圓瓶以前後錯開但腹部相連的形制出現。口作唇邊向內斂收,短頸、長方形矮足,胎骨厚重,瓶面滿飾藍、紫錦地圖案,錦地之上再彩畫各式纏枝花卉。雙連瓶腹部中心兩面開光,分畫梅花、喜鵲及水仙、鵪鶉,由於兩器相連,故前後兩面的開光,皆因交錯之故而各出現圓形與半圓形的作法,此變化亦與藍、紫兩色釉彩的交叉出現共同形成有趣的對應與變化。器內及底皆施湖綠色釉,底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款。雙連瓶的形制,已見於乾隆之前的官窯和民窯。乾隆官窯為表現其卓越的承造能力,故於前人的基礎上無不儘力燒造「雙管瓶」、「三級瓶」、「四喜瓶」、「五岳瓶」、「六孔瓶」和「七孔花插」等,同時足以展現技術與想像的瓶式。(撰稿:余佩瑾)
19.清乾隆
茶葉末六聯瓶
高 24.2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品造形奇特,分別由五隻相同尺寸、形制的瓶子環繞著中央的主瓶,共同構成一件獨立完整的作品。其實經由透視,得知瓶肩以下六瓶的器身彼此相連,肩部以上的細長頸則隻隻分開。特別是周邊的五管長度齊平,而中間的主瓶長度稍長,正好強調它是由六隻瓶子所組成的一件作品。瓶頸的外壁各出現一周細稜,器身無紋,表面罩施茶葉末釉,濃釉積聚處顏色較深,釉薄處呈現黃綠的色澤,底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款。傳世的雍正官窯已經出現像雙連瓶、四連罐等由多件瓶子共同組合完成的作品,至乾隆時期,御窯廠再加以發揮,盡力燒造「雙管瓶」、「三級瓶」、「四喜瓶」、「五岳瓶」、「六孔瓶」和「七孔花插」等同時融合技術與想像為一器的新瓶式。透視六連瓶的構造,發現其組合相當別緻。即六聯瓶中間的主瓶瓶身從上而下分別開挖出五個穿孔,每一個穿孔又各與周邊環繞的五瓶相通。因此,六聯瓶雖然由六隻瓶子所組成,其實瓶身卻彼此相連、互通。最難得的是周邊的五隻瓶子,大小近乎相等,於黏貼過程又必須對準主瓶的穿孔,由此可見乾隆官窯悉心照顧細節的特色。
20.清乾隆
粉紅錦地番蓮碗
高 7.6公分,口徑 15.9公分,足徑 6.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外壁施淺粉紅色底釉,其上再錐劃蔓草及回紋。粉紅釉彩之上,又以各色彩料畫出纏枝番蓮花,近口緣加飾一圈藍料回紋,碗心彩畫秋葵花一簇,器底以藍料書「乾隆年製」四字楷款。整件作品壁薄如紙,繁花似錦,敷彩淡雅,線條清晰,不失為乾隆官窯的代表作。乾隆官窯善於製作繁密的瓷繪,如「粉彩花卉瓶」已極致地表現出琳瑯滿目的花朵。相較於「粉彩花卉瓶」,此件作品似乎更為考究,淺粉紅底釉遠看似一層薄的素色底釉,近觀才發現釉面已先以針狀工具逐次剔除底釉,營造出錦地紋。再於織錦的底紋上彩畫各種花卉,表現出錦上添花的多層次裝飾風格。依據造辦處檔案的記載,御窯廠曾燒造綠地、黃地、白地、紅地、月白地「錦上添花」的瓷胎琺瑯,此此可見錦上添花紋飾流行於乾隆朝的情形。
21.清乾隆
黃釉粉彩八卦如意轉心套瓶
高19.5公分,口徑6.1公分,足徑6.8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件作品在器型上,同時匯集套瓶、轉心和交泰的技法,在紋飾上,則融合雕鏤與錦地紋於一器。整支瓶子的結構相當複雜,外瓶能拆解成頸和身兩個部分,而內瓶上部與頸相連,下底則運用卡榫組合的方式和外瓶的內底套接,如此才能形成轉動瓶頸即能轉動內瓶的功能。特別是,瓶身中央上下交錯並且實際切開的如意雲紋,其看似分離卻又彼此相連的關係,正式交泰瓶的精神所在,具有上下交通、國泰民安的含義。(撰稿:余佩瑾)
22.清嘉慶
描金萬福連連紅地罐
通高 16.5公分,口徑 6.7公分,底徑 6.7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這件可能用來裝茶葉的蓋罐,可真是富麗堂皇,紅色的地子上由上到下,都描上滿滿的金彩。蓋身紋飾還象徵「萬福連連」,你聯想到了嗎?規整的蕃蓮花以卷草的枝葉相連結,「萬」字符號與蓮花中心的「福」字,代表「萬福」,蓮花諧音「蓮」,而纏枝蓮又可寓意「連綿不斷」,你說這是不是件吉祥滿貫的茶葉罐?使用起來應當會更順手吧!(撰稿:施靜菲)
23.清光緒
大雅齋款 紫地粉彩花卉盒
高 19.5公分,口徑 29.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晚期在內廷長期掌政的慈禧太后,大家都聽說過她奢華享受或是喜愛翡翠的故事,不過你可能不知道,以「大雅齋」為記的艷麗瓷器,為供其御用所造。這些「大雅齋」款的作品,雖然是承繼了盛清時期琺瑯彩的用色,但是在色彩的配置上,更出新意。例如,在過去紫色通常用來描繪圖案,未見用來作為地色,但此件紫地粉彩花鳥盒,大膽地以紫色為背景,搭配紅花綠葉,色彩鮮明搶眼。是不是和慈禧太后喜好奢華的風尚相合呢?(撰稿:施靜菲)
24.清光緒
綠地魚龍圖花式瓶
高 51.6公分 ,口徑 28.6*25公分 ,寬33.5*2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相信大家看到這件大瓶,一定眼睛為之一亮吧!高又厚的大瓶,卻有個婀娜的八瓣花形身軀,上頭還滿佈鮮豔的黃綠色釉,是不是相當具有現代感?器身兩側貼塑獸耳銜環,腹部前後有菱花式開光,框欄裡浮雕魚龍圖,五爪龍遨遊彩雲間,鯉魚從波濤中躍出,帶魚躍龍門、出人頭地的吉祥意義。(撰稿:施靜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1:19:13编辑过]
  *.*.*.*   2008-9-13 23:57:4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4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商
蟠龍紋盤
高16.3公分,口徑43公分,腹深7.5公分,足高8.2公分,重5240公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盤面蜷伏一龍,龍首正居盤心,突起於盤面,為晚商典型的獸面;盤面邊緣則環繞以夔紋、鳥紋、魚紋,整體風格莊重古雅。在鑄造痕跡的遺存方面,圈足內部與器底相接處有六條加強筋,以加固強圈足與器底的接合。圈足上有三個方孔,正與範線位置相應。根據研究,足孔是因為在塊範鑄造的過程中,為了固定上下兩塊芯土的位置而產生,商早期的圈足器普遍有足孔,直到商晚期晚段以後才解決懸浮芯土的問題。盤是青銅時代重要的水器,考古資料顯示,商代墓葬中以盤、盂等大型水器陪葬並不普遍,尤其此器盤面又裝飾著莊嚴的龍紋,應該是等級較高的貴族才享有的陪葬品。(撰稿:許雅惠)
2.商中晚期
鉤連乳丁紋羊首罍
高37.3公分,口徑31.3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肩飾高浮雕羊首,與江西新淦所出銅罍形近;肩上夔紋之突點、扁平立鳥肩飾、及腹部鉤狀棱脊,與湖南華容所出尊裝飾手法相近,故此罍實具商代南方作風。(撰稿:游國慶)
3.商晚期
亞醜方簋
高20.7公分,徑11.9*17.6公分,重4945公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亞醜鑄器多次出土於山東益都蘇埠屯,學者或以為即《左傳》之薄姑氏,晚商時極盛,至西周早期為成王所滅。存世具銘之亞醜鑄器,約四成為方形器,與婦好墓所出方尊、方彝、方罍、方缶、方壺、方斝及方鼎,共同建構起晚商銅器造型之絢爛異彩。本器時代屬殷代晚期,因有銘文「亞醜」二字,故名曰「亞醜方簋」,器身裝飾鳥紋、夔龍紋、獸面紋,由六道上下三段的高聳棱脊均勻分割,最特別的是兩耳作立雕鳥獸形:側視如冠羽長卷之立鳥伸展、俯視則如一大口侈張的獸面將鳥頭啗入嘴中,極其生動憾人。(撰稿:游國慶)
4.商晚期
亞醜方尊
高39.1公分,口徑29.9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亞醜鑄器多次出土於山東益都蘇埠屯,學者或以為即《左傳》之薄姑氏,晚商時極盛,至西周早期為成王所滅。 存世具銘之亞醜鑄器,約四成為方形器,與婦好墓所出方尊、方彝、方罍、方缶、方壺、方斝及方鼎,共同建構起晚商銅器造型之絢爛異彩。
5.商晚期
嵌綠松石獸面紋鉞
長20公分,刃寬13.5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鉞的內部鑲嵌精緻的綠松石,顯示持有者的尊貴。為儀仗禮器,非實戰使用之兵器金文,人持鉞形。(撰稿:游國慶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1:23:31编辑过]
  *.*.*.*   2008-9-14 0:08:23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15 楼
文章提交者:山雨来 加帖在猫眼鉴宝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6.商晚期
亞禽父乙尊
高28公分,口徑21.6公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複合族徽「亞禽」,是銅尊與銅璽上共有的族氏標記。(撰稿:游國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