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33:02
中国交通概况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综合 【字体: 】 【背景色 】       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文) 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终极”的高速公路骨架布局,同时也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约1.7万公里。

    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此外,规划方案还包括: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要实现这个规划目标,预计需要30年的时间。 >>详细

    【道路交通安全】

    2010年4月28日,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82.8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达1.87亿辆,驾驶人数量接近2亿。目前我国已有568个城市建成了集接处警、信息采集、交通控制于一体的交通指挥中心,390个城市主干道实现了交通信号智能控制。2003年以来,我国3年以下驾龄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率年均下降5.5%、1145名政府人员因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被处分、年均查处超速行驶1900万起、酒后驾驶100万起、无证驾驶320万起,因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年均下降10%以上。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着安全隐患还比较突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薄弱等五类问题。将进一步完善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制度和措施,建议研究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机动车罪”。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

    2007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截至2009年8月8日,江西省11个设区市、8个重点县已经完成20个不停车收费客服网点的建设和运营,相关服务已辐射到全省各设区市及重点县,初步形成了“省联网管理中心——市客服处——县客服分处”三级客户服务体系,并开通了40多个银行充值网点为广大客户服务。

    2010年7月28日,沪苏皖赣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正式开通,这意味着沪苏皖赣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车辆,只要装有高速公路通行储值卡和电子标签,就可实现不停车收费。至此,江西与安徽、江苏、上海正式实现了电子收费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收费一卡通。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及编号】>>

    2005年,原交通部规划司、公路司等有关司局为统一和规范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根据《公路法》的规定,以及《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要求,启动了国高网命名和编号统一规范工作的研究。

    2007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制定发布。

    2008年,《国高网里程桩传递方案》制定发布。

    2009年7月1日,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正式发布实施。

    2007年7月,交通运输部开始研究部署在全国组织开展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实施工作,并以G2(京沪高速)作为示范工程,先行试点。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命名和编号规则》的主要内容】

    一是路线名称使用路线起、终点县级以上行政区地名。国家高速公路路线名称由路线起、终点地名加连接符"-"组成,路线简称由起终点地名的首位汉字组合表示,也可以采用起讫点城市或所在省(区、市)的简称表示。例如,"北京-哈尔滨高速公路",简称为"京哈高速"。

    二是国家高速公路的阿拉伯数字编号采用1位、2位和4位数,并与一般国道相区别。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编号采用字母标识符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由于国家高速公路属于国道网的一部分,因此字母标识符仍然采用汉语拼音"G",与一般国道一致。国家高速公路编号与一般国道编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数字位数上。现行的国道编号是3位数,国家高速公路的编号采用1位、2位和4位数,其中:首都放射线采用1位数,如京哈高速(北京-哈尔滨高速)编号为"G1";纵线和横线采用2位数,如沈海高速(沈阳-海口高速)为"G15",青银高速(青岛-银川高速)为"G20";城市绕城环线和联络线采用4位数编号。

    三是数字编号的特征有律可循。首都放射线编号为1位数,由正北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9。纵向路线编号为2位奇数,由东向西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1~89。横向路线编号为2位偶数,由北向南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0~90。

    四是建立新的互通立交出口编号。新的出口编号采用里程桩整数值表示,当桩号值超过千位时,编号使用后三位。需要说明的是,国家高速公路的里程桩号将与普通国道一样,全国统排。采用出口编号与里程桩相结合的方式,它的好处在于不仅能避免新增互通立交带来的出口编号重复问题,又能给出行者告知更多的服务信息。出行者可以根据目的地出口的编号数,并结合里程牌,能够自己估算出当前行车位置距离目的出口的距离。

    五是对地方高速公路网的命名和编号给出了指导意见。其命名和编号规则原则上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命名和编号规则保持一致,其编号的字母标识符采用汉语拼音"S"表示。

  • 沪蓉西高速公路是世界最难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 新疆“新天山公路”进入施工攻坚阶段

    【隧道与地下工程】

    截至2010年5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市场,中国的隧道建设技术总体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6年至2009年间,中国铁建在国内外共修建各类隧道(洞)4133公里,年均完成隧道(洞)工程1000公里以上。我国的铁路隧道飞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建成的铁路隧道总长度已经超过7000公里,在建铁路隧道总长约4600公里。到2020年前,规划建设5000座隧道,长度超过9000公里,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

    翔安海底隧道

    2010年4月26日,汽车在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行驶。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2010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车。

    作为世界上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从厦门岛到达对岸的大陆端,比原来整整节省了82分钟。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的重点工程,由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建设。以三孔隧道形式穿越海域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位于海域段隧道6.05公里,最深在海平面下70米,从开工到建成仅用时4年8个月。

    该隧道设计单位为武汉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铁建为承建单位之一,建设中遇到了全强风化地层、富水砂层、风化深槽等三道世界性难题。中国铁建二十二集团改进了传统施工作业法,在主洞软弱围岩地带连续6个月月掘进超过60米,刷新了世界特大断面海底隧道施工纪录。双洞双向6车道,单洞宽17米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厦门岛第五条出入岛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它的建成通车,使厦门出入岛形成了从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体交通格局。>>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

    2010年4月28日,山东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全线贯通。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北连青岛老市区团岛,南接青岛所辖黄岛区的薛家岛,总投资约32.98亿元,全长7800米,其中路域段3850米,海域段3950米。这条海底隧道于2006年12月开始建设。2009年12月,服务隧道工程穿越所有不良地质地段,顺利实现全线贯通。根据计划,胶州湾海底隧道将于2010年上半年竣工通车,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该隧道承建单位是中国铁建十六局。

    铁路     

    1881年,中国自主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路长9.7公里。

    1909年,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路长200公里。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成渝铁路,路长502公里。

    2008年,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诞生。

    中国铁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从1990年到2001年,年均投入运营新线1092公里、复线837公里、电气化962公里,分别是前十年年均数的2.4倍、1.7倍和1.8倍。到2003年底,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7.31万公里,其中复线里程达到2.37万公里,电气化里程达到1.85万公里。目前,中国铁路占世界铁路总营业里程的6%,却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成为世界上完成铁路运输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运输量增长最快、运输设备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1998年以来,中国铁路成功地实施了四次大面积提速,提速延展里程达到1.3万公里。与1997年相比,客车平均旅行速度提高25%;特快列车最高时速由12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广深线(广州—深圳)的客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

    截至2009年底,包括京沪高速铁路等在建铁路重点工程有274项,郑西、福厦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将陆续完工。截至2009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按照国际通行的定义,其中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经达到6552营业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形成了独有的运营模式。时速200至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3676营业公里。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电气化率、复线率将达到50%,以“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的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3万公里,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基本缓解。

    【洛湛铁路】

    洛湛铁路北起河南省洛阳市,南至广东省湛江市,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干线之一,是中西部地区至华南地区及沿海地区深水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2010年8月17日全线铺通。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从最初成功引进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技术到自主研发出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再到京津、武广等高铁利用高科技运行控制系统保持列车安全稳定运营,这一“三部曲”形成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相对于外国铁路运输模式而言更为复杂。

  •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建设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3个月后,国务院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明确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确定了引进少量原装、国内散件组装和国内生产的项目运作模式。
  •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 2006~2007年,中国铁路实施了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铁路系统掌握了既有线提速200~250公里每小时的成套技术。动车组运营速度已达每小时250公里。
  • 2005~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系统解决了制约速度的一系列技术难题,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最高运营时速提高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系统掌握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从此跨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京津城际铁路使用西门子技术,用资19亿元。  
  •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 2008~2011年,武广、郑西、哈大等客运转线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形成了中国高速铁路体系的标准。京沪高速铁路最高运营时速380公里。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列车,有50%是在高架桥上运行的,沿途经过的大小桥梁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仅韶关至花都段,就设计了39座大中桥、特大桥,而55公里的长沙段,就有大小桥梁48座,其中长度在500米以上的特大桥有12座。
  • 目标:到2012年,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总里程1.3万公里,超过目前世界高速铁路的总和。这个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将把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及其他城市密集地区紧紧相连。

    “四纵”:

     北京至上海1300公里,4个小时;北京至广州2260公里,7个小时;北京至哈尔滨1700公里,5个小时;杭州至深圳1700公里,5小时。

    “四横”:

     徐州至兰州1400公里,5个小时;上海至昆明2000公里,7个小时;青岛至太原800公里,3个小时;南京至成都1900公里,6个小时。

    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规模将达1.8万公里。从北京出发,到绝大部分省会城市不过1小时至8小时;上海、郑州、武汉等中心城市到周边城市仅半小时至1小时。广袤的中国,将是压缩时空的一日生活圈。

    2010年5月27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时速可达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和谐号”380A首辆车,在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公司高速车制造基地下线。据介绍,由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动车组首辆车CRH380A持续运营时速为35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为380公里,是当今世界速度最快的高速列车。

    沪宁高速铁路

    2010年7月1日,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一条城际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后,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包括新建高速铁路和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公里以上的线路)达到6920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上海至南京之间原有一条沪宁铁路,建成于1908年,是中国最早建设的重要铁路干线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紧张、最繁忙的干线之一。

    2005年3月,中国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8年7月1日,由铁道部、江苏省及上海市三家共同投资兴建的沪宁高速铁路开工。沪宁城际高铁开通后,每日安排开行高速动车组120对,运营初期开行92对,上海至南京73分钟可达,形成一小时都市生活圈。沪宁城际高铁全长301公里,列车最高时速350公里,共设21座车站,像一条项链,将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周边的8座城市串起,使上海、南京以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形成‘同城效应’,必将成为助推长三角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引擎。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

    京津城际高铁工程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8年8月1日投入运营。它全长120公里,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京津直达运行时间约30分钟,列车最小行车间隔为3分钟。

    京津城际高铁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不仅使北京和天津这两个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间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实现了同城化,同时也打开了中国铁路迈向“高速时代”的大门。

    据天津火车站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8月,京津城际高铁运行的两年间共运送旅客4096万人次,日均运送旅客5.69万人次,高峰日输送量达到12.5万人次。两年间京津高铁运行安全平稳,列车正点率接近100%。京津城际高铁正常每日开行70对,周末每日开行75对,节假日每日开行85对,遇客流高峰期开行100对,极大满足了旅客出行的需求。

    哈大高铁

    哈大客运专线,全线概算总投资980亿元,是中国东北地区投资最大的交通工程。线路纵贯东北三省,途经3个省会城市,全长903.9公里。2010年8月18日,哈(尔滨)大(连)铁路客运专线首条电气化接触网导线在营口至海城特大桥上空成功架设。这是东北地区第一条保障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的电气化导线,标志着哈大高铁电气化工程全面展开。

    【磁悬浮列车】    

    磁浮列车是通过车上安装的电磁铁与轨道上的铁磁构件的吸引力,将车辆悬浮在轨道上。通过轨道上安装的直线电机长定子产生的沿轨道方向的移动磁场,吸引车上的电磁铁产生驱动力或制动力。车上横向安装的导向磁铁吸引轨道两侧的导向轨,保持列车沿轨道的无接触运行。磁浮列车的无机械接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高速磁浮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介于干线飞机与高速轮轨列车之间。由于其与轨道无接触高速运行的特点,也有人称之为地面飞行器或零高度飞行器。高速磁浮列车车体具有与飞机相近的特征,如空气动力学要求、轻质结构、密封、防雷及防火等。因其沿轨道“飞行”,需要适应轨道的坡道与曲线,因此又具有高速轮轨列车一些系统特征。由于其无接触运行特点及列车载荷沿轨道连续均匀分布,提高了列车对轨道不平顺性及轨道接缝的适应能力,避免了轮轨之间的集中载荷与摩擦磨损,有利于系统经济的达到较高的旅行速度。

    高速磁浮列车是当今世界唯一能安全、经济地以400~500km时速运营的大容量、节能、环保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与采用石油为能源的汽车和飞机相比,高速磁浮交通具有明显的节约能源优势。时速400km时的运输能耗只有轿车的二分之一、飞机的三分之一。高速磁浮交通在800~1500公里范围内能实现3小时舒适旅行,在200~300公里的经济区内实现0.5~1小时的通勤出行,可有效地分流航空客流和公路客流。高速磁浮列车的旅行时间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吸引航空与公路客流向较为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转移。高速磁浮交通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支撑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改进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结构。

    国务院于2000年指示上海市建设磁浮上海示范线。上海示范线自2002年12月实现单线通车试运行,2006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止2010年3月底,磁浮上海示范运营线每天以430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稳定运行,累计运行总里程超过740万公里,运载乘客2300多万人次。运行计划兑现率达99.8%、列车正点率达99.6%。期间,还经历了台风、雨雪冰冻等恶劣气候的考验,从未发生任何伤害旅客和职工的安全事故,展现了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首辆国产磁浮列车样车

    2010年4月8日,由中航工业成飞制造的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在成都实现交付。这标志着中航工业成飞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

    【轨道交通】

    [北京]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28公里。按照规划,2010年北京市将确保通车里程达到300公里。到2015年,北京市19条561公里地铁线网将全部完成,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线网格局。

 

    【泛亚铁路】

    泛亚铁路起于新加坡,止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它的建设将彻底使中国与东盟从交通运输上联为一体。东盟国家提出,泛亚铁路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段利用既用长1944公里的米轨铁路,曼谷至昆明通道有东、西、中三个选线方案。结合东盟国家建设方案,中国制定了中国境内泛亚铁路三大建设方案,即东线中国至越南、西线中国至缅甸、中线中国至老挝国际铁路通道,均纳入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 西藏即将告别最后的原始交通工具——溜索
  • 青藏铁路首条延伸线拉日铁路开工建设
  • 广深港高铁2014年全线贯通
  • 津保铁路动工兴建 未来天津至保定仅需1小时
  • 津冀打造“1小时交通圈” 快速交通体系加速环渤海区域融合
  • 长三角城际铁路网新规划出炉 范围扩大密度翻番
  • 沪杭磁悬浮项目已获批复 总长约199.4公里
  • 沪宁城际铁路全线铺通2010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 中朝边境城市丹东开建两条快速铁路
  • 粤(广州)汉(武汉)铁路百年建设史
  • 中国国产A型高端地铁首次实现出口

    【世界高速铁路大会】

    2010年12月7日至9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将于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欧洲以外国家举办的高速铁路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速铁路承载绿色交通新使命”,主要议程有:大会主题报告会、“高速铁路驶向未来”和“高速铁路技术创新”两个高层论坛及六个专业分组交流会议。

    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是由国际铁路联盟于1992年发起并组织举办的,是展示和交流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水平与成就的全球大会,其宗旨是加强国际高速铁路技术交流,推进高速铁路技术发展,使之更广泛地造福人类。

    港口

    中国沿海港口建设重点围绕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陆岛滚装、深水出海航道等运输系统进行,特别加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政府集中力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港建设了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为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煤炭运输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成一批煤炭装卸船码头。同时,改建、扩建了一批进口原油、铁矿石码头。到2003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级以上泊位24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540多个;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80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总吞吐量超过亿吨,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厦门港、宁波港、大连港八个港口已进入集装箱港口世界50强。

    民航

    到2003年底,中国民航定期航班机场达到126个。全年完成航空货物周转量58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263亿人公里、货物运输量219万吨。定期航班航线条数达到1155条。其中国内航线961条,通航国内各大中城市;国际航线194条,通航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城市。

  •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网)
  • 《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文)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
  •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
  • 中国建世界最大跨公铁两用斜拉桥——铜陵长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