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作品代替鲁迅 中国文学界新老交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39:05
余华作品代替鲁迅 中国文学界新老交替
《周刊朝鲜》记者 Lee Dong-hun (2010.10.18 16:58)中国文学界掀起新老更替热潮。中国近代文学之父鲁迅的作品在教科书的改编过程中逐渐被弃用。2010年进行的小学、初中教科书改编过程中,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和《药》被新锐作家的作品所取代。

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新锐作家余华。余华被认为是中国作家中最有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在韩国也被广为熟知。教课书改编后收录了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作家以其独有的笔锋描写了一个18岁少年离家后的经历。

余华堪称中国第三代作家群体“先锋派”的领跑者,至今为止已推出10多部小说。先锋派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用实验精神和探索精神武装起来的一批年轻作家,他们同时还被称为“新潮小说家”,代表作家有余华以及马原、洪峰、苏童、格非等。

其间,余华多次在世界各地获奖,其中包括2002年成为荣获詹姆斯-伊斯基金会颁发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作家、1998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4年获得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余华的主要作品曾在韩国、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出版。

从牙科医生到小说家

余华最初的职业并非作家。执笔写作之前,受到做医生的父亲的影响,余华曾当了5年的牙医。后来余华说“不想再看狭小的嘴巴”,从此走上小说家之路。他的经历和鲁迅略有差异。鲁迅原本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后来转行当了小说家,鲁迅曾说过,比起治疗身体的病痛,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重要。

余华创作的地方主要在浙江杭州。杭州有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这也是余华出生(1960年)的地方。余华的名字取自母亲余佩文和父亲华自治的姓。历史上白居易和苏东坡等人也曾留在杭州创作。因此,在提及余华的时候,杭州的文学传统也常常能提起。余华在结束牙医生涯后走进北京的鲁迅文学院学习写小说,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50年成立的鲁迅文学院可谓是中国青年作家的摇篮。余华于1983年携短篇小说《第一宿舍》首次在文坛亮相,从此开始专心创作。他陆续推出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优秀作品,并步入中国代表性作家行列。

作品关注“人的欲望”

贯通余华作品的主题是“暴力”和“欲望”。他的小说中包含对个人、社会、物质、性的各种暴力和欲望。这可能和余华本人的经历有关,他出生于1960年,亲身经历了文革和改革开放等社会巨变。余华本人也曾表示,他在作品中关注个人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

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兄弟》在他的作品中可谓首屈一指。小说《兄弟》是余华1996年出版《许三观卖血记》后沉寂10年后推出的作品。

余华在小说中通过对非亲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描写,真实再现了历经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以及江泽民时期的中国社会。

《兄弟》通过把性欲和爱情混为一谈的暴发户李光头,暴露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腐败、赌博、卖淫等社会黑暗一面。小说受到了“活生生地再现了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经济超高速增长时期的社会氛围”的评价。余华表示,“《兄弟》是跨越两个时代的作品。”《兄弟》已在韩国、美国、法国等23个国家被翻译成当地语言出版。

余华的一些作品还被拍成电影。著名导演张艺谋将余华的小说《活着》拍成了同名电影,1995年曾在韩国以《人生》为片名上映。影片由巩俐和葛优主演,1994年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悲剧中的尖锐讽刺

对社会的尖锐讽刺是余华作品的一大特征。在韩国广为流传的《许三观卖血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1996年出版的《许三观卖血记》,塑造了靠卖血为生的人物许三观,尖锐讽刺了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和不合理现象。许三观为了女人卖血、为了买房子卖血、为了还债卖血,许三观儿子的名字则是一乐、二乐和三乐。

作品中有悲伤也有讽刺。国共内战、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中国现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一一出现在作品中。评价认为在这一点上余华和鲁迅是一脉相通的。鲁迅在《阿Q正传》和《孔乙己》等作品中也以充满矛盾的主人公,抨击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合理和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