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银行业解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35:01

十大热门文章
1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
2汉语取代英语?
3奖金一百万英镑都嫌少
4中国经济刹车了?
5美国失衡与中国无关
6北京奥运遭到的首个打击
7中国成为全球头号黄金生产国
8中国盛宴即将散场?
9北京酒局和上海酒局
10北京上下班的跋涉有多苦?
<广告>
FT特别报告
FT2007中国报告

2007《旅游特辑》
财富管理
FT商学院
中国股市专题
《下流社会》选载
2006中国年终特刊
《激荡三十年》选载
《金融城的故事》
呆伯特漫画
2006北京车展
2006高管培训专辑
《2006数字商业专辑》
全球地产
全球MBA专辑
《全球富豪榜专辑》
《全球EMBA专辑》
《中国与数字时代》
中国城市化系列

《中国中产阶级调查》

《生活时尚》


Home 首页

Economy 经济
Business 商业
Markets 市场
Management 管理
Technology 科技


China 中国
USA 美国
Europe 欧洲
Asia 亚洲


Columns 专栏
Comment 评论
Lifestyle 生活时尚
Blogs 博客
高管职位频道




参加创意读者评选

百万会员隆重揭晓

中国震憾世界商学院演讲

F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

会员推荐会员

调查结果发布会


',1)">
<广告>
FT中文网专栏

《远观中国》


《第一时间解读》


《朝九晚五》


《2008:中国纪事》


《基本面》


《中国公司观察》


《钱体育》


《冷眼看车》


《双城记》


FT中文网博客

FT专栏作家
马丁·沃尔夫
露西•凯拉韦
斯特凡•斯特恩
约翰•加普
居伊•德•容凯尔
钱眼太太
欧洲 > 商业 > 专栏
为银行业解谜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什么银行业会引发如此大的动荡?证券化贷款危机就是最新的例子。为什么这个行业利润如此之高?为什么业内人士的报酬如此丰厚?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银行业承受高风险,但公共部门为这种冒险提供了补贴。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银行提供了一项公用事业。但银行回报了什么,我们就只能冥思苦想了。
可能银行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盈利能力。例如,1997年到2006年之间,英国各银行的名义股本收益率中值为20%。虽然按国际标准衡量,这一比率算是高的,但似乎并不罕见。2006年,爱尔兰、西班牙与北欧国家的股本收益率均约为20%。在美国,这个数据为略高于12%。德国、法国与意大利的收益率似乎一直与美国较为接近。
正如总部位于伦敦的Smithers & Co的安德鲁•史密瑟斯(Andrew Smithers)和伦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的杰弗里•伍德(Geoffrey Wood)在一份杰出的报告(我以上数据的出处)中所指出的,美国的长期实际股本收益率略微低于7%*。另一份研究报告估计,20世纪全球实际股本收益率接近6%。**

 
<广告>
 
对于有竞争力经济的第一假设就是,各个行业的股本收益率应该大致相等。如果一个特定行业在一段时间内挣取了2或3倍的长期平均收益率,我们应该期待一段回报率低于平均值的抵消时期。如果高收益率非常之高,就像目前一样,低收益率可能为负值。
然而,银行的资本金摊得如此之薄:英国大型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仅为债务的4%。如果在这个资本金摊薄的行业中,股本收益率成为负值,很多银行将资不抵债。这一点可以更直白地描述为:这些高股本收益率意味着,针对微薄的股本基数,各家银行冒了很大的风险。但这个基数的微薄程度也意味着,在市况不好的时候,资不抵债的危险就会出现。
银行如何能够成功地持有如此微薄的资本金呢?它们让其它行业那些负债累累的私人股本交易显得资金异常充足。几乎可以肯定,这不是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安全的。收益的波动性,失败的记录,严格的政府监管,都表明情况不是这样。这个问题的主要答案是,银行得益于各式各样言明或隐含的保障: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正式的存款保险;非正式的存款保险(北岩危机时刻从英国财政部得到的那种);而且经常还有针对机构中的各种债务甚至是股东资金的非正式保险,因为这些机构被认定为规模过大或是太具政治敏感性而不能倒闭。
这种援助减少了与各种股本水平相关的债务成本,因为银行知道,除了股本金提供的缓冲外,它们还受到国家赔偿的保护。这就允许银行去冒更大的风险。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股东可以获得非同一般的回报。如果进展不利,亏损的最多是股本金。超过这一水平,损失由债权人和政府分担。
政府不是完全愚蠢的。他们为银行担保是因为后者提供了一种社会效用:资金的安全港和支付系统。但政府也意识到,它是在鼓励银行拿自己的资本以小博大,鼓励银行冒险。因此政府强制实施了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规定及(如果他们够明智的话)流动性要求。不幸的是,这些机构不仅复杂,而且员工都是些意志坚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绕过规章制度,就如同水流绕过障碍物一样。
这种聪明才智的后果包括“特殊目的工具”、对冲基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有私人股本基金。这些都是不同形式的表外银行:以各种方法利用凭借大量举债和改变到期时间来创造的获利异常丰厚的良机(及相应的风险)。举一个明显的例子,证券化就是转变这些准银行账上的银行贷款的聪明方法。后果我们如今都看到了。
与监管者和股东之间的斗争同样重要的是,股东与雇员之间的斗争。在一个长期拥有高收益率、继而会出现巨额账面减记的行业中,雇员理想的雇佣合同会为短期业绩提供高额奖金。
那么,假设银行连续多年实现盈利,股东获得高回报,雇员也获得可观的薪酬。荒年随后而来。此时,很多雇员可能失去自己的工作。但既然他们不会有负薪酬,就可以保留早先的收获。
所以这是一个喜爱风险的行业,作为公共事业得到保障。这样的一个后果是资本金不足。在好年景,这会带来极好的回报。但在不好的年份,这些资本金可能就远远不够了。资本金的损失可能在未来几年中导致信贷趋紧。
如果是这样,我们可能就要再次重新考虑一下银行业的结构和监管了。一个可能性是提高资本金要求。这会降低最高回报率,继而减少随后出现负收益的机率。史密瑟斯和伍德教授建议,英国应该将资本金要求提高40%。其它的可能性包括降低监管难度:狭义银行是人们的长期所爱,但很难付诸实践。备受尊敬的信贷市场观察家亨利•考夫曼(Henry Kaufman)建议,密切监视“大得不能垮台的”银行。
有一点似乎变得越来越清楚,那就是将慷慨的政府担保与资本金不足却疯狂牟利的机构结合在一起迟早都会出现问题,而且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问题。要么将银行看作一个公共事业,控制其收益率,要么就应将其看成一个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营利行业,如有必要,应允许大规模破产的发生。既然我们无法接受后一种选择,我想我们将被迫选择前者。现在还做不了什么。但当复苏时期到来时,我们必须强制实施更高的资本金充足率。
*《银行是否持有充足的资本金?》(Do Banks Have Adequate Capital?)报告第298页,2007年11月7日,www.smithers.co.uk(仅限注册用户)
**埃罗依•迪姆森(Elroy Dimson)等,《乐观者的胜利》(Triumph of the Optimist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年出版
译者/李碧波
阅读本文章英文,请点击 WHY BANKING REMAINS AN ACCIDENT WAITING TO HAPPEN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广告>

不能坐视银行家富得流油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我担心,金融系统的脆弱,加上银行业高管的巨额薪酬,将在全球范围摧毁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即市场经济的政治合理性。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2008年,我们会再次看到两种趋势向较差的一种靠拢吗?或者,发展中国家的活力会继续促使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吗?在经济放缓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救救“正和”的世界经济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过去两百年来,人类大体上生活在一个正和世界经济中,这带来了和平与均富的共赢格局。如果这种局面告终,将发生什么情况?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为银行业解谜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为什么银行业会引发动荡?为什么银行利润丰厚?为什么银行雇员收入高?答案都是:公共部门为银行业的冒险提供了补贴。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信贷危机是全球经济转折点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目前,我们正面临全球经济的关键时刻。在1997/98年新兴市场金融危机,以及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裂时,我均有同样感觉。而这一次,我有八大理由。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央行直升机向市场撒钱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各国央行的“直升机”群计划协同行动,向陷入困境的市场投放流动资金。如果这招不灵,“直升机”还会一波接一波地空投。但这能消除市场的担心吗?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巨龙之呼吸:中国与世界经济(FT2007中国报告之三十七)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中国人很清楚全球化如何改变着他们的国家, 但对中国如何影响其他国家却知之甚少。他们恐怕再也无法承受这种无知了。
马丁•沃尔夫 (Martin Wolf)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北岩垮台怪谁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英国北岩银行垮台,很多人认为央行有错。对此,央行行长默文•金答道:“英国央行的责任,不是去做银行要我们所做之事,而是要做有利于整个国家之事。”阿门!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谁能喂饱能源饥渴的中国?(FT2007中国报告之二十六)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中国2002年到2005年之间能源需求的增长,与日本目前的年耗能量相当。”国际能源署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中的这句话,道出了几乎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全球能源经济真相。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评IMF《世界经济展望》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小幅下调了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总体情况将是持续的经济强劲增长,伴随着下行风险的存在。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别给中国主权基金找麻烦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人们不应花费过多精力去找主权基金的麻烦。与中国政府带着中国人民辛勤创造的财富到西方来相比,还有许多可能发生的事情要糟糕得多。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中国能接过需求接力棒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美国经济放缓、全球信贷紧缩之际,人们寄希望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能够接过需求的“接力棒”。但这种想法有些过于乐观。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通胀不会威胁中国稳定(FT2007中国报告之二)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国内需求过多,而是需求短缺。如果政府对通胀的担忧导致人民币更快升值,进口更迅速放开,结果将是有益的。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美联储莽撞不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美联储最近大胆降息或许是对的,但它不能表现出无视通胀风险,从而在通胀问题上丧失可信度,因为通胀卷土重来将是一场噩梦。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从英国发生银行挤兑谈起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最近英国发生1866年以来首次银行挤兑。如果在宏观经济健康时,金融系统也会发生如此剧烈的震荡,那么我担心一旦经济环境开始恶化,会发生什么。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拯救世界经济的挑战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依赖美国消费推动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全球经济“调整”即将加速。如果其它国家未能做出适当反应,可以预见世界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而中国将处于这场经济“调整”风暴的中心。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9月14日
星期五
全球次贷危机七大问题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当今证券化的金融市场,我们正在经历第一次危机。现在要出说此次动荡有何等重要,未免为时过早。但是,我们必须对次贷危机的七大问题给予解答。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应该让玩火者知道什么叫疼
专栏作家沃尔夫:孩子被火烫了才会怕火,如果全球某些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一直在玩火,那就应该让它们知道什么叫疼。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全球“过剩”资金从何而来?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对于目前全球经济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有两种解释:“储蓄过剩”和“资金过剩”。哪种说法更合理?搞清这一点重要吗?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当今全球金融风险与收益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金融是市场经济的大脑。唉,就像人类大脑一样,它能在刹那间从贪婪转向恐惧。有时(就像现在),“大脑”的表现就像对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漠不关心。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金融资本主义如何转型? (上)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近20年来,我们见证了全球对地方的胜利,见证了投机者对管理者及金融家对制造商的胜利,见证了管理资本主义向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转变。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金融资本主义如何转型?(中)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伦敦和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香港成为亚洲头号国际金融中心,皆非偶然:英语社会的法律传统与观念,似乎是金融发展的重要资产。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金融资本主义如何转型?(下)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金融资本主义对国家政治也构成新的挑战。金融投机者一年能赚数十亿美元,美国似乎容忍他们这么做,但在其它将权力赋予大多数人的民主国家,肯定会反对财富的重新集中。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政府并不能让我们幸福
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如今,幸福学成了一种时尚,并主张政府政策的目标应当是实现最大幸福。我认为,政府应做的事情是致力于减轻伤害,同时避免增加伤害,政府不能让我们幸福,幸福是我们必须为自己追求之物。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华尔街日报》不应卖给默多克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默多克是个了不起的商人,而《华尔街日报》是份了不起的报纸。但如果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那么这份报纸可能难保其独立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过去两年,中国GDP的增长有近四分之一来自净出口的增长。这不可能再持续很长时间。在不久的某一时点,需求必须至少赶上GDP的增长步伐,如果不是增长得更快的话。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
私人股本这个“野蛮人”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近期私人股本十分活跃。支持者认为私人股本使企业更有效率,而反对者认为,私人股本是金融操纵者和资产剥离者。到底该怎样看?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拯救最贫穷的10亿人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牛津新书指出,世界上仍有10亿人生活在经济停顿或衰退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外部世界又能怎样干预?我尤其欣赏该书对非政府组织的驳斥。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谁说美国人不需要社保?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美国需要一个基本社保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和医疗补助。否则美国将失去活力,保护主义将乘虚而入。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再谈中印龙象之争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印两个经济体近年都表现不凡,中国更为卓越。印度的亮点是服务业,中国则是工业。这两个人口大国的高速增长,或许会持续一代人的时间。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3月29日
星期四
人为制造的气候灾难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人为的气候变化也许确实是一场灾难,但更令人担心的是政府的反应。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3月20日
星期二
全球股市还会大跌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一阵是好事,美国股价目前确实偏高。真正的问题是,高增长、低通胀的全球经济良好局面能持续多久?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3月8日
星期四
富国能完全开放边境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有人建议,富国对来自穷国的移民,与其徒劳地防堵,不如敞开大门,让他们全都进来。那么,富国如果完全取消移民限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2月8日
星期四
经济:人类进化成功的体现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都需要获得资源,以便生存繁衍。经济就是人类成功获得资源的表现,近代以来,它使人类数量和财富惊人增长。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中国:泥足巨人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 中国在重塑自身的同时,也在重塑世界。但从许多方面来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仍远不及它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月26日
星期五
全球治理的两难困境
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世界经济是全球的,但世界政治却是国家的,这就是全球治理的两难。聚集达沃斯的全球精英对此能做什么呢?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月25日
星期四
全球经济增长“后劲”如何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经济能否保持增长势头,关键在于全球化能否持续,而这取决于明智的领导。经济也许是全球的,但政治终究是地方的。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2030年全球经济预言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2030年时,全球经济的实际规模将增长一倍,而发展中国家的总产出将增长两倍,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将从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9%,上升至42%。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布什:最糟糕的美国总统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本届美国政府不仅无能,还背弃了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自美国成为世界强国以来,布什可说是最糟糕的总统。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美元还会再跌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近年美元一直处于跌势。但是,经常账户盈余的亚洲国家货币迄今并未对美元升值。这对美元的前景意味着什么?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2月7日
星期四
凯恩斯v.弗里德曼:谁赢了?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经济学家在许多问题上观点对立。凯恩斯认定市场失败,而弗里德曼认定,失败的是美联储。那么,实践证明谁更胜一筹呢?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环境灾难离我们有多远?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美国许多人辩称,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最好是等待、观望,并在必要时“适应”气候变化。但英国政府最新气候报告推翻了这种逻辑。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1月3日
星期五
中国应该增加国内支出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北京可以不升值人民币,但它应该增加卫生、教育和福利开支。这将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太大了,不能只靠出口拉动经济。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0月23日
星期一
中国为何“压低”人民币?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前文结论是,北京有很好理由从中国人民利益出发,吸收国内多余储蓄。而本文要说的是,只要他们愿意,不采取此类行动也可以。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中国应要求国有企业“派息”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北京应行使自己的所有权,要求国有企业支付股息,并把这些资金投入社会项目。这既有利于宏观调控,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0月10日
星期二
美国消费者减少开支后果严重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需求转弱将减缓美国经济,推高失业率。届时,美国的保护主义呼声将“震耳欲聋”,其矛头直指中国。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9月29日
星期五
IMF的三大“病因”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想有效运作,它必须在目标、合法性和工作独立性方面进行突破性改革。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9月26日
星期二
IMF之忧=新兴市场之福?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身陷财政危机,因为其客户——新兴市场经济体似已有足够储备,已不需要它的贷款。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9月25日
星期一
恐怖主义能炸垮全球化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本•拉登策划的9•11事件,时机和执行都很高超。然而,如果他的目标是搞垮走向全球化的世界经济,那么他还是失败了。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9月18日
星期一
分享全球化的益处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化带来的贸易机会,提高了整体生产率,理应受到热烈欢迎。但是,我们需要想方设法,确保贸易的益处得到广泛分享。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奔小康”与“减排”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全球数十亿人奔向高能耗的“小康”生活方式之际,人类能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答案是:能;但前提是:我们要采取正确对策。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8月3日
星期四
全球变暖是“坏事”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变暖肯定会有许多受益者。但突然变化会带来巨大的适应成本,包括栖息地的消失。人类将得以生存,但穷人将遭罪。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7月19日
星期三
化石燃料仍将支撑全球经济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今后数十年,全球经济完全可以继续依靠化石燃料。即使石油告罄也不意味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天然气和煤炭储量还相当丰富。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7月12日
星期三
中国面临的四种景象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经济活力四射,社会日益城市化, 开放程度日益加大。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我设想了4种景象。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7月6日
星期四
古代阳光照耀现代工业革命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当代全球经济依赖化石燃料,也就是数百万年前借助光合作用生长的植物的残骸。这对人类的未来有何启迪?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7月3日
星期一
中国要超越摸石头过河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要在未来数十年保持经济增长,渐进式改革可能不再管用,而是应采取更大胆的尝试,敢于推行一步到位的改革。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6月12日
星期一
神经质的“市场先生”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说,“市场先生”神经过敏,在乐观与沮丧之间摇摆。其实,作为人性的代表,市场先生也有其道理。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5月25日
星期四
错判房产市场的危险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房价持续飙升固然事出有因;但在房价涨速远高于基本收入增幅的地区,房价是否已超过均衡水平呢?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5月15日
星期一
美国人收入不平等为何加剧
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沃尔夫:研究显示,1997年到2001年间,美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加剧了,其失衡程度退回到100年前的水平。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5月8日
星期一
世界承受不起美中交恶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当今的美中关系,与冷战时期美日和美欧关系不同。美中合作不仅需要想象力,更要有意志,这是今后数十年国际秩序赖以维持的基础。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4月20日
星期四
全球失衡这个“慢性病”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投资者似乎确信,我们应该学会“热爱”全球失衡。但是,最应当担心全球失衡的时机,正是人人都停止担心的时候。就像现在。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4月3日
星期一
富国如何应对中印崛起?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的出口让世界其它国家更富裕了,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的状况都得到了改善。一个国家与中国的比较优势越相似,就越有可能遭受损失。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3月16日
星期四
小泉改革未果 经济反而复苏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日本经济转好是首相小泉的改革成果吗?答案是:恰恰相反。若按小泉最初想法推行结构改革并削减财政赤字,结果会是一场灾难。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3月9日
星期四
全球化在威胁中前进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依赖于三股强大动力——运输与通讯成本的大幅下降,经济自由化,以及人口众多的东亚与南亚融入了世界经济;但可能使之逆转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2月10日
星期五
竞争:国家致富的硬道理
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其它许多国家却很贫穷?换句话说,国家如何致富?答案是:坚决、普遍、公平和公开的竞争。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月19日
星期四
理清美国伊战的糊涂账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伊战开战前,布什经济顾问林赛提出,战争开支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白宫立刻将他解雇。林赛的确错了,但他错在严重低估战争成本。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Wolf) 2006年1月16日
星期一
预测不如准备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世界经济看来不错,但市场却在忽略风险。我们能知道的一切正如哈姆雷特所言:“死之来临,不是现在,即是将来;只要对它有所准备就好了。”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月5日
星期四
留给2006年的一大疑问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2005年是高增长、低通胀和穷国补贴富国的一年。但美国不会永远是全球最终消费国和借贷国。何时不再?这个问题留给2006年。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6年1月1日
星期日
全球都感到巨龙的呼吸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在中国的率领下,亚洲重归国际事务的中心。各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如何适应变化,而是如何利用这一巨变带来的机会。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12月15日
星期四
世界正在加速变“平”
“读完此书,我甚至想让孩子退学,从美国转到中国或印度上学。”——首届FT年度商业书籍奖评委、高盛总裁布兰克芬如此评价获奖书籍《世界是平的》。且听本书作者阐述他的“扁平”世界观……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 2005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如果贸易自由化失败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多哈回合贸易谈判香港会议若以失败告终,将给全球自由经济带来严重后果;目前需要推动贸易自由化的一揽子计划。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11月7日
星期一
假如多哈谈判失败
FT全球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多哈谈判若失败,全球自由经济将严重受挫;因此目前需要一个推动贸易自由化的一揽子计划。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11月3日
星期四
沃尔夫:忠告伯南克
马丁•沃尔夫致函伯南克:不要以为,若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美联储主席,所有的任务就是紧盯通货膨胀目标。这样的念头,一刻也不要有。
作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美联储主席继任者面临的挑战
格林斯潘是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央行行长,他在任美联储18年中,美国享受了稳定的低通胀。现在的问题是,下任美联储主席如何为美国经济掌舵。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欧洲经济四种模式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西欧各国都实行按全球标准称得上慷慨的、由国家组织的社会福利。但在具体操作上,有四种相当不同的模式。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华盛顿的“中国心魔”
美国若希望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害关系人”,就必须反思自身行为;一个单边主义的美国,肯定也会面对一个同样单边主义的中国。
作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9月29日
星期四
中国崛起与美国因素(上)
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时代,20世纪上半叶以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灾难告终。现在进入第二时代,若要避免重蹈覆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与正在崛起的中国之间的关系。
作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9月20日
星期二
单一税率没那么好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沃尔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一个简单、诱人、被过分夸大的想法。现在,旧话重提的是单一税率。
作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9月12日
星期一
高油价会引发经济减速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宏观经济格局的改变,已使世界经济更容易适应高油价。但鉴于全球石油需求有增无减,高油价最终导致经济减速的风险依然存在。
作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5年9月8日
星期四

<广告>
《一言堂》
国航新方案是画饼?
民航观察家郑言:中国最大两家国有航空公司的合作不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应对“国东交易”展开反垄断审查。
读者来函
中国不存在外汇占款
读者lb8300:所谓的外汇占款并不存在,人民币并不存在现实的超额供给,相反,由于对人民币需求力量的错误认识、人民币在非法权力下的大量漏出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人民币供给存在巨大缺口,从而造成通货紧缩、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冷眼看车》
欧美日车系仍然存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丁之方:在如今这个从产品设计、零件采购到市场销售都越来越国际化的时代里,是否还有明显的美国、欧洲或者日本车系的区别?
《我要改变什么》征文
谁抢走谁的工作?
征文大赛获奖者拉尔夫·本森:目前,全球许多发达国家对待移民的态度十分强硬,但从长远来看,允许人们自由流动有着巨大的现实利益,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失业率。
书评
令人失望的《中国牛市》
投资高手罗杰斯说,在中国版“大富翁”游戏中,帮助你“前进”的不是骰子的滚动,而是在于掌握最佳信息。不过,他在新书《中国牛市》中,并没有提供“最佳信息”。
《卧底经济学家》
成功的卷尺
专栏作家哈福德:宜家和Web 2.0的共同点在于,如果你向人们提供正确的工具,他们将利用这些工具,通过彼此合作,或者与提供这种催化剂的组织合作,创造出非常出色的东西。

© 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08.关于我们 | 问题回馈 | 联系方式 | 合作伙伴 | 服务条款 | 广告业务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