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试题的走向与应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3:38:58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上)

——“新课改”试题的走向与应对

 

从今天起,将先以辽宁卷为例评析“新课改”高考语文试题。

“新课改”高考试题,经过数年试点,范围逐年扩大,2010年将在在全国推行。2009年辽宁省首次试点“新课改”高考试题。这份试题是由辽宁省教育考试院委托考试中心命制的,很有典型意义。它所展示的走向,或可被视为让考生成绩离开短视功利的诱骗,导向素质提高轨道的一次机遇。

从这份试题可以看出,“新课改”高考语文试题在继承传统高考语文试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着两个方面的明确发展。

一、阅读文本和题目,人文内涵的包容更加丰厚;

二、写作题目更平实,鼓励考生自主写作更明确。

这两方面的变化,对语文教学和语文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教师和考生的更高要求,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传统高考语文试题在阅读领域的思维意识与基本方式仍然要遵循。那就是我们此前一再强调的“动态·比较·判断”的思辨原则;关注句号,改“字读”为“句读”,实现句与句、词与词的比较,剔除次要信息,锁定重要信息的运作方式;调动思想感情的积淀,展开深层思维,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工的自觉意识。

同时,“新课改”语文试题,要求考生顺应阅读题目的发展,从根本上充实自己的人文内涵积淀。

传统高考语文试题在写作领域的思维意识与基本方式仍然要遵循。那就是:树立对作文题目开阔性认识的信心,坚持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要构建完成由作文题目与作文素材之间的,思维与语言的桥梁。

同时,“新课改”语文试题,要求考生顺应写作题目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水平。

一、阅读文本和题目,人文内涵的包容更加丰厚

“新课改”《考纲》有两点变化:

一、设置了“探究能力层级(F级)”: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二、设置“选考”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选考内容”及“相应层级”如下: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究能力层级”考查: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㈡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究能力层级”考查: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1·2009年辽宁“新课改”卷·11]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试题简析]辽宁卷文学类作品阅读选用了贾平凹的小说《遗璞》。这篇颇具寓言意味的小说,具有强烈谕示现实的特点。能够充分了解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具体了解,而不是抽象了解),了解小说凭借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社会、自然环境揭示主旨(具体了解,而不是抽象了解)的学生,关注、思考、感悟社会现实生活的学生,将有着明显的“理解”优势。

[探究示例]我认为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首先,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而《遗璞》作为一篇寓言式的小说,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现实生活。在小说中,“遗璞”被塑造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形象、文化象征,集中体现了人们蒙昧守旧,迷信官员,幻想依靠大人物的光临、救济,多少改变生活状况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遗璞”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这种蒙昧的观念,几千年来就是压在人们精神上的大山。在小说结尾,巨石被一群勇敢的年轻人决然炸掉,让读者精神为之一振,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要改变命运,只有靠我们自己,首先要破除精神的桎梏。这不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表达着作者一种美好的愿望,而且有着强烈的启迪现实的意义。

其次,从情节安排上,作者也作了精心的铺垫构思。遗璞村的男人,辛辛苦苦到远处采石,近在河滩的四间房大的巨石却搁置那里,蒙蔽着遗璞人的灵魂,展示着遗璞村的蒙昧。正是蛮子接触外界,带来了外界的信息。这也从多角度映射出遗璞人与外界的隔阂。最后,巨石被炸掉,会引起遗璞村内外怎样的反响?蛮子们的命运又当如何?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丰富的思索空间。

此外,炸掉遗璞也使得人物形象更丰满,环境寓意更宛然。蛮子,之所以叫“蛮”,正反映出这位勇于突破传统的年轻人在保守的村民眼中的性格特征。小说对以蛮子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着墨不多,却在结尾炸石的一声巨响中惊天动地。窒息精神的巨石,用来修建造福民生的水渠,自然环境对社会环境的谕示含蓄而鲜明。

[例2·2009年辽宁“新课改”卷·12]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试题简析]辽宁卷实用类文章阅读选用了斯蒂芬·杰·古尔德的《达尔文的拖延》。这篇传记,将达尔文放在西方宗教传统的背景下,剖析他科学研究曲折的历程,诠释他高度负责和务实的治学态度。能够充分了解传记“写人记时”规律(具体了解,而不是抽象了解),了解传记“以事实为依据,作合理分析加工”特征(具体了解,而不是抽象了解)的学生,对达尔文物种起源观点和西方传统宗教思想有所了解,同时关注、思考、感悟历史与现实的学生,将有着明显的“理解”优势。

上述例子也表明,锁定重要信息,加工、转化重要信息,是有效地调动知识、能力积淀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改”高考阅读题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这样有机统一在一起。

二、写作题目更平实,鼓励考生自主写作更明确

2009年“新课改”语文试题的作文题目,从形式上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多角度的材料作文题目;一类是话题和标题作文题目。无论哪类命题形式,都有着广阔天地。

作文题目由“标题”(或“话题”或“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我们不能只重看前者而轻忽后者,更不应该把材料简化(例如把一则多角度材料,简化为“明星代言”)。“要求”主要用于启发和鼓励;至于“不得套用”“不许抄袭”以及“除诗歌外”这类限制,则是道德性、公平性、保护性的底线。

高考作文题目的开放性、普适性和贯通性十分豁然。我们应该以“作文思维观”的认识突破“作文常识观”的局限。在“新课标”厘定之初,就有一个很形象的问题:“冰化了之后是什么?”回答“冰化了之后是水”,就是一种“常识”;“作文思维观”容许、容纳这种回答。但是,我们更应该展开想象与联想的思维翅膀,回答“冰化了之后是春天”。“作文思维观”告诉我们:作文题目只是提供一个透视生活的窗口。

在“作文思维观”看来,任何作文题目都是十分宽阔的,我们任何人的思维都不足以抵达它的边际。相对于我们的思维空间而言,任何作文题目都广阔无垠,全世界的人合在一起,也不能穷尽它的空间。当然,任何“标题”(或“话题”或“材料”)也不会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学亦无涯”,也可以用来看待作文题目:“吾识也有涯,而题亦无涯。”高考作文题目,经常用它明确的提示,帮助考生“踮起脚尖”,由此及彼,由小及大,由表及里,由正及反,向无涯的天际眺望。而“作文常识观”则把作文题目当成常识答题,只允许就事说事,就事论事,蜷屈蜗居,一叶障目,鼠目寸光。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最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手段。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作文思维观”不只符合“神游万仞,心骛八极”的写作规律,也完全符合《课程标准》倡导的方向;“作文常识观”,则不但违背基本的写作规律,也与《课程标准》背道而驰。“新课改”的作文题目如此开阔,上面明明白白写着两个字:自主。

[3·2009年辽宁“新课改”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

甲:有明星代言的东西应该更可信。有人调查,47%的人在选购同类产品时,会优先选择名人代言的产品。我就是这样。

乙:现在明星代言广告多,相关问题也多。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典型。有人调查,91%的人对虚假代言表示愤怒。

丙:明星代言多数都是朋友介绍,经纪人操作。明星不知情,也是受害者。

丁:明星代言,实质就是给产品作证言。明星代言费少的几十万,多的上千万,代言产品出问题就没有责任?

戊:产品广告出问题,也说明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媒体把关不严、相关法规不健全。听说有一个好莱坞演员就曾因代言虚假广告被罚款50万美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简析]题目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是对前此新型材料作文要求的又一种探索,一次迈进。

2006年第一次采用新型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题目要求是: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可以说,作文题目对写作的要求总体上是清晰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应是提示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和“侧面”构思写作。“全面理解材料”是“读”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则是“写”开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应当既可以是整体“内容及其含意”,也可以是某一“侧面”“角度”的“内容及其含意”。其继续“解放天足”的意图明确而明朗。大概因为题目开放,为防止套用、抄袭,特别加上“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的要求。

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高考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为了避免阅卷中可能的曲解,2007年起题目的要求去掉了“全面理解材料”,改为: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命题组特意撰文对此做出明确解:“生活材料故事复杂一点,会更加贴近自然和贴近人生;作文材料复杂一些,这有利于选择角度的增加,有利于高考作文的多样化。”

面对众多的角度,为了防止考生跑乱,跑偏,所以特别提示“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这则材料围绕“明星代言”的主题,提出了五种网络见解。甲:认为可信,乙:表示愤慨,丙:给予理解,丁:主张负责,戊:呼吁监管。

在每个网络发言中都包含许多角度。甲:名称与实际,多数与少数,调查与信度,自信与听信等;乙:传统与时尚,宣传与质量,典型与个案,调查与民情等;丙:友谊与义气,盲从与明察,受害与害人,知情与责任等;丁:表象与实质,精神与物质,责任与追究,法制与自由等;戊:综合与单一,专责与分责,先禁与后罚,国际与国内等。合在一起,还能交叉出“全面与片面”、“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和“相信自己与听信他人”等等许多我们熟稔的往年高考作文题目。

六月九日晚,在中央人民广播点做《新闻观潮》节目,直播进行中,两个热线电话打进来,分别说了各自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我最热爱的人”和“说不怕鬼”。我当时说:我喜欢代言明星,他可能就是“我最热爱的人”;我厌恶明星代言,代言全是鬼话,我不怕鬼。相隔半个世纪的作文题目,不都是相通的吗?

角度其实还有许多——我是无法穷尽的,任何人也无法穷尽。而能不能使这些角度成为好文章,靠的是写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程度和对自己选择角度的表达水平。作文好或不好,需要根据全文裁定。那种在阅卷和作文教学中规定“靶心”、“最佳立意”的做法,貌似有理,实际大谬不然。写作是一项创造,在这个领域,没有立意行与不行,好与不好的限制和分野,只有作文写得好与不好的标准。真正好的文章,恰恰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遵循写作规律,自主写作,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今年高考语文学科刚刚结束,六月七日下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采访结束时,记者要求我用一句话概括对2009年全国各卷高考作文题目的总体印象。我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想,这是“新课改”向我们展示的朝气蓬勃的景象。愿大家努力,抓住这个机遇。老师,我是福建的,明年(2010)高考但语文上不了,一直徘徊在100左右!什么方法都好像理论,很空洞,不像数理化一样有固定方法!你认为像我这种情况如何是好?
下面是我语文试卷的自我分析:古诗文背诵,文学经典还是过关的,名著没全看,但分数得的差不多,主要差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失分严重!作文更是普通了45分左右(满分70分)!
我有买过您在简单学网教的课程,很好!但我希望您能为我特例开付方子,整体诊断!谢谢!!

博主回复:2009-08-08 22:57:22

首先摆脱模拟题,更不看重那些无意义的分数。精研高考题目——方法我们在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