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庆:拿什么比明天(新京报 2007-6-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39:24
拿什么比明天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6-10 2:16:00 · 来源: 新京报

“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2007年的春节晚会上,30名农民工子女的一句质朴童音曾打动了亿万观众。
四五月间,记者走访了陕南、陕北、关中的200多所乡村中小学校,用镜头记录了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求学的渴望与艰辛。教育,能否改变这些孩子的明天?
□胡国庆 摄影报道

盘山路上的明天
4月6日下午5时,盘山公路上,6岁的袁文瑞和4岁的妹妹同在陕西紫阳县嵩坪镇双堰小学上学前班,她们家距离学校4公里山路,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妹妹走不动时,姐姐就背她一段,休息间隙,同行的伙伴会在路边采些花草解闷。教育,能改变她们的明天吗?
“摇篮”就是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我们山沟里的娃娃是没有的……”陕西吴起县白豹镇郭志郎小学老师张志莲正在给一年级学生讲课文。
镜头里的这些孩子,都是没有摇篮的孩子。
如今,农村里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学校,最鲜艳的是校园里升起的五星红旗,见到最多的标语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同时,城乡教育的差距却依然横亘。
山里孩子求学所付出的艰辛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点着火把上学,走上三四个钟头,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拽着钢丝绳过河,河水浸湿双脚,寒冷的冬日,要用自己的体温去焐干。当城里的孩子在家中写作业时,他们还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每天20公里山路,小学6年加起来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远。
边远山区的孩子,一个学校只有一名代课老师的情况仍旧普遍。
而孩子们的代课老师,每月平均工资只有300元。西乡县200多所小学,从2001年至今未调入一名教师,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龄化。草庙小学有13位教师,50岁以上的就有6人。紫阳县绕溪乡花渔小学从2001年起每年都聘请代课教师,但是因为工资低,没有人愿意到山区教书。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有30.8%的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想换职业。
面对全国统一教科书中的许多词汇,山里的孩子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他们大量的信息来自电视,或者从外面打工回家的父母。坐在教室里,他们心里想到的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是否平安,想到的是能否吃上一包方便面,想到的是自己何时能拥有一台电脑……
他们绝大多数没进过城,压根不知道城里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但他们明白只有努力学习,靠知识来改变贫穷,才能走出大山,才能孝敬父母,才能换来明天。
竹筏上的求学路

4月9日,竹排荡在两岸之间,载着陕西紫阳县红椿镇尚坝小学的孩子上学。
尚坝小学有110名学生住在褚河南岸,四年来,每天上下学,孩子们都要拽着110米长的钢丝绳乘竹排过河上学,遇到涨大水,学校只能停课。校长赵钟勋说,每天都要看到最后一名学生过了河,心里才踏实。
紫阳县尚坝小学学生以前靠渡船过河上学,但由于买来的船多次被洪水冲跑,4年前只好改为竹排。
2004年12月17日,就在这条河的下游20公里处,曾发生一起特大沉船事故,23名学生落水,10名学生遇难。修建一座钢丝吊桥需20多万元,但四年了这个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点着火把上学

陕西紫阳县绕溪乡,清晨,上学前,奶奶给12岁的周从均点上火把。
“早上点火把一定要注意防火!可不能引起森林着火。”校长侯富贵每天这样提醒他的学生。
紫阳县绕溪乡五所小学里没有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往返,最远的要20多里山路,小学6年下来,比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远。在冬季,学生早晚都要点着火把上学。打火把并不是家里买不起手电筒,而是电池质量太差。
“叔叔多拍些山里的照片发表,那样就会有城里人来投资修路了。”放学后吃了两大碗土豆的周从均,用脚把自己破旧的胶鞋拨到门后怕记者看见。
打通铺宿农家

4月3日,十几个学生挤在大通铺上。学生说:“冬天大家挤在一起还能增加点热量,到夏天气味就太难闻了。”
乡村学校住宿条件相对要简陋得多,在长武县,143所中小学校没有一所寄宿制学校,9000多名学生只能在附近农民家里租房。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规定,只有贫困寄宿生才有条件享受每天1.5元的伙食补贴。按照这个政策,长武县9000多名学生无一人享受到这项补贴。
要提供住宿就要建房,增加教职人员,因为资金问题,许多学校很难满足学生寄宿要求。
此外,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提供食宿,必然存在许多安全问题,也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这也是学校不愿承担这方面责任的原因。
一个年级十分钟

4月12日,48岁的王菊香是陕西镇安县张家乡丘岭小学四个年级惟一的代课老师。
这所山顶上的小学,从学前班到四年级一共18名学生,全挤在一间教室里,王老师每节课只能给一个年级讲十分钟左右,这期间,其他年级学生在一旁自习。
代课27年的王菊香已在这里任教7年,每月工资250元。48岁的村支书詹道厚说,自己上小学时就有这所学校,不能否认,目前很多乡村代课教师的水平远远达不到国家对于教师职业的要求。但边远山区的环境,让高学历老师望而却步。而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山里孩子又不能没有老师。
十里山外读ABC

五所小学80名学生集合在一起学习英语,老师是每月花255元临时聘请的代课教师。
周三下午,是镇安县张家乡五所小学每周集中学习英语的时间。各校由一名老师领队,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集中在山外的老君庙学校,路途远的学生来回要带着干粮,走上3个小时。
这五所小学都没有英语老师,很少有人愿意到山沟里教书,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镇安县教育局副局长石则健说:多年来,镇安县从来没有辞退过教师,除非他触犯了法律。由于缺少奖罚制度,也很难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光荣顶不了饭吃

4月2日,李勤英和丈夫张永壮将自己的教学书全部打包存放在阁楼里,夫妻俩结束了18年的教书育人生涯,回家当了农民。
38岁的李勤英、张永壮夫妇高中毕业后,同在周至县厚畛子中心小学当代课教师。18年来,两人一次又一次地等待机会转正,但梦想总是实现不了。
李勤英说从小自己就梦想当一名教师,为了提高教学业务,她还自学了英语,但是毕竟光荣顶不了饭吃。“总感到代课教师低人一等,我们从来没有培训的机会,300元的工资还是从学校正式老师请长假中扣除的。”李勤英无奈地说。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visual/2007/06-10/015@021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