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优势和规模优势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8:49
 人口密度优势和规模优势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发达是人口少的原因,希望中国能将人口降低到三、四亿,然后过上美国现在的生活。宋健1981年提出中国人口上限就是参照美国的粮食标准;现在李小平提出将中国人口降低到3亿,也是参照美国的生活标准;2006年3月8日上午,新浪网特邀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做客嘉宾聊天室,潘贵玉说:“要是我们中国人只有两三亿人口,现在一定是很神气”。   其实这种想法不正确。一方面,客观上中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不可能象切蛋糕一样把现有的13亿在保持年龄结构不变的情况降下来,现在的计划生育其实只能降低生育率,减少新生人口,意味社会持续老化,等人口以这种方式减少后,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比例已经很低了(很容易惯性地降到几千万乃至灭亡),人口结构已经是不可持续发展了(抚养比将达到历史最高,没有创新能力了,也缺乏生育小孩的愿望了);另一方面,美国的发达根本不是因为人口少,相反,美国正通过鼓励生育和移民增加人口。   俄罗斯、加拿大面积比中国和美国要大,人口分别只有1.4亿和3000万,但国力也没有美国强。巴西面积相当于美国91%,自然资源丰富,人口相当于美国的60%,但巴西生活水平比美国差多了,比中国好不了多远,综合国力还不如中国。   人口大国既有人口密度优势也有人口规模优势。城市化就是尽量利用这些人口优势。即使人口再稀少的国家,都在积极进行城市化。   比如说在甲地八个人应聘一个职位,乙地80个人应聘10个职位,比例都一样。但对于求职者来说,在乙地多了10倍的应聘可能性;对于公司来说,甲地八个人可能没有一个合格的,公司只好空着职位(对公司和个人都不利),乙地因为有80个应聘者,公司就算不能招到10个合格的,也可以招到六、七个合格员工,相对来说乙地就业率更高(对公司和个人都有利),并且在乙地还可以增加1个服务行业人员。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人都愿意往美国跑的原因,小城市人和企业都愿意往大城市跑的原因。小城市的人到大城市后然后又留恋以前的悠闲和环境好,一个劲再抱怨大城市如何地拥挤,如何的环境差。俄罗斯人口在减少,但是还是都网莫斯科等大城市跑。   城市规模扩大,会产生“聚集效应”。100多年前,恩格斯说过,250万人集中于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指的就是城市的规模效应。一方面,城市化水平越高,土地、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同时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处理。按建成区面积计算,我国200万人以上大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建制镇三者人均占地的比例是1: 2: 3.1,说明正是大城市最节约土地。在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同时,农村的人口减少,土地相对地变得充足。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一次性投入很大,但它一旦建成,使用的边际成本很小。城市里人口众多,厂商云集,他们共同分享着这些基础设施,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城市里,产业间会形成产业链,于是就业增加、消费增多。城市里的企业较多,它们之间相互竞争,迫使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技术、降低销售价格,消费者为之受益匪浅,使消费者和企业实现“双赢”。由于人口集中,经济主体间的交往多,资金流量大,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便可大显身手。各大行业间的互动性,使城市的经济总量像滚雪球般地增长。   当然,城市规模过度膨胀,也会带来额外的代价,如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病”。但是人类近两百多年的工业化过程就是不断解决“城市病”的过程,城市也越来越大。比如要是城市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车或者马车,那么城市对人口容量当然有限,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地铁网的建设,交通也大为改观。要是城市的能源靠的是柴,那么一个10万人的城市的生态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但是该用煤炭的话,城市的人口容量将增加几倍,而用液化气和电的话,城市的人口容量又可以增加很多。伦敦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了。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900年,增加到200万,1960年代达到800万。早在1500年,伦敦就开始出现煤烟污染大气的问题,由煤支撑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由于工厂大多建在市内,居民家庭又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更是急剧增加。在无风的季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形成臭名昭著的伦敦雾。1952年12月4日,伦敦上空的冷高压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呛人的浓厚烟雾弥漫全城5天之久,几天内死亡人数比平时增加了4000人,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但现在由于清洁燃料的使用与对排放物的严格控制,使伦敦目前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降低到了16世纪的水平,今天,那里的空气比1585年时还要洁净。如今,慕雾都之名而来的人们可能会失望,只有偶尔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无数英国文学作品中曾经描绘过的沿街滚滚而下的黄雾已经消失了踪影。这样的大致情形也发生在其他工业化国家中,例如,无铅汽油的使用也将美国空气中的铅浓度下降了97%。尽管污染在发展中国家 正在增加,但它们只不过是重复工业国家所走过的路程,当它们足够富裕后,也会开始治理其空气污染。   大概是因为担心“城市病”(就像当时担心人口太多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鼓励小城镇建设,但是事与愿违。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差,对较大的投资和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吸引力相对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也比较低,难以发展制造业,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企业小,离城远,离城远导致人才不丰富,消息不灵通,运输成本高,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农村生态在改善,城市在恶化(不断在基建)。一定要拿目前中国城市的问题来说的话,那美国的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都有问题,为什么还吸引那么多人去?因为城市有城市的好处,当然不可避免伴随一些缺点,不要指望既得到所有好处,又没有一点损失。北京、上海城市毛病多,昆明、桂林问题少一些,你为什么不选择去昆明、桂林(或者去县城,中国很多农村生态好的不得了,你去吗)?   “城市病”都不是无法解决的,也不是必然要发生的,而且这些负作用根本无法抵消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各个国家都在发展都市圈,每个国家的都市圈都是该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美国纽约、五大湖和洛杉矶三大都市圈占了全国人口的33.21%;日本东京都市圈人口2000年占日本总人口比重达16.8%;汉城市人口占全国1/4,以汉城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竟高达全国的一半。仲大军认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中国最为后发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建设都市圈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   一个城市人口达到25万,才能显示出规模效应,低于这个数,就存在城市资源浪费现象。而我国2000年2074个县级城市非农业户口上20万的才有311个。也就是说,这些城市中仅13.1%的城市,达到了应有的规模,还有86.9%的城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发展空间很大。我国大中型城市的发展空间也还很大,比如北京2005年底常住人口为1536万人,面积1.68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914人(而汉城是1.8 万人)。但北京城区人口实际上只有500 万,都集中在城区狭小的地方,四环以内人口密度比汉城和东京还要大。仲大军认为北京目前还根本算不上世界大城市,在世界上只是一个中等城市,人口规模实际上连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都比不上。仲大军认为北京根本不需要控制外来人口,更不需要严格的户籍管制,关键是发展模式,那就是减少城市密度,建立现代交通,向外扩展[35]。一旦北京人口密度达到汉城人口密度的三分之一,那么北京可以容纳一亿人口。要是京津冀地区统一开发,可以开发成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实力超强的国际大都市圈。   我国都市圈建设还在布局中。随着内地人口大量迁往沿海和大城市,而计划生育有限制了人口再生产,今后内地的地级市都难以出现规模效应,更不用说县城了,等于是计划生育阻碍了今后经济发展。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是人,现在的人员流动方向其实意味着今后各地经济实力的布局,流动的不光是人口,也是实力。由于城市的雪球效应,今后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别将会越来越大。   中国前几年流传要重新划分行政省份。其实为时过早。需要等到都市圈建成后才便于重新行政划分。   人口越多,人均军事负担越小,智力资源越丰富,市场越大,技术优势也就越容易发挥。假如一项科技成果成本1000万,除去制造成本外,每个产品卖100元,需要买出10万个以上产品才合算。要是市场不到10万,研发单位不可能冒风险启动这项课题;要是市场刚好只有12万,研发单位能够赚一点点;要是市场有1000万,每个产品只卖10元(大众得益)企业还是暴利,其他企业也会竞争,通过竞争,最后成本可能降低到500万,每个产品卖1元,企业还有大量利润,用这个利润提高研发能力,研发今后其他产品。日本和德国都想向中国推销铁路技术以解决他们的产业空洞化问题。   人口密度效应在交通运输上体现的最充分。人口密度越大,人均交通成本就越低。在同等条件下,一个国家人口密度越大,在单位时间内,这个国家人均与单位货物长距离迁移的距离就平均越短。日本铁路2.36万公里,人口1.27亿,人均0.185米;德国铁路4.72万公里,人口8242万,人均铁路0.573米;澳大利亚铁路4.77万公里,人口2026万,人均2.356米。从人均铁路里程来说澳大利亚最发达,日本最落后;但是事实上,日本的铁路运输最便利。 日本每年有226.3亿人次乘坐旅客列车,按日本总人口来计算,每年人均乘坐铁路列车将近200次,而与日本国土面积大致相同的德国,铁路的人均利用率不足20次,因此,可以说,日本铁路的运输规模是世界上最高的。由于铁路利用率高,就使得成本降低,服务提高,日本的铁路服务质量也很高,发展起高速铁路,而澳大利亚却不可能发展起高速铁路。以每公里铁路造价2000万元人民币(客运专线造价每公里1亿元以上)计算,那么每米造价2万元。日本人均化在铁路上的费用只有3696元,而澳大利亚人均却要花费4.7万元,而享受到的交通便利和服务却反而没有日本高。中国人均铁路只有5.7厘米,要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小国也只有这么长的铁路,国民经济是无法运转的。公共车也一样,小城市由于人口少,公共汽车的班次很稀,乘一次车要等很长的时间;大城市人口多,几分钟一趟车。   娱乐产业就更加如此。相同成本拍摄的电视、电影因为观众增加,赚的钱也多。赚的钱多,竞争也就激烈,结果是导演和演员的素质提高,也可以花费更多的钱进行娱乐投资。老百姓花费很少的钱就可以看高档次的表演。美国在电影业方面的垄断地位就与其人口数量很有关系。   旅游业也一样。一个旅游景点要是有大量游客,就有资金进行景点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游客人均担负的费用就越低。要是游客太少,很多有潜力的旅游景点就无法开辟。   从世界范围看,在自然条件差不多的地区,人口越稠密的地区经济越发达,这就是规模效应。在社会发展程度相同时(中国、印度与美国差距近百年,因此不具可比性),人口规模决定市场规模。美国之所以是发达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原因之一是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具有在发达国家中,最大的人口规模效益。除了经济上的竞争优势外,科技创新与欧洲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诺贝尔奖得主越来越多集中到美国。1901年到1936年,美国有13人获得诺贝尔奖,占全球获奖者(126人)的10.3%;1943年到1997年,美国有170人获奖,占全球获奖者(320人)的53%;1998年到2000年,美国有16人获奖,占全球获奖者(25人)的64%,其中2000年美国有8人获奖,占全球获奖者(11人)的72.7%。美国科学家囊括2006年所有的诺贝尔化学、物理、医学奖,随着欧洲人口萎缩而美国人口增长,今后欧洲与美国在科技上面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2006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已达3亿。中国一些学者开始为美国担忧,认为人口增加将导致美国国力、生活水平下降。但是美国很多学者认为人口增加意味着繁荣,美国突破人口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起欧洲和日本其他工业化发达国家来说经济上更具活力,政治制度上更具吸引力。美国卡托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Daniel T. Griswold说,美国人口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上升成正比。美国人口是一百年前的四倍,但是美国人比1906年生活得要好得多,平均寿命从48岁增加到78岁;美国的新生儿死亡率大大下降;美国控制了致命传染病的流行;美国人民呼吸的空气更新鲜,饮用的水更清洁,食品更加丰富多样,住房面积更宽敞。他认为,没有理由质疑生活质量上升的趋势会因为人口的增长而起变化。同时,Griswold认为,美国人口增长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他说,自1900年以来,美国人口一直维持1.31%的增长。但在过去15年里,降到每年1.16%。2000年以来,人口增长率跌到1%以下。因此,Griswold认为,美国突破人口三亿大关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他说,美国人口众多才能产生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才能刺激创新和经济的活力[36]。   据2002年的 《The Economist》的分析,1950年,西欧人口超过美国整整一倍:3.04亿对1.52亿。此后大西洋两岸生育率都下降,1970~1985年,美国生育率略低于欧洲。然而,1980年代,某种奇怪的情况开始发生。美国的生育率突然开始扭转其下降趋势,到1990年代,美国的生育率恢复到了略低于2.1的标准。而欧洲生育率仍然继续下滑。2000年美国人口2.81亿,西欧的人口也比美国多出1亿多。欧盟的委员们喜欢自吹自擂地说,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因此,他们在贸易谈判中要求获得与美国同等的地位。一些人也认为,由于人口相等,欧元有一天将成为与美元对抗的国际储备货币。但是,这样的地位维持不了几天。根据人口学上保守的预测,到2040年,美国的人口将超过欧洲。而根据更大胆的预测,到2030年,美国的人口就会超过西欧。到了 2050年,欧洲人口将跌至3.6亿,美国人口将到达5.5亿。如今美国的国民平均收入比欧洲高出三分之一。如果这一水平能够维持,那么即使中欧和东欧诸国加入了欧盟,美国的经济也将比欧洲大出一倍多。由于拥有4亿至5.5亿富裕的消费者,美国市场对外国公司来说无疑比如今更重要。较高的生育率和更多的移民不仅产生更多的人口,而且产生一个更年轻、种族上更融合以及总的说来更充满活力的社会。根据密歇根大学人口学家比尔·弗雷(Bill Frev)的说法,到2050年,美国的中位数年龄将是36.2岁,而欧洲的中位数年龄将是52.7岁。这是一种令人吃惊的差别,几乎完全是由欧洲人口的迅速衰老造成的。就目前而言,中位数年龄在美国是35.5岁,在欧洲是37.7岁。换句话说,中位数年龄的差异有可能从2岁升至2050年时的17岁,基本上是两代人。年轻的人口,无疑将使美国在经济竞争中 处于有利地位[37]。   美国只有三亿人口,但纽约、费城、芝加哥一样非常拥挤。连在中国眼里生态很差的亚利桑那州的图森也有上百万人口(到处是沙漠,地上光溜溜的,寸草不生,最高的植物是仙人掌,比房子还高)。城市化意味更多的工作机会,意味着更丰富的生活(虽然有些地方要差一些)。西欧国家人口低惯性缓慢增长,由于人口迁移,很多中小城市人口早已减少,但大城市人口却还快速增加,小城镇却一个个消失。要是中国人口只有六亿,上海等城市还有现在这么拥挤。   就连美国Madison和Ann Arbor这样二十几万人口的大学城,虽然总面积很大,但中心区域一样高楼林立,70%的市民都在这中心区域上班,停车都成问题(还得交费),上下班开车一样拥挤。  前几年IBM公司在明尼苏达的Rochester有个分部,由于该市只有两个主要单位:Mayo Clinic和IBM的分部,因此房子价格猛涨,但这几年电脑行业不景气,IBM大量裁员,房价猛跌,整个城市的心理没有以前踏实。   美国明尼苏达州与威斯康星州是两邻两州,都在五大湖区。人口差不多(威斯康星还稍微多一些),自然资源也差不多。明尼苏达州的气温可以说相当极端,尤其冬天的寒冷是非常著名的,全年有5个月冰雪封地。威斯康星州的气候、交通条件要稍微好一些。但是明尼苏达的经济比威斯康星要好,为什么?因为明尼苏达发展大都市,人口集中;威斯康星人口比较分散。明尼苏达的最大城市是明尼阿波利斯,首府在圣保罗,这两座城市相距很近,被统一开发,现在全州人口一半以上是在这两座城市圈。规模效应导致经济发展好,家庭收入在全美排名前8位,企业也纷纷迁入,人口也在增加。威斯康星的的最大城市是密尔沃基,州政府在大学城麦迪逊,这两座城市与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差不多,可惜相距太远。另外有好多个十几、二十万的小城市。导致威斯康星人口分散,没有形成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势头不足,很多企业外迁。   美国加州一个州经济实力就列全世界第五(只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四个国家比加州好)。Illinois州一个芝加哥(800万人口)就已经不得了,Illinois州可有很大的空间再建四、五个芝加哥,要是这样的话,不得了!美国人口增加到13亿,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不得了!科研实力一增加全球都获益,虽然美国可获得更大利益。    加拿大和俄罗斯人口比美国少,失业率为什么反而更高?就业机会是谁创造的?是人!人多意味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多。    失业就象单身一样,在什么社会都存在。不要以为某著名演员死了配偶,你就增加了结婚机会。不要以为美国将印度和中国的电脑技术人员都赶走,美国电脑行业就增加了就业率,相反电脑行业可能萎缩,失业率更大。    就算整个北京90%的人都搬走,10%人留下来连基本的道路维修都不可能,城市怎么运转?总不能希望90%的人为你服务,10%人在享受。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网络化管理将使得城市的管理更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