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38:44
爱 的 人 生
目 录
自 序
壹、生之奥秘
贰、爱的茁壮
一、人类借着爱心赢得了物种进化时期的胜利
二、爱的茁长显示了人性的提升与人类的进化
(1)母爱的天性是人类生机延续的根本
(2)骨肉之爱形成了家庭
(3)血统之爱形成了氏族
(4)爱的茁长以大同社会为目的
叁、人生之路
一、爱心的强弱决定人格的高低
二、爱的秉赋决定了人的品质
三、人生的光明大道
肆、生命之光
一、流芳百世  莫遗臭万年
二、爱是众善的根源
三、生命的光辉发之于爱的力行
(1)要负责 要知耻
(2)要发挥孝、慈的天性
(3)要具备和发扬忠、诚的美德
(4)力行仁爱、信义、和平的美德
伍、爱是智慧和能力的无尽泉源
一、爱,就是智慧和能力
二、伟大的事业成功于强固的爱心
三、只有“爱”才是人生必需的和足够的要素
陆、人格的陶冶
一、完美的人格出于“爱”的净化
二、错误是烦恼的原因
三、殷忧可以启圣
四、逆境和困难是成功立业必经的锻炼和要素
五、君子忧道不忧贫
六、为善最乐
柒、从爱的扩大到天人合一
一、天人合一之“理”的探讨
二、天人合一之“事”的实践
(1)达摩西来,开启超凡入圣的圣教
(2)至诚祈雨
(3)文昌帝君阴骘文
(4)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天
(5)密勒日巴尊者传
(6)制心一处 事无不办
(7)圣观世音菩萨
(8)菩提树下大悟的佛陀
(9)佛为父王说法
(10)观相(想)得度
(11)度子罗睺罗出家
(12)丑女改容
(13)燃灯不灭
(14)不可思议的维摩诘
(15)笑弥勒
捌、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自 序
太阳表面有黑子,这黑子会造成人们的隐忧;白璧往往有微瑕,这微瑕会给予人们以遗憾;爱的人生也藏有“恨”的污点,这“恨”的污点,正破坏着人生的完美,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为“爱”是生机,是创造,“恨”是死亡,是毁灭;“爱”象征着光明和温暖,“恨”便是黑暗和冷酷。所以离开“恨”,人类就不会有毁灭的危机;离开“爱”,也找不出人类进化的原因。只有充满了“爱”的人生,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
一个缺乏“爱”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颓废、堕落、道德沦亡而趋向于毁灭的社会。证之古今中外史实,也只有炽燃爱心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够表现出洋溢的热情,呈现出蓬勃的朝气,也才能够奋发向上,不屈不挠。
不是黑暗能够压制光明,是乌云遮蔽了太阳以后,黑暗才会露面;不是“恨”的污点能够掩盖得住博大的“爱”,而是因为人们松弛了爱心,才会由情感的冷漠,形成了意志的消沉,才使得自己生命的光辉与热力不能显现。
任何一个时代,人类文化活动的现象,都是与宗教结合成一体的。没有宗教的情操,没有宗教的感情,就没有人类文化的发生与成长。当宗教文化衰微的时候,也是人类道德消失的时候。当人类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之前,一种反伦理、反人文、反价值、反进化、反淘汰(恶的打倒善的、假的打倒真的、坏的扬弃好的)的逆流就会出现。
宗教文化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个真正的宗教,就没有一个统一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没有和谐团结的社会,就没有和谐、幸福的家庭。所以,宗教不但可以建立互助共信,而且可以凝固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尽管物质文明日益昌盛,但人心却日益沉沦,人类正面临着人性与兽性的战斗。当此时也,徘徊无异毁灭!犹豫等于死亡!悲愤、浩叹没有用!此刻迫切需要的是坚持爱心及自救救人,一方面要战胜自我,一方面要向魔鬼行道者展开挞伐,因为只有消灭了兽性的疯狂,才能维护人性的尊严,而且也只有勇敢地与魔鬼搏斗的人,才是上天的好儿女!
是一种不能自抑的情感,迫使我写下了这篇《爱的人生》。没有成熟的果子,虽然不会香甜,但那雄伟的金字塔,是靠着千万人的血汗,才能够建造成功的。因此我以自己的虔诚,来叩响人们共同的心声,也只希望把这良知的一滴,能够汇进“爱”的洪流里去。这就是我写作的观点和动机。
李挽(耕云)于台北
返回目录
壹、生之奥秘
这是个呈现安祥、生生不息的爱的宇宙,它不断地从“生生不息”繁衍滋生为“森罗万象”,而且一直在新新不已。
这是万有存在的现象,无人能否认,更无人能阻止。
然而这一切却是从空里来,又回归到宇宙的实相——空。
这种新新不已的机势、生生不息的“奥秘”是什么呢?用科学或神学的千言万语去描述它,太嫌麻烦,其实,它只是很简单的一个字——“爱”。
“爱”便是“生”的奥秘。
从生命的出生,到生活和生存的维持、延续,无不以“爱”为起点,为肇始。如果没有了“爱”,根本就不会有生命。连生命都没有了,这个世界和宇宙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可以说:
“爱”是一切的根;
“爱”是宇宙万有之源;
“爱”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创造的“能”;
“爱”是森罗万象孕、化、生、成之“母”……。
在这时间无限、空间无际的大宇宙里,因为“爱”而有了芸芸众生,因为“爱”而美化了人生、美化了世界、美化了宇宙,乃至人的品质的提升、性灵的超越,都必须以“爱”为基点。因为当我们把小爱扩展到大爱时,纵使一个平凡的人,也会成为贤人、圣人,例如孔子、孟子、佛陀、基督……等,都是把“爱”提升、扩大为“仁”(仁者爱人),而又能行“仁”的人,因此昔贤形容得很好:“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世间若无佛,众生永沉沦!”由此可见,生命中最不可缺少的“爱”,必须从爱自己、爱父母、爱妻子、爱儿女、爱家庭为起点,扩展延伸到爱邻里、爱乡亲、爱同胞、爱众生……。当我们把爱心扩展到无限大时,就会到达生命的圆满——“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爱”可以充实人生,提升性灵,美化世界和宇宙。离开了“爱”,就不会有科学的“真”、哲学的“善”和艺术的“美”。在这爱的世界、爱的宇宙、爱的人生中,只有“爱”最真实、最普遍、最永恒。放眼看那无际的星海,深邃、和谐;再看那向阳迎露的草木,舐犊反哺的深情,鸟语花香的春意……,到处都呈现着“爱”的生机,显示出生命的奥秘,充满着和谐、活泼的气息。
这种自然的真实,无私无我的行仁,在在地昭示我们:任何人只要志在圣贤,一定都可以成为圣贤的。只要我们革除小我的私心,舍去多余的妄想,那么我们与先圣、先贤又有何差异呢?
真实的是原本的,原本的亦是普遍的。生命是宇宙的主宰,宇宙是生命活动的领域;而生命之体,是“心”与“物”的融合。融合了的生命,是一个个不可分割的实体。事实上,也只有“心”与“物”融合为一的生命实体,才能显现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有向前、向上无限的发展和创造。如果离开了“爱”的初因,生命在哪里?没有了生命,什么叫心?什么是物质?
现今的科学,早已证知到《金刚经》所说的“相即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说当我们把物质分析到最后,剩下的只有创造的“能”,并没有任何物质的存在。这说明了“心物一元”的生命,是不可思议的。任何偏向“唯心”或“唯物”的思想和论调,都将导离了“爱”的航向,而陷人心于偏执、荒谬、沉淤,甚至自我毁灭!
所以,只有“爱”,才最完美、最真实。有了“爱”,才会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如果没有“爱”,便不会有“生”。唯有“爱”及“生”,才能够显现——入眼尽是爱的美好、爱的人生、爱的天地。
因此,“爱”是生命的初因、势能、肇始,和绵延不断的奥秘。返回目录
贰、爱的茁壮
一、人类借着爱心赢得了物种进化时期的胜利
地质学家说:“地球是由气体、液体凝聚成为固体。”
生物学家说:“人类的祖先是猿猴。”
人类自有历史记载以来,才不过是近几千年的事。人类从猿猴进化成为人,是经过了物种进化过程中严酷而又苛刻的淘汰。虽然上古时代有难以算计的巨大生物,既凶猛,又残暴,但因为缺乏爱的秉赋,逃不过自然的淘汰,而灭绝于地球。唯独人这种动物,由于爱的秉赋得天独厚,从互爱、互助、合群、团结之中,最后成为“万物之灵”。人类如今虽已成为世界的主人,但不一定能够主宰宇宙,因为人类的发展仍在幼年时期。至于人类如何努力进展至更灿烂、更光辉的境域,除了爱的天性、爱心的扩大,以及升华爱心之外,别无他途。
二、爱的茁长显示了人性的提升与人类的进化
人类借着得天独厚的“爱”的秉赋,进化成为“万物之灵”,很显然地,人类进化的动力就是“爱”。人类的聪明、智慧、意识潜能,随着爱心的茁长而增上,人类的演变与进步,就是“爱”的发挥及创造。因此,人类以“爱”为基点、为肇始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进化的过程。
人类的进化,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母爱的天性是人类生机延续的根本
人从猿类中脱颖而出,虽然已经与人猿有所不同了,但是在生存的本能上,同样地,也是只限于觅食、自卫及求偶。尽管这种本能的表现方式远较其他的动物为高,但究竟还未能显现出人的特性,唯一显著而且非常强烈的是“母爱”的天性。如果没有这“母爱”的天性,人类的延续早就成了不可能。
人由于“母爱”的天性,定型了小群体的生活方式。既然有了小群体,生活用具的使用也从石器到了木器,并开始营巢、衣皮,“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等。显然地,这时候的人类因为“母爱”的天性,生活的方式与生存的种种,已经跟猿类的动物大不相同了。
(2)骨肉之爱形成了家庭
人类由于“母爱”的发挥及发展,产生了群体的凝聚力,从不蔽风雨、难防袭击的“巢栖”进入到较为安适的“穴居”,从“茹毛饮血”进步到“钻木取火”的熟食,乃至用火来防御野兽和改进饮食,健康及安全也有了进步。由于骨肉的爱,形成了家庭组织,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从此有了初步伦理的自觉。宗教的萌芽,始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因而有了祭祀。杂居“族内辈婚”的大家庭雏型,便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3)血统之爱形成了氏族
随着“爱”的扩展,血族不断的绵延,形成了血统的氏族,孕育出了“图腾”的社会。由于氏族的扩大与分支,人的智慧和能力也与日俱增—— 婚姻关系由“族内辈婚”发展为“族外辈婚”,不但祭祀有了简单的音乐,而且记事也有了文字的出现。
随着爱心的滋长,生活的方式及内容得到了大大的改进及充实。
人类经过婚姻戚谊的血统交融,由于生存和发展的自然需要,“图腾”的社会便成功地扩大成为“图腾联合”的社会,才能、智慧高的人,领导大家互助合作,使人类从“渔猎”进步到“游牧”;由“族外辈婚”进步为“族外偶婚”,人,开始了夫妇的人伦关系。母系中心的社会,也转变为以父系为中心。随着族群的义务自觉,也开始形成了君(族长或领导者)、臣(子民、属下)、父子、兄弟、朋友的伦理关系。
人类由于天性挚情的“爱”,情不自禁地把热情散发为歌、舞,同时在居室、衣服、医药、文字……等的创制上,也开始绽放出灿烂的光彩。
(4)爱的茁长以大同社会为目的
人类“爱”的茁长,是以到达“大同社会”的目标为取向。
《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世界、世界大同,的确是人们的心灵净化、升华到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时,才能产生的生活及生存的环境,这不只是理想,更不是做不到、达不到的“乌托邦”。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中国的绥远河套,就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接近大同的社会。
绥远河套,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是黄河流域最富庶的地方,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即是指此。
有位叫尹河之的老先生,他曾经在那里做过一任的县长,我有缘而且有幸地曾听他老人家“话说当年”:
河套真是个好地方,家家富有,而且好客,外乡客来,不论住哪一家,主人都非常欢迎,住多久都没有关系。如果要走,主人还会送你许多礼物。像这样的地方,便合乎“地方自治”的标准了,于是县以下的乡镇长,乡镇以下的村里长,就开始办理选举了。
我曾亲眼目睹一个乡的乡长选举经过(尹老人说):
首先是公布告知:“请大家报名,参加竞选!”结果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竞选。不得已之下,只好集合乡民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推选出两位德高望重的乡民做候选人。
候选人按规定必须先发表参选的政见,以及如何击败对方,请大家投票支持等等。但事实上,并不像我们现在所见所闻的国内、国外的这种选情。
甲候选人上台发表意见时,他说:“乙某人的学问好,德望高,曾做过许多好事:第一件好事……。”
把对方的善、美事迹述说完了以后,最后一句:“拜托乡亲们都把票投给乙!”
轮到乙候选人上台说话了,他说甲候选人如何的好,把对方的好处说完之后,最后他还说:“请乡亲们把选票都投给甲!”
这才是真正的“选贤与能”嘛!岂是今日的“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所能比拟?“富”而不好“礼”(理)。现今受污染的人心,确实需要大大地洗涤、净化与提升!然后才能“心净土净”。理想决定目标,认识指导行为,只要把“爱”心提升再提升,扩大再扩大,三世诸佛能做到的事,同样具有佛性的我们,谁说不能?返回目录
叁、人生之路
一、爱心的强弱决定人格的高低
《大学》一开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句的第一个“明”是动词,是觉知、明了的意思。接下来的“明德”是名词,指的就是每个人的“本觉(本具)之性”,一如《中庸》开头所说的“天命之谓性”,“天”就是自然、天然,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本心、本性,是原本如此的,不假外求,也不是透过修行然后才有的,在天地未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在威音王佛(佛经记载最早、最初的一尊佛)尚未出生以前,“明德”之“性”(原本的自我)就早已存在,无始、无终,它就是“光明”和“永恒”。
谈“爱心”,为什么一开始就这么讲呢?因为我们每个人原有、本具之“性”,就是“爱”的别名,它至大、至刚,也至精、至柔,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时不在,须臾不离,离不开,也甩不掉。因为它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生命本体,再夸大一点来讲(但也是实在话):天地由它而生,宇宙因它而有,古圣、先贤、诸佛、上帝……皆从它那里生出来,它为“万有之母”,是“天地之根”。
这样的讲法,叫一向以“表层意识”为主,以四大色身血肉之躯为自我的我们很难接受,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很渺小,渺如沧海之一粟,因而妄自菲薄,不敢有大胆的作为。但是,像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的一股浩然正气,视死甘如饴,求之不可得,乃至庄子说的“生者寄也,死者归也!”……由历史记载的这些人物,可以看出他们绝不是“迷头认影”认同虚幻的人,因为他们向自己原本的“明德”(本具天然之性)去发掘、探索、开采、使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他们的成就巍然超群,他们的智慧之光超越了时间、空间,而永恒地存在着。
如何分辨人格的高低?从心(爱)的源头着眼,便是个分界线,也就是以“爱”心的强弱来判别。凡是成大事、立大业的人,必定是大心、大量且具有大“爱”的人。善用其心能够超佛越祖的人,他的作为必定与日月同光,永恒不朽,因为他与存在的一切是一体的,是“不二”的,是无与伦比的。
人世间的这个“天地”,佛经上叫它为“瞻部洲”,是个圣凡同居的场所。圣、贤、才、智、平、庸、愚、劣的区别,概以其心量的大小而有所差异。大心者,眼光大、心胸大、度量大、抱负大、决心大、勇气大、爱心大、耐心大……因而成就了大人之“大”,他们让人生充满了“光彩与美丽”,洋溢着蓬勃焕发的朝气。他们把“爱”心扩大到极点,就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同其德”、“与日月同其光”,而缔造了充满“爱”的光辉人生。相反地,可就等而下之了,“小人”之所以会形成其“小”,恶人之所以成为“恶”,也只因为他们的天性被私欲所蔽,灵明之“光”被遮盖,无量无限的“爱”心被埋没。他们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完全不能超越自私的“小”:眼光小(目光如豆)、心胸小(容纳不下比他强的人)、度量小(动不动就发火、生气)、抱负小(成不了大事),满脑子的自私、自利,不仅把自己搞得满身污秽、黯然无光,而且使接近他的人,都会感到一阵寒气,浑身不自在,赶快“敬而远之”!
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如果不净化自己,不升华自己的心,不把自己的“爱”心扩大……那的确与禽兽的差别已无“几希”。试想:不论圣凡、贤愚,都具有相同的本心,善用者则上上升进,不善用者则辗转下堕。生为“万物之灵”的人,总该具有“知所取舍”的能力吧!
二、爱的秉赋决定了人的品质
俗语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说明人的品质多少是带有先天性的,也即是与生俱来的。
过去有一部电影叫“纯纯的爱”,我们不必去想那个故事,只这“纯纯的爱”四个字,就非常耐人寻味。
“纯一无杂”,不管是任何事、物,只要是“纯一无杂”,一定有其精美独到之处。反之,若是“白璧微瑕”,再好的东西,一旦有了瑕疵,总会叫人感到些许的遗憾。
爱的秉赋,是有高低、深浅和千差万别的层次的。最高级的“爱”,可以说那是一种“纯爱”,又叫“无偿之爱”。像太阳的光热,是地球上一切万生万物赖以生长、活命的本源。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岂只沦入黑暗长夜,所有的生命也势必寿终正寝,沦入死寂!所幸,太阳的光热是无私的、无我的,不求报偿的,它的“爱”是纯一无杂的。
除了太阳以外,地球上也可以看到很多“纯纯的爱”。
释迦牟尼佛,他原本可以继位做国王,但是他舍王位、舍享受、舍生命,最后把他的心也舍给了众生。他对众生的“爱”,“是诸众生,皆是我子”,但是众生“虽复教诏,而不信受!”因此他老人家原本可以入涅槃,但他却不住涅槃,不厌生死,为了救渡众生而行其慈悲大爱。
世间为人“父母”者,尤其是身为“母亲”的人,对子女的爱,也可以说是“纯纯的爱”,那是不求回报的“无偿之爱”。有一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的佛经,我们可以读读,它说在父母的眼睛里,儿女永远是一个小孩子。“百岁老人常常忧心八十岁的儿子”,只要子女活得健康、活泼、快乐和幸福,做父母的就心满意足了。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和爱心,真是恨不能把子女一个个都系缚到自己的裤腰带上。父母健在的人可以细心地去观察、去体会,应当可以发现这个事实。如果自己已是做了父母的人,那你更可以验证你对子女的“爱”,的确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是不求报偿的。世人有句俚语:“癞痢头儿子是自己的好”,在父母亲的眼中,再丑的儿女也是好的。以前的农村也有一句俗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些都可以说是“纯纯的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成分。
不只是人,凡有生命的动物,大都有其纯纯的“母爱”。有些飞禽走兽,平时非常胆小害怕,但当它有了子女以后,为了护卫子女,有时竟敢向体积或力气大过它数倍的对手迎战,若是没有强烈的“爱”心,这是做不到的。
爱的秉赋,是有些先天性的,或说是与生俱来的。试看有些人的聪明才智、智慧发明,在他自己看来是轻而易举的小事,但别人穷毕生的精力也学不会。这就像一位已经累积了上千亿的富翁,而一个做小买卖的人,每天只赚取一些蝇头小利,要想在这一生就赶上千亿富翁那么多的财富,不是说不可能,或许换个方式,再出现个奇迹,说不定也做得到。但在一般人来说,就不能期待奇迹,必须按部就班,不可冒进,不能躐等,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比如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是无量数,是超天文数字,试想:成佛要那么长的时间,简直是遥遥无期、茫茫无望嘛!但若有人邂逅到明师,得到了方法,别人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佛,他“一超直入如来地”,一生就成佛。一生就“大事了毕”的人,有是有,但极为稀有,何况“顿悟”绝非“顿修”,谁知他过去生生世世已经累积了多少的功力和功德?今人有句话:“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最足以说明这个道理,因为成功一定得靠努力,耕耘才会有收获嘛!
用这么多的文字,说明一个人的秉赋是“天生”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他这样的禀赋不是守株待兔或凭空而得来的,他是多生多世不断地在修,在累积功德,在去恶扬善……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拥有的。所以,每个人从出生就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过去世就像马拉松赛跑似的,起跑点虽然相同,但时间越拉长,人与人的间距也越来越加大……。凡是生来就秉赋敦厚的人,他的天性纯、本质好,“情”多“欲”少,从他天性中流露出来的“爱”心,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好像有用不尽的活力,以他本有的优越条件,再加上外缘配合,很容易使他有所成就。但那可不是绝对的,有些人虽然秉赋很深厚,如果他不能够在“求精、求一”上勤下功夫,去陶冶、熔铸、净化,而让外缘的物欲逐渐渗杂进来,他的天性(灵明之心)仍是会被物欲蔽塞的。反之,秉赋浅薄的人,如果他肯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工夫,肯“去人欲、存天理”,那么他的灵明之心最后也会“脱颖而出”,绽放出“爱”的光辉。
宇宙与人生同一真理,天理即是天性,天性即是人性,人性纯净之后便是天理。心物合一,理性一如,万物一体,宇宙与人生同源于“爱”的生机。一个人只要肯努力上进,绝不旁骛、堕落,到达天性纯一的时候,变化气质是绝对可能,成佛作祖绝对可望。
“爱”是天性,也是生命自然的本质,只要顺其自然地发挥,便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乃至天人合一。能够天人合一,便是生命的圆满。
三、人生的光明大道
人,从一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无论每个人做了些什么,成就了些什么,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都是从他的起心动念发出行为以后所造成的“业”。过去造的“业”影响着他的现在,现在造的“业”决定着他的未来。
“业”的类别很多,在自己的“档案室”里经久不失、不坏,缘熟者开花、结果、受报。报应不一定是好、是坏,但在人生的过程中,因、缘、果会不期而遇。上智的修行人,他深信因果,所以他逆来顺受,而且不再种下不好的因。不明因果的人,于果上又种下了因,甚至像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
在《六祖法宝坛经》上,六祖惠能对大众开示说:“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大致归类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牲。”“一心十法界”—— 佛、菩萨、辟支、罗汉、诸天、人、修罗、畜牲、饿鬼、地狱,他们所不同的并非是外形,而是他们的心态。从这里就可以了然于自己既然生而为人,在人生的大道上,应该如何走,朝哪个方向走。光明大道也不一定要做大官、当大亨,只要走得“正”、走得“直”,走得“心安”,便是应当走的“光明大道”!否则的话,当心因境造业,随业受报,利上加利,辗转下堕,那才是最愚蠢、最划不来的事。
人生的光明大道,其实就是世人皆知的“光明磊落”做人。如果能“光明磊落”做人,那就一切OK!“仰不愧于天,俯无怍于地”,所作所为,人前人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透明的,是无私心的,是廓然而大公的。
如王阳明的“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欲”,“此心光明”,所以死了以后,升天做天王去了!
如关云长,义薄云天,赤胆忠心,死了以后,升天做天帝去了!
佛教中有不少佛弟子用静虑获得了大智慧,以坚苦卓绝的苦行,净化了心灵,得到了对生命的大彻大悟,从槁木死灰中,爆出了悲天悯人“爱”的火花,因而发下宏誓大愿:誓要将自己解除痛苦、烦恼的心得,告知所有陷在愚昧、无知、烦恼中的众生,使他们也能断除烦恼的纠缠,开创出一个快乐的理想人生。所以,许多得道的高人,他们证悟了人生的真谛以后,不住涅槃,不舍众生,发挥大慈大悲的大爱同情心,生生世世救渡众生不疲、不厌……。
上述的人生光明大道,不要以为陈义过高,“彼既丈夫我亦尔”,“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只要有“见贤思齐”之心,不甘堕落之志,只要肯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
如王阳明的“致良知”,“良知”人人都有,是最好的一颗爱心。只要保有它,发挥它,人生绝对光明又通畅!
如关云长的“义”,他那么大的“义气”,我们学不来、做不到。但“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义”是应该,“不义”就是不应该。在日常生活里,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起心动念,都是“正正当当”的。我们应该有这个认知,而且也应该即知即行,每天在工作中对人、对事,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通过自己的“良知”,清清楚楚地辨别,总该知所取舍吧!
若能“致良知”而保有“良知”,于日常生活中行其所当行,不该做的绝对不做,断然不为,这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修行(修正错误的想念、行为)人了。他不必入山结茅独居清修,不必烧香、打坐,不必磕头,不必吃斋……但是诸佛如来可以保证他会得道,因为他所走的便是人人应该走的“光明大道”!返回目录
肆、生命之光
一、流芳百世  莫遗臭万年
一般人都很重视“名气”,“人死留名”便成了不少人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名者,造物所忌”,这种高调因为“曲高和寡”之故,所以“好名”之人仍然比比皆是。
如果“名实相符”,“好名”倒也不算是坏事。偏偏有些人并不怎么好,却声名大噪!更糟的是坏得出了名,成了世人反面教育的样板人物。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再由幼年、少年到青年,这一段人生是学习的过程。这一段人生虽然无所作为,但却为他自己即将踏入社会而塑造了一个个不同的“容器”,我们把这个“容器”比喻是个“空袋子”吧!这样更容易明白。离开学校就要就业;就业、工作就等于往袋子里开始装东西啊!
“袋子”究竟应该装些什么东西?学生时代虽然对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社会这个“大染缸”对人的诱惑和影响的力量仍是很大的,历来从这个事实所衍生的现象,像一幕幕的“影、戏”不断地上演着。但不论如何,操控这袋子的主权永远都在自己的手里。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人,他的“袋子”毫无内容,什么东西都没装进去,交了白卷,使人生成了空白,与草木同朽地白活了一辈子。
有些人的“袋子”装进去的东西太少,便显得他的人生不够充实。
有些人的“袋子”装进去的是令人敬仰、叫人羡慕的东西,他所到之处散发着芬芳的馨香,散发着爱的光芒。他那些无比珍贵的内容,不仅是他昔日的劳苦、血汗所累积,而且也为他灿烂光耀的未来,储存了无量、无限大爱的种籽。
也有些人,他们不知珍惜自己的“袋子”,在不知不觉中,装进去的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甚至很肮脏、很污秽的东西,给人生带来了“负面”的价值。他们不但活得很“臭”,臭得人人掩鼻,而且臭得很远!
晋朝时代周处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他与南山猛虎、桥下孽蛟,并称为江苏宜兴地方的三大害。后来宜兴县令化装成一个老人,用言语点化了他。于是,他上山射虎、入水斩蛟,此后他自己也隐瞒姓名,到浙江去埋首读书,在晋朝曾做到御史中丞的官。后来在晋朝边境有个叫齐万年的人,啸聚二十万众作乱,有人建议晋帝,可派周处前去平乱,但只给他五千人马,也无后援。周处孤军奋战,最后全军覆没。死后晋朝册封他为平西将军。
从周处的故事,可知孟子的“主性善”和荀子的“主性恶”,都是一偏之见,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才算说对了,因为善恶是心意动了以后的行为。如果心不动、意不萌,何有善恶之事?
周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是应该向善的,人人是可以做好事的。”善事、好事都是爱心的表现和爱心的发挥;坏事是做不得的,做了你就会造下恶业,做了就会使接近你的人感到厌恶。人人都有“良知”,都可以“为善去恶”,发挥自己的“良能”。所以,人应该有个理想、有个目标,有决心、有抱负,确立了光明正大的方向之后,就付出全部的精神、毅力、意志去努力,这样你的成就、成功与贡献,不但是个人努力的回报,同时也是对社会、对别人爱心的回馈。我们在生活上,固然必须人人为我,但在社会的责任、义务上,自己不是也该为别人着想吗?
二、爱是众善的根源
中华文化,以仁爱为本,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皆以仁爱治天下。尧、舜更以禅让无私的大仁、大爱,为历代圣主的表率。孔子、孟子则以忠恕、仁义发挥大爱的教育,为万世师表。从孔、孟大爱的教育,发挥成“四维”——礼、义、廉、耻及“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从这个纲目扩展出去,即是万善之本。一切善美的事迹,皆是从“四维”、“八德”之中滋生出来,也即是从仁心、爱心之中流露出来。
自古迄今,无论中外,不论大、小领导,贩夫走卒,或者一家之主(煮),只要以仁心、爱心对上、对下、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必定会形成一个中心点,“譬如北辰,众星拱之”。爱心越强烈、越深厚,环卫的外围便越强大,越是众多,越是持久。可见仁爱的亲和力、同化力,是发之于自然,形成于自然,可大可久,亦是自自然然。反过来说,无仁、无义,没有深厚的、广大的爱心,则必定是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甚至不旋踵而灭亡。
中华文化的仁爱,表现在往圣、今圣、昔贤、今贤、仁人、志士的言行上,不胜枚举。圣哲们言“天”、言“道”、言“人”、言“政”,莫不以“仁爱”为其根本。
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告诉他:“仁者,爱人。”这是最明白的答复。凡是内有“仁”心的人,表现于外的,则必然是“爱”心的行动。因此“仁”和“爱”是一体的两面,分不开的。
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在自己,不在外,不在他。只要能战胜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仁”心、“爱”心合乎“礼”(理),那么天下归“仁”、四海归“心”。这是说大,若非君王领导阶层,只要能“克己复礼”,必定会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德不孤,必有邻”。《大学》上更警惕世人:“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财,不一定单指金钱,功德财、法财或从“爱”心中发挥出来的救人、救世的言语,比有限量的金钱财高出千万亿倍!这说明了不论是什么“财”,聚则不祥,散则大吉大利!
你有“仁”心而没有“爱”的行动,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颜渊是何等聪慧的人,他不像我们需要解释这么多,他一听到孔夫子讲“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便马上问:“请问其目?”做的方法是什么?孔夫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果是个大修行人,要再加一句“非礼勿想”)礼者,理也,做人、做事能够合乎“礼”,必不会悖“理”。“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知理而又守礼的人,一举一动皆有分寸;进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如此则“四海一家,天下一人”。把“仁爱”发挥至理想的最高境界,除了发扬中华文化,发挥仁心、爱心之外,简直别无他途可循。
孔子对问“仁”的弟子,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万善归“仁”却都是相同的,由此也可见“仁爱”是众善的根源。
孔子只举出一个“仁”字,就道尽了宇宙人生圆满的真理,因此,孔子从来不离开“仁爱”去谈什么生死。“仁爱”是至高无上而且是独尊的,所以孔子也从不离开对“仁”的笃信、力行而去谈论什么鬼神。
此外,对人格的鉴定,也以“仁”作为衡量的尺度和标准,例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对于居住的选择也以“仁”为标准,例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言行全都是从“仁”心里流露出来的,“仁”便是孔圣人的全人格。
至于孟子,言必“仁义”,轻蔑权势,不重财利,对于“仁爱”的发扬及宣导,可说是毕生“鞠躬尽瘁”。且看《公孙丑章》中的一段: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之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人的双臂、双腿,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四体,那就不是个健全的人了。
说点轻松的,这个故事只是“如是我闻”,在正史上是看不到的。
据说:明朝时代(不知是哪位皇帝的时期了)有两兄弟,老大名叫陈仲仁,为翰林大学士,老二名叫陈仲义,为兵部尚书,兄弟二人既然是高文化水平,知书达礼,所以手足之爱,倒也相处得不错。但是二人既做了不小的官儿,童仆妻妾相处在一起,就难免不时有口舌之诤,日久天长,竟演变到兄弟由白眼而决裂进而分家的地步。
分家,按照里俗,须请舅父来仲裁。二人没有舅父,便想请当朝一位姓余的总督同僚朋友来仲裁,于是两兄弟就写了邀请函:敬请莅舍一叙。那位总督大官原本以为他们兄弟俩是请他过府喝酒的,到了陈府,才知道是请他为陈氏兄弟主持公道、仲裁分家的。心里一不高兴,索来纸笔,写了一篇颇富启发而又带教训的短文,写完,掷笔而去。
陈氏兄弟捧起这篇短文,看到开头写的是一首诗:
兄弟本是同胞生,祖宗遗产何须争?
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称弟兄?
接着,是一篇骂人不带脏字的训斥:
鹁鸽护雏,乌鸦反哺—— 仁也。
鹿得草而鸣其众,蜂见花而聚其群——义也。
羔羊跪乳,马不欺母—— 礼也。
蜘蛛罗网而为食,蝼蚁塞穴而避水—— 智也。
雁(燕)非时而不至,鸡非时而不啼—— 信也。
禽兽尚有“五常”,况为人耶?(骂这兄弟俩禽兽不如)
兄弟二人被骂得汗颜,被教训得非常惭愧,不禁抱头而哭!……
以前的人,男子须具“三纲、五常”之德,否则便不是一个健全的男子汉。今人虽不讲这一套,但能具备仁、义、礼、智、信的五德,仍是个顶呱呱的大好人。
唐朝的大文豪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把“仁者爱人”说得更明白些,“仁”是一种大爱,而非小爱、私爱,如“天下为公”,只这四个字不就概括了“自他不二”、“物我一如”、“万物一体”、“四海一家”、“天下一人”了吗?“天涯若比邻”,彼此何尝是遥远的呢?
耶稣热爱世人,最突出的一句话:“爱心能使人得救”,这与韩愈说的“博爱之谓仁”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耶稣是个宗教实行者,而韩愈不过是“坐而言”罢了。
大觉佛陀释迦牟尼,人称“世尊”,他说“诸佛以大悲心为本”。大悲心是悲悯众生沉沦之苦,而用种种的方便和方法予以救度,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这种至情、至性的大爱,把众生推送到老子说的“谷神不死”的至高境界了。如果不是这样,修行历经恒河沙数劫的佛陀,他若不彻悟“爱”的真谛,如何而能契证“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的慈悲之爱,是最高的,是最究竟的。中华文化的“仁爱”,就是朝向此一目标前进的起点及过程。“仁者爱人”,无论对人、对事都以“仁爱为本”,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义务、义勇、义侠、义士……等名称,莫不都是从利他的爱心为出发点而衍生的。所以古往圣贤、哲人遗留下来的宝贵启示,告诉我们:“仁”是“爱”的发扬及扩大,“爱”是“仁”的实践。博爱就是“仁”,行“仁”即是爱。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是“爱”的表现,也都是从“仁”而滋生的。不但“仁”与“爱”名殊体同,一切道德的德目,也都是名殊体同的。因此,只要发挥人人本有的爱心,把爱心发扬更发扬,扩大再扩大,把“爱”推展、净化至最高点时,就进入仁者圣洁、崇高的境界,那是个解脱的“实在界”,而非虚幻的、缘生的、八苦交煎的“现象界”了。
三、生命的光辉发之于爱的力行
生命的光辉,发之于对“爱”的充实。爱的充实全靠力行不辍的实践。因为离开了力行,便没有人生的创造;离开了实践,便是只能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实践要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力行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大于微,行难于易,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也就是说要有目标、有起点、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这种发光、发热而且是源源不断“力行”的起点,其实就是“自爱”。
“自爱”是爱人的起点。所谓“仁者爱人”,只有具备了高度“仁”心的人,他才能做到自爱,也才能发挥其“能仁”之心去爱别人。如果连自爱都做不到,那就不可能会去做到“泛爱众”,那一定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生命的光辉,发之于无穷无尽的“泛爱”之心。而“泛爱”则发自于“自爱”,“自爱”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一个人要做到真正的“自爱”,基本上必须具备下列的美德:
(1)要负责 要知耻
作为一个有爱心、有热情、有抱负、有伟大志气的人,首先应该要求自己对家庭、对下一代、对社会、对同胞、对众生,有“毅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及担当,勇敢而坚决地把这个责任和义务肩负起来,然后策定力行的目标,决定实践的程序(这在修菩萨行的人来说,便是愿力的实践)。有了目标、决心且践履笃行,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步入有实际贡献、内涵充实而不空虚的旅程,散发出热与力的灿烂光辉,把内心之“爱”施泽滋润给一切有缘的人及众生(这在修行人来说,叫累积功德)。
“知耻”,就是具有自我警惕的意识。能知耻的人,决不会使自己的人格沾染到些许的污点,也必定肯负责、能进取,在“义”与“利”之间知所抉择,对于不荣誉、不道德的事,对有悖良知、于心不安的事,绝对不去做,甚至连想都不去想。
能负责及知耻,便是自爱、爱人的起点。
(2)要发挥孝、慈的天性
“孩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人的孝顺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二十四孝》书中的故事,过去家喻户晓,今人都已经淡忘了。但是现今如有对其父母特别孝顺的人,乡亲邻里之间仍是乐于传颂和赞扬,媒体也乐于报导。只是今日的孝子很稀有,甚至把“孝子”这两个字的含意颠倒过来,成为“父母对儿子的孝顺”—— 孝顺其子的“孝子”,真是不伦不类。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孝子是虞舜。
虞舜是瞽瞍的儿子,母亲早亡。瞽瞍又娶,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继母不慈,瞽瞍不仁,加上弟象的霸道,虞舜所受的凌辱及虐待,实非常人所堪忍受。但是舜有纯孝的天性,他始终是“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没有丝毫不满的心意和行为。虽然弟象想尽方法要害死他,但是他也没有恨弟象之心,仍然真挚地对待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仍然流露着“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的手足之情。
尧帝敬重舜的品格,喜爱舜的为人,尧帝把两个美丽的女儿嫁给舜,又派了九个儿子去侍奉舜,同时送给舜很多的财富,但是这些宠爱并未让舜解除内心的深忧。后来尧帝把帝位让给舜,使舜尊为天子,富有四海,同样地没有办法除去他心内的隐痛——在舜的崇高纯孝天性中,只有获得父母衷心的喜爱,才是人生最大的满足。
由于舜的孝心精诚,终于把瞽瞍感动成为慈父,弟象也变成了一个恭顺的弟弟。
最深厚的情感是天伦的挚爱,最伟大的勇气也是发之于“爱”心。在中国有“杨香打虎救父”的故事,无独有偶,在缅甸也曾有过类似的事情:
据报载:缅甸有个十三岁的女孩,名叫海慕儿,和她父亲到森林里去砍柴。当她父亲正在砍柴时,突然窜出一只大花豹,猛扑海慕儿的父亲,千钧一发之际,海慕儿抡起手中的砍柴斧头,向花豹的腰背上砍去,大花豹受到突如其来的一击,负痛逃走!她的父亲也幸而保住了性命。事后,有人问海慕儿:“你哪来的那股勇气?”她说:“平常我听到别人谈起虎、豹,都害怕得要死!但当时我只是急着要救我父亲,别的我什么都不管了!”
在孝慈的天性中,潜存着强大的力量,炽然的爱心会产生无比的勇气。不只是人,试看一只老母鸡,平时胆小,见到一点儿危险就跑就躲,但当它孵出了小鸡以后,它竟敢和最凶猛的老鹰迎战!谁要是去抓它的小鸡,它也毫不客气地用翅膀、利爪、尖嘴,再加上惊叫来护卫小鸡,瞧它那股凶狠的样子,谁还敢靠近它?
孝,是做子女的对生养自己的父母,要知恩感恩的顺从;慈,是做父母的对自己生养的儿女的爱护。这种天伦之爱是自然的,是祖宗血肉的递传。把孝、慈的精神推广发扬,便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人类的生命能够绵延不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以至于无穷,孝、慈天性的“爱”心,便是与天地共存共荣的生机。
这里,再记述一则感人的事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艘挪威的邮轮在太平洋中一个珊瑚礁附近,被日军潜水艇上的鱼雷击中。当邮轮开始沉没时,船长发出求救的信号,同时下令放下救生艇,把妇孺老弱送上突出海面的珊瑚礁上。
在风浪中,仅有二十几个人登上礁屿,礁屿的面积非常小,上面没有任何可吃的食物。
一天、两天过去了,救护的船只渺无踪影。到了第五天,有些忍受不了饥渴的人投海而死。
到了第九天,救护的船舰开来了,但礁屿上除了十几具尸体之外,却发现一个六七个月大的孩子还奇迹似地活着。当救生员仔细地察看时,赫然发现一个少妇的胸口破了一个血洞,原来这个孩子是因为吸吮他妈妈胸口的血液而存活下来的。那个具有至高无上天性母爱的少妇,手中仍紧紧抓握着一块带血的尖石。
母爱的伟大,延续了唯一幸存的孩子,也说明了这个宇宙、这个世界一切欣欣向荣、生生不息的生命,皆以“爱”心为“生”之源头。如果没有了“爱”,这个宇宙、这个世界一定是一团黑暗。
(3)要具备和发扬忠、诚的美德
“忠”是一切道德的中心,“忠”也是完美人格的骨干。人人所熟知的“忠肝义胆”、“赤胆忠心”、“忠心不二”、“忠于职守”……等,都是指一个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人天敬仰的行为。历史上的关云长、岳飞、文天祥……等,都是这样典型“忠心”的人。
忠心耿耿,大则治国、平天下,天下为公,廓然无私;小则对上司、对事业、对朋友、对妻子(丈夫),都不可以不忠。历来不忠的人,无论古今中外,都为人所不齿,臭名远播。不忠的人,他没有中心思想,朝秦暮楚,败德乱行。他对朋友不忠,不惜出卖朋友;对自己不忠,可以说话不算数,做事不负责任;对妻子(丈夫)不忠,金屋藏娇(红杏出墙),败德乱行的结果,摧毁了家庭的幸福,自己也狼狈不堪。可见“忠”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女子)所不可缺少的骨气,“忠”是构成、健全完美人格所必需的条件。只有忠心不二的坚贞志节,才是成大事、立大业的基础。
“忠”也是从“爱”心流露出来的高贵品质,它纯洁而坚贞,具备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所以从它散发出来的一言一行,可以传之万古千秋,与日月同光。
大禹治水的故事,每个小学生都读过。
禹的父亲治水失败,虞舜便命令禹继承其父志,继续治理水患。禹刚结婚不过三个多月,便别妻离家,为救同胞百姓的生命而奉献自己去了。
治理水患是个大工程,他研究父亲失败的原因,而改用“疏导法”。他每天与洪水搏斗,即使在狂风暴雨之中,也不停止工作;衣服破了,帽子破了,鞋子的底磨穿了,腿上的汗毛磨光了,手掌也磨得粗厚而裂开了,真是披星戴月、手胼足胝地硬干、苦干、实干,除了认真致力于治水的工作之外,一切都毫不在意。十二年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他都不曾进去看一下妻儿。这种把小(私)爱扩展为大爱、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精神,终于使他弭平了水患,完成了使命及任务,给同胞百姓带来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汉朝末年的诸葛亮,他常以管仲自况(自我期许),他的学识、才干在当代无与伦比,无人能比。后人对他的崇敬,并非因他会神机妙算,而是读了他那字字血泪、句句赤忱的前、后《出师表》。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挚情意,不是“爱”的高尚情操之流露,又会是什么呢?
仔细品味“忠”与“爱”、“忠”与“仁”、“忠”与“诚”、“忠”与“恕”……这一切的美德,都好像是一种“至大至刚、充塞宇宙、无名可名”的别名。把这种“无名可名,名为自性(至性)”的大“爱”发挥到至高的心境的人,是文天祥。
文天祥是宋朝末年的丞相,他毁家救国,起兵抗元,屡挫屡起,屡败屡战,力竭被执。元世祖爱他是个人才,许他以宰相的高位,他不屑一顾。被囚三年,受尽威逼利诱,不惟不屈、不动、不摇其“求死”的决心,而且完成了万世不朽的杰作——《正气歌》,真是“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临刑时,他态度从容,神采焕发。就义前,他泰然自若地对一旁慨叹饮泣的人群说:“我能尽到的力量,都已竭尽了,人生的责任,也只能到此为止。”
死后,在其衣带上发现他在生前写着:“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种海枯石烂而忠贞不移的大“爱”心,真是“浩然正气”,“鬼神泣壮烈”!
说到“诚”,更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德性和素养。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是一个人没有丝毫虚妄的真情,此情即是原本廓然大公无私的仁爱之心。“秉此无私、仁爱之诚心,则天下无不可成之事,无不可化之人”,因为至诚可以格物,可以感动天地,可以感化异类。佛法中有“道高龙虎伏,德高鬼神钦”的事迹,都是一念的仁爱之“诚”所感召的。《中庸》又说:“不诚无物”,一个人如果言行诡异、自欺欺人,他还会有什么呢?很多的小孩子都读过“狼来了!狼来了!”的骗人故事,那么简单、明白的说喻,正是告诉我们“不诚无物”。做人不诚实是不行的,一个虚假不实的人,最终受害的是他自己。聪明虽好,不如有点智慧。世间智慧虽高,不如具有“无师智”、“自然智”的“般若智”,因为智慧越高,越接近大公无私的“仁爱”本心。
《中庸》又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是一个人由内向外地表达他个人最高的知、情、意(至真、至美、至善),也是由小而大地成就其伟业的基础。所以《中庸》接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可以与天地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自他不二,物我一如”。到那时候,这个人的一举一动是“以天地为心,为生民立命”,他的存活不是在为他自己,而是为了济渡众生,而且他在“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至真感通之下,成了先知先觉,也就是说“至诚可以前知”,事实还没有发生,他就早已看到了、知道了。他能够将“悲天悯人”的“仁爱”心肠,化成最有效的、实际的行动,做他该做的,这种人就是人中的佛陀、菩萨。
(4)力行仁爱、信义、和平的美德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墨子,他是一个行侠仗义、崇尚和平、舍己救人的“仁爱”力行者。
墨子的一生倡行“兼爱”,到处济弱扶倾,帮助弱小,抵抗强权。他既不要名,也不要利,只要是对人、对大众有益,不论远近、不论狂风骤雨,鞋子磨穿了,脚底磨破了,都在所不惜,抱着救人如救火的仁爱心肠,跑去为对方排难解纷。当问题解决之后,便扬长而去!
有一次,强大的楚国,请来一名工程师公输般打造云梯,准备吞灭弱邻宋国。这个消息给正在鲁国讲学的墨子知道了,他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一连赶路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他的鞋子磨穿了,便用布包住脚,到楚国时,脚底都磨破了。
他求见楚王,奉劝楚王打消灭宋的计划,楚王不肯,于是他告诉楚王说:“我已准备好了帮助宋国守城,你一定要攻,那是徒劳无功的。”
楚王不信,叫他和公输般当面推演攻防的战术。
演习的结果,“攻”的方法已用尽,“防”的手段还没有用完,搞得公输般穷于应付,下不了台。
楚王对墨子说:“我还有最后一着,准赢不输,只是不告诉你。”墨子说:“你无非是想杀了我,以断绝宋国的助力,我告诉你:我的学生三百人,由滑禽等人领导,早就在宋国准备好了,你即使杀了我,依然攻不下宋城!”
凭着墨子的“爱”心,终于使楚王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中国人做人,不仅只是从做人做起,而且是遵循“天命之道”——也即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仰观俯察,结合天心,而化育万象,得到大慈、至仁、兼爱的本心,扫除人欲偏私别异的谬见,浩然正行,成为博厚高明的圣哲人士。所以中国的大人物,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同其光”。
墨子发明兼爱之旨以言“仁义”,其“爱”的旨趣和儒家是相同的。他在“法仪篇”里说:“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与儒家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墨子的思想,有些地方比儒家更活灵活现,例如“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天,就是“自然”,“自然”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为,是非常美好的现象。他又说:“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从这些话就可看出,墨子的思想与儒家的“仁者爱人”、耶教的“神爱世人”相同。人与人之间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立立人,己达达人”,那么这个世界就到处充满了“爱”,那是多么美好呀?反之,如果“相恶、相贼”,原可成为“天国”的地方就会变成了“地狱”!那岂是生为“万物之灵”的人们所向往的吗?
美国的巨人林肯,从小就有“仁爱”的心肠,他一生最了不起的成就是“解放黑人”。那时黑人被称为“黑奴”,同样是人,情感理智全同,只是皮肤颜色不同,就把他们当作奴隶,当作牛马,而不把他们当人看待,这太不仁道了。所以,林肯从小看在眼里,起念在心底——有朝一日,只要他有力量,就一定要把黑人同胞“解放”。
后来,林肯做了联邦的众议员,于是就开始了他“解放黑奴”的奋斗。当时在“众人诺诺,一人谔谔”的悬殊对比之下,可以想见他所遭受的打击和挫折有多大,但是他的决心和意志却从未动摇过。
一八六一年三月四日,他宣誓就任美国大总统,四月十二日南北战争就爆发了。一八六二年七月他促请国会通过一项法律:“允许各处逃过来的黑人参加北军,并使他们的家属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
对于解放黑人,林肯原先是采取温和渐进的政策,希望黑人能够逐渐获得自由,而由政府来弥补蓄奴者的损失,但是南方的政府对林肯的这项建议不肯接受。于是,林肯便自己拟定了一篇解放黑人的文告以示决心。
一八六二年九月,北军在安坦慕赢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于是林肯毅然宣布了他那历史性的文告,四百万的黑奴在巨人林肯伟大的“仁爱”心肠同情之下,从一八六三年的元旦起,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当林肯在文告上签字的时候,他说:“如果我的名字可以写上历史的话,就是由于这一行动,我的全部精神都已贯注在这件事情之中。”
林肯临死前的当天晚上,他在处理最后的一件公文时,依然充满着“仁爱”的“恻隐之心”。这件公文是一份特赦令——他赦免了一个逃兵的死刑,他在签署时说:“我想这孩子活在这个世上,总比把他埋在地下,对我们要有益一些!”
林肯虽然死了,但是他那伟大的“爱”心,将永远活在世人的心里。人类只有在“爱”心的交相辉映下,才能“和平”相处;一旦没有了“爱”心,人们将失去自由和光明。没有“爱”心的世界,一定是黑暗的,是悲惨的!
讲“仁爱”,其实也包括了“信义”及“和平”于其中。“仁爱”是目的,“信义”便是方法及手段,“和平”则是目的及手段的实现。
不论是任何人,如果他自己没有“信”心,对别人不能“信”任,而别人也无法相“信”他时,那这个人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必定是六神无主;心无所主,能成就个什么呢?如果再加上失信于人,别人都不和他往来,他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事?由此可见,“信”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了。
“信”者,不疑。当我们的大前提、大目标决定了之后,把信心贯注进去,便会产生决心和毅力,同时也会恒常不断地努力,直抵于事情的成功。如果没有“信”心的贯注,便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甚至弄得“乱七八糟”。
因此,不论是大、小领导,贩夫走卒,“民无信不立”。如果谁缺乏了“信”的德行,简直无法立足于人群之中、天地之间。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一些,失去“信”这个内涵的人,是活不下去的。
“义”字,也通“忠、孝、仁、爱、信”的实质和内容,也是“爱”心的发挥及发扬。义者,宜也。“宜”是应当、应该的意思;不义便是不应该、不应当。如果人人都能辨别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该做的事,虽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反之,不该做的事,绝对不做,断然不为;那么就会像汉末的关羽,“财帛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能够移其志”,“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这种大义凛然的人,怎么会不成为人世间的“超人”呢?
学佛的人都知道,“一心十法界”——佛、菩萨、辟支、罗汉、诸天、人、修罗、畜牲、饿鬼、地狱。既然人人皆有佛性,生命原本全同,为什么会造成不同的外形呢?说穿了,道明了,这其中的关键也只是一个“义”字,是“该做、不该做”的思想、言语和行为造成的。该做的做了,就成佛作菩萨了;不该做的做了,那就辗转下堕去作畜牲、当饿鬼、下地狱去了!
儒家似乎也把人分为“圣、贤、才、智、平、庸、愚、劣”的等级。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关键就在于“义”与“不义”而已!“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若是不自知、不自觉,自甘堕落,那么人的等级区分,的确像万人“马拉松”式的赛跑了!
在台北市有忠孝路、仁爱路、信义路、和平路,其他的都市也大都有这样的名称,真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每天那么多人行走在这些路上,如能稍稍留意一下,名实相符地提醒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能够知道、说到、做到,那绝对会“心净土净”。“社会国家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那就如六祖惠能大师的看法——不必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了,人间佛土、净土,当下就是。返回目录
伍、爱是智慧和能力的无尽泉源
一、爱,就是智慧和能力
有一首诗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的主要内涵是“源头活水”这四个字,就因为有了“源头活水”,土坑变成了水塘,四周绿意盎然,天上的云儿倒映在水面上,夜晚的月亮就像放置在面前。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到水塘周边去倘佯、观赏、沉思,那是多么的诗情画意啊!
但是,如果没有了“源头活水”,试想;一个干涸的大坑,四周是干枯的草木,云在天上跑,月亮也不会下来,没有生机,缺乏情趣,这种死寂的地方,还会有人愿意来徘徊、流连吗?
一个人的“爱”心,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善用它,便是无穷无尽的智慧和能力。
非洲的圣人史怀哲,可说是近代一位奇特的圣人。他原籍法国,是个音乐家、哲学家、神学家,他已经拥有很高的学位、很好的待遇。依照一般人的取向,这正是人生飞黄腾达的开始,岂可轻言放弃?可是他却突然向所有的亲属、好友们宣布:“过去的一切成就全部放弃,从此刻起我要开始学医,而且学成之后要到非洲大陆去为黑人服务。”
史怀哲又整整读了七年,才获得医生的学位,于是便到非洲行医。他曾三次出入非洲,可以说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非洲的黑人。
一个人固然不能同时获得二十个博士学位,但在二十个学位中任修一两个是可以获得的。人生苦短,如果天假年限,所有的学位,只要有时间,应该都可获得。这说明了人的智慧和能力,可以无限地累积和发展,而累积、发展的动力必须是“爱”。因为你若不爱、不喜欢,便什么事都不会有个开始。没有开始的“因”,怎会有美好的结果?
“源头活水”一如一张无限大的白纸,再多的文字符号也写不尽、用不完;它又如一个无限大的容器,“全部存在”都装进去,犹似沧海之一粟。
这么讲,像是吹大泡,只是“像”,却不是“事实”。事实上这是可能的,成了佛陀的人便是有力的证明。佛的智慧和能力广大无边、高深莫测、不可思议……佛是人修成的,不是一生一世修成的,而是“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逐渐累积功德,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为佛陀的,佛经上是这么说的。如果是禅宗——“教外别传”的殊胜法门,那就不然:“三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一超直入如来地”,本来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却缩短到一生成办。这对于做不到、不愿做、不想做(不是不能做)的人来说,又像是在“吹大泡”!因为太多的人“自小其器”、“妄自菲薄”……皆是缺少“爱”心之故。若能把“爱”的火花点燃,使它越燃越大,越大越光明,此乃“为长者折枝”之易,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不能,“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所以,“爱”就是智慧和能力的泉源。人人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为什么不把它开发(发心)出来善加利用呢?
非洲的圣人史怀哲,就是一个人生的榜样和证明,这在别人不想做、不愿做,甚至认为不能做的事,史怀哲做到了。中国的哲士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白纸(汗青)’。”史怀哲临终时,非洲那些土著黑人,哭得死去活来的,那种至诚、至情的感人画面,若非史怀哲流露出伟大崇高的“博爱”之心,怎能把非洲土人感动得“如丧考妣”?
“爱”,能使人有用不完的热情,会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勇气。人生如果没有了“爱”,便会立刻褪失生命的光彩,因为情感冷漠、意志消沉,会使人变得毫无生趣。
生而为人,应以炽然的热情和“爱”心去为人类服务,活在责任义务里,求心安地过日子。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这个“小我”,离开了“大我”的人群社会,是无法活下去的。试想:自己的日常生活——食、衣、住、行……那一样不依靠着别人而能自己解决?这个社会虽是“人人为我”,但是有“爱”心、有思想、有理性的人,反过来是否应该感恩、感谢?进而也付出自己的炽然热情去“我为人人”?
人生因“爱”而存在,“爱的人生”是自然地在成长、在发展,遵循着“爱”的“轮轴”向前、向上推进,人生自然会越来越美好。每个人只要从自我做起,真诚地热爱自己的责任和工作,热爱自己的学问,热爱自己的事业,而且没有丝毫的勉强,做得欢喜,做得自然,这便是“人生之爱”的幸福和快乐。
不论你从事任何工作,只要是正当的,只要你肯把感情、把爱心投入进去,你就应该坚决地自信:“它迟早会在你所选定的焦点上,绽放出成功而又美丽的花朵。”
一个爱心充满的人,情感必定是丰富的。凡是情感丰富的人,必定是有理想、有抱负、成大事、立大业的人。他会由爱心产生耐心,意志坚决,毅力恒持,经历越久,体验越深;注入下去的心血越多,克服的困难越大,最后的成功、成就也必定是辉煌的。
看到过母鸡孵小鸡的过程吗?它不吃不喝,须臾不离,直到把小鸡孵出壳。母鸡的“爱”心,给我们一个很宝贵的启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注入情感,充满爱心,只要你肯付出真情感,就会由爱心产生信心,由信心产生力量;只要自己认定值得爱、应该爱,爱得有意义,就应该坚持恒心和毅力地爱到底,始终“勿忘勿助”地守之不失,不必稍遇挫折便灰心丧志。我们应该知道每一分钟的努力,都是在把你推向最后的成功和胜利。
爱心,可以产生喜悦,可以创造自己的新生命。当你有了成功、有所成就的时候,不要骄傲,不要踌躇满志,因为骄傲会带来危机,“得意忘形”会使你人生的向上“戛然而止”。把爱心投向目标,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成功是自然的,不是什么奇迹。只要付出真诚的爱,成败应是在所不计,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伟大的成功,最大的胜利,一定是属于爱心大、爱心强和爱心永远不变的人所有。”
二、伟大的事业成功于强固的爱心
孙中山先生,名文,字中山,号逸仙,早年读书,立志行医救人,因见满清政治腐败,乃改志向为救国。一生为革命奔走、奋斗,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经过十次的失败,终于在第十一次成功。革命成功之初,他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为了国家的统一,主动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他一生淡泊名利,只愿为了国家的富强而筹思图治。他有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一个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立志做大事,发挥自己的爱心,能为更多的人服务,才是人生的第一要务。
唐朝的高僧玄奘,基于对众生的热爱,以国师之尊,冒着生命的危险,前往印度求取大乘佛经。
他孑然一身,越葱岭、履荒漠、穿森林、涉沼泽……以无比的坚忍及耐心,突破了瘴疠、野兽、饥渴和语言的障碍,前后历经了十七年,跋涉数万里,终于取经回国,成为中、印之间最早往来的文化大使。
历来也有不少的中国人出了国门,也有不少由外国来到中国的人不愿再返回;因为路途艰难困苦,九死一生,如果再返回,恐怕十之八九的人难以幸免,所以不如就地安家落户算了。能坚持自己的“爱”心,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这样的人实在稀有难得,令人感佩,玄奘大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发明之王——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研究、发明,没有读过多少书,家境又贫穷。十二岁当报童时,因为在火车上做研究,不慎而起火,被车长怒掴耳光,耳朵被打聋了。他不但不灰心,而且说:“耳朵聋了,以后更可以专心地做研究工作。”
爱迪生做研究和实验时,他是不看钟表的,时时刻刻都把他要创新的东西放置在心里。
有一次,他去排队交税,当他接近缴税的窗口时,税务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想了好久,竟然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叫什么。
他结婚了,带着新婚的妻子去旅游,走着、走着,回头一看,妻子不见了。婚后,他天天在实验室里从事研究,不管时间,没有假期。他太太说:“亲爱的!这样下去,你会把身体累坏哟!”爱迪生问:“那怎么办呢?”他太太说:“该休息就休息嘛!譬如假日……”爱迪生说:“到哪里去呢?”他太太说:“到你喜欢的地方去呀!”爱迪生说:“那好!”到了星期日,他又钻进了实验室。
爱迪生活了八十四岁,他一生发明了二千多种东西,领到的专利证就有一千三百二十八件。很多人借着他的发明成了巨富,而他,仍是过着平淡的生活。
国学大师章太炎,常常在深夜里读书。
有一次,家里的人给他送了一盘糯米糕、一盘白糖。他边看书、边吃糯米糕,吃完了,家人来收盘子时,见他满嘴发黑,仔细一看,原来他用糯米糕蘸着吃的不是白糖,而是墨汁。他竟专心到“食而不知其味”,可见“制心一处”的成功率是很大的。
发明蒸气机的瓦特,他在实验室里有个笑话:
由于他专注于思维研究,常常忘记吃东西。
有一次他感到很饿,想起一旁的桌上有个鸡蛋,他一面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仪器上的变化,一边顺手把鸡蛋放进开水壶里。过了一会儿,他要吃鸡蛋了,结果一看,煮的竟是怀表,而不是鸡蛋。
历来为了信仰、为了科学、为了事业而集中情感之“爱”心的人,大都是全神贯注,把所喜爱钻研的对象,变成唯一的兴趣,鄙弃一切享受,甚至为了酷爱的真理,宁可牺牲生命,也绝不泯没自己的良知。比如信仰“地动说”的布鲁诺,就因为坚持哥白尼的发现是正确的、是对的,而被罗马教会判处死刑——被“点天灯”活活烧死!
如果在人群中缺少了这种爱真理胜过爱自己生命的人,不独人性的尊严无从建立,而且人类的进化也成为不可能了。
三、只有“爱”才是人生必需的和足够的要素
“爱”是人人所本有的,“爱”是人生的“源头活水”,“爱”的心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任何超卓的智慧、惊人的能力、坚决的信心和无比的勇气,都是从“爱”心里发挥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伟人,他们的“光芒”都是从“爱”心中产生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仁慈”。
反过来看,证之古今中外,凡是身为领导的人,如果是爱心贫乏、情感冷漠、意志消沉,那一定是个“既不能令(没有亲和力)、又不能命(缺乏源头活水,变成无能)的人”。从他们的事迹、表现中,也不难发掘出来一条“定理”,那就是他们的“爱”心和真情感能流露多少,他们就能够得到多少的拥护和爱戴(是发自内心的共鸣,不是虚假的、外表的阿谀奉承或阳奉阴违)。“爱”的人格能够感召多少人,就能够得到多少人的忠诚归心。只有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方能天下无敌,所谓“仁者无敌”。若只凭力气,不过是一介莽汉、武夫。离开了“爱”,领导就失去了强固的基础;缺乏了“爱”,任何的作为行动,也不会产生惊天动地的力量。
有些特别喜弄权术的人,除了权术就没有人格,他的人生已完全被权术所覆盖,他的“爱”心也因此被埋没了。
还有一些人,凭着一点小聪明,玩弄技巧方法。离开了“爱”的敦厚热情,任何再好的方法,也只是没有“能源”的“发动机”。真正的技巧和方法,它必须从热情中产生,而与“爱”心结合融汇在一起。
一个人如果不肯发挥“爱”心的本能,而妄自菲薄,自认低能,这无异是在怨恨父母,咒诅天地。自暴自弃的结果,便会推卸、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如果到了这种地步,真可说他是“哀莫大于心死”了!
智慧的火花,是从“爱”的焦点上迸射出来的。只要你肯付出,就会获得;只要你有炽然的“爱”心和热情,不论是求学、工作或经营事业,都因为有了“动力”而必然会有结果。所以说:“爱”是必须的,也是足够的。
智慧和能力,皆是围绕“心能源”的“卫星”,用不着向外寻求,只要肯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全部理智和情感,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学问或事业上,由于“爱”心和从事的工作合而为一,在那个集中的焦点上,时间到了,便会闪烁发光!返回目录
陆、人格的陶冶
一、完美的人格出于“爱”的净化
精纯的黄金是从矿砂中逐渐提炼出来的,玲珑的美玉是从石头中发掘、开采、雕凿出来的。同理,一个人的完美人格,是他一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及“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从“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动心忍性,通过种种磨难及考验才熔铸成功的。
有一座完美的雕像,是出自一位高超的雕刻艺术家之手。大家在观赏之后,都赞不绝口,随后问这位雕刻家:“您拜谁为师?何以学得这么超绝的技术?”
雕刻家回答:“我是以‘心’为师,这座雕像,原本就在,我只不过是把一些多余的东西去掉而已!”
佛陀教外别传的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是“精金”,是“美玉”,是毫无瑕疵、最完美的人格。佛陀以后的历代祖师、禅师,皆宗尚“一心”,也因此而塑造了完美的人格。读读他们的行历传记,当可发现他们完美的人格,与世间法的《正气歌》:“或为辽东帽,清操履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交相辉映!
这种冰清、玉洁、高尚的人格,皆是人们效法、学习、瞻仰的榜样。但不要忘记那位雕刻师说过的那一句金言:“以心为师,雕像原本就在!”修行也是如此,“识心达本”以后,再去“刮垢磨光”,把原本没有的“多余”去掉,人人皆可迈向“光明、永恒”的真实生命。
禅师们说:“众生是佛。”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
王阳明说:“人人皆有良知。”
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做人是应该“见贤思齐”、上上升进的。试想:人人都有同样的“资源”——本心,若善用它,则飞黄腾达,大吉大利;若不善用它,便可能倾家荡产,遭受贫寒冻饿之苦。这两个方向的两条路,应该选择哪一条去走呢?
若选对了,就要披荆斩棘,奋勇直前,披星戴月,全力以赴,不能见异思迁,也不可走回头路……当越走越顺时,就越接近成功的目标。若选错了,那后果一定悲哀,下场一定凄惨!因为茫茫苦海,苦海无边……。
完美的人格,出之于“爱”的净化。“爱”就像“精金”一样,经过炉鞴高温的锻炼,陶冶熔铸出精纯不变的品质。如果黄金会随着空气而氧化,那与黄铜又有什么差别呢?完美的人格,不仅一如精纯不受氧化的黄金,更像毫无瑕疵的宝璧——白璧必须磨去微瑕,才能散发出生命的光辉和热力。
佛教以莲花象征圣洁,因为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完美的人格之所以能够普遍受到人们的崇敬,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珍惜自己那纯洁的爱心,在尘不染,不被私欲蒙蔽。像王阳明说的“去人欲,存天理。去一分人欲,存一分天理;去十分人欲,存十分天理。”天理,即是本然的“爱”心,“放之弥六合(上下四方),卷之藏于密”。切莫以为“完美”是高不可攀、学不到、做不到的,应知“泰山不择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弃细流,故能成其广”,一个人完美的人格,也是从去其人欲之私,逐渐净化而成的。但是,“除山中之贼易,除心中之贼难”,要想战胜自己,如果没有理想,缺乏正确的目标和正确的认知,不下一番“昨死今生”的“省察克治”之功,是难收“诚意”、“正心”、“天君泰然”之效果的。
二、错误是烦恼的原因
只要是人,都会有烦恼,即使是圣人,也会有淡淡的轻愁(悲天悯人)。不过,圣人会“用心如镜”,会“过化存神”,不像一般的凡夫那样——寂寞、无聊、无可奈何,甚至有仰天椎心而又泣血之痛!
烦恼的根源就是错误,如果没有错误,绝对不会有烦恼。当自己有了烦恼的时候,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看错了?是想错了?是说错了?或者是做错了?”若发现自己错了,就马上改过,而且要警惕自己:“不可再犯”,也就是说要做到“不二过”。能够这样做,才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自己的生命才能上上升进!
如果我们想测知自己的爱心是否已经到达纯一之境,这可以从自己的内心是否充满着盎然的生趣来觉知,同时,别人也不难从你的态度是否坦诚,行为是否磊落光明来鉴定。
如果你想做一个坦诚、磊落、不忧、不惧的光明洒脱人,那么那些错误的、与“爱”走向相反的“恨”的心念,哪怕是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因为“恨”如同“冰块”,心中一旦有了恨的冰块,人除了“冷酷”之外,还能热情起来吗?冷酷只会压毁、窒息掉欣欣向荣的希望及生机。
一般人大多苛于责人而宽以待己,经常纵容、姑息自己。犯点小错,笑一笑,无所谓!犯了大错,也尽量为自己掩饰、脱罪,灵明的良知从此被蒙蔽,私欲炽然,也不能辨别是非。这样的人,无异是盲人骑瞎马,岂只是“错误生烦恼”而已哉?
《论语》上说“曾子每日三省自身”,能每天做自我反省的人,错误一定会减少;错误减少了,烦恼一定会减少;烦恼减少了,快乐就会增多;快乐增多了,内心就没有了怨恨。这时,寒流就会转成春意,被束缚的身心也会由放松、解脱而得到自由。生命一旦得到了解脱与自由,就会不忧、不惧,天君泰然,安享大安稳、大自在的心境,而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及满足,对过去所系恋的东西,不屑一顾。人人都知道醉人的醇酒会乱性,美丽的罂粟花有毒,但一些迷失自我、缺乏真“爱”的人,偏偏醉心于那些不合理的取得与占有,而甘心沦为物欲的奴隶。玩物丧志的结果,最后被私我之欲所淹没。在佛教来说,这叫做“下堕”——堕入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难得出离。所谓“诸天众减少,三恶道充满”,良可慨叹也!
三、殷忧可以启圣
有句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佛经中也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儒家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什么是君子?大人、大量,眼光看得远,所作所为的抱负大,成就的事业大,“以天下为己任”,视苍生如自己,怎能不“大”呢?
什么是小人?小人并非他的身体长相小,而是好近利,只有私心、私欲,眼光近视,心量狭窄,小里小气,蝇营狗苟,所作所为大都是“微不足道”的。
《汉书》班固曾写过一则“曲突徙薪”的故事说:
有一户人家,来了一位客人,客人看见主人家的厨房烟囱有火星窜出,而烟囱下面正放置着容易燃烧的木料。客人奉劝主人应该把烟囱改为弯曲的,而且要把烟囱下面的易燃木材搬离远一些……。
主人听了,认为他多事,不以为意。
过了没多久,这家人果然因为烟囱窜出火星而失火,天干物燥,烧得很快,四邻的人都来抢救,幸好很快就扑灭了。
主人为了酬谢救火有功的邻居们,杀牛备酒,出力最大和被火烧伤的人坐到上席,其余的人依功劳的大小入座。大吃大喝一顿,却始终没有想到当初曾经警告过他的那位客人……。
这个故事说得很明白:“事后之明与先见之明,如果搞不清楚,这个主人依旧是个糊涂虫!”
修学佛法,发大心的人称为菩萨,菩萨的意思是“觉悟了的人”。一个已经有了觉悟的人,和那些尚未觉悟的人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得了圣果的大菩萨,由于他的“诚则明”、“至诚可以前知”,事情尚未发生之前,他就先有预兆了,尤其是自己如果偶然生起了一个不该起的念头,都害怕得很,因为一念之恶,就会在八识心中落下一颗恶因的种子,种子遇缘而成熟,便是恶报。“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菩萨不必等到缘熟遭到果报时,才知道因果可畏,而是在种因的那一刹那,便知道它的可怕了。所以,修菩萨行的人,大都“护心如城”——护卫心灵的纯净就像大军固守一座城池一样的“固若金汤”。但是,一般的凡夫就不一样了,每天一睁开眼,便随着一切境(景)物而转,喜怒哀乐、贪嗔痴……想念依境(景)而生、而起,想念生起了,还不知道已经种“因”的可怕,更随着想念而造“业”,随业而受报。每天不停地造,每天也在承受着过去所造的业因而结成的苦果,殊不知这是过去所造的业因,缘熟而受报。业报一旦现前,若是善报,喜上眉梢,眉开眼笑;若是恶报,怨这、恨那,呼天抢地,苦不堪言,佛说这些人为“可怜悯者!”因为一般人所种、所造的恶因恶业,比恒河沙数还要多,试问他所累积的业债亏欠,什么时候才能偿还完毕?更何况在受报时又再种因造业,而且是加倍地造……纵然种的是善因,缘熟而报为善果,但在享受善果的同时,由于无明(愚昧),又会种下其他的恶因、恶业,甚至更多的恶因、恶业。试看世上那些“为富不仁”的人,他们大胆的胡作非为,正是滥用他们过去世所造的善业得来的“资本”。有几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可以叫人醒醒大脑:“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虽然你可以说“这不合乎逻辑”,但却不可以说“这不合乎因果”。
“殷忧可以启圣”的意思,是说做人应有“戒慎恐惧”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又“不执着”,这样就可以进入圣人的境界。如能“见贤思齐”,进而参禅,开悟了以后又能“明心见性”,那么生命绝对是可以上上升进的,到时候就会像行思禅师回答六祖的“圣谛尚不为”,而“超佛越祖”去了,这岂只是达到人生的至高“圣人”境界而已哉?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欲期圣人之果,必须从本具的“爱”心出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感同身受的同情心、慈悲心。一般人的心态,总是“见有可欲”,追之不舍,当他吃到苦头时,又后悔不已!
行“仁爱”的人,以其纯净无私的“良知”,取代了做人的全部情感,只有圣情而无欲念,“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爱”心扩大至无所不包,与“万物为一体”,到此,他自然会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悲天悯人的仁爱心肠便会油然而生,同时他的生命也会随着爱心的自然流露与发挥而泽被一切。
试看耶稣基督的“爱”心,只要能代替人们受苦,甘愿自己被钉上十字架。
释迦牟尼佛身为太子,王宫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和享受,但他却一切都舍了,到雪山苦行,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引导了多少生生世世深陷生死轮回的众生离苦得乐。
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观音菩萨更是循声救苦,只要任何人的缘线、频率和菩萨接通了,菩萨即“现身其前而为说法”。
“殷忧可以启圣”,只要信心深入、坚贞不易,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圣域之境决定可期!
四、逆境和困难是成功立业必经的锻炼和要素
看过鲑鱼逆水而上,到它原来出生的水域传种接代的纪录片吗?鲑鱼一出生就顺流而下,到达海洋,经过几年的成长以后,要返回它原来的出生地去交配、产卵,延续后代。这几千里逆流而上的途程,到处都是危险!有大灰熊等着吃它,有许多飞鸟潜水抓它,有激流、瀑布须奋力跃过,有浅水露底把整个鱼身暴露出来的危险……当它不吃不喝竭力奔回到原出生地时,整个体型都变了样子,延续完了后代,它也力竭而死了。
鲑鱼以这种生命的历程来延续后代,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当我们决定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以后,除了奋勇向前,仍是奋勇向前!无论途中遭受到任何的打击、挫折、危险,甚至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毫不退缩地去完成人生的使命。
古今中外,突破困难、逆境终至成功的人,大都具有使命感和“鲑鱼”的精神,而且在失败与危险历练的过程里,吸收了新的知识,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给他立志要完成的目标上,又增添了更大更多的勇气!
孙中山先生为了救国救民,领导革命,十次失败而不灰心丧志。
爱迪生为了给电灯泡内寻找一种可以长久发光的东西,曾失败了九十九次。有人说:“失败了那么多次,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爱迪生说:“不浪费,我已经知道有九十九种东西不适用于电灯泡!”
《百喻经》里说:“有个愚人饿了吃饼,吃了一个不饱,吃两个不饱……第七个饼才吃到一半时,他饱了,于是他很后悔地说:早知道,我就直接吃这第七个饼,不就好了吗?”
如果直接吃第七个饼,这个愚人一定不会饱。这说明了做任何事情绝对不可以偷工减料,不可以投机取巧,不可以只要空中楼阁而不深打地基……。
总之,要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干才行。
中、外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没有哪一个是一帆风顺毫无阻挠和困难的。“龙泉出箧”,寒光四射!因为这把剑经过了无数次的锻炼和淬砺。“和氏璧”的价值连城,是因为和氏(卞和)牺牲了双脚(前后被两代楚王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左右脚)以及良匠的切磋琢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做大事,立大业,经历种种的拂逆及困难,是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的考验。上天之所以这样地考验人,也可以说是对人的厚爱,所谓“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梅花不惧寒冷,越冷越开花;青青翠竹,藉虚心而挺立;苍松翠柏,凭骨气而越过寒冬,这风骨凛然的“岁寒三友”,虽是无情的草木,但却给人以强韧的奋发与激励!
“爱”具有无限的创造能力,只要自己不自暴自弃,不畏缩、不退屈,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所以在这些伟人的辞典里,根本就没有“难”这个字!
圣如孔子,讲道德,说忠恕,抱着一颗醒世救人的爱心,周游列国倡行“仁爱、恕道”,为了维护人性的尊严,主张实现大同的理想,虽然处处受到冷眼和奚落,甚至到了陈、蔡,遭受绝粮之困,仍是竭力地倡导“爱”的理想,毫不灰心退缩。这种尽己的忠忱和“志于道”的乐道精神,自然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了!
从历来伟人的传记中,不难找出一个成功立业的铁则,那就是:“克大难者立大业,冒大险者成大功。”
五、君子忧道不忧贫
一般人当中能够称得起“君子”的,就已经不错了。所谓“正人君子”,君子的一言一行,必定是正正当当、规规矩矩的,“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似乎都得具备。所以,君子型的人,也必定是个“志于道”、乐道、行道的大好人。
真正行道的人看重的是道心的有无,而不是身分的贵贱贫富。富有如悉达多太子、大迦叶尊者,皆视财富如敝屣,还有更多的修道人“安贫乐道”。世间丐圣武训,乞食兴办义学;教育家王云五,从排字工人当中出人头地;英国首相丘吉尔、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印度圣雄甘地……都是从贫困中脱颖而出的“超人”。贫困的生活,能砥砺我们向上进取的雄心,不为物欲所围困,可免于堕落腐化而迷失了自己。生活清苦一点,对一个立志向上进取的人,是有助益的。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因为不安于贫,就不会乐于道;只有乐于道者,才能安于贫。如果一个人立志于道了,却由于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而自惭形秽,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把现实、个人、享受摆到理想的前面,像这样,还能和他谈什么天下大事吗?
孔子最喜爱的学生,是得到圣学心传的颜渊。孔子之所以喜欢他,从孔子赞叹他的话中可以得知,譬如:“回也,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像颜回这种乐道不厌贫的贤者,不独孔子喜欢他,在此人欲横流的社会里,缅怀古人的风骨时,提起颜回,谁不由衷地敬佩他呢?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进化的理想,也是人类共同的天性。生活的改善,水准的提升,虽是我们的希望,但是绝不非法取得。富贵虽然是多数人所向往的,但若是动机不道德,手段不光明,把自己的利益建筑在别人的损害上,那就是良知上所不能宽恕的罪恶。
做人要安分、要守分,不必去艳羡那些有财富的人。别人的富有,是他们昔日的努力,或者是祖上几代累积的功德之因果报酬。你要想明天会更好,只有今天去努力。没有“因”,怎会有“果”?
对于富贵与贫贱应有的认识,一如孔子说的“富有和尊荣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是为了得到富贵,却不得不使用不道德、违背良心或出卖人格的手段,那我们宁可不去享受它。贫穷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必须使用不道德、违背良心或出卖人格的方法才能改善的话,那我们宁可不去改善它。”(编者注:《论语里仁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孟子也说:“力行仁、义、忠、信为至乐,就是道德的成就。”
种种公职和社会的地位,是某一些人事业上的成就。古时候的人,在拥有道德的高尚成就以后,事业上和社会上的成就及地位,便不求自来,是自然而然得到的。现在的人,以道德的些许成就,换取了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地位,结果是得到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地位以后,却放弃了人格的操守,致使社会地位愈高,道德水准愈低;所负的责任越大,能力的表现越差;别人对他的期望越殷切,而他却堕落得愈凶猛,最后难逃人格、事业、地位的破产,真是可悲!
由此可知,若欲富有,只有刻苦努力地去劳动、创造。得到财富以后,要富而好仁,乐善好施;要富而不骄,富而好礼,不要被财富乐昏了头脑,而且应该知道财富是不坚实之物,所谓“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财富也一样会流动的,并不永恒。因此拥有财富的喜乐,总不如“识心达本”、“明心见性”的行道之乐,它的真实与永恒胜过世间一切的财富,所以“君子忧道不忧贫”。
六、为善最乐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事就是好事,做好事也一定是利他的,利他即自利,因为“自他不二”——自己和别人不是两个。
很多人读过《了凡四训》(袁了凡《家庭四训》),袁了凡先生就因为立志行善,立“功过格”以记之。由于积极行善之故,原定的命运全改了。为善最乐,何乐而不为?
不论任何人,只要能克除“意、必、固、我”的私心,那些贪、嗔、痴、恼、惧、疑、嫉、恨……等昏暗的心雾,在大公无私“爱”的阳光照耀下,皆会化为乌有。除掉了这些缠缚心智的罪恶绳索,原本的纯然“爱”心,便是与天地交流无碍的大自在、大解脱。
在这种活泼泼的天机运行中,思想是纯正的,情感是丰富的,情绪是平衡的,性格是和善的,心胸是开朗的……这些“诚于中”的优美气质,自然美化了“形于外”的表相——仪态端庄,容光焕发,眼睛明亮,谈吐诚恳,声音柔和,举止大方。这时的你,最具“亲和力”,与你交往,便会感受到你的“同化力”。这时的你,拥有广大的同情与“爱”心,不但最能感动与你有缘的人,同时你也必定能够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到此,不需服用什么长生不老的特效药,“爱”就能够使你青春永驻,延年益寿。
“爱”与“善”也是一体的别名,有“爱”心就一定会行善,行善一定是有“爱”心的。“爱”是生机,“爱”的反面是“恨”,“恨”是毁灭。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必定会趋向罪恶之“恨”,遭受到烦恼、痛苦、空虚及堕落的苦果。
在人的一生中,唯有“爱”最真实。充满“爱”心的人,就拥有了生命的“源头活水”,欣欣向荣,生趣盎然,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功。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帮助别人,给大众幸福。他造福别人,获得别人的回馈与礼敬,相互激荡之下,“爱的人生”便自然形成。
“人之初,性本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一个人要保有他本有的、美好的、善良的德性,就必须发挥他内心的宝藏——“爱”,广行善事。这样不但可使人变化气质,趋向人生的幸福美满,而且更能缔造一个完美无瑕的圣洁生命。返回目录
柒、从爱的扩大到天人合一
一、天人合一之“理”的探讨
王阳明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仁。”
“天”就是“自然”,“自然”则包括天地万物。“万物一体之仁”的确是高见,但也是事实。
天人的关系,是交相融合、非常和谐的一种关系。这种和谐的关系,很难说得明白,我们不妨以一首管仲姬的“情词”来说明一下人与人的关系: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捏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一般人的观念中,都有个强烈的“自我”,我不是你,我不是他,我就是我。其实,所谓“我”,不过是个众缘的假合。“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哪里会有一个单一不变的“我”呢?
如果从物质方面去观察自己,自己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所组成的。不但是自己,任何人都是;不但是人,一切的动物都是,一切的植物也是……。这么去着眼,“万物”不就是“一体”了吗?
“天人合一”又叫“天人无间”,中国人所认识的宇宙,处处都是和谐一致、毫无间隔的。
人,生到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但也不是相对的。能够认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这个道理和事实,仁者爱人、仁者爱物之心便会油然而生,怨恨、暴戾之气就会降低、减少,甚至根本就不应该有。
孔子赞美创造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说:“惟天之命,于穆不已。”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庄子》上有个故事,对阐述这大宇宙的和谐之理有段很有趣的对话:
有个甲先生在出游时遇见乙,于是甲就问乙:“如何思想,才能认知大道理?如何体验,才能得到大道理?如何修养,才能保有大道理?”
乙对于甲的问题,不答。乙并非不知,只是不知从何说起。
甲无可如何时,又遇见了丙。甲又提出了他的三个问题问丙。丙说:“我知道,但在想说给你听时,却又都忘了。”
甲先生最后去见丁先生,把心里的问题及遇到乙、丙的情形述说了一遍。丁说:“不用思想,才能知道。不用体验,才能得道。不用修养,才能守道。”
甲听了丁的话,懂了。但又问丁:“你和我都明白了,乙和丙却都不明白,究竟谁是对的呢?”
丁说:“乙先生对极了,丙也很对,只有我们两个,察察为明,总觉不对。”
这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后来,丙先生辗转听到丁的谈论,赞叹说:“丁先生真的能透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天地之大美”,即在于“生命之流”变化、创造之不息。“宇宙之美”在于生命,“生命之美”在于创造。
由此可知,宇宙如果没有丰富的生命充塞其间,宇宙将成为死寂、断灭,哪里还会有“美”可言?
“天人合一”与“万物一体”的论说很多,如: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人本与天地一般大,只为人自小其器。若能自处以天地之心为心,便是与天地同体。”
“人受天地之气以生,人之性亦即天地之性。”
“天地之所以为天地,顺此理而无私焉;人与天地并立为三,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
“天地与我同体,只是一个灵明充塞天地之间,灵明便是天地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的深?天地万物离开我的灵明,也没有天地万物了……如此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开?”
……………………
宇宙间只恒存着“爱”,一切皆变化无常,唯独“爱”不变不坏、长存永在。宇宙的大生命是无限的,只要人能把自己渺小的生命融入到大生命中,便是极小同大,化有限为无限,则小我的生命便是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
《易经》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德曰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文王法“天”,故能“纯一不已”;志士法“天”,所以坚贞不移。
因此,“天”的德性就是“生”,“天”的心就是“仁”。唯有“仁”才能化育不息,显示出“爱”的伟大。
《论语》:“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说明了尧帝能伟大到“民莫之能名”的地步,就是因为尧取法于“天”的伟大,才能成就其与“天”同其伟大的“天人合一”境界。
“天”以“仁”为心,天心是无私的,是无我的,是大公的,是博爱的。
“天心”既然是“纯仁”,所赋予人的天性也只是一个“仁”,所谓“孩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爱”是与生俱来的“良能”。
一般人只要返身而诚,除去私心习染,撤去物欲的蒙蔽,还得本有的纯洁“爱”心,就可以说“吾心即天心”。
“大人”之所以伟大,也只是他们能恢复、保有这个纯真无邪的“赤子之心”,能复得原本的“天心”;天人不二,当然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本着“天性”的“仁爱”之心,效法“天德”的“能生”与“好生”,去力行泛爱、博爱的大业,到了“至诚无息,不息则久”,高明可以配天时,便是以“天心”为心,以“天德”为德,以“天行”为行,“参天地之化育”,自然与“天”合而为一。
到这时,便可以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如此,则宇宙无非是我,人人都是自己。除了无所不在的广大博爱之外,哪里还会有小我的私心、私欲?到这里还有什么生死?
因此,离开了全人格“爱心”的不朽生命,我们就永远不能把捉到大安乐、大自在、大解脱。如果一辈子只知道追逐声色名利……做物欲的奴隶,那最后也只有“与草木同朽”,消失于泥土之中,枉过一生!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要是“人”,都应该以“大丈夫”自勉、自惕、自励!
二、天人合一之“事”的实践
中国人做人,不只是从做人做起,而且要遵循道本,溯源天命,尚同天志、天德,仰观俯察,领略到上天有好生之德、互助之爱,相辅相成,得其大慈大仁兼爱之心,扫除私、偏、欺、疑、孤僻、别异之见,心胸恢宏,随缘放旷,博厚高明,以成就济世利生的不朽伟业。
“天人合一”的“天”,就是“自然法则”。宇宙虽大,其实质也不过就是我们所生存的时间及空间。我们每个人各处于自己的生活环境里,只觉得自身生活、生存的重要,认为外面环境的一切是次要的,甚至不重要。在安定的生活空间,大多只注重自己,忽略了自己与外境、外缘的关系。其实,人若离开了外缘环境的一切,自己不但不能生存,连生命也不会有了。
试想:阳光、空气和水,谁能缺少哪一样还能存活?
一天三餐(有的人吃五餐)外加零食,每个人都需要不停地进食;如果一餐、两餐不吃没什么,一天、两天不吃也不要紧,但是,十天、八天以后呢?
每个人大概都有过“饿”的体会及感觉,当饥肠辘辘的时候,似乎向外的心思及想念都没有了,不向外攀缘了,只想有东西吃!如果饥饿得更甚一点,便会坐立不安,这时候干活没劲,做事没精神;再饿下去,连动一下都懒得动了;如果真的再没有食物可吃,肉体生命便会奄奄一息,到了最后呼吸停止……。
当你很饿的时候,没有力气,没有精神,什么事都不想做,连想心事都没兴趣,此时食物忽然当前,大吃一顿之后,于是力气有了,精神来了……在这个时候,如果说你还不知道精神就是物质,不懂得“心物合一”的道理,不明白“天人合一”是什么(天是自然,一切食物皆从大自然产生),那就未免太粗心大意了。
任何人都无法离开社会大众而能独自生活,纵有少数的修道人崖栖穴饮,入山唯恐不深,草衣木食,或者像鲁滨逊似地漂流荒岛,他的生存及生活还是得依赖大自然(天)的恩惠,供给他阳光、空气、水和各种植物及果子,否则他绝对活不下去!
一般人都是“社会人”,是相互依存而不能离群独居的。社会人共同的关系是什么?
绝大多数的人不种田而有饭(菜、果)吃;自己不是裁缝而有衣服穿;不是建筑师、工程师、泥水匠,却有房屋住;自己不会造车,出门就可乘坐交通工具。
……………………
食、衣、住、行……样样都依靠别人。日常生活、工作的用具及用品,都不是自己制造的;纵然会制造的人,但是所使用的相关工具及原料却都另有来处,这又牵涉到许许多多其他的人。
推到最后,还是大自然(天)提供了所需的一切。
如果没有“天”的慈悲之“爱”,一切的生物——有生命及无生命的动、植、矿物,还有存在的可能吗?
生为渺小的人类,虽然极为渺小,但人人却都有与“天”同样的“天性”。“天性”就是“良知”,就是“仁爱”,就是具有“好生”的德性。有“良知”就要善用其“良知”,别把“良知”给埋没、遮蔽了。
一个没有“良知”的人,他会处处突出私我之欲,以他的私我为中心,要求并希望外界的一切人、事、物都得合他的意。若不合意,他便生气、抱怨、动怒、发脾气……归结到一个字—— 恨!
这样的人,他太缺乏“爱”心了。
过去我当学生的时候,曾读过一篇“千人糕”的短文,说:一块糕是由一千个人做成的。如果仔细算算与这块糕有关系的人,可能不止一千个人。
一块糕是如此,一碗饭、一杯茶、一块饼干……又何尝不是如此?
每天当我们用餐,享用种种的食物及日用品时,很少有人会去想想“它”的由来,当然也不知道要多少人才能把“它”给制造出来,所以,太多的人缺乏感恩、感谢的心,因而我们的社会距离理想的“大同世界”实在太远了!和“天人合一”的境界相比,也不啻有天壤之别了。
感恩、感谢的心态很重要,这攸关于人心的善恶与社会、国家的兴衰及振糜。心存感恩和感谢的人,他看到别人都像看到恩人一样,如果有为别人服务的机会,他会很高兴地奉献自己。
“人人为我”,这是事实。
“我为人人”,便应理所当然。
能够这样,人与人之间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不是疏离感。我们生活在相互依存的社会,更不应该心胸狭窄、气量小,否则看谁都不顺眼、都不合自己的心意时,便产生“怨恨”的心态。
若要达到“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实践,首先必须理解“天”和“人”的关系——
“天”是大自然,是养育一切生命之“母”,其“爱”之广且大,无与伦比。人能“存其心,养其性”,发挥其“天性之爱”,便是“顺乎天理”,便是对“天(大自然)”的一种感恩和孝顺,也是对自性“天君”的善于培养及肯定。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人与人的关系——
“仁者爱人”不是一句口号,人必须确知相互依存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和谐、融洽、相敬相爱,发挥人人原本就有的“仁爱”之心,如此去做,爱别人也即是爱自己。如果不明此理,违反“仁爱”之心,去做些伤天害理、为非作歹的事,那样的话,害人也等于自害,自己在害自己。试想当一个人充满“爱心”和一个人充满“恨心”时的结果,会是一样的吗?我们在权衡利害、得失之下,一定会知所抑止及改变。
释迦牟尼、耶稣基督、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史怀哲、甘地……这些“悲天悯人”的圣哲,他们餐风宿露、席不暇暖地济世救人,都是出自一个共同的理念——仁慈的“爱”心。
唯有“爱”,才能架起天、人之间的桥梁。
唯有“爱”,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唯有“爱”,才能消融人们心中的“恨”。
唯有“爱”,佛国、净土、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目标才可能实现。
“天人合一”的实践,人人可为,到处可做。譬如圣言济世、行医救人、安分尽责、公仆服务、见义勇为……都可以和谐人际关系,致力于社会心灵的净化,创造个人及全体生命的幸福。如果人人能奉献自己,大家肯共同实践这样的理念,那么“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就不难实现。
但是,环顾当前,太多的生命就像矿石中的真金,未经开采、冶炼,不能成为纯金;又如玉石,未经雕凿,终不能成为大器大用。原本的心无所不能,“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只要我们有“见贤思齐”之志,有不甘堕落、被埋没之心,努力净化自己,那么就可上上升进。事在人为,只要去做,必有结果。
“天人合一”的事迹甚多,以下所列举的往例,虽然超常识,不可思议,但我们应该知道“离念灵知”的本心,便是超越时空,是大宇宙存在唯一的真实。纵然这些事迹是超常识、是不可思议的,但这些也不过都是从“体”起“用”的作用而已,因其“善用其心”,故有此“大用”现前。我们只要具有“见贤思齐”的兴趣和向往,“彼既丈夫我亦尔!”立下希贤、希圣的大志和决心,便可趋向“天人合一”的捷径道路。
(1)达摩西来,开启超凡入圣的圣教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和梁武帝对话,因为机缘不契,便渡江到河南的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来等到二祖慧可。
慧可原名神光,是一位博闻善学而又擅长于讲座之士,闻听达摩之名,特去少林参礼。神光到了达摩跟前,见达摩端坐不语,因思:“古人求法,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割肉喂鹰……今我何人?敢不效学?”
因而立于门外,时值寒冬大雪,积雪过膝,精诚不动。达摩见而悯之,问曰:“久立雪中,所求者何?”
神光泣曰:“祈和尚慈悲,开甘露法门!”
达摩说:“诸佛妙法,旷劫难遇,非小德小智、轻心慢心之人所能希冀,徒劳辛苦!”
神光受了激励,乃潜持利刀,自断一臂呈于达摩之前:“诸佛妙理,可得闻乎?”
达摩说:“诸佛法印,非从人得。”
神光进而乞求:“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把心拿来,我与你安!”
神光到处觅心不着,乃曰:“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因赐法名曰:慧可。
(注):天人之间、圣凡之隔,迷则天壤之别,悟则不差丝毫。东土“超凡入圣”的禅文化,始自达摩及慧可的“安心”安乐法门。从二祖慧可到六祖惠能,一花五叶、超凡入圣的禅,风行中国、日本、韩国……等地,而今已遍及寰宇矣!
(2)至诚祈雨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在值遇天旱不雨的那一年,见人们杀牲祈雨,大师怜悯他们的愚昧,对民众说:“你们能舍牲不用,我一定替你们求雨!”
乡民听从。大师乃精诚祷告,大雨骤降,远近为之感化。
(注):必须是有道之人,以其至诚才可以感动天地。若非大修行人,虽摇铃、擎幡、敲敲打打、唱唱念念……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
(3)文昌帝君阴骘文
文昌帝君说: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注):人生在世,若能世世为人,一如戏剧的演员,出场、入场,涂彩、化装,换来换去,而其“本心”并未换,只是大多数人健忘,被物欲、私心所蒙蔽,迷失了自己。若能具有“希贤、希圣”之心,奋出尘之志,决定也可以和文昌帝君一样,能够洞悉自己的十七世曾经是个“清官”。如果是修学菩提,圆证佛果,成为圣中圣、天中天的佛陀,洞悉明了,岂止十七世呢?
(4)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天
虚云和尚是近代的高僧,年纪一百一十二岁时,遭遇到“云门事变”的大劫难,寺中大师的弟子许多人被打死,最后迁怒到老和尚身上,先后曾被打死三次。第三次被打了以后,端坐历九日,不饮不食,到了第十一日,倒下作吉祥卧。侍者以灯草试鼻,气已绝矣!诊左右手脉亦已停矣!惟体温如常。到了第十二日早上,微闻呻吟,旋开目。侍者告以时间,师曰:“我才觉数分钟耳!”语侍者法云:“速执笔为我记之:适才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弥勒菩萨正在说法,听者至众,其中有十余人,皆过去认识者……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指谓余曰:你回去!我说: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菩萨说:你业障未了,必须回去……”
(注):大修行人不可思议之行履甚多,皆载于“年谱”。和尚之弟子而今尚健在者有之。所谓“道高龙虎伏,德高鬼神钦”,修行臻于“天人合一”之境界,万物一体矣!
(5)密勒日巴尊者传
这是一个修学佛道成功的典型人物。
密勒日巴,礼拜马尔巴上师为师,被上师百般折磨而不退心、退志,终于修行成功,即身成佛。
他修行的经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具有大决心、大毅力。这本从梵文翻译成中文的书,修行人不可不读。读了以后,必定会受到大启发、大激励!
修行成功的密勒日巴尊者,会在天空像鸟一般地飞行,当他飞到了他所认识的地方,那些地面上的村民惊奇地看着他在天空飞行,其中就有些村民是认识他的,显然这个传说并非虚构。这么看来,吕洞宾修行成仙,云端来去,后来被黄龙禅师点化,成为佛教护法的一段公案,就不只是个神话故事了。
(6)制心一处 事无不办
有一个人,听说吃“黄精”可延寿、不老,想自身尝试,又怕危险。于是,置“黄精”于深枯井中,诱人入井后,便以石磨盖上井口,并对井中人说:饿了可食“黄精”。
被骗入井之人,迫于无法出离,只有等死。
不久,忽然有一狐仙降临枯井,告诉他说:“我昔被猎犬所获,赖君赎命,今特来报救命之恩!”
狐说:“我每日卧墓中,两目注视墓顶口,久之,觉身能飞出墓外,由是悟神能飞,遂成通天狐,能飞腾变化。汝可于此井底,专注石磨洞口试之。”
其人依言,双目注视石磨小孔,经十余日,身已能飞出井外,遂逃去!
(注):不要把这个故事看成是做不到的“神话”,当知《易经》上说的“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由此可以证知这必定不是圣人的虚妄之语。
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我们难就难在念念生灭,不能将这颗心“统一”到“安祥”的心态。如果能够“安祥”到“无念、无住、无相”时,“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成佛都有可能,何况其他呢?
初祖达摩大师说:“外离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外离诸缘……心如墙壁……做起来可能不太容易,但儒家的“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请先试做一二看看!
(7)圣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久远劫以前的观世音古佛,从“反闻闻自性”发菩提心,而修成无上道的。
《法华经》上的“普门品”,述说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众生该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于其人之前而为说法。
圣观世音与中国特别有缘,浙江的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事迹甚多,有《传奇异闻录》风行于世。
从一个普通的人,修行成为一位大菩萨,绵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天人合一 ——天即人,人即天,“天人之间”的“间”隔、“间”距,应该是不存在的,之所以有“圣、贤、才、智、平、庸、愚、劣”的差别,端在迷失自己本性以后的“染”有多少以及“执”的轻重。如果能净化心垢至一尘不染,则“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一超直入,“不历僧祇获法身”。如此则“天上、人间”是一,不是二了,“心净、土净”,极乐世界也不是遥远到十万亿佛土之外了。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入观音法门者,“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闻性的确是不生、不灭的,请试着去做做看!
(8)菩提树下大悟的佛陀
悉达多太子踰城出家,雪山六年苦行而未证道。三十五岁的秋天,在乌尔贝腊·些那尼的菩提树下立誓:“如果不开悟,就不再站起来。”
坐到第四天,大清早,忽然听到一个女孩的歌声:
弦啊弦!发出好琴音!
太紧了,音僵。
太松了,音懒。
不紧不松,音美妙!
太紧了,音僵。
太松了,音懒。
刚好,刚好,音美妙!
刚好,刚好,音美妙!
“刚好”不就是恰好、是调和、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吗?不就是什么都没有执着的状态吗?
悉达多太子大悟了,不再执着“若不开悟,不再起来”的那个观念了。
悟了的悉达多,是佛陀了,号释迦牟尼。
(9)佛为父王说法
《宝积经》云:“尔时世尊告父王言:我所说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味亦善,纯净无杂,清白无染。所谓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六触:眼、耳、鼻、舌、身、意。若缘顺境,生贪爱心;若缘违境,则生嗔心;于中庸境,生愚惑心。如是三事,起贪、嗔、痴,堕四恶处,轮转生死,无解脱期。作业果报,皆不失坏;若无作业者,即无受报者。父王当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空者,是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于相,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一切诸法皆具三解脱门,究竟涅槃。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佛说是法时,净饭王及七万释种,得无生法忍。”
(注):佛为世俗父母说法(也曾上升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九十日),佛之大孝、报恩行,为世人第一楷模、表率。人人学佛、成佛,是为一切生命最圆满的成就。
(10)观相(想)得度
《观佛三昧经》云:尔时净饭王白佛言:“世尊!今我在世,见佛色身相好,悉达多在宫时,相师皆见其三十二相,今者成佛,光明益显。佛涅槃后,末世众生,当云何观佛?”
尔时世尊入色身三昧,从三昧起,有五色光,从佛口出,照父王顶,及于精舍,遍娑婆世界。尔时世尊欲令大众见佛色身了了分明,佛化精舍如白玉山,高妙如须弥山,有百千佛龛窟,于诸佛龛窟,显现诸佛像与佛无异。
佛告父王:“佛灭度后,诸佛弟子若能割损诸事,捐弃诸恶,系念思惟佛常光者,佛虽不在,亦名见佛……。”
(注):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佛弟子从观相(想)、观心、保任到安祥常在,即名“见性成佛”。其功力则在能“割损诸事,捐弃诸恶”。如果能够看破、放下、歇业养神,必定能够定慧圆明。
(11)度子罗睺罗出家
《未曾有因缘经》云:佛在迦毗罗卫国,遣目连白父及耶输陀罗:“太子罗睺罗年已九岁,宜令其出家修学佛法。”
耶输陀罗说:“如来为太子,娶我为妻,未满三年,逃至山林。今得道还国,复求我子离宫,何酷如是?”
尔时目连方便晓喻,亦无听意。
世尊即遣净居天子,空中告曰:“汝耶输陀罗当忆以五百银买五茎莲花上定光佛时,汝求我:愿世世为妻。我言:菩萨屡劫行愿,一切布施,不逆人意。汝能尔者,听为我妻。汝立誓言:愿随君施与,誓无悔心。而今何故爱惜罗睺罗,不令学道?”
耶输陀罗闻已,还识宿命如昨所见,爱子之情自然消歇,提罗睺罗手付嘱目连。
时净饭王集国中豪族,各遣一子随罗睺罗共趋佛所……
(注):生为佛子,是多么大的福报?而今与佛有缘的佛弟子,若能具足诚敬信,将佛视为“法身父母”,对佛具有忠臣、孝子之心,佛视众生若子,佛岂不欲将自己的无量珍宝付子继承。然而,自古迄今,芸芸众生之中,可有多少人真心愿做佛子呢?
(12)丑女改容
《百缘经》云:波斯匿王的摩利夫人生一女儿,面貌极丑,养育长大,觅一贫寒之子为其夫婿。波斯匿王为造舍宅,牢关门户,内外七重。王嘱女夫:“汝若外出,自执锁匙,开关由汝,勿令外见……。”
彼女自责:“我种何罪,幽闭暗室?”
于是,遥礼世尊,哀恳垂悯。
佛知其意,即至女前。丑女见佛,即哀求忏悔,佛为说法,心开意解,恶相丑形忽然端正。
女夫还家,见妇端严美貌,问是何人?……
(注):修学安祥禅,主旨在发露本心,保有安祥。如果能够做到“天君泰然”,必定会“百体从令”,认真修行的人,都会“脱胎换骨”似地变成了美女、俊男,相随心转,仿佛时光倒流,人变得更年轻。若问此中奥妙,请看拙著之《观潮随笔》中的“光彩与美丽”。
(13)燃灯不灭
《贤愚因缘经》云:舍卫国有一贫女,名曰难陀,贫穷孤独。见诸国王臣民皆供养佛,心自思惟:“我之宿罪,生处贫贱,虽值福田,无有种子。”酸切感伤,深自咎悔。便行乞丐以俟微供,竟日不休,唯得一钱。即持买油,往到精舍,奉上世尊,置于灯中,自立誓愿:“我今贫穷,用是小灯供养于佛。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智慧灯,灭除一切众生垢暗。”
作是誓已,礼佛而去。乃至夜竟,诸灯尽灭,唯此独燃。
是时目连,次当日值,察天已晓,收灯摒挡。见此一灯独燃明好,膏炷未损,如新燃灯。白日燃之无益,欲取灭之,暮归还燃。即时举手扇灯,灯焰如故,无有亏损。复以衣扇,灯明不损。
佛见目连欲灭此灯,语目连曰:“今此灯者非汝所能灭,此是广济发大心人所施之物。”
贫女复来礼佛,佛即授其记:“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号曰:灯光,十号具足!”求佛出家,佛即许之。
(注):贫女布施一小钱的油灯,佛为授记:“将来会成佛!”萧梁(梁武帝)身为一国之君,造寺、斋僧、写经、度人……不可胜数,初祖达摩却说他:“毫无功德!”对比之下,原因在哪里?若能拣别分明,那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仍是不善用心。天人之间,众生与佛岂有差距?“不二法门”岂有二耶?
(14)不可思议的维摩诘
与释迦牟尼佛同时代出生的一位大居士——维摩诘,这个人真是不可思议,神通广大,在《维摩诘经》中有详明的介绍:
他慈悲度生,方便示疾,释迦牟尼佛要找一位弟子代表佛陀前去问疾。结果罗汉果位中的人没有一个敢去,因为他们昔日都曾经被维摩诘呵斥过。询问菩萨果位中的人,也是一样,都不敢做代表,最后只有文殊勉为其难地答应“代佛问疾”。
维摩诘的客厅真大,文殊菩萨一应诺代佛前往向维摩诘问疾,即时众中的大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都愿意跟去,经上说有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一同前往维摩丈室。
到了维摩诘家,维摩诘居士早已以其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唯置一床,以疾而卧。那么多的人到了维摩诘室内,舍利弗一见,即作是念:“连一张坐椅都没有,大家要坐在哪里哟?”
舍利弗先被维摩诘教训一顿,然后维摩诘展现不可思议的神通力(比今日的各种电讯还快),通知东方三十六恒河沙数国土之外的国土,有个世界名叫“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身高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皆高广严饰,彼佛即遣送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来入维摩诘室。奇怪的是:维摩诘室都能容纳得下,所有的来宾和客人都叹未曾有!
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舍利弗又动念了:“这么多人到哪里去吃饭呢?”
维摩诘知其意,即时入三昧,不起于座,遣化菩萨往上方,度四十二恒沙佛土,到众香国,向香积佛化来一钵香饭,与会大众,皆能饱餐一顿,而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注):太超常识、太不可思议了,佛国世界的富有,绝非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大王”、那个“大王”……可比。人如果能不自小其器,不妄自菲薄,把心量尽量放大、敞开,如《中庸》上所说的“放之弥六合(上下四方)”,那的确是宇宙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15)笑弥勒
大肚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即将成佛的补位大菩萨。这位菩萨现在居住在兜率天的弥勒内院。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亿百;
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注):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的大权示现,其不厌生死、不住涅槃,皆因与众生有“同体大悲”之缘,往来度生,从不疲厌。圣观音之所谓“该以何身得度者,即以何身而现其前,为其说法”,时时出现众生之前,怎奈“佛视众生如子”而欲度脱,而众生却是“虽复教诏,而不信受”。以众生的眼光去看佛,佛也成为众生了。外佛不识、自佛不认,众生之苦将“伊于胡厎”?(编者注:伊于胡厎——到什么地步为止)
弥勒菩萨的造像,极其可爱,笑嘻嘻的,胖嘟嘟的,其诗偈:“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看其造像,读其诗偈,在生活中便能受到很多的启示及教化。
还有一首偈说:“行也布袋(布袋和尚也是弥勒示现),坐也布袋,放下布袋,自由自在!”这首偈看起来是那么容易明白,叫(教)人“放下”!“放下即是!”“放下”即是“离执”,没有执着,就是解脱!
以上列举十五则天人之间不可思议的事迹,旨在启引我们“希圣、希天”上上升进的向往心。实际上,天人之间不可思议的事迹多得不胜枚举。“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只要“吾心信其可行,总会有成功的一日”。返回目录
捌、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现实的天堂,是以人们纯洁的爱心创造出来的。即以我们人类所处的这个地球来看,有些地区贫穷、饥饿,有些地区富有、快乐。孙中山先生说:“社会国家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又说:“社会之隆污,系于人心之振糜”,环境影响人,人也可以创造环境。尤其天、人以“心”为中心之主,心以“仁爱”为光热及能源。“一心能造十法界”,心无所不能。既然无所不能,就应发扬“仁爱”之心,开创并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孔子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仁”是泛爱的道,是圣洁的道,是光明的大道,是创造的道,是人类迈向“大同”理想的幸福之道,是充满了人生光与热的希望之道,自然也是理想人生的佛天之道……。
仁的反面是不仁,没有爱心的人,我们常常亲眼见到,在媒体广告上也经常见闻;抢劫、偷盗、杀人、乱伦,为非作歹……同样是万能之“心”的表现。很可惜的是他们错用了心,其造业的结果,难逃法网;纵使一时逃得过法网,却很难逃得过因果。最令他们难过的是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只要一想起来,就会心跳、不安、恐惧、忧虑……。既然“人人皆可为尧舜”,那么“卿本佳人”,又“何以做贼”呢?
中国人生活的情趣,是将希望寄托于现实的人生,认为一切的理想和目标都可以在现实的环境里实现。生命的尊严,绝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应该发挥普遍的同情心和爱心,救人济世,努力迈向“天人合一”的生命大圆满!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