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 一个都不能少,却为何年年更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03:45

    斩钉截铁说着“一个都不能少”,一间间民工子弟学校却因“不具备办学条件”而被关掉。科教是兴国之本,4%却成了停留纸上的指标。

    “请不要关闭我们学校。拆了以后,我们该去哪儿上学呢?”提出以上问题的,是北京石景山科阳希望小学的38名民工子弟。世界扫盲日(9月8日)到了,这帮孩子们却不知该何去何从,区教委要求学校关门。教委的逻辑是:该小学不具备办学条件,必须停办。

    虽然2004年8月,北京市政府明文指出,全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对符合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条件的借读生免收借读费,但是不断上涨的教育费用是工资微薄的农民工无法承担的,光是一百块的学生制服就能让他们愁眉不展。

    此外公办学校接收民工子女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根据官方提供的数字,北京至少居住着34万民工子女。而在石景山、海甸和朝阳等区,将有数十所此类学校关闭。

    乔老师今年39岁,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她在科阳希望小学已执教了十多年。一次接受一家北京媒体采访时,她动容地告诉记者,小学停办的消息让孩子们不知所措,“他们抱着我的腿哭了。”

    座落在海甸区的红星小学在民工子弟学校里办学规模数一数二,在该校就读的民工子女有1500之多。然而校长为了脱掉“非法办学”的帽子,多年来仍在为一纸办学许可证而奔波。可150万人民币的办学资金,又岂是他力所能及的?

    中国官方网站新华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八亿左右的文盲,每十个文盲中就有一个以上是中国人。中国绝对文盲人数高达8507万,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而文盲的症结恰恰集中在上述的民工家庭乃至西部落后地区。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布的统计结果是,15岁以上的中国人识字率仅为90.9%,而女性识字率不过86.5%。这个泱泱大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成就有目共睹,建筑工地和工厂生产线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来填充。

    过去,没有城市户口,孩子就无法坐进城市公办学校的课堂,天价的借读费更是多数民工想也不敢想的。如今,户口制度相应宽松了,但是每学期上千的学费、所谓重点小学的择校费、以及民工孩子会不会在学校受到歧视等忧虑又让父母们却步。

    没有钱就学不起知识,没有知识只好世代受穷。这个怪圈循环往复,使文盲率不减反增。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尤其强调,中国文盲中,四分之三是妇女。虽然儿子是养老送终的传统寄托,但是母亲却对后代的启蒙,乃至对一个民族的教育水平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那么,要帮助一个人由文盲变为非文盲,究竟需要多大的财力支持?答案是,全球平均水平每人40美元。这笔钱太昂贵?还是国家没有真正落实科教兴国的方针?

    全球看来,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平均为国民生产总值的3.5%,发达国家为5.5%。中国早在1993年就把4%设为未来目标。十多年过去了,去年两会期间,赴京议政的教育界人士只能以“停留在文件上的指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