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婚俗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37:57
摘 要: 婚俗变化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体现了这个社会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中国是最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婚俗也有所差异,可谓是丰富多彩。通过对中国婚俗变化的研究,我 们发现婚俗的变化直接折射出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婚俗变化的结果,对中国社会的变化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婚俗;婚俗形式;婚俗观念;社会状况;影响
结婚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大事。中国上下五千年,结婚习俗发生了许多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政治经济的进步,婚礼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礼仪。婚俗文化既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一种特殊形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婚礼习俗已经做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植根于整个中华文化之中。通过对婚俗文化的研究,对了解中国民族,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有具有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一、婚俗形式的变化
1.婚礼形式的繁简转化
就形式上来说,中国婚俗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继又由简到繁的过程。远古的婚姻,以掠夺婚为主,因为抢婚多是在黑夜进行,所以婚姻最早称为“昏因”,所谓婚礼即“昏时成亲”的意思。由于掠夺婚带有浓重的野蛮色彩,再加上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最初意义上的婚礼是非常简单的。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婚礼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礼仪,其形式也随其地位的提升而愈加复杂。根据儒家经典的记载,我国传统的婚聘礼仪,最突出、最典型的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或称纳成、纳币)、请期、亲迎。“六礼”这一娶亲程式,周朝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其内容仪注都比较复杂。可见我国的婚俗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当时有所谓“礼不下庶人”的框框,并未达于民间。至汉代,六礼才开始普遍施用。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先秦时代的婚聘六礼在后世一般都是从简、合并的趋势。这同样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但是中国婚姻制度的第一个转折点应该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一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的开放为各种西方文化的传入提供了捷径。旧文化和新文化互相激烈碰撞,在交流中逐渐融合。西学中用,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缩影。 婚俗制 度更是不例外。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 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但总体上看,中国传统婚俗仍然占据着中国人婚俗的主流。 显然在这件事情上中国的被动开国利占了上风。这是思想解放的重要表现,动摇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 到了辛亥革命之后,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各种西式,中西合璧式的婚礼进一步普及。第二个转折点应该就算是改革开放之后了。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传统婚俗慢慢变淡(虽然至今仍未消失)。虽然没有和传统婚俗那样繁杂的程序,但是现时的中国婚俗又经历着另一种由简到繁的转变。当然,与过去相比自然少了许多形式性的步骤。而传统的婚礼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只是在少数偏远的山村至今仍保留着古代的婚俗),大多的青年都选择了中西合璧式的,甚至是纯西式的。据有关资料显示47.5%会选择个性化婚礼。最近我在我们大学生中进行了一个调查(如图表 1婚礼形式)
1婚礼形式
2.“嫁妆”“聘礼”的增加
对于不同年代的婚礼,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八十年代要三转一响,九十年代要三电一轮,21世纪要三子一本”。透过这生动的婚嫁变奏曲,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如今,婚礼越来越讲究情调,讲究个性,讲究排场,讲究浪漫。豪华车队,高贵服饰都成了炫耀的资本。婚前拍照,婚后蜜月。所有的步骤都要花费上万。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是奢侈攀比之风的“恶果”。
二、观念转变
婚俗的变化当然也包括了婚俗观念。就观念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接下来我将从古代和现代的对比中来展现婚俗巨大的变化。
1、婚姻目的侧重点的转移
古代:婚姻是家族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古人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夫子;与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措)” “婚礼者,礼之本也”;“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代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习俗,婚姻主要被作为可以祭祀祖先、延续后代的手段。而现代人的观念显然有很大的转变,结婚的原因不再只是传宗接代那么简单了(甚至有的人宁愿一直过两个人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丁克家族)。而传宗接代也只是爱情的结晶,并不再是仅仅为了延续香火,保持家族旺盛(除去一些富豪为了家业有人继承)。这也是精神文化发展的体现
2、   一夫多妾到一夫一妻
一夫多妻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从原始社会时期的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此期间社会体制虽几经变换,但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制度却没有变。虽然这样的制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稳定,是家天下的形式得以更好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这是需要被摒弃的。不利于女性人权的解放,这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受西方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地位逐渐提高,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在中国的土地上确立的一夫一妻制。这是中国人思想的解放,是中国妇女的胜利,也是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
3、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
必 须遵从父母之命,是古代婚姻的一项原则。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也就是说,一男一女,没有父母之命而自由结合,是家庭和社会都不允许的。恩格斯也指出:“古代婚姻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这样的原则对现在的男女青年也仍有影响,但是总体来说现在的社会更倾向于自由恋爱。
4、休妻到离婚
受儒家三从四德等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妇女一直尊崇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的古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休妻的感念逐渐被离婚这样的概念所取代。单纯从字面理解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种平等的体现。
5、 同居思想
“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一致束缚了中国妇女几千年,而如今婚前同居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个我们在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如图表 2所示)。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有利于双方的思想的磨合,为婚后生活打基础。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强烈的反对。于其利弊,我们现在也无法很好衡量,只能说是利弊参半吧。
2是否赞成婚前同居
当然在不断的变化中有的东西也是不变的,门当户对和婚礼时间的选择就是两个个很好的例子,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50.9%表示婚礼会选择良辰吉日。对于婚姻需不需要“门当户对”,调查显示,52.2%的人认为需要,27.2%的认为不需要,20.7%的人感觉不好说(如图表 3所示)。而其中大部分为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
3是否需要门当户对
三、由中国婚俗变化观中国社会
纵观中国社会婚俗发展的历程,导致这样巨大的变化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而且婚俗的变化也相应地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原因
政治:   1、中国被动开国(清末民初婚俗的变化,既是中西文化冲撞的结果,又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传 统婚俗的继续。囚此,它的演变,一方面服从于近代社会过渡性总体运动,另一方面又有其内在的动因。)
2、一些有关于婚姻的政策和法律的颁布(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3、   妇女地位的提高(二战)
经济: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为青年知识分子萌发新的婚姻观,增加男女间的交往,在婚事上进行比较自由的选择创造了条
2、   物质生活内容更新以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势必也引起婚俗的变动。
3、 各种传播媒介的发展(两次科技革命)
文化:
1、   受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与甲午战争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而引起的深刻变革不无关系。)
2、 各种思想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
2、影响
1、    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
2、 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3、   有利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不断的劳动力
4、 有利于社会和谐,维持政治稳定
5、    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
参考文献:
[1]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87-1988页。
[2]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45~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