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俯瞰下的伯明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43:18
温宪《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15日   22 版)

图为伯明翰市凯利·英格拉姆公园内记述美国民权运动历史事件的雕像。
温宪摄
伯明翰是美国亚拉巴马州最大城市。城南的红山上矗立着罗马神话中火神伍尔坎的巨大雕塑。当地人称这座50吨重的铸铁雕像为“世界之最”。
1904年,意大利雕塑家莫雷蒂利用伯明翰本地铸铁锻造而成的这尊巨雕有着不言自明的寓意:期求本地亦如大西洋彼岸的英国伯明翰一样,借助工业革命的烈焰,在美国南部锻造出另一个工业化大城市。这尊巨雕打造完成后,曾于1904年运往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牌。运回伯明翰后,这尊巨雕曾经历30余年的寂寞,最终于1936年耸立在红山山顶,俯视着伯明翰的风雨变迁。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火神伍尔坎不仅目睹了伯明翰迅速工业化的进程,更亲历了如火如荼的美国民权运动。这场运动的烈焰至今在美国留有深深的锻造痕迹。
自1956年至1963年,伯明翰是美国种族冲突最为血腥、“三K党”活动最为猖獗、黑人反抗最为激烈之地。马丁·路德·金曾称伯明翰“或许算得上美国种族隔离最为彻底的城市,其暴行的丑恶记录尽人皆知”。迄今为止,伯明翰的城市布局仍有着明显的种族差异:城西多为美国黑人聚居区,而在环境幽雅和繁华的东部,则多见白人身影。
位于伯明翰城西的凯利·英格拉姆公园内,矗立着马丁·路德·金、儿童大游行、军警与警犬、水枪残酷镇压等多座雕像,它们是半个多世纪前惊心动魄的美国民权运动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1956年,沙特尔沃思牧师在伯明翰建立了亚拉巴马基督教民权运动组织。1963年,沙特尔沃思牧师所领导的反抗组织与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南方基督教领导会议合成一股力量,共同反对伯明翰的种族歧视。1963年,凯利·英格拉姆公园曾成为当时世界关注的焦点。那一年的许多抗议游行队伍都从这里出发,前往位于城东的政府机构和商业中心。除了水枪、警犬和电棒外,白人军警还使用枪弹镇压示威游行,数千人因此入狱。1963年9月15日,与凯利·英格拉姆公园一街之隔的第十六街浸礼会教堂内发生炸弹爆炸,4名黑人女孩当场丧生。血腥的报复并没有吓退为自由抗争的黑人民权运动者。此后的第十六街浸礼会教堂更成为人们多次游行示威集会的地点和声讨种族主义的场所。
在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的血腥之后,伯明翰已成为美国民权运动圣地。凯利·英格拉姆公园对面有一座褐色建筑,那里便是伯明翰民权研究院。这一研究院恰如一座博物馆,其珍贵史料和丰富展品令人对美国民权运动历史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史料之一便是马丁·路德·金那份气贯长虹的《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书简》。
1963年4月12日,马丁·路德·金等人带领黑人进行大规模游行示威,金博士本人当天被捕。他在狱中写作了《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书简》。书简中,他阐述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初衷、期望和梦想,批驳了对民权运动的种种指责。他写道:“不施加合法且坚定的压力,在民权领域便得不到丝毫的进步。有一个历史事实颇为可悲,便是特权集团很少能够自愿放弃特权……所有种族隔离的法规皆为不公正,因为种族隔离扭曲了灵魂,败坏了人格。它赋予隔离主义者错误的优越感,又给予被隔离者错误的低劣感。”“340年来,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着宪法及神赐的权利……然而,当你见到凶恶的暴徒将你的父母随意私刑处死,将你的兄妹踢打致死的时候;当你见到充满仇恨的警察咒骂、踢打甚至杀死你的黑人兄妹的时候;当你见到你的2000万黑人兄弟,绝大多数拥挤在富裕社会当中狭窄的贫民窟里苟延残喘的时候……当你永远挣扎于给人视为‘无能的家伙’这种堕落的感觉之中的时候——到了这时,你便会理解,为什么我们觉得难以等待下去。”
伯明翰所发生的一切,加快了美国历史的改变。1963年夏天,当沙特尔沃思牧师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肯尼迪时,他说,“没有伯明翰,我们今天不可能坐在这里。” 1964年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在公共设施如餐馆、车站、旅馆等实行种族隔离是违法的,另外也不得以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国籍为由在雇佣上给予歧视,同时也保护公民的选举权。1965年8月,国会通过《选举权法》,明文规定废除文化考试,并授权联邦政府官员到南方监督投票,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给予黑人选举权。1979年,伯明翰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市长阿林顿。而曾经领导伯明翰街头抗争的马丁·路德·金则于1968年4月4日晚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洛林汽车旅店遭暗杀身亡,终年39岁。
如今的伯明翰似乎平静了许多。除了四周座椅上闲散地坐着几位黑人外,整个凯利·英格拉姆公园内空空荡荡。穿过更显闲适的小城东部,顺山势登临红山山顶,在火神伍尔坎的巨大雕像下面,整个伯明翰市在夕阳中一览无余。岁月早已将伯明翰锻造成为反抗、革命与和解之地,但马丁·路德·金黄钟大吕般的呼喊“我有一个梦想”仍在伯明翰的上空飘荡。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