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的冷思考----读李可书随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3:48
第一次知道李可老中医的名字,是我在爱爱医做专题的时候,有学友问我怎么看李可大剂量用附片?怎么看火神派大量用附片?当时并没引起我的注意。后来的一件 事让我感到吃惊,我的研究生跟我坐诊,因为看到我用处方用附片频率很高,问我:“毛老师你是火神派的吗?”,这时候我才意识到火神派影响之大。忙于临床, 很少注意到现在新兴学派的问题,我的学生告诉我,当今火神派以卢崇汉、李可为代表人物,而著名的中医学者刘力红先生为二者的推崇人。
于是我就开始注意有关卢崇汉、李可二位先生及其书籍网上的评论,发现网上的朋友有关对二位先生的评价褒败不一,甚至由于学术争鸣引发了人身攻击,同时也发 现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很多人受火神派的影响,把用附片剂量大小作为衡量临床水平的高低。由此,我买来了《扶阳讲记》《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学习。关于《扶阳讲记》我在博客《火神热冷思考》第一至第十节随笔中谈到过我的看法,从这一节开始谈谈我对李可老中医著作的学习感悟,这仅是根据我目前的 学识和临床经验加以评述,不妥之处,请明折正之。
1.似曾相识的破格救心汤爱爱医网
翻开李可先生书,开篇的《破格救心汤治心衰实录》一文介绍的破格救心汤组成(附子30-200-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 (加煎浓汁兑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是做心内科的,对于一些顽 固性心衰主张使用中药干预治疗。所使用的主要方剂之一就与李老的此方相似,但有两个方面有区别,一是剂量轻,二是方中的麝香、磁石二味很少用。爱爱医网
关于此方的组成和来源。李老作了详细的交待,在他的原书中这样写到:“本方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破格重 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强心主剂,临床应用 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 方更臻完善……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细审其因,不外两点:“第一,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考《伤寒论》四逆 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定有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 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用四逆汤仅原方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 一。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其二,之所以不敢重用附子,乃因畏惧附子之毒性。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但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 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非破格 重用附子纯阳之品,大辛大热之性,雷霆万均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挽救垂绝之生命。”“后后读近贤张锡纯氏《医学衷中参西录》,张氏为我国近代中 西医结合的先驱者。他在书中创立“来复汤”一方(山萸肉60克,生龙牡粉各30克,生杭芍18克,野台参12克,炙甘草6克)可补四逆汤之不足。其论 云:……寒温外感诸症,大病瘥后不能自复(阴阳气血脱失过甚,全身功能衰竭状态)寒热往来,虚汗淋漓(大汗亡阳,气血将脱)……目睛上窜,势危欲脱(脑危 象休克先兆);或喘逆(呼吸衷竭,气脱于上)或怔忡(早搏心室纤颤,心跳骤停之先兆);或气虚不足以息(呼吸衰竭)。诸症只见一端,即宜急服。 张氏认为,“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也。”(古人论肝,皆与高级神经活动相关,亦即现代脑危象出现前 兆,为全身功能衰竭之最后转归)张氏盛赞,“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更佳。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阴阳气不固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山萸肉 为救脱第一要药”。余师其意,于破格人参四逆汤中重加山萸肉,生龙牡,更加活磁石、麝香,遂成破格救心汤方。方中山萸肉一味,“大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 收涩之中,兼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此点极为重要,为古今诸家本草未曾发现的特殊功效,可适应一切心衰病人,虚中夹辨的 特征,对冠心病尤为重要)。用之,可助附子固守已复之阳。挽五脏气血之脱失。而龙牡二药,为固肾摄精,收敛元气要药;活磁石吸纳下降,维系阴阳。麝香,急 救醒神要药,开中有补。对一切脑危象(痰厥昏迷)有斩关夺门、辟秽开窍之功。”从此段交待来看,李氏破格救心汤乃是在古人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并通过临 床实践印证的,绝非杜撰。爱爱医网
学习此方,应注意李老方中的自注,特别是以下几点:爱爱医网
(1)“应用本方,要严格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法则,胆大心细,谨守病机,准确判断病势”,指出本方以阴竭阳亡,元气暴脱为主,“本方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 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或吐衄便血,妇女血崩,或外感寒温,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耗伤殆尽……导至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气暴脱,心 衰休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晃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 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糊,气息奄奄。脉象沈微迟弱,一分钟50次以下;或散乱如丝,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七怪脉绝 脉等必死之症”,从这组症状上看,其适用于阳气暴 为主的危重症候。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李氏使用此方仍是以中医辨证为前提的。这与李氏后来网上一味强调扶阳,甚至说“一生未见过阴虚”论点有明显不同。
(2)要注意原书交待的煎煮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 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放,频频喂服1-3剂。”“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突出了久煎。至于 “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当视作李氏的个人经验。从理论上说,附子的有毒成分需久煎方可得以破坏,但李氏的经验认为“对垂死的心衰病人而 言,附子的剧毒正是救命的仙丹”,在医疗条件稍好的地方,我们很难有机会重复李氏的经验,在缺医少药地区、面对死马当活马医的时候,或许我们有机会将李氏 的经验用于临床。
(3)注意配伍,李氏点出的用大量附片时候,伍炙甘草可以减低毒性,实是多位临床医家共有经验,应当吸取。
(4)活看李氏的疗效统计,不可以李氏之说,就单以此方抢救急性心衰,特别是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现代医学有长项,当吸收其技。为医者的目的,乃使患者得以挽救,早日恢复健康。中西各有所长,取夷长者为我所用。
(5)活看此方的剂量,李氏此方如果辨证准确应为临床效方,可以在临床上大胆使用,但在剂量上注意。以我的临床经验,治疗危重症心衰患者,附片的剂量不是 唯一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把握病机,巧妙配伍,我这样说,并非空谈,在我的《步入中医之门》和博客中有数案心衰治疗验案可以佐证,所载均是有病案可查或可找 到患者印证的,而附片的用量很少超过15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