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研究制定规划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20:01
——重庆市南岸区论坛暨研讨会综述
□整理/郑文        摘自《师资建设》月刊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以来,相关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各省市地区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院,纷纷组织教育专家以及学校教师进行研讨,积极为《规划纲要》纳言献策。我们在月刊第四期报道了“文理分科问题引发热议”之后,引起读者共鸣,他们表示希望能通过《师资建设》平台,能给领导和读者传递更多的声音。为此,我们本期将继续推出相关报道。
3月13日上午,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召开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南岸区论坛暨研讨会”。重庆市28所学校与会代表主要从城乡统筹、农村教师素质、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谐校园建设等九个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
这次论坛,从议题设置和所提出的具体观点来看,既体现了学校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注程度,又反映了学校对自身所处教育大环境的相关问题所带来的思考。本着提炼研讨会精华,按照可行性原则,笔者遴选部分代表发言,整理总结如下,供读者参阅。
◆加强农村教育的意见建议
如何加强农村教育是此次研讨会上的最大热点。
就全国范围而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偏远农村学校规模小,经费得不到保障,教师缺口大,有的村小至今还存在一师一校、一师一班的包班制教学现象。大批优秀教师被选拔到城区,使本来就脆弱的农村师资力量愈发薄弱。国家教育督导团不久前发布的中小学校长教师管理情况专项督导检查公报说,在督导的六省份中,普遍存在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的现象,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这种鲜明的对比,充分反映出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
重庆的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缩影。这种城乡二元结构,除了表现在经济、收入和管理体制上,在教育方面的差距也是表现得非常突出的。因此,此次研讨会上,各校校长一方面考虑中国社会的时代大背景,另一方面结合学校面对的实际情况,就统筹城乡教育,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及合理化分布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涉及“如何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如何解决农村教师缺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以及“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难”等问题。
1.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公平分配”,实非“平均分配”,对优秀教育资源的“重新洗牌”,顺应了城乡统筹教育发展的大形势,同时有利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该议题建言者认为,要真正实现其优化配置,应该从两个大方面入手:一是教育硬件,二是教育软件,力争做到“软硬兼施”的教育策略。
硬件方面,市和区两级财政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政策支撑城乡编制一体化;实行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属地化管理体制,实现管理上的全市统一标准,确保教师福利待遇的合理分配。软件方面,政府教育机构致力于推行大教育观,实行优质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巡回制度。同时,争取为更多老师提供培训机会,打造“名师工程”。此外,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以名校的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优秀师资,带动普通学校,建立城乡教师流动制度,从而达到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软硬兼施”来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调整学校布局,实现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学校规模发展;其次,推进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为此,我们需做出以下努力:制订相关法规,完善政策导向;实行“同工同酬”政策,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师资流动”体现了教育中起点与条件的公平,有助于教育公平。需注意的是,均衡教育不是搞平均主义,我们只有树立“均衡发展,人人有责”和“均衡教育,艺术教育是杠杆”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挖掘教师潜能、地方特色、长效竞争机制。
2.农村师生面临的教育“瓶颈”
如今,农村教师缺乏和留守儿童教育已成为教育业普遍关注的现象。尤其在一些偏远山村,孩子上学难,老师少而贫的案例为数不少。为此,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解决好农村教师缺乏问题,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第一,提高农村学校标准化的程度,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促成城乡合作机制;切实更新观念,树立均衡教育意识,加强借宿制学校的建设;严格招生制度,护持薄弱学校,另外,加强对农村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第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并合理分配工资,补齐农村专任教师的数量;将培训农村教师和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同步进行,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通过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从制度建设上提升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通过培训、交流、帮扶等形式打造教师队伍。
教师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中坚力量,农村师资力量的加强对推行“全民教育”十分有利。我们必须保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深知该任务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取消人为限制,采取“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3.农村办学条件的改善
统筹城乡教育设施、优质师资、学校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走向均衡发展。教育资源的均衡,少了农村这个大后方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均衡,因而,探索农村教育的发展必不可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对农村中小学经费的投入上有待加强,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待遇差距;并以学科为线,实行城乡、校际间教师轮换制,精心打造校长队伍;实现教研机构统筹安排和学校自主培训相结合,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其次,学校应发扬“不等不靠”的精神,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校际的交流合作、师资调整与培训等。然后,探索“一校多区”办学模式,实现师资共享、就近入学、资源整合,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总体而言,“软硬兼施”的方法得到了与会代表们地高度支持。硬,要求经费、投入的公平保证;软,要求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人才流动及共享制度化、法制化。
链接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 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我国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当地义务教育的需要;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中西部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
据中西部9个省(自治区)的学校数据统计,2006年,3万多所村小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3,4万多个教学点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均远低于全国小学1∶1.9的平均配置水平。这些地区学校的教师严重不足,进不去、留不住问题突出。其原因,一是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尚未充分体现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校规模小、成班率低等特点,不能适应这些地区学校教育教学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寄宿制学校等教师附加编制在部分省、区也还未得到落实。二是部分地区因财政困难,以较低报酬聘用代课人员,而不是按照编制正常补充合格的新教师。2007年,全国中小学仍有代课人员37.9万人。三是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艰苦地区学校的抽样调查表明,38.7%的校长反映近3年中有教师流失情况。其中,74.6%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骨干教师,92.5%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
同时,农村学校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课程难以开齐。2006年,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一名外语教师;西部山区农村小学平均10所才有一名音乐教师;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三门学科教师平均每校都不足一人,致使部分学校无法正常开设规定课程。
支教、送教、换教推动教育发展
对农村教师大量流失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除了进一步在提高农村教师各方面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外,还应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去这些地区支教,磨炼自己,丰富自己,想办法留住人才,使他们能扎跟农村教育。政府还应尝试推行选调城市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去支援这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给贫瘠的农村教育注入活力,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将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进行换教,将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农村,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取经,可以很快推动农村教育的快速进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
——李天瑜
名师带教促进均衡发展
名师之所以名,我想第一是因为他特别有才干,教学经验丰富;第二是因为他的影响和作用特别大。如何让名师既能名声在外,又能名副其实。名师带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他不仅可以发挥名师的独特作用,而且可以让更多的无名之师变为有名。农村学校老师应定期到城镇优秀学校进行培训。农村学校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提高很慢,多数农村小学同年级任课教师只有1—2名,特别是数学,每个年级一般只有一名教师,互相学习、观摩、讨论、交流的机会少。因此,有必要每期农村学校固定派2—3名教师到城镇优秀学校进行轮换交流培训,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教育均衡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应该是“均衡——不均衡——均衡”这样一个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只要我们从上到下共同努力,人人都出一点力,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能够逐步使理想为现实。
——黄 唯
农村学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
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一所学校的发展壮大,自然依托的是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农村学校要建立校级骨干教师工作室,开辟普通教师认识骨干教师——学习骨干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通道,多方位、多层次寻找和发现具有各种特色的教师,集聚骨干教师资源然后放大,发挥示范作用,形成榜样带领,发挥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其次,注重梯队建设。学校要进一步创造教师成长的舞台与空间,尊重人、培养人、提升人,激活人,分层次培养骨干教师。目标激励——强化目标意识;制度激励——强化责任意识;评价激励——强化发展意识,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要求教师把雄心壮志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把奉献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把加强自身修养与提高教学水平相结合,把重视个人成果与促进学校发展相结合。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学校针对各年龄层次教师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专业发展等不同特点,将分别制订中年教师、青年教师梯队建设目标与措施,实施校内人才培养工程。
——李茂菊
充分发挥上级业务培训部门的导向作用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采取校际城乡互动考研;加大对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指导;采取城乡教师结对子,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人带2-3个农村优秀教师。让农村优秀教师在实践得到城市骨干教师的指导。
——赖 丽
以艺术教育为载体打造农村特色学校
农村学校可充分挖掘教师资源,聘请有艺术特长的家长、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到学校授课,进行一种互动交流,形成和谐的艺术教育氛围,使教师队伍专业化、正规化、多样化、特色化。另外,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发掘地方特色。农村有广阔的土地,丰富多彩的山水资源和独具魅力的山歌民乐等人文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使农村艺术特色教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如:利用资源组织学生制作根雕、陶艺、草编,学习山歌、民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促进学校特色教育的形成,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张  雪
加强借宿制学校建设,让5大于2
农村地区的家庭,由于生活所迫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很多,大多是隔代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只能是管管这些孩子的吃穿,因为年事已高对于孩子的学习与行为根本就无暇顾及,常常看到下午放学后,学生三五成群空手到处流荡,姑且不谈温习功课和完成家庭作业了,长此下去基本的行为习惯也会非常糟糕。作为祖国的未来,还在孩提时代就成为了教育生产线上的“次品”更何谈为建设新农村输送人才呢?希望我们的教育少点利益,多点责任,希望政府加强农村借宿制学校建设,让农村的孩子多在学校感受些文化的熏陶,少在社会染些不良习性吧,让5天的正规教育真正地大于2天的社会负面影响。
——陈 刚
推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
所谓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指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几年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安排他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日本、韩国早已实行类似的制度。日本教育法规定:每个教师每4~5年必须流动一次。韩国教育政策规定:每个教师每4年必须流动一次。这两国都认为,实行教师流动制,能保证各校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在我国,实施这一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它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从引导、带动更多教师更快地成长。普通、薄弱学校教师流动到重点示范学校,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快地提高。使教师流动是现良性动态平衡,在逐步实现各校师资力量均衡的基础上,整体提高教师质量。
——赵 霞
加强人才的交流
改教师调动为教师交流,建立正常的交流教师交流机制,教师在同一地方工作5年就应该进行交流。目前,由于各校差距较大,大范围的教师校际交流的机制尚未建立和缺乏舆论氛围,全区的交流还很难实现,是否可以考虑分片区的交流?当网点布局调整到一定的时候,也就可以考虑全区性的交流。对优秀者实行顺向交流,反之则实行逆向交流,对优秀者自愿或确因工作需要而逆向交流的给予奖励或补贴。每年一次的教师调动不能解决教师交流的本质问题,开展支教活动无非是完成一次任务而已,对接受支教的学校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甚至可能是增加一些麻烦,预期目的和效果很难达到。
——马贵霞
各普通学校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普通中学校长要不断更新并树立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将办学理念灌输给每位教职员工,形成上下统一,利于理念得以贯彻执行。还要善于发现和赏识教师优点和特长,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的积极性,发掘教师的潜能。另外,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用真爱教育和影响每一个学生。在专业上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学上探寻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谢 芳
◆“减负”与构建和谐校园建议
和谐分解为“禾、口”和“言、皆”,即“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话说”。在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和谐之声也悄然吹进了美丽的校园。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和谐校园建设任重道远,因为需要校园外环境、教师政治经济地位、社会教育公平资源共享的同步实现;高考制度、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与教师、学生个体的和谐等内环境尚需要改革、建设。
1.孩子欲成长家长需先行
从某种程度上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所以,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应落实家长教育专项资金,将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家长教育基地。当然,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但优秀的学校文化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2.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
目前很多学生因为负担重,厌学情绪、心理问题凸显。另外,由于偏科、分科造成了知识面窄、特长得不到展现的窘境。大多数发言人也认为,随着教育大环境的改变,社会应该为学生“松松绑”。
上述问题既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欠妥相关联,又迫于学生成绩、老师职称的趋使。所以,要减轻中小学学业负担,必须从根本上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严禁给学校和老师进行考试排名;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校外教育等。
为建设“和谐校园、绿色教育”,政府要从舆论导向,教育观念上进行引导。努力让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在孩子教育上个形成默契,达成共识,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绿色校园为教育“染”色添彩,校本教研在实现多元促多能、多元展多彩、多元造多才时要保障学业优异。“办阳光教育,塑幸福人生”,我们在减少小学科目,降低考试难度时,不忘降低评价标准,规范升学制度,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3. 改革考试制度,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等综合能力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它在校园里可谓“根深蒂固”。“松绑”的关键在于对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社会、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德智教育更加重视。
其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要关注教育者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使之分布更为科学合理;其二,围绕学生会生活展开教育,降低教育难度;其三,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自律机制、激活教师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等。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离不开教育大环境的支撑,基层学校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微观层面出发,落实到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既切合实际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高度关注家长教育问题,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据一项研究发现,年幼子女(0~5岁)的家长较关注的儿童问题主要是烦躁不安的情绪和行为及不良习惯的形成。而学龄儿童(5~15岁)的家长遇到的主要问题则是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学习问题。
这一结果显示,家长教育必须紧扣子女的学习及成长的需要,结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意义的了解,才能解决家长最关切的问题。同时研究发现:家长课程应多元化及地区化,若课程不能配合地区需要,便会浪费资源。此外,在执行上也要有系统地规划如何让处于弱势的家长得到支援。研究结果还显示,学校是推动家长教育的理想地点。而现实是,教师并未做好充分准备,因而尚不适合作为家长教育的培训导师。建议学校应作为家长教育的基地,教师和社会工作者需真诚合作,共同肩负以学校为基础的家长教育工作。在学校层面,校长及教师的培训对促进家长教育及改善家长参与均十分重要。由于现在教师的工作量十分沉重,校内需要协调家校合作,以推动整体性的家长教育及家长参与的模式。
除学校外,亦应鼓励社工界、教育界和医学界的联系,并成立地区层面的家长学习中心。家长学习中心是家长汇聚的中心,政府提供资助成立家长学习中心,目的是为区内家长提供各种资料、资源、服务及不同种类的家长教育课程,以迎合地区家长的需要,为家长建立自强的支援网络。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建议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家长教育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建议一:在政府财政预算中落实家长教育专项资金,凸显家长教育工作的社会事业、公共产品的属性;建议二:把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家长教育基地,并给予适当编制,建立家长教育辅导员岗位,并加强与地区妇联的联系制度。
——吴红川
改变衡量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首先要确立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正确看法。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一位教师教得好不好,最根本的是要看:是否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小学生都得到发展;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1、更新社会观念。教育家从理论上提出了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办法。北师大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说:“这首先在于社会观念的更新”。他认为,当前人们有三个观念需要更新。一是人才观,即只要是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都可称之为人才。而不一定非要高等学历,成名成家。二是教学质量观。即评价教学的优劣不能以考分为标准,而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否全面发展。三是学生观,就是说既要把学生当成教学的对象,又要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对各个学科有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常言道:怎么样的教学评价,就有怎么样的教学方式。单一的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目前教师尚处在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期,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入使得教师们听起来深入人心,但操作起来却仍苦于乏术。“双率”的拔高势必导致老师只能进一步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了。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对各个学科有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如语文除了考试,可以通过朗读、学生书写、抽查平时写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遵循素质教育“合格+特长”的思想,提高合格学生的比率,适当降低优秀率。
3、改革评价制度使人人体验成功。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注重教师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的转变,凸现评价的激励、诊断功能。在考试时,可逐步实行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自己确定不同难度的考核办法,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申请第二次再考,哪次考试的成绩理想就登记哪次成绩。不要把学生的分数看成是何等的神圣,其实,学生的成绩差异多数只与熟练、掌握程度有关,只要学生经过几次努力也达到同样的要求,这个成绩应该一视同仁地受到尊重。
——朱燕红
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减少社会负面教育因素
当前,作为社会教育要素的新闻媒体、网络游戏文化、影视文化等对学生的负面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危害甚于吸毒,一旦陷入便无力自拔。新闻媒体对教育应加大正面宣传,极力减少对教育的负面报道。因为,对同样的报道内容,孩子与成人的看法是大相径庭的。例如:①现在经常发生学生离家出走事件。新闻媒体播报的是出走学生受到的热情关爱,其本意尚可理解,但对其他孩子来讲,这无异于是在鼓励他们离家出走。②现在经常发生学生自杀、辱(弑)师事件。新闻媒体的全面播报,特别是跳楼自杀,老师受到处罚等。对尚分不清是非的孩子来讲,这无异于是在鼓励他们大胆犯错,可以死胁迫老师;而在教师看来,新闻媒体无异于在教唆犯罪。因此,建议政府加强对新闻媒体管控,新闻媒体要强化社会公德,对出现的教育偶发事件,新闻媒体应慎重播报。因为无限放大,抹黑教育,丑化教师(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整个社会最终将为其付出惨重代价。
——梁 林
改革考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们要全方位的看待教育、看待学校和学生。西方管理学有一个概念叫360度评估,我们就是90度的评价孩子、评价学校,所以怎么样把学业水平的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综合起来,多元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1.德育考评。对于一个小学生,应该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现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被娇生惯养,对家长是呼来唤去,对老师也不尊重,更别说去关心他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就这样被遗弃了。现在小学生的课本在安排上过深、过难,为了成绩好,课业负担也重。要减轻负担,首先要减少知识的难度,对课程的安排上进行调整。把德育考试安排进小学生的考试里,加大对学生德育考评的力度,弱化知识性的考试。
2.实践性考评。在素质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各种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注重社会实践考评,小学生在时间上得到解放,有利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组织指导小学生参与实践,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比如:学生学洗衣服、学做饭、学管理班上同学……
3.个性化考评。有的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有的还很厌学。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对他进行个性化评价,肯定他的优点,注重他的个性化发展,让他们在正确的评价引导下弥补自己的不足。
——刘嘉欣
重视软环境,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术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张 琴
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没有外部环境的和谐,就不会有校园内部环境的和谐。当前,学校的外部环境,比如社会对教育的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与我们当前的教育方针相矛盾的;针对教育的行政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对学校工作的考评三者之间也是存在问题的;教育系统相对较低的政治、经济待遇和整个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公平,也让教育系统内部矛盾重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好在目前各级政府都在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这让我们看到了构建和谐校园外部环境的希望与机会,如“绩效工资”政策的推行,这是外部环境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十分重要的决策与途径。
——钟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