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句法(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27:32
导读:
本课继续介绍古代汉语句法知识和特点,共分六节。第一节至第三节分别介绍古代汉语的体词谓语句、被动句和比较句。注意:体词谓语句与通常所说的判断句不是一个概念,体词谓语句是个范围更广的概念,它包括判断句,也包括说明、描写、列举和表示原因等体词作谓语的句子。古代汉语中不同类的体词谓语句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也”字的用与不用有差异,学习时要注意。被动句我们把它分为有标记被动句和无标记被动句,“见”“为”“被”和汉代出现的“所”是被动标记,而介词“于(于)”“为”我们不认为是被动标记,它的作用祗是引介施事成分,而这种用法又祗是它诸多用法当中的一种而已。比较句分等比、差比和极比三小类,各小类的句法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第四节介绍古代汉语的强调和省略及其句法表现。这两种现象实际上都是语用现象,但是在语句形式上各有其独特的反映,而且对于阅读古代文献作品来说,了解强调与省略的知识和有关的规律也是很必要的。第五节介绍古代汉语回指和关连的句法手段。这两种现象也属于语用现象。第六节介绍一些常见的固定结构。本课的课文选篇与注释都是与语文知识部分相配合的,可以结合起来学习。不过,由于本课语文知识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课文部分难以全部照顾到。
第一节  体词谓语句
体词谓语句指的是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等体词或体词性短语充当句子谓语的句子。古代汉语的体词谓语句的语义类型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表示判断,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是”字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一般都有“也”字,不用“也”字的比较少见。例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兵法?谋攻》)
(3)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4)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5)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纪》)
(7)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
(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先秦时期,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以上例(5)至例(8)中的“诚”“乃”“则”“非”等都是副词,不是表示判断的系词。此外,《尚书》里的判断句有时用“惟”,《诗经》里的判断句有时用“维”。例如:
(9)厥土惟白壤。(《尚书?禹贡》)
(10)予惟小子。(《尚书?大诰》)
(11)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墉风?柏舟》)——按:髧(dàn),头发下垂的样子。仪,配偶。
(12)谭公维私。(《诗经?卫风?硕人》)——按:私,女子称姊妹的丈夫为“私”。
这里的“惟”或“维”也不是系词,而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真正的系词是始见于《论语》的“为”字。例如:
(13)子为谁?为仲由。(《论语?微子》)
(14)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15)敢请,女为谁氏?(《仪礼?士昏礼》)
从《论语》开始,不用系词“为”的判断句一般都在句子末尾使用“也”字,这个“也”字不是系词,也不是语气词,而是表示判断的助词。《论语》《左传》等文献里,当判断句的主语和体词谓语之间使用系词“为”的时候,句末都不用“也”,相反则一般都使用“也”。如例(1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例子包含两个判断句,前一句用了系词“为”,句末无“也”,后一句未用系词“为”,句末有“也”。可见“也”的功能与“为”的功能是一样的,用来表示判断。
系词“是”开始出现于秦汉时期。例如:
(16)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17)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谷梁传?桓公六年》)
(18)人毋(无)故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按:“是是”前一个“是”是代词,后一个“是”是系词。
(19)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例(16)(17)和例(19)中的“是”都是系词,尤其是例(19),“是”前出现了副词“必”,显然已经不是代词了。不过,这几个句子末尾都还有“也”字,说明当时“是”虽然已经演变为系词,但是它的判断作用还不是很强。
系词“是”虽然在秦汉时期产生了,而且之前就已经出现系词“为”字,但是汉代的文献里,判断句仍然以不用系词为常见。
(二)表示比况,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如”“像”“好比是”等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可以有“也”,也可以没有“也”。例如:
(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2)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3)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商君列传》)——按:貌言,美丽动听的言辞。至言,实实在在的话。
(4)有人于此,年兄弟也,言兄弟也,才兄弟也,貌兄弟也,而寿夭父子也,贵贱父子也,名誉父子也,爱憎父子也。(《列子?力命》)
(三)表示说明或列举,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数(shǔ)”“归”“是”或“有”等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一般都不用“也”字。例如:
(1)(冀州)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尚书?禹贡》)——按:赋,赋税。上上,第一等。上古时期将九州岛赋税分为九等,上上是第一等。错,措置。冀州是首都所在地,入赋不贡。中中,中等,第五等。上古时期将田地分为九等,中中是第五等。
(2)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3)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孟子?万章上》)——按:弤(dǐ),漆成红色的弓。
(4)君王左州侯,右夏侯。(《战国策?楚策四》)
(5)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史记?大宛列传》)
(6)取国有五难:有宠而无人,一也;有人而无主,二也;有主而无谋,三也;有谋而无民,四也;有民而无德,五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例(1)意思是“(冀州)那里的土壤是白色的土壤,那里的赋税属于第一等,但可以不纳贡;那里的田地属于中等”;例(2)意思是“在德行方面要数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语表达能力上要数宰我和子贡;在政事才干方面要数冉有和子路;在文学才华方面要数子由和子夏”;例(3)意思是“牛羊归父母,仓廪归父母,干戈归我,琴归我,弤弓也归我”;例(4)意思是“君王您左边(东边)是州侯,右边(西边)是夏侯”。
(四)表示对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某种特征的描写,翻译时要加上适当的动词。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不用“也”字。例如:
(1)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按:大布,粗麻布。大帛,粗丝织成的厚布。
(2)(君子)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论语?乡党》)——按:缁衣,黑色的上衣。羔裘,用黑色的羊羔皮做的裘。素衣,未经染色的布做成的上衣。麑裘,用白色的小鹿皮做成的裘。
(3)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左传?宣公四年》)
(4)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史记?高祖本纪》)——按:准,鼻子。
(5)今东方连年饥馑,百姓菜色。(《汉书?翼奉传》)
(五)表示数量。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一般也不用“也”字。例如:
(1)(卫文公)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左传?闵公二年》)
(2)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孟子?告子下》)
(3)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三》)
(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四》)
(5)渔者几何家?(《史记?龟策列传》)
(六)表示原因或条件。例如:
(1)乱政亟行,所以败也。(《左传?隐公五年》)——按:此例是“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体词性结构。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按:此例疑问代词“何”作谓语,询问原因。
(3)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4)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史记?项羽本纪》)
第二节  被动句
句子的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同时谓语表示的行为是对受事主语有消极影响的行为或者是出乎意料的行为,这样的句子叫做被动句。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施事成分不出现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的主语表示受事者,而施事者不出现,通常称之为意念被动。例如:
(1)鲁酒薄而邯郸围。(《庄子?胠箧》)
(2)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
(3)项羽是以兵大败。(《史记?高祖本纪》
例(1)“邯郸围”意思是“邯郸被围”;例(2)意思是“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被宽恕”;例(3)“兵大败”意思是“军队被打得大败”。
二、用“于”“于”引出施事成分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于”“于”及其所引出的施事成分总是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例如:
(1)郄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2)困于酒食。(《周易?困卦?九二》)
(3)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公冶长》)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有时也有施事成分出现而不用介词“于”“于”引介的情况,《史记》中较多见。例如:
(5)纵有姊姁,以医幸太后。(《史记?酷吏列传》)——按:幸太后,被太后宠幸。“姁”音xǔ。
(6)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史记?佞幸列传》)——按:化闳、籍之属,受闳、籍之类的人影响。鵕鸃(xùn yí),有文彩的赤雉。闳、籍,以声色事人的宦者之名。
例(5)“幸太后”意思是“被太后宠幸”;例(6)“化闳、籍之属”意思是“受闳、籍之类的人影响”。
三、用助动词“见”“被”“为”的被动句。上古时期,出现在被动句中的“见”和“被”都是助动词,“为”在被动句中不引出施事成分时也是助动词。例如:
(1)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4)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5)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6)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史记?吴太伯世家》)
四、用“为”引出施动者的被动句。“为”在被动句中出现始于春秋末期,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文献里,“为”大多是助动词,不引出施事成分,到战国晚期的文献里,“为”引出施事成分的介词功能则已经占明显优势。例如:
(1)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为……所……”式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始见于战国末期,汉代很常见。其中的“所”不再是一个构成名词性成分的前缀,而是一个被动标记。例如:
(1)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2)夫人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4)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史记?李斯列传》)
(5)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论衡?辨祟》)
汉代以后,这种句子中“为”字引介的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例如:
(6)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7)沮授为操军所执,乃大呼曰:“授不降也,为所执耳!”(《后汉书?袁绍传》
古代汉语被动句中的助动词“见”“被”“为”和“为……所……”式中的“所”可以看作是被动的标记,介词“于”“于”和“为”都不是被动标记,因为它们不仅可以引出施事成分,在其它句子中也可以引出其它成分。
第三节  比较句
古代汉语的比较句有三种:等比、差比和极比。
一、等比
等比也可称比况,表示两种事物相同或不同,相似或不相似。有两种形式。
(一)谓语中心语由“同”“异”“齐”“侪”“拟”“侔”“比”“殊”“一”“等”等充当,比较对象用“于”或“与”引出。用“于”引出的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用“与”引出的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
(1)叔孙氏惧祸之滥而自同于季氏。(《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2)为晋正卿以主诸侯,而侪于隶人。(《左传?昭公元年》)
(3)(吴)今而始大,比于诸华。(《左传?昭公三十年》)
(4)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史记?赵世家》)
(5)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荀子?议兵》
(6)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左传?襄公十四年》)
(7)车重与大将军等,而无裨将。(《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有时“于”也可以省略。例如:
(8)德厚侔天地。(《史记?孝文本纪》)
(二)谓语中心语由“如”“若”“似”“犹”充当,比较对象一般都直接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作宾语。例如:
(9)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
(10)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韩非子?存韩》)
(1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12)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
“似”后面的比较对象有时也可用“于”引出。例如:
(13)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荀子?乐论》)
有时“如”“若”与“然(焉)”配合,构成“如(若)……然(焉)”格式,意思是“像……那样(一样)”。这种格式里的“焉”通“然”。例如:
(14)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孟子?公孙丑下》)
(15)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
(16)彼诚有之者与诚无之者若白黑然。(《荀子?君道》)
(17)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国语?楚语下》)
(1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
二、差比
差比表示两种事物相比较,一种事物甚于或不及另一种事物。差比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被比较的对象,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其中比较内容一般由形容词表示,充当谓语中心语。在肯定句中比较对象一般用“于”引出,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如:
(1)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左传?僖公十五年》)
(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人固有一死,有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于”有时可以不出现,《史记》中较多见。例如:
(4)(骠骑将军)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5)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史记?游侠列传》)
例(4)“多大将军”意思是“比大将军多”;例(5)“甚己之私”意思是“比自己的私事更(上心)”。
有时比较对象用“焉”表示,“焉”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概不用介词引介,但翻译时要加上相应的介词。例如:
(6)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7)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按:“有大”中的“有”通“又”。
在疑问句中比较对象成分多用“与”引出,疑问代词常用“孰”。例如:
(8)女与回也孰愈?(《论语?公冶长》)——按:女,通“汝”。
(9)色与礼孰重?(《孟子?告子下》)
(10)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一》)
(11)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
(12)弘之材能自视孰与周公贤?(《汉书?公孙弘传》)
“与”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例如:
(13)赵衰、赵盾孰贤?(《左传?文公七年》)
(1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按:“乐乐”前一个字读lè,后一个字读yuè。
(15)强楚,弊楚,其于王孰便也?(《战国策?韩策一》)
例(14)的意思是:独自欣赏音乐(与)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哪一个更快乐呢?这里的“与人”是“跟别人一起”的意思,不是引出比较对象;例(15)的意思是:使楚国强大(与)使楚国削弱,对于大王您哪一个更有利呢?句中的“于”是“对于”的意思,不是引出比较对象。
战国晚期以后,“孰”与“与”逐渐成为固定结构,而且因为是疑问句,句子的比较内容项有时可以不出现。例如:
(16)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一》)
(1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8)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史记?项羽本纪》)
“孰”有时也换成“何”“奚”。例如:
(19)薄疑归,言之媪也,曰:“卫君之爱疑奚与媪?”媪曰:“不如吾爱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20)楚王之猎何与寡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在中古早期,“何如”“孰若”也先后出现与固定结构“孰与”相同的功能,但“何如”更常见。例如:
(21)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后汉书?逸民列传》)
(22)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惠》)
(23)脚痛孰若颈痛?(《晋书?王廙传》)
(24)未知足下之贵、足下之威孰若秦、楚两王?(《南史?齐高帝诸子传》)
三、极比
极比表示特定范围内的事物没有甚于选定的比较对象的。极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否定形式,另一种是反问形式。
(一)否定形式。这种形式中否定词一般用表示周遍的否定代词“莫”或“无(毋)”,谓语中心语由形容词充当时,比较对象一般用“于”或“乎”引出,而由“焉”称代时则概不用介词引介;谓语中心语由动词“如”“若”“似”等充当时,比较对象直接作宾语。这种形式一般可以翻译成“没有……能比得上……”。例如:
(1)虫莫知于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按:知,同“智”。
(2)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
(3)祸莫大于不知足。(《韩非子?解老》)
(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5)知臣莫若君。(《左传?僖公七年》)
(6)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
(7)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二)反问形式。与前一种形式相比,可以说这种形式用疑问代词“孰”“何”“奚”或副词“岂”代替了“莫”“无”,其余部分则基本一致。在战国中期以前,疑问代词基本上祗用“孰”,晚期以后“何”“奚”等疑问代词才开始出现在这种句式中。这种形式一般可以翻译成“哪里能比……”或“哪里比得上……”。例如:
(8)能以国让,仁孰大焉?(《左传?僖公八年》)
(9)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韩非子?难一》)
(10)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战国策?楚策一》)
(11)若之力奚若我哉!(《列子?力命》)
(12)钧之出地,以为和于秦也,岂若由楚乎?(《战国策?魏策三》)——按:钧,通“均”。
(13)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后汉书?逸民列传》)
战国晚期以后,“孰与”成为一个固定结构,也可以构成反问句,表示极比。例如:
(14)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15)夫恬淡少欲,孰与鸟兽?鸟兽亦老而死。(《论衡?道虚》)
极比也有肯定形式,不过在上古很少见。肯定形式用表示最高程度的副词“最”,比较对象不在句内出现,而存在于语境当中。这种形式始见于战国晚期。例如:
(1)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2)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策?赵策四》)
(4)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髪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第四节  强调与省略
强调和省略都是语用的表现。强调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引起交际对象对谋一部分信息的特别注意或重视而采取一定手段使相关的语言成分得到凸显。省略与强调正相反,为了表达的简洁和经济,而将某些不影响信息传递的成分省略掉。
一、强调
强调可以通过语音手段,也可以通过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古代汉语已经是死去的语言,祗存在于书面文献当中,所以语音手段的强调已经很不容易看出来,但句法和词汇手段却是很清楚的。古代汉语通过句法和词汇手段进行强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易位
用易位方式进行强调,即用改变句子成分的分布位置的手段来实现语用上的强调。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倒装”。前面说过的宾语前置用“之”“是”等标记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性易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以及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也有人认为是强调性易位,但本书不采纳这种说法。除此之外,古代汉语的强调性易位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谓语易位
谓语易位现象见于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都是为了强调凸显谓语部分,而将谓语易位到主语之前,前置的谓语和后置的主语之间一般有停顿,要用逗号或其它标点符号隔开。
感叹句:
(1)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2)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3)美乎哉,山河之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6)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7)甚矣惫!(《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以上前四个例子中易位的谓语后面都有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哉”,是一种表示强烈感叹语气的易位;例(5)易位的谓语之后用的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乎”字,例(6)(7)易位的谓语后面用的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矣”,句子所表示的感叹语气不如前四例那么强烈,但也是一种感叹性强调。
疑问句:
(8)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9)夫子闻之,曰:“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上》)
疑问句中谓语部分易位以表示强调的比较少见。以上两例都是表示判断的疑问句,前移的是由疑问词语充当的判断谓语。
祈使句:
(10)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尚书?牧誓》)——按:勖(xù),勉力。所,如果。这句话的意思是:努力呀,你们!你们如果不努力,将对你们有惩罚。
状语易位
状语易位指将状语从谓语动词之前移动到谓语动词之后。
古代汉语动量成分通常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
(1)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2)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庄子?山木》)
但是在强调动量成分的时候,则将它移到靠近句子末尾的位置上。具体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移动。例如:
(3)公怒,鞭师曹三百。(《左传?襄公十四年》)
(4)(齐侯)亲推之三。(《左传?定公九年》)——按:杜预注:齐侯自推丧车轮三转。
另一种是将句子的其它成分加上“者”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作主语的主语,而表示动量的成分作句子的谓语。例如:
(5)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三》)
(6)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战国策?齐策三》)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其它状语也可以这样易位。例如:
(8)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秋水》)
此例中“全”是“确实”的意思,本应出现在否定副词“不”之前作状语,现在将它移动到靠近句末的位置,使他成为句子的谓语,表示对它的强调凸显。
宾语的临时易位
这里所说的宾语临时性易位不包括前一章所说的几种宾语前置的情况。古代汉语里句子宾语的临时性易位比较少见,但有时也可以见到。例如:
(1)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2)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例(1)“是生三牺皆用之矣”是后面“云”的内容宾语,为了强调先说出来,再补说“其音云”,形成宾语的易位;例(2)的意思是:说到礼,难道仅仅是说玉帛等礼物吗?说到音乐,难道仅仅是说钟鼓等乐器吗?其中“礼”“玉帛”“乐”“钟鼓”分别是“云”的宾语,为了强调,都易位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二)加助词“之”
用加助词“之”的方式进行强调指的是下面这种现象:
(1)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诗经?郑风?褰裳》)
(2)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诗经?周颂?维天之命》)——按:不显,丕显。
(3)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左传?哀公十六年》)——按:“楚国第”意思是楚国任命官员的次第。
(4)(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万章下》)——按:与,参与。被,沾润。内,纳。
(5)腹击为室而巨,荆敢言之主。谓腹子曰:“何故为室之巨也?”(《战国策?赵策一》)
以上各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结构助词“之”,使句子在形式上变成一个不自足的单位,以此来凸显和强调句子的感叹语气或反问语气。参见第六课语文知识第一节“结构助词”。
(三)加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
古代汉语的副词“唯(惟、维)”是一个表示强调语气的副词,它可以加在各种成分的前面表示对该成分的强调。例如:
(1)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尚书?盘庚上》)
(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论语?述而》)
(3)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4)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墉风?柏舟》)
以上四例“唯”加在谓语之前,其中例(1)加在动词谓语之前,例(2)加在形容词性的谓语之前,例(3)(4)加在判断句的判断谓语之前。
(5)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尚书?盘庚上》)
(6)维三代尚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以上两例“唯”加在主语之前。
(7)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8)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以上两例“唯”加在前置宾语之前。
(9)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
(10)维昔皇帝,法天则地。(《史记?太史公子序》)
以上两例“唯”加在时间状语之前。
(11)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按:饩(xì),活牲口。牵,指牛羊等牲口。
(12)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左传?昭公元年》)
此二例“唯”加在回指前文的关连性小句“是”之前,表示对该小句的强调。
古代汉语的强调副词除了“唯”之外,还有“职”“繄”“伊”“羌”“謇”等。例证请参看“语气副词”中的“表示强调语气”一节。
二、省略
省略是古代典籍篇章中的常见现象,归纳起来有四种情形,即语境省略、常识省略、风格省略和修辞省略。
(一)语境省略
语境省略主要是指省略在上文中已经出现的成分或下文中将要出现的成分的情况,是最常见的省略方式。省略在上文已经出现的成分叫做承上省略,省略在下文将要出现的成分叫做探下省略。
句子的主语、宾语乃至谓语都可以承上省略或探下省略,其中又以承上省略最为常见。
主语的省略
主语承上省略例: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论语?阳货》)
(2)孟子见梁襄王,( )出,( )语人曰……。(《孟子?梁惠王上》)
例(1)的括号里按顺序分别承上省略了“阳货”“孔子”“阳货”。例(2)的括号里都承上省略了主语“孟子”
有时相连的两个句子的主语不同,而又分别承上文省略,这种情况需要认真分辨。例如:
(3)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
(4)小国之事大国也,( )德,则( )其人也;( )不德,则( )其鹿也。(《左传?文公十七年》)
例(3)“奔”的主语是“楚人”,“食而从之”的主语是“吴人”。例(4)“德”的主语是“大国”,“其人也”的主语是“小国”,“不德”的主语又是“大国”,“其鹿也”的主语又是“小国”。
主语探下省略例:
(5)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在户,十月( )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6)(孟子)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
例(5)的括号了探下省略了主语“蟋蟀”。例(6)的括号了探下省略了主语“吾”。
主语省略在对话中最为常见,有时需要仔细分辨才能搞清楚对话中的言语主体,甚至会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上引例(1)的下文按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标点是: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该书在第一个“曰”后加注释说:“自此以下的几个‘曰’字,都是阳货的自问自答。说本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引明人郝敬之说。”但是这段话也有另外一种理解。中华书局所出《新编诸子集成》本朱熹《四书章句》对这段话的标点是: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朱熹解说这段话的意思时说:“……随问而对者,理之直也;对而不辩者,言之孙(逊)而亦无所诎也。”按他的说法,这段话是阳货与孔子的问答,其中第一个“曰”前省略的主语是“阳货”,而第二第三个“曰”字的主语都是“孔子”。“好从事”句和“日月”句前面不仅省略了主语“阳货”,而且省略了谓语“曰”。
宾语省略
宾语省略一般都是承上省略。例如:
(1)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 )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 )而娶( ),何也?(《孟子?万章上》)
例(1)的后一个谓语动词“好”后承上省略了宾语“衣紫”;例(2)的“不告而娶”后分别承上省略了宾语“父母”和“妻”。
介词“以”“与”“为”的宾语省略比较常见。例如:
(3)曰:“牛何之?”对曰:“将以( )衅钟。”(《孟子?梁惠王上》)
(4)竖子不足与( )谋。(《史记?项羽本纪》)
(5)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例(3)的介词“以”后省略了宾语“牛”;例(4)的介词“与”后省略了宾语“竖子”;例(5)的介词“为”后省略了宾语“我(项羽)”。
“使”“令”等使令动词的宾语也往往省略。例如:
(6)请京,使( )居之。(《左传?隐公元年》)
(7)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 )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韩非子?初见秦》)
例(6)“使”后省略了宾语“共叔段”;例(7)“令”后省略了宾语“荆人”。
谓语省略
谓语省略不如主语和宾语省略那么常见,有时谓语连同其宾语一起省略。例如:
(1)且告以族,不( )以名。(《左传?宣公十年》)
(2)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3)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于响者,不()于响,( )于声;善影者,不( )影,( )于形;为天下者,不( )于天下,( )于身。(《吕氏春秋?先己》)
(4)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 )”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 )”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 )”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例(1)“不”后省略了谓语“告”;例(2)“以力”后省略了谓语动词及其宾语“绥诸侯”;例(3)的几个括号里省略了谓语动词“治”;例(4)的几个括号里都省略了询问原因的判断谓语“何也”。
体词向心结构中中心语的省略
体词向心结构有时会保留定语而将中心语省略掉。例如:
(1)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于天子。彭喜谓郑君曰:“君勿听。大国恶有天子,小国利之。若君与大()不听,魏焉能与小( )立之?”(《韩非子?说林上》)
(2)夏后氏五十( )而贡,殷人七十( )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孟子?滕文公上》)
(3)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庄子?让王》)
例(1)的两个括号里承上省略了中心语“国”;例(2)括号了探下省略了中心语“亩”;例(3)括号里承上省略了中心语“珠”和结构助词“之”。
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之后,整个结构就变成了一个与一般的体词向心结构相类同的结构,所以这种结构将“之”及其后面的成分省略掉,与一般的体词向心结构省略中心语是一样的。例如:
(4)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告子下》)
此例意思是“我(丹)治理洪水比禹治理洪水更出色”,全句本应是“丹之治水也,愈于禹之治水”,“禹”后省略了“之治水”三个字。
句子的省略
句子的省略指省略复句的一个分句。例如:
(1)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 )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墨子?尚贤中》)——按:般,通“颁”。
(2)毋妄言,( )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3)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军,( )吾岂忧匈奴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例(1)括号位置承上省略了一个表示假设的分句“得贤人而使之”;例(2)括号位置承上省略了表示假设的分句“妄言”;例(3)括号位置承上省略了表示假设的分句“得廉颇、李牧为将军”。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语境省略有时可以同时省略多个成分。如前面举到的《论语?阳货》例中有同时省略主语“阳货”和谓语动词“曰”的情形;前面谓语省略的例(4)中有几个句子不仅省略了表示询问原因的判断谓语“何也”,前面还省略了主语和谓语“王曰”。再举一个例子:
(1)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小(都)(不过)九(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此例后两个句子都同时省略了中心语“都”“国”和谓语“不过”。
语境省略虽然主要是承上省略和探下省略,但不仅仅是这两种情形。有时在交际的具体时空环境中一些事物是不言自明的,也可以省去不说出来。例如:
(1)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例中“亡无日矣”省略了主语,这句话是先轸对晋襄公说的,主语显然是国家,是不言自明的。
(二)常识省略
常识省略指句子的某种成分表示的是一种常识性的或经验性的事物,或者对于某种行为来说,这种事物是唯一的主体或对象,从而省略不说。例如《左传》中“雨”作动词是“天上降下雨(雪、雹)”的意思,如果是下雨,则一律祗说“雨”,而不说“雨雨”,如果是下雪或下雹子,则说“雨雪”“雨雹”。例如:
(1)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左传?僖公三年》)
(2)庚辰,大雨雪。(《左传?隐公九年》)
(3)秋,大雨雹,为灾也。(《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这是因为下雨是最常遇到的,是常识。另外,古人认为“雨”是天下的,《左传?庄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可证。但是古代典籍中一般不说“天雨”,这是因为“天”是下雨的唯一主体。但如果说出来,也是完全可以的。例如:
(4)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
再举几个例子:
(5)有卷者阿,飘风自南。(《诗经?大雅?卷阿》)
(6)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正月》)
(7)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隐公元年》)
例(5)“自南”后省略了谓语动词“至”;例(6)“自口”后省略了谓语动词“出”;例(7)“娶”后省略了宾语“妻”。都是常识性省略。
(三)风格省略
风格省略指作者追求行文简练,而将一些可省的语言成分省略掉。《史记》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将《史记》中一些与先秦有关文献中内容相同的部分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司马迁行文洗练的具体情形。例如:
(1)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左传?庄公八年》)——按:队,通“坠”。
(2)冬十二月,襄公游( )姑棼,遂猎()沛丘。见( )彘,从者曰:“( )彭生( )。”公怒,( )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 )车,伤足,失屦。《史记?齐太公世家》)
这两段话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叙述齐襄公一次出猎时的情形,《史记》的这段话显然是出自《左传》。但《左传》用了49个字,而《史记》祗用了37个字。《左传》中几处用介词“于”的地方,《史记》都省略了。
(四)修辞省略
修辞省略指说话人为了某种表达效果而有意将某些语言成分省略掉的现象。《汉书?李陵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1)(李陵)太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
这段话是李陵部下劝李陵暂时隐忍投降,不要以死相拼。叫李陵投降的话他说不出口,所以在“天命不遂”后将“不如暂时投降匈奴”之类的话省略掉了。但是他的这层意思很明显,所以李陵听后马上制止他说,你不要再说了,我不战死,就不是一个壮士。
《战国策》里也有一个这种省略的典型例子:
(2)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一》)
这段话讲述的是靖郭君决意要扩建薛城,杜门不许别人劝谏。有一人故意将以大鱼与海水的依存关系为喻的说辞压缩为“海大鱼”三个字,让靖郭君听后摸不着头脑,从而获得了劝谏的机会,并说服了靖郭君。
省略的方式虽然不止一种,但是都能从上下文的语境中看出来所省略的成分是什么,即使像修辞省略,其具体的词语不能从语境中看出来,但所表达的意思也能从语境中看出来。如果一个句子或一个语段,看上去有成分缺损,但从语境中却看不出来所缺损的是什么,那么就不能视为省略。比如下面的情况不能看作省略了主语:
表示格言性或真理性内容的句子。例如: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以使令动词开头的假设句。例如: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5)令臣以外为制于内,则是君人者亡也。(《韩非子?八奸》)
第五节  回指与关连
回指与关连是篇章结构的重要方面,了解古代汉语篇章结构中的回指与关连,对于了解古代汉语篇章文气及获得古代汉语的语感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回指
所谓回指,即篇章结构中通过指代性成分对前文出现过的成分的称代以实现某种语用目的的一种手段。古代汉语中的回指从其所起的篇章作用来看,主要有三种,即照应性回指,凸显性回指和关连性回指。
(一)照应性回指
前文出现过的成分或下文将要出现的成分,用指代性词语来称代以前后照应,从而使行文既简洁又文气一贯,这种回指就是照应性回指。古代汉语的四套指示代词从语义作用上说有两种功能,一是指别功能,二是称代功能。所谓指别功能,就是利用指示代词特别指明某种事物,或者利用指示代词将某种事物与语境中存在的其它事物区别开来。所谓称代功能则是指指示代词在句子中称代上下文出现的某种事物,或称代存在于说话的时空环境中的某种事物。古代汉语的四套指示代词绝大多数都具有称代功能,详细情况见“指示代词”一节。从篇章语用角度说,指示代词的称代功能主要就是起照应作用。例如:
(1)(子犯)与从者谋于桑下,蚕妾在焉,莫知其在也。妾告姜氏。(《国语?晋语四》——按:蚕妾,养蚕的女奴隶。
(2)(唐且)曰:“……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按:色挠,因屈服而面色缓和下来。长跪,挺直上身和大腿,以膝盖着地的跪势。
(3)管仲对曰:“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公曰:“吾不敢至于此其大也,定社稷而已。”(《管子?大匡》)
例(1)代词“焉”照应前文出现的处所成分“桑下”,使听话人(或读者)对子犯与从者商量事情的场所与蚕妾所在的位置取得认同,从而对下文“妾告姜氏”所表达的含意能够迅速理解。例(2)是唐且与秦王的对话,代词“是”照应前文的“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使听话人(秦王)能够迅速将唐且所说的情形与今日可能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从而才有“色挠”的表现。例(3)是管仲与齐桓公的对话,代词“此”照应前文的“霸王”。管仲劝齐桓公要想取得国内的安定,必须要确立更高的理想,那就是称霸于诸侯。齐桓公听后表示自己没有称霸于诸侯的雄心壮志,用“此”称代“霸王”,表明他理解了管仲之言的意思。
(二)凸显性回指
凸显性回指指的是利用指示代词将说话人要特别强调的某种成分凸显出来,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特别注意。
前面讨论过的宾语前置用“之”“是”等标记的情况,其中的“之”“是”等我们认为是助词,起标记作用。但是这些助词都是从指示代词发展来的,其最初的功能就是回指,使前置的宾语得到凸显。此外例如:
(1)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诗经?小雅?雨无正》)——按:出,通“拙”。
(2)唯东宫与西广寔来。(《国语?楚语上》)——按:东宫,西广,都是楚国军营的名称。
以上例子中的“是”“寔”出现在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起标记和凸显主语的作用。这种用法的“是”“寔”我们也把它们看作助词,但它们是从指示代词演变来的,最初也是起回指的作用。
下面的例子是真正通过指示代词的回指来凸显被强调的成分:
(3)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荀子?子道》)——按:裾裾,盛服的样子。
(4)尔即死,必于殽之嵚岩,是文王之所辟风雨者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按:嵚岩,险峻,这里指险峻之地。
(5)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二》)——按:石,治病用的石针。
例(3)“是裾裾何也?”意思是“如此衣冠楚楚的样子干什么?”,指示代词“是”回指前文“子路盛服”,使子路盛服的样子得到凸显。例(4)指示代词“是”回指前文的“殽之嵚岩”,使“殽之嵚岩”得到凸显。例(5)“使此知秦国之政也”意思是“假如(您)这样来管理秦国的政治”,指示代词“此”回指前文的“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之得到凸显。
(三)关连性回指
关连性回指指通过指代性词语的回指来关连句子或句子以上的篇章单位。关连性回指是古代汉语指示代词的重要篇章功能之一,它们以关连小句的形式出现在两个句子之间,回指前文,引出下文。例如:
(1)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
(2)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左传?昭公元年》)——按:贶(kuàng),赏赐的财物。
(3)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唯然,故多大国矣。(《左传?成公八年》)
(3)北海之众毋得聚庸而煮盐,然盐之贾必四什倍。(《管子?地数》)——按:贾,同“价”。
(4)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管子?海王》)
(5)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左传?成公元年》)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二、关连
这里所讨论的关连,指的是篇章结构的关连。古代汉语中连词在篇章结构的关连方面起作重要作用,但篇章结构的关连不仅仅依靠连词。
古代汉语篇章结构的关连可以分为启下关连和承上关连两类。
(一)启下关连
启下关连又可分成三小类:标明、提起和待续。
标明即通过一定的词语以标明逻辑关系,前面“连词”一节中所讨论的单向连词除了提起连词之外都属于这一类,这里不再举例。
提起即通过提起连词以引出一个篇章段落。例子请参看“连词”节中的“提起连词”部分。
待续即通过一定的词语以显示话语未完,提示交际对象等待下文。古代汉语表示待续关连的主要是语气词“者”“也”“则”,此外一些感叹词也兼具待续关连的作用。语气词“者”“也”出现在篇章的话题(单句的主语和复句的分句都可以成为篇章的话题)之后,表示后面将有对此话题进行陈述的后续成分,这种作用传统叫做提顿作用,实际就是起标记话题以提示交际对象等待下文的作用。 “者”“也”可以单用,也可以连用。例如:
(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3)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史记?孟尝君列传》)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8)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9)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则”出现在疑问代词“何”之后,用来询问原因,要求后面给出答案。例如:
(10)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荀子?宥坐》)——按:任负车,载重的车子。陵迟,坡度平缓。
(11)不恃赏罚尔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韩非子?显学》)
(12)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按:盖,车盖,车上用来遮阳遮雨的伞状顶盖。
感叹词出现在语句之首,除了表达强烈的情感语气之外,也具有提示交际对象注意下文的作用。例如:
(1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4)乌呼!天祸卫国也夫!(《左传?成公十四年》)
(15)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16)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按:斗筲,才识短浅。
(17)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
(二)承上关连
承上关连即通过关连性词语承接上文以过递到下文,双向连词是承上关连的主要关连性词语,但承上关连不仅限于双向连词,前文讨论的关连性回指,就是起承上关连作用。此外,一些短语乃至句子也起承上关连的作用。双向连词的承上关连作用请参看“连词”节,下面举一些用短语或句子来承上关连的例子:
(1)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左传?隐公元年》)——按:寘,同“置”。
(2)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左传?桓公六年》)——按:三时,指春、夏、秋。五教,指五种道德修养,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禋(yīn)祀,洁净恭敬的祭祀。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周语上》)——按:宣,宣泄。
(4)太伯不从,是以不嗣。(《左传?僖公五年》)——按:嗣,继承。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按:权,称(重量)。
(6)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7)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公孙丑上》)
(8)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按:领,脖子。由,通“犹”。
例(1)中的“既而”是两个词,“既”是“完”的意思,“而”是连词,“既而”合起来表示“后来”的意思;例(2)的“于是乎”是一个介词短语,字面的意思是“在这个时候”,这里起关连作用,可以翻译成“因此”;例(3)“是故”由指示代词“是”和名词“故”组合而成,意思是“这样的缘故”,这里起关连作用,可翻译成“因此”;例(4)“是以”也是一个介词短语,字面的意思是“因为这样”,这里起关连作用,可以翻译成“因此”;例(5)的“然后”字面上是“这样而后”的意思,这里起关连作用,可以翻译成“才”;例(6)的“然则”由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组合而成,字面上是“这样,那么”的意思,这里起关连作用,可以翻译成“那么”;例(7)的“如此”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小句,字面上是“像这样”的意思,它的作用主要是起关连作用;例(8)的“诚如是也”也是一个小句,字面上是“果真如此”的意思,主要作用是关连。
第六节  固定结构
一些词语经常在一起配合使用,并表示一种特定的意义,这种短语或结构被称之为固定结构。有一些固定结构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涉及到了,如“唯……是/之……”“孰与”“何如”等,下面再分析几组常见的固定结构。
有以 无以
“有以”“无以”由动词“有”“无”与介词“以”构成。“有以”表示“有用来……的东西(办法、能力)”的意思,“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能力)”的意思,确切的意思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掌握。例如:
(1)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2)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侯列传》)——按:信,指韩信。漂(pi?o)母,漂洗练丝、麻线的妇人。
(3)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按:“平原君”指朱建。
(4)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僖公四年》)——按:包茅,阔叶草本植物,可以用来漉酒。缩酒,漉酒。
(5)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6)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例(1)“有以”句可翻译成“有用来使我国得利的主张吗”;例(2)“有以”句可翻译成“我一定会有重重报答您的办法”;例(3)“有以”句可翻译成“没有可用来发丧的东西”;例(4)“无以”句可翻译成“没有用来漉酒的东西;”例(5)“无以”句可翻译成“没有保护妻子儿女的办法”;例(6)“无以”句可翻译成“军营中没有用来作乐的条件”。
何……为 无……为
“何……为”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结构,由疑问代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何”也可以用“奚”来替换。“无……为”是表示否定祈使语气的固定结构,由副词“无”(通“毋”)与语气词“为”构成,“无”有时也用“毋”。“何……为”可翻译成“为什么要……”或“哪里用得着……”,“无……为”可翻译成“不要……”,中间插入的成分都是谓词性成分。例如:
(1)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3)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庄子?骈拇》)——按:纆(mò),两股搓成的绳索。
(4)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左传?哀公十五年》)——按:门焉,在那里守门。
(5)无久慁公为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按:慁(hùn),打扰。
(6)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史记?项羽本纪》)
例(1)“死何含珠为”意思是“死后为什么要含着珠子”;例(2)“何辞为”意思是“哪里用得着告辞”;例(3)“奚连连如胶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间为哉”意思是“为什么要像胶漆绳索那样纠缠不清地在道德之间徘徊呢”;例(4)“无入为也”意思是“不要进去”。例(5)意思是“不要长时间地打扰你们了”;例(6)“毋徒弟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意思是“不要白白地使天下百姓父子奔波受苦了”。
何以……为 无以……为
“何以……为”“无以……为”中间插入的成分是体词性成分,作介词“以”的宾语。“何以……为”也是一个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结构,可以翻译成“要(用)……干什么”或“哪里用得着”。其中的疑问代词“何”也可以用“奚”“安”“恶”等疑问代词来替换,“以”可以用“用”来替换。“无以……为”可以表示否定陈述语气,也可以表示否定祈使语气,表示否定祈使语气时“无”也可以用“毋”,可以翻译成“用不着……”或“用不着”。例如:
(1)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2)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3)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汉书?元后传》)
(4)吾得一人,而一国之盗为尽矣,奚用多为?(《列子?说符》)
(5)恶用是鶃鶃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按:鶃(yì)鶃,鹅叫声。
(6)世方乱,安用富为?(《三国志?魏书?温恢传》)
(7)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论语?子张》——按: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
(8)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9)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史记?田叔列传》)——按:梁,指梁孝王。
例(1)“何以文为”意思是“哪里用得着文呢”;例(2)“何以假为”意思是“为什么要做假王呢”;例(3)“何用庙为”意思是“哪里用得着庙呢”;例(4)“奚用多为”意思是“哪里用得着很多呢”;例(5)意思是“哪里用得着这鶃鶃叫的东西呢”;例(6)“安用富为”意思是“要富有什么用”;例(7)“无以为也”是一个否定祈使句,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了,意思是“不要这样啊”;例(8)“无以家为也”是一个陈述句,意思是“用不着家呀”;例(9)也是一个否定祈使句,意思是“皇上不要介意梁孝王的事情”。
如(若、奈)……何 如(若、奈)之何
“如(若、奈……何”这个固定结构是由动词“如(若、奈)”与疑问代词“何”构成的,中间插入的是体词性成分,表示“对……怎么样”的意思。在战国中期以前,祗有“如……何”和“若……何”格式,“奈……何”格式是战国中期以后才出现的。例如:
(1)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2)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唐风?绸缪》)
(3)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按: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诸侯的下属屈尊来慰问我国国君的人。在,慰问。
(5)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国语?晋语二》)——按:伯氏,指狐突。
(6)魏公叔痤疾,惠王往问之,曰:“公叔之疾,嗟!疾甚矣!将奈社稷何?”(《吕氏春秋?长见》)——按:公叔痤,魏国大夫。
例(1)“如予何”意思是“对我能怎么样呢”;例(2)“如此良人何”意思是“对待这个好小伙子,该怎么办呢”;例(3)“其若异客何”意思是“对待别国的客人,将怎么办呢”;例(4)“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意思是“没有办法来妥善地保护诸侯下属屈尊来慰问我们国君的人”;例(5)“奈吾君何”意思是“对咱们的国君该怎么办呢”;例(6)“将奈社稷何”意思是“对我们的国家将怎么办呢”。
“如(若、奈)之何”本是“如(若、奈)……何”的一种具体格式,其中的“之”是指示代词,整个格式表示“对它(他)怎么办(样)”的意思。例如:
(7)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齐风?南山》)
(8)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9)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10)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左传?僖公十八年》)
(11)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庄子?盗跖》)
例(7)“如之何”意思是“对它(析薪、取妻)怎么办呢”;例(8)“如之何”表示“对它(用不足)怎么办呢”;例(9)意思是“对于寇深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例(10)意思是“对于齐、秦两国没有答应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呢”;例(11)“将奈之何”意思是“(先生)您将对他们怎么办呢”。
后来逐渐凝固成一个固定结构,其中的“之”字不再具有称代功能,祗是一个虚化的成分,整个格式就基本上与“如何”“若何”“奈何”相同,用来询问原因或办法,表示“为什么”或“怎么样”的意思,其中“奈之何”祗能用来询问办法,不能用来询问原因。例如:
(12)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13)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14)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左传?庄公十一年》)——按:粢盛,庄稼。
(15)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16)季康子曰:“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17)定公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18)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左传?闵公元年》)
(19)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左传?僖公十九年》)——按:无乃,可能。阙,欠缺。
(20)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
例(12)至(15)中的“如之何”“若之何”在句子中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16)至(20)中的“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用来询问办法,可翻译成“怎么办”,其中例(18)的“若之何”作状语,在其它句子中都作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