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1:39
一、起  居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中年养生要点:
一般来说,中年以后,人们就应当加强对身体的保健。因为中年人如日中天,尽管身体处于最强盛时期,但却也是人体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以中年以后的人们,理应当注重这一节气,积极地对身体加强保健。《灵枢•天年》中说:“人生……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寥寥数语概括了人到中年后,人体健康将逐步走向衰弱的过程。《景岳全书•中兴论》上说:“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告诫我们,人到中年若能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是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而防止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年养生第一步应做好精神调养。《列子》上说:“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由此可见古人认为“清心寡欲”便是养生的最好方法。因为当人不被世俗所累时,由于精神负担小,人体的脏腑机能便不受七情所伤而能各守其职,自然身体会健康长寿。可是要做到这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人到中年后,要逐渐提高自己的修养,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多做一些休闲娱乐,使心态年轻化,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宋代医家陈直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载诗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诗中告诫我们,只有进行自身心理保健,保持“心静”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而没有疾病。
第二步是要加强身体锻炼。应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体育运动还要做到劳而勿过。《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便是告诉我们身体不要“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第三步便是要顺应四时,做好饮食调养。就是说饮食调养要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适当进补。
2、老年冬季养生要点: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生命的疾病,其中冠心病连同中风、肿瘤,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三大死因。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寒冷的气温作用于机体时,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为心脑血管病的发作和加剧提供了条件。现代医学也认为,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塞,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病症。冬季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其它季节为高,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2 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0C2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2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应及时给老人添加柔软暖和的衣服和被褥,外出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头和脚;同时多吃些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御寒食品;鼓励和帮助老人在室内进行适宜的运动,使体内多产生一些热量,老人体温过低时,可用温热水给病人洗抹四肢,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温。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此节气中,老年人怕冷,需避寒就温,宜毛衣贴身,棉软着体;手脚易冻,尤宜保暖;宜练按摩功以取暖,练易筋经以助热。饮食上可吃当归炖羊肉,或狗肉汤等药膳,增强御寒防病能力。
告诫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也就是说,天地、四时、万物对人的生命活动都会有影响,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只有这样才能老当益壮,益寿延年。
二、运  动
(一)冬至十一月中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太阳终气。时配足少阴肾君火。坐功:每日子丑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二五度,吐纳,叩齿,咽液。治病:手足经络寒湿,脊股内后廉痛,足痿,厥,嗜卧,足下热,脐痛,左胁下背肩髀间痛,胸中满,大小腹痛,大便难,腹大,颈肿,咳嗽,腰冷如冰,反肿,脐下气逆,小腹急痛,泄下肿,足置寒而逆,冻疮,下痢,善思,四肢不收。”
冬至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半北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经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故在短期内气温继续降低,草木凋零,昆虫蛰伏。而另一方面,冬至阳生,阳气萌发。万物孽生。本法以“冬至”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宜于冬至时节锻炼,可于冬至时开始,练至小寒为止。寒为冬令之气,寒属收引,皆属于肾”,本法所述主治病症大都属于此类,采用本功法锻炼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夜十一点至三点时,平坐,伸开两脚,双手握拳,按在双膝之上。向左右方向用力扭动身体,直到扭不动为止,反复做二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手足经络寒湿,脊股内后廉痛,足痿,厥,嗜卧,足下热,脐痛,左胁下背肩髀间痛,胸中满,大小腹痛,大便难,腹大,颈肿,咳嗽,腰冷如冰,反肿,脐下气逆,小腹急痛,泄下肿,足曰寒而逆,冻疮,下痢,善思,四肢不收。
(二)会阴观想功
适应病症:男女生殖器病,可滋阴壮阳增强性生殖功能。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意念观想会阴穴,每次观想20分钟,早晚各作一次。
(三)点按阴池功
适应病症:嘶哑、喉头炎。
具体方法: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全身放松,用左手大指点按右臂阴池穴108次,再用右手大指点按左臂阴池穴108次,每天早晚各点按一次。阴池穴位置。在前臂腕横纹上一寸,挠侧屈腕肌腱之挠侧缘处,左右臂各一穴。
(四)搓耳回春功
适应病症:肾气虚、耳鸣、耳痛。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用手掌握揉耳朵及耳朵四周之皮肤促使耳朵四周气血充分流动,搓揉耳朵发热为止。然后两手食指伸直,插入两耳孔,将外耳道完全堵塞,突然往外拔出为1次,共插拔6次。
(五)周天功
周天功是道教的主要练功方法。周天功分为小周天、大周天两种。小周天是指内气贯通任、督二脉,透达三关;大周天是指内气贯通奇经八脉,周流全身。这两种功法总称为“内丹术”。
周天,是道家练功时借用的古代天文学的术语而来。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宇宙天体像一个球形物体笼罩大地,而人们所在的大地位于这个球的中心,由大气拖举,在大地的周围布列着日月星辰。在笼罩大地的球面上将日运行的轨迹定为黄道,在它的两侧约8度的范围内所形成的带称为黄道带。日月星辰就分布在这个黄道带内。其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分别布列着二十八个恒星系,称为二十八星宿。每方各布列七个星宿。各方布列的七个星宿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各不相同。古人用假设的直线将星宿相互联结,结果四个方位上所形成的图像犹如四种不同的动物,于是出现了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等名称。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关系,人们从地球上的某一点观察宇宙星际太空时,就会发现日月星辰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转,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这些日月星辰又回到了原来位置,犹如循环一周一样。这样的循环,古代天文学家称之为一个周天。另外对太阳的升起、降落的循环也称之为周天。所以《天仙正理》:“小周天云者,言取向于子、丑、寅、卯等十二时,如周一日之天地也”。练功时出现真气自督脉上升之巅顶,然后,再由巅顶进入任脉,返回丹田,犹如日出,日落一般地完成了一个循环。而这个循环是沿人身前后的正中线完成的,其范围局限在任、督二脉,故为小周天。当真气沿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在人体的上下,前后、左右流通循环时,其范围广泛,故称为大周天。
周天功的锻炼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小周天是“炼精化气”阶段,它分为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六个步骤。大周天是在小周天基础上的高级功法。
周天功法三要素:《规中指南)指出“内丹之要有三,曰玄牝、药物、火候”。
1、玄牝是指鼎炉,仿炼外丹术而得名。玄牝蕴藏真气的部位,即丹田。<金丹大要》:“内鼎者,即下丹田。在脐之下,脐后肾前”“是神气归藏之府,方圆四寸,一名中太极”,这就是说玄牝所在的部位是脐之后,肾之前,并在脐水平线之下的方圆四寸左右处。是体内腹腔中的一空间,既不是点,也不是面。在这么大的范围内都可以设鼎,至于设在何处可由练功者自己体会。
2、药物,在《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物也。身中之药者,神、气、精也”。这个神、气、精指的是先天就有的元神、元气、元精,不是后天形成的,称之为“内药”。所以《金丹四百字》中指出:“练精者,练元精,非淫佚所惑之精;练气者,练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练神者,练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但是先天之精、气、神虽然得之于父母,但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必须随时依赖天之精、气、神的不断补充和滋养,才会生生不息,否则早已消耗殆尽,所以所谓的练先天之精、气、神者,无从后天之精、气、神人手。
3、火候指的是意念对呼吸控制的程度。《规中指南》:“神是火,气是药”,“火候口诀之要,尤当于真息中求之”,《真诠》:“火候全在念头上著力”,指的就是意念与呼吸的关系。火候分为武火、文火两种。《修道全指》中说:“盖武火者,即呼吸之气急、重、吹、逼,采取烹炼也;而文火者,即呼吸之气轻、微、导、引、淋浴温养也”。丹书中还把武火称为阳息,文火称为阴消。这是说除了急、重、吹、逼的强烈呼吸犹如油锅烹炼为武火,轻微、导、引的柔和呼吸好似在温水中洗浴为文火外在于、丑、寅、卯、辰、巳六时练功亦称武火,在午未、申、酉、戌、亥六阴时练功也叫文火。前者是依呼吸的急缓,后者是按时间的早晚划分的文火与武火的不同。武火多用在练功过程中的前半段,文火多用在练功的后半段。但是应拒情而定取文武兼用为好。
小周天功法:姿势:练周天功可取坐、立式,古代练功多取盘坐式。
步骤:(1)炼己:即对练功者意念、姿势的锻炼。它要求练功者摆好姿势,排除杂念,形神安静,注意力集中,舌抵上腭,轻闭口唇。这个步骤要求练一定的时间再转入第二步。(2)调药:在练功者对上述步骤适应后,开始调动体内的“内药”。调药时先调元神,即在排除杂念、形神安静的基础上,将元神纳入玄牝之中,使一念归丹田,凝神人气穴。再调元气,即调整呼吸,使自然呼吸逐渐转入深、长、沉、细、匀的地步,使呼吸短促的调整为深长,然后,将这种深、长、沉、细、匀的后天之气逐渐纳入丹田,与先天之气相接。先天之气是先天之精在命门火的煎炼下形成的。总之,调药就是将神(意念)、气(后天呼吸之气)均纳人丹田(玄牝、鼎炉)之内的过程。(3)产药:即是丹田气形成。由于神返丹田,身中内气纳归丹田,整体的气都趋于向里之势,所以散溢于外的气,亦随之趋于内而返归丹田。当练功达到静极之时,在恍惚杳冥之中,出现丹田有气将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犹如练外丹时,各种药物经过烹炼之后融化成新的药物一样,所以称此时的感觉为“产药”,即产生了与呼吸之气、一先天之气不同的“气”意思。这种有气将动的感觉并非是在意念支配下的“动”,而是“非觉而动,是动而觉”。(4)采药:是指在“药”产生之后,继续添加新药,以促成“药”炼得精、纯之意。在丹田有气将动之时,运用撮提谷道、舌抵上腭,目闭上视、鼻息莫呼四字诀法(撮、抵、闭、吸)以武火的强烈意念和控制呼吸的方法。全力锻炼,加强火势。(5)封炉:即继续使用撮、抵、闭、吸四字诀使谷道封固不泄(提肛),舌抵上腭、鼻息莫呼,使气不上泄,犹如焖火封炉一般专致力于炼己动之气。即进一步“产药”。(6)炼药: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炼出的“药”必须有一定的功能和特性,这个功能与特性的产生还必须经过一番锻炼,这就是第六步的目的。这一步对“药”的锻炼方法是用意念引动已成之丹田气下人会阴,并由会阴过尾闾,至命门穴,夹脊上行直达泥丸,再由泥丸前经绛宫,复归气海穴(丹田),使任、督二脉相通。为什么要使任、督相通?古人认为人在胚胎期是通过脐与母体相系,并摄取营养。摄取的营养通过任、督二脉及奇经八脉周流全身。出生之后,任、督二脉不再接通,生命活动不傢胚胎期那样。为达益寿延年的目的,必须接通督、任二脉,因此周天功法致力于此。督、任二脉一通则小周天功既成。(7)呼吸:小周天功的呼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炼己、调药、产药的前期,呼吸轻微细匀长,称之为起火;产药的后期,采药、封炉,呼吸急重,加强吸气,为进阳火;炼药达到气升督脉时,也用强吸的武火;气过泥丸下降任脉时,用轻微的呼吸,改用文火。强吸为阳息,轻呼吸为阴符。气过督脉三关,任脉三田(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后,改为吸、停、呼、吸、停、呼的方式进行,即可出现时气升至头顶,呼时气白头顶下降至小腹。
通督任二脉分为意通和气通而种。所为意通就是用意念诱导气血运行而使督任相通。所谓气通督任,不是有意识或用意念诱导气血运行,而是练功精勤,无欲无念,静候阳生不息,精气自然日积月累。待丹田之气充足后,一股暖流勃然而动,由会阴转尾闾,过夹脊,不用意念便冲开督脉,直上玉枕至昆仑,转而下通任脉,缓缓下降丹田。
意邇督任所需时间不长,约三个月左右即可,而气通督任没有三年五载的苦练,没有强壮鹼体魄,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不易达到的。
饮食调膳:周天功的锻炼,必须注意饮食的调膳,加强营养的调摄。所以有“练功不调膳,等于瞎胡练”的说法。
注意事项:周天功的适应症很广泛,但有癔病、精神分裂症和较重的神经官能症患者慎练此功,可改为其它功法。
    三、饮  食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冬至为“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很多人只是狭义地去理解,认为所谓的“补”就是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用点壮阳的补药,其实,这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具体的进补应该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两点:
1.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2.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每年农历的立冬至立春,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但是进补并非只是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进补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主要是针对气虚体质:如行动后直冒虚汗、精神疲乏、说话无力、妇女子宫脱垂等,一般采用红参红枣、白术、黄芪和五味子、山药等。
补血主要是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月经量少且色淡等体征,应采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首乌和十全大补膏等。
补阴针对阴虚体质: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女白带增多等体征,采用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冬虫夏草、白木耳等。
补阳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韭菜籽、蛤蚧和十全大补酒等调补。
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将黄芪、党参、当归、田七等与鸡、鸭或狗肉同煮食,或是长时期过量服用人参、鹿茸、阿胶、白木耳等药物,反而对身体有害。据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发现,在无疾病且身体强壮的状态下超量服用补药,会产生“口干舌燥,鼻孔出血”等滋补综合症。因此,冬令进补应注意“有的放矢”,切莫多多益善。
1.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2.食宜清淡:针对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特点,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用现代营养学观点,老年人的饮食应“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3.食宜温热熟软:老年人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故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由于年老齿松脱落,咀嚼困难,故宜食熟软之品。
4.食宜少缓 “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谷气长存”。主张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
(一)饮食禁忌:
吃萝卜时不能和人参、两洋参、首鸟同服。
羊肉禁与番瓜同食。
(二)补冬中的八珍与四味:
八珍: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甘草。
四味:当归、芍药、川芎、地黄或莲子、芡实、山药、茯苓。
单方:人参,当归,田七,杜仲。
用法:将备好的中药装入纱布袋,(根据自身情况取八味、四味、单味均可)放进大沙锅內,倒入清水浸泡30分钟,把清洗干净的家禽、猪脚、猪腰、鳗鱼、甲鱼等经过处理后,放入沙锅与药同煮,开锅后文火慢炖至有效成分完全渗入汤中,肉中的软骨松软宜爵,此时药膳煲汤之味的醇香定会令你垂涎三尺。
(三)食疗方:
1.羊肉炖白萝卜
配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5、6分针后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此为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选莱肴。
2.炒双菇
配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舌,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3.麻油拌菠菜
配料: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另外,建议大家多吃山药(蒸、煮均可),它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
4.银耳罗汉果烫鸡汤
配料:银耳40克,鸡1只,罗汉果4个,南杏少许,红萝卜200克,姜2片,盐适量。
做法:(1)将银耳洗净,用清水浸透;(2)鸡剥好,去內脏,焯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3)红萝卜去皮,切厚块;(4)加适量清水入场堡堡开后,放入鸡、罗汉果、南杏、银耳、红萝卜及姜,堡开后,改用慢火继续堡约3小时左右,加入调味料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5.粟米羹
配料:粟米茸1罐,番茄200克,冬菇25克,青豆50克,姜1片,鸡汤6杯,麻油、胡椒粉、糖、粟粉、水、盐适量。
做法:(1)冬菇用清水浸软,去蒂切碎;(2)青豆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出,沥去水分;(3)番茄用开水稍浸,去皮及核,切碎;(4)烧锅下油,爆香姜片,倒入鸡汤、育豆、冬菇、番茄及粟米茸煮开,改用慢火继续煮5分钟,加入调味料拌匀煮开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6.玉米须炖蚌肉
配料: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料酒、精盐、葱、姜、花椒各适量。
做法:(1)将玉米须洗净,葱、姜拍破,蚌肉去杂洗净;(2)将玉米须、蚌肉、葱、姜、花椒、料酒、盐同放入锅內,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至蚌肉熟烂,拣去玉米须、葱、姜,调好味即成。
功效:降压固精,增强体质。
7.天麻鱼头
配抖:天麻50克,川芎、茯苓各10克,鲜鲤鱼1条(1500克),清汤、调料各适量。
做法:(1)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內脏,洗净;(2)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3)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部內,置盘中,然后放入葱、生姜,加入适当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淀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降压去湿,祛风强肾。适于高血压患者。
8.芹菜炒香菇
配料:芹菜400克,水发香菇50克,精盐6克,味精、水淀粉各适量,植物油50克。
做法:(1)芹菜摘去叶、根洗净,剖开切成约2厘米的长节.用盐拌匀腌约1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沥干。香菇切片,与醋、味精、淀粉混合装在碗里,加入水约50毫升,兑成芡汁;(2)锅置旺火上烧热后,倒入油50克,待油冒清烟时,即可下入芹菜,煽炒2山3分钟后,投入香菇片迅速炒匀,淋入芡汁速炒起锅即成。
功效:降低血压。
9.香桃鸭
配料:填鸭1只约1500克,虾仁150克,核桃仁100克,鸡蛋清60克,调料适量。
做法:(1)将活鸭宰杀后开膛,去掉五脏,洗净后加入五香调料,蒸熟后去鸭油和骨头,撕成劈柴状;(2)将核桃仁炸熟,虾仁砸成泥,蛋清抽打咸雪状,铺在盘底,放上鸭肉,鸭肉上涂一层虾泥,虾泥上放核桃仁,再抹上一层高丽粉;(3)用以上主、配料搭配成型后,放入油锅中浸炸,临出锅时再用旺火炸一下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预防性功能衰退。
10.冬虫夏草炖黄雀
配料:冬虫夏草10克,黄雀15只,姜片适量。
做法:将黄雀去毛及內脏,洗净,切块,与冬虫夏草、姜片和黄雀肉一起炖熟后服食。
功效:滋阴壮阳,预防性功能衰退。
11.山药鱼片
配料:鱼肉片400~600克,  山药20~30克,青萝卜200克,葱丝、姜丝、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1)山药去皮洗净压咸细末。鱼肉片放入碗中加适量淀粉、精盐.打入1~2个鸡蛋,拌匀后腌约20分钟,投入热油中炸熟;(2)锅中留少许油,烧热后加入葱丝、姜丝,拌炒片刻,加适量水,烧开后加入山药末、炸熟的鱼片、青萝卜丝、精盐,用小火炖约20分钟,加胡椒粉和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防治性功能衰退。
12.地肤子蒸鱼
配料;海鱼500克,地肤子10克,桔子2个,海带丝、精盐、酱油、味精、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1)将海鱼洗净后,斜划数刀,用少许精盐涂抹好;(2)地肤子加适量水小火煎煮30分钟,用纱布滤取药液,再加水煎煮20分钟,滤取药液,然后将两次滤取的药液一起倒入锅內.加入海带丝、精盐、酱油、桔子皮丝再用少许水淀粉勾芡,煮至汤粘稠;(3)将腌好的鱼放入蒸碗中,加上葱、浓汤、姜丝蒸熟即咸。
功效:增强性功能,防治早衰。
    四、药  品
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是先天禀赋的强盛和后天营养的充足。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除进行其他方面得调养外,有些药物是可以帮助其强身健身的。药物养生应以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为主。所谓“先天之本”即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充盛,机体代谢能力强,人的衰老速度缓慢;所谓“后天之气”指脾胃为后天之气,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所以,老年人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用药原则应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分类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观察规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如此用药方能补偏救弊,防病延年。
(一)冻疮
1.把白萝卜切成薄片,放置炉火上加温后趁热擦抹患处,一日多次,可治疗冻疮。
2.麻雀脑涂抹患处,可治疗冻疮。
(二)高血压
1.草决明30克,煎水代茶。或草决明15克,卷柏15克,煎水代茶。草决明15克,菊花15克,煎水代茶。
2.山楂12个洗净,放入锅中蒸20分钟,熟后晾凉,将山楂籽挤出留山楂肉,分别在早、午、晚饭中.每次吃4个;
3.顶花带刺的嫩黄瓜3裉,用少许盐水洗,再用清水冲洗后,也在早、午、晚饭后一至二小时内各吃一根。天天吃山楂、黄瓜,血压一定会降下来。
4.地龙10克,夏枯草13克,水煎服。或用酸枣根32克,加水煎服。
5.用清水将黑木耳浸泡一夜后,上屉蒸1—2小时,再加入适量冰糖,每天服一碗,可治高血压、血管硬化等。
6.取荸荠、海蜇头(洗去盐分)各30-60克,煮汤,每日分2-3次服用,可治疗高血压。
7.芹菜因高血压引起头痛、头胀的病人,常吃鲜芹菜可缓解症状。
8.将鲜葫芦捣烂取汁,  以蜂蜜调服,每日两次,每次半杯至一杯,有降血压的作用。
9.绿豆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不仅有助于降压,  减轻症状,而且常吃绿豆还有防止血月旨升高的功效。
10.蚕豆花鲜蚕豆花60克或干花15克加水煎服,可治疗高血压、鼻出血。
11.西瓜皮取西瓜翠衣、草决明各9克,水煎服,可治高血压。
12.莲子心有降压、强心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心悸、失眠等症,用法是取莲子心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13.治高血压四肢麻木方。稀莶草,槐花各32克,水煎服,一曰一剂。
14.治高血压左瘫右痪方。木瓜、怀牛膝6克,蝉蜕1.5克,黄酒煎服,服后发汗。
15.治高血压中风不语。乌头64克,  (去皮)绿豆128克,同锅煮熟,去豆,将乌干头切片晒干,研末,每服6克,黄酒送下。每日两次,五天服完。
l6.治中风,痰攻喉,不知人事.白矾9克,姜汁一盅。调匀灌服。
17.治疗中风后遗症中药胶囊。生黄芪100克、桂枝40克、桃仁50克、红花50克、水蛭50克、地龙50克、川断50克、牛滕50克、归尾50克、川芎50克、蜈蚣50克、乌蛇40克、全虫40克。
18.治半身不遂方、高血压。丹参32克,黄酒128克煎服。轻者数日即愈,此方特效。
19.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深夜让老年人喝200毫升市售矿泉水,则早晨血粘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五、房  事
在此节气中主要谈谈中年人的房室养生知识。中年人的房室养生比青年人和老年人更重要。因为中年夫妻共同生活了多年,已经有了丰富的性经验,但缺乏新婚时的激情和热情,错误认为性生活不过是“例行公事”。并且人到中年,正是应当开始注意养生保健的时期,所以正确的房事生活对中年以后的健康很有帮助。
步人中年后,虽然精力仍然充沛,但是肾中精气已日渐衰弱。《黄帝内经》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中年人肾气开始衰弱,容易发生各种性功能障碍。所以中年人更应该节制性生活,固护肾精,提高每次性生活质量。
40岁以上的男性阴茎勃起缓慢,需要更多直接的肉体刺激,阴茎才能勃起。这时,妻子应该给予丈夫更多的温柔,在阴茎尚未勃起时应开始亲吻、抚摸等性前戏。40岁以上的男子已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快速射精。能用更长的时间从容不迫地去体验性生活的乐趣,唤醒妻子的性兴奋,进人性高潮。做爱以后则需更长的时间休息,体力才能恢复。在阴茎不能勃起的时期,千万丕要勉强,否则有损性功能。
俗话说:“人到中年万事忧”,故中年人平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处理好家庭事务和人际关系,善于从“万事忧”中解脱出来,使自己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维持阴阳平衡,气血流畅。在情绪波动,情志异常,体力疲劳时避免房事,要增强肾气,平时可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服一些生精补肾的药膳,并进行补肾固精的气功锻炼。
1.欲不可纵。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虚衰,多病早夭。《泰定养生主论》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终者,祛疾延年,老当益壮”,这说明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2.养血固精。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用,来说明节欲保精的重要性,而东汉医家张仲景则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阐述了节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优生优育的首要保证。
男人冬至 节欲保精
   在养生学上来讲,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一般来说,中年以后,人们应当加强对身体的保健。中年养生第一步应做好精神调养。第二步是要节欲保精。第三步是要加强身体锻炼。第四步便是顺应四时,做好饮食调养。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冬至是“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食品,是指具有益气健脾功效,对气虚症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胡萝卜、豆浆、鸡肉等。补血食品,是指对血虚症者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龙眼肉、荔枝肉、桑椹、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补阳食品,是指具有补阳助火,增强性功能的功效,对阳虚症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淡菜等也有补阳作用。补阴食品,是指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对阴虚症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