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公案“吃茶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7:39
佛门公案“吃茶去”
王志权
文人在吃茶去的过程中也有三乐。一为“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置身于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为“对品得趣”,即有两个知心的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需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此亦一乐也。三为“众品得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众人相聚品茶,相互沟通,互相启迪,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吃茶去”被称之为“三字禅”而成为佛门丛林中著名公案,成为禅师茶人们的金科玉律,成为人们千年讨论不休的话题。“吃茶去”高深的禅机和深刻的意境对中国茶道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禅的悟道方式构成了“茶禅一味”的智慧境界。因“吃茶去”公案,有人把河北省赵州喻为中国茶道灵魂的发源地。
唐高僧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因其嗜茶成癖,所以每说话之前总要说声"吃茶去"。《广群芳谱o茶谱》引《指月录》中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在这里,从谂禅师并非要你直接吃茶而是要你"悟道"。自此以后,"吃茶去"成为著名的茶文化典故。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关键是一个"悟"字,如求佛保佑的人,以-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直悟门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吃茶去"三字,成为禅林法语,就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说:"三碗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赵州从谂禅师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被世人看成是“赵州禅关”,并成为禅林以及茶文化一大著名典故,经常在禅家公案中为僧侣所喜闻乐道。《五灯会元》记载,盛产茶叶的赣、闽、浙之僧侣在说法应答中,其机锋常用语“吃茶去”。赵州禅师对于“曾到”和“未曾到”的人,对了悟了之人和未悟之人,都给予了“吃茶去”同等回复,表现他“了悟而未悟”的更高深的禅学境界。
在禅宗看来,悟道成佛完全不须故意做作,要在极为平常的生活中自然见道。长庆慧昇禅师,二十余年坐破七个蒲团,仍未见性,直至一天偶一卷帘,才忽然大悟,即作颂曰:"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头打。"一旦豁然贯通,靠的却是解去坐禅的束缚。因而真正深通禅机者,往往一切听任自然,自在无碍。"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而茶正好应合了这种世俗精神,体现了这种世俗精神,它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毫无神秘之处。却又是世俗生活中不可少之物。有了它,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茶之为物,在禅宗看来,真可悟道见性,因它是物又超越物,如"吃茶去"就是悟道方式的机锋;又因它有法而又超越法,自在无碍,不须强索。
黄龙宗开山祖师黄龙慧南有偈云:“生缘有语人皆知,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从古到今,各家对“吃茶去”的具体说法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却毫无例外地都看到“吃茶去”的韵外之致这一重要特征,留下了一系列十分深刻的见解。如,宋代的“山僧摘茗吹茶灶,留客殷勤学赵州”(刘韫);“赵州古佛不同时,赖有斯人慰所思”(刘应时)。金代的“七碗卢仝,赵州和尚。曾知滋味归无上”(马钰)。元代的“卢仝七碗、吃来豁畅。知滋味,赵州和尚”(王哲);“赵州知味,卢仝达此,总到仙家。这盏茶,愿人人早悟”(无名氏)。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赵州茶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的许多诗篇中反映出对赵州茶的无限赞叹。如:“卢仝七碗漫习习,赵州三瓯休云云”;“吃茶虽不赵州学,楼上树披松下风”等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对“吃茶去”公案大为赞叹道:“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以及“万语与千言,无外吃茶去。”著名书法家启功有诗云:“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近称茶。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又云:“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托地行山。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吃茶去”的禅机之深,不仅在于有尽之言(三个字),而尤在无穷之禅意。“功夫”完全在茶外,入“神”临“意”,以实求虚,韵味涵泳,通幽默会。茶为知者吃,赵州泡茶,知茶善吃的参禅者闻香而知茶意,其实,高深的禅机往往涵蕴于平常心和平常事中,悟与不悟,还得“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