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3:02:08
九、什么是方法?
记得有人说过,什么是方法?方法就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是关键的,而不在于它是不是谁提出和谁推崇的。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总是回避问题,却又在奢谈什么方法,我只能说他是个夸夸其谈的懦夫,如果他的理论被其他人以为准则,那就更加糟糕。想一想连他自己都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却要指点别人,还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可能吗?学习也是这样。
我也曾经看过很多的方法论方面的书籍,那时就认为他们说得句句真理,现在我已经基本不怎么看这些书了,不是因为他们说得不对,而是因为我觉得事情总是在变化的,每个人都要学会自己把握自己,书本上的经验只是告诉我们一条可取的道路,但是如何去实践,我们还要依靠自己的判断。
我在这里丝毫没有夸耀自己所谓学习经验的意思,只是想给大家提一点自己的看法,既不希望大家引以为准,因为你们和我的情况并不一样,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四海皆通。也不希望大家弃之如蔽履,因为我感觉自己似乎还是有一点可取之处。
1. 分解目标
我在自考中感觉非常深刻的一点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分解,不论你是想掌握一门科目这样的小目标,还是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赢得家资千万的实业计划,都是由一步一步的小目标积累而成的。没有什么人可以一次努力而毕功于一役。每个人的自信也是建立在一个又一个的小的成功的基础之上的。
2. 人永远都不要自欺欺人!
如果说分解目标是第一步的话,那么制定计划则是我们必须做的第二步。我见过形形色色的学习计划,但只有自己能够实现的计划才是真正的学习计划。我们可以骗很多人,但是唯独不会骗自己,每次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真的是无地自容呢?我经常有这种感觉:原本可以完成的,没有完成;原本可以去做的,没有去做,怎么办?只有自己给自己打分,为自己做过的每件事情打分,批判自己,逼着自己去看自己,或许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说实话,我每次给自己打分都是很低的,因为我很软弱,怯懦,制定的任务没有钉是钉、铆是铆的完成,如果是条件的限制还倒罢了,但基本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我不能原谅自己,回头看看每天的学习计划的“得分”一栏里面,基本上都在50~70分之间,我觉得很公允,因为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3. 怎样才能记得住?
我的记性不是很好,自己这一点很有体会,我妈妈从小就说我是“耳斜”,意思是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就冒了,但是对于自考这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试品种,记忆仍旧占了很大部分,恰恰不妙的是我自身的工作又要化去大量的时间,如何见缝插针的记忆已有的知识呢?
在我规规矩矩的接收课堂教育的时候,我认为囫囵吞枣是错误的,但是现在不这样认为,我发现,囫囵吞枣有时候也是必须的,我们想要得到的是枣的营养,具体怎么吃法,并不重要。对于人来说,囫囵吞枣可能不行,但是对牛来说完全可以,因为它有四个胃,可以反刍慢慢消化,既然我没有时间集中学习,那么为什么不囫囵吞下半生不熟的知识,然后在零碎时间的时候慢慢消化呢?
我确实这么做了,而且很有效果。我每次拿到一本新的教材,新的资料,首先规划能够在多长时间里面看完?每天大约多少页?第二遍复习大约在什么时间开始?在考试之前能看多少遍?一切计划在胸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吞书”,将资料和书籍做上密密麻麻的标签:今天要向前突进多少页?复习多少页?第一遍复习到了什么地方?第二遍复习到了什么地方?习题已经做了多少?诸如此类。
囫囵吞枣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越往后越难咽,但是还要逼着自己咽,看不懂也要看,哪怕是第二遍看的时候眼熟就好。当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原来看的比较难的已经不算难了,难的只是一开始,克服畏难的头一个办法就是尽快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想办法。
如果说囫囵吞枣是第一步,那么细嚼慢咽就是第二步。对我来说,细嚼慢咽只能在零碎时间和晚上几个小时解决。在第一遍的时候,我必须大量的做笔记卡片,戴在身上,揣在兜里,平时抱课本没条件,就翻出卡片温习温习,收获同样巨大,这种反刍式的学习方法,一直延续到我做博士,对于我每进入一个新领域都起到了很大帮助。
当一个知识点一次一次被触及、被刷新、被复习的时候,整个知识体系就会慢慢的浮现出来、清晰起来。经过4、5遍以上的反复吞咽消化之后,即便合上书本,也能够大致的将知识点在脑海里面连贯性的理顺一遍,对于考试本身的准备来说,反而不太重要。我一般在考试前半个月才进入考前的准备,由于前期的准备比较充分,考前的预热就十分轻松,这种求战的心态,对于考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总想蒙混过关的人,蒙一次可以,但是连蒙十几门课程却决无可能。
4. 重视笔记
很多人都在抱怨:为什么我学了这么多东西,到了考试都不会了呢?我也曾经有过这种疑惑,但是后来发现其实原因在于:当我们认为会了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确切的掌握。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貌似简单的题目的时候,我们最好问自己一句:他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已经掌握了每个环节了吗?如果我是老师,我能给学生讲解一下吗?如果我们扎扎实实的走一遍,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我们被自己的眼睛和直觉欺骗了,其中有很多个细节我们没有掌握,要想克服这种盲目自信的心理,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拿起笔来,一步一步细细的解答、细细的分析,当我们自信的说:我确实掌握了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掌握。 怎么作笔记?
笔记不是流水账,但是第一遍笔记一定会是流水账。
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不能停留在“眼看”的层次,还有“心想”,心想难免有开小差的时候,那就:“笔记”,流水账的价值在于:让我们彻底的把心思集中到学习的东西上。这一遍笔记可能用处不大,但是却必不可少。
流水账的深化。
我们有了第一遍流水账,就要在一定程度上甩开书本,利用这个流水账,提炼出来其中的知识脉络,进一步压缩,整理,我们就会发现,笔记越来越薄,但是知识却是越来越清晰扎实,我们的信心也就越来越足。
扔掉笔记
笔记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到了最后,我们一定要扔掉他,要把其中的东西如数储存在脑子里,灵活的运用,这样笔记的作用才算是充分发挥,也不枉你的一番苦心。
笔记仅仅适用于考试吗?
大多数人在不参加考试的时候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但是我已经形成了记笔记的习惯,而且在科研工作中深感受益非浅。我和准备去罗彻斯特大学的师兄交流的时候,也很有同感。
我们在科研工作中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做大量的计算,写很多程序、注释和文档。如果没有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积累数据的良好工作习惯,会对深一步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困难。我看到很多师兄弟们在芜杂纷繁的数据、文献里面焦头烂额的寻找曾经熟悉的字句公式,或者望着陌生的几千行程序目瞪口呆。每当这时,我都深深感谢自考给我的基本的锻炼和技能,是自考重新的塑造了我的自信,走上这条道路,我从来都不会后悔。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9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2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3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31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4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5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6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7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8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0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2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3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4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5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6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6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7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0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2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4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5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 6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3 [转帖]从自考生到博士——我的十年人生思考[博士部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