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济源为中心的自然灾害见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10:51
一、洪水和冰雹灾害
济源洪水灾害较多,多发生在5-9月份,往往随大风而至,来势猛、强度大、时间短。造成河道漫溢、平地积水、冲村毁地、人畜伤亡、财产等损失,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灾害。现在地面遗迹清晰可见,文献、碑刻记载较多。举例如下:
1.30万年前,太行山上冰川融化,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堆积在大社村的冰碛物,迫使原来行走济源的沁河改道,把横在南边的孔山拦腰冲断,从五龙口处流出。(图一)
2.在20万年前,发生数次大的洪水,冲集物高达30余米,面积很大,在承留、邵原、王屋等地均可看见洪水痕迹(图二)。
3.在火车站发掘古文化遗址中,在4500年的人类居住房基及窖穴上覆盖2层沙层。按顺序从下到上,第一层厚27㎝,第二层厚22㎝,中间夹一层8㎝厚的风化扰土及夏商时古人遗物。第二层沙层上是春秋战国时人类活动遗物。两层沙粒颜色绿的较多,经查来源于漭河上游的岩浆变质岩风化沙粒。这个现象说明在4500年前~2000年前间,济源发生两次特大洪水,来势汹涌,没有三至五米的水面沉积不了那么多的沙层。济源是三面环山,平原开阔,两次大水间隔2000年左右(图三)。从春秋到现在又是2000余年,会不会再发生这么大的洪水,提醒我们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和防汛指挥部不可掉以轻心,要有防大洪水的计划和安排,防患于未然,使国家财产和后代万无一失。
4.碑载:清道光23年8月27日,连天暴雨,黄河漂天,大峪镇关阳村被淹,房屋俱冲,人畜死伤无数,余者上山逃生。当地有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破天,老爷顶上漂芦根(老爷顶就是天坛山,海拔1715米,上有一层12亿年前的河底砾岩。怀疑是水冲所致,其实原是河道冲集物,后经地壳运动而上升,群众把两种不相干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图四、图五)
5.流经五龙口镇的沁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洪水,最大一次是在公元1482年,每秒流量为1.4万立方米。最近一次1982年,每秒流量4240立方米。在有文献记录的500年间,每隔20年左右就有一次4000立方米/秒以上的大水;从明代至今的400余年内,沁河从五龙口出山后向南滚动约3公里,使2万亩良田变成荒滩(河底部露出明代墓葬为证。如:图六);从20世纪60年代起,沁河向南滚动的速度加快,以良庄、沙后、西庄为例,约200米宽,长10公里的良田现已成为河道。按照上述40年内沁河发洪水向南冲地移动的速度来看,再有300年将要冲毁上百个村庄,50万亩良田,下游的沁阳、温县、孟县等城市将不复存在,70万人会沦为难民。这并非危言耸听,是根据真实赁据推演出来,只有认真采取防护措施才可能减少损失。
6.思礼乡荆王村并帝庙内有碑记载:清道光二十八年二十一日,水暴发,入夜雷声交作,但闻水声扬沸、墙倾屋陷,人吁呼擎心,莫可名状。天明水退,计点房屋淹塌170余间,压死其中者多人。邑宰徐公闻其灾亲临检勘,赈钱30余千,稍济涸辙之急(图七)。
7.邵原镇大交村有道光年间灾害碑记:道光元年,人得板症死一半,十四年遭大旱至十五年五月二十八落雨,十六年八月蝗虫来吃秋吃麦,十七年出现蝗虫吃麦秋,飞起遮天盖地。道光二十三年七月十二日,猛雨下,大河涨至14日,黄河发崎河岸村庄、漫水涨百丈型棵6哪炅?8日晚,下黑雨,下里长,下里宽,下里大,不响雷,不火闪,水连地,水连天,冲地出,伤苗田,米粮川变河滩。二十六年急流山,粮食贵难买,一斗米800文,许多人逃外边(图八)。
8.县志载:①公元562年4月河济溢(黄河、济河涨)。②公元603年大水。③1032年雨雪。④1761年七月大水连日,沁、泷、三水暴溢,人畜屋舍淹没无算。
9.1960-1983年间,共降瀑雨15次。其中最严重是1982年7月30日至8月3日,连降瀑雨5天,王屋山区降水量450-650㎜,造成水灾严重。本县61个自然村,380个居民组的村庄进水和被水包围,倒塌房屋9550间,窑洞2919孔,冲毁桥梁180座,公路3500米,渠1.7万米,坎堰29.7万米,耕地4.8万亩,淹地21.8万亩,死亡11人,受伤113人,1.1万余人无家可归。
10.济源几乎年年降冰雹,一般出现在春末秋初时期。有“雹打一条线”、“中午响雷必下雹”雹打山岗霜打洼的规律。冰雹出现路径有四条:①自竹园沟出口往南,经承留至坡头。②自漭河口向城区发展。③自五龙口向梨林发展。④黑龙山向邵原以南发展。四条路径都发源于太行山纵深处,居高临下,顺山口而出。一般雹线长度为15-35公里,宽约1-7.5公里。常见冰雹直径15-30㎜。1970年7月9日,五龙口、梨林两乡连续降冰雹4次,雹大如拳,致使万亩庄稼减少30-50%,5560亩绝收。
另外县志记载:①1639年7月,阴雨害稼,冰雹大如升。②1691年3月29日雨雹。③7月12日雨雹伤禾殆尽。④1693年4月雨雹。
11.大风、寒潮、冰雹天气一般单独发生,有时伴生,是一种较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以春夏雨季最多,冬季次之,秋季较少,1959-1983年的24年间出现大风(7级以上)185次。
还有典型的一次闻名全国,2004年5月6日,小浪底库区内出现一股怪风,山坡上石碑被风刮断,大树连根拔掉,飞沙走石,库区水面上大浪翻滚,一艘游轮被冲翻,淹死49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12.连阴雨,雨量不大且时间长,俗称“毛毛雨”、“罗面雨”。多发生在9-10月份,影响收麦、收秋、麦播。1959-1983年的24年间出现17次,其中1970-1971年6月上中旬出现的二次均为13天。1975年的6-7月发生阴雨长达15天。
当地有气象谚语:蜻蜓飞黄河涨;燕雀高飞报晴天,低飞阴天到;烟筒不出烟,必定是阴天;初一下,十五晴;初一阴,半月昏;朝看东南阴,不到中午就下雨;晚看西北黑,下雨不等明;西北发黑云,狂风大雨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六雪打灯……”
二、旱灾
济源过去旱灾较多,有十年九旱之说,有时比较严重,1-3季颗粒无收的时段有之。造成卖儿卖女,外出逃荒,十室九空,人吃人、吃树皮草根、观音土,饿死人很多,死后无人埋,尸骨遍地等情况。其状之惨,目不忍睹。
1.春旱:一般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有时到达5月上旬,多连年出现,间隔周期短,造成小麦生长不良,严重影响秋播。从1960-1994年的35年间,出现轻春旱17次,重春旱8次。
2.初夏旱:多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主要影响春播作物和晚秋作物的播种。从1960年至1994年的35年间,出现轻旱12次,重旱7次。如1965年6月间,40天降水量仅为7.5㎜,为历年同期降雨量的1%,是初夏旱中最严重的一年。
3.伏旱:出现在7-8月份,平均五年两遇。伏旱使玉米凋枯或雄花死亡,谷称“卡脖旱”。1960-1994年的35年间,出现伏旱19次,1967-1970年连续4年发生伏旱。其中1971年和1991年伏旱最为严重,作物干枯。
4.秋旱:一般出现在9-10月份,主要影响秋作物生产和小麦播种。1960-1994年的35年间出现秋旱20余次,其中1976-1981年连续6年出现秋旱,旱情较为严重,有的减产达90%。
5.根据碑记和县志及文献记载:(1).1645年春夏旱无麦。(2).1650年春夏旱。(3).1655年夏旱。(4).1660年春寒秋旱。(5).1665年春旱甚,麦尽槁。(6).1667年旱。(7).1668年春降大雪,三月大雪,深三尺,寒过于冬。(8).1672年旱。(9).1674年春夏旱。(10).1676年春夏旱,五月雨雹大如鸡卵。(11).1677年春旱。(12).1678年旱荒。(13).1679年先旱后水,民掘草根和树皮以食。(14).1680年旱,冬黄河冻坚,往来行人皆履冰上。(15).1681年春旱五月雨雹。(16).1683年秋大旱。(17).1684年秋大旱。(18).1685年春夏大旱。(19).1688年秋大旱,2月26日雨雹如墨,八月桃李花开。(20).1689年春夏旱,黄河溢,水退田尽变为沙卤。(21).1690年春夏大旱,济水竭,禾稼尽枯。(22).1691年大旱,路苫缺翁欤澈檀 #?3).1692年大旱,继以大疫,民多死。(24).1708年大旱。(25).1721年春夏大旱。(26).1722年大旱,粮停征。(27).1723年夏旱,皇命抚臣赈灾。(28).1750年邵原等处雨雹,禾殆尽。(29).1778年春夏大旱无麦。(30).1844年6月大旱,秋禾未收,麦苗无安,斗米时价贰千四百文,人民饥困,妇女逃卖,然有人食人肉者。(31).1859年秋旱。(32).1877年连年大旱,麦价市斗钱两千,饿死者无数,几于村落为墟,赤地千里。(33).1880年春旱,四月十八日,狂风带冰雹自西向东南,宽约7公里,长20公里,麦禾均被击倒。(34).1920年大旱一年,井泽干涸,麦秋无收,人饿死。(35).1966年,大旱绝收23万亩。(36).1630年大旱,麦皆焦枯,济水竭。(37).1631年大旱。(38).1661年大旱。(39).1576年大旱无禾。(40).1628年,大旱饥,斗粟二千钱,父子兄弟相食,中产以下多死绝。
济源除了旱年以外,其它年景雨量充沛,太行山前大小沟叉流清水,人们出门踏扎石,称为类似江南水乡。但近二十年来,雨量明显减少,大部分沟叉断流无水,要警惕久旱必有大涝和地球变暖现象。
三、地震
济源历史上地震活动较多,但震级小,频度低,无强震发生。但周边地区强震对本市影响较大,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根据济源史志记载举例如下:
1.1058年地震。
2.1320年重修真泽庙(现属沁阳),碑记:……元大德岁次癸卯秋八月值大地震,其殿廊庑俱为摧坏竭矣……。(图十)
3.1351年5月,孟州地震,声如雷霆,塌房屋,压死者甚众。
4.1525年9月3日,沁阳地震,有声如雷。
5.1668年地震。
6.1668年7月25日,山东营县郯城发生8.5级地震,烈度十二度。
7.1679年7月28日地震。
8.1679年9月20日河北三河平谷发生8级地震,烈度十二度。
9.1684年7月地震。
10.1685年4月6日地震。
11.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襄陵发生8级地震。
12.1965年1月13日,山西垣曲发生5.5级地震,济源感觉明显。
13.1966年3月22日,河北宁晋发生7.2级地震,对济源有破坏作用,县委院2幢小楼严重倾斜、裂缝,民房掉瓦等。
14.1981年1月4日10时30分,大峪乡反头岭一带发生1.8级地震。
四、天上降石头
天上降石头就是陨石,也能形成灾害,砸塌房屋,致人伤亡。据县志记载:
1.1476年正月有大量殒,光芒烛地。
2.李八庄村在唐代时天上掉下一铁饼(图十二),直径1.1米,厚0.3米,重350公斤,像一个青蛙状。经冶金部化验该陨石成份为铁、镍合金,其中含铁84%。传说当时砸塌一座房,伤亡3人。由于该村降下铁块,所以把村名改为铁石镇。到明代时村中有一李姓的人,排行第8,当了侍郎官,村名由铁石镇改为李八庄。
3.在邵原裴李岗文化遗址下层发现一陨石(图十三),直径15㎝,重1.2公斤,含铁、镍。根据地层分析,估计落地有10000余年,入地0.96米深,弯度呈抛物状,垂直偏差76°,方向由东向西,洞壁和底部有烧焦土的痕迹。
4.离济源市区25公里的沁阳赵寨在宋代时天上掉下一巨石(图十四),约400公斤。
5.离济源市区20公里的孟县赵和两个村,在清代康熙十九年时天上掉下数个巨石,传说像下雨一样,历时10余分钟。一大片庄稼受损,伤亡4人和6头牲畜,两个村名分别改为星星沟和落落庄。现挖出一块约400公斤(坑深2.6米)在孟州韩园展览(图十五)。
6.离济源市区80公里的恒曲县在1964年天上降下一团火,咚的一声,地表发生震动,人们近前一看是天上降下一巨石(图十六)约300斤重,用手去摸发热炙手。
五、蝗虫、霜冻、泥石流及狼灾害
1.济源历史上发生蝗虫灾害较多,庄稼和植物被蝗虫吃光,人们忍饥受饿,出逃和饿死的人很多。除了上面碑记之外,文献还有许多记录如:①北齐天保八年蝗。②唐代开元三年蝗。
2.霜冻一般在10月中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时间较长,有时冻坏麦苗和人畜的事经常发生,只要稍微做好防寒准备,就可避免对人畜造成的危害。
3.泥石流经常发生,常见冲毁房屋、道路、良田等,往往伴随大雨产生。
4.狼灾在1950年以前经常发生,成群结队的狼不断伤人和牲畜。由于在建国后政府组织人员捕杀,狼的数量减少和人类砍伐树木较多,山地失去了狼的栖息地,现基本上不见狼的踪迹。
六、见证受灾惨状和教训
受灾后人们的生活情况怎样,除了上面碑记和县志记录以外,我再让大家看一下记录较为详细的碑记。目的是让人们对灾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牢记受灾之苦,常温防灾之甜。在克井镇瓮村西黄龙庙内有一个荒年碑记(图九),记述清光绪三年时济源旱灾之惨状,摘抄如下:
……清明后,降雨一犁、禾苗安好,民皆以为喜。既而连月不雨,到处枯槁,瞻山川之,草尽死而木尽萎;听哀民之嗷嗷,老者死小者亡。非无藻云蔽日,倏尔聚倏尔散;亦有微雨飘空,既时下而既时干。核桃柿不时而混摘充饥,谷黍稷半熟而强窃度命。草梗挖尽,树叶尝遍,剥榆皮以粘糠,摅荆籽而捣面,种种苦菜,难以尽述,然此岂足以弥生哉?渐至九月,三秋已尽,一粒未收,冬将来也,糊以何资?衣物当尽,卖产无售,不得已宰杀耕牛,瓜分殷户,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顾,妇女卖于他乡,接踵成群,老弱死于非命,填转沟壑。冬十月以至腊月,惨伤更甚,警惧日急,遍野尽成尸骸,沿途只留枯骨,东庄西庄一人谁敢冒往!朝时夕时,单身畴敢出门?人吃人肉,各庄皆有,挖枢刨墓何处云无?当此之时,除斯之境,凡我灾黎,几靡有孑遗乎,更有驱民死者,截路到处峰起强夺,各处伤人。呜呼哀哉!谁念我民之苦且哀哉,窃思丁丑亢旱至戊寅三月而得雨,草木发生,较去冬而稍有拼矣,凭灰菜求活,食桑椹度命,稍能耕种,秋颇有获。八月大雪数日,压倒枫林,九月后亢旱一冬,风吹云散,五年已卯,四月一雨,麦丰收,三伏连旱谷回精,秋禾未熟,冰雹拳大,转瞬尺深,万宝将成,硕鼠成群,食耗大半。反复思维是乃大劫临时,民能一时安生乎?于是社中耆老:有葛成武、李庭荣、李位重等人相遇一室回忆往事,惨伤莫已,难过甚耳,不幸又被抢家一百有余,共来二十之回亦有余,屈指社中死者八九有余,生者一分未足,言未毕尽而泪落胸襟,嘱予为文,勒石志焉。予思种种灾厄,不堪尽述,垒垒患难何能备载略序大指警于世,甚望后人……克勤克俭,勿以禾岁饱暖,遂忘凶年困苦,勿以目前有余,须防将来不足。谚有云:“年年防旱”诚哉是言也!后人览者,亦当有鉴于斯文。
大清光绪六年岁次庚辰冬十一月二日立
以上是发生在以济源为中心的历史上自然灾害,由于济源的特殊地位,有一定的规律和典型。总结自然灾害的规律及记录发生惨状,使我们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并产生心理准备和增加防护措施,对减少自然灾害和战胜自然灾害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永安  (济源市文物局局长)
高 明  (济源市文物局副局长)
卢化南  (济源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