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网-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36:28
30桩矿业纠纷成了历史,但是纠纷产生的原因、调解的过程、是否有产生新的纠纷的可能,却成了我们关注的新话题。
截至 2004年 10月 15日,伴随着横跨青海、甘肃两省的团结金矿采矿权以 10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卖。这里长达 10年之久的矿业纠纷画上了句号,也宣告国土资源部成立前的全国 30余起重大矿业纠纷的全部了断。
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前,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多头多级审批,造成不少矿山权属不清,从而形成纠纷
有人说有开矿的地方就有纠纷,矿业纠纷是附在矿山上的一块毒瘤。
这话一点不假。1986年以前,由于没有法律保障,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概念,认为矿在谁的地盘就应当归谁所有,致使矿山的开采处于一种“很宽松”的气氛中。只要发现了矿,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办矿。于是一个矿区内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不同所有制、不同级别的矿山。这些矿山画地为牢,没有清晰的权属,没有科学的规划,更没有明确的矿界,哪里矿富就采哪里,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纠纷不断。
这些存在纠纷的矿山大多历史悠久,关系复杂。云南个旧有座著名的矿山, 20世纪 5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了中央级矿山,“文革”期间当地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 4座地方级矿山。更滑稽的是,《矿法》颁布后,中央级矿山一直没有办理采矿许可证,而后成立的 4座地方级矿山却手续齐全。 5座矿山同吃一块资源,时间长了难免“锅盆相碰”。为解决纠纷,云南省政府做了 5年工作都不见效,成了全国闻名的老大难。
再比如小秦岭金矿,横跨陕西、河南两省,陕西采,河南也采;青海和新疆之间有座矿,为占有资源,双方都深入到对方的领域采矿,导致矿区重叠;计划经济时期,浙江的一个矿山企业到安徽采矿,江苏的矿山企业到山东采矿,湖南的一座铅锌矿内中央、省、市三级矿山并存……而一旦步入市场经济,由于利益的关系,矛盾开始显现,纠纷就在所难免了。
接到总理批示的第二天,国土资源部立即派员到纠纷现场,拉开了国土资源部成立后调解重大矿业纠纷的第一幕
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1998年 8月 15日,国土资源部成立仅仅 150多天,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在一份《关于河北省阜平县龙门沟村水资源遭破坏危机村民生存问题的紧急反映》上批示,要求国土资源部迅速调查处理。这是国土资源部成立后,国务院总理作出的第一个关于调解重大矿业纠纷的批示。
接到总理批示的第二天,国土资源部组成调查组在河北省政府工作组的大力配合下,深入事发现场调查研究。阜平县龙门沟村世代以丰富的山泉为生产生活的唯一水源,但与之仅隔一道分水岭的一家金矿由于常年开采,大量抽水使得地质构造遭到严重破坏,水位急剧下降。从 1992年起,龙门沟区域的泉水逐年干涸,农灌、人畜用水严重不足,粮食与果品产量降低,全村 150人生活非常困难。为此村民多次上访要求解决生存问题。
调查组分别与石家庄市、保定市政府领导交换了看法,提出了处理意见:建议采用生活困难补助和解决水源的办法,解决村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金矿对村民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选择适当的地点修建蓄水池,满足村民生活用水需求;由有关部门组成专家组,寻找新的水源,解决龙门沟村灌溉用水问题。这些意见最终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给予落实。
点评:《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开采矿产资源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这是解决上述纠纷的法律依据。由于矿山企业的开采导致村民牲畜饮水困难,必须给予补偿。此纠纷提示人们在开采资源,得到利益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座世界级大型石棉矿,从 1958年到 1985年期间,经有关方面批准相继在矿区范围内设立了 4个国有矿山,从此纠纷不断
1955年,新疆和青海交界处的茫崖发现了石棉矿。之后由国家出资,对这一矿区连续进行了 32年的地质勘查,共探明石棉矿资源量 4352万吨。这一数字不仅表明该石棉矿的储量占全国石棉矿储量的 49.9%,而且成为一个世界级大型石棉矿。
从 1958年到 1985年,经过有关方面批准,该矿区范围内先后出现了 4座国有矿山。
熟悉矿山的人都知道,即便同在一个矿区,由于位置的不同,所在矿山的储量和品位大相径庭。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4家矿山都想“吃肥肉”,都认为别人的矿很富,由此产生抢采资源的现象,甚至在 1984年和 1985年因纠纷导致群体械斗。国务院曾专门派工作组进行调查处理。据统计,从 1985年到 2003年 18年间,为解决矿山纠纷,仅国务院办公厅就专门先后下发了《转发国务院工作组关于茫崖地区几个争议问题的处理意见》等三个处理纠纷的文件。正是在这种高压态势下,4家矿山在 18年间基本相安无事。
2003年 3月,纠纷再起,继而引发较为激烈的冲突。冲突事件再次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国土资源部马上派出精干人员赶赴现场,与青海、新疆两省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合进行调解工作。鉴于该矿区是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重要石棉矿区,历次的有关协议都是由两省区人民政府签署或同意, 4家矿山企业都是国家或当地重要的国有矿山企业这一既定事实,本着维护两省区边界的安定和人民的团结,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工作组开始了艰难的调解工作。
两省区的 4家采矿者,各自都有政府的“尚方宝剑”,都有充分的理由,工作难度可想而之。工作组对开采现状进行调查,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绘制出现状图,为解决纠纷提供依据。工作组在做通两省区工作的基础上,对于 4家矿山企业进行了多次耐心细致的工作,在充分尊重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拿出了各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冲突很快得到了解决,如今这里矿管秩序井然。
点评:《矿产资源法》第四十条规定,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4家矿山之所以出现纠纷,关键是不遵守开采规则,“吃着碗里看着锅里”,都想到别人的锅里捞块肉。如果大家都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做事,问题也就不会发生了,既方便了自己,也免得给别人添麻烦。
金矿横跨甘肃、青海两省,当利益大于友谊时感情的天平开始倾斜,终于酿成震惊全国的群体械斗恶性事件
2004年 10月 15日,横跨甘肃、青海两省的团结金矿采矿权最终以 100万元的价格拍卖成功。这起纠纷的解决,国土资源部功不可没。
在甘肃、青海交界处的青分岭,蕴藏着储量丰富、含金品位较高的金矿石。 10年前,各地淘金者蜂拥而入,严重扰乱了当地的采矿秩序,并引发了震惊全国的群体械斗事件。
事件发生后,在原地矿部、冶金部的调解下,经甘肃、青海两省人民政府同意,于 1995年成立了甘青两省联合办矿领导小组,由甘肃、青海两省共同组建了团结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应该说团结金矿的建立对于稳定当地矿管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大的纠纷基本杜绝,但小的纠纷仍然时有发生。不仅如此,由于采矿和使用违禁小混汞碾子进行选矿,造成人畜饮水严重污染,引起当地农牧民强烈不满。该金矿不仅内部矛盾重重,而且增加了外部矛盾。
2003年 6月,国土资源部派人前往纠纷地点,部开发司负责同志带队先后赶赴一线,与甘肃省和青海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深入矿山,开始了艰苦的调解工作。
鉴于团结金矿因历史原因导致无证开采和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国土资源部、甘肃省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研究形成文件认为,在相互沟通和调解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当前和以后金矿采矿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责令团结金矿和其他非法采矿活动立即停止开采,取缔矿区周边及其附近的所有混汞碾及非法选矿厂。采取竞争方式有偿出让团结金矿采矿权,采矿权出让价款、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有关税收,按各自一半的原则,由两省有关部门收取并按国家规定管理。
团结金矿采矿权的拍卖使乱了 10年的采矿秩序彻底好转。
点评:《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团结金矿无证开采且纠纷不断,污染环境,应该坚决取缔。取缔后将其重新投放到市场上拍卖,一女嫁一夫,矿权收益和税费两者平均收取,利益均得,彻底避免了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