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面临的几个主要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2:39
中国经济面临的几个主要的中长期挑战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经济中长期存在粗笨化倾向,经济结构转型缓慢。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发展了有差不多二三十年了,但是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是短腿。我们的国有企业除了靠垄断发家的,基本上很少有靠技术发家的。而且,目前,垄断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并不高,国有的性质也决定其不可能有耐性去做长期的投入和研发。民营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压迫,培育自主研发能力能力有待时日。
(二)是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是政治体制、法律环境、廉政建设等等。
(三)经济结构长期失调,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农业发展先天不足,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结构长期失调问题一直突出,表面上看重化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大国经济走向强大的必经阶段,可是我们的重化工业受到能源、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硬约束。我想我们真的不可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先污染再治理,我们必须边污染边治理,否则我们会留下怎么样一个河山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啊。
(四)中国消费者未老先富问题突出,公共养老金压力越来越大,内需不足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困难。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可怜的民族之一。漫漫历史长河中,我看到始终是一双双饥饿无助的眼睛,被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碾的粉碎。中国人是一代人养一代人,我们的父母用一辈子的劳作养育我们,我们更需要用一辈子养育我们的后代,赡养上一辈。我想我们这一辈人能够好好养活上下两辈人就是一个奇迹。我们如果想要更好的消费,更高的享受,把机会留给下一代吧。如果我们的民族国家能够在我们在一辈人手里强大起来,我们辛苦一辈子或许是值得的,这样我们的子孙才不会被别人欺凌。
(五)虽然劳动力供应充足,但是劳动力结构问题突出,劳动力替代和延续问题悬而未决。前文中已经分析过,中国的劳动力将在20 年达到高峰,之后慢慢下降和老龄化。但是我们只看了总数,没有看到结构。中国人口结构中低文化、低技术的人才占了绝对比重,这些人的出路只能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但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例如越南)也很有优势,我们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会非常大。另外,由于人口的低素质和低技术含量导致了低工资,十分不利于扩大消费,提高下一代的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说容易出现上一辈挖煤,下一辈还是挖煤,上一辈捡垃圾,下一辈继续捡垃圾的情况,如果这样就断了底层百姓在社会阶层中的提升的机会,导致社会断层和社会阶层间的仇恨,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
(六)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已经出现瓶颈,出口工业被低成本国家替代的危险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基本上在前文中已经多次提高就不再多说了。
中国经济面临的近期挑战。
(一)出口放缓、消费不振、投资下降和产业过剩不可避免。1997年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当时的政府采取的是釜底抽薪的办法逼迫老百姓消费,断了老百姓福利分房、公费医疗、公费教育的念想,老百姓只能把钱拿出来消费,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其实,现在房地产基本上已经绑架了我们的经济,小两口结婚,拿来双方父母的养老钱做首付、拿双方一辈子的工资收入作抵押买个房子住进去,房子已经把我们的年轻人老老压住,压得喘不过起来;更何况我们还要面对生养下一代,赡养上一代的责任。我现在担心的是下一次危机来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已经被榨干了,已经没有老本再可以拿出来支撑经济发展了。
消费的低迷和出口放缓势必压制投资的增长,经济的放缓导致产业过剩和通货紧缩是未来几年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出口加工业的竞争力将逐步消失殆尽。其实我个人一直觉得人民币没有升值基础,我们的东西是便宜,但是我们的收入更低。其实,我们出口商品的低价是以牺牲环境、资源、土地、税收、劳动者收入为代价换来的。我们劳动者不可能永远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干一辈子,他们会生病、会变老、要生养下一代;这些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只有从工资中来;可是这一个个窟窿被我们当作不存在一样地忽视了,我们用他们的未来生活成本去出口补贴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让他们过上高增长低通胀的好日子;而这些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享受着在中国优惠开工厂、压榨我们的民工和白领、出口生产的东西供本国人民消费、拿走利润中最丰厚的一块等一系列好处,却反过来说我们控制汇率搞倾销,人民币被低估了,一定要重估人民币,以便他们能够最后捞一票风风光光撤出中国。这就是典型的新殖民主义。等他们撤走了,留下了老弱病残的国民、满目疮痍的山河、金字塔式的财富分配,我们如何重建一个强国。
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取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因素,如果客观的来看,人民币无论如何算不上一种强势的货币。可是我们却在美欧日的压力下升值了。所以等到我们的货币升值到我们出口产品没有价格优势、外资基本撤出中国、中国经济的时候,我们货币又该贬值了,等着挨国际金融组织冷血救援的最后一刀。这就是我说的第三个近期挑战。
(三)随着投资收益的逐步下降和人民币升值到位,外资撤出中国将不可避免,加上中国固有的经济政治问题,人民币长期面临严重的贬值压力。
(四)大学生就业压力将随着经济的放缓而不断加大,农民工由于以前工资待遇过低将有可能出现工资小幅上涨,但是不可持续,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实际失业率之间的差距会不断扩大。我想就业压力会是许多中国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们买了房子、结了婚、生了孩子、买了车子,可是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份好的工作。我可以肯定,我们这一辈年轻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会创造世界上抑郁症率、自杀率、过老死率等新的高点,肯定超过当年日本创造的纪录。
(五)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将不可避免,财富缩水导致高端消费低迷。至于,股市我想泡沫是不言而喻的,许多朋友问我要不要再投资股市;我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在我的眼里,现在的股市就是在博傻,看谁会接最后一棒。股市泡沫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自我增强。前天,中国证监会祈斌说中国上市公司利润中平均约有20%左右来自证券投资,很多蓝筹股票,例如中国人寿、上海宝钢等利润中证券投资收益的占比更高;这就是说已经形成这样一个怪圈,股市不断高涨,上市公司证券投资利润上升,上市公司业绩创新高,股市继续上涨;但是这样一个圈子总会有一天到头。虽然我不知道,股市是会在6000点、7000点、8000点还是10000点掉头,但是我觉得中国股市的合理估值水平应该在2500点到3500点。有朋友心痒痒想通过基金投资股市,我觉得可以一试,但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钱投进去;其实说实话,中国股市最大的傻子肯定是公墓基金,最后被套牢的肯定是公募基金和小散户。因为基金经理在排名压力下必须不断投资推高股指,小散户因为眼红别人的投资收益高位接盘,最终都会被套牢。基金公司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因为基金公司是靠收取管理费盈利的,只要把规模做大,基金表现的好和差的关系不大。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表面上基金经理最看重业绩,其实他心里清楚,基金真要聚亏,对他的影响顶多是换行,而且通过老鼠仓,他早就为自己留好后路了。
我认为中国股市见顶的最重要信号是公募基金净申购增长情况和散户开户增长率;如果公募基金净申购开始步入稳定增长期,散户开户到达稳定期,股市一定已经见顶。另外,大股东的行为也是股市最重要的信号;如果大股东不惜牺牲控股股东地位地抛售股票,那也是到顶的信号;因为大股东最清楚公司的实际价值,他的抛售说明目前的估值已经远远高于合理估值。还有一个信号是对外投资开放,如果国家放开个人对外投资后,大量拥有投资资金的大客户撤出国内股市,也会引发国内股市的大跳水。其实国家已经开始放开了,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表示近期将向个人投资者提供直接投资港股的渠道。
话再多说一句。我觉得这个时候开放个人对外投资真不是时候,国际股市正在因为美国次级贷款问题恐慌无人接盘的时候,一帮中国人手持巨额现金,以国内股市的市盈率和估值水平衡量国际股市就会觉得国际市场简直就是遍地黄金,肯定是一个买字。这多么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人阿,当年日本人牛气冲天,嚷嚷着要买下整个美国,美国人觉得自己丢尽了脸,因为连号称是美国电影象征的好莱坞都要被日本人买走了;可是结果怎么样呢? 在日本公司的收购交易中,涉及金额最大的几桩最终多以低价转手告终:三菱地所1988年以14亿美元买下的洛克菲勒中心,最终亏损高达880亿日元,在1990年代初期以半价出手;第一劝业银行1989年以21亿美元收购的金融公司CIT,经过不断减持股票,最终在2001年转给了泰科公司;青木建设1990年以15.3亿美元买下的威斯汀酒店集团,5年后作价5.4亿卖给了Starwood酒店集团和高盛;松下1990年以61亿美元之巨买到的环球电影公司也在5年后贱卖给了希格拉姆公司;索尼收购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尽管没有贱卖,但由于管理不善,到1994年中时便不得不宣布账面资产减值34亿美元,等同于它在1989年时的出价。日本人用几年时间追到美国人屁股后面给人送钱。
至于楼市的泡沫,那就更可怕了。可怜的中国心中永远有一个梦想—我想有个家,不管这个家有多小多破。我们这个朴素的梦想被人利用了,被不良开发商、嗜金钱如命中外投机客、政府、银行利用了,他们利用我们的刚性需求抬高价格,榨取我们一辈子的心血。我相信只要中国经济在7%以上的增长率,只要中国砸锅卖铁求爷爷告奶奶能够凑齐首付,中国人还是会义无反顾、飞蛾扑火地投向房地产这个巨大的黑洞,直到把自己淹没。但是,我们不能保证经济永远增长、不能保证我们天天都有工作,不能保证政府不会征收物业税(产权拥有税),不能保证未来社会不动荡等等,所以我们的房地产是不可能永远上涨的。目前,深圳的二手房已经开始跌了,因为银行例如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大批银行开始不断收紧二手房贷,失去了二手房贷支持,投机客手中的货就出不了手,每天的还贷压力和二手房转让所得税会逼得他们缴械投降。当然上海的房地产商还在联手捂盘哄抬房价,另外一大批房地产外行企业叫嚣着要冲进房地产捞高额利润:希望集团、联想集团、长春长铃、龙发股份……众多的非主营公司近期相继加大房地产投资力度,甚至全面转型房地产;就上市公司而言,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6年11月份)沪深两市累计有201家非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房地产;目前,上市公司中涉足房地产业务的公司达到了348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8.86%,其中120余家是在2001年以后涉足房地产的。这多么象当年海南的房地产热阿,是个人树块牌子就说自己是房地产开发商,等到这些傻子冲进来接盘的时候,泡沫也该破了。可怜的是一大批白领年纪轻轻变成负翁,国有银行再次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主。
(六)政府面临的巨额的负债,主要分为对内对外负债两部分。对外负债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和企业直接借贷,外商投资及其利润,对内负债主要包括养老负债、基层政府负债、教育及其他负债、国有银行担保负债、国有企业担保负债等等。我们先来看对内负债,基层政府各类隐性负债大约为3万亿人民币;教育负债大约在3000亿-5000亿人民币;国有银行担保的负债大约4.6万亿左右,包括1999年的时候1.4万亿(1999年剥离大约1.4万亿不良资产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向各家银行发行了等额票据;由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根本不可能还本付息,财政部在各家银行股改上市时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票据作了担保)加上下一轮不良,按照五大银行(工农中建交)贷款规模25%计算,需要政府提供的财务支持需要3万亿,计算过程为截至2006年底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8280亿人民币,国有银行占比约为55%,需要政府注销不良余额约为32763亿人民币;我把国有企业担保算到银行头上,因为这些财务窟窿不是在国有银行就在国有企业;养老金窟窿到2006年底约为1万亿,财政部已经发行的国债2.9万亿。这样粗粗算下来,对内负债12万亿。这还没有包括农村养老负担、全民医疗保险改革、三大政策性银行改革成本(国家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成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成本等等。如果把这些都算上,政府到2006年底的负债规模可能差不多到了20万亿,赶上了一年GDP总额,差不多是2006年财政收入的5倍,我们对内差不多已经破产了。当然,这些负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经济一转好,很多负债就可以消失于无形。
我们来看政府的对外负债。我们先来看中国对外债权,对外债权主要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对外证券投资、对外其他投资。按照外管局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余额824亿美元,我们按照翻一倍算上投资回报,总额为1648亿美元;2006年底我们的外汇储备10729亿美元;中国对外证券投资余额2292亿美元,因为我们对外证券投资主要在债券,年投资收益率肯定在5%以下,我们连收益一起算为3000亿美元(肯定多算了);我们对外其他投资(贷款、贸易融资、货币等)形成的债权2420亿美元。中国政府的对外负债主要包括直接对外负债、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负债、外资证券投资形成的负债、外商其他投资(贷款、贸易融资、货币等)形成的负债。中国政府对外直接负债约为2500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按照外管局的数据,外债余额281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政府担保的外债,我们按2500亿美元计算);截止到2006年年底,中国合计利用外资合计5442亿美元,按照外资实际每年约20%的收益,5442亿美元到2006年底已经膨胀到了约15000亿美元(虽然外商直接投资不是政府的直接负债,但是外资撤走的时候必须从政府手中换走外汇,故实际上也是政府的外债);外管局公布的2006年底外资证券投资形成的负债1207亿美元,其实这个数据只是流入的外资证券投资规模,如果算上他们的获利按照5倍计算(外资证券投资主要在A股,他们1000点左右进来,5倍的收益肯定少算了),这个金额至少应该是6000亿美元;外商其他投资(贷款、贸易融资、货币等)形成的负债2996亿美元。接下来,我们来算我们的对外家底:债权合计1648+10729+3000+2420=17797亿美元,债务合计2500+15000+6000+2996=26496亿美元,这样算下来,截至2006年底我们对外实际负债26496-17797=8699亿美元,而不是外管局公布的对外债权6621亿美元。
这样我们把对内对外负债加起来总数应该是12万亿+8699*8=19万亿,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保守的计算,就已经快赶上我们的GDP总额。所以,其实我们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根本就没有升值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