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食物链扭曲与生态危机--李侠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0:57
中国大学的食物链扭曲与生态危机
近日看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一个发言:“为什么我国近几十年来未培养出大师级人才?”,朱清时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界的急功近利和浮躁风气。”对于朱院士开出的诊断,笔者只能有限赞同,客观地说,朱院士开出的药方只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常常陷于无法容忍小的不道德,却心安理得地默认了大的不道德的认知误区。如果追问一句:教育界为什么出现急功近利和浮躁风气?恐怕问题就复杂了许多,远非急功近利与浮躁可以解释的。
对于“为什么我国近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大师级人才?”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就如同李约瑟命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一样,是一个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答案的问题。为了避免空对空的语言游戏,笔者认为从微观视角考察可能会更好一些。
坦率地讲,目前中国学界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境地。这主要表现在教育与科研系统的食物链出现了严重的逆向分布,以及由此导致的学术生态环境的危机。想必每个在高校学习与工作过的人都知道,目前我国高校系统存在两个分配资源的食物链:行政系统与教学科研系统,在这两个系统中,行政系统比教学系统具有更大的资源分配权力,由此导致整个高校系统的日益行政化。众所周知,大师的出现应该出自于教师系统,完全不可能出自于行政系统,而应该出现大师的系统得不到资源与环境的有力支持,这样还能指望这个教师系统出现我们期待已久的大师吗?在小科学时代凭借个人的天赋与努力还有可能取得成功,而在大科学时代,科学发展的环境变了,仅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建功立业的情况很难出现了,在得不到资源与环境的有力支持下,大师的萌芽只能面临流产或者夭折的命运。看看目前我国高校的定位:副部级的、地师级等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能也没有这种特色。这也导致高校系统成为准行政化的部门,由此发展的结果就是日益远离学术。在学术行政化的趋使下,谈何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性?再者,在经济社会中,任何人都是理性人,他本能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从事行政比从事科研具有更大的收益性,为何不追求行政呢?更何况科研事业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完全有可能一生都无法取得梦想中的成果,追求行政未尝不是一种更理性的选择。这种境况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系统的真实生态环境的写照。正是这种大环境导致中国出现大师的原始制度动力严重缺乏。在高校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现象:教师是大多数,而教师反而成了高校里的弱势群体。正如在工厂中工人是大多数,反而成为弱势群体一样。力量与人数多少没有关系,只与权力有关系。
在科技资源的分配中除去权力配置的以外,在教师的食物链上也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现象。在余下的科技资源分配中,精英们占去了很大一部分,真正能够留到普通科研人员可分配的资源已经很少了,僧多粥少,为了争得这点资源怎么办?从这个意义上说,多数普通科研人员的急功近利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科技界的食物链上,向上流动是非常艰难的,为了能够进入上层,只能多快好省了。更为严重的是在教师系统的生物链上,瓜分资源的竞争愈演愈烈,一些在海外高校的华人科研人员也纷纷加入了瓜分国内资源的行列,这导致国内普通科研人员的处境日益艰难化。而那些身处国外的“候鸟型”华人科研人员在当前的科研评审体制下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轻易拿到很多资源,而且只需要干很少的事情,并且这种“候鸟型”的科研人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在里外夹击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从国内教育系统中造就大师的身影呢?看到一些评论者纷纷谴责那些普通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笔者认为,这种批评对于中国科技体制与高校体制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回避科研系统存在的真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学者热衷于谈论的,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只能是一个伪命题。改革当下教育与科研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扭曲现象,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只有这样,假以时日,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师。
2006年7月14日凌晨于南方
备注:本文发表在《三湘都市报》2006/7/20日A5评论版面,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