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五种语文课程整合方法【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04:01
①浓缩内容法:提炼最具核心价值的信息
浓缩内容法就是通过对课文纲要内容进行有序的浓缩、组合、集聚、统整,从而达到简化内容、高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一篇课文往往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陷入字词句等细枝末节中,不能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脉络,篇幅较长的课文更是如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带领学生浓缩全文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深层内蕴。
从文体角度来说,我们可分别从叙事线索(记叙文)、抒情线索(抒情散文)、描写要点(写景散文)、议论纲要(议论文)等多个角度浓缩课文主要内容。
有位教师在教学鲁迅的小说《故乡》时,让学生用一个字浓缩小说的思想内容。学生最后概括出一个“变”字:故乡的环境改变了;故乡的人改变了,闰土由一个英雄少年变成了一个满脑子封建等级观念的农民——木偶人,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贪图小利的市侩;人们的心情也改变了;故乡的许多事情都改变了……一个“变”字,一字千钧,拎起了小说的内容、主旨以及写作手法,帮助学生很好地实现了对全文的整体解读。
《阿房宫赋》是一篇带有描写和议论色彩的赋体文。特级教师黄厚江用浓缩议论纲要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全文主要内容。黄老师说:“同学们,我读《阿房宫赋》是越读越短,读到最后文章就缩成这样一段话: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可谓(  )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现在请大家思考括号里填什么词比较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极具浓缩特点的设计极大调动了学生研究课文的热情,也强化了学生的整合意识。经过争论,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识: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可谓速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课将结束时,黄老师出示这段话后,让学生再用三个字概括全文内容。学生归纳为:奢、亡、鉴。黄老师又说:“读到最后只剩下这三个字了。大家要永远记住‘奢必亡’,这不仅是国君所要借鉴的,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所要借鉴的。”
对《阿房宫赋》这篇难懂的文言文,黄老师没有像一般老师那样,按照段落顺序进行逐段教学,而是用浓缩内容的方法将文章整合成一段话、三个字,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纲要,方法巧妙,效率极高。
另外,我们可以采用对联、颁奖词、墓志铭等形式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整合。特级教师邓彤教完《项脊轩志》后,给项脊轩这个书房拟了上联“项脊轩见证归氏三世痛”,让学生选择文章某点内容拟个下联。这个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整合意识,大家反复研究文章,拟出的下联有:归有光立志寒窗十余载,枇杷树追忆亡妻一生情,枇杷树映照夫妻半生缘,居陋室不忘家国天下兴……从而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运用浓缩内容整合法,要求教师备课时真正吃透教材,通过“出入法”(钻进去、跳出来)和“厚薄法”(厚书薄读)把文章浓缩成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以实现课文内容的高度整合。这样,我们在教学时就能居高临下、统帅全局,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把握文本最具核心价值的信息。
② 主问题设计法:抓住解读文本的“牛鼻子”
主问题设计法就是通过设计高度概括、能够统领文本主要内容的主问题来整合课程的方法。传统的教学设计不注重对文本问题的整合和提炼,教学中教师“碎问”,学生“碎答”,静止、孤立、缺乏紧密联系的大量提问缺乏内在的聚合力,严重割裂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采用主问题设计法对文本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围绕一两个主问题展开学习,从而简化教学内容和程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时,我们可以就文本提出许多问题,但有些问题可能属于细枝末节,不必深究;有些问题虽然很重要,但可以进行同类合并。这样,最终可以将文本的诸多问题整合为一两个具有统领意义的主问题,从而整合文本内容,促进学生的深入解读。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教《祝福》时就根据人物形象来设计主问题,以整合课程内容。他问学生: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证明这种看法。学生理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发展过程:立春之日,丈夫去世——在春天失去丈夫;孟春之日,被迫改嫁——新年刚过时被婆婆卖掉;暮春之日,痛失儿子——春天快完了,儿子被狼吃了;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学生最终明白: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而是把她一步步逼向死路,小说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人物形象的“主线”,“串”起了整篇小说的情节、环境、主旨等颗颗“珍珠”,“串”起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这条“主线”提纲挈领、高度概括,整合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使教学于单纯中尽显丰满,有效凸显了文本内在的最佳信息。
另外,文章标题、关键词句、内容间的联结点、文本中的空白点、作家的创作谈、别人对文本的评价语等,也都可以作为设计主问题的切入点。如,新生代教师王开东执教诗歌《错误》时,让学生用两个相关的关键词概括对诗歌的理解。学生拟出了(句式的)常式和变式、江南与莲花、望与听(思妇的“望”只是一个动作,“听”却显示心灵的融通、坚守的执著)、过客与思人(是丈夫与思妇,也是游子与母亲)、错误与美丽(无论漂泊还是等待,无论人生如何,只要曾经努力,即使错误,亦为美丽)等关键词,提炼出了诗歌的内涵,理清了诗文的内在联系,实现了对诗歌的多元解读。
主问题设计法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肢解文本、枝蔓丛生的弊端,使教学头绪简化,无效提问减少,问题高度集中,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立意高远……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上引发思考……主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摒弃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设计思路,用“牵一发而动全篇”的主问题串联、提挈文本的主要内容,就等于抓住了整体解读文本的“牛鼻子”。
③主题整合法:把零散知识串成“集成块”
主题整合法是指以具有相同人文因素的话题、情境等为主题,将语文教材或其他文本中零散的、甚至单一的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与统整,从而聚合多个文本中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丰富信息的方法。
特级教师窦桂梅曾提出“主题教学法”。其实,“主题”也可以是一种课程整合的方法。在新课程观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克服知识单元教学法“见知不见人”的弊端,带领学生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重新选编与整合课程内容,或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直接构建新的课程,把原先散落、孤立的知识内容整合成具有相同主题的“集成块”,使学生在更大、更立体的文化时空内,多角度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感悟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人物、情感、观点、时间、地点、事件等方面的内容为主题进行课程整合。
一些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之为主题整合相关的资源,使学生对其有更加丰富的认识。特级教师赵谦祥教《赤壁赋》时,以“感悟苏东坡”为主题,整合了《赤壁赋》《定风波》《浣溪沙》《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坡突围》等五首词、一首诗、一篇赋以及余秋雨、周国平研究苏东坡的文章。学生研读这些内容后,写出了《一位诗哲》《漂泊者的歌谣》《缚不住的苏东坡》《清江明月自有意——浅谈江月意象在<前赤壁赋>中的作用》等文章,全面感受和评价了苏东坡。这样的整合,使学生对苏东坡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受到的教益也是立体的、鲜活的、丰富的、深刻的。
对于一些抒情类文章,我们可以以情感为主题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冲击。窦桂梅教《再见了,亲人》时,以“亲人”为情感主题,整合了《再见了,亲人》《我的老师》两篇文章,并加入抗洪战士、勇战非典的白衣天使、央视“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等人物的英雄事迹,以及推介表现人间亲情或动物之爱的书籍等,把多种信息整合成一个关于“亲人”的交互信息网,最终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体会“亲人”一词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在开放的主题课程中受到深刻的情感洗礼。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还可以直接为学生整合课外的主题课程资源。我曾经以“汶川地震”为主题,整合了相关的图片、文字和歌曲等课程资源,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课后,学生写出了《“震”痛在心中——让心灵的文字铭记历史》《挺住汶川,挺住中国》《我想握住你的手》《向生命致敬》《爱的守候》《用爱撑起希望》等文章,从而受到终生难忘的精神洗礼和人生教益。这些课程资源虽然全部来自课外,但因其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贴近时代脉搏,生动鲜活,对扩展学生视野、滋养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都起着课本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
主题整合法突破了文体、学科、选修与必修等的限制,突破了教材思想的限制,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它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聚合多个文本中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丰富信息,在丰满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建构立体的、充满生命张力的课程,把学生的视角引向更为深远的地方,让学生在语言、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得到熏陶和滋养,功效可谓大矣!
④比较整合法:比出文本的“个性”与“共性”
比较整合法,就是通过整合在内容或形式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文本,探究不同文本的“个性特色”或“共性规律”,让学生获得更为鲜明、更为深刻的知识的方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既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整合课程的方法之一。从内容来看,可以整合相同单元的文本、相同体裁的文本、相同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相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等。从切入点来看,可以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构思规律、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整合。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可以“同中求异”,发现不同文本的个性特色,也可以“异中求同”,把握文本间的共性规律。本文重点从思维的角度谈谈通过比较整合课程的方法。
教学时,对于作家相同、体裁相同、思想相似的文本,我们可以采用“同中求异法”进行比较整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文本的个性特色,培养学生把握文本间的细微差别的能力以及对问题进行细致思考的能力。
例如,《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幸福生活的写照,《声声慢》是其后期痛苦生活的缩影,同为写愁,情调大异。教坛新秀熊芳芳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思想与艺术上的不同,用“同中求异法”整合课程:首先,“愁”之风格不同,人之形象各异——《醉花阴》的“愁”迷蒙华丽,塑造了敏感多才、刻骨思夫、委婉动人的少妇形象;《声声慢》的“愁”孤寂凄清,塑造了国破家亡、夫死家散、孤寂悲苦的寡妇形象。其次,“黄花”与“酒”相似,但情调、心境迥异。再次,同写秋风黄昏,但……熊老师从情感、意象、情调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对两首词表现“愁”的方式、“愁”的内涵、塑造形象的不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巨大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时代与生活对作家创作的深刻影响有了更立体、更鲜明的认识。
对于在思想或艺术上具有某些共同点的文本,可以采用“异中求同法”进行比较整合,帮助学生把握不同文本间的共同规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
例如,笔者曾对沈铨期的《龙池篇》、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三首诗进行比较整合,引导学生总结其构思规律:首联都紧扣题目写神话传说,颔联都由传说进一步发挥,颈联都写眼前景物,尾联都抒发情感,三首诗歌都是按照“神话传说——‘发挥’传说——眼前景物——情感抒发”的构思来写的,让学生熟悉这类诗词在构思方面的共性,知道写作时谋篇布局的重要性。
比较整合法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不同文本的“个性”与“共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与思辨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学效果很好。
⑤归类整合法:建构知识的框架体系
归类整合法,就是运用归类的方法,把庞杂、零散、缺乏体系的语文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与聚合,从而建构知识的框架体系的课程整合方法。
建构主义教育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是逐渐建构的,松散的、孤立的知识往往不能自由运用,只有把新知识不断纳入旧的知识系统,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建构各类知识的框架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很多,对知识进行归类整合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单篇课文知识、单元知识、专题知识三个层面对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建构各类知识的框架体系。
我们知道,每篇课文都有很多知识点,但它们“散”于文中,不便把握。如果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集中学习,就会更有效,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尤其如此。如文言知识较多的《报任安书》,我们可以分类整理识记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知识等等。这样的分类整合,能够使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本课文言知识点的全面把握。
学完一个单元后,应该对单元内所有课文的知识点进行提炼与归类,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为系统的知识。如,特级教师余映潮对一个写景散文单元的知识整合堪称典范。余老师紧扣该单元“写景语言优美”的特点,带领学生从6个方面整合、积累知识精华:“知道一点常识”,掌握单元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秋魂》的基本内容;“识记一批雅词”,记忆36个优美词语并造句;“摘录一些美句”,从“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草木”等角度积累句子;“学习一种妙思”,指导学生模仿《秋魂》的“三层式构思”写一段话……这样做能够紧扣单元的体裁、内容特点,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对新知进行分类整合,实现单元知识框架体系的建构,学生收获更大。
我们还可以进行专题知识的分类整合,可以从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言知识、文学常识、名句名篇等方面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整合,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技巧等方面对阅读知识进行归类整合。如,可以把同朝代的作家和作品归在一起,也可以把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归在一起,形成文学常识的框架体系。杜甫的诗歌《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登楼》的常识就可以整合为:“杜甫早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安史之乱时只能在长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四川后在漏雨的茅屋中仍存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晚年却只能发出‘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的无限感慨。”这样整合,既识记了杜甫不同时期的作品,又把握了他的思想变化情况和忧国忧民的性格,可谓一石多鸟。
归类整合法,实际就是将分散的知识点通过整合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构建知识的框架体系。大框架里套小框架,就像把不同的知识放在不同的抽屉里,使用起来非常好找。知识归类多了,再进行深入思考,就能发现一些内在规律,融会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襄城县高中)摘自《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