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只是一种青春期并发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9:36


    近日,—篇题为《是谁造就了80后的无奈?》网文,引起众多网友关注。网文发表于6月28日,短短几天已赢得了数万的点击率,网友回帖更是十分踊跃。出生于1986年的网文作者洁儿认为,相比60后和70后,80后虽生活条件优越,但承受的工作生活、恋爱婚姻、社会竞争等压力更大。(《长江日报》7月13日)

    作为60后读者读这篇网文,不禁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杂志刊登的一篇题为《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读者来信。当时虽然不像如今的网络社会一样资讯发达,但是作者潘晓的一声呐喊,仍然激起了一场席卷中国的大讨论。

    那时的一篇读者来信,因为反映着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涉世之初个人信仰的迷失与无奈,很自然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充分讨论的积极意义也自不待言。彼时,关于青年、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探讨,不无启蒙意义,说整整影响着60后一代人,似不为过。

    笔者无意于用60后经验来教育80后,毕竟时代不同了,新的时代不只是流淌着吃KFC之类西化潮流和新的时尚元素,而且社会主要矛盾也显然发生了转变。如果说潘晓来信中所苦恼的主要是基于政治信仰和人生的不平坦的话,那么,今天洁儿的网文,其实更多的是纳闷于新社会环境中经济人生的机会不均。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奈,并非80后的专利;它始于一种人生痛楚的初始阶段,只是青春期的一种并发症而已。不要以为只有80后无奈过,70后、60后、50后……其实每个年代的青春都出现过或长或短的阵痛期。青春的无奈,不只是超越时空,有时甚至于跨越国界,歌德笔下向往自由和平等生活的青年维特,就是在当时充满着地位等级偏见和鄙陋习气的社会中,与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的市民、傲慢的贵族格格不入,并且与周围的现实不断冲突着。重读卢梭《忏悔录》,年轻的卢梭大多数时候都是辗转漂泊寄人篱下,而且在对于科学和艺术的不断追求中,也曾经饱尝了不被社会认可的失败苦果。

    今天的80后,最现实的苦恼正如有人感叹的,毕业就如一场失恋。学业、就业、家业,似乎任何一个方向都不是一个坦途。而且社会不公客观存在,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的差别,也暂时表现出社会资源占有方面的分野,由此导致非主流价值观一时间较有市场,坚守人生的追求殊非易事,有时甚至不免会堕入迷惘和无奈的渊薮。

    撇开社会制度的完善,仅从个人努力和奋斗来看,最终权势、金钱之类会丧失光辉,凤姐、芙蓉姐姐式名利场搞怪终将幻灭,而如同卢梭与科学艺术苦恋一般的执著,才会迎来真正成功的喜悦。诚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思想家卢梭,但是再平凡的人生,也须臾不能缺少对于勤奋、坚韧、向善等主流价值观的守望,并终将在人生的收获期有所斩获。当青春远逝,徐徐回望人生之旅,咀嚼人生的况味,你会发现,原来人生其实可以很简单;你会看到,最初的理想或许不无偏差,但主流价值观的坚守,终会助你趋近圆满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