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16:35
云南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硕果累累
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启动以来,作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省份之一的云南,积极参与区域合作。2005年,中国政府在昆明主办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此次会议成为了云南全面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平等互利、循序渐进、项目实施”的区域合作发展方针,得到所有合作方的赞同。自此,云南根据自身独特的地域特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更深更广地融入到了区域合作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基础设施改善明显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发展水平各异,云南在合作中与成员国彼此信任、真诚相待、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基础设施的改善是经贸合作的基础。目前,云南已全面建成从昆明直达缅甸、老挝和越南的干道公路,而昆曼国际大通道中国路段的全线贯通,更为实现中老缅泰四国货物转口运输便利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昆明还开辟了与本区域各国重要城市间的定期航班,初步成为中国与本区域各国之间的航空集散中心;昆明新机场奠基,该机场的设计处理规模比现机场大4倍,在“十一五”末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本区域各国间航空输送旅客和货物的能力。
中老缅泰四国间上湄公河段商船正式运行已进入第6年。2006年国际货运量达到50万吨,客运量达2万人次。运输成本比6年前下降三成,除传统货物外,增加了定期航班旅游客运和鲜货冷藏运输,成为四国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2005年9月,泛亚铁路中国境内东段玉溪至蒙自铁路开始建设。该项目工期为4年,建成后将以准轨连接现有的百年滇越铁路,提高中越间铁路运输的能力。中缅铁路大理至瑞丽段也已动工,该段铁路为泛亚铁路中国境内西段,全长325公里,建成后与缅甸国家铁路网连接,填补本区域铁路网西北部的空白。
近年来,云南还积极配合中国电信进行了昆明至邻国大容量光缆及传输通道的建设工作。昆明区域国际出口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昆明成为本区域信息高速公路交换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电力产业已迅速成为云南经济支柱产业的同时,预计在2010年云南装机容量将达到3500万千瓦,外送能力可达到1300万千瓦,可以填补邻国迅速发展造成的能源缺口。2007年,云南对越联网送电25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了越南北部的电力紧张局面。目前,云南正在与泰国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加快建设500千伏输电线路,力争在“十一五”末向泰国送电。云南承建的缅甸目前最大的水电站——邦郎水电站,自2005年3月建成投产后运营情况良好,成为缅甸国家电网最强劲的电源和缅甸中部的水利枢纽。由云南省和缅方共同投资的缅甸最大的在建水电站,瑞丽江水电站于2006年12月10日成功截流。
二、贸易和相互投资增长迅速
云南对次区域五国贸易以及在五国的经济活动十分活跃,各项指标均呈现上扬态势。2007年,云南进出口总额87.8亿美元,增长41%。在云南对外贸易总额中与次区域五国的贸易约为三分之一。越南和缅甸分别是云南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2007年,云南口岸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口岸进出口额32.7亿美元,同比增长21.6%;进出口货运量651万吨,同比增长41.5%;出入境人员1540.4万人次,同比增长5%;出入境交通工具190.4万辆(艘、架、列)次,同比增长14.2%。
云南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业务和境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2007年云南新签合同额70098万美元,同比增16.13%;完成营业额50028万美元,同比增长15.3%。2007年,全省新批境外投资企业6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0101.19万美元,同比增长129.66%。
便利跨境客货运输框架协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内进行的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贸易便利化措施取得了积极进展,平均货物出口从过去报检到领取通关单证需5至7个工作日、报关到结关需2至3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仅需半个工作日,为实施“一站式”通关试点并在云南全线推广积累了经验。
三、农业合作不断深入
云南与区域各国贸易及投资的主要内容均与农业有关,涉及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交流、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热区作物开发及跨境动植物疫病监控等。
云南在老挝占巴色省建有咖啡研究实验农场,在波乔省建有中寮红牛生态农工科技园,云南省农垦系统在老挝北部正在进行橡胶种植项目。云南还在柬埔寨暹粒省建有农业发展示范园,在越南老街省建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老挝万象成立了以橡胶产业开发为主双方合资的中老橡胶有限公司。近两年来,云南资助老挝在乌多姆赛等地建立了动植物疫病监控点。在果蔬零关税措施以及我国对毗邻各国单方减让关税措施的引动下,云南与泰国通过湄公河水运进行的农产品贸易十分活跃,逐步形成热带和温带农林牧各业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涉及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物流企业数千家。
云南与缅甸在农业方面的相互投资近两年上升很快,目前,缅甸在云南的投资企业达117家,云南在缅甸从事经贸活动的企业达270家,主要涉及农产品加工、农用机械组装、农业技术推广等。云南在中缅中老边境一线缅北和老北地区推动以水稻、橡胶、甘蔗等替代罂粟进行农业开发,面积达1.9万公顷。
四、资源与环境保护得到强化
云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战略框架与行动计划,推进云南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近年来完成营造林28万公顷。高度重视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和四大出境水系的保护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5000平方公里。开展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为配合大湄公河次区域多样性环境保护走廊建设,云南积极推进位于澜沧江上游的生态旅游项目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加强云南矿山整治和资源整合,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从2006年起,云南启动实施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其核心内容是用十五至二十年的艰苦努力把云南省建成生态省,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战略框架与行动计划的实施履行责任和义务。
五、全面参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在开展经济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的合作,标志着云南与次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云南派员参加了亚行主持的金边行动计划内涵盖的所有培训项目。并承办了亚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东盟秘书处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指定的贸易便利化培训班、航运人员培训班、产业链研讨班及老挝、越南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
云南代表国家出任六国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的机构湄公学院理事会理事,近六年来派出300人在该院受训。并从2007年开始资助该院。
云南充分利用本省教育资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力开发贡献力量。目前在云南就学的次区域各国留学生总数达到3000人,占云南外国留学生总数的70%。2006年,云南设立了东南亚南亚研究院和东南亚南亚学院,两院将成为培养研究、决策和执行次区域合作计划项目复合型人才的基地。
六、创新合作机制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次区域贸易投资环境的同时,云南还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协调推进与各方的合作。
为有效减除云南与邻国陆地贸易非关税障碍,除加强口岸建设,推进便利化措施,强化现有的边境管理双边会晤会商机制外,云南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商务部指导和支持下与邻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建立了常设的综合性联络工作机制:云南-老北工作组、云南-泰北工作组,滇越五省市经济协调联席会议和中老缅泰四国航运联合委员会。云南省商会还与缅甸联邦商会建立了滇缅商务论坛。
云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既反映了各成员国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也符合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和目标,体现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灵活务实的合作特色,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