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这么一群“告密将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46:00
历史上有这么一群“告密将军”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将军级人物”,没见过他们打过什么打仗,但却显贵一时,地位超过了开国元勋,比照战功卓著的将军,他们赢在哪里呢?
“游击将军”索元礼,本是胡人,因告密得到武则天的赏识,被任命为“游击将军”。游击将军虽是五品官,但自由裁量权权巨大,可以随时逮捕那些上朝的大臣将军,股肱之臣狄仁杰张柬之在游击将军面前也噤若寒蝉,索元礼得意至极。
有感于告密起家所尝到的巨大甜头,索元礼总结成功经验,与另一著名告密者来俊臣合写了一部《罗织经》, 这本书是索元礼的思想“才华”。除此之外,他的才能还体现在“发明创造”上。他发明了多种特殊刑具,死于索元礼之毒手的冤魂多达数千人。
告密者出书,告密者“创造发明”,也体现了一定的“才气”,但这“才”是什么才?鬼才也!非人才也。
拿当时屡立战功的魏元忠与索元礼对比,可能是对前者的一种侮辱,但在当时的武氏时代,二人的地位却掉了个儿。
魏元忠是唐代比较有名的政治家,他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并兼具一定的军事才能,在唐代众多的宰相中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
魏元忠是以军事起家的。在平徐敬业之乱时,他出任监军,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唐军大胜,一举扫平了徐敬业。
但就是这么一个一度做到宰相的大唐中兴之臣,却在告密者面前“折贵”。在与“游击将军”的较量中,魏元忠四次诬陷下败北,从洛阳令一直贬到思州尉。官级已在“游击将军”之下。
“游击将军”与真正的大将军相比,赢在“一招鲜”:告密。古老中国,“告密”史亦源远流长。在告密盛行的时代,靠告密而起家的小人不计其数。然而凭着告密而非战功当上“将军”的人,则是登峰造极的毁人游戏产物。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告密将军”是崇侯虎,那是商纣王时代,距今约三千年。纣王任命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的女儿被纣王纳入后宫,因为不喜淫乐,纣王就把她杀掉,把九侯也剁成肉酱,鄂侯争辩几句,也被做成肉干,“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史记·殷本纪》)。
崇侯虎能知道姬昌背后叹息一事,可见他和姬昌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但为了讨好纣王,却毅然干起了出卖朋友的下作事。
中国告密史遍及二十四史,堪称毁人游戏之大成,在告密最兴盛的年代,往往是极权统治最残酷的时期。比如穷兵黩武的汉武帝时代,以周篡唐的武则天时代,干掉侄儿即大统的明燕王朱棣时代,杯弓蛇影的康、雍、乾三朝“盛世时代”。
除了害怕连坐的自保者,相当一部分告密者完全是利欲熏心,借机坐上仕途的“快班车”。不管他们打着多么冠冕堂皇的旗号,其内心之阴暗龌龊已经到做鬼的地步。
典型的如武则天时期的宋之问,虽然有些文功武略,但从九品殿中内教蹿升五品学士,乃至鸿胪主簿,靠的却是邀宠告密。
宋之问落难时曾得到友人张仲之出手救援,让他住在自己家里,张仲之忠于唐室,与中宗女婿王同皎等人密谋除掉武三思,因为他们把宋之问视为知己,疏于戒备,被宋之问得知,他竟指使其亲信暗中向武三思告密,导致王同皎等被斩首弃市。
靠出卖恩人朋友,宋之问当上了“秘书长”(鸿胪主簿)。他的告密之功超越了他的诗词文功,才得此殊荣。
当告密成为一种“文化”,告密者淘汰国家栋梁,其恶果是以小人行径为能事,必冷了人才之心。
近代最令人熟悉的告密将军就是袁大头世凯将军。这位告密将军不仅靠告密当上了“方面大员”,而且还靠告密老底一路当上“总统”,最终甚至问鼎“帝国皇帝”。幸亏他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三天,不然,在一个“告密起家的皇帝”统治下过日子,不知还有多少“赢在告密”的毁人游戏发生!
“以讦为直,以谗为忠。”
名臣魏征一针见血,揭穿了告密者的本质,不管他们对上司表现得多么“忠心耿直”,做到多大的官级,其本质仍逃不脱——“地道的小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