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韩鹏《窃听风暴》影评——皆为自由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8:08
《窃听风暴》影评——皆为自由故
人始终是不自由的,因为有专制和独裁存在;人始终是有尊严的,因为人不放弃对专治的反抗直至迎来黎明的曙光!
2006年,当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哭,但已然没有汩汩而出的泪水。有一种感动,不需要泪水来证明。这种感动,其实早已把你震惊地无话可说。德意志人的冷峻、深刻,含蓄、深沉,更平添了这部伟大电影的传神艺术魅力。而当你深深体味到这种魅力时,你唯一所能做的,就像是这部电影结束时,主人公遥望着他的恩人时无语的沉默--所有的感动与幸福,请放在心里,并好好珍藏!
诗人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然而,时代云诡波谲,偏偏让相反相承的时代悲剧在人类历史上重演。在那个专制统治一手遮天的时代,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闹剧、荒诞、卑鄙、谎言,就是这个时代舞台的唯一主角,喜剧、经典、高尚、真理,成为主角们唯一的台词。统治者们深谙文化管治才是长治久安之王道,对文化与艺术的阉割与摧残,对良知文人的高压与迫害,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远古还是近代,专制总是呈现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窃听风暴》里民主德国当局的所作所为,与前苏联和现代中国政府对比,剔除了表象的花色皮囊,它们竞是如出一辙!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其名著《一九八四》里,虚构了1984年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态:奴役即自由,战争即和平,无知即真理!短命的奥威尔没有活到1984年,否则,他真的会无语泪先流。他所预言的时代,已经在地球上出现并还在延续。《窃听风暴》就是《一九八四》在人类社会的魅影。独裁的东德政府推行的文化愚民政策,在文化高压下宣扬社会主义自由与民主,用连篇累牍的谎言为百姓洗脑,并谎称真理的面目出现。在云遮雾盖的文化宣传后,真理、真相日渐模糊与疏远,谎言最终替代了真理,冠冕堂皇地成为主流意识,悲剧由此诞生。
主人公和身边的一群文艺工作者,始终没有放弃艺术的良知。他们不仅用良知,更用智慧,与当局周旋,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展力所能及的艺术活动。当局虽然愚蠢,但有强大的资源以更直接的方式获取这群人的第一手证据:窃听!在强大的暴力面前,获取自由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那位电影老导演,不堪忍受文化迫害,用自杀来对抗现实。而主人公的妻子--那位美丽的演员--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对主人公的忠贞(尽管她的确清白和忠贞),迎头撞上了迎面飞驰而来的重型卡车。主人公抱着妻子的尸体,痛苦的泪水夺眶而出。冷清的街道上,一排排的梧桐树落叶飘零,光秃秃的树干,直指德意志秋天湛蓝的晴空!而萧瑟秋风中的片片落叶,在妻子尚未凝固的血渍旁飘荡,是控诉,是无奈,抑或安抚?
妻子的悲剧,是对东德社会主义政权的最大控诉!这位伟大的女性,在专制的暴力工具面前,被迫以肉体做交易,来保护丈夫的生命。在这样的社会,当局不给艺术以生存的尊严。卑劣的文化主管高官,利用手中的无限威权,以主人公的人身自由为交换牌做威胁,迫使女演员与之做肉体交易。这些高官在聚光灯下大谈理想与正义,在灯光的黑暗处,极尽无耻之能事,文化流氓总是以正义者的姿态出现,高尚成为卑鄙者们畅通无阻的通行证。黑白颠倒,日月无光,现实如此,及讽刺和荒谬何其大也!
老导演在自杀前,曾经绝望地说:“你们从来不知道反抗!”这是扣击灵魂的沉痛发问。胡适先生也曾经说:自由中国,不是一群奴才能建立的。在追求人类社会自由民主的道路上,他们其实都表达着完全相同的诉求:自由是靠斗争换来的,没有人会施舍自由。除了反抗与坚持,再无捷径。民主德国最终土崩瓦解,靠的是像老导演和主人公那样的德国良知者的斗争换取的。而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秋叶旁边的那股血渍,就是永远消逝了美丽脸庞!(而东欧的天鹅绒革命,只是对非暴力革命的文学修辞而已。非暴力也要付出代价。)而老导演的自杀,非但没有辱没他的勇气,相反,更增添了他的人格尊严!西方贤哲有言:不自由,匆宁死。他以放弃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控诉社会,反抗社会。掷地有声,轰轰烈烈,死得其所!他的死,让我想到了中国的谭嗣同以及他的诗句:去留肝胆两昆仑!更让我想到庄子的话: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而时下中国犬儒主义者满口“活着真好”的生存状态,实在有一种安于现状的强烈暗示,对比老导演和谭嗣同的死,对比庄子昂扬的生命意志,我只能对形尸走肉者嗤之以鼻!
专制者自以为聪明。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窃听主人公生活的情报人员,最终被主人公的生活、被主人公的艺术作品所感染,渐渐恢复了做人的良知,并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主人公。这是艺术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光芒,更是对专制的讽刺--任何违背人性的倒行逆施,都会灰溜溜地收场。
感人的一幕,出现在影片的最后。两德合并后,主人公恢复了正常的艺术创作。他要找到当年在危急时刻救助他的那一个人。在档案管里,他翻阅大量资料,拣尽寒枝,踏破铁鞋,最终通过情况人员不经意间留下的红色打印墨水,找到了当年帮助过他的那位情况人员--如今,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光环,成为普通的小邮递员,普通但有尊严。主人公本可能上去表示感谢,但他没有这样做。他遥远地望着邮件员的背影。几年后,做为大作家的主人公写了一本书,书的扉页上清楚的表明,这本书献给一个代号。而这个代号,就是当年情报员的特工号码。邮递员恰巧路过书店,买下这本书,并告诉服务人员,不要包装,这本书他送给自己。电影至此嘎然而止!
这是属于德意志人的深沉,这是属于两个男人的秘密!人物内心神秘复杂的精神活动,用这种简练的方式表达出来,无声而胜有声。
德国人是伟大的,他们的深刻与思考,确保德意志不会在历史和哲学上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德国人是幸运的,他们实现的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民主自由与强盛;德国人是勇敢的,他们用斗争换来了自由,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对比时下的现代中国,我突然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耻辱,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