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8:36
最近,中共中央召开了经济会议,作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决策,而这个决策时最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政策的一个重大的转折。这就是要在2008年进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个经济决策有甚麽意义,对未来有甚麽影响?
中央经济会议作出的这个决策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自经济改革之后的一个最重大的经济转折性决策。它的出台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走向了严峻时刻。这个决策时非常艰难,用中共总理温家宝对中央内部的高层话讲:「情况危急,在这种时刻, 除了壮士断腕, 别无选择。」
2007年以来,央行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6次发行定向央票,紧缩力度不断加大。分析人士认为,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合理引导社会通货膨胀预期,通过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来缓解通胀水平的进一步上升。至於货币政策会「紧」到何种程度,则需要做具体分析。首先,货币政策工具仍有操作空间。比如利率,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达3.87%,仍有上调空间,但继续像今年一样共上调135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小。尽管 目前实际利率仍为负,但一些专家预期一年之后通胀率会迅速下降,因而最多上调三次就可以了。同时,央行需权衡日益缩小甚至或反转的中美利差所带来的问题。
再看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到13.5%的历史高位,尽管仍可上调,但上调空间不可能大於今年。10月份以来央票利率的大幅上扬,就被市场视为央行 对 商业银行准备金率上调的补偿。此外,汇率工具比较灵活,但如果有预期地加速升值必然导致海外热钱涌入,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管理的难度。其次,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压缩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展望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并影响我国出口。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应避免「超调」。
从紧政策很显然是一个不寻常的做法,我们知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开始实施的,当时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那个时候货币政策依然叫「稳 健」,而没叫「宽松」。可以说这个政策已经走完了一个政策周期,过去的稳健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偏松的货币政策。这几年虽然在逐渐收紧,但实际上还是叫「稳健」,现在彻底改过来叫「从紧」,这种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物价上涨压力达到了历史最高,经济增长也有过热的迹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总量控制,稳定物价,改结构和促平衡」。那麽这个任务如果简单分工一下的话,总量控制和稳定物价主要依赖货币政策,改结构和促平衡主要靠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是促使中共中央作出这个决策的最主要原因。
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非货币现象也可以引起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比如石油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推动各 种商品价格上涨,但这不是通货膨胀。这里的价格上涨不过是准确地反映了该生产要素的相对短缺性在上升,而通过价格变化使人们把握这种知识,并作出反应,比如减少消费、或开发新技术,恰恰就是市场的功能所在。同样,采用新技术导致效率提高从而使价格下跌,也不是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是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故意或者无意地创造了过量的货币供应,货币供应超出货币需求,货币当然贬值,价格必然上涨。但重要的是,价格上涨不是同步的,也即,不会在同一时间上涨,也不会以同一比例上涨。相反,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陆续上涨,且上涨幅度大住相同。恰恰是由於这一点,通货膨胀具有一种逆向再分配的效应。
不论在哪个国家,按照增发货币的模式,新增货币当然首先会流入政府部门,在中国尤其会流入政府照顾的各个行业和企业包括垄断企业,大量货币也会以政府投资的方式花出去。总之,接近政府、接近权力的企业,被政府认为应当优先发展的行业,会最早得到增发货币。这些企业、及其雇员的收入会首先提高。他们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会带动相关企业、行业收益增加。相对来说,价格最晚上涨的,肯定是距离权力最远的企业和行业。而所有这些价格上涨会波及到较为重要的最终消费品,食品上。应当说,距离权力最远者,比如农民,也可能因为猪肉、粮食价格上涨而享受到一点好处,但在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价格上涨之前,其他商品与服务价格早就涨上去了,而彼时,他们的收入却并无增加。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些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就已经成熟,政府必然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干预价格,於是,他们本来要得到的好处就流失了。总起来看,他们是 通货膨胀的净损失者。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5日表示,央行首先要注重通货膨胀的防治,保持币值稳定。只是周小川在与央行官员召开的内部会议上称,央行其次还应注重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之间的全面协调,中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要兼顾多个重要经济参数变量。至於民众的利益,我们只在中央经济会议中点到而已,反过来看中共执政几十年,他们从来没有把百姓的利益放子首位。
中央经济政策改变,只要是为了稳定证券,根据新华财经有限公司)与旗下隶属新闻部门之子公司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MNI)今日公布了十一月份新华财经/MNI中国企业信心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多项指 数创历史新低。新订单的增长速度已减缓至历史最低水平,生产与企业财务状况指数也都降至历史最低点。目前,大部份指数仍保持正面,但也显示出增速已较今年早些时候调查所见的繁荣状况有大幅度的放缓。十一月份,中国企业的总体经营现状指数从十月份的58降至63.85,这是该调查2005年1月开始以来的最低值。去年同期该指数为75.67,今年前三个月,该指数均高於80。
这也说明中国经济面临著巨大的考验。但无论从甚麽角度上看,中国百姓的利益最可能先受到损失。紧缩货币政策首次受到影响的将是金融行业,商业银行首当其冲,但紧接著是房地产开发商和证卷市场。高的储备金率会将大量的资金浪费,房地产商的资金链将断裂,迫使房地产商不得不选择抛售房地产来自保。同时因为商业银行信贷紧缩,购买房屋的人士就会减少,房地产市场的购买者就会少,市场就会萎缩,房地产整体就会暴跌。同时,股市也会面临著同样的局面。
国内经济界有人预测中国的货币会很快追赶上日元,甚至有人预言十年后的人民币会和日元等值或接近。这些预言有他们的根据,这就是大家对未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如果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真正能实施,相对於目前的汇总过危机还是有好处,这就是大家共同承担损失和责任,避免未来更大的损失。如果目前的中国经济泡继续下去,未来的中国经济将更严重,损失会更大。
但问题是,中国百姓能否继续承受这些损失,因为这些损失并不是百姓造成的,为甚麽要百姓共同承担呢?百姓本身就是受害者,再让百姓承担责任和损失这就不公平了。中国经济对一般的调控手段不敏感,不下狠招根本看不出调控的效果。所以经济在2009-10年很可能有一大落。正好又赶上奥运结束,加上股市行情透支。我预计09-10年中国的经济指标和市场指标都会很难看。而且百姓承担的损失可能回非常的大。
08年是个危机年,尽管召开奥运会,但目前的经济形势迫使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不得不推出这个壮士断腕的经济决策这就说明了明年信贷从紧的必然会给大陆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必然会比大家想像的要严重的多,也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至於今后的中国经济会怎麽样,还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