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财经十大悬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14:5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条例》正在起草中
工资正常增长将有法律保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27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报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情况时透露,旨在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遭遇欠薪的社会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支付机制的《工资条例》正在起草中。
孙宝树说,为保障职工的劳动报酬权益,各级政府全面开展工资清欠专项工作,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不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努力维护职工劳动报酬权益:2006年国务院成立由11个相关部门组成的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际联席会议,推动各地进一步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多数省份2007年年底前可以基本解决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少数清欠任务重的省份,在2008年上半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出台地方性工资法规或规章的省份达12个,27个省份对容易发生拖欠工资的特定行业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得到落实,各地按照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的要求,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06年,全国各地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绝大多数调整幅度在10%以上,调整幅度最高的达到64%,2007年,有21个省份又进行了调整。
但问题依然存在:新的工资拖欠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不够科学合理,部分企业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以及采取延长劳动时间、随意提高劳动定额等手段变相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正常增长机制还不健全。
孙宝树说,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制度建设,抓紧研究起草 《工资条例》,届时,工资问题将纳入法制轨道。(深圳晚报)
明年股市能走多远?六成股民预估6000点以上
2007年,基金的火爆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一夜之间,沉睡了多年的理财意识猛然觉醒,但是随着宏观市场的不断调整,股票、基金收益在今年下半年,同时出现了"贬值"现象。股市交易量萎缩,新基金发行不利,而老基金也开始被冷遇。面对2007年的各种负面现象,无论是基民、还是股民,对于2008年的基金市场开始有所畏惧。明年,股票、基金将如何发展?
投资者对明年股市乐观
根据长江证券日前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约有六成多的投资人对明年股市持审慎看多态度,认为上证综指高点将出现在6000点至8000点区域。
128名来自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和个人大户参与了调查,被调查者对明年股市大体上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所有投资者都认为,明年上证综指高点肯定超过5000点,其中,64%的人认为股指高点将在6000点至8000点区域,其余有20%的人认为高点区间在5000点至6000点,15%的人认为高点将在8000点至10000点,而看到10000点以上的仅有1人。
对于股指全年的运行态势,44%的人认为将大幅波动、整体向上,24%的人认为是创出新高后回落整理,而判断缓慢上涨和箱体整理缓慢走低的各占了22%和9%。而金融保险、房地产依然被普遍认为是明年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
明年指数有望创新高
对于明年基金市场的高点指数,不少券商给出上证指数的高点都是8000点左右的评估,借鉴券商研究报告的基金公司对此也基本认可。
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在4000点的指数位置,明年的收益预期仍有可能翻倍,达到8000点指数。而另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对2008年基金市场高点更有着"精确"的预测:"明年市场会到8848点。"对于8000点的预测,另一位知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却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明年可能会创出新高,8000点也许会比较困难,但超过今年的高点,创造出新高到6000多点、7000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谨慎选择基金操盘手
伴随着股市的持续调整,基金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多数基金净值出现大幅"跌盘"的现象。
从10月中旬起计算,已有个别跌幅较大的基金净值下跌接近三成。基金不亏的神话已被打破的现状证明了,基金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尽管其整体上投资成功率会远高于绝大多数散户自己直接投资,但并不等于基金就会永远保持盈利状态。
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吴祖遥认为,此次调整跟"5·30"最大的不一样就是这次的调整是市场自发性调整,"5·30"的时候政策因素多一些,这种自发的调整在时间上要相对以前长一些,但是今年的行情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5·30"之前是一些中小市值股票表现不错,"5·30"之后是大盘蓝筹股表现不错,因为大盘蓝筹股表现得时间比较长,所以在这个时候可能部分股票调整的时间长一些,特别是部分大盘蓝筹股调整时间长一些是很有道理的。明年应该更多的关注一些成长性股票。 (钱妤 新闻晚报)
任志刚:港股直通车实施尚无时间表
"港股直通车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在昨日召开的"财资市场高峰会"后回答记者提问时作出如上表述。
任志刚表示,港股直通车计划的风险可以有效控制,国家做好详尽的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内地投资者利益。希望内地居民不久即可直接购买香港股票,金管局方面已向政府提交相关意见。目前该计划的正式实施尚无时间表。
"为了满足目前非常庞大的资金融通需要,内地目前在境内大力发展资金融通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境外,特别是香港融通渠道。"在发言中,任志刚希望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在内地股权限制和业务范围的各种建议可以尽快落实,另外港股直通车、扩大银行境外理财范围、以及内地居民资金自由行能够尽快落实。任志刚表示,在资本项目还不是完全开放的形势下,使用境外资金融资渠道是需要在外汇管理的政策上有所配合的。希望按照主动、可控、渐进原则,容许投资者和集资者进行跨境活动,容许金融中介机构跨境运作和金融工具跨境买卖。(袁媛 上海证券报)
油价:一张多米诺骨牌的传奇
在一个存在有机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令人目不暇接的连锁反应;在五彩缤纷的多米诺骨牌游戏中,这个初始能量就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的倒下;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油价就曾经扮演过那张多米诺骨牌的角色。1973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2007年:我是传奇!
抛却看似久远的历史,伴随大牌名星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的上演,油价在这个年末就要画上阶段性句号了。它以让人眼花缭乱的身段抖动书写了自己的2007年传奇:11月20日,纽约商交所2008年1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每桶收于98.03美元,创收盘历史新高;11月21日,继续大幅上扬,一度升至每桶99.29美元的盘中历史新高,距离100美元心理整数关位,相差只有71美分。
时至今日,由于新经济支柱的诞生与壮大,油价固然已经不再具有决定性的初始能量,但它的颦笑与蹙眉,仍然关涉到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面相。这也就不难解释--面对2007年升升不息的国际油价--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满怀那么多的担忧。
国际货币基金会首席经济师西蒙·约翰逊表示:"21世纪的金融危机和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可能会产生碰撞,我们可能面临着‘完美风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数据表明,石油价格上涨10%,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也因此下降0.1%至0.2%,如果明年石油价格涨至每桶100美元,那么,此势头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此前预计的4.8%下降到4.1%至4.5%。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圣诞节前夕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央行决心阻止油价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演变成通胀的全面上升。
滥觞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全球化,今天比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段都来得深刻。油价的传导作用在两个层面迅速展开:一方面,在局部性的经济体系中,某个国家与石油相关的产业以及由此对整个经济层面产生的压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接近50%,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另一方面,在全球性的经济体系中,高油价给绝大多数国家都带来了压力。尽管很多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都认为,高油价尚未使全球经济偏离增长轨道,但仰望高高在上的油价之时,内心的忧虑还是显而易见。《华尔街日报》刊载分析文章认为,如果油价长期保持高位,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走不出的美元阴影
不管有多少人唱响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的小曲,当下的老大仍然是美利坚合众国。老大的好处是自己的问题会由小弟买单。外国持有的美元总量至少已达20万亿美元,美元贬值意味着它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缩水,辛苦劳作省吃俭用攒下的外汇储备,却被迫为美国经济渡过关口缴纳美元使用费,次级债风波蔓延加剧了这一态势。11月下旬,美元指数频探新低,对欧元创历史新低,对日元则跌至两年来低点。不仅如此,美国所欠外国的2.7万亿美元,伴随美元贬值也在整体收缩。
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的商品,美元贬值自然会推动油价上升。科威特石油专家塔莱勒·巴宰里11月6日说,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美元贬值则是其中的首要因素。只要美元继续疲软,油价还将一路飙升。这种说法固然过于绝对,但其中包含的逻辑非常清晰。对于持有欧元等相对强势货币的投资者而言,美元贬值使得油价变得更为"便宜",部分投资者大量买入原油期货交易合约。而诸多美元持有者,包括一些国家的央行、主权财富基金以及个人投资者,不得不把手中的美元部分兑换为欧元等相对强势货币。
由于次级债的风波仍未完全过去,国际上在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对于美元的担忧依然存在。换句话说,鉴于造成上述现象发生的美元根源并没有消除,油价高位盘整的状态短期内不会消失。况且,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存在也不可能不体现在对油价的投资或投机上,巨额资金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进行投机逐利活动,加剧了原油市场在象征层面的供求紧张局势,各种风吹草动的消息,都会形成油价波动。
12月初,阿联酋石油大臣在146次OPEC会议的开幕致辞中说:"尽管为了保持充足的石油供应,OPEC成员国已经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增加产能,但是油价依然处于高位。日益增加的投机因素使油价脱离了其基本面。"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原油期货交易量已经翻了30倍。市场当前的每日总需求大概在8600万桶左右,而期货市场的总交易量却是这一数字的20倍之多。
逃不过的政治推手
经济学一直在努力证明,包括石油在内,任何商品价格攀升源于供需之间的落差,以致如今已成为分析问题的常识。但需要说明的是,世界步入工业化之后,石油政治从来都是它的主调之一,布散在国际社会的每个角落,也弥漫于20世纪至今的历史画板之上。布什家族的得州身份,及其包括切尼在内的大亨式阁僚无不是油光锃亮。如果你不从其中寻找油价上涨的线索,肯定会失去一把打开迷宫的钥匙。从1970年代开始,步入白宫登上宝座的美国总统,几乎都有石油垄断集团的支持,布什父子则相继演绎了石油资本家直接坐镇白宫的历史与现实。选举政治的民主色调毋庸置疑,但政治与经济的利益交换也是事实。没有交换,就没有经济,也没有政治。
而国际社会的美国和伊朗的战争阴云,曾令2007年的国际油价两次突破99美元关口。因为,打击伊朗会影响到世界60%的石油出口。伊朗这个在石油领域举足轻重的国家,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与美国叫板自然有它的一点底气。从现在的情势看,事情似乎有了转机,美国和伊朗之间虽然没有温情脉脉,却毕竟有了较为灵活的态度。但问题的麻烦在于,谁也不知道2008年的美国政治更替,会给它们的关系以及世界的油价带来什么样的命运。福兮祸兮,天知地知,你我不知。而作为美国最大石油供应国的委内瑞拉,查韦斯的言行让你大跌眼镜想付之一笑的同时,也不得不有所思虑。
2008年:我是传奇?
世界的奇妙之处在于,未来不可预测;人类的痛苦之处在于,总是想预测未来。
面对油价的张扬姿态,高盛集团近日将2008年美国基准原油价格预期每桶上调10美元,至95美元。高盛指出,此次调高预期的行动完全是受到远期原油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上涨的推动。总部设在伦敦的Barclays Capital是全世界最大的多国财经服务机构之一,它的分析师说,油价在试探100美元关口后有望继续上攻101.40-102美元价位。这个数字将与1980年创下的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历史最高纪录油价持平。美国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则说:"今年年内也许不会见到国际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局面,但是油价攀上100美元大关只是个时间问题……低油价时代也许只会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了。"
有大师说:"预测未来是愚蠢的!"
最新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评出了2007年的12大失败预言,其中11条与财经相关。比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7年5月17日说:"我们预期次贷市场的问题不会蔓延至经济其他领域及金融市场。"现实是,三个月后全球性的信贷危机爆发。再如,英国石油首席执行官布朗勋爵2006年说:"中期来看,油价很有可能维持在每桶40美元。长期来看价格则将会在25至30美元。"现实是,2007年的平均油价超过了每桶70美元。
既然没有人能够预言正确,只能祈祷油价这张多米诺骨牌的当代传奇适可而止了。(任孟山 华夏时报)
人民币加速升值想象
1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8次创汇改后新高。20个交易日不到,相继突破7.87、7.86、7.85整数关口,直至12月的7.34关口。
2008年,留给大家最大的想象空间则是,中国央行是否加速人民币升值。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1月人民币兑美元的月平均汇率与年初1月相比,汇率中间价上升了大概4.7%。为保持汇率的稳定,中国政府几乎买下了每月流入的所有巨额外汇,其结果将直接导致中国官方外汇储备不断上扬。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非法资金又往往通过非法渠道入境,增加了境内货币的流动性。为抑制投机性资金流入,政府往往不被主张调高利率,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央行运用货币政策的空间。
此外,人民币的升值,提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增加了企业资金投入的成本。《中国企业家》调查显示,82.4%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随着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将陷入不景气的泥潭。
自2005年汇率重估以来,人民币一直在缓慢升值。但是,用贸易加权一篮子货币衡量,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以来几乎没有变动。受美元疲软影响,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今年也随之贬值。
今年头10个月,受欧元兑人民币升值因素的影响,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扩大至约1000亿美元。受美元疲软,美国国内需求扩张放缓,中国产出将更集中于欧洲市场。欧盟统计局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份,来自中国的进口达到1237亿欧元(合1783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20%,而来自英国的进口则下降了2%,至1223亿欧元。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曾表示,欧盟担心中国的汇率和贸易政策,并指出平衡的国际关系有赖于公平的人民币汇率。加拿大财长吉姆·费海提则指出,特别在欧元处于相对高位时,其它市场货币国家将进一步就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压。
七国集团则在今年4月曾表示:"拥有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经常账户盈余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应当变动其有效汇率,令经常账户作出必要的调整。"
除此以外,有关人士表示,人民币若不对欧元升值,欧洲的保护主义情绪或将升温。欧洲消费者与零售商虽受益于廉价的中国产品,但快速增长的中欧贸易顺差,将可能导致法意等国出现政治反弹。
内外因素交织,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明显加快。自5月21日起,央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的浮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这是自1994年以来,央行首次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区间。
QDII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继续推进人民币项目可兑换进程,完善国际收支自我调节机制。截至2007年9月末,QDII总额度已经达到421.7亿美元,实际汇出投资金额达108.6亿美元。而2006末,QDII总额度只有190.74亿美元。
另外,9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提出"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这是自人民币汇改启动当季以来的九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中首次提出"更大程度"这个概念,也让市场对2008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产生了新的想象空间。(李定 财经时报)
新医改决策年:理念公开交锋
2007年是中国医改的决策年。从公共政策角度来看,学术界对医改政策制定,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作用。
从2005年起始,经过2年多的全社会范围的反思和讨论后,如何制定一系列制度与政策成为2007年的争论焦点。以2007年3月,6个(后增加到9个)备选医改方案消息传出为标志,新医改进入决策讨论期。
学者们对中国医改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争论从最初的卫生经济理论层面,逐步延伸到医改每个领域的细节操作与政策制定。
就中国医改的"药方",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北大版医改方案主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北师大版医改方案主笔)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人大版医改方案主笔),并结合其他公开资料,将他们的观点集纳成篇,试图为公众展现医改争论的8个关键点。
12月2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作的"医改报告"中显示,专家们的部分观点已经纳入决策制定中。
据本报了解,目前初定的医改方案"调和"了之前的各方观点,初步结论是供需兼补。但一些更细致的制度如何设计还未确定。此外,医改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城市大医院究竟如何改革--尚未有定论。
医改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只有遵循公共政策的制定原则,即贯彻自下而上、民主协商的精神,才能获得最大范围的认可。因此,未来中国医改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开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理念辨析:政府主导或市场主导?
无论从经济学原理还是从公共政策出发,医改核心话题绕不开"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因为它关系到卫生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
各方观点被舆论不断地划分为"政府主导派"与"市场主导派"。尽管学者们都不赞同这种划分,但公众仍可清晰地看到,"政府派"对市场机制在医疗领域严重失灵的担忧,而反对者却担心"政府主导"下的是否有效率与竞争公平。
李玲:强化公立医疗服务体系
李玲:我对医改的基本观点一直没有变,就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但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首先,筹资上要政府主导。通过法律法规、补贴等措施举办社会保险或者税收筹资逐渐替代其他筹资方式成为最主要的医疗筹资方式。
其次,在医疗服务的提供上,政府应保留并强化一个比较完整的、层次分明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
最后,在监管方面,政府主导包括价格监管、进出许可证、质量、数量的管制,反垄断、制定法律法规等。
对市场的认识也不能简单化,比如,认为引入社会资本就等于市场,认为产权改革就等于市场,或者认为竞争就等于市场。市场机制具体到医疗卫生领域,就是在机制设计、机构运行上,所采用的手段是包括激励机制等的市场机制。
王虎峰:四个领域进行政策选择
王虎峰:关于"医改是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我一直认为这不是一个专家学者应有的提法。为什么?这种提法是从部门角度而言的。而医改则应该是一个公共治理的问题。公共治理的精髓是政府通过一些政策把所有的部门,包括公立部门、私立部门和非盈利组织组织起来,共同行动达到一个目标。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不可能把市场排除,也不可能把政府排除。
经过争论,中国医改现在已有一个很清楚的边界了。即包括四大体系: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生产营销和医疗保障体系。十七大报告中也是如是表述的。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医改,一个基本的框架思路就是分为四个领域,按照区别性质、立足现实、科学治理、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合理搭配的思路来制定相关政策。
第一,公共卫生。一般来讲公共卫生基本的范畴,包括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在这个层面,政府责无旁贷,要承担主要责任。包括投入、兴办机构、直接管理。
第二,医疗服务体系。这个层面应该是混合供给体制。从筹资角度看,政府掏钱,主要是给弱势群体。社会也要筹资,即单位和个人也要出钱。从医疗服务提供,即医疗机构角度看,既有公立的,又有非公立的,是混合体制。
这个领域不能片面强调政府主导。对于公立和非公立的我们要一视同仁。而公立医院的定位是,承担市场所不能做的公益性服务,比如穷人、老人、孩子、科研、卫生安全、战略等层面的医疗服务,或去解决边缘地方,解决市场不能提供的医疗问题。
此外,其它可以交由市场解决的,政府就不要介入过多,否则市场也会受到排挤。第三,药品领域应该是市场主导。政府的责任是培育和发展市场,在准入、质量上建立监督机制。
第四,医疗保障体系。这是一个典型的三结合混合体制。其中,医疗救助是典型的政府责任;社会医疗保险,政府要给一定支持,但是还需要单位、个人出钱等社会筹资。而商业补充健康保险,就是市场行为。
其实,政府和市场各有角色,国外医疗模式也是这样的。以公共卫生为例,即使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政府为主,也没有交由市场。在医疗服务领域,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单独的国有体制。药品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国有的,医疗保障没有不是混合体系的,只是混合的比例不同。
顾昕:医疗机构可以走向民营化
顾昕:政府主导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政府建一堆事业单位,直接提供服务;还可以是政府购买的模式;不管公立的也好,民营的也好,都一视同仁,购买服务,这又是一种模式。市场化与社会公益性是可以兼得的,我们强调社会公益性不一定非要反对市场化,这是我的观点。
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多的特殊性,但是,关键在于政府要发挥什么作用。社会公益性并不意味着公立医院为主导。
新医改的一个战略选择,我认为政府应该主导医疗筹资方面,当然主导的方式可以通过税收,或者社会保险。筹资之后,政府要购买医疗服务,这里面有多种付费方式的组合。付费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管理也可以外包给专业化的、公司化治理的组织。
至于说医疗机构,让他市场化去竞争。但是不是去竞争那些病人,是去竞争医保机构的合同,所谓第三方购买者的合同。医疗机构可以走向民营化。
模式之争:新医改借鉴哪国?
目前,国际上三种模式颇具有代表性,即美国、英国、德国。医改作为世界性难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这三种模式亦有优缺点。
"求外"必先"看内"。中国医改无论借鉴或吸取哪个模式的经验,均要考虑自己的现实背景和条件。但科学的真谛在于其符合规律,如果无视别国在探索道路中付出的代价和经验,无疑会加大改革成本。
李玲:英国模式最有效
李玲:以英国为代表的全民医疗服务模式(NHS)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体系。对英国体系的批评往往强调这种模式下看病要排队。英国要排队,主要是因为要保障有限的资源优先服务于成本-收益比最高的人,也就是最需要医疗服务的人,而不是最具有购买力的人。在英国,医疗服务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社会效益排序,按需分配。这是医疗服务效率的体现之一。
另外,更有效的方式是把保方和供方合起来。在这个模式下,不是按服务量收费,而是按人头进行总额预算。美国现在约有1.2亿人参加的管理型医疗保健模式(HMO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这种方式。这种模式相当于政府把筹资保障和提供服务合二为一,这和全民医疗服务模式(NHS)在机制上就趋同了。
王虎峰:应更多借鉴德国模式
王虎峰:英美模式对中国来说中看不中用。为什么?第一,英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确实做的不错,但是他们的体系是经过上百年建设的,卫生服务的体系架构适应这种模式要求。如英国模式中,"免费医疗"并不是敞口花钱,它也有一整套基础和体系,无法简单照搬的。至少这一轮改革是不会采纳这种模式。
美国模式呢?有观点赞成其"团购、谈判机制"的作用。我认为,这种模式在中国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谈判和免费医疗都面临一个最大的约束条件,即我们现在是一个强势的政府,很多的资源配置是通过政府协调、政府指令的。商业保险并没有发展起来,那谁和谁谈?社保机构和医院都是事业单位,谁和谁谈呢?在没有充分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谈什么?能解决问题吗?这是理想想法,脱离了我们的现实。
如果医院是多元化的、医保市场也是多元化的,有相当的市场份额,那么,互相竞争中才有可能谈判。
德国是一个社会保险为主的模式,我们现在一些做法,应该有更多的借鉴他们的内容。但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完全这个路子。他们基层的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制度都很好。我们在很多细节上和他们也不同。
如果说借鉴的话,我们现有的医疗服务的供方、需方,市场构成、发育水平和环境都与他们差得很远,一下子搬来会水土不服。
"先看我们,再看别人",而不是"先看国外,再看国内"。
具体来说,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更要看的是美国模式,它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但政府的责任非常到位。如果看英国就没有什么说服力了,因为他们全包了。在医疗领域,就要多看看德国对公立医院的管理。
医疗模式,英美国走两个极端,德国居中。英国政府全包,美国只是管老幼病残,大部分交给市场。这两个方面我们都很难做到。德国这个模式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市场,政府又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体看,设计改革方案首要的是考量改革基础和约束条件,依次找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改革思路。
顾昕:英美德模式各有利弊
顾昕:中国事业单位的弊病众所周知,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因循守旧,尤其缺乏费用节省的意识,英国的事业单位也是一样。当时,英国的NHS服务极其糟糕,民众怨声载道。人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执政后,对NHS体系痛下重手,推行"内部市场化"改革。从此,英国的政府提供模式变成了政府购买。
美国的医疗服务高度市场化。大多数诊所、医院和其他专门的医疗机构是民营的,很多是非营利组织,也有不少是营利性的公司。美国各级政府也兴办一些医疗机构,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不足,在农村、边远地区设立社区医疗中心,也在一些大城市设立少数公立医院。
医疗机构一起竞争各种医保机构的合同。医保机构包括政府主办的医疗照顾和医疗救助,以及各种各样民营的医疗保险公司或非营利性组织。医疗机构为了吸引病人,从而争取更多医保机构的合同,在提高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水平上展开了激烈竞争。新技术不断出笼的结果,使得很多以往根本无须医治的绝症变成了治不好但也不至于致死的病症,结果导致医疗费用不减反增。医疗保险公司为了赚钱,不得不提高保费。
德国属于社会保险模式。国家在医疗保险的发展上发挥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就是强制性作用,以确保人人参保。同时,对于低收入者甚至根本没有钱的人,政府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出资帮助他们参保。
总体来说,德国的医保机构,尤其是疾病基金,对于购买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一向不十分用心。其付费方式,还是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制,有不少弊端。
财政聚焦:补供方或补需方?
在政府需要加大对卫生领域的投入,达到共识后,补给供方还是补给需方,成为核心争论点。
补给谁,不仅体现了财政投入方式的不同,还直接决定了选择何种医改模式和路径。
顾昕:反对的是"养供方"
顾昕:必须指出的是,所谓"补需方"和"补供方"之争是一场被误解的争论。误解的根源在于争论各方(包括政府)对于"补供方"的理解各异,因而大家争论的其实不是一回事。在许多人看来,"补需方"的提出者和推动者反对"补供方",意味着政府财政一分钱都不能投入供方。这样的理解纯属误解。
实际上,"补需方"的提出者和推动者真正反对的是一种特殊的补供方方式,即"养供方"。
补需方的人不会全盘排斥对供方的投入。问题在于政府投入的方向和机制。方向首先是市场不足的地方,换句话说,公共卫生、农村、边疆或者某些其它地方的城镇的基层。市场充分的地方,政府就没有必要去了。
而"补需方"的最大目的是建立医疗服务的第三方购买者,以集体性的力量取代势单力薄的个人消费者来约束提供者的行为。
同时,"补需方"不仅仅限于政府以普惠制的方式为所有参保者提供医疗保险参保补贴,还在于政府可以直接代表公众去购买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
"补需方"方案本身就是强调补需方和补供方相结合,只是补供方是讲究市场能去的地方,政府不要去;其次补供方的前提要尊重市场化的运作。
王虎峰:两方都要研究怎么补
王虎峰:供方需求和需方需求两方都要补。现在是要研究怎么补。
首先,补供方不是现在的补法,即不能够简单地给医院拨钱。要在改变医院整个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增加财政的支持。
第一,公立医院要真正的改造,改造成非营利性组织模式。同时,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且在政策上一视同仁,包括对其进行财政投入或补助。
第二,从范围上看,补供方的重点在社区和基层。社区和基层的医疗发展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如果这个补不上去,医疗服务的公平和改变就医模式,就无从谈起。
但补的前提是按照非盈利性的性质来划定。接下来,要解决补的方式。再不能按人头或项目来拨款,要引入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再看补需方。目前已经启动了城镇居民医保试点,政府埋单帮助弱势群体建立保险。这方面已形成了共识。
补需方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社会医保,而应包括商业医保。在英国这种免费医疗国家,商业保险也有10%市场份额。
政府要通过弱势群体做支柱发展全民皆保,但是也要看到政府大包大揽未来会背上社会事务和财政的负担。把市场这一块商业保险发展起来,有所分担。因此,政府要激励、刺激、约束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要有一套政策和激励和约束机制。
李玲:"补供方"应建立竞争机制
李玲:目前我国现实可行的方式是"两条腿"都要走,财务保障和服务保障双管齐下,即供需都补。补供方,是以直接提供服务的方式保障居民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补需方,即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提高居民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另外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提供补充保险。
当然,不能简单地把"政府主导"理解为政府投入公立医院,"市场主导"就是开放医疗服务市场,政府补贴需方。实际上,"补需方"也需要政府出钱。"补供方"不只是简单的投入资金,更重要的是建立竞争机制。
补供方的范围有多大?首先,现有的公立医院布局需要调整,做区域规划。一些医院可以合并或者转成社区,甚至退出。国家投入的重点应当是基层,尤其是农村和社区医疗,以及代表国家水平的医学中心。对于大医院,更多的不是经济补贴,而是机制的理顺。
至于补的程度,至少要能弥补公立医疗机构以较低廉的价格提供可及、安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的成本,以及教学、科研等的费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需要详细的测算,给出具体列表和优先次序。总体来说,是根据财力以及成本收益比确定。
棘手难题:公立医院走向何方?
无论是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之争,无论是补供需方之争,核心都指向公立医院的改革路径。
如果取消"以药养医",那么公立医院靠什么来保证其运行?在补充机制明确下,才能去构建崭新的公立医院运作方式,去破解长期困扰的低效率难题。
李玲: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统筹
李玲:现在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和管理不足,使得它们越来越远离公立医院的本意,这正是现在"补供方"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改革。
首先,在区域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布局公立医院。整合现有医疗资源,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纵向整合和横向竞争,组建医疗集群。
其次,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在最高层和各级政府建立专业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公立医院的人、财、物、事,包括院长和管理层的选拔。
第三,医院应有现代的管理体制、架构和手段,其核心是信息的披露。现代信息技术恰好为政府管理医院提供了有效手段。
王虎峰:转变成为非营利组织
王虎峰:公立医院怎么改?要给一个模式或者治理结构,即转变成为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不分红、不搞投资收回,这是一般理解。其实质含义和基本要求是账目的公开、透明和核查。如果改革做不到这一点,公立医院改革就不能突破。账目透明之后,才能加大财政投入,同时调整医务人员劳务的价格、呼吁社会制定政策增加捐赠、逐步进行医药分开等,否则无从谈起。
按这些原则,财政只补贴非营利性医院。应该是"巩固两头,放活中间"。
所谓"巩固两头",一是担负着科研、教学,保持技术领先有示范作用的大型医院。另一头是最基层的社区、农村,政府要去做。还有一部分中间的,完全可以市场化,进行产权改革,既然政府没有财力保障其公益性,那就应该引入社会资本,否则反受其累。
对于"收支两条线",充其量是一个过渡性办法。我还是主张各司其职,医院要治理,但是卫生主管部门也不能管得太多。医改是一系列问题的系统解决,如只靠"收支两条线"这类措施只能是修修补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顾昕:"收支两条线"不成功
顾昕:现在有观点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思路应该是,政府不断地拨钱,不断地养更多的人,不断地进行监督,希望他们不断地加强公益性。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
如果政府不让它短缺就需要政府大量投入,但是医疗服务本身是昂贵的,我们能单靠政府财政投入做到"高薪养医"吗?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正确的方式是只要我们的政府在医疗保险上下功夫,实际上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回归计划经济体制的方式。
一些人通常把"非营利性"、"公益性"、"低价"、"政府主导"这些词作为逻辑关系联系起来。现在需要进一步澄清这些概念。
"收支两条线"是指医疗机构依然收费,但收来的费由政府收上去,再由政府汇同政府其他拨款分配给医疗机构。这样一来,医疗机构固然没有任何动力多收费。但是,它也没有动力为大家多提供服务、改善服务,没有动力发展它的业务。大家可能都倾向于少服务。
原来我们的计划体制就是搞"收支两条线",但是五十多年的经验证明这是根本不能成功的。事实上,其它国家也多次采用类似的方法,无一成功。
重构体制:药品流通政府主导?
在"以药养医"模式下,中国现有的药品流通体制出现了严重的扭曲。患者、医院、药企都在这个扭曲的循环中,备受煎熬。
卫生部陈竺报告中指出了一个解决思路: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等方式。
现有的办法和未来改革的思路,还是引起了专家们的讨论。争论仍回到那个原始点:药品流通体制的核心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李玲:规范政府集中招标制度
李玲:药品生产和流通配送体制,要区分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政策。要分清基本药品和非基本药品。
对于基本药品,国家要通过定点生产、财政补贴、集中采购和分发等途径,保证生产和供应;这样,基本药品制度和基本医疗服务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就可以联系起来,从药品的源头控制费用。
对于非基本药品,也要有合理的采购机制,压缩流通环节。政府对药品研发要有一定的投入,生产流通使用领域要加强监管。
目前施行的政府集中招标政策,这是国际上通行的药品采购方式,因为能够凭借规模优势压低成本。目前,我国政府集中采购确实存在问题,但问题不是出在集中采购这种制度本身,而是一些配套机制不规。所以,应该从规范配套机制的角度去认识。
首先,药品招标采购最重要的配套措施是医院的偿付机制改革。药品招标采购是为了控制药品费用。但是,压缩了医院通过药品营利的空间后,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等其他途径给予医院补偿。
其次,目前的招标政策设计也存在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地方。对销售商和招标中介的选择要公开公正,加强监管,减少寻租的可能,对药品采用通用名竞标,用信息平台公开信息。
王虎峰:治理"使用端"
王虎峰:药品流通环节受使用环节的影响最大。有些地方集中招标,是因为使用环节有一些问题。但是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使用端"管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没有必要在买卖双方之间再来一道手续,因为你没有办法满足医院的多元需求。所以一定要对"使用端"也就是医疗主体进行治理,否则永远也不能有彻底解决。
顾昕:多元竞争不必统一招标
顾昕:在一个多元竞争体系下,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的还是其他性质的,将有自主权,至于采购什么,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一旦我们市场竞争机制完善了,医院作为市场主体,自然就会关注性价比,当然会采购质量好的又低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可能自发组织一些团购行为,以减少成本。
究竟采取哪一种采购模式和配送模式,是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的市场环境导致的。这同目前政府指定代理商的垄断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中,代理商在每个地区都拥有垄断性地位,也将为寻租和腐败提供空间。
按照这种政府主导的集中化模式,我们可以预计的另外一个后果是,医疗器械、设备,医疗耗材回归计划体制。我们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目标,所有的都不能实现了。
保障之重:社区卫生怎"守门"?
鉴于国际经验,关于社区卫生"守门人"定位已经获得共识。即社区卫生是保障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的基石。
如何把一个"支离破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重修搭建起来,解决路径仍有分歧。思路一:政府直接投入,举办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收支两条线,搭起这个框架。思路二: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无论公私。
王虎峰:政府考核补偿指标
王虎峰:社区卫生应放在公共卫生领域去谈,不是放在医疗机构里谈。
首先,公共卫生、社区卫生组织的功能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执行卫生公共政策、实施有管理的医疗。
疾控的真正防线是基层的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机构。现在的社区卫生很多都弄成小医院了,最后是和大医院抢夺资源。有管理的医疗是指,引导社区居民合理治疗,跟踪其健康状况等。
执行卫生公共政策,世界上根据统计出来的卫生成就最好的前十个国家,人均投入低产出高。毫无例外都是家庭医生制度。因此,要尽快建立家庭医生制度。
其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机制如何建立?应该是政府按一系列考核指标,进行财政投入,并纳入医保、商业险政策中。但财政投入的判断标准是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不是看其是否是公立还是私立。
目前,我们看到,有地方在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的运行方式。这种方式,至多是暂时性措施,不能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因为该办法会面临如下问题:民间社区卫生机构如何收支两条线?同时,社区卫生机构完全由政府建负担也很重,应该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
顾昕:开放的守门人机制
顾昕:对于"守门人"功能,我提出一个自己的理解。我建议,要在普通门诊服务中,引入"开放的守门人机制"。所谓"开放的守门人机制",即普通门诊必须在定点机构首诊,但首诊的机构不限于现在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换言之,这里的"开放式守门人机制"不同于所谓的"社区首诊制"。
这意味着任何拥有普通门诊资质的、服务资格的医疗机构都可以成为定点。它们究竟多少为参保人选择为定点机构,取决于他们的竞争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开放式守门人"与"社区首诊制"相比的优势在于,我们把更多的医疗机构,包括一级二级医院、基层医院、企业医院、民营医院甚至于三甲医院的门诊部都纳入到"守门人"之中,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首诊的水平,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守门人服务。目前看,"社区首诊制"的主要问题在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守门的能力不足。
监管之惑:"大卫生"部门?
2007年"药监风波"引发了卫生监管的大讨论。
中国在卫生领域的监督机制存在很多弊病,如立法滞后、现有政策法规间相关矛盾、政府监管不力等。现行体制下,部门条块分割、权责不明,使这些监管问题更加突出。无论未来医改路径如何选择,政府加强监管职是题中应有之意。
要实现政府有力监管,政府部门职能调整是绕不开的话题。未来是否建立有利于监管的"大卫生"部门?在2008年机构改革和调整的大背景下,留足了想象空间。
李玲:建立国家健康委员会
李玲:监管方面的问题很多,我只讲其中突出的一个,就是当前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系的分割过于严重,部门之间的目标不一致、政策不配套,这是影响医改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认为当前整合成立统一的机构,即建立国家健康委员会,把所有与医疗卫生相关的职能统筹协调起来,有利于清晰地授权和问责,避免职能交叉和部门间的利益冲突。
比如医保对医院的监管缺乏手段,卫生部门又管不了医保,不易厘清双方的责权。如果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把"收钱的部门"和"花钱的部门"合起来,就目标一致、手段一致,易于问责。
王虎峰:把管医生和管医院分开
王虎峰:卫生领域有很强的专业性,在监管的前提下,还要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
行业自律是国际上一个成功的经验。我们要把管医生和管医院要分开。管医院要靠政府,管医生要靠行业自律。
政府监管重点还是按四个领域:公共卫生主要是基层的政策落实和财政投入;医疗服务领域,重点是医院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和医生的考评;医保领域重点是基层的审计和监管。监管领域,对基层可以考虑采取自治性的组织形式进行监管。
医改应该系统解决,要有一个先后顺序。第一,不能搞单项改革,如只是单项改革,必然不成功,医改试点也要综合配套试点。第二,对一个宏观政策,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政策,看准了可以全面实行。
资本张望:社会资源如何参与?
新一轮医改方案制定过程中,"资本"也颇为紧张。这个充满诱惑的医疗市场,会给他们留下什么空间?
从决策部门传出的信息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但如何参与还未清晰。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定性"非公立的非营利性医院",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安排。
王虎峰:监管和考评是难题
王虎峰: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原则上没有限制,但实质上存在"玻璃门"现象。从各地已有的医院转制试验来看,多数情况下存在民间资本进入和退出的障碍。医疗机构产权市场没有形成,买家医院受很多因素制约,同时,要想退出就更难,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或者难以实现,这样社会资本只能透过"玻璃门"观望了。
至于发展民营医院,不要羞羞答答的,就是要鼓励他们集团化和连锁经营,走产业化的路径。产业化的路径本身并没有错,一剂良药本应外用结果内服了。产业化是针对非公的医院机构,完全应该鼓励它的发展。对民营医院当务之急不是不信任它,而是如何监管和考评。
李玲:巩固现有公立医院的基础
李玲:医疗有很多特殊性,除了常说的信息不对称,非营利机构为主也是医疗行业的特点和重要特殊性之一,比如美国85%的医院是非营利的,德国占95%。
我们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问题是,目前的社会资本能否真正做到非营利性?如果真的实现了严格监管,他们进入的动机没有今天那么强了,因为没法营利了啊。
应该毫不动摇地巩固现有公立医院的基础。医院的行为主要取决于激励机制是否与目标一致,而不是所有制。当前的重点是尽快理顺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机制。
在此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放手发展。只要民营医院发展得好,公立医院的比例自然就下降了。 (王世玲 陈培婵 21世纪经济报道)
股指期货:一件没有发生的大事
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增强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传闻中的12月28日推出股指期货再次落空,这已经是对其推出的第N次传说,这个传说的实现又推迟到2008年的4月份。同时,围绕着股指期货产生的大盘震荡也在2007年发生了十多次。
为市场把脉
股指期货品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它本身是一项用于转移股票投资的系统风险、对股票现货资产进行套期保值的衍生金融工具。
而系统性风险占我国股市总风险比例的55.7%,成为阻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一大难题。通过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不仅可以达到规避系统性风险的目的,还可以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回避对冲风险,确保投资收益。同时,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可以使投资者从原来的买进之后等待股票价格上升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双向投资模式,从而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扩大市场的交易量,达到活跃市场的良好效果。
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由于缺乏风险回避的机制,我国的股票市场被称为"政策市",机构资金通过内幕信息操纵股价进行投机的事件频频发生。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各种信息大量聚集在市场中,无形中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可减少操纵行为,避免股价的剧烈波动。机构力量不再是股价波动的始作俑者,相反可以平抑波动,削峰填谷,让我国的股票市场真正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良茂期货总经理张培源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说是我国期货市场乃至金融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信号,它彻底改变了我国期货市场仅以少数商品期货品种交易为主的市场格局,由此而迈入金融期货及其衍生品的领域。"
事实上,海外市场早已经对我国的股指期货"垂涎三尺",新加坡交易所抢先推出新华富时A50中国股指期货,其用意无非是想利用中国概念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投资组合的品种,在风险市场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金专家经常使用的对冲工具。我国目前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股票交易方式中,很难为国际资本的进入提供回避风险的场所。从这一层次上讲,股指期货的上市交易,无疑也是增强境内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因此,无论从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还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股指期货的推出变得十分重要,刻不容缓。
缘何"只打雷不下雨"?
功能如此巨大,股指期货缘何在2007年里"只听雷声,不见下雨"呢?
"2007年股指期货的备战工作就像是修建一座飞机场,现在机场基本上已经修建完毕,而飞机何时起飞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金鹏期货副总经理喻猛国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上述比喻。
因为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并不意味着股指期货将"应雷而雨"。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真正决定股指期货"何时起飞"的,更多的是"软件"因素的构建是否到位。
记者注意到,2007年股指期货经历了三次呼声较高的"预起飞",分别是:年初、年中的5月或者6月、年底之前。在这三次预起飞之前,都出现了机构资金抢筹大盘权重股,推动股市上演新一轮暴涨行情的迹象。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告诉记者:"监管者对大盘点位的判断和推出后对大盘平稳运行的把握是股指期货择机上市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成功之后,股市一路狂奔,直上6000点高位,监管层不允许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剧烈波动,这实际上是"政策和市场之间展开的一场博弈"。
而这个平稳推出更需要投资者的密切配合。这是监管层需要的另一个"软件"因素。
股指期货的问世需要"高起点、稳起步"。在喻猛国看来,是要"各方面的准备都要充分",包括技术上的准备、制度上的建设、交易主体的确定等等。
由于历史交易习惯和投资者结构问题,中国证券市场参与者的投机心态比较突出,这从A股市场常见的个股暴涨暴跌、"一文不值"的认沽权证被"炒翻天"等现象都可以看出,这种行为习惯极有可能被带到股指期货市场。因此,在推出股指期货前,最突出的问题依旧是投资者的教育。
"不能让农民用手术刀去收割庄稼",否则"必死无疑",喻猛国表示,要在风险教育的基础上指导投资者学习专业化的操作理念,转变股票市场的投资思维,学会用期货市场的思路来运作股指期货。
而股指期货软硬件设施的达标与否,考验着管理部门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和调控智慧。
无需在遐想中惧怕
监管层对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思路变得清晰起来。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12月底表示,证监会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深入做好股指期货上市准备工作,推动股指期货安全上市和平稳运行。
股指期货如何走好下一步:"也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喻猛国表示。
吕随启认为,在年初之际,指数站上3000点时,监管层害怕点位太高,股指期货推出风险太大。而现在指数已攀上了6000点高峰,更有经济学家预测7年内股指上升到10000点。指数会越来越高,"照此逻辑,股指期货推出无期"。
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持否定看法,喻猛国明确告诉记者:"股指期货推出时机的选择与点位高低无关。"
此外,"股指期货已经由一个经济问题转变为了政治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是目前相关领导所要求的最大的稳定,这其中便包括奥运会等的顺利召开等。
"在推出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可能遭遇的某些风险而一味对股指期货持恐惧的心理。"喻猛国指出,"空想越多,态度越会变得谨慎。"
所以,"我希望股指期货要适时、不错失时机地择机推出",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大盘已经调整到位,投资者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超彦 华夏时报)
畅想2008中国资本市场 央企整合创造大机遇
2007中国资本市场完美谢幕,2007的谢幕也意味着我们即将拉开2008年的序幕。那么,在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又将如何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将出现哪些重大事件,对市场又将产生何种影响,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一起来畅想一下。
(一)股指期货登场: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后,中国资本市场也拉开了制度变革和金融创新的大幕,股指期货再度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我们预计2008年股指期货将正式在中国资本市场鸣锣登场。
我们认为,股指期货必须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使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从"单边市场"向"双边市场"的过渡,所谓双边市场,就是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价格上涨盈利,也可以通过价格下跌来盈利。股指期货推出也使得对冲交易在中国得以产生。对冲交易作为一种低风险、中高收益的交易方式,可以有效化解风险,对整体市场和投资者都有益。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股权分制改革完成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为管理层面对的主要任务。从成熟市场来看,其资本市场都是由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组成,不同层次的市场适合不同类型的企业。反观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基本上是上海和深圳两家场内证券交易所"一统天下",其他层次的市场极不发达。我们虽然也有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迄今仍然没有激活,基本的市场功能缺失。由于市场层次单一,在我国,仅仅只有满足主板上市要求的企业才能获得资本,才能实现资本市场上的资本运营,而数量更多的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却无法实现融资需要。这对中国很多企业来讲是一个缺陷。
从最近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进程来看,创业板市场是目前的关键点,也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点。2007年,创业板市场曾经呼之欲出,但是由于某些障碍最后没有成行。2008年估计会成为现实,而且,就创业板而言,我们认为应早不应晚。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由于创业板缺失,中国大量高科技企业开始外流,选择海外发行,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公司债券市场强势崛起:2007年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2007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出了"在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的决定,提出"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很大发展潜力,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市场化发行机制和发债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加快形成集中监管、互通互联的债券市场。"同时决定由证监会主管公司债券的发行和交易。证监会接手公司债管理后,迅速制定了公司债券管理规则,并于2007年9月底发行了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长电债。公司债的推出成为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将推动整个公司债券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也将推动公司债券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版图中的强势崛起。这种崛起在2007年拉开了序幕,2008年将得以真正开始。
(四)央企整合创造大机遇:随着股权分置改革逐渐完成,国资委也认识到资本市场在中央企业资产重组、公司治理、国有资本经济核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始对央企整合持积极态度。在国资委出台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2006年12月)、《中央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引)》(2007年1月)等文件中,都对中央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央企整合明确鼓励。近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2008年将鼓励支持央企在境内外上市,具备条件的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逐步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我们认为经历了两年多整合的摸索后,在一系列政策的配合下,未来央企整合的进度将会加快。我们预期,央企整合上市将成为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相当亮丽的一幕,这也将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机会。
2008年将成为央企整合上市的高峰,央企整合上市将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发展的大机遇,也将给中国投资者带来分享利润的大机遇。
(五)QFII迎来扩张期:在2007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会议上,中国同意把QFII的额度从10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2007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宣布QFII额度提高到300亿美元。这一政策将在2008年开始实施,外资将加大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
我们认为要以积极的态度坚定地扩大外资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要建立一个能够成为未来多极国际金融中心一极的资本市场,要建立一个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锻造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强大的资本市场,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没有对外资的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陈启清 上海证券报)
楼市调整"拐点论"四起 明年房价走势众说纷纭
2007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涨幅比上月高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低0.8个百分点。 与数据相反的是,现在部分城市房价下降带来的"房价出现拐点"论一浪高于一浪,房价是涨还是跌,扑朔迷离。
每到年底,关于房价是不是出现拐点,总会引起不少争论。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认为房价运行出现转折向下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大。
从房产大鳄到普通百姓,拐点论成了大家的对话由头。任志强公开表示,房价下跌只是暂时的、局部的,长远来看,房价不会跌,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一定会使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万科王石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并率先降价销售来应对今后市场可能出现的更大规模萎缩。上海某房产网站近日对网民进行"2008楼市猜想"调查,结果51%的网民认为明年上海房价会出现拐点,29%认为很难预测,只有17%认为不用担心房价。之所以认为房价会出现拐点,78%的网民觉得因为房价涨幅过高。
对于上海楼市的拐点论,更多焦点是集中在2005年和2007年两次宏观调控对市场带来的影响有什么不同。汉宇地产董事总经理施宏睿认为至少有两个差别。一个是政策差别。2005年宏观调控出现组合拳,金融加税收等政策。而今年金融政策对市场的调控效应成为市场转折点。另一个是成交量反映。2005年几种手段加在一起,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从最高峰一下子连续三个月下调,只剩下25%。但是,当时的广州、深圳以及北京等大部分地区还是坚持不断地以每月递增形式增长。而今年,调整使每个月成交量只是在10%-15%区间中波动。珠三角地区房价率先开跌,成交量大幅下降,是两次宏观调控的补跌反映。中瑞市场研究总经理朱峰表示,从数据来看,投资性购房占到了深圳购房比例的50%,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城市,在前几年的盘整过程中,已经形成以自住客为主的健康结构。
看多方统一地把楼市再次启动的时间节点放在明年第二季度。目前这段时间一二手房成交量下降,卖方市场减弱,是政策密集出来之后,众多购房者观望的一个时期。加上年底信贷紧缩,过去半年量价快速上涨所产生的一个短暂性调整。明年三四月份传统销售旺季到来之后,上海房价还会稳步向上。需求基本面没有改变成了看多方强有力的依据。国家经济处于上升通道;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源源不断的新上海人在上海立足的标志就是买套房。
卫民不动产负责人蔡为民表示,这种短暂的调整决不是一个季度的问题。一个季度的观念已经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观念。从2000年到现在,从政策逐步出台到密集出台,持续效果也就是一季、两季,最多三个季度就会出现变盘。但现在的市场,房价不断上涨脱离了市民的承受能力,外资进入遭到阻隔,金融政策从紧,调整期至少一年以上。(唐颖豪 房地产时报)
奥运财富过度透支? 奥运季考验中国财富智慧
自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个不眠之夜开始,同奥运缠绕的财富情愫与行动,便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不断发酵、蔓延、升温。
二00七年,奥运季关口之年。当人们在忙碌中偷闲睁开双眼,或许倏忽发现一座座体育场馆如期竣工、一场场测试比赛精彩上演、一篇篇财富故事欲说还休……奥运阳光已真正播撒进了现实生活。
绝大多数国人乐于相信,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到来的本土奥运季,不仅会给他们带来政治自豪与体育享受,同时也将因其财富效应而有所惠及。
在日常交流中,股市、楼市、交通、旅游、广告等已构成了奥运财富的谈资关键词。而道琼斯日前推出的包括联想、中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移动等本土企业在内的二00八奥运赞助商指数之优异表现,更是这波财富浪潮的直观写照。
面对以"中国股市将在二00八年达到八千点"为代表的激情预测,一些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已开始反思"奥运财富是否已被过度透支",并直言"不能太拿奥运说事"。
回顾奥运历史,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首度开启了以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为主要特征的"奥运经济"效应。但在之后的历届奥运会中,这种财富效应有正亦有负,一些国家甚至因主办奥运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据目前公开资料,北京奥运盈利不存异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奥运季究竟能使中国收获几多财富以及这种财富轨迹是否会因奥运结束而走向拐点。
对此,其实已有不少研究报告对奥运之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GDP拉动效应做出细致量化分析,结论也大体相同,即在百分之一左右,且主要集中在主办城市北京。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当更多取决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若从更加智慧和长远的眼光出发,有关奥运财富的探讨还不应仅局限上述范围。
--作为一次与世界前所未有的重要"约会",中国官方正在严格履行承诺,通过有条不紊的各项筹备组织工作赢得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这无疑积累提升了国家的"诚信"和"能力"财富;
--报名参与奥运的百万志愿者热情、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和学外语热潮,已让世界感触到中国民间奥运"温度",与此同时,由官方发起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正从排队等车、不随地吐痰等具体细节悄然提升国民素质,这种植根每个公众的"文明财富"方是国家形象的根基所在;
--众多科技与环保成果在奥运中的大力推广和使用,将为致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有好型社会的中国勾画出可持续发展的财富路径……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面对即将到来奥运季,凭借智慧理念与行动,中国谱写出美好悦耳、泽披后世的财富乐章绝非仅是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