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 游出“中国风范”(国际视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9:30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每年“出境游”人次将超过1亿,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游客输出国。面对“出境游”的快速发展,保持冷静心态,认识到“出境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并更多关注“出境游”所带来的中外文化、经济等各方面交流,才是我们应有的视角,才能促进“出境游”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
“出境游”, 游出“中国风范”(国际视野)
蒋依依《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11日   23 版)

人民图片
10月13日—17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在天津举行2010年中国旅游产业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观光旅游、商务考察,同时,各外国在华旅游机构也纷纷出招,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内地居民可赴港澳地区探亲、这一中国“出境游”的雏形起,到90年代前后东南亚目的地的相继开放,标志着中国“出境游”的正式开启,到今天,在近30年时间内,中国“出境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呈现出日益成熟的态势。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出境游”同比增长20%;预计年内中国“出境游”规模与消费又将创下新高。
需求是真正的基础
2009年世界旅游业遭受了金融危机与国际甲型流感的双重影响,出现了比2003年非典时期更加严重的下滑。作为世界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欧美地区,以及曾经在2008年一枝独秀的中东地区,旅游业都出现了大幅衰退。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境游”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9年中国“出境游”增长约4%,与世界旅游业下滑4%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原因,一是中国旅游主管部门一直以来恪守“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政策,以及目的地不断增多,为“出境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之后,“出境”需求不断增长。
在2009年4766万人次的“出境”游客中,因私“出境”占88%。也就是说,现在的“出境游”是普通百姓推动的。当吃、穿、用、住等基本需求满足之后,老百姓就会产生旅游需求;当国内旅游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之后,“出境”体验不同经济制度、文化环境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因此,老百姓的需求,是“出境游”快速发展真正的市场基础。虽然将近5000万人次的“出境游”规模已然不小,但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还只是冰山一角。
在旅游费用不宽裕之时,可以舍远求近;在语言环境不熟悉之时,可以先选择汉文化圈。费用、距离、语言,都阻挡不住中国老百姓“出境”的脚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好发展、国际交往的进程加速、签证制度不断便利化的环境下,百姓旅游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提高必然将促进中国“出境游”的持续增长。
更趋深度主题高端
和“出境游”发展初期相比,中国“出境游”市场已出现了逐渐分化,具体表现在对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差异。虽然大部分游客还是以港澳台、东南亚以及日韩等周边国家与地区为主要目的地,但是赴欧美、非洲的游客正在快速增长,像冰岛、毛里求斯等国正不断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
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更加深度化、主题化和高端化。尽管仍有超过一半的游客选择观光游,但休闲度假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大,商务会议、修学、文化科技交流、宗教朝拜、健康医疗等旅游产品正成为中国游客的选择。类似欧洲7天15国、台湾8天全岛游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日渐减少。而到香港、法国购物,到马尔代夫、希腊度蜜月,到韩国、瑞士滑雪,到南非看足球,到英国、美国过夏令营等深度游、主题游、高端游,正成为很多中国游客的选择。“出境游”产品逐渐摆脱了观光产品的初级阶段,开始向更高的体验性层次过渡。
上述一系列“出境游”变化的背后,依然是市场的原因。中国“出境”游客目前收入较高,月收入在5000元之上,学历也较高,大学专科及本科以上超过了3/4,以25—44岁的中青年群体为主。他们有着较好的外语基础,能熟练利用网络,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而且对于新鲜事务的接受能力较强,是推动“出境游”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为应对上述中国游客正在变化的消费模式,国内外各旅行社纷纷加强了专题化产品的开发,如邮轮旅游、高尔夫旅游、海岛旅游等。各目的地旅游主管部门则加强了针对中国游客的服务,除来华设立办事处,开设中文版旅游推介网站外,还加强本国或地区的中文服务与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如法国老佛爷商场配备了中文导游、巴黎很多景点提供了中文语音导览,希腊正在组织力量将景点的解说词翻译成中文,日本不仅大到商场、小到遍布街头的杂货店都安装了中国银联消费终端机等。
各国张开双臂欢迎
比游客规模增长更快的是中国游客的消费规模。从1982年有数据至今,中国“出境”游客消费的年均增长率接近40%。2009年,中国“出境游”消费达到437亿美元,人均约为900美元。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出境游”消费已跃居世界第四大旅游消费国。正是在“出境游”消费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目前中国“出境”游客虽不足“入境”游客的一半,但“出境”消费已超过“入境”收入,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在2009年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逆差:一方面,中国游客的“出境”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入境”游客的两倍有余;另一方面,从消费能力上看,中国已实现了“出入境”旅游的双向互动发展。
作为融合力最强的产业之一,旅游业与100多个部门产业和行业相关联,在各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游客的“出境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在促进目的地旅游就业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日渐成为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有利因素。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出境游”的扩大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简称《意见》)制定出台,明确中国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并在试点基础上有序向外资旅行社放开“出境”业务。对此,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组织、日本、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等均作出积极评价,盛赞中国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以港澳地区为例,中国内地为了加强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合作,2003年开始推出了中国内地游客赴港澳的“自由行”。所谓“自由行”,就是申请材料简化、申请方式简单、“出入境”方式和旅游活动自主。目前内地赴香港和澳门的游客每年分别超过1800万人次和1500万人次,为港澳两地带来超过150亿美元的年收益,直接刺激了港澳旅游、消费零售和饮食等行业,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
在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出境游”消费高速增长已成国际市场关注焦点。一直以来,签证制度是困扰“出境游”的难题,准备材料、使馆面签、等待审批……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往往费时费力。面对商机,各目的地采取简化签证措施以吸引中国游客。以前,面对中国人,日本最担心的是偷渡和非法滞留,而现在,日本最担心的是中国游客不到日本旅游。为了招徕更多中国游客,以实现“观光立国”的目标,日本政府继2009年7月开放个人赴日旅游签证后,从今年7月起大幅降低中国个人游签证门槛,力图使中国游客数量增长一倍以上。韩国也放宽了中国游客多次签证的条件。欧美国家还将中国列入重点市场,不仅欧盟从今年4月开始统一签证以求简化程序外,美国旅游协会也正在积极呼吁放宽对中国的旅游签证。
让中国公民去各国旅游,已成为不少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中国领导人会见会谈时的重要话题之一,很多国家非常渴望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
进一步提升软实力
“出境游”不仅是人员和资本的简单输出,而且是文化、经济交流的渠道。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提高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与目的地的对比,对祖国悠久文化、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和深刻。
“出境游”还成为提升中国产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国旅游企业正跟随着数千万国民“出境游”的脚步,“走出去”投资或管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相关企业,将之作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锦江集团今年3月出巨资联合美国德尔集团成功收购美国洲际酒店公司,成为首例海外成功收购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的中国旅游酒店集团。同时,中国企业还正在进军日本,投资酒店与景区。在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会形成“外汇回流”,即中国游客的部分消费又让中国企业赚回来。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每年“出境游”人次将超过1亿,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游客输出国。面对“出境游”的快速发展,保持冷静心态,认识到“出境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并更多关注“出境游”所带来的中外文化、经济等各方面交流,才是我们应有的视角,才能促进“出境游”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游出中国人的风范。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