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就是漂亮学校的代名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44:31
2010年10月10日 10:34深圳商报【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0条

武都深中。
文县二中。
康县敬老院。
陇南一中。
▲武都深圳中学两千师生举行开学典礼。
陇南市人民医院。
 
深圳商报特派记者 程军祥
深圳援建干部说,援建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代表着深圳的精神和作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以这种工作态度,精心做好每一个项目,这些项目经受住了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考验。“5+2”、“白+黑”是援建工作者们的工作模式,用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对待每一项援建工程是他们的工作准则,有的援建干部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累倒在工地上。援建项目移交,就要离开这曾经记录着欢笑和汗水的地方,他们感到更加难以割舍。
深秋季节,到处都是丰收和播种的喜悦。
一幢幢新建的大楼伟岸地耸立在白龙江畔,一阵阵清脆的读书声嘹亮地回荡在陇原大地。经过深圳和甘肃人民两年多不懈努力,甘肃省地震灾区陇南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全新的面貌从地震废墟中站起来。深圳人用大爱铸就的丰碑将永远在此耸立。
就在这个欢庆的时刻,在这里奋战了两年多的深圳援建者,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返回家乡。
援建干部累倒在工地上
很多人没有想到,罗树生会出现在深圳援建甘肃地震灾区项目移交仪式上。
他是前天晚上连夜从西安的陕西省人民医院赶到甘肃陇南的。虽然极度疲惫,但他脸上的笑容非常灿烂。他告诉记者,和所有跋山涉水千里驰援的深圳建设者一样,他一直期盼着最后胜利时刻的到来,期盼着与受灾群众分享深圳援建项目全部竣工的幸福。
“这里寄托着我们的欢笑和汗水,寄托着我们对灾区人民的爱,我会珍藏好这个美好时刻和所有难忘的岁月。”
罗树生是深圳市团市委的干部,去年主动报名参与甘肃地震灾区援建。在灾区,他主要协助前指领导负责工程管理。一年多来,和所有的援建干部一样,他白天黑夜都泡在工地上。9月20日,就在中秋节的前两天,他因病被紧急送往陕西西安抢救。
24个援建工地,分布在两个地市4个县区,最近的县区之间也有2个多小时的路途。全部工地跑一圈没有一周根本不可能,而频发的暴雨和泥石流灾害更是增加了工作难度。
为了把援建工程建成代表深圳水平的精品工程,深圳援建者在保证工程进度的情况下,紧抓工程质量和每个细节。一个窗户、一个门把、一片瓦都不轻易放过。
“援建无小事。”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对口支援甘肃地震灾区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廷忠,是在甘肃灾区工作时间最长的援建干部。按照他的话讲:“每一个细节都代表着深圳精神和作风,只要抓好每个细节才能保证质量,深圳的对口援建才能取得最后成功。”
“罗树生完全是累倒的!”深圳贸促会干部、在甘肃工作了800多个昼夜的栾静昨天告诉深圳商报记者。
进入9月份,好几个工地都进入扫尾阶段,大家都想尽最大可能把项目做得更好,那几天罗树生一直在工地上奔忙。去陇南康县人民医院工地那天下起了暴雨,他们冒雨把工地的每个角落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然后又从一楼一直爬到13楼,每个楼层都逐一检查了一遍。等到13楼的时候,罗树生出现了胸闷、咳嗽等症状。
同事们劝他休息一下,可是罗树生仍然坚持工作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实在扛不住了,他才在一个药店买了一些止疼药。
离开康县,他们又赶到陇南一中工地继续工作。到晚上的时候,罗树生再也支持不住了,就到医院去打了针杜冷丁止疼。
谁知道第二天,病情更加严重。前指工作人员李鑫等急忙把他送进陇南人民医院住院救治。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炎引发胸膜炎。由于陇南医疗条件有限,他被紧急送往陕西省医院抢救。
在两年的对口援建中,1300多名深圳援建人员舍弃舒适的生活环境,主动请缨,深入条件艰苦的甘肃灾区开展工作,把深圳独有的特区精神、特区速度、特区质量、特区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带到了甘肃。
“抢出一天工期,早送一天温暖”是他们的信念,“5+2”、“白+黑”是他们的工作模式,用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对待每一项援建工程是他们的工作准则,谱写了“深圳陇南一家亲,特区灾区心连心”的感人诗篇。
“一个坐落于南海边陲,一个地处西北一隅。500多个灾后重建的日日夜夜却让我们亲如兄弟……”这是去年“感动甘肃·2009十大陇人骄子”颁奖晚会上,评选委员会给获得特别奖的深圳对口支援工作前方指挥部的颁奖词。
援建工程经受住泥石流考验
“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深圳援建的舟曲一中等工程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甘肃省委书记陆浩说。
今年8月,深圳对口援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遭遇特大泥石流袭击,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而深圳在这里直接援建的舟曲一中、峰迭乡“三孤院”、曲告纳乡“三孤院” 和舟曲县第二人民医院(中藏医院)完好无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不仅建筑质量经受住了检验,舟曲一中也在此次抗击泥石流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陆浩说,在泥石流发生的第一时间,很多受灾群众就安置在里面,帮助他们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随后,这里又成为救灾物资的中转站,一些救灾机构就设在里面。
“没有深圳人,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建房子,也不可能最早住进新房子。”
尖山乡宋坝新村党支部书记孟小平告诉记者,地震之前,全村农民都住在山坡上,房子都是土坯房,地震后大部分都坍塌了。宋坝新村76户新房清一色砖混结构,2008年11月11日交付使用,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120多天,是甘肃省灾后建起的第一个新村。现在全村66户农民每户都有一套60平方米的新房,村里还建起了4座崭新的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室和五保家园。这些新房和配套设施都是深圳人援建的。
“我们不仅要速度,还要质量。”丘新伟是深圳对口支援陇南地震灾区建设前方指挥部文县工作站的站长,这个40多岁的闽南汉子拥有“双重”身份:既是甲方代表,又是工地的质检员、安监员。为保证工程质量,丘新伟对原料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
总建筑面积为8058.64平方米的碧口小学,从2008年8月1日开工,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学校师生参观后惊叹不已,“好多东西我们都没见过,真新奇!要消防设备干啥哦,碧口镇没有一辆消防车,浪费了。”
“碧口镇现在没有消防车10年后会有吧!”深圳援建者这样告诉那些好奇的师生。
昨天,陇南市康县李家庄村66岁的张步元老人正和他的儿子在新居前修院墙,大门上的对联还在:深圳爱中铁情百日鏖战不道苦,地震灾风雨寒今朝乔迁共言欢。横批:深甘情深。
如今的李家庄村在深圳的大力援建下,所有受灾农户都住进了新房。大多数农户都安装了电话、看上了有线电视……宽阔的水泥路、一座座新建的房屋掩映在青山绿树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正是在丘新伟一班援建者“苛刻”要求下,所完成的援建项目建设速度快、标准高、质量好,成为灾后重建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处处体现了“深圳品牌”。
“深圳为我们不仅建设了一幢幢高标准、高质量的民生工程,更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陆浩饱含深情地说,我们在深圳援建者和深圳干部群众身上学到了特区精神、特区作风和理念。
回想援建日离别情更浓
李廷忠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在甘肃地震灾区工作了多少天,但他记得自己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三个中秋节。万家团聚的时刻,他们仍旧在明月照耀下的工地里忙碌着。
“这里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我们太多的情感,这里干部群众给了我们太多的关爱,老乡对我们的嘘寒问暖、灾区人民对援建者的关怀,我们都会永远铭记在心,两年多的援建时光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忆。”作为一个广东人,李廷忠在这里遭遇了许多生活上的不便,也碰到了许多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但是突然之间要离开他却感觉到特别不舍。
“牢记党中央的恩情,不忘深圳人民的爱心。”文县尖山乡宋家坝新村大幅的标语牌,记录着地震灾区群众的感动和不舍。
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昔日的废墟上已是一派瓦舍清新的新村,炊烟袅袅而升,滚轮胎、捉迷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咯咯的笑声回荡在这个小山村。
“2008年6月7日我随深圳考察团第一次来甘肃灾区时,这里几乎是一片废墟,而现在,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城让人感慨万千。”
前指副总指挥、深圳建设局副局长孙晓明是前方指挥部中年龄最长的援建干部,他还有一个特别的外号:“记事本”。在援建前线,孙晓明总是有一个小本经常揣在口袋里,他走到哪里,就记录到哪里。援建人员如果有什么事记不清晰,就会说去问问孙总这个“记事本”吧。
在最近的一个月里,他都怀着不舍之情,每天都在深圳援建的工程里去转转。他说,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回来。对他来说,援建的经历刻骨铭心。80多岁的老母亲几次病危,他都没有及时赶回去尽孝,而最终,老人在他援建期间过世。
“不过,自己总算是在这两年做了些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一辈子回味。”孙晓明这样宽慰自己。
不舍的还有栾静。今年国庆节,他把在灾区资助的6个孩子全部请到了陇南武都区,让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欢乐的节日。离别时,他又把一大堆玩具和学习用品塞给他们。
在昨天的交接仪式后,许多深圳援建者都开始收拾东西。一张张照片、一页页图纸甚至是一支支用过的笔,都寄托了太多的情感。李鑫、瞿能友收拾了几大包的东西,送给了楼下的保安。这么多天,他们已经和兄弟一样亲近。
人要走,情未断。
深圳和甘肃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正在向长效机制迈进,陇南乃至整个甘肃的农产品正在源源不断运往深圳并通过深圳走向整个珠三角,深圳工业园也在陇南徽县建设之中……
“陇南人民永远铭记和感谢深圳的无私援助!”陇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玺玉说:“深圳援助陇南的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都会在陇南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成果,相信也会在陇南的发展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
不舍的还有陇南和甘南的人民。
“昨天你挺身在南海边,吼一声渔歌就扬起了改革风帆;今天你挺身来陇南,喊一声号子就扛起了重建重担。哪里需要你,你就冲向哪里,出大力,流大汗,从不喊怨言。建起新农村,又去建校园,你是寒冬一把火把灾区心温暖……”专门创作的《英雄的深圳人》,表达着甘肃灾区人民的心声。
很不幸,一个地方遇上了无情的地震,但它镇静、顽强并充满希望;也很幸运,这个地方遇上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它们并肩站在了一起,共同坚强面对,他们已经拉紧了手,就不会分开。
两年多的战斗,我们已经血肉相连。
深圳,不再是抽象的地名,是地震废墟上一栋栋新房,一所所漂亮的学校;深圳人,不再像从前一样陌生,他们和灾区群众是一起战斗的兄弟;深圳精神,已成点燃激情的火种,正带着速度、质量、爱心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