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与智慧改变厦门(南方周末 2007-12-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41:29
民意与智慧改变厦门
2007-12-20 15:37:31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朱红军 苏永通

图:2007年12月16日,在厦门海沧区的PX项目工地,工地已经荒废了

图:2007年12月16日,在厦门海沧区的PX项目工地,工地已经荒废了,附近的村民郑景福看着丁点的耕地很惆怅。以前征地前,这里村民每人都有9分地,现在半分都不到了。
多方利益半年博弈趋于“多赢”
迁址在望?
这已经是一天内第四条关于厦门PX项目迁址的消息了--
12月19日,《人民日报》刊文《厦门PX项目:续建、停建还是迁建》,称:“如今,各方专家意见倾向一致:在海峡西岸地区择地迁建,是一个上上之选。”
一切原在程序之中。12月14日厦门PX区域环评公众座谈会(下文简称座谈会)后,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PX项目的最终去留将在区域环评专家评审之后决定,估计“会在12月底,最迟明年1月初”。
PX项目的投资方、台湾翔鹭集团董事长俞新昌同一天也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事情正在关键时刻,一周后会有清晰结论。
但香港《大公报》12月18日披露厦门PX项目尊重民意迁址漳州古雷半岛,让事态提前生变。报道称:12月15日下午,福建省委所有常委参加了福建省政府召开的专项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决定迁建厦门PX项目,预选地将设在漳州市东北湾北岸的漳浦县古雷半岛。
报道还透露,当晚,厦门市委、市政府已与PX投资方台湾翔鹭集团就迁建达成初步意向,厦门市政府并表示愿意承担企业损失。
南方周末记者第一时间就此消息向厦门市有关部门核实,对方背景声音一片嘈杂,称正紧急应对此突发事件。
旋即,18日下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朱清紧急通过新华社发布通稿,强调目前厦门PX项目建设问题仍在进一步论证审议中,并重申相关信息将通过政府新闻发布渠道提供。
耐人寻味的是,新华社稿中未对《大公报》所称迁建消息进行否认。而政府新闻渠道也至今未就此澄清。
12月14日公众座谈会结束后,厦门市分管PX环评工作的副市长裴金佳就已奔赴福州汇报工作。
知情人士分析,迁建可能只是地方建议,但在区域环评程序尚未完全走完的情形下,贸然公开,的确不符常规,尤其是迁建新址,更需对新址进行系列环评后方可决定。
厦门一官员透露,PX项目的决定权在中央。厦门及福建省政府都只有建议权,未获中央认可前,任何建议都存有变数。
这不难理解,提前曝光迁址消息,对福建省及厦门市的巨大压力。
但正如《人民日报》报道,种种细节暗示,地方政府在民意的驱使下,的确倾向于迁建。
朱清在强调项目尚处论证时,也在最后强调厦门的民意是“反对复建,建议迁建的人士占绝大多数”。这是自公众参与阶段以来,福建乃至厦门官方第一次公开承认“绝大多数”的结果,被认为有所倾向。
而在12月初,厦门一主要领导在接待某港台媒体采访团时,称未来海沧区“将开发成厦门特区的副中心”,只字未提化工区字眼。
缓建半年来,PX项目落户厦门海沧的产业障碍也渐显现,除去民意抵制之外,一位知情人士称,就产业前景而言,海沧也非PX的适宜地。他说,厦门海沧PX是全国50个同类项目中唯一没有就近原料支持和上游炼油项目支持的项目。2007年初,投资方曾要求上炼油项目,但未获环保总局批准。
民意的胜利?
迁址消息至今未有官方确认,但厦门市民则已开始口耳相传。
“政府不辟谣,就说明是真的。”一位13日公众座谈会的市民代表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他准备当晚集合朋友去岛外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今年3月份,联合105位全国政协委员递交一号提案、揭开厦门市民反PX浪潮的中科院院士赵玉芬,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如果确认迁址,这归功于厦门市民。”
民众相信,12月5日启动的环评报告公众参与阶段,是推动迁建的最直接原因,那两场座谈会上,接近九成的市民代表坚决反对PX项目上马。
今年6月1日,因为抵制PX项目落户海沧,部分厦门市民散步街头,此事惊动高层。
即便厦门市政府此前三天紧急宣布缓建决定,并在当地媒体应急澄清传闻,仍未能阻挡住坚忍的市民的步伐。
公开资料亦显示,半年中,厦门市政府共收到各类渠道反映的市民意见近万条。
“未来海岸”的业主吴玉梅说,“我们给总理写过信,也给焦点访谈打过电话。”
复建或迁建的传言撩动市民们的神经。进入11月,厦门公众更盛传PX项目“已经获得批复”,将于春节后动工。
民意愈加坚定。有座谈会代表甚至提及电视剧《士兵突击》称,她从“许三多”那里学会“不放弃,不抛弃”。
12月5日,厦门市政府依照承诺,如期公布海沧南部重点区域规划环评简本,并开启公众参与渠道。这一次,理性建言成为主流。两天的座谈会,厦门市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决策辩论。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座谈会的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华群欣慰,“从发言来看,市民比较成熟、理性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两场座谈会,近九成市民代表反对项目上马。但其间某报曾误报“超过半数市民代表反对”,厦门市民再次显出执着精神。最终该报重新改写新闻。
正如《大公报》援引的福建省主要领导所言,“这么多群众反对,所以我们应该慎重考虑,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民主决策和重视民情民意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
“政府和市民在一起成长”
如果最终迁址成功,厦门市政府无疑将重唤民意,而且还可能为中国环保史留下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
政府的开明表现,迥异于今年6月份PX风波。正如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所言,“政府和市民在一起成长”。
今年6月1日,民意正是在这种堵塞中爆发散步事件,而在成功化解危机后,厦门市政府有意识地开启民意通道,渐趋与民众良性互动。
整个6月,广开短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来信等渠道,充分倾听市民意见。6月7日、8日,图文并茂的科普读本《PX知多少》25万册,免费送到市民手中。而此间通过报纸发布公安局通告,试图对别有用心的小部分策划者严肃查处,最终也未完全较真,迅捷地化解了紧张气氛。
他们还在第一时间响应环保总局要求,启动规划环评程序,一个由市长挂帅、六个区级一把手、二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构成的厦门整体区域规划环评领导小组成立,级别之高,较为罕见。
但最初的进展并不顺利,没有任何一家中介机构愿意承接厦门的全区域环评工作。直到7月选定中国环科院。“做了相当长的说服工作,并坚决表示政府不预设立场,只要公开公正就行。”朱子鹭称。环保总局最终也未参与。
7月初,波澜又现。厦门市工商局一副局长在接听市长热线时透露,厦门拟发布《厦门市互联网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管理和处置办法》,禁止网站匿名发帖,此言一出,再度哗然。
厦门一官员表示“当时内部确有此动议”,后来在民意的潮涌下,未见下文。而这位副局长也遭停职处理。
12月5日,厦门市政府正式发布环评报告简本,并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其间许多细节设置令市民逐渐打消“政府会暗箱操作”的疑虑,包括现场电视直播摇号过程、邀请反对代表现场监督,座谈会对媒体全程开放,网络社区和博客也安然无虞。
唯一的插曲是,官方的厦门网的投票网页中途被取消,一度令民众费解。宣传部官员解释,因为技术原因对投票权未作限制,导致可反复投票,违背科学公正的原则。
一向持批评态度的时评家连岳也承认,即便不论项目的结果,单就环评报告公众环节设置,政府的公开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而早先被怀疑为政府所左右的环评报告,尽管没有明确给出海沧南部在化工区和城市副中心间的取舍意见,但其客观公正度也受到大部分市民代表的肯定。
随后政府在发布消息时的审慎,《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即时的会议报道中均未提及具体反对比例,被民众认为政府刻意忽视。
对此,厦门市政府一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无奈,他说,PX项目的去留,早非简单的GDP与环境的矛盾,而事涉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且决定权归属中央,“地方政府不能轻易展示任何倾向性”。
他说,这些复杂的考量可能包括,一、全国PX项目繁多,厦门若处置不力,会在其他地方引发连锁效应,PX的国家战略受影响;二、项目本身是合法得到审批的,涉及台商投资大陆的信心以及审批部门的执政权威;三、厦门处于对台一线,不能波及国家对台的经济及统战的大战略。
如果迁建最终得到中央首肯,厦门市与迁建新址漳州两地政府的合作问题也成为关键,是厦门市彻底退出,还是两地合作,税收分成,目前不得而知。
失声者重新发声
PX风波最早起因恰是全国105位政协委员的一份联名提案,在钦佩院士、专家的良心的同时,厦门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早期的失声,也被市民所指摘。
6月份,厦门市一位政协委员曾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因为有关方面的要求,虽然早知PX上马一事,但厦门两会迟迟没有相应提案。
而座谈会两天,更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挺起胸膛。厦门大学法学教授曾华群是第一个举手发言的人大代表。“我反对在海沧建这个项目。”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湖里区政协委员郑承忠则分别以市民和政协委员身份获得两张入场券,他是最幸运的厦门市民。这使得他有两次机会表达坚决反对的意见,“多一个是一个”。
民间环保组织厦门“绿十字”也开始行动。座谈会召开前夕的12月11日至13日,他们连续开了三次咨询会,通过网络召集与会市民代表参与,就问题重点和分工进行指导。
6月初的事件中,绿十字因为宣布“三个不”--不支持,不反对,不参与组织,而引发网友狂击。
负责人马天南对绿十字遭遇的苛责感到委屈,他说:“我们是非政府组织,但不是无政府组织”。
他自言绿十字力量微弱,无专业评判能力,所能做的,是搭建平台,推动公众有效行使参与权。“绿色和平为何不做,而无人去质疑?”
漩涡中的翔鹭
所有矛头都指向PX的投资方台湾翔鹭集团。
12月13日中午,该公司授权南方周末发表致厦门市民的公开信,信中措辞和缓,除对环评单位、政府和民众致敬外,仍坚持PX项目环保先进,安全可靠,复建合法。
《大公报》迁建传闻出现的第一时间,南方周末记者连线翔鹭董事长俞新昌,他并未显得吃惊,但仍不愿作过多评价,称“一言不慎,就会波及全局”。
一位知情人士称,政府于今年6月份冻结该公司资金,已使翔鹭集团资金链遭遇严重问题。公司高层曾多次与厦门市政府交涉,甚至痛哭流涕。
“翔鹭已经不堪项目的长期搁置,这也许会是它们转而可能答应迁建的原因之一。”上述人士称。
厦门市政府一官员亦曾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如果项目迁建,政府必然要遭遇企业索赔的问题,一个手续齐全的项目毕竟是因为行政手段而叫停。”他说这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从6月份至今,翔鹭集团刻意修复此前6月事件中被妖魔化的形象。他们在新浪上专辟公司博客,发布环保成绩以及在海沧区行善的记录,包括慰问老人、学生参观等。喝水的环节多次出现,多次引用参观者的感慨“这处理过的水比矿泉水还甜”。这工厂哪有那么可怕啊?
另一方面也采取强势手段。南方周末记者获悉,10月左右,该公司以名誉侵害的名义将厦门大学赵玉芬、袁东星教授告至北京某法院。后经裁定,由厦门中院管辖此案。
南方周末从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听说此案将转移过来,但现在还没看到相关的立案记录”。而当事人教授已经确认被告一事,称正由厦门大学出面处理。
翔鹭的绝地反击,究竟是真心坚守复建,还是为可能迁建后的索赔增添筹码,目前公司未有针对性回应。
但截至12月5日中国环科院的环评报告简本发布,其间对于翔鹭集团石化PTA一期工程自2002年以来废气污染问题未彻底解决、屡遭投诉事实的披露,被指为有了“不良前科”,迅即使其一心塑造的亲善形象又倒至市民的对立面。
尽管公司致市民的公开信对环评报告中的内容进行了反驳,比如认为醋酸味道并不意味着超标排放,但民众显然不愿相信。
而厦门台商协会目前对此事反应平静,南方周末记者从厦门台商协会一位台商会员处了解到,“协会从来没有提到这件事。”这位台商说,翔鹭的老板在厦门的台商中特立独行,有自己的渠道,不需要协会为其撑腰。
开发商笑了
12月16日消息传开后,海沧地区个别开发商已经封盘。一位地产高管估计,“是为了等到最后项目定夺,重新确定销售策略。”
此前,受PX项目影响,即便厦门岛内楼价已飙升至两三万元,海沧区一度不升反降。更要命的是,“这两个月,交易量跌至冰点。”海沧最大国有地产开发商海投集团一位高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开发商已开始自救。6月之后,该区房地产协会曾召集开发商开会,商量应对可能到来的崩盘危险。结果是商家联手齐涨500元/平方米,以营造买涨杀跌的景象。
而在6月份PX风波中,个别房地产商更是被传言扮演不光彩的幕后推动角色。当时的厦门轻工业集团董事长、三届厦门市人大代表杨景成,就曾公开指责部分不法开发商,“为了自身的利益,煽动、组织不明真相的善良市民参加非法集会、游行。更为恶劣的是,有的甚至提供经费,雇佣外来人员参与非法集会、游行,每次每人发给100元”。此文曾引起哗然大波,但至今杨仍坚持这一观点。
一位民营地产高管透露,六月事件之后,厦门市有关部门曾查询各家开发商当日的出勤记录,“还听说有两家被调查”,但未见公开信息披露。
而作为海沧区属国有企业,海投集团的上述高管则一肚子委屈,“PX若上马,我们利益受损,我们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吗?”
古雷半岛欢迎PX
迁建传闻中涉及的古雷半岛并不是半路杀出的黑马。
该岛所在的漳州市漳浦县经贸局一位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们一直期待项目落户,并为之努力。
早在今年5月,即关于PX项目巨毒传闻蔓延厦门的时刻,台湾翔鹭集团就曾亲临该地视察。
随后的8月22日上午,漳州市市长李建国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古雷港开发问题。会议形成“共识”:跟踪落实翔鹭化工重特大项目,促进项目尽快签约报批。
缓建的半年内,古雷半岛就一直被厦门市、海沧区的部分干部们私下定为合适的预选地。
古雷经济区位于厦门和汕头之间,距离两座特区城市均达一百余公里。从产业基础看,这里有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可建设30万吨泊位,且半岛经济区内,有20平方公里平坦的土地,大部分为国有盐田和集体农场土地。
“关键是不涉及拆迁安置,征地费用低廉,而且地广人稀,不会重现PX项目在厦门遭受民意反对的窘境。”一位厦门市政府官员称。
古雷半岛的官员们已正翘首期待中。漳浦县对外经贸局局长洪国继12月18日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尚未接到确切通知,但敞开怀抱欢迎PX项目落户。他尤为强调,古雷岛港口到居民区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一旦顺利落地,PX项目将成为这个“漳州经济增长极”的第一个百亿元以上项目。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招商事宜的李少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古雷岛上公路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静候上面的安排”。
对于PX项目的污染可能,洪国继显得信心十足,“要做老百姓工作,就像我们家里的煤气罐一样,那也是危险的东西。管理得好,就不会带来危害,一个道理啦。”
但一位环评专家指出,因为迁建新址是个复杂问题,需要专题讨论,需要对所在地进行新的环评,所以现在轻言选址地,还为时过早。
“公众参与”背后的政府考量
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受厦门市政府委托,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独家专访
从6月份的散步事件到12月份公众参与环节,厦门民众正日趋理性,政府执政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厦门海沧南部地区规划环评报告还未最终完成,厦门PX项目是停建、迁建还是复建都在猜测之中。但自12月5日启动的持续十天的“公众参与”环节,厦门市政府采取公开、公正和广泛参与的形式,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
12月16日,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受厦门市政府委托,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独家专访,披露“公众参与”程序的政府决策过程。这也是厦门市政府自今年6月份PX风波至今,第一次对相关事件公开回应。
朱子鹭身兼厦门市政府整体区域规划环评领导小组成员。在不久前结束的环评公众座谈会上,朱子鹭代表政府担当惟一主持人。主持期间他引用最为频繁的西方名言是,“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他坦言,从6月份的“PX风波”到12月份“公众参与”环节,厦门民众日趋理性,政府执政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摸着石头过河
国家对具体建设项目的环评有明确规定,但对区域环评没有。我们就尽量参照建设项目的环评规定来。但这次面对全体市民,既没有法律法规可以借鉴,也没有其他可供参照的实际经验。厦门市政府是第一次,国内也是少有的,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一开始就和环评单位强调,我们不预设立场,环评单位你也不要有负担。这是市里一开始就定下的基调。
6月份,我们对市民有过承诺,半年后区域规划环评会出台,会听取公众意见。到了11月份网上有人说,政府肯定不敢公布环评,我们就赶紧筹备。
因为是没有先例,所以原来设想的公众参与方案比较简单,后来的许多具体细节,都是根据报名情况,社会各方面的反映,本着体现公开公正和市民能够广泛参与的原则进行调整的。
网上有一些过激的言论,一些境外的媒体和网站鼓动民众到市政府散步。我们相信市民的素质,但也本着以防万一的原则,准备了一些应急预案。这本身也是公共管理范畴。
公共管理有个高压阀的概念。你适时开辟渠道,又有畅通的渠道让大家发言,情绪就会疏导。而如果压制,那高压锅就得爆炸。
专家组压力也很大。我们的方案都要征求他们意见。
12月5日,环保简本公布的时候,环科院专家甚至专门拿自己的原件和报纸一字一句地比照,他们也被网络弄得很担心。
取消人大专场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自己报名。我们本来要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场,环科院专家最先同意了,可后来他们表示不参加人大专场,认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对官方,别人会说是官方自己关起门来搞。
所以才决定和市民代表合并在一起。因为是厦门地方的事情,我们就限制在市区两级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驻厦全国和省里的都没有邀请。当然他们可以以市民身份报名。
关于发言顺序
发言的顺序是最后定的,原来的方案是人大代表和市民混着坐。一直到最后一秒钟,改过来了,因为考虑那样很容易给人以操控舆论的嫌疑。
人大和政协委员的座位刻意安排在市民后面,因为市民是座谈会的主角。
每场有50个是自己报名并通过随机抽号参加座谈会的市民,还有50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在三四个小时内所有人讲完不可能,但是又要考虑让大家都发表意见,凡要讲话的一定让他讲。我们后来权衡,人大和政协委员从第51号开始领号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市民。会上有人大代表提意见,认为发言时间少。可是我觉得,人大代表有表达渠道,而这些市民机会难得。限制三分钟是为了照顾大家,必须要有个时间限制。但即便如此最后还是超时了。我也没有强行制止,只是善意提醒。不然说不定又有人评价政府别有动机。
我当时想,只要本着把大家当成朋友而不是洪水猛兽的主持态度,该调侃,就调侃。原来也有扳着脸的方案,规定什么这不许、那不许的会场纪律。还是要充分相信市民的素质。绝大部分市民还是和政府一条心的。大家都是为了厦门,想闹事的毕竟是少数。
何况那两天参与座谈会的50%以上是年轻人,容易激动,处理不好只会诱发逆反心理。
关于摇号
每个步骤都有几个方案备选,我们同时参考网上舆论,尤其是负面意见,细节尽量细化、透明,不落把柄。既然大家说政府作秀,那我们就要把坦荡的一面展示出来。比如摇号,本来就是大人操作,可是网上有人说我们作假,那我们就干脆选最纯洁的小朋友。本来也没必要两百个号拿两百次,可是有人说我们会操控号码,那我们就干脆拿两百次。
我们还把两个反对意见最强烈的人请去现场,而且抽号的过程通过厦门电视台现场直播,全市人民都在看,这样你还怎么说政府暗箱操作。
为什么第二天多了七个代表?因为之前通知时人不在,我们又急着要定名单,所以就让候选人补上。后来他们又来电话找我们要参会。我们看人也不多,就索性加在第二天了。我们还破格通知了厦门大学教授袁东星参加座谈会。她本是排名靠后的候选人,为了听到更权威的意见,我们让她去。
征集参会代表的每个环节只有公示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比如摇号前必须要把报名号码先分到位,免得到时说我们偷替。报名名单原本想就在网上登,后来我们又专门在当地的报纸上登,用了好几个版面。
摇号的直播时间定在晚上,还是黄金时间,是为了避开上班。后来为什么时间紧,是因为前面环节太多,每个都要公示,占去了大量时间。厦门以前任何事情、任何会议,选什么代表,都没有这么公开透明,这么细致。
以后会不会继续沿用?我想,要看项目的影响性。对市民生活影响比较大的重大项目,以后会采取。但是一般性项目,法律法规没有规定需要公众参与的,就不采取。因为这次许多细节都不免烦琐,太消耗人力物力了。但肯定的是,会是空前,但不会绝后。
“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厦门PX项目区域环评公众座谈会全记录
会议现场提供菊花茶,在与会代表反对PX项目的声浪趋于火爆时,主持人总是适时调侃,“请大家多喝菊花茶,清热降火”。
通往厦门宾馆的明宵厅,必须经过一段斜坡。12月13、14日,厦门PX项目区域环评公众座谈会在这里召开。主办方在入口处增设了两道检查门槛,以防闲人入内。
此前,网络间有号召市民前往会场散步,政府不得已在现场增设部分警力,以备应急之需。
事后证明,此举多余,现场秩序井然。
两天的座谈会里,超过两百位的参会者,包括106名市民代表、近百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入场券和身份证明被核实无误后,入内参会。现场并未对录音、录像设备进行限制或检查。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主持会议,环评报告的出具方中国环科院的专家在侧旁听,未见介绍其他与会厦门市政府高级官员。
会场公布纪律三条:要求人均发言控制在三分钟之内;要求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要求发言者彼此尊重。驻厦中央媒体和厦门本地媒体获准旁听,外地记者则被安排在会场隔壁餐厅收看即时转播。
3分钟的限制显然不能满足与会代表的表达欲望,两天的座谈会共耗时8小时有余,气氛热烈而不乏理性,偶有波澜发生。
主持人朱子鹭副秘书长会后对南方周末记者称,这是厦门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且大张旗鼓的公众座谈会,也是政府与民众互动新模式的初体验。与会者厦门大学法学教授曾华群称,此举是民主政治的实践,必将在厦门历史上留下痕迹。
“老百姓支持就是和谐”
两天的座谈会,106名参会市民代表中,近九成反对PX项目落户厦门。而近百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15人举手发言,14人持反对态度。
反对PX理由主要是:PX项目与厦门海港型风景旅游城市定位相矛盾;PX项目本身的巨大污染以及不可预期的泄漏或爆炸事故等。有位飞行员身份的代表特意补充其他忧虑,比如海沧南部地处厦门航空港主航道,万一出现飞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座谈会按期召开,大部分市民代表予以肯定,对民意最终能否影响政府决策持谨慎乐观态度。亦有批评意见认为时间仓促,且安排在周四、周五,有人为设障的嫌疑,认为座谈会缺乏法律效力,应改为听证会,集体投票。
而对于环评报告简本,公众意见纷呈,有代表整体认可其客观公正性,亦有代表认为其结论为化工区和居住区的选择题,不够旗帜鲜明。其他批评意见包括:环评报告中模糊性词语较多,环评报告未考虑海沧地区的水域污染及土壤污染等等。
有一位发言者,发现环评报告简本上没有公章,对其有效性质问,“如果打官司的话,我们该找谁?”
翔鹭集团因为环评报告披露的历年污染事实,成为众矢之的。有代表要求政府对其“关停并转”,号召厦门市民以法律为武器向其索赔。亦有代表建议,市民与政府共担责任,社会集资以补偿翔鹭,打发其离开,但旋即被其他代表否定。
“十七大报告”屡屡被会场代表提及。有代表说,“十七大说要构建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老百姓支持就是和谐,老百姓反对就不和谐。”
“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支持PX项目的意见,明显处于劣势,偶有被围攻的局面发生。
主持人每遇此刻,反复引用名句,“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以平息纷争。
13日,在七位举手发言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惟一持支持PX项目态度的思明区一政协常委,列举“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困境,直言厦门单靠碧海蓝天如何吸引人才?她有条件地支持PX项目,并寄希望其创造环境与经济协调的示范区,但引得现场一阵哗然,几被打断,主持人竭力安抚情绪。
14日,支持PX项目的市民代表明显增多,达十名,身份也从前日的化工行业延伸至普通打工仔。一位自称不看电视、不读报的陕西打工者高声朗诵准备好的稿子,“这么好的项目不上,是有钱人在折腾所谓环保”,“PX下马,厦门也许没有了醋酸味,但却多了穷酸味”。
反对者嘲讽支持者为利益集团的“托”,甚至有代表现场“揭穿”,“支持PX项目的人发言都有共性,都在念打印稿,且稿子的题头部分都有雷同。”现场一片嘘声。
支持PX项目的代表也展开还击:民间的情绪有无炒作的成分?有无利益集团在背后操控?并认为一个合法的项目,如果仅因部分民间舆论就下马,会打击外商投资厦门的信心,伤害政府的公信力。
有人高呼,要为化工行业正名,冲破化工行业等于高污染的认识误区。
激愤者有之。13日下午,翔鹭曾发布对厦门市民的公开信,称项目合法合规。而在14日的会上,也有代表发布自己对翔鹭的公开信,“就五个字,请滚出厦门!”掌声一片。
言辞激越处,不乏个人攻击。比如曾有代表说,支持PX者,请滚出厦门,遭到与会众人的指责。场外的观摩者,也嘘声一片,认为有辱市民素质。
“民意领袖”与人大代表
厦门市民连岳和厦门大学教授袁东星都获得了参会资格。前者通过报名自然入选,而后者则是最后一刻,由政府破格通知参加。
在整个厦门PX事件中,市民连岳以其发布于网络的一系列尖锐的批评文章,而广受民意拥护。13日的座谈会上,他重点质疑了所谓的PX项目可带来800亿GDP的说法,以数据说明厦门真正从中得利的只有寥寥几亿和数百人的就业岗位;他还提及国家给予厦门的节能减排的考核指标量,问,如果上马PX项目,如何完成国家指标?
厦门大学袁东星教授是最早对PX项目提出质疑的专家。这次她排名靠后,本已参会无望。12日晚,厦门市政府通知其临时参加。14日座谈会上,她第51位发言,起身致意,赢得满场掌声,然后以详尽的数据和专业论述,阐释自己“不反对建PX,但反对建在厦门”的观点。
此间,曾有支持PX的代表,公开指责PX风波是少数专家罔顾事实,恶意毁谤,还透露,已经将他们告上了法庭。袁东星教授在发言结尾回应:“我们头顶上是大学教授的头衔,但之下是我们的良心。”
13日有8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言,其中七人反对PX项目落户厦门,一人支持。14日,发言人为七名,几乎全部反对上马。
但14日会上,也有市民代表质问在场的人大代表,“请你们扪心自问,有无履职到位?”在场的气氛一度尴尬。
好在厦门市轻工集团董事长杨景成的出现,弥补了这份遗憾。这位三届人大代表对海沧区因为早年规划失误而致使目前不适宜发展PX的现状分外痛心。他说,政府如果坚持上马PX项目,将要付出可能1000亿的搬迁成本,“厦门承受不起。”
会议接近尾声时,杨代表高声慨言,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国家职务,是责任。他当场呼吁2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案,并称义不容辞地愿为领衔人。
他说,人大是地方最高决策机关,PX项目对于目前的影响,已经成为重大事项,不应由政府决策。他同时恳请在座的市民代表,多做工作说服人大代表联名。
话音甫落,已有一名人大代表起身附议:我愿联名。会场气氛及至高潮,掌声持久不断。
http://www.nanfangdaily.cn/southnews/zmzg/200712200849.asp
民意与智慧改变厦门(南方周末 2007-12-20) 民意与智慧改变厦门 多方利益半年博弈趋于多赢-头条-南方周末 民意与智慧改变厦门 多方利益半年博弈趋于多赢 笑蜀:祝愿厦门PX事件成为里程碑(南方周末 2007-12-20) 笑蜀:祝愿厦门PX事件成为里程碑(南方周末 2007-12-20) 社论:厦门PX:在尊重民意中学习现代执政(新京报 2007-12-21) 许斌:厦门PX事件:找不到真正尊重民意的影子(山西晚报 2007-12-21) 福建尊重民意厦门PX迁漳州(大公报 2007-12-18) 许斌:厦门PX事件:找不到真正尊重民意的影子(山西晚报 2007-12-21) 许斌:厦门PX事件:找不到真正尊重民意的影子(山西晚报 2007-12-21)1 彭联联:民意调查不是与民意PK(中国青年报 2007-12-13) 彭联联:民意调查不是与民意PK(中国青年报 2007-12-13) 周虎城:探索决策与民意互动的有机模式(南方日报 2007-12-20) 周虎城:探索决策与民意互动的有机模式(南方日报 2007-12-20) 社论:厦门PX项目暂缓 政府且莫误读民意(南方都市报 2007-5-31) 陈小朗:沪杭磁悬浮和厦门PX何以民意缺失?(南方都市报 2007-6-1) 笑蜀:重化工布局必须尊重民意(南方周末 2007-6-7) 连岳:厦门是厦门市民的厦门(南方都市报 2007-12-8) 笑蜀:厦门PX事件给人民以信心(南方周末 2007-5-31) 厦门果断叫停PX应对公共危机(南方周末 2007-5-31) 笑蜀:厦门PX事件给人民以信心(南方周末 2007-5-31) 厦门果断叫停PX应对公共危机(南方周末 2007-5-31) “系统”(南方周末 2007-12-20) 厦门PX项目或迁建漳州(南方都市报 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