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35:08
收缩性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快――关于当前浙江经济形势的若干分析与建议
卓勇良 杜平    2008年10月20日

在当前“两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即以低成本劳动为主体的要素供给、以低层次商品为主体的市场需求,出现逆转情况下,浙江经济正在努力应对“爬坡越坎”的严峻挑战。工业经济扑朔迷离,产值增长出现了新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双重回落,企业关闭破产频传。然而深入分析,浙江企业财务状况总体仍然较好,转型升级明显加快。
我们据此认为,浙江经济的微观基础仍然比较坚实。工业增长下滑,反映了浙江经济正在实施重大战略调整,并在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下,正在发生着一场快速的、收缩性的结构调整。这种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由于需求下降而较快收缩,现代产业由于内外激励强化而平稳增长,同时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可望较快凸现。如果投资、消费增长不变,即使出口仍有一定回落,浙江经济仍存在着回落趋缓甚至回落见底的可能性。
一、经济表象:工业增长回落的主要特征
2004年以来,相对于全国工业的较快增长而言,浙江工业增长一直难以令人满意。今年以来,浙江工业的窘境越演越烈。
1、双重回落――浙江工业运行的年度特征
今年以来,浙江工业增长速度回落幅度远远大于全国。不仅比上年同期下滑较大,而且增长速度在国内的位次进一步下降,形成了“双重回落”的特征。问题的严重性是,如果同比增长速度的回落是当前国内工业共性问题,那么相对于国内其他省份的回落则是浙江的独特问题。
工业增长速度逐月下滑。今年5月份,浙江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月增长20.9%,这是今年以来的当月最高增长速度,然后逐月下滑。至今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仅比上年同月增长13.0%,是2002年以来,除历年的1、2月份外,增长速度最低的一个月份。
图表 1

工业增长速度相对于其他省份的位次大幅降低。今年3月份,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列全国倒数第7位,比上年同期下降1位。至今年8月,这一指标仅列全国倒数第3位。比浙江更低的分别是西藏和北京,由于这两个地区均与浙江具有相当的不可比因素,因此可以说,浙江工业增长速度已落于全国最低位次。
浙江工业增长速度自2007年5月再次跌入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后,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今年8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7个百分点,这恐怕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状况。
2、持续回落――浙江工业的趋势性特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浙江工业的当前表现,是中长期趋势的必然反映。今年以来浙江工业增长速度的下滑,可以追溯到2004年5月。
新世纪以来,浙江工业总的是处于长波景气之中,但以月度增长状况分析,则大致出现了3个小的波动周期。第一个波动周期是2000年前后至2001年12月,属增长速度回落周期。第二个波动周期是2001年12月至2004年5月,属增长速度上升周期。第三个波动周期是2004年5月至今,属增长速度回落周期。
从若干主要经济指标看,2004年是新世纪以来,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在这一年开始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如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从2004年开始持续下滑;浙江工业增长速度在全国的位次,则从2004年6月至今,持续居于全国第14位以下[1]。不切实际地攀比速度当然不对,但在长达50个月时间内,工业增长速度一直居于全国较低位次,显然是必须高度关注的。
图表 2

3、企业关闭――深层次问题的集中暴露
当前浙江确实出现了一个传统产业企业的关闭风潮,而且存在着这一关闭风潮在骨干大企业中蔓延的较大可能。
关闭风潮最早出现在中小企业。年初就有传闻,说是温州一些传统行业,有20%多的中小企业关闭。前不久我们去温州调研,有人分析认为,起码有20%以上的外来农民工离开温州。又如作为温岭支柱产业的制鞋行业,目前大致有1/2至1/3的小企业关闭。平湖黄姑镇今年以来,陆续有38家服装企业停产,超过总数的1/4,全镇外来务工人员在去年底2.6万人的基础上减员5000余人。
规模以上企业也出现了关闭状况。今年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增加12.6%,但纺织、服装以及皮毛行业的企业数只增加9.3%,从中可以嗅到一些不祥气氛。全省皮毛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今年3月份有2006家,7月份为1971家,减少37家,去年同期则是增加了29家。同期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也有轻微减少。另外,平湖黄姑镇至今年9月,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停产3家,占当地规模以上企业的7.1%。有些规模以上企业虽然没有关闭,但生产规模大幅缩小。温岭一家骨干制鞋企业开工率已低于1/2。温岭鑫磊机电,今年销售额只有约3亿元,仅为去年同期的1/3强。
这些关闭的少数骨干企业,由于与其他企业存在着资金链及相互担保关系,极易诱发连锁关闭风潮。绍兴县的江龙纺织集团去年是当地名列第8的纳税大户,已于今年10月上旬停产,初步估算债务为16亿元,同时还有高达近10亿元的对外担保及其它债务,一部分江龙集团供货方已陷入破产边缘。温岭的隆标集团于今年5月12日,因无力归还光大银行1000万元到期贷款,遭银行方面起诉,并被全面封账,由此涉及当地约10亿元的金融资产。温岭中马集团因与由其提供担保的隆标集团子公司的债务纠葛,于今年7月遭华夏银行宁波分行起诉,继而遭受隆标公司债权行的全面封账。中马集团总资产约10亿元,列温岭去年10强企业第4位,今年以来经营状况一直较好,目前却因封账致使资金难以周转,生产经营正在陷入困境。
当前浙江企业的关闭风潮,集中暴露了我省长期存在的粗放经营、低层次锁定、资本市场发育不足、过度扩张等问题,可以说是浙江经济成长过程当中正在缴纳的巨额学费。
二、深层原因:资本外流和低层次产业路径依赖
当前中国经济的共性问题是,要素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出口下滑等,所有省份都会受其影响。然而浙江还存在着两个独有的问题,一是持续的资本外流导致企业在省内的生产经营体系转型升级滞后;二是长期陷于低层次产品生产难以自拔。这就进一步放大了全国共性问题对于浙江的负面影响,导致浙江经济抵御风险能力严重偏小,“过大关”过程中的整体增长性严重偏弱,加剧了当前的困窘局面。
1、制造业资本外流对于省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我们根据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经验数据,估算浙江制造业资本外流数额。结果表明,2001至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1元利润,形成1.30元固定资产,浙江却只形成0.98元固定资产。以此计算,在此期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少增长了2263亿元,相当于2007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总额的22.8%。
钱去哪儿了呢?一是进入房地产,二是炒股炒期货等,三是投入在省外的传统制造业。比较典型的如绍兴有一家轻纺企业,在河北投资30多亿元创办钢铁厂,年产量已达250万吨,成为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出生绍兴的企业家在河北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就是资本外流的必然结果。2004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当年增长速度为22.0%,比全国低4.8个百分点;2005年为12.8%,比全国低13.2个百分点;2006年为13.4%,比全国低11.1个百分点;2007年为11.1%,比全国低13.7个百分点,仅居全国倒数第2。
图表 3

浙江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开始大大低于GDP占全国的比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投资长期不足,且在1980-1993年的长达14个年头内,投资占全国比重仍均低于GDP占全国的比重。只有在1994-2005年的12个年头内,浙江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才高于GDP占全国的比重。2006年以后,浙江投资占全国比重,又开始低于GDP占全国的比重。2006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6.9%,比GDP占全国比重低0.4个百分点;2007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6.1%,比GDP占全国比重低1.4个百分点;今年1-6月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浙江城镇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只有4.7%,比GDP占全国比重低2.9个百分点。如果投资比重长期低于GDP比重,显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图表 4

制造业资本外流有多个原因。首先是企业出于强化国内竞争力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优化布点,如娃哈哈集团在27个省份建立了100多个控股或参股公司;其次是省内传统产业主动向省外转移,如温岭铸锻企业目前多数迁往江西等地;第三是由于省内传统产业激烈竞争,企业转而在省外发展传统产业,如浙江一些中小资本投资省外矿业等;第四是省内土地供给紧缺、劳动工资上涨,促使企业把生产基地转移至省外。在经济运行中,上述原因交叉发生,而土地供给短缺、劳动成本提高,是制造业资本外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乐清柳市的沪光变压器集团,从2000年开始征用位于企业门前104国道旁、一块面积为80亩左右的土地,七、八年过去了,与农民的手续早已办妥,用地款早已支付,但因这块地属基本农田,尽管这几年都荒着,就是征不下来。无奈之下,沪光变压器集团在福建和安徽,分别以每亩二、三万元的价格,购入200多亩土地,建立了新的配件和总装基地。
制造业资本外流,大大影响了省内企业产能的提高、技术装备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联系到浙江历史投资水平曾长期较低,因此一段时间的投资高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还账”性质,有相当的合理性,由此看,浙江近几年投资低增长并非完全合理。省统计局曾分析了工业投资与工业增长的关系,2005-2007年,全省新开工规模以上工业4887户,资产总额只占9.7%,但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1.6%,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则为19.9%,对新产品增长的贡献率为16.5%[2]。根据近几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起码少增长20%多的固定资产的判断,再加上省统计局的上述数据,因此制造业资本外流,使得目前浙江工业增长能力比潜在能力降低40%左右,新品增长则比潜在能力降低30%多。
2、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放大了当前困难的负面影响
制造业资本大量外流,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从而在当前“过大关”过程中,出现了传统行业增长乏力,现代行业缺少应有的带动力,新兴行业没有发挥足够的支撑力的状况,进一步加大了浙江经济增长的回落。
传统行业比重较大,放大了出口下降对于浙江经济的负面影响。2001年,全国纺织服装等10个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的产值比重合计是22.6%,2007年下降到18.3%。浙江这些行业2001年的比重是35.3%,2007年为28.2%。虽然结构调整快于全国,但传统行业比重仍比全国高9.9个百分点。今年1-8月份,这些行业对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只有19.3个百分点,比正常状况至少偏低近10个百分点。
现代行业比重较小,对于浙江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较弱。如当前增长势头较好的通信及电子设备行业,2007年仅占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全国这一行业的比重为9.7%,上海为22.3%,江苏为15.4%,再加上浙江的奇美、波导等企业出现问题,使得通信及电子行业今年1-8月份对于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仅为1.4%。再如当前增长势头很好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7年占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低于全国6.7%的比重,更是大大低于上海的10.6%的比重。十分明显,由于这些高增长的现代行业规模相对较小,对浙江工业增长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三、积极判断:浙江经济微观基础仍然比较坚实
当前,浙江经济的微观基础仍然比较坚实。正是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年初的经济增长,虽然并不一定出现上行拐点,但整个局面将渐趋缓和。
1、浙江工业增长具有下滑趋缓的可能
这是鉴于如下因素而得出的判断。
――投资增长未见明显下滑。上半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上年同期的名义增长率为16.8%,高出上年同期名义增长率的5.4个百分点,但如扣除物价因素,可能是持平或稍低于去年。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城镇投资数据,浙江今年1-8月,城镇投资增长17.4%,比上年同期的9.7%高7.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投资很可能轻微增长。当然,如明年投资增长有较大回落,浙江经济下滑趋缓局面就难以出现。
――出口下降趋缓。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世界贸易增长,但至今年9月,以美元计算,中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为22.3,比去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考虑到经济危机中的吉芬商品[3]效应,中国出口增长速度的下滑空间可能不一定较大。
――国内消费增长较快。无论是省内还是全国,消费增长均较快。今年1-8月份,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9.8%,扣除物价因素,仍增长12.1%,虽然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速度降低1.3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上半年GDP增长速度的0.7个百分点。去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速度则是比GDP增长速度低1.3个百分点,可见今年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比去年高2.6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导致银根放松。因这方面已比较明朗,不再赘述。
2、企业财务状况总体仍较好
――亏损额大幅增加但亏损企业逐月减少。今年以来,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额急剧增加,1-8月份累计,亏损额为18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4.8%。但与此同时,亏损企业则大幅减少,今年2月份亏损企业为13347家,至8月份则为8967家。亏损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从2月份的26.1%下降到8月份的17.3%。
图表 5

――企业财务状况总体仍较好。1-8月份,在工业总计37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的利润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若干重点行业的利润增长仍较快,通信和电子设备增长58.6%,化工增长47.9%,交通运输设备增长41.3%,电气增长25.3%。亏损企业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石化企业,主要是国际油价快速上涨导致的;二是化纤行业,这个行业近几年产能迅猛增长,财务状况一直处于剧烈波动之中;三是纺织服装鞋子等传统产业;四是电力、燃气和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如果剔去石化和公用事业,则今年1-8月份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1.8%。应该说,在遭遇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要素价格全面上涨情况下,这应该是一个不俗的财务表现。
图表 6 1-8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高于10%的18个行业
1-8月利润
累计(亿元)
同比增长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0
290.1
医药制造业
52.3
74.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8.7
74.2
造纸及纸制品业
19.6
64.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7.1
58.6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3.6
55.5
食品制造业
10.3
50.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2.4
49.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87.3
41.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9
30.7
农副食品加工业
11.4
25.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00.6
25.3
非金属矿采选业
3.1
23.9
烟草制品业
30.7
23.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9.4
18.2
金属制品业
39.9
17.3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9.4
13.0
饮料制造业
24.0
12.3
3、企业转型升级提速
――企业科技活动持续较快增长。浙江是全国的创新大省,专利授权数一直名列前茅。近几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支出增长加速。2007年,根据省统计局对于全省429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年报的统计,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比2006年增长14.6%,经费增长27.5%。这些企业R&D经常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已达0.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支出,在上年大幅增长基础上,继续较快增长,总额已达121.3亿元,同比增长35.2%。
图表 7

――部分企业积极向内挖潜和努力开发新品。温岭鑫磊机电是一家专业生产小型空压机的企业,以出口为主,今年因遭受反倾销,销售大幅下降。从去年开始,这家企业实施引自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半成品库存降至为零,职工人数从2000多人降至800余人,腾出仓库辟为车间。最近开发成功摆动旋转式空压机,成本下降,售价提高,并可望打破欧洲的反倾销壁垒。
――从传统行业积极向新兴行业转移。以服装为主业的宁波雅戈尔集团,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第三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海宁一批企业近年来成功开辟新兴行业生产经营。超达公司已有近30年生产经编织物的历史,近几年投入3亿多元开发光伏电池生产,今年产值可望达到6亿元,是经编产值的3倍。奥通公司从一家制造普通挂锁的作坊转而生产汽车轮毂单元,今年产值将超过6000万元;美大公司则从最初做电镀到现在生产太阳能热水器和环保灶。生产低档扬声器配件起家的嵊县天乐集团,是实施二次创业、战略转移的典范。这家企业于2003年开始研制液晶电视,屡遭挫折,仍坚持新品开发,目前已拥有10条液晶电视生产线,成为沃尔玛、家乐福的主要供应商。
四、对策建议:信心、冷静和努力
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扭转浙江经济回落,关键是信心、冷静和努力。增强信心以确立积极的预期,保持冷静以应对目前的不利局面,加倍努力以克服当前困难,继续促进浙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增强经济增长信心和谨慎行事是关键
当前浙江经济的基本面是健康的,增长速度下滑是一种暂时现象。多数企业仍然具有较好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企业倒闭仅限于少数传统行业,而且主要是由于过度竞争、出口下降、收缩性结构调整等因素所致。同时,由于我国长期来坚持慎重稳定地推进金融开放,既加快融入全球经济,同时又与国际经济具有一定的风险隔离,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影响相对较小。应该坚信,随着全球的共同努力,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经济实力和内在素质,加之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浙江经济一定能够较好地实现“爬坡越坎”。
增强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严密观察经济运行各项指标和企业行为特征的变化。加强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关系研究,提高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研究、投资增长与经济发展、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等,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努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是当前重点
各级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努力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和出口危机、渡过难关。建立企业风险监控机制,实时了解企业运行状况。积极协调银企关系,帮助增加对于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解决企业信贷缺口扩大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规范民间借贷和制定合理的减税方案,同时有效使用有限的财政资金,解决部分优质企业或有潜力企业的短期偿债问题。积极利用项目技术改造和提供信贷税收优惠等资助手段,支持和帮助优势行业企业进行纵向整合、横向兼并收购和做强做大,缓解要素制约影响。
规范基层政府“救企”行为。政府的“救企”行为,一定要实事求是,以当地财力可承受为原则,不破坏市场经济内在规律,不随意向企业注入财政性资金,不随意运用公共资源。地方财政应建立企业破产倒闭的职工安置风险基金,以在企业发生支付危机时,先行垫付职工工资。谨防一些企业以停产关闭名义,转移企业资产的做法。同时应该强调,必须科学估价“救企”的经济社会效应,对于少数因自身原因陷入困境的企业,应主要依靠企业力量恢复生机。
这次企业倒闭风潮,也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规范企业与政府关系的问题。政府对于大企业,也应该与对其他企业一样,是一种公平、公正对待的关系。政府对于少数大企业,绝对不能“万般宠爱于一身”,因为这样不但将导致区域要素配置不合理,而且很有可能助长企业过度扩张行为,一旦危机来临,就非常难于处理;同时党委和政府领导对于大企业经营者,也绝对不能过从甚密,否则就非常不利于区域经济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
3、促进投资增长是重要手段
当前必须努力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投资增长是增强企业应对困难,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新的工艺技术的应用,以及增加社会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近几年一直处于投资低增长的浙江,促进投资增长更有重要意义。
促进投资增长,关键是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是保证土地供给,请求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加快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减少人均耕地较少地区的基本农田数量,适当增加浙江建设用地,同时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其次是科学增加贷款,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强化地方征信体系建设,以良好的信贷秩序和较高的区域诚信水平,促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科学放贷。第三是提高政府效率,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和行政效率,加速对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审批。
4、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根本出路
加快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是当前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增长的新引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加大投入、改革体制和完善政策,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与制造业有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加快服务业领域改革步伐,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民营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消除各类歧视性政策,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平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人才、资本优势和民营经济优势,推进制造业技术集约化发展,加快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和集约化发展。继续以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集聚优势资源,鼓励和促进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信电子等行业发展,促进规模化经济发展,提高装备工业核心竞争力。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强化政策导向和支持,提高关键设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实施进口替代。
[1] 不包括每年的一、二月份。
[2] 《工业投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浙江省统计研究与信息发布中心编《浙江经济参考》(分析篇)第22期,2008年4月29日。
[3] 由于在经济危机中,人们的收入大幅减少,因此价格较低商品的销售增长,很可能会高于价格较高商品。这一经济现象被称为“吉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