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正月十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7:38
  这几天实在是有些无所事事,不由地想起放假的事。
          记得高中放一天假,简直就是过一次年,兴奋异常。而现在整天“过年”也就觉不出“过年”的好了。我们2月28号开学,换句话说就是正月十五,今年本想在家过个正月十六,没想到连在家过十五的机会也没了。
          在我的印象中十六比十五更加有趣,更加热闹。或许是回忆起来很美好吧,其实我也好多年没有在家过过十六了。多年来为了求学,连过个十六也成了奢求。
         记忆中的十六和篝火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村子习俗是“跳火”还有“插香”,但是这个节日的名字我也毫无印象,家里的老人也说不上起源,也叫不出名字。不过和我们临近的地方有叫这天为“烤百病”的,也就是这天大家点上一堆篝火然后聚在旁边围着篝火聊天开玩笑,祈求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传说在这天一起烤火的人这一年都不会生病。
         但是我们村子的习俗比这更加意蕴丰富。而且好像只有我们那一小片范围比较重视。小时候总是以多一个节日而兴奋不已,但当他们问我是个什么节日的时候却又难以回答。
          记得每次在家过十六,那天晚上我总是早早地吃饭,等待着街上热闹起来。然后催家人快点,现在想来那时的兴奋应该来源于难得一次的一家人一起散步。说是一家人一起,其实我绞尽脑汁也只能想起一次~~真正的一家五口。
         出门前总是要点上“香”,本来是拜佛用的,但是这天它的意义就变了。有好几层含义:我们出门前先在院子里扔上一些,大概有震慑邪灵的意思吧。因为十五那天我妈把她大年三十下午“请”下来的“玉帝”给“送”回天上了,神走了那接下来就靠人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是我猜的,因为我妈也说不上原因。
          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口两边插上几柱香,像门神一样守卫我们的门口,因为这天各种疾病都会出来,不能让它们进门。
           然后就该朝桥走了,好像是叫“遛桥”,在这途中要把手中的香扔出去,随便扔在哪都行,而且扔出去绝对不能再拣回来,更加不能去捡别人扔的。因为路上扔的这些代表着疾病和灾难,捡回来那可就成自己的了,小时候总是对这些心存畏惧,但是也免不了纳闷:香怎么就会变成病呢?在这途中每个热闹一些的路口都会有一堆篝火一群人在那围着火转,一会儿正对着,一会儿背对着,把全身都烤得暖烘烘的。这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例如说一个老人,就代表延年益寿,一个刚结婚的就代表幸福美满,一个小孩儿就代表他聪明伶俐,长得高、漂亮,还有……晚上不尿床。再说我上学,对于我就代表学业有成。总之,那堆篝火简直就是万能,想要的理想在那都能实现。现在想想那篝火对所有有愿望的人都是希望。而对于懵懂的小孩儿来说那就是一堆火,是一种乐趣,他们会在火势正旺的时候一跃而过,虽然危险,但是大人们说这样可以长大个子。这天没有人会吝惜自家的柴,小孩儿可以随便去拿任何堆在路旁的麦秸玉米秆。或者有的小孩儿会朝里头扔几个爆竹,炸出一大串火星徐徐飘起,在火光的映衬下煞是好看。然后大人们吓唬一下,一群小孩儿就叫着跑开,转战下一个路口。
          这样一直走到桥头,似乎这一路上能想到的愿望都实现了。这天桥上的人是最多的,那也是最热闹的,短短的不足十米的桥站满了人,桥头上也有篝火,篝火旁照常是许多有着愿望的大人和懵懂的小孩儿。
          到了桥头也不是仅仅在那站着或是碰上许多熟人然后一直寒暄。手里的香还没有丢尽,这时它就不再代表灾难与疾病了,具体是什么我也猜不出来了。作用我倒是知道,就是把它们插在桥的两侧,或许有守护桥的意思吧。到了八点左右桥上是最壮观的时候,这时桥两侧都插满了香,在黑暗中星星点点,整个一个现实版“星光大道”,八点以后也有把香插在桥头斜坡上的,和桥相互映衬,像三道银河。这时如果有辆车过来,桥上的烟雾缭绕,就又变成了一个舞台。
          做完这些,也就该回去了,我印象中那次全家出动,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朝着另一个方向回家。村子里那条河是旱河,从我有记忆起那里面都没水流过。我们沿着河向东走,其实我们如果直接向南走很快就能到家,但是我们朝东走去了另一个不能称作桥的“桥”。村里如果说桥大家都指的是那个离我家比较近的那个。那个不被称作桥,是因为称作“坝”会更好。它只是把河填上了,拦腰斩断。
         河是绕着村子北边的,北边就是大片的田野,冬季的田野更加空旷,朝北望去能看见临村的灯火,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那时还小,不过一家人在一起从来都不会感到害怕。两座桥相隔很远,而我们走的也慢吞吞的,一路上爸妈讲着他们小时候的习俗还有村里的往事,例如说以前我们家附近是大片的水,后来全都干了变成地了啊;每当端午节姥姥都去芦苇地里弄芦苇叶包粽子啊……
          到了那座桥上,旁边一片玉米地没有把秸秆去掉,结果被一群小孩帮忙“秸秆还田”了,那会还没有规定不准焚烧秸秆。整个一片天上都被映得红红的。那天我们绕了大半个村子,也是我最难忘的一个十六。
          我家的十六和村里其他人家好像还有点不同,我们回家后都会打扫院子,过年的包装纸啊,烟花筒啊,还有代表“节节高”的芝麻秸一并烧掉。据说我爸妈小时候小孩儿都会走家串巷收集不要的笤箸,那才是真正十六要烧的东西,可是现在太少了,人也多少冷淡了。
          其实十六现在也只能是怀念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机会也几乎找不到了,也不知道大姐二姐记不记得那天。她们是不是还有这个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