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孩子的思想(你有想过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03:40
哲学人生——一位中国大三学子对人生的追问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李老师:

    您好,上面那段话是孔夫子对学生点的理想描述产生的心灵共鸣,而我却是对老师您第一节课所说的关于哲学以及读书的深刻理解产生了很大的共鸣,这种共鸣好像是从一个很遥远的心灵圣坛中传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可能是很久很久都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深刻的语言了,毕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时代,校园里也逐渐地充满了商业化的气息,哲学这个给人神秘和神圣的词语已经很少得以耳闻了,许多老师们的授课中不是就业就是考证之类的所谓经验之谈。这些只是备一时之用,人生毕竟很漫长,学生需要的是形成一种可以自我化解烦恼与困难的心灵能力。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或许这一点正是应试教育所做不到的吧。

从老师的对哲学的态度上可以感受得到老师对哲学的深刻感悟和哲学对老师的心灵影响,老师劝说我们要多读点多看点哲学的书籍,这是老师的用心良苦之言,我能够理解到老师的这种心情。因为我的人生和生活受哲学的影响很大,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哲学了,我想可能是因为那段时期生活的种种无奈吧,人在无奈的包围中就会想很多问题,可是越想越不通,越想心里就越压郁,而哲学却给我心灵的解脱。

刚开始接触的是道家哲学,小时候经常和爷爷一起到江边钓鱼,那里的环境和很安静,生活的很悠闲,朦胧的记忆中还残留着爷爷的话语“如果每个人都像庄子那样逍遥自在的生活着,世界就会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了”就是这样与世无为,逍遥自由的遁世哲学让我在无奈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可是渐渐的又发现这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学而优则仕”的积极入世的儒家哲学,所以在我们这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家庭,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考上大学便成为了我当时的最大目标,也是父母心里最大的期望,所以我一直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学习,渐渐的,心里产生了一种英雄般的救世情怀,心里好像感觉到一种天下为己任的神圣感,幻想着像古代的贤人那样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是考上了大学以后,在目标达到了的时候却发现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了,突然间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与迷惘。原来大学是这个样子的,大学生是那么的多,竞争是如此的激烈。各方面的压力让我感到很累,渐渐的又发现佛家的出世哲学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一点安顿与轻松,《了凡四训》的确让人轻松的感悟到出世之道。在压力与轻松之间,在道家儒家佛家三家哲学的交融之际,我必须在内心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终极目标,因为我不希望自己从此踏上大众的考证,应试,毕业,就业之路中迷惘挣扎,不想在社会世俗化的生活中影只匆匆,往返莽莽。

虽然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是我们人类追求的一大社会目标,但是我想这绝对不是我们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世俗生活是人世间有情众生的现实生活,是一个相对于出世离俗和非世俗化生活或宗教化、神性化生活而言的概念。世俗生活的内涵是满足人们丰富的自然和社会需要,其特征是通过对人的自然欲望与社会需求饱满足而充分展开人性的本真。然而,过世俗化的生活虽然是亿万大众孜孜以求的人生愿望,但对世俗生活的体验,却并未普遍激发出人们的幸福感受,正是在世俗化的历史音韵中迸发出难以掩盖的哀音。这是许许多多的中外大学生走进社会后的心灵告白与苦诉。一种普遍的孤独、无助、失落、彷徨的焦虑情绪开始在我们现实世俗世界中滋生和蔓延开来,用西方心理学家弗罗姆的话说,在世俗化的大潮中,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深感软弱无力和毫无意义。哲学家马尔库塞则将世俗化生活描述为物质丰富,精神痛苦,是痛苦的幸福生活。可以说,世俗化过程中人们所产生的痛苦感受,是一种精神空虚和价值失落的烦恼与焦虑。

在热情追寻世俗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渴望过世俗化生活的同时,人们却又无可避免和难于自已地产生内心痛苦的矛盾现象,在我们当前所经历的世俗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时下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喝道:“外面的世界真精采外面的世界好无奈……”。这首歌的歌词在反映人们在世俗化潮流中的矛盾心理方面颇具代表性,表达的是人们推开了长期关闭的生活之窗,突然看到了外面美丽迷人、丰富多采的世界,感到神往,燃起了投入的热望。然而,这一骤然展现的精采世界又是捉摸不定,难以驾驭和把握的,给人以异己陌生的感觉,使人的投入愿望和热情受阻,无法顺利实现,因而又深感无奈,产生忧虑仿惶之情。这与人们那种在幸福目标面前感到痛苦的心态是相同的。

事实上,社会世俗化过程中普遍的精神空虚和一般个人的渺小无依,是由世俗化的特性所注定的。世俗化的过程就是人战胜神、人的力量取代上帝的力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宏扬人格、人性和人的思想意志为精神宗旨的,强调的是人的独立、自主、自由和超越传统主宰者的创造力。所以,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宣传社会竞争和弱肉强食;柏格森高唱生命的刨化力;尼采呼唤天马行空、进取力无穷的超人,这些都是以人的独立意志和强大生命进取力为前提的。然而芸芸大众毕竟不个个都是超人,社会中毕竟有强者也有弱者,而且弱者必然是绝大多数,因此以人的强大为前提的世俗化过程中一般人产生弱小者的痛苦感受,是无法避免的。这说明,沉溺于世俗生活,执著于对自我实现、欲望满足的追求,并不能消除人的痛苦、烦恼和忧愁,人还应该具备超越世俗化的意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这种意识。

因此,我选择了哲学,选择了从哲学中寻找培养这种意识的源。所以我翻阅了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拜读了各种人生感悟的文章。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哲学:孔“仁”,老“道”,孙“武”,墨“非攻”,韩非“法”;到汉唐时期的黄老学派哲学,董仲舒的“大一统”“天人感应”和“事各顺与名”,王充的无神论与命定论,郭象的“独化”与“冥然自合”,范缜的“神灭论”;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唯心哲学,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与“日新之化”;最后到近代时期的各家的救世哲学:康有为的“仁爱”,谭词同的“仁学”哲学体系,严复的“物竞天择”进化论,梁启超的心物论。从前苏格拉底的朴素哲学到苏,柏,亚三师徒的哲学,然后到后期古典时期个人主义与怀疑论,接着到中世纪古典神学,再到文艺复兴时期与启蒙运动时期的各家主义哲学,最后到近当代的康德先验哲学,黑格尔保守哲学,马克思的唯物辩证哲学,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尼采的道德哲学,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现代周国平的思辨劝世哲学文章让人触动,余秋雨的悲世思新的哲学散文让人感慨,于丹的复古哲学精彩演说让人深思。

在不断的阅读思考中,各种各样的哲学思想渐渐的内化为一种逐渐强烈的心灵自解能力。所以慢慢的,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就会很容易的被这种心灵自解能力而化解。相信老师您也有这种体验吧。然而,由于我们人对终极意义的追问正是人的存在的本质内容,因此,这种意义追问的价值就在于这种追问的本身,而不在于这种追问是否得到了某种结论。同时,人的本质的历史实践性与主体创造性,人的意义生成的开放性与历史性决定了终极意义追问也是开放的形态。所以如此说来,我们每个人总需要在物质与财富的世界之外构建一精神与意义的世界,总需要形成某种终极性的价值信仰体系,使自己的个体有限生命有所安顿,有所托付。老师,您说是吗?

然而,意义生成的历史性也即年龄决定了我对事物与事情的感悟层次,所以我们便需要交流与学习,老师您是我的长辈,相信老师对哲学的感悟比我的要深刻的多,学生希望在此可以和老师交流,从而得到在学生年龄之外的深刻体悟。

另外,老师对于读书的观点真的很深刻,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到底有什么用,老师您说它的作用不在于学习某门课程的结果,而是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意的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是的,的确如此,在随着通过学习的能力提高,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虽然这些知识不能现实产生作用)人的思想随之越深刻,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境界越来越高,从而不易被尘缘俗世所困扰,体现出人生的本质,生命的真谛与顽强。

而教育,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受教育者更快更好的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与人类社会和整个宇宙建立起广泛的感官交流和精神融合的敏感而又坚韧的生命。老师您认为是吗?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一篇至情至性的感悟散文,她的题目是《生命本无名字》,是啊,我们生而无名,名字只是父母给我们的一个代号与寄托而已。所以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老师您的学生 。

 

                                                    

                                                      

                                                  广东金融学院                                                   2008年9月4日
                                                  QQ:69119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