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六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 淮北景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4:57:05

淮北六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淮北六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必修4)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C.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3.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④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4."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_______命题 ( )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5.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

  A.哲学的基本命题

  B.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辨证关系问题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17世纪英国哲学

  C.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7."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 )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8.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一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无限性 D.反复性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对该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据此回答10~12题

  10.地壳的变化"出人意料",体现出 ( )

  ①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③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④意识对物质的存在和变化不会产生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地震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实实在在地作用于人类生活.关于"客观实在"理解正确的是 (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人们抽象出来的一切现象 D.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12.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地震说明 ( )

  A.规律是客观的 B.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D.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俗话说:人生不得意事常有八九。于丹教授认为"化解遗憾第一个前提是先认可这个遗憾的存在,说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排,我已经知道有这个遗憾了。"据此回答13、14题.

  13.于丹教授之所以认为"遗憾"早以存在,是因为 ( )

  A.遗憾的存在是一种预先作出的安排

  B.面对遗憾人们是无能为力的

  C.知道遗憾的存在就定能化解遗憾

  D.遗憾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4.于丹教授认为,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这说明 ( )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意识能直接改变人生 ③意识能直接改变缺憾和苦难的事实 ④不同的意识对人生的作用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今有人说"床前"不好,应改为"窗前".其实,李白所说的床并非寝具,而是说的水井边的一圈栅栏.据此回答15、16题

  15.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

  C.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思维的复杂性 D.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

  16.有人将诗中的"床"理解为寝具 ( )

  A.是对认识的发展 B.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C.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D.不是对事实的反映

  17.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过程中爆炸失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它并没有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中国"神六" 、"神七"载人飞船先后发射成功.这一系列事实说明 ( )

  A.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具有反复性

  B.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偶然性

  C.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从而得到的认识也不同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8.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聚在哲学思想里."

  这说明 ( )

  A.哲学家总是站在人民利益立场上的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对时代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

  D.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9."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20."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这一刻,我们大家心在一起.献出我们的爱心,不论是钱、是物、是热血,还是一份关怀.爱传递的地方,灾难将被熔化."由此可见( )

  A.人们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巨大的

  C.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即是合理的

  D.人们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世界

  21."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强调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22.新的《节约能源法》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反映了 ( )

  A.实践决定认识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3.英国一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淹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 )

  A.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24.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发映 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5.孔子关于"民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述 ( )

  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②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③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④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淮北六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必修4)试题

  答题纸

  班级____ 姓名____ 得分____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10分)辨析: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27.(13分)《人民日报》曾报道,安徽省某市是个只有19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多元,该市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不多。但当地政府不顾本地经济发展实际,不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上马了没有市场和销路的号称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和高档别墅区--温哥华城。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如今工地成了荒地。

  (1)上述做法违背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3分)

  (2)运用(1)的结论对上述做法进行简要说明。(10分)

  28.(12分)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有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安全回家,中国航天员成功实现太空行走。预计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9.(15分)改革开放以来至200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十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十个"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运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十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出台的认识。

  高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DCCBC 6-10 DCAAA 11-15 DADDC 16-20 BADCB 21-25 BBADB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答:(1)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4分)

  (3)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5分)

  27.答:(1)上述做法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主观主义的做法。(3分)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计划和行动;主观认识如果背离实际,就会导致错误,错误的认识就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该市脱离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盲目上马没有市场和销路的高档娱乐项目和高档住宅,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这是典型的主观主义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10分)

  28.答:(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6分)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七"安全"回家"、实现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汇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6分)

  29.答:(1)十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说明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3分)

  (2)十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

  (3)十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分)

  (4)中央发布了十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

  (5)"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