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社区-猫眼看人-[转贴]“思考”课替代不了独立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1:24
思考”课替代不了独立思考
文章提交者:江海寄余生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思考”课替代不了独立思考
傅国涌
在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开幕式上,许嘉璐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位中学校长发出呼吁,中学应减少教育内容和放慢教育进度,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智育”不等于“知育”,我们的教育多年来把智育当知育,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他说,“‘思考’是一门必修课,但在课程表上却找不到。”以他的地位、身份,这些言论一天之内就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介传遍整个中国。初一看,在中学开“思考”课的说法很新颖,很有吸引力。细一想,以今时今日中学教育的大气候,即使将“思考”当成一门必修课,恐怕也改变不了现状,充其量只是增加了一门用来考试的课而已。
普通教育的本质乃是人的教育,这是与工具性教育相对的,这种教育本应该具有超功利性,它不是为考分高低而存在,不为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存在,也不是为其他任何附属的目的而存在的。爱因斯坦有一个经典性的表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而不是有用的机器或工具。我们现在的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教育恰好与此相反,它不是把人本身作为目的,而是把人当成工具,首先是考试的工具、创造分数的工具。与考试相比,一切都是从属的、次要的、可有可无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已成为大多数教师、学校心中颠扑不破的信条。以前,中学6年只拼一个高考,高考是决战,是号角,现在,除了高考还要拼中考,中考甚至比高考还要激烈,可以说,学生从初中起就登上了战车。学校越来越像战场,上学就像打仗。学校也越来越像企业,学生一进校门,就像上了紧张有序、少有喘息的流水线。在许多中学,月月都有考试,论分数排名次,乃至以分数高低分考场,在全年级排名前面的进“第一考场”,依次类推。竞争的压力,过早地填满了孩子的世界。不断的考试、不断的排名,几乎覆盖了孩子们的整个中学生活,哪里还有什么求知的趣味,学习的快乐,创造的欢欣。
“老师眼中只有分数!”我曾多次听到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在老师的后面,学校眼中只有分数,教育行政部门眼中也只有分数,考核、评估一个学校需要量化的标准,分数自然是最简便、快捷的标准之一。在将中学生训练成考试能手这方面,当前的教育无疑是卓有成效的。如果论重复记忆性的知识、论解题能力特别是应试能力,就是放在整个世界,久经“考”验的中国学生恐怕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们缺的正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放广阔的视野,超越功利的心态。这本来都是中学教育要赋予他们的,说得简单一点,中学生应该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用来阅读,用来思考,用来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然而,在今天以分数为本的中学校园里,这一切实在是太奢侈了。套用一个句式,中学有问题,不是中学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的问题。一个只会考试、只剩下了考试的民族,注定要为此付出难以想像的代价。在这个意义上,许嘉璐给学生更多思考时间的主张,确乎抓住了中国教育的一个病灶。
至少,中学教育要为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奠定基础,我曾经在《过去的中学》前言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中学自身要有清楚的定位,它不是通往大学的输送带上一个机械的环节,不是大学的预备学校,不是生产大学生的流水线,而是有自己基本的独立价值,比如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得到陶冶,知识得到训练,视野得以开拓,即使不再升学,作为一个人,他的文明素养,他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理解都是在这个阶段初步成型的。这远比分数重要得多。关键不是在中学开设“思考”课,“思考”课替代不了独立思考,还是要改革以分数为本的教育方式,让中学生从考试的战车上走下来,有空闲的时间抬头看看天空,想想与考试无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