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23:03
一年前,上海“昆曲王子”张军离开体制内剧团,开始了一场“昆曲市场化生存试验”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本报记者 姜泓冰《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29日   16 版)

园林实景版《牡丹亭》,真正做到了“看得见的昆曲,听得见的园林”。
张毅摄
核心观点
昆曲界的知名生角,选择离开体制内生存空间,难免被人视为“爱折腾”。
但前上海昆剧团副团长张军的“出走”,一年后惊艳的“跨界”亮相,让人看到了“折腾”的价值。
“小众”的昆曲,注入了前卫、时尚与跨界的探索,照样也能实现市场化生存
中秋前夜,在上海威海路的一处庭院,昆剧的一曲生腔唱得典雅而缠绵:“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座中数十位沪上艺术界人士听得如痴如醉。
这位“伤秋宋玉”,就是人称沪上“昆曲王子”的张军。他在艺术沙龙“花雅堂”的雅集中,以这曲南昆《玉簪记》中的《懒画眉》,为自己“出走”一年间得到的鼎力支持,答谢诸位同好——去年,张军主动辞去上海昆剧团副团长一职,开始“自立门户”。
“牡丹”,绽放园林实景中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一出《牡丹亭》,辗转流传400年。近年来,种种创新版本层出不穷,张军的“答谢版”却是头一回:几百名观众坐在江南园林,隔着一弯流水,随着拱桥曲路,对亭台,倚水榭,头顶明月,绿柳青竹,在风声蝉噪中,倾听穿着精美戏服的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湖畔缠绵私语。
这是著名音乐人谭盾、“昆曲王子”张军、舞蹈家黄豆豆等人“跨界合作”、在江南古镇朱家角课植园排演的一出“园林实景版”昆剧《牡丹亭》。
这是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外文化展演剧目之一。从6月到10月底世博会闭幕,总计86场演出,每周五、六、日,暮色一浓,戏便开场——轻悠悠的小船载来悠扬的箫音,和着岸上古筝,开始讲述一个不知年代的爱情故事。封闭在“镜框式”舞台的昆曲,就这样在园林实景中唱响。
堪称昆曲知己的谭盾,只保留了一笛一鼓、一琴一箫的基本配乐,充分调动、还原了园林中草木、山石、湖桥、亭榭的轮廓线条,营造出精美雅致、韵味无穷的戏曲背景。摒弃扩音设备,更见演员的唱做功夫,真切勾勒出昆曲声腔的婉转、细腻与沉静。
这出作品是跨界的:杜丽娘惊梦后的独白,用了很有谭氏特色的“水乐”,激越而澎湃,颠覆着昆曲传统的舒缓;“冥判”中小鬼出场,用了搞怪的摇滚乐;“回生”中,石道姑跳了一段热烈奔放的现代舞;“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传统唱词,被改编成女声独唱,俨然影视主题曲;穿着现代服装的箫、筝演奏者和悠悠驶过的小舟,更像有着间离效果的现代叙述者……种种手段综合于一处,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幽婉美妙的东方美学意境,成就“看得见的昆曲,听得见的园林”。观众席上时时发出“太美了”的低语。
“如果张军不‘出走’,这出园林实景版牡丹亭怕是很难出来。”知情人的这一感叹,或许可以诠释张军出走的初衷。
跨界,探索昆曲出路
园林实景版《牡丹亭》其实只是一次“小众”演出。
导演兼柳梦梅扮演者张军甚至认为,较之观众,这出戏对于戏曲演员的意义也许更大——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演员的舞台表演习惯:学习“看天吃饭”,不光是晴雨有别,还关心日落时间,演出从日落前开始,唱到杜丽娘死后与柳梦梅相会,正好进入深沉夜色;千篇一律的“出将入相”上场下场,变成借曲径、小桥、亭台转换剧情场景……
然而,这又是一次回归。当年士大夫们崇尚“客至乐具,豪门清韵”的雅致生活,“邀宾客、摆家班、赏昆曲”成一时风气。已故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说过,昆曲的曲境与江南园林互相依存,“曲境就是园境,而园境又同曲境”。
谭盾的工作室在上海青浦朱家角,张军是青浦人。2008年,张军在谭盾排演的歌剧作品《马可·波罗》中担纲。园林实景版《牡丹亭》就是几位艺术家合作的产物。
小生张军是戏曲名演员中少有的弄潮儿,做过许多“跨界”表演尝试。他组过流行乐演唱团体,把昆曲唱词念出嘻哈节奏;办过“视觉昆曲之夜”,把昆曲放到融合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舞台环境,与好莱坞大片混搭;在歌星王力宏演唱会上担任表演嘉宾,合唱《在梅边》;与比利时钢琴家合作演出“当爵士遇上昆曲”;在西方舞台上唱歌剧;举办昆曲时装秀……
前卫、时尚的另一面,是对昆曲的执着。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昆曲,从1998年起,他走遍上海各大高校和高中,举办300多场讲座,边表演边讲解。痴迷昆曲的白先勇先生与苏昆合作青春版《牡丹亭》大获成功,给了他信心和使命,“连昆曲爱好者都能为昆曲传播这么投入,我们干这一行的,怎么还能不做?”
于是,张军不满足一年演出寥寥无几的体制内生活,毅然“出走”。
“非遗”,不要变成活化石
园林实景版《牡丹亭》,也是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成立之后正式推出的第一出大戏。
作为昆曲界不可多得的知名生角,选择离开体制,难免被人视为“爱折腾”。能否凭着“小众”的昆曲实现市场化生存,连张军心里也没底。
但他希望能为昆曲发展多做些尝试。36岁,学戏唱戏24年,昆曲融入血液,但戏曲观众的萧条老化,让他惆怅。2001年,昆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他却不甘心,“昆曲不能满足曲高和寡,变成活化石”。
参加《马可·波罗》演出时,谭盾很欣赏张军:从事一项600年历史的艺术,却懂得最现代的Rap,说明这个艺术家够开放、够包容、够自信。去欧洲演出,张军开了眼界,那里的年轻艺术家为传统艺术做着各种新形态、组合的尝试。张军认为,经过600年沉淀,昆曲已像太极一般圆融内敛、纯净脱俗,音乐、唱词、舞蹈、布景、戏服……把哪一部分单独拿出来看,都很完美。提炼一些戏剧元素做些创新尝试,不会对它造成伤害。而昆曲中的典雅、安静、柔婉等中国古典气质,是越来越物质化、快餐化、浮躁化的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能激活当代人最柔软的内心,吸引更多人分享。
脱离体制,逼着自己靠排戏、演戏谋生,张军很累。30多度的酷暑,穿着三层戏服,在课植园露天演出,他汗如雨下,却仍然一派优雅含蓄。在担纲主演的同时创排新戏,准备在年底推出一出昆曲喜剧。同时跟着严格的名师蔡正仁继续学戏,一板一眼,是地道的老戏师徒传承。
张军庆幸自己并不孤独。
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开在大力建设“戏剧谷”的静安区,上海市政府文化发展基金也给予创新剧目资金支持。加上折服于昆曲魅力的企业家,喜欢交友的张军凝聚起一个相互取暖的朋友圈,这让张军的昆曲市场化生存试验有了不错的开头。
阳春白雪也会拥有市场而不必单靠政府包养吗?张军颇有信心。
他认为,戏曲的振兴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眼下中国社会经济基础渐渐夯实,传统艺术正赢得政府重视,百姓文化素养在逐步提高。在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只要有人探索,会有自己的一片天……
是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