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与生命天机探源》之五(科学标准与真假科学) (2010-09-28 00:18:4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9:52
《宇宙与生命天机探源》之五(科学标准与真假科学)

  
第十四讲 科学标准与真假科学

  
专题讲到这个节骨眼上,为了更加全面科学地探索生命奥秘,也为了将探索深入到生命的最底层面,也许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科学标准与真假科学的话题,探讨一下方法论的话题。注意!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是我们探索奥秘、辨别是非、揭开深层玄机的指导总则。

  (一)教育熏陶与成见:可以说,不管是在中国、美国还是在什么地方,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事物的思想观点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长过程中所经受的教育及环境熏陶,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影响及学校教育。但是由于我们受科技水平的发展及对客观世界认识水平的限制,有些内容未必能真实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所以有些教育的内容未必正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熏陶往往决定了他的思想观点及所持的态度。一些错误的认识、观点很可能在其脑海中形成固有的成见,并禁锢着自己的思想,成为认识事物探索新知的一大障碍。

  不同的教育及环境熏陶往往造就了不同的思想认识观念。比如在美国,有80%以上的人相信基督,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或者说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着,而且美国国会每次开会时,都要举行专门的祈祷仪式。而在中国,则有80%的人不相信上帝或者有什么神灵存在。认为所以会形成上帝或者神灵存在的思想认识是因为过去生产力落后、低下而导致的一种愚昧的表现。但是,在美国今天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竟然会有如此众多的人相信有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恐怕把他们的认识简单地归结为“落后、愚昧”的解释似乎并不妥当。

  在这里我们暂不管上帝存在与否,也不管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与否,我们仅从中国、美国两国大多数人的思想认识对比中就可以明显地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教育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认识观、思想观!

  再比如周易预测是否具有科学性的问题,也就饰恼慢去我们所说的“算命”是不是迷信的问题,不同的教育熏陶就会形成不同的认识观点。记得一达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小到大来自环境及学校的教育,都认为算命是一种迷信行为。遇到“算命先生”就要避而远之。于是自己从小就深深地扎下了一种认识:算命都是迷信,没有一个不是骗子。这种思想便形成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世界观。

  而与此相反的教育熏陶却会形成相反的思想认识。一达在大学教书的过程中,在课余时间曾偶尔与学生讨论起周易的话题,发现许多大学生对“算命”持一种认可的态度,认为“算命”并非迷信。因为在他们的环境中从小父母就常常提及算命神准的话题。比如谁谁家的孩子走失啦,到某某“先生”那里去算,结果孩子去了哪个方向、与什么人在一起、什么时候能回来等等都算的很准很应验。诸如这类的事情他们能说出一大串。由于他们从小受父母及环境的影响、熏陶不同,就形成了与前面截然相反的思想观点及认识理念。

  我们且不论“算命”本身是真是假,仅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与熏陶形式便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认识。

  通过上面两个事例,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一个结论:事物的真假与人对事物真假的认识其实并不相等同!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环境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认识。真的东西可能被误认作是假的,而假的东西也可能被误认作是真的。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受到的教育及环境熏陶!

  而教育熏陶出来的东西,又往往使人根深蒂固,并很容易形成成见,形成一种固有的思想认识。一旦教育的内容没有正确反映出事物的真相本质的时候,我们的这种已经形成成见的错误认识又将会严重阻碍自己对事物本质的进一步探索。

  所以,我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未知领域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不固执己见,一定要时刻给自己划一个问号:我们现有的认识是否真实地反映出了事物的本质?谁又能保证自己所有的认识就一定都是绝对正确的?

  ——因为,不管是哪个国家也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教育及环境熏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认识,而并不是事物的真相本身决定人们的认识!

  (二)科学与谬论的分界线:人类虽然已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但与浩瀚的宇宙历史长河相比,小的实在是微不足道。人的思维大多基于科学发展所能认知的范畴,由于人对世界的认识受生产力及科技水平的限制,即使是真理,在科学没有充分认识它之前,同样可以把它当作“谬论”。某些看似科学的结论也很可能被新的发现所推翻,而某些看似谬误的东西很可能被后来的科学所证实。科学与谬误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及中医的经络理论体系曾经被国内外全盘否定,曾一度被当作谬论大加批判。因为无论怎样解剖人体、无论从放大镜下还是显微镜下都找不到它的影子。后来国外科学家把微量的放射性元素注入到中医理论所指示的穴位中,并通过追踪放射性元素的移动,从而证实了经络体系的存在。所得到的人体经络图与古人讲的人体经络竟惊人的相吻合。

  在这里,原来被科学认作“谬论”的东西变成了科学,而原来的所谓“科学认知”却变成了荒谬与幼稚!

  基因理论是前苏联科学家率先提出的,认为生命的每一个细胞都浓缩着整个生命体的完整信息,生命体的所有信息都被记录在细胞的基因中,基因是生命体发育、生长直至死亡的信息控制中心。然而这一理论在当初竟被视为是荒唐透顶的歪理邪说,被视为“伪科学”大加批判。因为它违背了科学常规,违背了原来的生命理论体系。然而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科学实验恰恰证实了这个“伪科学”的正确性。在这里,原来的“谬论”变成了科学,而原来所谓的“科学”却变成了谬论。

  一个生命的诞生,必须要经过卵细胞与精子细胞的结合才能形成生命。这是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的最基本的生物理论。然而“克隆”生物技术的出现,却可以将一个单一细胞不经过受孕而直接培养成生命体。从而全盘否定了生命诞生的基本理论,彻底打破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理论观念。

  但是,在这一理论与技术刚刚提出的时候,却被人们当作一个荒唐而滑稽的新闻,“这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无非是别出心裁地招摇炒作!”人们谈笑着,甚至人们懒得去批判与反驳,因为没有人把它当真。然而最终令人们大惊失色的是,世界上相继有若干个实验室也成功地培育出了“克隆生物”,人们才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在这里又一次,科学认为“荒谬”的东西却变成了现实,而原来所谓的科学却成了谬论!

  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科学到底弄通了多少生命机理?到底还有多少生命奥秘没有揭示出来?科学中到底还有多少谬误被人们信以为真理?

  ——科学与谬误之间其实并没有永远绝对的分界线。决定这一分界线的恰恰是人类自己!是人类自身的认识发展程度!

  (三)有没有绝对的评断标准: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中,有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呢?让我们回顾一下科学探索的历程。

  在上个世纪初期,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刚提出的时候,他的理论体系与传统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完全相勃的,与当时的科学认知是完全相违背的。这个理论对于当时的科学来说是非常荒谬的(荒谬到什么程度?按照他的相对论,当人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在另一方看来,他的质量会变得无限大,而时间趋于停止,生命似乎可以永远停留在年轻时代)。

  当时人们认为,爱因斯坦居然向已经被科学公认并经历上百年科学检验的传统理论体系发起挑衅,这种做法是地地道道的反传统、反科学的,是一种荒谬到连儿童都不如的无稽之谈,甚至有人认为爱因斯坦简直就是个疯子、神经病。

  然而,当各种有力的实验证据证明了相对论的科学性以后,人们才如梦初醒,爱因斯坦也因此一跃成为了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

  科学认为是荒谬的东西,有时恰恰就是真理。基因理论及克隆技术都是很好的证例。克隆技术正是以基因理论为理论依据的。当克隆技术最终被科学承认的时候,那些嘲笑的人们仿佛当头挨了一棒,才如梦初醒般地大声惊呼:千万不要“克隆”人!在这里,历史一次次地证明了这些“荒谬到极点”的理论恰恰就是真理!一次次地证明了这些被人们谩骂到一无是处、胡言乱语、神经失常的荒唐逻辑居然恰恰就是真理!以前的所谓“科学标准”在这里失效了。

  不可思议的事情不一定是假的,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正说明科学本身还需要发展,正说明科学本身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探索。没有这些未知的,科学就不能向前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人们没有认识电磁波之前,你要告诉他们空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电磁波,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空中到处都布满了“磁力线”,他们一定会说你是个疯子。因为谁看见了电磁波?空中只能是空的,哪里来的电磁波?

  在古代人们只能骑马传递快信,没有现代的通讯设施。你若告诉皇帝说从北京到广州只需几秒钟就可传递一封信,他也许会以欺君之罪把你的脑袋砍下来。

  就在三十年前科学家们还预言,光纤通讯不可能被实际应用,因为它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价格也十分昂贵。然而随着技术的重大突破,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和普及。

  二十年前科学家还预言激光武器不能作为新式武器被军队应用,因为它不仅设备太沉重,而且必须聚集很高的能量才能有效打击对方。然而中国、美国等一些国家现今已经成功的制造出新式激光武器,有效的击毁了太空中飞行的导弹。

  过去认为是不可能,甚至是荒谬的,都有可能被突破而成为现实。任何断言、结论、甚至所谓的真理,都有可能被新的发现所突破,甚至被全面推翻。科学正是通过不断否定自身而向前发展的!

  在生命奥秘的领域中有许多现象、许多问题与人们的常规认识相驳,体现出了它的特异性及非常规性。而目前的科学对这一领域的认知却少之又少,它连“经络”究竟是怎么回事尚没有弄清楚,连“辟谷”、“闭息”究竟是怎么回事尚没有探讨清楚,连周易为什么能够预测尚没有弄清楚,连人生为什么呈现出“程序化设定轨迹”尚没有弄清楚,连那个肉眼看不见的占整个宇宙80%以上物质的宇空乃至其中有无生命组成等等诸多问题尚没有弄清楚。

  对于这个连我们生活的宇空及自身的生命尚没有弄清楚的科学体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把它作为探索生命奥秘中各种问题的绝对依据呢?又怎能把它作为真、假科学的绝对评判标准呢?在科学的探索道路上存在绝对的评判标准吗?

  (四)“违背了科学”与“违背了当今的科学”:在这个奇特的生命领域里,当一个理论、一种观点的提出超出常规理念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定论:“没有科学道理”、“违背了科学”、“无稽之谈的伪科学”。

  不过这样的定论需要作些补充,是没有“当今科学”的科学道理吧,是违背了“当今的”科学吧,是相对于“当今科学”的无稽之谈吧。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当今科学”就是绝对正确的吗?“当今科学”就是评判一切的绝对依据吗?“当今科学”就是评判真、伪科学的终极标准吗?违背了“当今”的科学就一定不是真理吗?凭什么把“当今科学”作为评判真理的绝对标准?凭什么“当今科学”成了定义“假、伪科学”的绝对标准?是谁赋予了“当今科学”至高无上的权利?!

  中国一位专家发明了一种“无偏二极管”,在不需要外加电能、化学能、太阳能等能量的条件下,只要环境温度高于负273度,该器件就能奇迹般地输出直流电流。成为一种取之不尽、完全没有污染的新型能源。并陆续获得了俄、英、美、中等多国的发明专利。

  但是,这一发明却被人为地打成了“伪科学”。被定性为是“永动机”,因其“没有任何能量的来源”而被认为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而且断言任何归结为“永动机”的东西都一定是伪科学。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无偏二极管”到底是真是假,我们也不管其背后到底是什么机理,我们要讨论的是,以“现有的科学认知”定论成“永动机”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伪科学?大家知道,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多达80%以上的看不到的暗物质、暗能量。如果有某种发明装置,能够将这种暗物质、暗能量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可用的电能,那么尽管我们看不到其能量的来源,但以这种工作机制来产生电能难道没有可能吗?如果真能发明出这种发电装置那岂不是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吗?!

  如果我们只单纯以“当今科学”认知的“永动机”为由,如果我们只单纯以“当今科学”的“可见物质”的“能量守恒”为由,就去盲目地扣上一个“伪科学”的帽子,那么,也许我们就很可能扼杀了这种装置背后科学规律上的重大发现,就很可能扼杀了一次产生科学理论重大突破的机会,就很可能扼杀了一次冲击世界诺贝尔奖的良好机遇。

  在宇宙、自然面前,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没想到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我们又怎能仅用如此有限的知识就去轻易、草率地断定某种事物一定是不可能的呢?超出现有规律的东西就一定是“伪科学”吗?“当今科学”能成为评判一切的绝对标准与尺度吗?

  某大学原全息生物研究所所长,其全息生物学理论被认为极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但由于被不问青红皂白地扣上了“伪科学”的帽子,使其境遇急转直下,所创立的全息生物学在学术上遭到封杀,其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有的大学开设的全息生物学课程也被停开。更为痛惜的是,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这位教授积怨成疾,身心俱毁。一个年仅五十多岁的很有前途的科学家就这样因禁不住打击不幸含冤病逝。

  我们暂且不管全息生物学理论正确与否。我们要讨论的是,难道一个新理论的提出必须要局限在现有理论的框架之内吗?难道一个新理论的诞生必须要局限在现有规律的范围之内吗?回想科学的发展历程,哪次重大的科学突破不是“新的东西”否定了“原有的东西”?哪次不是“未知的”突破了“原有的”?如果我们只单纯以现有的科学认知去轻易评价未知的东西、去轻易否定未知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探索新规律、发现新理论可言?科学还能有什么突破与发展?

  我们为什么非要认定不符合现有规律的东西就一定是错误的呢?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超出常规的东西非要扣上一个“伪科学”的帽子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角度,去考虑一下其背后会不会隐含着新的科学规律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去考虑一下其理论的背后会不会可能产生新的重大科学突破呢?有人说中国为什么总拿不到诺贝尔奖?如果我们总以这样的思维去审视一切、去评判一切,我们还能有什么突破?!

  当然,在科学探索中正确与错误都是难免的,但这些都必须以学术的形式展开探讨。“无偏二极管”也好“全息生物学”也好,学术上的探讨与争论都是可以的。但岂能如此草率地就去扣上一个“伪科学”的帽子?况且所依据的“当今科学”就一定是评判真、伪科学的绝对标准吗?这种轻易的举动无论从科学突破的角度还是从人自身的角度损失都可能是惨重的。

  一句“违背了科学”的定论也许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请使用更加科学严密的语言吧——是“违背了当今的科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理论就一定是错误的,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理论就成了“伪科学”。相反,科学史上所有的重大突破,哪个不是从这些所谓“违背了当今的科学”的理论中诞生出来的?!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发展程度。真理与谬误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因此,在科学探索上,包括在众多未解的生命奥秘领域的探索上,就不可能存在一个衡量一切的“绝对标准”,就不可能存在一个判别一切的“绝对尺度”。我们不能以“违背了当今的科学”为由去断然地否定什么,更不能随便扣上一个“伪科学”的帽子。今天的科学很可能被明天的科学所突破、所推翻。试问,哪个能成为定义“假科学、伪科学”的绝对标准?没有一个“绝对标准”我们又如何能够断定哪些就一定是“伪科学”呢?!

  科学探索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思维,科学探索恰恰需要的是一种开拓的思维与精神,没有这种开拓的思维与精神就没有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这是每一个科学探索者所应持的科学态度。对任何一个领域的探索,我们都应该创造一种宽松的探索环境,我们都应该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气氛,而不应该被“当今的科学”所局限,更不能随便就扣上一个“伪科学”的帽子。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有所发现,科学才有可能产生较大突破。

  其实,对于生命奥秘领域的探索,这不是科学不科学、唯物不唯物、宿命不宿命的问题,这也不是单纯“真科学”、“假科学”、“伪科学”的问题,这更不是“当今科学”就能够评判、定论的问题。

  这是科学不可回避的、必须去面对、必须去探索、必须去揭示、最终也必须要彻底揭开的人类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十五讲 论证周易预测(一)(二)(三)暂时省略

  (四)放空大脑 空杯归零:有一个求学的人,有一天到一位先生那里去求教。见到先生后,他便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诸多见解。先生没有说话,拿出杯子给客人倒水。当水已经装满了杯子后,先生仍然往里倒水,水流了满地。这时这位求学的人甚为不解,问先生:水已经装满了,你怎么还往里倒?再倒还能装进去吗?不都流走了吗?先生笑了笑,反问到:你的脑子里面不也满了吗?我再给你往里装还能装进去吗?还不是一样都要流走吗?

  的确,当一个人满脑子里面都是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他就很难再装进去别人的东西,也很难再接受新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想有新的认识与突破,就必须有容得下新东西的大脑,就必须先把原来的东西放下,把自己的大脑放空,就象水杯一样,先把里面的水倒掉,所谓空杯归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新的发现,才有可能在认知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前面我们曾提到,不管哪个国家也不管哪个历史时期,教育及环境熏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认识,而并不是事物的真相本身决定我们的认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发展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有的认识未必一定都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允许对现有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展开新的讨论,就应该允许那些看似“违背现有认识”的探索观点的存在。

  科学与谬误之间并没有永远绝对的分界线,科学探索中也不存在什么永远绝对的“衡量标准”,“当今科学”更不是辨别真伪的“绝对依据”,谁都不能保证人们现有的认识就一定都是绝对正确的。

  如果我们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东西,如果我们容不下其他人的观点、看法,如果我们容不下其他人的探索思路,我们自己的脑子都已经满了,那还能装进去什么?那还探索什么?

  因此,在探索生命、人生奥秘的时候,我们只有放空自己的大脑,空杯归零,把这杯已经盛满的水倒掉,不被原有的思维所影响,不产生任何先入为主的对、错观点,深入认真地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有新的发现,才有可能获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