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宇宙真相与未来科学(二)(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02:47

续前:宇宙真相与未来科学


    (五)一切物体都是由“能量”构成的
      科学的发展已经认识到,万物都是能动的,也就是说,并不需要一个外在的作用力,万物自己都是会动的,我们所看见的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就不会动,那只不过是肉眼所造成的一种假象罢了。在微观下,所谓静止的物体和粒子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为什么牛顿力学在微观下就不适用了呢?因为牛顿力学的最基本假设——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微观下是不能成立的。微观运动现象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微观下的物体运动被认为是无规则的,科学家认为它们适用于“测不准关系”。用显浅的话讲就是,在微观下,粒子好象是在不断的 “乱动”着。
      既然物质在微观下都是自己会动的,既然构成物质的各种基本粒子与能量子(如光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说物质与能量之间以能够相互转化(爱因斯坦的质能等式和核反应堆早已证明了这一点),那么物质与能量是不是能统一起来呢?科学家德布罗意统一了粒子与波,也就是统一了物质与场,其实早已为物质与能量的统一开通了道路。但科学家们还是在原有的理论中修修补补,把过去所说的物质的质量称为“静止质量”,以又提出了一个“运动质量”的新概念。既然如此,还不如统一用能量的概念呢。如果统一用能量概念,那么在化学方程式中,就能用统一的单位来计算了,而不必要既计算质量的平衡又计算能量的平衡,其实就只是一个平衡。
       现在科学越来越重视“能量”的概念,其实“能量”概念比“物质”概念更能准确的描述存在物的真相。世界上的万物,包括世界本身,归根到底都是由能量构成的。
       能量构成一切物体、生命,能量可以保持“场”的状态存在,又可以聚之成有形的我们能看见的物体。世界归根到底是一个能量世界。能量单位将成为未来科学的唯一的共同的单位,就如经济领域的货币一样。
       概括以上的理念,那就是:“场”是物体存在的普遍形式,而能量是所有物体的共同本质。

    (六)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
       物质归根到底是能量,其实精神也是一种能量。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统一于能量。
       关于物质是能量,我们已经证明过了。那么为什么说精神也是一种能量呢?我们都知道人的精神“支配”人的身体,那么,如果精神不是能量,又怎么能起到“支配”的作用呢?
       精神与我们平常所认为的物质确实有区别,精神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科学仪器都难以探测到,于是很多人,包括很多所谓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就认为精神只是一种概念,是一种抽象,是一种虚构,不是实在物体。
      但是如果我们用理性去认识精神的话,就会发现否定精神的实在性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以绝对的唯物主义为例,它一方面否定定精神的实在性,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另一方面又说什么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意识的能动性”。如果精神、意识不是实在存在的物体,怎么能对物质这么实实在在的东西产生“反作用”呢?凡是有点理性的人,都会发现这种理论是不能成立的。
       我们能仅仅因为精神是无形的,就否定其实际存在吗?要知道当今科学发现的无形的物体,包括场在内,都不知道有多少了。科学已经证实,无形的物体,就是能量及由能量构成的各种物体,以场的形式遍布于一切空间。
      我们一般所说到的物质只不过是灵性最小的能量物体,而我们一般所说到的精神就是灵性比较高的能量物体了。其实,物质怀精神是一性的,谈不上谁决定谁的问题,两者是可以发生相互作肜。我们体验自身就可以知道:身体的变化会影响到精神状态,例如生病时会使人心情也不好,情绪容易波动等。反过来,一个人的精神变化也会影响身体状态,现代心理疗法不就是以此为原理的吗?作为气功修炼者来说,通过修炼自己的心性,从而增進身体健康,这更加证实精神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存在。
      所以说,物质与精神,在某种意义上,统一于能量。“能量”既可以指称物质,又可以指称精神,既可以指称有形物又可以指称无形物。“物质”的概念给人感觉是“不会动”的,而能量则是会动的,而精神本身又正好是自己会动的,而且能量与精神都是无形的。所以用能量的概念比用物质的概念要准确很多。如果人们多用能量的概念,就会更容易理解精神的实在性。
       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神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能量的作用,这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天地间发生的一切现象了呢?
       例如,人身体生病了,是因为能量构成的病菌对身体的破坏作用,吃药就是利用药中的能量去制约甚至消灭病菌;而心理疗法则是利用精神去调动自身的免疫能量去对抗病菌,不都是能量与能量的相互作用吗?
       那么对于人体的结构,或许我们就很自然的明白了,人有身体存在,也有精神、意识、灵魂等的存在,人体的实质
       就是一个精巧的能量系统,同时又对外发生着能量的交换。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我们一般说是物理学,很多人会认为“金木水火土”就是指我们所看见五种物质,其实,与其说五行是指五种物质,不如说五行是指五大类能量。中国古籍《尚书》中的《洪范》篇说出了五行的特点。“金”这种能量的特点是“肃杀”,对其它物体具有清除作用,所以属于“金”的秋天就会使万物开始凋零。“木”这种能量具有“生发、条达”的作用,所以属于“木”的春天就会使万物开始发芽、生长。“水”这种能量具有对它物“润下”的作用,所以属于“水‘的冬天就会使万物潜形、隐藏。“火”这种能量具有“炎上”的作用,所以属于“火”的夏天会使万物冲动奔涌。“土”这种能量具有“厚重”的作用,所以会使万物变的稳定,所以“土”能居中,因为它稳定,不易变,厚重。至于五行的相生相克,那就更明显了,是五大类能量之间的相互助长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只是略举一例而已,要详尽解说中国五行学说,那必须另具篇幅才行。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可以适用于一切事物呢?就是因为它是一种能量学说,而不是一种物质学说。五行,可以说明一切物体的性质,包括万物,也包括天地;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包括空间,也包括时间;包括有形物体,也包括无形物体如颜色、气味等等;包括“物”,也包括“事”,也就是说包括了一切事物。
        未来的科学必定是能量科学,而不是现在这种物质科学。而中国古代的科学将提供很好的借鉴。

      (七)一切物体都是生命
        既然物质与精神是一性的,任何物体说到底都是能量体,那么很显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命体。
        人们对于“生命”的概念是应该有所改变了,不能再局限于我们在地球上所见的生命现象去认识生命了。很多人认为生命就是要有一个生长过程,就是要能繁殖后代,也就是要能吃能喝, 能思能说,能生长发育, 能生儿育女……这才是生命。
      其实真正想来,一物是不是生命,就看这个物体有没有灵性。物质是灵性最低的能量,精神是灵性高的能量,只要有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就会产生一个完全的生命体。即使是纯粹由物质构成的物体,也可以认为是灵性最低的一种生命体,因为它都是会动的,都是会对他物发挥作用的。至于说它对于自身的存在有没有感受,对于来自它物的影响有没有感受,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宜妄断.有的人讲石头怎么会知道疼呢?我们要说他是在妄断,因为我们会反问――你怎么知道它不会疼呢?
       现在,生物学家已经证实植物有感情,有思维,有识别能力,植物之间有信息交流,植物群落就象一个社会一样.有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我们一向认为是非生物的物体的生命特性,例如研究水是否有灵性等.
无论如何,从古到今人们所坚持的"万物有灵"的理念是值得现代人深思的,至少,我们今天不能再妄断某些物体不是生命了,因为我们实在没有证据证明它们不是生命,说它们不是生命只不过是出自于我们的主观猜测罢了.

      (八)“世界”本身也是生命,世界就是万物之主
        万物都是生命,世界本身也是一个生命体,这个最大的生命体中又包溶着许许多多的更小的生命体,即世界包溶万物。任何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世界中的万物也就是世界中的众生。
      世界是万物的主体,就是万物之主,众生之王。万物都在世界中演化着,并且发生着相互关系,经历着生老病死、体验着盛衰荣辱。万物、众生既发生着相互的影响,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万物、众生又都受到世界的统一制约、支配。世界中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命运祸福可能受到其他生命的影响,但根本上是由世界(主体)所决定的。因为主体本身就是生命,所以他对于其中的万物、众生的命运肯定是会做出安排的,对其包溶的万物肯定会平衡好他们的关系的。
       由于万物都受到世界主体的统一制约、支配,所以万物的运动、变化才会体现出统一的规律来,整个世界(即万物的总和)才会显得那么有序、和谐,才有真理可言,才有科学探索可言。
      现代量子力学因为看不到世界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体,看不到世界这个生命体就是万物的主宰者,所以认识不到万物的和谐、规律的根本原因,所以才会主张几率论,认为世界没有规律可言,如果有规律,那也不过是一种数学上的统计规律,即一种几率。爱因斯坦与量子力学关于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爱因斯坦不能接受一个无序的世界,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理性的,他说了一句话,成为名言——“我不相信上帝是在掷骰子”。
      其实人体就是一个小世界,人体是一个生命体,人体中又包溶着许许多多的更小的生命体,如器官、组织、细胞等。可是我们这里所指的人体并非现代医学解剖上所指的人体,那只不过是所有器官之和而已。真正的人体是无形的场态的实体,也就是中医学上所指的五脏六腑和各种经络构成的人体系统。现代人认为中医学上的五脏六腑就是现代解剖学上所指的那十一种内脏器官,其实根本就不是的。所以按现代解剖学去解释中医,会发现大致是那么回事,但有很多地方都不准确。其实这是现代西方科学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带来的缺陷所致。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科学家已经能通过声学的、电学的方法证实人体经络的存在,发现中医的描述是惊人的准确。那么经络存于什么地方呢?那就存在于真正的人体上,那个人体才是真正的“主”,对于人体中的一切,包括我们肉眼看见的各种器官的总和都具有根本的制约性。例如那个人体经络,就起到使全身能量流通的作用。而中医,就是直接针对这个真正的人体去治疗的,所以才有那么强的疗效,因为中医抓住了根本。
      地球也是一个世界,也包溶着极多的众生,其中包括人类。我们所理解的人类在地球表面之上这种概念是不对的,人类并不是在地球的表面上,而是在地球之中,因为整个大气层也都属于地球的范围。人类就在地球中演化着,地球就是人类的主体,是人类之主。就如同上面所说的人体的例子 一样,真正的地球也不是我们肉眼所见的这个地球,我们所见的地球是表面物质的总和,是受制约于真正的地球的。那么那个地球如何寻找呢?中国古代的《山海经》所描述的就是那个真正的地球的情况。所以现代人用《山海经》对照现在的地图,发现大致是那么回事,但具体位置又不准确,原因就在这里。《山海经》是明确写到“五脏山经”,也就是把地类比于人体,把山类比于五脏,那么肯定是把海类比于六腑了。而且,要把《山海经》当作是对一个立体的地球的描述,而不能把地球当作一个平面来看待。
       因为世界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尽管相对于万物而言他是主体,是更高级的生命,但他本身却也可能损坏。万物、众生的所为一般是影响不到世界主体的生命的,但是如果万物发生了严重的问题,也可能损害到世界主体的健康。就象人如果吃了很多消化不了的东西就会出问题,就象地球如果被污染过份就不能达到自身的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众生要顺从于主体,也要维护主体,因为主体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众生的好坏,如果主体不存在了,众生又怎能存在呢?反过来,如果光有一个主体,而没有繁荣的万物,又太单调了,所以主体也是百般爱惜、慈悲于众生、万物的。

      (九)造物主与“道”的真实存在
       所有的宗教都这样说:世界是由造物主创造的,万物是由造物主创造的,并且整个世界与万物自始至终都在造物主的掌管之下。那么,造物主是否真的存在呢?
      我们人类确实是许多器物的造物主,甚至是许多生命的造物主,不要说我们的生儿育女了,就说现代生物 技术确实在创造着许多生命,人类将来还可能制造出具有灵性的机器人。更主要的是,我们的人体,也在不断的创造着许许多多的生命体,我们的人体把吸收的营养演化成体内的各种各样的生命体,我们的体内简直是一个繁荣的世界。只不过,我们不能完全明确的知道和控制自己体内发生的一切。但是,如果人类要左右自己体内的那些小生命体的命运,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无论多大的宇宙,都存在一个主体,而且都是生命体,都掌握着其中的一切万物与众生,那么,他不就是其中的万物与众生的造物主吗?远的不说,就说太阳是不是我们的一层造物主呢?离开了太阳的光能,所有的光合作用就无法進行,那么所有的植物都将死去,那么依靠植物作营养的动物与人类又如何生存?我们虽然看不见太阳光是如何制造着葡萄糖的,但确实是太阳光在制造着地上所有生命的营养物质。宗教中讲,神是用他的能力去造物、做事的,那么光能不正是太阳神的能力吗?
      地球无疑也是我们的一层造物主,表面上,我们把种子种下去,是种子吸收地里的各种水份和营养物质而成长起来,但大家想一想,地是不是为整个生命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环境呢?就象为什么受精卵一定要在母亲的子宫里才能发育成生命体一样,地就起了这样的作用。就象我们用机器生产产品一样,我们说产品是机器生产出来的,就是因为如果没有机器的作用,是无法把各种原料合成、演化的。
       如果我们能在微观下看到各种天体的真正形态,如果我们能与各种天体沟通信息,说不定真的象宗教中所说的那样,这些天体都是神,真的是造物主。
      在我来说,我深信世界是由造物主创造的,而不是由最基本的物质元素“自然”形成的。世界上没有任何“自然”的东西,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造物主的存在与做为。只有到达造物主,才能找到世界上一切的原因。所以,认识造物主,既是科学探索的起点,又是科学探索的顶点。
      也就是说宇宙不管有多大,最终都会有一个最大的最高的主体,在掌握着其中的一切众生、万物,平衡着其中的一切关系。所以宇宙不管有多大都决对是一个有序的、和谐的系统。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前提,也就谈不上有科学可言了,因为,如果一切都是杂乱无章的,还有什么规律好探讨呢?
      宗教说的一切也许都是真的。许许多多的大科学家最后都走入了宗教、神学,都是很有造就的人,他们晚年糊涂了吗?牛顿、爱因斯坦晚年都真诚的信仰了宗教,特别是爱因斯坦,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将来有什么理论能代替科学的话,那一定是佛法,因为佛法太完美了,已经达到了至善的境界。
       未来科学很可能这样论述:造物主以其妙不可言之“道”创造了天地万物与众生。这就是对科学第一原理的最简单概括。

        (十)统一而多层次的宇宙结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实人是一个主体,地也是一个主体,天也是一个主体,道也是一具主体,“自然”(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自然)也是一个主体。
小的主体又是更大主体的万物、众生之一。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多层次的结构。这与多层次的社会结构是类似的,以中国古代正统的社会结构来比喻,天子是最大的主体,下一层的主体是“王”,往下还有“侯”、“伯”、“子”、“男”等,每一个主体都掌管着其下的许多众生、万物。我们用社会结构来类比多层次的世界结构,可是我们要始终明白,在人类社会,作为主的天子也好,王侯也好,看起来与他所属的众生没有多少区别,而真正的主体与众生的关系是一种包溶关系,众生、万物是被包容在主体之中的。
      多层次的世界结构不管有多少个层次,可是“主体——众生”的模式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世界的最大处是统一于一个主体的,就象天文学上发现的星系的结构一样,九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太阳是主体,其光芒包围着整个太阳系。很多很多的象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统又组成高一级的星系,直至组成银河系,以银核为主体。许多象银河第这样的星系又组成一个小宇宙的范围,就这样一直组成下去,直至最大的范围。每一个层次都有一个主体,同时有众生、万物,共同组成一个系统。整个宇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庞大的系统。但其基本的单元结构是一样的,就是有主体,统领着他的众生。
      宇宙不管有多大,肯定是一个有限的范围。“无限”只不过是形容极大极大、难以穷尽的一个概念而已,真正的“无限”是不可理解的。也就是说,整个世界无论有多大都是一个有限的整体。被现代公认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提出了宇宙“有限无边”的理论得到科学家们的普遍认同,也说明了这一点。

      (十一)科学的统一性与认识的多层次性
      世界的统一是科学统一的基础,就因为宇宙最终只有一个最高最大的主体,所以一定存在着最终的真理,存在着真正的“第一原理”。儒家的《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是“止于至善”?就是认识到最高的真理并且始终不离于最高的真理。
       不管人们有没有认识到最高的真理,可是从理性上讲,肯定是存在的。修炼者通过实践与理性的升华,更加明白,什么是最高的真理。
       科学家们的最大梦想不就是求索最高的真理吗?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寻找到一种统一的理论,那是一种壮丽的感觉。
       可是很多人一方面否定有最高的真理,认为人类的认识没有终极的标准;另一方面又把自身的理论树立为实际上的最高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是多么荒谬啊。
      也就是说,由于最高真理的存在,所以科学是统一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宇宙存在着多层次性,万物与众生也存在着多层次性,那么对同一个宇宙、同一个宇宙真理的认识也就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取决于认知客体,而取决于认知主体,就好比正常人与色盲者对同一事物看到的景象不同,不同层次的人对宇宙真理的认识也不同。不同层次的人对真理的验证也不同,例如,有的人可以亲身上到月球上去检验自己对月球的认识,而其他人则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去检验,而显然,此二者因其验证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也许,亲身上到月球上的人会说看到月球上存在着高级生命,而没法到达月球上的人仅从逻辑、从现有科学结论去推理则很可能会怀疑甚至否定前者的亲见,甚至会批判其为“唯心主义”或“迷信”或“别有用心”……同理,通过亲身修炼能实证天国世界存在的人,也经常被不修炼的人讥笑为迷信,原因就在于不修炼的人无法实证,因为他们没有改善自身的认知条件,也就达不到对更高层宇宙真相的认识。
      所以,未来科学将会郑重的在序言中写上这句话:认识宇宙从改善自身开始。

       (十二)科学的根本使命与根本方法
       造物主是超越于他所创造出来的世界的,所以不能用世界上的任何标准来理解、描述和衡量、评价造物主。世界上的一切好坏、善恶、是非、正邪的标准本来都是由造物主制定出来的,怎么能反过来用这些东西去衡量与造物主有关的一切呢?世界中的一切生命应该无条件的顺从于造物主,才是正确的。因为正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标准。这个标准是真正衡量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与实验,只不过是众生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使自己确信是否已经找到真理的一种借助而已,它并不能成为衡量科学真理的最高标准。
      那么科学的使命是什么呢?现代的科学家总是批评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和科学,认为它们沦为“神学的婢女”。如果宗教所说的都是真的,如果造物主真的存在,如果宗教真是在宣讲造物主的旨意,那么科学真的应该成为神学的婢女。因为宗教是造物主的旨意,那当然是众生应该无条件遵循的真理。那么,如果科学不是以宗教、神学为最高标准,又怎么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呢?
       如果宗教是对的,那么科学的全部任务,就在于认识、领会造物主对众生的要求,理解造物主为众生制定的“游戏规则”。科学不能去研究造物主本身,因为众生的智慧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全面认识造物主的。例如,对于为什么造物主要创造万物这样的问题,可以说就是万物、众生无法理解的问题,因为造物主是超越于世界众生的。就象机器如果问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创造它们一样,我们人类的回答对于机器来说确实是很难理解的。
      也就是说,科学探索是有止境的,并不是无限的追问下去。众生活着,并不在于要追问清楚为什么造物主要创造万物,而在于要理解如何才能活的更幸福美好,如何才能顺应于自己的主,从造物主那里得到恩赐。如果万物不符合造物主的要求,那肯定就会被丢弃,这是毫无疑问的。
       未来科学将很恰当的确定自己的使命,也将很恰当地坚持自己的方法,那就是不断的改善自己,使自己不断的顺应于造物主的要求并从造物主那里不断的获得智慧。
       人类改善自己的重要方法是修炼,也许未来的人类都是不同程度的修炼者,而科学家则是修炼者中的优秀者。

结语
       现代科学走到今天,无疑已经走到了尽头。科学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复归于传统科学的精神,从新开创一条真正的科学路线。
       这就要求人们从根本上改变固有的观念。科学认识本身是新观念的接受过程,如果不破除旧观念,怎么能接受到新观念呢?就象禅宗六祖慧能讲过的一句话:一个杯子里已经装满了水,就再也不能加水進去了。
       除非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观念,否则无从认识宇宙的真相。

 


宇宙图片

 
                                                         宇宙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