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发展高职教育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9:57
论文摘要:地方高校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必须明晰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加强教学改革工作,形成立体教学模式;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职教科研工作,服务于职教事业的发展。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主要有五类:一是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和地方举办的职业大学;二是独立设置的高等专科学校;三是成人高等学校;四是本科学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五是本科学校举办的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m后两类我们可统称为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它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地方高校在发展高职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规模上,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占高职教育比例较小;结构上,其专业结构还有待完善,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系、监控机制等有待逐步健全和完善;经费投人主要靠收取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缺口较大;缺乏“双师型”教师,等等。为使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巫待解决以下问题。

  一、明晰人才质量规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确定的办学理念与方针,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同样必须坚持这种理念与方针。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在人才质量的培养上,既与本科教育有别,又不同于中职教育,它必须要有自身特定的要求,即高职生既要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又要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正如潘愁元先生所说:“今天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有所要求。只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不对的。我们既要培养一个职业技术人才,更要培养一个公民。人才不能够只是工匠。当然,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有其特殊性,也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做法。; y)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出现那种状况,即“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如只掌握专业技能,而不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那他就等同于中职中技生,在职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重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那他就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比不过中职中技生,从而在就业市场上陷人被动。; [3)“目前,社会各界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持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把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种则认为应该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统一,导致了在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上的盲目性和不一致性。n (4)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应解决好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定位,要求学生掌握“核心技能、核心知识”,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既区别于本科生、又区别于中职生,通过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地方高校不仅要全面准确把握其实质,而且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在职育教育工作中加以落实。为此,地方高校应做好以下工作:(1)在高职生的培养模式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提高学生的适应市场、适应行业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诚信、竞争意识和敬业、合作、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就业本领,是否具备用人单住所要求的各项素质要求,以及能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要建立起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保障机制。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要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重要意义,提高教师、管理人员执行这一方针的素质与能力,建立起校内外实训、实习的场所及符合办学方针所需的专业设备。

  二、突破教学改革难关,形成立体式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要取得大发展,必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以显示出技能型人才成才的优势。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过程进行改革:在教学思想上,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明确岗位能力的目标;教学体系上,要突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遵循技能体系的需要;教学过程中,要突破单纯的认知学习,加强目标下的知识应用;教学评价上,要突破文化试卷的考试,检验学生会做什么事情。

  地方高校高职教学改革存在以下因难:一是缺乏行业标准依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就是职业性,其发展的道路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靠企业、发挥行业作用。因此地方高校高职教学改革应建立适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课程体系,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行业没有技能人才的岗位标准和人才体系标准,有些行业只有技术标准,这样就无形地造成地方高校高职教学与企业、行业实际分离的状况,高职生只能以文化成绩来分层次,而不是以岗位技能高低来分层次的境地,这又与高职教育的目的相背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社会的欢迎。二是没有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可借鉴。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是一种实用人才型的教育,从生源状况看,职教学生人学的文化分较低,决定了他们更需要应用型的教育方式。然而如何进行深人的教学改革,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还缺乏较成熟的模式可借鉴。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应引领学生在职业目标下、在技能成才的目标下主动学习,学校应组织力量,加快研究探讨教学改革,建立适合学生在技能道路上发展成才的教学体系,建立起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缺乏合格的师资。职教的教学改革需要师资的强力支持,但是,对地方高校高职教育来说,其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少合格教师。现有的教师都是从事普通高教的教师,他们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但他们缺乏实践知识,一些教师甚至鄙视、惧怕企业实践,他们只熟悉传统的课堂教学,而缺乏岗位指导能力,从而给高职教学改革带来困难。因此,从事地方高校高职教育的教师应急需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从企业聘请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加快职业化的教学环境的建设,形成立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建立起一支职业化的专业教师队伍,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三、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服务于社会,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近年来为顺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都创办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存在着简单把一些普通专科专业转化为高职专业的倾向,而不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办学条件与能力来确定高职专业,这一现象在偏文科型的高校显得更为突出,这不利于地方高校高职教育的发展。区域性是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与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相符合。地方高校在设置高职专业时,一定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应,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特别是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产业的发展相适应,既立足经济发展需要,又要适度超前。地方高校应努力打造高职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在审定高校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时,应努力使高职专业设置能更好地贴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目前办学体制多元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中,地方高校发展高职教育应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办学资源和办学实际,力求避免趋同,体现差异性,充分显现各自的个性和特色,打造出自已的品牌。

  职业教育应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目标,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模式,以及开展分层教学,探索灵活学制等改革内容,都必须以教学过程为基础。现代职教课程应该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反向推出需要的课程;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要根据岗位能力重新构建、重新组合,都为岗位能力服务,在岗位能力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按这样的体系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才能与工作岗位一致,学生具备了某一岗位的能力,才能开展工学结合,这样的教学,才有职教特色,才能落实就业导向。

  在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应用性课程与知识性课程的协调。目前在一些地方高校中,高职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恶性循环,其原因有:一是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就业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学生不感兴趣;二是课程内容陈旧,缺少新的信息;三是教师本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缺乏前沿性、实用性,或者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课程讲解不生动,或者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就业压力下,学生希望得到技能,而学校希望坚持素质。但是,我们应正确认识到实用性、职业化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加大技术基础课程比重的同时,应注重对高职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构建一个“基础宽、技能精、针对性强、适应面广”具有高职教育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加强职教科研,在服务中寻求高职教育的大发展

  地方高校高职教育发展面临一个突出问题是职业教育科研力量普遍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高校的科研力量和重点基本上都在学科研究上,职业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在职业教育得到重视的今天,地方高校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人员不仅明显偏少,而且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缺乏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职业培训标准、职业教育需求尤其是经济发展变化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研究,也缺乏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规律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地方高校高职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其学科齐全、研究力量强的优势,整合研究力量,以“服务决策、指导实践”作为职教科研的主攻方向,重点应把握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突出实证研究,在职业教育教学微观领域取得进展;(2)强化对职业教育学科基础理论方面原创性的研究,在理论应用研究取得成效,重视区域性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3)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