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 专家支招健康畅享美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4:09

十一长假 专家支招健康畅享美食

“十一”悠悠长假,尽享美味必不可少。金秋时节,肥美的螃蟹、丰富的蔬果纷纷上市,怎么吃才最安全,注意哪些细节才健康呢?记者为此请教了多位食品专家。

秋蟹肥美食用适量

入秋后菊香蟹肥,“十一”长假正是市民吃螃蟹大快朵颐的好时光。但每年秋季,总有因为吃螃蟹导致上吐下泻甚至食物中毒的患者。为什么吃螃蟹会导致食物中毒?挑选螃蟹有什么讲究呢?

专家把脉:

螃蟹垂死或已死时,体内的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组胺为一种有毒的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即使煮熟了,毒素也不易被破坏。如果市民不慎吃了将死或已死的螃蟹,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上吐下泻不止,人体会因失水过多导致酸碱失调或虚脱,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huazhonghua {color:#333; float:left;margin-right:13px}#huazhonghua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hzh_tj 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666; font-size:12px;}#hzh_tj a:visited{ color:#666}#hzh_tj a:hover{ color:#C00}#hzh_tj1 a{color:#333; font-size:12px; text-decoration:underline}#hzh_tj1 a:visited{ color:#333}#hzh_tj1 a:hover{ color:#C00}

假日处方:

食安办专家提醒读者,选蟹时要做到“五看”:一看颜色;二看个体;三看肚脐;四看蟹毛;五看动作。蟹的颜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个体要大而老健;肚脐要向外凸出;蟹脚上要蟹毛丛生;动作要敏捷活跃。

食用时,不新鲜和未煮熟的螃蟹不能吃;至于死的、腐烂变质的螃蟹更不能吃了。就是新鲜的螃蟹,也要把它的腮、胃、肠子等都丢掉再烹调。同时食蟹也要适量,螃蟹富含蛋白质,吃得太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吃螃蟹并非人人皆宜。螃蟹性寒,脾胃虚寒者应尽量少吃,以免引起腹痛、腹泻,吃时可蘸姜末醋汁去寒气。另外,患有伤风、发热、胃病、腹泻者不宜吃螃蟹,否则会加剧病情。高血压(血压食品)、冠心病、动脉硬化者尽量少吃蟹黄,以免胆固醇增高。另外,螃蟹不宜与茶水和柿子同食,因为茶水和柿子里的鞣酸跟螃蟹的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相遇后,会凝固成不易消化(消化食品)的块状物,使人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胃柿团症”。

火锅鲜浓别吃太烫

天气转凉,亲朋好友聚会,热腾腾的火锅又成了人们的新宠。可是,火锅如果吃法不当,也会带来麻烦。有的市民坚信“一热三鲜”,狂吃火锅中刚捞起来的滚烫食物,结果嘴巴红肿、口舌生疮;有人和朋友聚会,吃吃喝喝忘了时间,结果诱发急性消化道疾病。

专家把脉: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取出即吃的话,很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黏膜。一些本来就有复发性口疮的人,吃了火锅后容易上火,其口疮发生机会又多出好几倍,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可能加重。

此外,过烫的食物反复刺激会灼伤口腔黏膜使之角化,从而导致口腔内白斑多发,白斑是口腔癌变的前期状态。此外,吃火锅持续时间过长,会使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腺体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痛、腹泻,严重的会患慢性胃肠炎、胰腺炎等疾病。而且,经长时间烧煮,火锅汤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高于一般食品中的含量。人体一次性摄入亚硝酸盐过量,则可能造成人体缺氧,甚至出现急性中毒,严重者可能致癌。

假日处方:

如何在尽享火锅美味的同时,吃得更安全健康,有营养呢?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1.吃火锅时,可多放些蔬菜、豆腐、莲子。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及叶绿素,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还可发挥石膏清热消火、止渴的作用。莲子营养丰富,莲心也有清肺泻火的作用。生姜能调味、抗寒,火锅内可放点不去皮的生姜,因姜皮辛凉,有散火、除热的作用。

2.多吃水果。餐后多吃些水果也能防止口腔疾病。一般来说,吃火锅三四十分钟后可吃些水果,水果性凉,有良好的消火作用。

3.喝酸奶保护胃肠黏膜。

酸奶含有有利于胃肠道保护的乳酸菌,可以预防并治疗便秘、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疾病。酸奶中含有的一种被称之为磷脂类的特殊化学物质,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个很厚的疏水层,用以抵抗酒精等各种外来因子对胃黏膜的侵蚀,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患有胆结石、慢性咽炎、溃疡、胰腺炎、胆囊炎以及痛风病人、“三高”病人都不宜多吃火锅。

烧烤飘香防秋燥

趁秋高气爽,不少市民呼朋引伴出游烧烤。金色阳光、蔚蓝天空、碧绿草地,加上三五好友,其乐融融。可几天后,眼睛发红、嘴巴冒泡、咽喉干燥、嘴唇干裂、鼻子也灼热起来。

专家把脉:

入秋后,暑热渐退,秋燥日益明显。中医上认为,秋天不仅秋阳似火,而且秋风又性燥,易耗伤津液,使人感觉到一片“燥情”。而烧烤一般以鸡肉、牛肉、羊肉等为原料,在明火或微波炉内烧烤,由于这些食物本身性温,加上烹饪过程中食物水分散失较多,进食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唾液来参与消化。食入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的症状。

假日处方:

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辣椒、生姜、大葱、生蒜、花椒等热性食物也不宜多吃。秋季补水是最为重要的。除了要多喝水外,水果中的梨、柿子、甘蔗、葡萄、荸荠、苹果,食物中的百合、萝卜、菠菜、莲藕、银耳、罗汉果等都是补充水分的上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