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情十八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0 16:02:41

alphadigest 发表于 2007-5-4 17:02:00     外省有怪人人爱,河南无怪不自在;十六万土地一亿人,没有一怪才叫怪。『丽景假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斗胆编写出“河南十八怪”,纯属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想哪侃哪,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搜集汇编河南各地的“怪”东西,联系我们,去粗取精,推出真正的“中原十八怪”,介绍给外省人。

第一怪:郑州商场扎堆盖
    郑州别称“商城”,3500年前的商代都城和如今的现代化商贸城,使郑州与“商”结了缘。因“商”,郑州被评为中国第八大古都;因“商”,奠定了郑州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现代化商贸城的中心地位。“得中原者得天下”,商家深谙此道,在郑州这快风水之地,曾将商战打得如火如荼,闻名全国。今天,二七广场及其周围,十余座大型商厦肩并肩比拼,众多的中小店铺头碰头叫板,巴掌大的地盘上竟盖着如此多的商厦、店铺,其密集程度在其它城市罕见。“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商海沉浮,几家欢笑几家愁,有的火了,有的焉了,有的垮了。郑州人气虽旺,但没真工夫,想让人买帐也并不容易。每次走进二七广场,看着黑压压的人群从商厦、店铺里进进出出,觉得这儿才真正能够体现出郑州的“商魂”,二七广场犹如跳动不息的心脏和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每天伴随着第一缕晨光、第一声二七钟鸣,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的血液和巨大的动力输送到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因此,郑州每天在人们的眼中都是一个鲜活的、动感的现代都市。

第二怪:开封古城摞起来
    作为“七朝古都”,开封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烟云,想寻觅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初期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旧影,除了看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外,剩下的只有那直刺蓝天的铁塔或许能告诉我们一些繁华旧梦。战乱、灾难是中原多难的共因,撇开战乱不说,黄河是悬在开封头上的另一把利剑;开封段的黄河在清代就有“悬河”之说,所谓“城在釜底,仰视黄河”。如今,开封段河床比堤外地面平均高3—10米以上,历史上,黄河水曾多次无情地冲向开封,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开封”本意是“开拓封疆”,在黄河这里却成了残酷的游戏,伴随着每一次堤“开”是开封城的被“封”(埋),黄河像顽皮的孩子一遍遍用大量的泥沙水浆涂抹开封,开封也像倔强的孩子一样,“封”了建,建了“封”,“封”了再建,从不服输,所以,今天的开封城地下叠罗汉似的摞着6座古代城池,令人魂牵梦饶的东京城便静卧其中。“古城”实为“地下城”,六座相互叠压的“地下城”犹如六页厚重的泥书刻印了开封曾有的辉煌和悲壮。天下名城何其多,试问哪座城市在历史上能如开封这般大起大落却依然傲立至今?没有,即便是意大利的庞贝古城与之相比也黯然失色,当火山灰从天而降时,庞贝人跑了再没回来;当黄河水一次次灌满开封城的时候,开封人选择留了下来。水过城平,滔滔河水冲毁的不过是泥沙砖瓦堆砌的建筑,冲不毁的是开封人对家乡挚爱的精神堤坝,过不了多久,一座新的开封城又破土而立,犹如破茧而出的彩碟!来开封,如果没有看到自己期望的东西,不要失望,低下头,跺跺脚下的厚土,它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另外,一定要游铁塔,因为铁塔是唯一连接地下与地上、过去和现在的遗迹,也是开封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第三怪:洛阳水席水做菜
    洛阳有“三绝”,水席为其一,初为唐代宫廷菜,后传到民间,深受百姓喜爱,一直流传至今。如今豫西百姓举办红白事依旧喜用水席,俗称“三八桌”。自古事厨者怕汤水,而洛阳水席偏偏拿汤水大做文章,水席三八二十四道菜,除八个冷盘外,其余十六道热菜件件带汤、样样有水,做菜时,不管是燕窝海参,还是萝卜青菜,一律和汤水混做。在这里,水是主角,菜是配角,碗大、菜少、汤水多,真可谓“水分十足”,这种做法,不仅其它菜系难见,即使在豫菜中也是独树一帜,相当“另类”,这或许应是“水席”得名的真正原因吧。水席的可爱之处还在于兼顾到了每位食客的喜好,无论高中低档、荤素冷热、酸辣甜咸,总有让人喜欢的,各得其所,令人叫绝;食用时连汤带菜,稀里哗啦,既品了山珍美味,又吃了粗茶淡饭,吃出了生活的包容兼蓄,吃出了人生的中庸之道。如今,品水席、赏牡丹、游龙门、买三彩成了到洛阳游览不可或缺的内容,初次去洛阳的朋友,敞开你的胸怀尽情享用吧。

第四怪:天井窑院地下开
    “远望不见村庄,近闻吵吵嚷嚷;地上树木葱茏,地下院落深藏”,这里描绘的是豫西陕县一带老百姓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天井窑院。窑洞是黄土高原上永远的经典画面:弧形的门窗、质朴的剪纸、火红的辣椒串、金黄的玉米棒、悠然觅食的鸡娃娃,好一副色彩绚烂的农民画。黄土高原上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习惯,窑洞冬暖夏凉,盖时又不费钱,只要有力气,顺坡一挖,就解决了住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奇怪的是像陕县的百姓有坡挖洞,却偏要在平地上挖一个大大的、方方的深坑后在井壁上再挖洞就让外人有点奇怪,干吗要多一道程序呢?其实用不着奇怪,中国百姓的智慧是经历岁月考验的,这种做法,夏可庇荫隔热,冬可避风驱寒,好着呢。进入村内,不见村舍房屋,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马欢,所谓“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真正的“地下四合院”,当地人过的可真是另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年轻一代的生活观念也变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走出“地下”、来到地面盖房另居,天井窑院大有消失的危险,而留守的是不肯搬出“享福”的父母。不是喜欢,而是留恋,没有什么能比祖辈传下来的东西更让人割舍不下,父辈既希望儿孙们能走出自己的新生活,更希望他们能保存一些曾有的东西。流水斩不断,只有学会了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家庭如此,民族更需如此。

第五怪: “中”字说的真不赖
    “中”、“不中”是地道的河南话,犹如四川话“要得”、“没得”,外省人学的最多、学的最像的就这三个字。河南古称“豫州”,豫州居九州中心,故河南又称“中州”、“中原”,而“中国”一词最早是对中原一带各诸侯国的称呼,如此看来,生于“中”、长于“中”的河南人爱说“中不中”是有历史渊源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南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文明惠泽四方,那时的中原大地应是八方瞩目、令人向往的地方,河南人自有一种优越感,说“中不中”的时候感觉肯定良好,说“中”,是对你的认可,瞧得起你;说“不中”,是对你的否定,没拿你当回事。如今,河南风光不再,这块历史上曾经呼风唤雨的地方似乎被大家遗忘了,外省人对河南的陌生程度令人吃惊,对河南人的蔑视程度同样令人吃惊,“中不中”成了外省人嘲笑河南人土气时的模仿语,相声笑、小品骂、影视剧里还闹一闹,连途经河南地盘的火车“咣当、咣当”声也被外省人翻译成“骗死你、骗死你”,真不知河南人到底惹谁了!看看“中”字的形状,就像“口中插了一根筷子”,直来直去,这不就是河南人的性格特征吗?不否认有一些河南人在外地给家乡摸黑,可同某些外省人的*猾刁钻、笑里藏刀相比,河南人无非直了点、粗了点、硬了点,至于歪曲、丑化河南人到全国“人人喊打”的地步吗?姥姥!一个字“中”,道出了俺河南人的宽容厚道,两个字“不中”,道出了俺河南人的直率坦诚,俺做人就要简单一些,中不中?

第六怪:“阳”字地名多的怪
    “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是古人区别地理位置上阴阳的说法,古人多依山傍水而居,许多城池是在山边水边建立起来的,所以,中国的地名里带“阳”字的有很多,河南的尤其更多。至今,能看出在水边建立的河南城市有:洛阳、淮阳、濮阳、汝阳、泌阳、沁阳;看不出是在山边、水边建立的城市有:信阳、南阳、安阳、荥阳、原阳、宜阳、正阳、舞阳、睢阳。如果说跟山有关,有些城市位于平原,周围根本无山;如果说跟水有关,“阳”前面的字却没有一滴水。粗一想,可能跟汉字在历史上多次被“整容”有关,已“整”的面目皆非,细一想,可能跟河南的历史太悠久有关,城市周围的环境经不起岁月的磨蚀而走样,这不奇怪,沧海桑田,有谁能别过大自然的神力呢!奇怪的是,放眼全国,没有哪个省份像河南一个省带“阳”尾巴的地名如此之多,大小15个。如果按古人早期建城取名的习惯,其它省多山多水多的是,应该也有很多带“阳”字的地名才对,合理的解释是,作为天下中心的河南,自古就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也是人类早期最适合生存的聚居地,当其它地方还处于蛮荒未化之时,中原地区已进入了人类文明,最早出现了城市,也最早出现了带“阳”字的地名。更奇怪的是,河南带“阳”的地名很多,带“阴”的却少的可怜,只有“汤阴”一个地方,好象全国带“阴”字的地名也屈指可数,也许这与古人信奉“阴阳学说”有关吧,崇阳讳阴,故“阳”多“阴”少,如此看来,无论南人、北人,大家都喜欢朝阳而居“晒太阳”,河南更是一个“晒太阳”的好地方。

第七怪:少林太极最叫卖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源流长;放眼天下,纵观古今,在众多的拳术门类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河南二拳”:少林、太极。中国功夫扬天下,中国武侠片风靡全球。使中国功夫、武侠片名扬天下的是“功夫之王”李小龙,他所创立的截拳道令人生畏,可最初带领李小龙步入武术殿堂的拳术却是太极拳;李连杰是当今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动作巨星,使其一炮走红的电影是至今令人回味的武侠片《少林寺》。“二李”和“二拳”有缘分,“二拳”对“二李”事业的影响也毋庸质疑。比较一下少林拳和太极拳各自的特点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少林拳起源于黄河以南登封少林寺,太极拳公认起源于黄河以北温县陈家沟,南北二拳,隔河遥望。少林拳的创始人是外国僧人,太极拳的创始人是中国平民。少林拳阳刚十足,拳势刚猛勇疾,如龙腾虎跃,呼呼生风;太极拳阴柔有余,拳势意动相连,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少林拳重防身,太极拳重强身;少林拳难练,太极拳易学。如把少林、太极二拳比作拳术中的“夫妻拳”,则少林拳为“夫拳”,太极拳为“妻拳”。
    “河南二拳”的魅力不仅停留在视觉的美感上,更在于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无形魅力。少林拳系少林拳术、器械、对练的总称,天下功夫出少林,远在唐宋,少林拳已饮誉天下,所谓“拳以寺名,寺以拳显”。走近少林寺,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山门两旁八字墙上的“禅”、“武”二字,这正是少林寺、少林拳的两**宝。禅武合一、禅武双修是少林拳的精髓,以禅入武,习武修禅,“武”为“衣”,“禅”为“魂”;禅修内,武练外,亦禅亦武,方能修得大乘真谛,才能练得上乘功夫;退则参禅养性修道行,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这种精神和境界其它拳类望尘莫及,故少林武术又称“武术禅”,中国习武之人常说的“武德”也是这层意思,中华武术能无敌于天下,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韬光养晦的“武德”。太极拳的精髓非练拳之人不能体会,看似软绵绵的拳术里面隐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太多的生活哲理。太极拳的创立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结合了古代道家导引吐纳气功术、中医经络学说及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太极拳运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其一招一式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换的矛盾。练太极不仅强身键体,更让人们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刻理解了生活、自然的矛盾性和多样性,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在看似舞蹈般的动作中发挥的滴水不漏却又淋漓尽致。
    如今,少林、太极二拳是河南旅游业名副其实的“拳头产品”,很难想象,假如没有这两只“拳头”,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会如何,登封和温县的经济会如何,众多的少林武校和陈家沟“农家武院”又该如何赚的盆满钵满。少林拳、太极拳已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摇钱树,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武术中最叫卖的“武林霸主”。以武会友,经贸搭台,一年一度的国际少林武术节的叫法、做法似乎老套,也有点欠妥,河南有“二拳”,怎能厚此薄彼?论少林寺、少林功夫、少林武僧,那是中国名声最响、上镜最多、风采最亮的,可说起太极拳,那绝对是天下人练的最多的。虽然“河南二拳”的名气在外贼响亮,可在本地,“二拳”的人气却不如名气,“武林风”刮得小,习武之人也很少,远没有外地人想象的老少皆武的情景。听说“少林寺”已申请注册商标权、少林武术已开始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好事,但做的还不够。想让“二拳”成为本地经济、文化发展中真正的“拳头产品”,在办好武术节的同时,河南还应该发挥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成立中国武院、中国武馆,以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培养武术新人为己任,面向社会广招学员;召集专业人士,深挖中华武术精髓、尤其是河南“二拳”的优势,使之理论化、浅显化、平民化,进而普及到民间,尤其是学校,让其成为河南、中国的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惟有如此,“二拳”才能普及化、产业化,犹如英国的英语产业一样;惟有如此,中华武术事业才会后继有人。当大家盯着屏幕看外国拳击手枯燥的对打时,我们是否也该让精彩的中国式、河南式武术赛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乐见的活动呢?是否也该让老外盯着屏幕看中国的武术赛事,犹如全世界的人爱看足球赛、拳击赛一样呢?

第八怪:豫剧老少都喜爱
    “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段唱词和唱腔,相信河南人很熟悉,大多数中国人也不陌生,飒爽英姿的巾帼女英雄之所以能走进千家万户中国人的心中应当归功于豫剧《花木兰》的传唱。花木兰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更是咱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河南简称“豫”,故解放后定名为豫剧。豫剧最初是由一种“汴梁腔”的乡土小戏演化而成,论历史,不过200多年,远比不上诸如“昆曲”、“汉剧”、“秦腔”、“绍兴高腔”等五六百年的岁数;论及受推崇程度,更无法与国粹“京剧”相比,可谁能想到,这个从河南农村里走出来的剧种、不起眼的“下里巴人”,发展至今却成了我国最大的地方戏剧种,其流布范围及影响力令其它剧种望其项背、自叹弗如。豫剧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8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抬花挢》、《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豫剧以其朴实无华、雅俗共赏的风格征服了国人的心,无处不有“豫剧迷”,时时可闻“河南腔”。进入80年代后,所有戏曲剧种都惊呼危机,可咱的乡音豫剧却与时俱进,在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为家乡赢得了荣誉,其上座率、自给率,其演员人数、观众的人气指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呜呼,我为河南骄傲,我为豫剧喝彩!
 湖南卫视有《快乐大本营》,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河南卫视有《梨园春》,则揪住了老中青少四代人的心。无论你是本土人,还是来自遥远的边陲;无论你是八十岁的耄耋老人,还是三岁的稚嫩幼童,只要登上《梨园春》打擂台,唱起韵味十足的河南腔,陌生的心顿时融合,老少戏迷皆成朋友。台上台下,荧屏内外,唱者一板一眼,字正腔圆;听者一跟一和,低声吟哦。一曲完毕,鼓掌声四起,叫好声不断;观众打分,专家评判;嬴者不骄,败者不馁;切磋交流,友谊第一。说实话,一个电视台的节目能如此吸引不分区域、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的人积极参与并为之陶醉,目前在中国恐怕也只有《梨园春》这个栏目了,这几年,《梨园春》走南闯北,带去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戏曲表演形式,让各地“豫剧迷”过足了戏瘾,也让外地人见识了河南人的风采。
 豫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生活化、乡土化的淳朴气息、通俗浅白的唱词、地方味十足的唱腔及鲜明强烈的节奏感是人们喜爱它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一大批造诣精深的表演艺术家的贡献密不可分,以“陈常崔马阎”为代表的“五大名旦”更是享誉全国。有人曾说:“面条是河南人的物质食粮,常香玉是河南人的精神食粮”,话夸张了点,但绝对有道理。常香玉作为豫剧表演大师之一,不仅艺术上大胆创新,在豫剧的推广上功不可没,而且更关注家国民生,“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人生格言是其艺术人生的光辉写照,而从其身上折射出的敦厚、朴实、勤勉、坚韧的优秀品格不也正是咱们河南人的具体体现吗?!。作

第九怪:寻根问祖河南拜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龙在哪里?龙的传人又从何而来?
    看过一篇文章,说世界上古代四大文明,唯一没有消失并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华文明,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中华民族血脉相传,中国人从不忘祖;而血脉传承的标识是姓氏,其内涵和特征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正因为中国姓氏的遗传本质如同血脉,才有中华民族历遭百劫而不灭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峰。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们有理由要知道,占了世界总人口1/3的中国人,根在哪里?姓氏起源于哪里?共同的祖先是谁呢?
    近几年,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掀起了一股寻根热,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根祭祖,为什么呢?专家指出,寻根的历史意义,在于普天下所有龙的传人不忘血统,不忘根本;寻根的现实意义,在于华夏民族的认同、团结、凝聚、合作。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寻根的起点是海外,中转站是闽粤沿海地区,终点却是河南。
    根在河南?奇怪吗?外省人听了也许不意为然,那作为河南人,我们又是否明了呢?有关专家说,中原历史文化的“根文化”包括两方面:中华民族之根和中华文化之根。中华民族之根体现的是血脉之根,中华文化之根体现的是文化纽带与精神维系。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万姓同根,根在羲皇。羲皇是谁呢?羲皇是中华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以其圣德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伏羲氏创阴阳八卦,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他的伟大功绩之一是“正姓氏、制嫁娶”,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源。伏羲之后中华民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姓氏像血脉一样,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姓氏有上万个,现在常用的有3000多个,其中约有1000多个起源于河南。《百家姓》中,汉族人的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而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