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化生活》第四课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41:22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题

  
2009年6月28日,是我国申报的“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周年。回答1—2题。

  1.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珠类型,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我国对开平碉楼进行有效保护,这是对 的继承。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2.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存在于现实中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③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落后的文化④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精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4.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制约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6.在传统文化中被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7.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电影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20世纪中叶电视机的发明,是的电视连续剧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品种;电脑的出现,使得网络语言兴盛一时;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主要说明

  A.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B.科技进步决定了文化的发展

  C.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

  8.今天我们应该这样看待儒家思想

  A.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基本没有影响

  B.其消极作用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

  C.已经不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要求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批判继承

  9.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它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系,包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实际,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A.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 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D.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10.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11.2008年7月30日文化部部长周和平表示:传统戏剧如京剧已经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而且还将出台相关文件,将传统的民歌、民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这主要强调了

  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

  B.必须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相结合

  C.中小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

  D.民族文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加以继承和传播

  12.羊是广州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仙羊赠穗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广州亚运会创作的吉祥物“满满”,便采用了“羊”和“穗”这个能给大家带来幸运的吉祥之物,羊手里握着谷穗将神话故事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继承性 ②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

  200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山东省举行,吉祥物“泰山童子”的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泰山,以拟人化的泰山石赋予吉祥寓意。回答13-14题。

  13.十一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体育理念。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应该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十一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的诞生使全球华人倍感亲切,从它的主体形象和吉祥纹样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征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④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

  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C.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下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电影充斥着古代格格、皇帝、皇大于秘史等;书法则推崇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也崇尚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据此完成16~17题。

  16.下列对传统文艺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

  B.中华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对传统文艺要坚决抛弃

  D.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很难突破的

  17.有的观众反映,同一历史内容,被改编成两个或三个版本的电视剧后,故事情节、历史事实却大相径庭,使人无所适从。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严肃的态度,电视文学创作也不例外。这说明

  A.在运用同一历史事实进行电视文学创作时,必须和历史吻合,不准进行演义

  B.文化创新当然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创新创作要尊重基本历史事实 C.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D.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18.右边漫画告诫我们必须

  A.坚决抵制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B.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

  C.要倡导多元文化,尊重他国文化

  D.加强对青少年书法艺术教育

  19.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华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成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反对我们把传统文化固化,当作物件当以传承

  C.启示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

  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20.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举行。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文化和民族认同是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两岸形成“共同建议”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答案卷

  
一、选择题答题表(每小题4分,共8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1.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10分)

  2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009年11月21日在成都市某楼盘的舞台上,一群小朋友身穿长衫、头系彩带,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国学经典。据悉,许多学校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篇目重新列为必修课,要求学生熟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孩子加入“读经”的行列。对这一活动,有人认为是复古、添乱,违背《义务教育法》,有人认为是创新,还有人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诵经”活动的看法。(10分)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答案卷

  
一.选择题答题表(每小题4分,共8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1.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10分)

  ①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4分)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坚持批判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适应时代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4分)③甲的观点没有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因而是片面的;而乙认为应彻底抛弃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2分)

  2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009年11月21日在成都市某楼盘的舞台上,一群小朋友身穿长衫、头系彩带,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国学经典。据悉,许多学校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篇目重新列为必修课,要求学生熟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孩子加入“读经”的行列。对这一活动,有人认为是复古、添乱,违背《义务教育法》,有人认为是创新,还有人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诵经”活动的看法。(10分)

  (1)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代文明不能割裂传统。“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发扬。(3分)

  (2)要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不可照单全收。(3分)

  (3)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该注意方式,不要搞一刀切。(2分)

  (4)创新与继承一样是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外来与外国文化。更有创新发展现代文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