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航空设计师之 杨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2:28


  杨伟 杨伟,生于1963年5月,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研究员。历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专业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副总设计师、常务副所长,现任总设计师、所长。

  杨伟是我国某重大专项飞机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开拓者。担任国家某重点型号双座型飞机和“枭龙”飞机总设计师。

  

  “枭龙”06号原型机。 [图片来源:环球网]

  小的时候,杨伟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不论做什么,都要把它做得最好。凭着对这一信念的坚持,他一直保持着非常优秀的学习成绩,对每件事都非常投入地用心去学、去做。如今,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一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兼党委副书记的他,还担任了某重点型号双座飞机和我国新一代外贸军机“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成为我国青年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路程,才刚刚开始

  1978年初中毕业时,杨伟就报考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特色而著名的高等学府——西北工业大学。当时西工大的老师看到一个年仅15岁的初中毕业生就能在高考中考出如此优异的成绩,立刻坚定地把他招进了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杨伟就这样跨进了航空的大门,开始执着地去追求他那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

  1985年毕业,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杨伟带着一名热血青年的志向和抱负,开始真正投入到他所向往和热爱的飞机设计工作中来。毕业分配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是他努力争取而来的,因为他研究生毕业设计的题目就是该研究所国家某重点型号飞机研制的,他为之而深深吸引。

  “我就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劲,径直来到了当时总设计师的办公室,说能不能给我一个可以了解全所各方面科研情况的工作。我到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老总(设计)师给我讲的话: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须从你自己脚下一步一步地开始,把每一步走好,那么你自然就能够做得更大,做得更深。”如今在事业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和诸多荣誉的杨伟,在追忆往昔时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就是凭着这一股子冲劲和勇气,杨伟被安排到了一个全新的课题组,面对的是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难关,杨伟就这样成为了这项技术的开拓者和组织者。

  当机遇突如其来

  在机遇到来之时,有准备的人总是能很好地抓住,大放异彩。

  杨伟工作后去的研究室是为这个歼十飞机的研制而刚刚成立的,直接对应的是四大关键技术之一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研制。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是先进歼击机的典型标志,是重点型号飞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

  从研究室的第一个课题“飞机紊流响应分析”开始,杨伟便逐渐展示出他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两个月过去,课题圆满结束,其计算结果令大家非常满意。

  一晃又三个月,研究所里新成立了一个四人研究小组,确定飞行控制系统的结构,这在国内是一个空白的领域。杨伟被提升为组长。一个才来研究所五个月的年轻人就被提拔为独挡一面的专业组长,其间所饱含的信任与厚望让杨伟信心倍增,同时也深感肩上担子的份量。

  随后,所里又成立了飞行品质与飞行控制研究室,设置了四个全新专业组。杨伟先后担任了这四个专业组的组长,他和同事们一起,在没有任何对外合作与国内类似系统研制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先后完成了飞控系统的核心——飞行应用软件的开发,研制出了一流的飞控系统地面综合试验设施和可移动式飞控系统机上综合试验设施,确保了歼十飞机的首飞安全。由于设计正确,试验充分,使得极具风险、技术难度巨大,最令人放心不下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成为了最让试飞员放心的系统。“飞控系统表现很好,飞行品质均为一级!”试飞员们给予这套全新系统以高度评价。

  为提高我军综合训练水平,实现二级地面检测维护设备的现代化、综合化,杨伟进一步主持开展了同样被列为航空武器装备关键项目的某重点型号飞机飞行训练模拟系统和二级综合自动检测设备的研制,设备获得了专家学者“功能齐全、手段完善、效率高,是国内最先进的飞控试验设施”的高度评价。这些设备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军用飞机仿真技术以及综合自动检测技术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寻找分秒间的快乐

  在参与歼十飞机研制的十几年中,杨伟始终与时间赛跑。负责的项目越多,他的干劲也越大。

  1998年,杨伟受命担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副总设计师,并兼任飞控系统总设计师。2001年1月,又被任命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歼十双座型飞机总设计师和“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此外,他还主持着歼十飞机的设计定型试飞和大量的预先研究工作,以及全所的科研发展工作。虽然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杨伟依然胸有成竹,精神百倍:“时间是有限的,我必须拿去干最需要完成的事情。”

  歼十飞机从立项初就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这就意味着难度大、要求高,意味着国家急需、部队急需,意味着必须分秒必争地夺取胜利。在总设计师的领导下,杨伟带领科研人员提出了优化组合的试飞方法建议,促进了定型试飞工作;同时通过对试飞数据的快速分析,探索进一步拓展试飞的有效方案,使该型飞机的试飞打破了我国多项新机试飞史上的纪录。

  “把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实现的小目标积累起来,就成了大目标;获得的小成就积累起来,就成了大成就。我们要学会从每一件小事中获得满足,让时间带来快乐。”他这样激励自己,也激励大家。

  面对多型号齐头并进和枭龙飞机紧张的研制进度,杨伟抓住效率与管理两个关年键环节,广泛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并从设计源头开始,建立了枭龙飞机研制质量成本控制制度,从而使该机的研制成本得以大大降低。加之先进的气动布局、航空电子系统,电传式飞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崭新管理模式的充分应用,最终使得该机的研制任务仅用了两年半就圆满完成,既达到了国际用户提出的综合作战效能,又为我国未来新机研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只要热爱,就不会平凡

  2003年里,歼十双座型飞机和“枭龙”飞机双双成功实现首飞,创造了我国飞机研制历史上的奇迹。而杨伟,正是这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2006年4月,装配了国内最先进的完整航电系统的枭龙飞机04架又成功实现了首飞,这是我国先进航空武器设备研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实现了新一代先进战斗机研发的新跨越。“当飞机一安全落地的时候,那种压力突然被释放是一种非常难以表达的一种心情。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方面你必须得有浪漫主义的一种豪情和设想,另一方面你还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很难支撑下去。”事后杨伟这样谈到自己面对首飞成功时的感受。

  2003里,杨伟因其突出业绩和对国防工业的贡献,在上级党、团组织的关心下,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成为了中国航空工业系统首次获此殊荣的青年,也是四川省第三位获此荣誉的青年。

  也是在这一年里,杨伟当选为了2003年度“公众关注的十位中国科技人物”。而“枭龙”飞机首飞也被评选为 “2003年度中国公众关注的十件科技大事”之一。

  2004年,杨伟正式担任六一一所所长。凭借过硬的理论知识、成功的实践经验和出色的工作业绩,杨伟在2004年荣立“歼十双座飞机首飞一等功”,“枭龙飞机首飞一等功”和“歼十飞机设计定型一等功”;同时还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以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歼十飞机被评为国防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并推荐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05年,是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能否实现全面开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新局面的关键年。杨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果断向全所职工提出了 “四大目标六大举措”,概括地讲就是“一条主线,两个提升,三项推进“——以保障科研任务圆满完成为主线,大力提升管理能力和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他的带领下,2005年各项科研工作得以圆满完成。也是在这一年,杨伟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得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6年,杨伟获得中国一航“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当选为“中国一航2006年度优秀领导干部”。近年来获部级一等功6次,二等功1次;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

  2007年,其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歼十飞机工程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特等奖。

  面对成绩和荣誉,杨伟谦虚而动情地说:“今天的成功,来源于我们对这份工作这份事业以及整个团体的无比热爱。我和我的同事们构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一个上万人的充满了智慧与干劲的团队。我所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是全体参研人员共同智慧的结晶,而热爱,正是我们能取得今天这样不平凡的成功的原动力。”

  是的,因为热爱,所以能够创造不平凡。(环球网 彭文晶)